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歷史書4: 撒母耳記上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舊約概論第三章:歷史書,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
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是我們基督徒百科網的合作夥伴,本書原文請參照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網站的PDF文件!
1.撒母耳記 上
作者:撒母耳(猶太法典「他勒目」 Baba Bathra 14b稱作者是撒母耳,自25章後拿單及迦得二人補完,參代上29:29)(注10) 。
日期: 1000B.C.
地點:拉瑪( 7:17)
目的:指出以色列為何厭棄神為他們的王,及記述神如何容讓他們由一個「神治制度國」轉為「王治制度國」的過程及後果。
主旨:以色列王國的開端。
歷史背景:
以色列在士師秉政下只能得暫時與局部性的復興,惟不論國家政治、道德風化、宗教信仰、社會秩序都直趨下坡。當時的黑暗情形非筆墨可形容:那是( 1)國政擾亂的時代(「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 ; 18:1 ; 19:1 ; 21:25);(2)宗教腐敗的時代(「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3:1);(3)道德衰落的時代(士19-21章);(4)急需復興的時代(參撒上7:3)(注11) 。
大綱:
一、撒母耳的治理( 1-7) A、撒母耳的早年=1-3 B、撒母耳的中年=4-7 二、掃羅的王朝( 8-15) A、掃羅的膏立=8-12 B、掃羅的墮落=13-15 三、大衛的興起( 16-31) A、為掃羅應戰=16-17 B、蒙掃羅喜愛=18-20 C、被掃羅追殺=21-31 |
圖析:
撒母耳的治理 | 掃羅的王朝 | 大衛的興起 | |||||||||||||||||||||||||
1-7 | 8-15 | 16-31 | |||||||||||||||||||||||||
撒 母 耳 的 早 年 | 撒 母 耳 的 中 年 | 掃 羅 的 被 膏 | 掃 羅 的 墮 落 | 為 掃 羅 應 戰 | 蒙 掃 羅 喜 愛 | 被 掃 羅 追 殺 | |||||||||||||||||||||
身 | 蒙 | 約櫃 | 約櫃 | 厭棄 | 選 立 | 僭越 | 固執 | 故意 | 幼 年 | 少 年 | 中 年 | ||||||||||||||||
世 | 召 | 被擄 | 歸回 | 真神 | 掃羅 | 祭職 | 剛愎 | 違命 | 牧 童 | 官 侍 | 亡 命 | ||||||||||||||||
為王 | 為王 | 蒙神選召 | 對抗頑敵 | 與約拿單為友 | 遭掃羅憎厭 | 在迦特 | 在亞杜蘭 | 在基伊拉 | 在 隱 基第 底一 : 次 饒 掃 羅 | 在巴蘭曠野 | 在西弗第二次饒掃羅 | 在非利 士地 | |||||||||||||||
1-2 | 3 | 4-6 | 7 | 8 | 9-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31 | ||||||||
1-3 | 4-7 | 8-12 | 13-15 | 16-17 | 18-20 | 21-31 | |||||||||||||||||||||
最後的士師 | 最初的王 | 最合神心意的王 | |||||||||||||||||||||||||
摘要:
本書論以色列從「神權政治」、「士師秉政」的制度轉到「王治制度」的原因與過程。撒母耳記上是一本「過渡的書」,作者也是一名「過渡的人物」。他承先啟後,由神權轉到君王,由士師、祭司到先知。撒母耳為以色列最後一位士師(徒 13:20),也是首位先知;他首創士師學校與先知學院(19:20; 王下2:3-5; 4:38),也是一名特別的祭司,身兼三職,也是一個時代偉人。
一、撒母耳的治理( 1-7章)
當時以色列士師時代之末,國勢衰弱、宗教腐敗、社會混亂、人心黑暗,惟在以法蓮山地有一位敬畏神之賢婦,憑信心求神應允一孩子,好使能挽救國家厄運。神後來應允這個虔敬的禱告,民族救星撒母耳應運而生( 1章)。
撒母耳在孩提時已開始在神殿中服侍神。當時祭司以利年老昏庸無能,家規不嚴( 2:12-17, 22-25, 27-34; 3:11-14),神早已定意一個「合他心意的祭司」(2:35)取代他的職份,是為撒母耳。撒母耳長大後所作所為全合神之心意。神使他為士師、祭司、先知,使神的默示傳遍整個以色列(3:19-21)(2-3章)。
撒母耳中年的事跡都是環繞着約櫃,約櫃是神同在外顯的證據。以色列人以為這件「寶物」會祝福他們,故在出戰時常以它為「護身符」,但神是看內心的( 16:7),後來連約櫃也遭敵人擄去(4章);唯神也看顧這件外證之物,神跡隨它出現,最終回到以色列人手中(5章)。
撒母耳有鑑於此,於是在米斯巴召集全國,訓誨他們專一敬奉神。他不但為士師審判民務,也是先知,奮興百姓之靈性生活,可見他是一位名奮興佈道家( 7章)。
二、掃羅的王朝( 8-15章)
撒母耳老年時遭兒子戲弄( 8:1-3),百姓要求他立一王管理他們象列國一樣(8:5, 20),惟此事非神之心意,因為他們基本上厭棄神為他們的王(8:7),但神也容讓他們這樣做(8章)。
本書次部份以掃羅為中心。掃羅在神允許之旨而非命定之旨下被膏立為王( 9-10章),始初他還有敬畏神之心志,神也加上祝福,使他萬事順利,凡戰皆勝(11-12章);惜後來因各事亨通而自驕自大,像一線曙光後便是烏雲密佈。作者選自三點指出他的墮落: 僭越祭司之職份(13章),他是王不是祭司不應如此; 固執剛愎,妄用王權,不理會兵士之軟弱(14章); 故意違命,不能徹底服從神之吩咐(15章);此後神為自己另立合他心意的王。
三、大衛的興起( 16-31章)
大衛的興起是本書第三部份之中心。幼年時為牧童,在曠野有與神密交之經歷(參詩 19, 23等),在神安排的環境下大顯倚靠神之信心(17:45, 47),勝囂敵歌利亞,被掃羅所嘉賞(16-17章)。
此後蒙掃羅喜愛納為宮中之臣僕,又與王子約拿單一見鍾情,互訂金蘭手足之約,是為英雄重英雄,信心欣賞信心之友誼,更蒙全國所愛戴( 18:30)(18章)。但掃羅因妒而恨,由恨生殺之心。大衛被迫逃亡,前由牧童到寵臣,今為亡命之徒。大衛被掃羅親自率兵追殺,四處逃命,他曾到敵方暫避,佯為瘋狂,時而隱居山洞,時而在曠野亡命,處處蒙神保守,如同包裹的寶物一樣,但處處顯出胸襟無量之心(21-30)。此種品格之鍛煉,使他日後登上王位方能作一合神心意的王。
本書以基利波戰役為結束( 31章)。此戰在以色列軍史上為極大受辱之一次,不但無數兵士被殺,連受膏王也受重傷,因傷而自殺疆場,為的是免受敵人凌辱。在死時看重人之羞榮,在生時卻輕看神之羞榮,看重人,輕看神,是何等愚妄呢!
撒 母 耳 記 上 附 圖
大衛亡命漂流簡圖(撒上十九至三十章)(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