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歷史書1: 約書亞記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舊約概論第三章:歷史書,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
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是我們基督徒百科網的合作夥伴,本書原文請參照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網站的PDF文件!
A、第一組:王國前之歷史
1. 約 書 亞 記
作者:大部份是約書亞(猶太經典「他勒目」〔 Talmud〕Baba Bathra 14b以約書亞為作者,除最後五節或可能其他部份如24:29-31;15:13-17;19:47;13:30;11:21等是祭司非尼哈或大祭司以利亞撒所補記的)
日期: 1375B.C.
地點:迦南的示劍( 24:25)。
目的:指出神帶領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得產業的信實。
主旨:以色列的產業。
歷史背景:
約書亞記是摩西五經故事之續集。當時以色列民雲集在約但河東,待命揮軍渡河,直取迦南產業。摩西安排就緒他的繼承人約書亞後便歸回天家。約書亞繼承其遺志,率領以色列民西渡約但河,展開攻佔迦南產業之戰役,南征北伐,不下十年間,迦南差不多全數盡歸以色列人手中,戰爭結束后土地按支派瓜分,各歸各土,繼承神所託付之使命。
在享受感恩之餘,約書亞就寫本書,以志神的信實,也表彰自己的心願:「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24:15)。
大綱:
一、進取應許之地( 1-5) A、預備=1-2 B、渡河=3-4 C、守禮=5 二、征服應許之地( 6-12) A、中路戰役=6-8 B、南路戰役=9-10 C、北路戰役=11-12 三、分配應許之地( 13-24) A、分地=13-21 B、紛爭=22 C、分別=23-24 |
摘要:
就救贖論,神的救贖不是單脫離地獄之永刑,而是進入豐富之新境地去。以色列出埃及( Exdous)是為救贖的表徵,以色列入迦南(Eisdous)則為入豐盛新境界之表徵(注1) 。如只有「領出」而無「領入」,神的救贖便不能算是完全(注2)。就神跡論,約書亞記與摩西五經所記載神大能之施展有前後輝映之趣(紅海與約但河、逝世事跡、應許之應驗等),有如四福音與使徒行傳之關係(注3)。
約書亞繼承摩西遺志,帶領以色列人由摩押平原揮軍進取迦南基業;在靈意上與以弗所書相映,兩者皆論信徒蒙恩後爭戰的生活,也是信徒靈程的一種寫照,茲引表作比對(注 4):
埃 及 | 世俗地 | 教 徒 | 得 名 | 為 奴 | 救 贖 |
曠 野 | 客旅地 | 信 徒 | 得 救 | 為 子 | 失 敗 |
迦 南 | 福氣地 | 聖 徒 | 得 勝 | 為 聖 | 爭 戰 |
一、進取應許之土地( 1-5章)
迦南是神在與亞伯拉罕立約時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土地,日後再在巴勒斯坦約中確定;但以色列人獲得及享受迦南地即在乎他們的信心及進取,故約書亞繼承摩西之後樣樣顯出信心進取的步驟。他先曉諭他們信心之大義( 1章),藉此振奮民眾安然進取,又差派探子窺敵方之動態(2章)。耶利哥是迦南中原之重鎮,若能攻取它,迦南全地必定震動。探子的回報使約書亞等信心增強,於是他們更大膽求過約但河的神跡(3-4章),更以復行割禮,堅表對亞伯拉罕之心志(參創17章),及遵守逾越節,表顯對摩西之約之履行(5章)。在這樣極大信心的表示後,主的元帥才立刻出現,率領他們爭取迦南的勝利。
二、征服應許之地( 6-12章)
約書亞展開三面之戰略,他先率軍從中路襲擊,雖此韜略出自他的軍事天才,也是主軍大帥之帶領;於是中部強城耶利哥不堪一擊,不攻而破,這也是約書亞信心繼續之表示。約書亞乘勝進軍艾城,但竟然大敗於本來擲石於蛋的小城弱軍之手( 7章)。當敗因尋出及肅清後,艾城立即陷落(8章)。
迦南中部全落在以色列人手中,南部之大族基遍以欺詐的手段先與以色列求和,以色列在全勝之餘不虞有詐,故此未有求問神( 9:14)而留下後患(9章)。其餘南部諸王聯盟與約書亞對抗,結果以色列在日月停留的神跡下大獲全勝(10章)。
南部戰事結束後,以色列即趁勝攻打北方。北方強王夏瑣組織了「北部聯合國」在米倫湖畔與以色列人大戰,此次為以色列進取迦南時最龐大的戰役。「以」軍以寡敵眾,加上疲兵接戰,若不是神的同在焉能得勝,因為爭戰的勝敗不在乎人多人少,也不在乎刀槍,只在乎耶和華(參撒上 14:6;17:47)(11章)。
北方聯軍瓦解後,其餘的也不戰而退,約書亞略記戰績總綱,旨在稱頌使人得勝的神( 12章)。
按神旨意迦南人罪惡滿盈,他要假選民之手審判他們,無奈以色列人未能乘機會進攻,他們稍為苟安,所余的敵民日後卻成了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即成了以色列人的綱羅」(士 2:3)。以色列人後雖號啕大哭,願意滅盡敵人,只因機會一過也就辦不到了。
三、分配應許之土地( 13-22章)
戰後的迦南地便按十二支派分配,一些領土雖未到手中卻憑信心接受。有兩支派半(流便、迦得、瑪拿西半)雖曾過河聯手殲敵,卻要在河東安居( 13章)。其餘支派按人丁分地(14-21章)。其中在河東河西各分出三座六座定為逃城,使誤殺人者得獲恩赦,這也是顯出他們所事奉的神是恩赦的(20:1-9)。當時迦南約有二百五十萬英畝,以色列人則約六十萬戶,每戶平均四十二畝。孟子說:「五畝之田,八口之家,可以無飢」。以色列每家都得四十二畝,神豐富之恩實超人所想所求(注5)。
河東之兩支派半在己方自築高壇,原意是見證神恩( 22:34),但卻引起其餘支派所誤會,以為他們不去示羅的會幕里敬拜,於是組軍興師問罪,差點引起鬩牆流血,這也是分地後的一小段插曲(22章)。
各事分配定妥,各民安居樂業,約書亞年紀老邁,自知在世上的年日不多,為着將來全國會眾同歸一心事奉同一的神,故把國中代表召來,以神的信實為題曉諭他們謹慎愛神( 23:1)(23章),再曉諭全國誠心實意(24:14)敬畏事奉神(24章)。
* * * * * *
如摩西般,約書亞愛會眾之心何等深厚。他臨別時把那番訓誨,一片熱愛深情,溢於言表,因神曾對他說:「你年紀老邁,還有許多未得之地」(13:1),此語常繞在他心懷,故他在臨終時還耿耿於懷,極力勸勉百姓「分外謹慎」、「一心一意」、「誠心實意」(23:11, 14; 24:14)的事奉神,這真是千古天國戰士的金科玉律。
約 書 亞 記 附 圖
圖一、產業分配圖
圖二、征服迦南簡圖(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