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歷史書7: 列王紀下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Qbook.png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舊約概論第三章:歷史書,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Handshake.jpg 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是我們基督徒百科網的合作夥伴,本書原文請參照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網站的PDF文件!

《舊約導讀》
舊約概論序‎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 律法書
摩西五經1: 創世記
摩西五經2: 出埃及記
摩西五經3: 利未記
摩西五經4: 民數記
摩西五經5: 申命記
第三章:歷史書
1.王國前
歷史書1: 約書亞記
歷史書2: 士師記
歷史書3: 路得記
2.王國時期
歷史書4: 撒母耳記上
歷史書5: 撒母耳記下
歷史書6: 列王紀上
歷史書7: 列王紀下
歷史書8: 歷代志上
歷史書9: 歷代志下
3. 國亡後歸回時期
歷史書10: 以斯拉記
歷史書11: 尼希米記
第四章:智慧書(詩類書)
智慧書1: 約伯記
智慧書2: 詩篇
智慧書3: 箴言
智慧書4: 傳道書
第五章:先知書
大先知書1: 以賽亞書
大先知書2: 耶利米書
大先知書3: 耶利米哀歌
大先知書4: 以西結書
大先知書5: 但以理書
1:亞述盛興時期
小先知書1: 何西阿書
小先知書2: 約珥書
小先知書3: 阿摩司書
小先知書4: 俄巴底亞書
小先知書5: 約拿書
小先知書6: 彌迦書
小先知書7: 那鴻書
2:巴比倫盛興時期
小先知書8: 哈巴谷書
小先知書9: 西番雅書
3:波斯盛興時期
小先知書10: 哈該書
小先知書11: 撒迦利亞書
小先知書12: 瑪拉基書
《新約概論》

4. 列王紀下

作者:耶利米(猶太經典「他勒目」除最後一章外,以耶利米為本書之作者,但最後一章也可能是耶利米手筆,參上卷)。

日期: 580-560B.C.

地點:埃及與巴比倫。

目的:向被擄的人指出以色列國亡之因由。列王紀下著重以色列王國衰亡之原因、過程及後果;作者以先知的眼光看以色列的存亡全在乎遵守先知所傳神的律法。

主旨:以色列王國之衰亡(先知觀點)。

歷史背景:

以色列自分裂為南北國後,常彼此仇恨,敵對及自相殘殺,永無寧日;至南國約沙法與北國亞哈時代,因亞哈受亞蘭人(敘利亞)之外侵,故此意圖與南國聯盟,一面免除「南患」,一面增強勢力,更一面專心對敵,故把女兒亞他利雅給南國約沙法之子約蘭為妻( 8:18)。此後,約歷七十年餘年兩國相安無事。至南國亞瑪謝時,他野心勃勃,圖想覆滅北國,但卻給約阿施打敗,本來已訂和平共存的盟約立時撕毀,二國復燃彼此仇恨之火,直至北國於亞述而止(參列王紀上附圖三,本書第108頁)。北國亡後,南國為剩餘之王國,因有數王極敬畏神,故國祚較為延長,唯自約西亞後,一連五王均為惡中之惡,最終為神藉巴比倫手懲滅他們。當時南國先知耶利米曾屢勸末後諸王,但不蒙聽納。國亡後,叛徒強擄他逃到埃及去(參耶43章)。自此無人曉得耶利米之下落及命運,相信在埃及時耶利米痛定思痛,把自己國史之始末以先知之眼光作一釋述,一方面使國家後代對自己本國史有真確的觀點:「國運全建在與神關係之上」,一面使被擄之人能明了自己國家遭亡之真相,列王紀上下大部份在埃及寫成。猶太史記在568B.C巴比倫王滅埃及,把耶利米帶到巴比倫去,在那裡他繼續完成此部本國史(也可能全部均在巴比倫完成)。

大綱:

一、分裂王國( 1-17)

A.以色列:從亞哈謝到何細亞=1-17

B.猶大:從約蘭到亞哈斯=1-17

二、剩存王國( 18-25)

A.國亡前=18-24

1.希西家=18-20

2.瑪拿西=21上

3.亞們1下

4.約西亞=22-23上

5.約哈斯=23下

6.約雅敬=24上

7.約雅斤=24下

B.國亡後=25

1.西底家=25上

2.基大利=25下

File:IMAGE90.gif

摘要:

列王紀下緊接上卷論以色列王國衰亡之因由。除首數章論以利沙先知及後數章論希西家與約西亞光榮之歷史外,其餘多論二國腐敗之經過,逐步由淺而深,終至被亡與被擄之地步。

一、分裂王國( 1-17章)

本書開啟記老少先知之交替,以利亞(意:「耶和華是神」)與以利沙(意:「耶和華是拯救」)二人名字意義相連,工作承繼,是交替的、賡續的。以利亞在約蘭王時繼續顯出他有屬神的權能( 1章)。在約但河畔,於五十多位從伯特利、吉甲、耶利哥三「神學院」來送別的門徒面前,以利亞把「衣缽」傳給以利沙,「時代使命」的負擔便放在以利沙肩上。以利沙深感力小任重道遠,遂求雙倍的靈覆蔭他;隨即火車火馬把「烈火先知」接到「耶和華是神」的居所去(2章)。以利沙蒙雙倍之靈,他日後的工作(按聖經記錄計算)剛是以利亞之雙倍(以利亞行八個神跡,以利沙則行十六個)(3-9章上),茲將先知師徒二人之神跡列表如下(注19) :

以 利 亞

以 利 沙 (王下)

1.天不降雨(王上17:1)

2.油不短缺(王上17:14)

3.死人復活(王上17;22,23)

4.火從天降(王上18:38)

5.天降大雨(王上18:45)

6.火從天降(下下1:10)

7.火從天降(王下1:12)

8.分約但河(王下2:8)

1.分約但河(2:14)

2.苦水變甜(2:21)

3.母熊撕童(2:24)

4.谷中有水(3:20)

5.空皿滿油(4:1-6)

6.婦人懷孕(4:16-17)

7.小兒復活(4:35)

8.麥鍋消毒(4:41)

9.餵飽百人(4:43)

10.乃縵得治(5:10)

11.咒基哈西(5:27)

12.鐵斧浮水(6:6)

13.開人眼目(6:17)

14.閉人眼目(6:18)

15.復人眼目(6:20)

16.死人復活(13:21)

作者因有先知的身份故持別注重先知以利沙的事跡,那是約沙法與亞哈時代的一段插曲,顯出神並沒有在以色列國宗教與道德敗壞時減去人聽轉回真神之要道。以利亞與以利沙二人構成以色列一偉大「口傳先知」時代( Oral Prophets),也同時是一偉大神跡時代。

南北兩國繼續和好,南國之亞哈謝與北國約蘭結盟合攻亞蘭,約蘭之將軍耶戶趁機造反,先殺約蘭篡位,後殺亞哈謝。耶戶自奪位後以無情的刀滅亞哈全家,背後卻是神藉著耶戶之手殺耶洗別,應驗先知以利亞之預言( 9:36),可見以色列的國運全在神的手中,也全在藉先知所預言之話里(9下-10章)。亞哈謝之母亞他利雅為毒辣婦人,見子死後起來剿滅王室(11:1),如同魔鬼般推翻神應允大衛王室之約(撒下7章),幸有效忠王室之乳母把王嗣約阿施藏於殿裡凡六年之久,其後國中之忠臣擁他為王,神之約是不能推翻的(11-13章)。

南國亞瑪謝為王時向北國約阿施索戰,從此兩國再陷於敵對地位,至北國遭亞述滅亡為止( 14-17章)。北國方面,此後除耶羅波安二世稍為強盛外,余均昏庸無能,又兼你奪我爭,弒君篡位每朝皆有,國祚日短,神的手伸出懲罰他們,於722B.C.藉亞述王之手滅了他們。綜觀北國速亡之因有三:(19)離棄真神,崇拜偶像(17:7-12)-歷代諸王無一敬拜真神,盡皆行神眼中看為惡者,屢犯耶羅波安所陷他們的罪里;(2)不肯聽先知的話(17:13, 23)-起先有亞希雅、耶戶,繼有以利亞、以利沙,復有在耶羅波安二世時之何西阿、阿摩司等先知屢施忠諫亦歸無效;(3)君王昏庸無道-國中除耶羅波安一世、二世、耶戶等外余皆為無能之君,只曉淫佚奢侈,不能建國圖強。

而南國國祚延長百有餘年,其因有五:( 1)歷代皆有賢能之君興起;(2)二十王中有八位是敬畏神的;(3)有先知與祭司為宗教領袖,復有耶路撒冷為敬拜中樞,把人心聯結在一起;(4)歷代只有大衛一朝,眾人矢志效忠王朝; 神與大衛家立約,應許大衛永遠寶座。

二、剩存王國( 18-25章)

自北國之後,南國希西家朝代帶來歷史上最偉大屬靈之大復興,雖亞述藉滅北國之餘威南渡滅猶大,唯希西家懇切祈禱,復得先知以賽亞與彌迦之帶領,亞述結果不得逞( 18-19章);惜希西家晚年以國中財富炫耀在巴比倫使者前,誇耀己功,不是誇耀神(參林前1:31),而至遭神預罰到巴比倫境去(20章)。

希西家之後有一惡根瑪拿西,善根生惡根;瑪拿西為歷代猶大王朝中最惡之王,把希西家帶來之大復興粉碎;其子亞們有乃父之作風,可算是惡根生惡根( 21章);唯其孫約西亞則是猶大國中首一二之賢君,他修建聖殿,在廢垣中找到律法書,以之曉諭百姓,帶來一次大復興,與馬丁路德之宗教改革先後媲美,這正是惡根生善根;惜約西亞晚年不聽先知之忠諫(參代35:20-27),為了要討好巴比倫,他反倒去抵擋當時埃及,「助」(非中譯「攻擊」23:29)(注20) 亞述復國之企圖而遭埃及擊殺,他的死使猶大國快速的走向滅亡邊緣(22-23章)。

自約西亞後,猶大國從此一蹶不振,步步走向國亡的路途。約西亞之子約哈斯與父道相違,遭神藉埃及王尼哥廢位及鎖禁在利比拉,將猶大國吞併為附屬國,另立約西亞之子約雅敬為王,苛征重稅。昔時巴比倫乘敗逐埃及之餘威,路經猶大,把猶太轉屬自己。三年後約雅敬反叛,巴比倫王復臨耶京,毀滅猶大,把國中優秀人材擄去,是為第一次臨耶路撒冷( 606B.C.)(其中為但以理;參但1:1)(24章上)。

約雅敬死後,其子約雅斤登位。三月後反巴比倫,巴王二臨耶京( 597B.C.)擄去約雅斤及國中各類技工壯勇(其中為以西結;參結1:2),復立約雅斤之叔西底家為王(24章下)。九年後(588B.C.)西底家叛巴比倫,巴王尼布甲尼撒大軍壓境,圍政耶京十八月,於586B.C.全部滅亡猶大,把一切可用之百姓全數帶到巴京,留下一些老弱百姓,把被亡國之人民擄回是當時亞述與巴比倫一貫之國家政策,藉此同化他們,使他們永遠為奴,服侍外主。猶大國亡後,巴王以猶大國為己國一省,立基大利為省長,代為管理(25章)。

本書以約雅斤在巴比倫蒙優待為結束( 25:27-30),這段是因編史者視約雅斤為猶大國正式最後之王,以他的終為合理的國史終。

南國國壽雖較北國為長,然最終也是被滅為結,主因有五:( 1)遠因-約沙法與亞哈結親,把北國拜偶像之惡風傳染國內;(2)繼後瑪拿西、亞們行神極憎惡之事;(3)又約西亞不聽先知之忠勸,在米吉多戰死,使國中痛失明君,影響至大;(4)不夠專心及澈底之賢君如約阿施、亞瑪謝、烏西雅、約坦等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惜皆「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焚香」;(5)近因-約西亞之後再無賢君興起,末後數王皆悖逆無道,雖前有以賽亞、彌迦;現有先知西番亞、耶利米、哈巴谷等的警誡,但終歸無用,甚至連耶利米錄下神的話也遭燒毀(參耶36:23),可見他們遭神滅絕,實是咎由自取。

* * * * * *

看南北二國被亡經過真是不堪言狀,但都是出自神的旨意;亞述與巴比倫只不過是神的工具,藉懲治責打他的子民,使他們從此不再敬拜偶像,因而可保存他們的宗教使命,為主在地上向萬民發光,奇哉神的美旨!

列王紀下附圖

圖一、列王紀上下比較 (注 21)

列 王 紀 上

列 王 紀 下

1. 論王國之分裂

1. 論王國之衰亡

2. 以大衛王為始

2. 以巴比倫王為束

3. 以所羅門之榮為起

3. 以約雅斤之辱為結

4. 以順服神蒙福為啟

4. 以悖逆神遭詛為末

5. 以聖殿建造為首

5. 以聖殿被焚為終

6. 論離棄神的過程

6. 論離棄神的結果

7. 諸王之起落

7. 諸王之失敗

8. 以利亞為主

8. 以利沙為主

9. 神的忍耐

9. 神的懲罰

圖二、列王紀上下合參大綱

一、聯合王國(王上 1-11)

A、大衛王朝=1

B、所羅門王朝=2-11

二、分裂王國(王上 12-王下17)

A、南國(猶大)-由羅波安至亞哈斯=王上12-王下17

B、北國(以色列)-由耶羅波安至何細亞=王上12-王下17

三、剩存王國(王下 18-25)

A、國亡前-由希西家至約雅斤=18-24

B、國亡後-西底家至基大利=25

圖三、南北國與鄰國朝代之比較

以色列

猶大

亞蘭

亞述

巴比倫

埃 及

波斯

首次出現經文

所羅門 ( 931)

( B.C.)

下同

利遜 1 (Rezon 940-915

示撒 2 (Shishak945-24)

1.王上11:23 2.王上11:40

 :

 :

亞撒

( 911)

1

便哈達一世( Ben Had ad I. 880-842

謝拉 2

(Zeraka ,924?)

1.王上15:18 2.代下14:9

耶戶

 :

 :

 :

哈薛

(Hazael, 842-806)

王上 19:15

約哈斯

約阿施

 :

 :

 :

 :

便哈達二世 (Ben Had ad II,806?)

王下 13:3

 :

約坦

利汛 (Rezin,

740-732)

王下 15:37

(亞蘭終

米拿現

烏西雅

約坦

亞哈斯

732B.C.)(亡於亞述)

普勒(亦即提革拉昆列色) (Pul, 即Tiglath-Pileser, 745-727)

王下

15:19,29

何細亞

亞哈斯

撒縵以色 (Shalmaneser, 727-722)

王下 17:3

何細亞

希西家

撒珥根 1 (Sargon, 722-705)

梭 2 (So

即 Sua,

Shabaka 等

710-695)

1.賽20:1

2.王下17:4

(北國終 722B.C.)(亡於亞述)

希西家

西拿基立 1(Shenna cherib, 705-681)

特哈加 (Tirhak-

ah, 690-664)

1.王下18:13 2.王下19:9

瑪拿西

以撒哈頓 1(Esar-ha-ddon, 681-669)

2參麥替一世

(Psamm-

etichus,

664-609)

1.王下19:37 2.無(參耶37:5)

約西亞

亞述巴利波 1(即亞斯那巴)(Ashurb-

anipal, 669-633)

2尼布普布拉撒(Nabop-

olasser, 626-605)

尼哥 3 (Necho, 609-593)

1. 拉 4:10(參鴻3:8-10)

2. 無

3.代下35:20

猶大

亞述

巴比倫

埃及

波斯

首次出現

經文

約雅敬 約雅斤 西底家

:

:

:

:

尼布甲尼撒 1(Nebuchad-

nezzar, 605 -562)

參麥替二世 2(Psammeti-

chus,593-588)

1.王下24:1 2.無(參結17:7)

(猶大終 586B.C.)

(亡於巴比倫)

亞述魯巴列 1(Ashuruba-

llit,612-610)

以米米羅達 2(Evil-Meradoch, 562-560)

合弗拉 3(Hophra即Apries,588-569)

1. 無

2.王下25:27 3.耶44:30;

37:5參結

17:7,17;29:2;耶43:8-13)

(亞述終 612B.C.)(亡於巴比倫)

尼利革拉撒 1(Neriglisar,560-556)

亞買斯 2(Amasis,

569-525)

1. 無

2.無(參耶

44:30)

拿巴士馬獨 (Labashi Marduk,556)

無(參耶 50:2的「彼勒」)

拿邦拉獨斯 (Nabonidus,556-539)

伯沙撒 1(Belshazzar, 553-539)

古列 2

(Cyrus,550-530)

1.但5:1

2.代下36:22

(巴比倫終 539B.C.)

(亡于波斯)

參麥替三世 1(Psammeti-

chus III,

525)

瑪代的大利烏 2

(Darius,539-525)

1. 無

2.但5:31(注22)

(埃及終

525B.C.)(亡於巴比倫)

甘拜斯 (Cambyses,

530-521)

士馬特斯 (Smerdis,

亦即

Gaumata,521

拉 4:7

(亞達薛西)

大利烏一世 (Darius Hystaspes, 521-486)

拉 6:15

薛西

(Xerxes, 486-464)

斯 1:1

(亞哈隨魯)

亞達薛西 (Artaxerxes Longimanus, 464-423)

拉 7:1 尼2:1

大利烏二世 (Darius II, 即Darius Nothus,423-404)

尼 12:22

:

舊約終

大利烏三世 (Darius III即Darius Codomannus,336-331)

(波斯終 331B.C)

(亡於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