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耶稣
聖經人物或地方名稱 | |
---|---|
天主教譯名 | 耶穌 |
新教譯名 | 耶穌 |
正教譯名 | 伊伊稣斯 |
伊斯兰教譯名 | 爾撒 |
希伯來語 | ישוע |
希伯來語轉寫 | Yeshua |
古希臘語 | Ιησούς |
希臘語轉寫 | Iēsous |
阿拉伯語 | 伊斯兰教写法:عيسى 基督教写法:يسوع |
阿拉伯語轉寫 | `Īsā |
本文是 | ||||||||
---|---|---|---|---|---|---|---|---|
耶穌基督 | ||||||||
降生 · 受死 · 復活 | ||||||||
基礎 | ||||||||
教會 · 新盟約 使徒 · 神的國 · 福音书 · 年表 | ||||||||
聖經 | ||||||||
旧约圣经 · 新約聖經 書卷 · 正典 · 偽典 | ||||||||
神學 | ||||||||
基督论 · 三位一體(聖父 · 聖子 · 聖神) | ||||||||
歷史與傳統 | ||||||||
早期 · 會議 · 信經 · 傳教 東西教會大分裂 · 十字軍東征 · 宗教改革 · 三十年戰爭 | ||||||||
派系與運動 | ||||||||
| ||||||||
關聯主題 | ||||||||
傳道 · 禱告 · 合一運動 运动 · 犹太教与基督教 ·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音乐 · 禮儀 · 历法 标志 · 艺术 · 批判 · 反基督教 | ||||||||
基督教主題頁 | ||||||||
耶稣(前6年-29年或前5年-29年或前4年-30年或2年-36年,全名Jeshua ben Joseph,即「約瑟的兒子約書亞」<ref>猶太人屬閃族,閃族人並無姓氏觀念,故古代猶太人傳統的命名方式為「某某的兒子,某某」(子名 ben 父名)</ref>)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基督教大多数教派認為他是《舊約聖經》中所預言的救主,並且是三位一體中聖子的位格。他也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或耶稣基督。
名称
之所以翻譯成「耶穌」(Jesus),乃是音译自希腊文“Ίησους”,希腊文“Ίησους (Iēsous)”则是由希伯来语“יהושע (Yehoshua)”或希伯来亚拉姆语(亞蘭文)“ישוע (Jeshua)”希腊语化後而来,“יהושע”或 “ישוע” 的意思是「耶和華的拯救」或「耶和华是救世主」之意。此名音譯為「耶書亞」、「耶書」;景教譯為「移鼠」,伊斯蘭教譯為「爾撒」。
“基督”一詞源自希腊文Χριστός(拉丁化的寫法是Christós),意思是救世主,源自音譯為「彌賽亞」的希伯來文מָשִׁיחַ(亞蘭文是משיחא,阿拉伯語聖經是يسوع ,古蘭經記載是عيسى,古蘭經漢譯為「麥西哈」爾薩),意思是「擦油淨身、被膏油澆灌的人」,或譯「受膏者」、「被膏抹者」、「受傅油者」。所謂「膏立」是把膏油倒在「受膏」的人頭上,乃是古希伯來冊立君王的神聖儀式<ref>細節詳見《舊約·撒母耳記》先知撒母耳膏立掃羅和大衛做王</ref>。在《舊約·以賽亞書》和《舊約·但以理書》等多部先知書中,「彌賽亞」是先知所預言的解救萬民的救主<ref> 鐵證待判 第五章</ref>。
耶穌基督有許多別號:人子、聖子、中保、保惠師、大祭司、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大醫生、神的兒子、羔羊、好牧人(天主教:善牧)、明亮的晨星(曉明)、大衛的兒子(大衛的子孫)、大衛的根、老師(音譯「拉比」或「拉波尼」)等等。
族譜
以下是耶穌的族譜。<ref>創世紀 五:1-32</ref><ref>創世紀 十一:10-26</ref><ref>馬太福音 一:1-16</ref>(粗體表示重要人物)
亞當 | 塞特 | 以挪士 | 該南 | 瑪勒列 | 雅列 | 以諾 | 瑪土撒拉 | 拉麥 | 挪亞 | |||||
挪亞 | 閃 | 亞法撒 | 沙拉 | 希伯 | 法勒 | 拉吳 | 西鹿 | 拿鶴 | 他拉 | 亞伯蘭 | ||||
亞伯拉罕註 | 以撒 | 雅各 | 猶大 | 法勒斯 | 希斯崙 | 亞蘭 | 亞米拿達 | 拿順 | 撒門 | 波阿斯 | 俄備得 | 耶西 | 大衛 | |
大衛 | 所羅門 | 羅波安 | 亞比雅 | 亞撒 | 約沙法 | 約蘭 | 烏西雅 | 約坦 | 亞哈斯 | 希西家 | 瑪拿西 | 亞們 | 約西亞 | |
約西亞 | 耶哥尼雅 | 撒拉鐵 | 所羅巴伯 | 亞比玉 | 以利亞敬 | 亞所 | 撒督 | 亞金 | 以律 | 以利亞撒 | 馬但 | 雅各 | 約瑟 | 耶穌 |
註:亞伯蘭後改名為亞伯拉罕。
生平
耶稣基督 |
---|
耶稣的谱系 耶稣降生(伯利恒星) 耶稣受浸(约旦河) 耶稣受试探 耶稣尽职 呼召十二使徒和門徒 山上宝训 耶稣的神迹 耶稣遭弃绝 登山变相 进入耶路撒冷 诅咒无花果树 耶稣洁净圣殿 橄榄山讲论(橄榄山) 膏抹耶稣 最后的晚餐 应许保惠师 受难 被捕 耶稣受犹太议会审判 受比拉多审判 鞭刑 苦路 十字架INRI:七言 耶稣之死 耶稣被埋葬 空坟 复活后显现 耶稣升天 大使命(传福音) 耶稣再临 最后的审判 |
關於耶穌生平,主要是根據《新约聖經》的四福音書,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官方歷史文獻上則只有零星的側面記載。
降生為人
根據路加福音,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往加利利的城去,到童貞女馬利亞那裹,向她預告耶穌的降生。她已與大衛家族中約瑟訂婚,根據馬太福音,約瑟因為馬利亞的身孕曾想把她休了,因主的使者勸說才罷休。根據路加福音,因應當時的人口普查,約瑟帶著懷孕的馬利亞前往伯利恆,並在馬槽裡生下耶穌。耶穌降生當天有訪客,路加福音描述牧羊人的拜訪,馬太福音則述說東方的博士帶著禮物來拜訪。當晚,根據馬太福音,約瑟帶著馬利亞和耶穌逃往埃及,直到大希律王死後才回以色列,在拿撒勒居住;根據路加福音,耶穌及父母一直待在以色列,並在八天後行了割禮,不久之後回到拿撒勒定居。
他有幾個兄弟,分別是雅各、猶大、西門與約西,還有幾個妹妹<ref>《馬可福音》6:3:「這不是那木匠麼?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麼?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裏麼?他們就厭棄他。」</ref><ref>《馬太福音》13:55:「這不是木匠的兒子麼?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麼?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作約瑟〕、西門、猶大麼?」</ref>。
後來30歲時,他接受施洗約翰的施浸,並在曠野接受四十天的試探,往後開始在故鄉加利利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十二使徒。
生平事跡
耶穌主要的生平事跡都記載在四福音書中。福音书中记载,他在大约公元28年或29年,在约旦河受施洗約翰的水浸礼后,就开始在整个以色列和犹大传道,主要是宣揚神的国的信息,到處醫病和驅鬼。在传道过程中,他不断勸導犹太宗教领袖和祭司有违《旧约圣经》中誡命的精神,是神所不樂見的。而他當時對猶太百姓宣稱自己是神的兒子<ref>路加福音 22:70</ref>則是多數的猶太人一時不能接受的。
但是希伯来圣经(《旧约》)的確曾经预言將有一位弥赛亚要到来,而且許多以色列人知道耶穌所在的时间正是预言应验的时候,盼望以色列的救主到来,让他们擺脫罗马人的奴役。因此耶穌的门徒也逐步认识到他是弥赛亚。耶穌的门徒在书信中认为,耶穌在传道过程中,对人的体恤和关怀,正反映了神对人的态度,也为他的门徒做出榜样。四福音书中的耶穌,提出了許多崇高的道德标准,并指出,他的门徒应当不互相敌视和残杀,而当互相爱护和爱世人。
耶穌在短短3年半左右的时间裡,主要在北方的加利利海地区进行传道活动。迦百农是他主要的活动城市。
釘死
在約公元30年或33年時的逾越节前夕,由以色列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的歡迎。基於各種宗教和世俗的原因,當時的猶太人對耶穌非常憎恨<ref>約 7:1</ref>。耶穌和门徒在耶路撒冷郊外过逾越节,并在那裏进行了最后的晚餐。在遣走要出卖他的犹大後,他创立了纪念晚餐,并说出了其中的深远意义。现今許多基督教教堂举行的圣餐仪式即来源于此。
猶太教上層階級當權司祭與教士收買了十二宗徒之一的猶大,以30個銀錢的價錢和他串通,再以親吻耶穌為暗號,把耶穌拘捕,並控以「自稱為猶太人的君王」的罪名。耶穌被捕時,他的宗徒伯多祿(新教稱為彼得)拔劍削掉一個打手的耳朵,耶穌責怪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ref>馬26:52</ref>耶穌在此申明了暴力并不解决问题,彼得只好放下刀來,耶穌在治好了那人之後,終於被抓走了。
在猶太群眾壓力下,被猶太行省行政長官本丟彼拉多判處死刑,並隨即押往各各他的刑場(一般認為被釘十字架)。耶穌流血淚水死亡後,士卒再以武器刺穿他的身體,使血水流出<ref>馬 27:51</ref>。
对于耶稣之死,有許多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多依赖于对耶稣受难历史描述的英文翻译<ref>研究提出新假设推测耶稣死因. 科学网. 2011-7-27 [2011-07-27].</ref>。一种假设是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后,由于捶打和紧张,一个血块可能阻塞了肺中的一根血管,从而肺栓塞死亡。还有一种假设认为,耶稣扭曲的悬挂姿势可能导致其无法呼吸,或是死于致命的休克。另外一种假设认为,耶稣身上的伤导致凝血障碍,从而引发死亡。<ref>Bergeron, Joseph W.. The crucifixion of Jesus: Review of hypothesized mechanisms of death and implications of shock and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Journal of Forensic and Legal Medicine. NaN-NaN-NaN. doi:10.1016/j.jflm.2011.06.001.</ref>
死裡復活
《新约圣经》中記載,耶穌死後被安葬於各各他附近的一個墓室,並於三天後復活。爾後他回到加利利與眾門徒見面,並於40日後升天。
耶穌復活的那天,是旧犹太历的尼散月十六日,这一天以色列人要献上最早的收成。因此有人认为,耶穌在逾越节被杀死,并在这一天复活具有深远的意义,亦即意味着,耶穌即是逾越节的祭牲,又是最早的收成。尼散月是春分前后耶路撒冷第一个新月为第一天,耶穌的复活日是星期日,後被基督教定為「復活節」,是西方社會的重要節日之一。
死裡復活後
《新约圣经》中记载,自從耶穌從死裡復活後,多次在门徒面前显现,让门徒坚定信心传讲他曾经传讲的信息。一些追隨耶穌的猶太人發現,神不但要通过耶稣基督的献身來拯救归信的猶太人,而且要拯救信从耶穌的所有“国族、部族、语言”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於是宣告耶穌是真正的彌賽亞,是基督,故稱他為耶穌基督。
自此,即使羅馬帝國禁止,基督徒也未曾中止傳教活动。早期基督徒的活动,使得基督宗教在犹太行省、希腊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影響越來越大<ref>参考圣经使徒行传,基督教使徒保罗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在小亚细亚、希腊和马其顿的传道记载。</ref>。由於羅馬皇帝尼祿指示將燒燬羅馬城的罪名由基督徒頂下,因此在耶穌之后的前3个世纪,基督徒受到来自部份犹太教派和罗马帝国政府的迫害。<ref>On the Road to Civilization, A World History (Philadelphia, 1937), A. Heckel and J. Sigman, pp. 237, 238.</ref> 其中罗马政府的大规模壓迫和殘害,使得許多基督徒死于监狱、鬥兽场等地。<ref>Those About to Die (New York, 1958), D. P. Mannix, pp. 135, 137</ref>
公元4世紀時,許多羅馬上層社會已有相當人數信仰基督教,而母親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一世則認為基督宗教可以拉拢帝国东部新征服地区信奉各种宗教的居民,安抚他们的宗教矛盾,以及出於自己認同基督提倡公義的精神,就把基督宗教定為國教<ref>顧準.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思想者文叢.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4: 196. ISBN 9789575864316.</ref>。在罗马帝国的准許,基督宗教以更快的速度傳遍至罗马帝国全境和鄰國,包括今日的埃及、伊朗、高加索等地。
诞生年份的争议
关于耶稣出生的年份,圣经指出,耶稣的表兄施浸者约翰是在罗马皇帝提比留·凯撒在位第15年开始先知生涯的。<ref>路加福音3:1,2 凯撒提比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丢·彼拉多做犹地亚的总督,希律做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的哥哥腓力做以土利亚和特拉可尼地区的分封王,呂撒聶做亚比利尼的分封王,祭司长亚那和该亚法的日子,撒迦利亚的儿子约翰在旷野里,上帝有话晓谕他。</ref>提比留於公元14年9月15日登基<ref>塔西陀,《歷史》</ref>,因此他在位第15年应该是公元28年下半年至公元29年下半年。在那段期间,约翰开始向人传教;六个月後,耶稣也展开他的服事职务。<ref>路加福音1:24-31 过了一段日子,他妻子伊利莎白怀了孕,就没有露面五个月。她说:“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她怀孕的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奉上帝差遣,到加利利一座名叫拿撒勒的城去,要见一个处女。处女名叫马利亚,已经许配给大卫家一个名叫约瑟的人。天使进去,在她面前说:“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马利亚一听见这句话就非常不安,思量这样的问候究竟是什么意思。天使对她说:“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ref> 这記載跟其他佐证[哪些?]结合起来,显示耶稣在公元29年秋季开始他的服事职务。圣经記載当时耶稣“约有三十岁”(路加福音3:23)。如果耶稣在公元29年秋季满30岁,他就可能生于公元前2年了。
公曆以耶穌的出生為參照<ref>在西方社會習慣以A.D.和B.C.來表示「公元」及「公元前」的時間。A.D.源自「神的年」的拉丁語縮寫;B.C.來自「基督以前」(Before Christ)的英語縮寫。</ref>。在6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為了修訂曆法,以替代非常混亂的羅馬曆法,就請當時精通天文的僧侶建議一個更合理的紀年標準。由於自君士坦丁大帝以後,羅馬帝國舉國改信基督教,僧侶就決定改以耶穌出世的年份為新紀元一年。當時的僧侶就基於聖經上“耶穌被處決時約三十多歲”,就在耶穌處決那一年的年份減去三十,作為新紀元的元年。
根據新約聖經裡各個篇章的記載,我們可能會對耶穌的出生日期得出不同的結論。以下為各種可能結論的列表:
人口普查時
路加福音记载:“在那些日子(耶稣出生前),凯撒·奥古斯都(又名:凱撒·奧古士督)颁布法令,要在世人所住的全地进行登记。(这是第一次登记,是居里纽做叙利亚施政官的时候进行的。)于是所有人都启程,各归各城去登记。”
有不少批评家[谁?]认为路加福音中的记载张冠李戴,甚至纯属虚构。他们认为,这次人口调查和居里纽做施政官的时间,应该是公元6或7年。如果他们的看法没有错,路加的记载就值得质疑了,因为证据显示,耶稣是在公元前2年诞生的。不过,这些批评家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细节:
- 首先,路加承认人口调查不仅一次。文中說“这是第一次登记。”表明后来还有另一次人口调查。(使徒行传5:37)后来这次调查就是历史家约瑟夫斯所描述,在公元6年进行的那一次。
- 其次,居里纽做施政官的日期也证明把耶稣诞生的日期在公元后。因为证据[哪些?]显示,居里纽做了两任施政官。[來源請求]许多学者同意[谁?],居里纽第一次当施政官的任期约在公元前2年届满。
屠殺嬰兒前
《馬太福音》裡,馬太提及過耶穌出生時,希律王曾下令屠殺猶太的新生嬰兒,以免王位受到威脅。歷史學家[谁?]計算出希律王在公元前1年去世,所以耶穌其實在公元前1年[來源請求]。然而,有歷史學家[谁?]指出,在那段時間的前後,位於猶太省和加利利省有三位本名是“希律”的“王”出現過。對於馬太所指的希律王是哪一位,其實是有必要指明的。
耶穌是否虛構人物
耶稣没有在世上留下任何的著作。他的事迹和教诲主要地被记录在福音书中。
目前學術界對耶穌的生平記載有以下一致的看法:<ref name="fang2">人物专访:方舟子论基督教方舟子 (新語絲網站) </ref>
一,福音書是有關耶穌生平的最主要的或唯一的記載,在福音書之外不存在可靠的記載。而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有關耶穌生平的內容,則一如以往地被學術界無視,哪怕只作為參考。
二,福音書不是傳說中的耶穌同時代人的著作,最早也在耶穌死後五十年才問世的,其中充滿了互相矛盾的記載。那麼,是否相信耶穌的存在,也就主要取決於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福音書的記載。
目前收入新约的福音书共四篇:「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它们都被天主教会认为是耶稣的门徒或门徒的门徒写的,不過真實作者的身份,目前尚未查明,論者認為耶稣门徒都是犹太人,應以希伯来语写作,但是福音书却是用希腊文写成的,但是也無法否定作者捨母語而使用當時較為通行的希臘文寫作的可能。
在一世纪末和二世纪初,基督徒掀起了假托耶稣的门徒匿名写福音书的热潮,这四篇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它的还有「彼得」、「马利亚」、「腓力彼」、「多马」福音等等,只不过这些福音被天主教會认为是偽經,不收入新约。新约的这四篇福音是在公元190年左右被天主教會确認为真经<ref name="fang">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方舟子 (新語絲網站) </ref>。
这四篇福音书的最原始的版本都没有保留下来,但是考古學者所发现的最早的福音书是在埃及出土的,是写在纸莎草上的约翰福音的片段,被断定为写于西元125年,不晚于公元150年。约翰福音不是最早的福音书。大多数研究圣经的学者认为,最早的福音书是马可福音。马太、路加福音都是根据马可福音写成的,约翰福音写得最晚,因此,要準確判斷耶稣是否虛構人物,唯一值得考虑的福音书就只剩下了马可福音<ref name="fang"/>。
大多數學者都同意马可福音是在大希律王重建的聖殿被羅馬軍隊破壞的前後時間開始撰寫。這是由於马可福音中提到了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此事发生于公元70年罗马军队进攻耶路撒冷之时,因此學者肯定马可福音写于公元70年之后。
學者對馬可福音的作者有以下推斷:<ref name="fang"/>
- 從語言風格推測,馬可福音作者的母語是拉丁語,而不是希臘語或希伯來語,可能是個羅馬人。
- 作者很可能根本就沒有到過巴勒斯坦,在文章中處處暴露出他對巴勒斯坦地理、風俗的無知。舉例來說,他說「耶穌又離開推羅的境界,經過西頓,就從加波利境內來到加利利海。」(可7:31),有學者指出,按照這個旅行路線,耶穌不是到達而是背離加利利海。他把處死施洗者約翰的希律稱為王(king)(可6:14),實際上當時的希律只是四個分封王(tetrach)之一。他還認為所有猶太人都有吃飯前仔細洗手的規定(可7:3),實際上這只限於法利賽人。他記載耶穌教導說「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可10:14)。當時羅馬風俗容許妻子離棄丈夫另嫁,但在巴勒斯坦地區則完全不可能發生。
——反駁前面的話有以下解說-耶穌這話--原文為:耶穌對他們說、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辜負他的妻子.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因此這是依照舊約的十誡提的,"不可姦淫"的律法所說的,(請參閱舊約出埃及記)所以這福音書並沒有隨意亂寫。
對於耶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則幾乎是一個學者一個說法:
魔術師(據Smith),私生子(Schaberg),猶太教教士(Chilton),邊緣猶太人(Meyer),反叛的猶太人(Vermes),有著幸福的婚姻並生兒育女的人(Spong),土匪(Horsley)等等,五花八門,完全靠各人的想像力<ref name="fang"/>。
有關對耶穌是否虛構人物的爭論始於18世紀,當時正值理性主義在歐洲抬頭,較早認為耶穌是虛構人物的學者,是二十世紀中葉的德國歷史學家Bruno Bauer。二十世紀初期,學者們開始質疑新約內有關耶穌的生平記載,最主要的工作是Albert Schweitzer,Arthur Drews 和 J. M. Robertson做的。五十年代以來,認為耶穌是虛構人物的研究者主要有Guy Fau,Prosper Alfaric,W.B. Smith,John Allegro,G.A.Wells 和 Michael Martin等人。其中,倫敦大學的 G.A.Wells 和波士頓大學 的Michael Martin 研究最為引人注目<ref name="fang2"/>。
新約內容有不少被指虛構的成分,最典型例子就是耶穌的誕生。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記載,耶穌誕生於猶太希律王時期。據史書記載,希律王死於西元前四年。但是路加福音又記載在耶穌誕生之時,羅馬該撒亞古士督,通過敘利亞巡撫居里扭對猶太人報名上冊,根據史書記載,此事發生於西元後六年,在羅馬帝國吞併猶太之後不久舉行。
希律王時期羅馬對巴勒斯坦地區並沒有管轄權,是不可能對之做人口普查的,根據基督教的宣傳品聲稱,在希律王時期有過一次史書失載、但被考古發現,「證實」了西元后六年的人口普查。所以,耶穌要麼生於西元前四年之前,要麼生於西元後六年,這兩個時間上的矛盾顯然無法調和,必定有一個或兩個都是虛構的。
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聖經的基督徒嘗試透過理性分析來解釋《新約全書》的內容<ref name="LYS">梁燕城及唐子明,(2006年),《兩約探秘》,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ref>。這一派對《新約全書》表示質疑的人,在神學裡被稱為「疑經派」。在疑經派人物中,最著名的一位,是20世紀初期的醫學家史懷哲醫生。他在他的著作《歷史性耶穌的謎團》(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裡更提出:「(聖經中描述的)拿撒勒人耶穌……從來都未存在過。」<ref name="LYS">p.75</ref>
非宗教性的耶穌研究會的聖經學者更以投票方式表達自己觀點,質疑《聖經》裡有關耶穌生平記載的可靠性,從而確定新約四部福音中絕大部分都不是史實。
另一方面,亦有人從某些歷史上的旁證,認為有耶穌這一個人,不過他們同時認為《聖經》裡有關耶穌的記載已被神化或修改過。
耶穌生平記載的旁證資料
根據聖經新約福音書的說法,耶穌的案子轟動一時,由羅馬總督彼拉多和加利利統治者希律(這是另一個希律)親自審判,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案。羅馬各地的總督每年都要向羅馬皇帝彙報政績,寫成年度報告,稱為acta,像這樣的大案應該記載在acta中。但是歷史學家們翻遍羅馬檔案,卻找不到有關這個案子的任何記載。羅馬官方的文獻也沒有耶穌的任何記載<ref name="fang"/>。
耶穌時期猶太最著名的歷史學家是猶太教徒約瑟夫斯(Josephus),在他的主要著作《猶太人的古代史》中,耶穌的名字僅僅被提到了兩處。
第一處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耶穌的生平,說他是救世主,被彼拉多處死、在第三天復活,應驗了上帝的預言等等,似乎與福音書完全吻合,而這本書的寫作年代大約在西元90年,不比福音書晚。但是,幾乎所有的研究聖經的學者,都一致認為這一段是後來的基督徒偽造篡入的。第一,它跟上下文沒有任何的關係。上下文記載的都是猶太人所遭受的災害,它的篡入影響了行文的通順。第二,它完全以一個基督教徒的口吻寫成,與作者的猶太教徒的身分格格不入。
另一處很短,是間接提及耶穌的,是說大祭司亞那(Ananus)審判「被稱為基督」的耶穌的兄弟,名叫「雅各」以及其他人,判處用石頭把他們砸死。二世紀的著名神學家奧利金(Origenes)曾經明確斷言約瑟夫不相信耶穌是基督。這一處和前面的那段一樣,在猶太版的《古代史》都沒有,只存在於基督教的版本。因此不少聖經學者也認為這一處也是後來的基督徒偽造篡入的。
值得一提的是,約瑟夫在書中介紹了其他被視為救世主的宗派領袖和他們所行的神跡,很詳細地介紹了施洗者約翰的事蹟,如果耶穌真有其人,為什麼僅僅被這麼間接提到一次?約瑟夫既然介紹其他的救世主,介紹約翰,為何不直接介紹「被稱為基督」的耶穌呢?
約瑟夫不是唯一一個被發現「提及」耶穌的猶太歷史學家,但是除他之外與此有關的猶太歷史文獻都寫於二世紀之後,那時福音已傳佈開了。那些相信耶穌的歷史真實性的學者經常提及猶太教典(Talmud)的有關記述。猶太法典 一直被刪改,但也一直有拉比根據古本把被刪去的部分補充進去,所以它應該保留了不少原始史料。它提到有一個魔術師叫Yeisgu ben Pantera,就被認為是指的耶穌,但是它記載此人在西元前126年被處死,遠遠早於福音書的說法;它還提到有一個魔術師叫Yeishu the Nazarene,也有人認為這個才是耶穌(或跟Yeishu ben Pantera是同一人),但根據它的記載,此人的活動時間為西元前104到西元前78年,也遠早於福音書中的耶穌的活動時間。有學者認為,最初的基督徒就是綜合這些魔術師的傳說來編造耶穌的神話的<ref name="fang"/>。
在非基督徒的記載中,經常被提到的是塔西佗的《編年史》,其中有一處提到羅馬皇帝尼祿放火燒羅馬,嫁禍於基督徒,對他們大肆迫害,並說基督徒的名稱來源於基督,他被行政長官彼拉多處死。這一條明確提到彼拉多,似乎也與福音書吻合,因此有一些聖經學者視之為'耶穌真實性的一個重要證據。但仍有不少疑點:
第一,這本書刊行於西元115年之後,當時耶穌已死了接近一百年,福音廣泛傳播,其記載的獨立性和可靠程度都極低。
第二,尼祿嫁禍基督徒之事純屬子虛烏有,當時(西元64年)基督徒在羅馬根本沒受迫害[來源請求],包括著名的基督徒保羅,這是連《新約全書》也這麼說的。
第三,他沒有明確提到耶穌,而只是說「基督」(Christus),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與救世主同義,而在耶穌的時代被視為基督或救世主的人不少。
第四,塔西特在提到彼拉多時,稱他為執政長官(procurator),但是彼拉多的真正稱呼是總督(prefect),執政長官是塔西特時候的羅馬統治者的稱呼。福音書在稱呼彼拉多時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有理由相信這或者是塔西特根據福音書寫成,或者是後來的基督徒篡改。
福音書聲稱:「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可6:14),「他(耶穌)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的地方。」(路7:17),顯然是一個名滿天下的著名人物,但是歷史學家一直找不到耶穌任何可靠的旁證材料,結論是耶穌有可能是個虛構的人物。
利用法證專業重組耶穌的平日生活
透過對當時耶穌可能生存過的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而去檢查在新約中的耶穌記錄,尤其對於在新約編寫時期的歷史知識,促使一些學者[谁?]重新演譯新約所紀錄的眾多情節。這些情節包括了加里肋亞和猶太省的分別,法利賽人、撒道塞人、愛色尼人及奮銳黨之間的分別,<ref name=Brandon>For a comparison of the Jesus movement to the Zealots, see S.G.F Brandon, Jesus and the Zealots: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factor in primitive Christianit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7) ISBN 0-684-31010-4</ref>以及在羅馬人佔領期間,猶太社會裡的各種矛盾。
福音書記載耶穌是拿撒勒人,但「拿撒勒」這個字的意思卻很空泛。<ref name=marginal>For a general comparison of Jesus' teachings to other schools of first century Judaism, see John P. Meier, Companions and Competitors (A Marginal Jew: Rethinking the Historical Jesus, Volume 3) Anchor Bible, 2001. ISBN 0-385-46993-4.</ref>有學者[谁?]認為耶穌其實亦是法利賽人的一份子。<ref name=JesusPharisee>根據福音書與《塔木德》及其他猶太經典的比較。參看:Sanders, E. P. Jesus and Judaism, Fortress Press, 1987. ISBN 0-8006-2061-5; Maccoby, Hyam Jesus the Pharisee, Scm Press, 2003. ISBN 0-334-02914-7; Falk, Harvey Jesus the Pharisee: A New Look at the Jewishness of Jesus, Wipf & Stock Publishers (2003). ISBN 1-59244-313-3.</ref>在耶穌時代,法利賽人的學說有兩個主流,分別是:希列派及煞買派。這兩派對離婚有不同的看法:希列派依照《申命记》第24章第1节的理由而認為男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要求離婚,這種觀點亦是當時猶太社會的主流思想。相反的,耶穌卻贊同另一派煞買派對於離婚的嚴格要求。<ref>傑夫·哈里遜著,林中義譯,(2000年),結婚、離婚及獨身,《直到地極》網站。</ref>根據馬爾谷福音記載,當時有法利賽人試探耶穌,要求耶穌表明對休妻的立場,試圖誘使他說出違反摩西律法的言論。<ref>馬爾谷福音10:1-12</ref>現代的猶太拉比 Jacob Neusner亦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耶穌的教導在兩派立場中傾向於煞買派。<ref name=Neusner>Neusner, Jacob A Rabbi Talks With Jesus,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7735-2046-5. </ref> 對於希列派有關最大的誡命<ref>可12:28-34</ref>及推己及人的原則<ref>太7:12</ref>,耶穌亦有評論過。
有其他學者[谁?]指耶穌應該是愛色尼人,一個在《新約全書》沒有提及過的猶太人派系。這種講法,是基於把四福音書的內容與死海古卷的內容比較,特別是四福音書與《正義之師》及《被扎的默西亞》的比較。<ref name=JesusEssene1>Eisenman, Robert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The Key to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Early Christianity and the Dead Sea Scrolls, Penguin (Non-Classics), 1998. ISBN 0-14-025773-X</ref><ref name=JesusEssene2>Stegemann, Hartmut The Library of Qumran: On the Essenes, Qumran, John the Baptist, and Jesus. Grand Rapids MI, 1998.</ref><ref name=JesusEssene3>Broshi, Magen, "What Jesus Learned from the Essenes,"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30:1, pg. 32–37, 64.</ref>
新約中關於耶穌的姓名和他的頭銜。根據大多數重要歷史學家[谁?]的意見[來源請求],耶穌很可能大部份時間都住在加利利,他更可能會說亞蘭語及希伯來語。
基督是一個稱銜,而不是名字的一部分,是「彌賽亞」在希臘語之等同的音譯,意即「受膏者」。歷史學家就這個稱銜在耶穌時代所代表的意思有爭論:有歷史學家[谁?]認為在《新約》提及過耶穌的其他稱銜(例如「人子」、「神的兒子」)在1世紀的環境都有特殊的意思而且這些意思都與我們今日的認知有所不同。(參看:耶穌的名字及稱銜)
可信度
對於基督教的福音書的寫成和所寫的事情之間有幾十年的差距,早期關於耶穌的存在性和生平事蹟的所有原文在準確性上都受到不少人士的質疑。傳統上,福音書的作者都被認為是事件的目擊證人,之後他們把他們所看到的,透過口耳相傳,被其他人[谁?]以希利尼文記錄下來,並被翻譯成其他語言。這情況並不單單在《新約聖經》出現,在其他野史記述亦很常見。
羅馬史學家有關耶穌的記載
哥尼流塔西達於公元70所寫的《The Annals of Imperial Rome》記載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跡,而羅馬歷史學家 Lucian of Samosata也有類似記載。<ref name=rome>《耶穌(爾撒):十字架,死,復活》</ref>
福音受外界的影响
- 一些作家[谁?]认为在新约中关于耶稣的故事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历史基础。而描述耶稣的故事在其他更为古老的宗教中都可以看见,例如古波斯的光神、阿蒂斯、司阴府之神。一部分学者,例如 Earl Doherty,更引伸至提出圣经福音只是对古旧的神话的一种重新写作,而这种写作是完全是不根据什么的历史人物。虽然这些联系受到争议,但无论如何,圣经福音经中耶稣故事的很多情节都在其他更古老宗教内容中出现,例如:很多的奇蹟事件如处女生孩子等等。中國山海經就有不少單性產子的故事,當中例如嬴姓之祖伯益之父、伏曦等等。
福音書以外的記載
Earl Doherty 在“沉默的记录篇”中说:“对於福音书以外第一个明显提到耶稣的是公元 115 年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不过塔西佗他也只是复述当时新发展出来的基督信仰而已。”<ref>http://pages.ca.inter.net/~oblio/puzzle2.htm 十二块积木解决耶稣难题(英文网站)</ref>
其中一個原因,是記載中有些原文(例如:小普林尼和泰西塔斯的作品)並沒有指明是「耶穌」,而只是說「基督」,但過往卻有過不少人自稱為「基督」,但他們不是耶穌。所以,把「基督」直接當作是「耶穌」,他們認為是一種張冠李戴的不負責任講法。
公元93年左右的《猶太古史》
公元93年左右,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在他的著作《猶太古史》第18章3.3節(The Antiquities of the Jews)提及:「就在這時,有一個名叫耶穌的智者,如我們說他是人不會對他冒犯的話;因為他做過很多奇妙的事,對他表示認同的人樂於奉他為師。他吸引了不少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被尊為基督。當彼拉多因為我們同胞的領導者的鼓動而把他判處十字架之刑,當初愛他的人並未有離棄他;因為他在受刑後的第三日復活,並在眾人面前出現;就如神聖的先知最初所預言的,以及那與他相關的萬千奇事。而基督徒一族,就是那班稱他為基督的人,到現在還沒有消失。」這一段對耶穌記載的文字,被稱為Testimonium Flavianum。儘管部分教會人士在其著作中宣稱隨着考古學家在已被掩埋的土下發掘出耶路撒冷的遺跡,與《猶太古史》及《聖經》的描述相吻合,以及把這段被指為「有問題的」內容利用計算語言學的算法與全書的其他內容的比較,從而否定了這種說法<ref name="LYS">p.174-p.175。</ref>,但關於《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紀錄是後世的基督徒所加的質疑,在考古界中卻從來都沒有平息。
公元112年的一封信
羅馬帝國比西尼亞在公元112年時的省長小普林尼曾寫信給當時的君主圖拉真,詢問有關審訊和懲治基督徒時的程序<ref name="LYS">p.176</ref>。這封信的內容由William Melmoth在18世紀譯成英語,並於193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集結他的書信而出版的著作《Letters》的第二卷第十章96頁中。信裡提及基督徒「把基督當作神一樣」。
公元115年的《編年史》
公元115年,罗马帝国执政官、歷史學家科尔奈利乌斯·泰西塔斯在他的著作《編年史》<ref>《編年史》第15章,阿德雷德大學電子圖書館。</ref>記載羅馬皇帝尼祿把羅馬城大火的責任歸咎於耶穌門徒的事時說:「尼祿(為了轉移視線)把罪名強加在基督徒,一般被大眾所憎恨的人群,並給他們各種各樣的折磨。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基督徒,是源於基督,一個在提比留在王位時,被我們的一位執政官本丟彼拉多得到了最嚴峻的處罰的人。在他受刑後,這個最難以控制的迷信,得以暫時受控,但後來又再次在第一禍端猶大行省及連羅馬本身都蔓延,在這個世上任何最隱閉及羞愧的地方都找到他們的踪跡,並在當地流行。」
斯維都尼亞(公元69年/75年 - 公元130元)的《革老丟傳》
羅馬皇帝哈德良的私人秘書斯維都尼亞在他寫的《革老丟傳》中,提到過猶太人與基督的跟隨者之間爭辯。而革老丟是公元41至54年的羅馬皇帝,是保羅時代的人。[來源請求]
耶稣的谱系
耶穌的義父約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在馬太福音第一章有所記載,由亞伯拉罕到約瑟一共有 42 代,但根據路加福音第三章的記載,由亞伯拉罕到約瑟則只有 36 代,比較兩個列表,除了代數不同,人物也不盡相同。關於這個差異,有兩派說法,其一為馬太所述為約瑟的世系,路加所述為馬利亞的世系,另一說法為馬太所述為約瑟的繼承父雅各伯的世系,路加所述為約瑟的生父赫里的世系。<ref>《新經全集/福音露稼傳》【註二】,羅光集註。</ref>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马利亚是在约瑟还未迎娶的情况下怀孕的马1:18,而且耶稣不是约瑟血统上的儿子路3:23。然而耶稣出生后第8天行了割礼,第40天由父母带到圣殿去献祭,可见他是约瑟承认的长子,是按照摩西律法继承家族产业最多的人,也是产业的合法继承人。
根据以赛亚书中以赛亚的预言,耶穌出于大卫的家族就是犹大部族。从路加福音中说约瑟带着馬利亚去犹大的伯利恒登记户口可得知,新约认为他们属于犹大部族。因为大卫的父亲耶西就是住在犹大的伯利恒。
伊斯兰教中的耶稣
在伊斯兰教中,耶稣(尔撒)(阿拉伯语:عيسى)被认为是真主的使者,被派遣为其同族以色列人之使者;并且带去一个新的经文——《引支勒》。《古兰经》被穆斯林认为是真主的最后启示,指出耶稣由处女馬利亚(麦尔彦)生出,这是由真主(安拉)所指示的神迹。真主为了帮助耶稣,给了他行奇迹的权柄,这些都是真主所赐予的。按照《古兰经》经文:耶稣既没有被杀,也没有钉在十字架上受辱,而是直接被真主佑助升上了天堂。这使得耶稣成为唯一的一个由处女生出的先知,并且是唯有的三个没有经历死亡就被升至天堂的先知之一(另外两个为以诺和以利亚)。伊斯兰传统记载:他将于世界末日回到地球但不是像基督徒所說进行末日审判,而是以穆斯林身份恢复正教伊斯蘭并挫败敌基督(假弥赛亚)。同基督教不一样,耶稣被认为是只是一个人,他教诲人们通过正直的方式来履行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反对基督教所說耶稣是神的化身或圣子,指出他就像其他先知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以真主的使者传播神的讯息。《古兰经》記載真主嚴禁人类为其“创造同伴”,强调真主的神圣獨一性。在《古兰经》中,尔撒有很多尊称,如弥赛亚(基督),但它与基督教中的概念有所不同。尔撒在伊斯兰教中作为和先知穆罕默德一樣受命於真主的先知而同樣得到所有的穆斯林尊重,许多穆斯林相信耶稣预言了穆罕默德的到来,同時認為穆罕默德是繼耶稣之後把中斷了六百多年的道統的復興者和最後使者。
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耶穌與佛教
水徒行紀
耶穌曾經到印度學佛一說,根據由新世紀運動者Levi H. Dowling宣稱他經由超能力靈視觀看阿卡西记录而寫就的《水徒行紀》,记载了耶稣十二歲到三十歲期間的事情,宣稱耶穌經由當時是羅馬帝國所屬的小亞細亞,然後路經安息王朝的波斯及剛剛統一的貴霜帝國,然後才抵達北印度及西藏等佛教聖地,在西藏佛寺居住並學習佛法約十年,之後才再經由波斯返抵以色列<ref name=a /><ref>The Story of Levi Dowling and the Aquarian Gospel(英文)</ref>。然而一位佛教人士馮馮居士誤解此書乃是由耶穌的弟子彼得(天主教:伯多祿)所寫,並被打為偽經的書。<ref>耶稣12岁以后到西藏学佛,子虚乌有 博讯新聞網</ref>該書並被拍攝了電影《水徒行紀》。然而佛教傳入西藏是大約西元後四世紀時的事,而藏傳佛教的興盛與佛寺的建立,更在西元六世紀(唐朝文成公主時代)之後的事,而該書宣稱西元一世紀時代的耶穌,竟能至還當時根本還不存在的西藏佛寺學佛,在時間上相當令人感覺荒謬。 提供:記載中被懷疑是耶穌同一人之先知伊薩曾到過之佛寺名法戒寺,位於喀什米爾拉達克邦,在伊薩的年代並不屬西藏版圖,定性為藏傳佛教之寺院是後來的事。
諾托維奇論
俄國貴族記者諾托維奇在1894年表示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拉達克的赫米斯寺院裏親自讀到兩卷西藏經書,記載著耶穌在14歲時隨同商人來到印度地區學習6年,後來又到尼泊爾繼續學習佛法6年<ref name=a>專家聲稱:耶穌曾印度學佛 死於克什米爾 亞洲時報</ref><ref>The Lost Years of Jesus: The Life of Saint Issa</ref>。但所稱的兩卷經書並未公諸於世。<ref>Goodspeed, Edgar J.. Famous Biblical Hoaxes or, Modern Apocrypha.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Book House. 1956.. See also [1]</ref>
移居印度說
另外有一說認為耶穌釘上十字架後沒有死去,而且移居印度,後來在克什米爾定居,並在斯利那加去世<ref name=a />。科幻小說作者Paul Davids便是採用了這個題材而製作了《耶穌在印度》(Jesus in India)這部電影<ref>Jesus in India 電影官網</ref>。現在斯利那加中有一個據傳為耶穌的墓穴。<ref>The Tomb of Jesus Website</ref>
當代研究
到了2007年,一位德國的亞洲研究博士生Christian Lindtner出版了一本名為《Geheimnisse um Jesus Christus》的書。在書裡,Lindtner比較了希臘文版本的四福音書與巴利文及梵文的佛經內容。他的研究結果是:四福音書其實透過了各種手段,諸如利用了希伯來字母代碼(gematria)的數值、雙關語及同音字等來把古老的佛經內容重新包裝。這個研究結果引起了正反雙方的激辯。[來源請求]
耶穌與猶太教
相對基督宗教認為耶穌是彌賽亞,猶太人並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他們認為救世主還未降臨,而耶穌不合猶太人彌賽亞的身份。<ref>犹太 尤太 不信基督教 (中文).</ref>而且認為塔納赫被基督徒以合乎他們信仰的方式翻譯為舊約聖經。<ref> 為什麼猶太人不信耶穌 (中文).</ref>比如在七十士译本中,希伯来语中的少女產子<ref>以赛亚书7章14节</ref>,翻译时使用了希腊语中的词汇Παρθένος,意为处女,而基督教在翻译圣经时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说法。因此,猶太教不接受基督教的新約聖經,而且還在等待彌賽亞的來臨。
犹太經典对耶稣的記載
雖然猶太教徒否認塔木德記載耶穌,即使是到現在還痛恨基督教的猶太人,在他們的經典《塔木德‧密西拿》第四卷《民事侵权卷》(Nezikin,推斷應在第2世紀編纂)的大議會書(Sanhedrin)第43a節提及過「罪犯耶穌」在逾越節之前被「掛了起來」(處死)<ref>這項亦是根據梁燕城博士的《兩約探秘》的內容複述,可參看原書第179頁。但由於沒有中文版的《塔木德》以供查證,此項內容存疑。</ref><ref>Come and Hear: Sanhedrin 43.</ref>。
根据猶太人拉比(古代猶太法學博士)所編纂的文獻─《塔木德經》中較晚期作品《耶稣一生》的记载:耶稣又名耶稣·本·潘得拉(Yeshu Ben Pandera),他的母亲是馬利亚,他的父亲是约瑟·本·潘得拉。在《塔木德經》中的耶穌是一位術士,他在埃及學到黑魔術並有五個門徒。最後他以使用巫術的罪名被起訴,在逾越節後四十天被絞死。有學者認為Ben Pandera是扭轉Ben Parthenos(童貞女子之子)而成的。然而「死海古卷」與基督教起緣的專家詹姆斯.泰伯則認為「潘得拉」是當時確實存在且常在使用的名字。在他的著作《耶穌的真實王朝》有提到相關的論述和墓碑考古資料。在此書中詹姆斯.泰伯推測耶穌的生父很可能就是一名叫做约瑟·本·潘得拉的羅馬軍人。 <ref>鐵證待判第五章11C閱於2009/09/21</ref>
神道教
在日本青森縣新鄉村流傳着耶穌逃到那裡,一直活到106歲。該地有兩所古墓,被視為耶穌及其弟弟的墓地。每逢6月拜祭耶穌的基督祭,以日本傳統神道教儀式追悼耶穌。<ref name="">瀛事大搜查﹕耶穌日本終老?. 明報. 2010-05-25 [2010-05-25].</ref>
摩尼教
在摩尼教的经典和神话体系中,耶稣(中国古代摩尼教译为“夷数”、“光明夷数”或“夷数佛”)是明尊创造的明使,向人类始祖亚当传达明尊的启示,拯救他们达到光明世界。当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得救后,光明夷数将第二次降临大地,成为审判者(平等王),分开善人与恶人。
考古學
考古學家對1座1世紀基督教墓室進行勘察的考古學家發現石骨盒的盒蓋上刻有古代的銘文並認為這可能證明這是耶穌之墓地。<ref>考古學家:耶穌墓壓在大樓下 中央社</ref><ref>考古学家:耶稣墓压在大楼下</ref>
注释
- ^ 保罗·约翰逊: A History of the Jews (1987), p.144
- ^ The Gospels of the Bible, BibleGateway.com.
- ^ Daniel Gaztambide (2005), "So Sayeth The Lord... According to Who?".
- ^ Stephen Voorwinde,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Patornet. Accessed October 25, 2005.
- ^ F. F. Bruce, New Testament Documents: Are they reliable?, "Chapter 3: The Canon of the New Testament" (June, 1982), ISBN 0-87784-691-X, Inter-Varsity Press.
- ^ Coey Keating (December 11, 2005), "Criteria fo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on in the first four centurie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 ^ Bruce Metzger (1987), The New Testament Canon, page 254.
- ^ Josh McDowell (1992), "Evidence for the Resurrection".
- ^ F.F. Bruce (1959), "THE NEW TESTAMENT DOCUMENTS Are they Reliable?".
- ^ Gary Habermas (2001), "Why I Believe The New Testament Is Historically Reliable".
- ^ John Robinson
参考文献
出处
书目
- McDowell, J. 《鐵證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 Jeffery Jay Lowder (editor), 《让陪审团判决“铁证”》The Jury Is In, The Ruling on McDowell's "Evidence"
- Gordon B. Hazen, 《裁決 McDowell J.》"A Verdict on Josh McDowell"
- 蔡哲民,(2003年),蔡哲民回复《耶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 Cohen, Shaye J.D. 1988 From the Maccabees to the Mishnah ISBN 0-664-25017-3
- Cohen, Shaye J.D. The Beginnings of Jewishness: Boundaries, Varieties, Uncertainties 2001 ISBN 0-520-22693-3
- Crossan, John Dominic 1991 The Historical Jesus: The Life of a Mediterranean Jewish Peasant, ISBN 0-06-061629-6
- Ehrman, Bart The New Testament: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ISBN 0-19-515462-2
- Fredriksen, Paula Jesus of Nazareth, King of the Jews: A Jewish Life and the Emergence of Christianity ISBN 0-679-76746-0
- Fredriksen, Paula 1988 From Jesus to Christ ISBN 0-300-04864-5
- Sanders, E.P. The historical figure of Jesus, Penguin, 1996, ISBN 0-14-014499-4
- Sanders, E.P. Jesus and Judaism, Fortress Press, 1987, ISBN 0-8006-2061-5
- Vermes, G., Jesus the Jew: A Historian's Reading of the Gospels ISBN 0-8006-1443-7
- Vermes, G., The Religion of Jesus the Jew ISBN 0-8006-2797-0
- Vermes, G., Jesus in his Jewish context ISBN 0-8006-3623-6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耶稣 |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耶稣 |
参见
|
|
|
ab:Иесуа Қьырста af:Jesus van Nasaret als:Jesus Christus am:ኢየሱስ an:Chesús de Nazaret ang:Iesus ar:يسوع arc:ܝܫܘܥ arz:يسوع ast:Xesús az:İsa ba:Ғайса (пәйғәмбәр) bar:Jesus vo Nazaret bat-smg:Jiezos Krėstos bcl:Hesukristo be:Ісус Хрыстос be-x-old:Ісус Хрыстос bg:Исус Христос bi:Jisas Kraes bm:Yesu Krista bn:যিশু bo:ཡེ་ཤུ། br:Jezuz Nazaret bs:Isus bxr:Иисус Христос ca:Jesús de Natzaret cbk-zam:Jesus cdo:Ià-sŭ ceb:Jesus ckb:یەسووع co:Gesù Cristu crh:İsa cs:Ježíš Kristus cu:Їисъ Хрїстъ cv:Иисус Христос cy:Iesu da:Jesus de:Jesus Christus diq:İsa dsb:Jezus Kristus dv:އީސާގެފާނު ee:Yesu el: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 eml:Gesü en:Jesus eo:Jesuo Kristo es:Jesús de Nazaret et:Jeesus eu:Jesus Nazaretekoa ext:Jesucristu fa:عیسی fi:Jeesus fiu-vro:Jeesus fj:Jisu Karisito fo:Jesus fr:Jésus-Christ fur:Jesus fy:Jezus Kristus ga:Íosa Críost gan:耶穌 gd:Iosa Crìosd gl:Xesús de Nazareth gn:Hesu Nasaregua got:𐌹𐌴𐍃𐌿𐍃 𐍇𐍂𐌹𐍃𐍄𐌿𐍃/Iesus Xristus gu:ઇસુ ha:Isa Almasihu hak:Yâ-sû he:ישו hi:ईसा मसीह hif:Jesus hr:Isus hsb:Jězus ht:Jezi hu:Jézus hy:Հիսուս ia:Jesus Christo id:Yesus ig:Jisọs Kraịst ilo:Hesús io:Iesu di Nazaret is:Jesús it:Gesù iu:ᐱᐅᓕᑦᓯᔨ ja:イエス・キリスト jbo:iesus jv:Yesus Kristus ka:იესო ქრისტე kab:Ɛisa kg:Yesu kk:Иса Мәсих kl:Jiisusi-Kristus kn:ಯೇಸು ಕ್ರಿಸ್ತ ko:예수 koi:Иисус Христос ksh:Jesus Christus ku:Îsa kv:Исус Кристос kw:Yesu Krist la:Iesus lad:Yeshu lb:Jesus vun Nazaret lbe:Эса идавс lez:Иса (пайгъамбар) lg:Jesu Kristo li:Zjezus Christus lij:Gesû Cristo lmo:Gesü de Nazaret ln:Yésu lo:ພະເຍຊູ lt:Jėzus Kristus ltg:Jezus Krystus lv:Jēzus Kristus mg:Jesoa mhr:Исус Христос mi:Ihu Karaiti mk:Исус Христос ml:യേശു mn:Есүс Христ mr:येशू ख्रिस्त ms:Jesus Christ mt:Ġesù mwl:Jasus my:ခရစ်တော်၊ ယေရှု mzn:عیسی na:Jesu Kristo nah:Yeshua Christós nap:Gèsù nds:Jesus Christus nds-nl:Jezus Christus ne:जिसस क्राइस्ट nl:Jezus (traditioneel-christelijk) nn:Jesus no:Jesus Kristus nov:Jesu Kristo nrm:Jésus-Chrît nso:Jesu nv:Doodaatsaahii (Jíísas) ny:Yesu Kristu oc:Jèsus om:Yesuus or:ଯୀଶୁ os:Йесо Чырысти pa:ਇਸਾ ਮਸੀਹ pam:Jesus pap:Hesus pdc:Yeesus Grischdus pih:Jesus pl:Jezus Chrystus pms:Gesù ëd Nàsaret pnb:یسوع ps:عيسی pt:Jesus qu:Jesus rm:Jesus da Nazaret rn:Yezu Kirisitu ro:Isus din Nazaret roa-rup:Isa Hristo ru:Иисус Христос rue:Ісус Хрістос rw:Yezu Kirisitu sah:Иисус Христос sc:Gesùs scn:Gesù Cristu sco:Jesus Christ se:Jesus sh:Isus si:ජේසුස් තුමා simple:Jesus sk:Ježiš Kristus sl:Jezus Kristus sm:Iesu Keriso so:Ciise sq:Jezusi sr:Исус srn:Jesus Christus ss:Bukhristu sv:Jesus sw:Yesu szl:Jezus Kristus ta:இயேசு கிறித்து te:యేసు tg:Исо th:พระเยซู tk:Isa Pygamber tl:Hesus to:Sīsū Kalaisi tpi:Jisas tr:İsa tt:Ğaysa tum:Yesu Khristu tw:Yesu Kristo ty:Iesu Mesia ug:ئەيسا مەسىھ uk:Ісус Христос ur:عیسیٰ علیہ السلام uz:Iso Masih vec:Jesu vep:Iisus Hristos vi:Giê-su vls:Jezus van Nazareth wa:Djezus-Cri war:Hesus wo:Yéesu-kristaa wuu:耶稣 xh:UYesu Kristu xmf:იოსე ქირსე yi:יעזוס yo:Jésù za:Yesu zh-min-nan:Iâ-so͘ zh-yue: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