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劉再復:我的徘徊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信仰對話錄,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
劉再復
志明兄: 讀了上期您對拙著《漂流手記》的評說〈流浪之美〉(見本刊 第17期16-20頁),真是高興。我讀了幾遍,邊讀邊想。我喜歡這種比純文 學評論更有意思的心靈評論和靈魂對話,一讀就讓人進入沉思。我的 散文本來就是心靈的象徵,在屬於心靈的形而上層面討論問題真是人 生的樂事。感謝您這麽認真地讀我的手記,並用如此美好的語言作如 此精闢的分析。
您對我的心靈剖析十分中肯。我的確是個矛盾體和流浪體。這幾年, 我的名字簡直就叫做徘徊與旁徨。徘徊於神性與理性、絕望與希望、 拯救與逍遙之中,徘徊於基督與康德、孔子與莊子、魯迅與陶淵明之 中。托爾斯泰晚年變得很古怪,他說他不願意和任何人在一起,只願 意單獨與上帝相處。我還不至於如此,但有時比托爾斯泰還孤獨,所 以我只能在上帝之門外獨自游思。當然,在徘徊中我還是繼續前行, 不會回到過去,只會走向將來。
在流浪與徘徊時,如您所說,越是感到痛苦與絕望,就越是尋求拯救 。然而,經常盤旋在我腦中的問題是:拯救的使命是交給上 帝還是交給自己?自救是否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反抗絕望是否可能 ?我所以會徘徊於神的主體性與人的主體性之間,而且至今不放 棄人的主體性,就因為自己覺得自我拯救和依靠自身的力量反抗絕望 ,不是不可能。如果不可能,那麽人的力量與人的意義何在?當然, 我也常常懷疑這種可能,並為此常常產生一種「無力感」,即感受到 人的智慧的有限性,無力到達真理的彼岸。
我所以徘徊,還有一個原因。作為一個人,即在個體情感層面上,我 非常接近基督,而且幾乎能接近聖經中那種徹底愛與仁慈的觀念。我 們這一代人是被仇恨教育出來的一代人,全部教育就是要讓我們丟掉 愛。也許因為這樣,我反而覺得愛的觀念特別寶貴。但是,作為一個 思想者,一個人文科學學者,我的天性中又總是喜歡對已有的結論提 出質疑,不願意只活在已有的結論之中。所謂流浪,就是沒有句號也 沒有結論,即先作一種形而上假設:人間沒有終極真理 。這種思想者的脾氣又是背離基督。當我的已經很自然地信仰主的小 女兒勸我也應當信仰的時候,我心中的疑慮就是,倘若認定 聖經所說的一切就是終極結論,那麽作為思想者是否就只能是這些結 論的演繹者?它本身的創造是否還有可能?它是否還有在結論之外流 浪的自由?這些問題,還會繼續煎熬着我。這些年,您邁入另一 精神境界,連語言也充滿祥和之氣。您的研究上帝與老子的著作對我 的疑慮一定會有幫助,出版後請贈我一冊。
您對拙著的評說發表出來後一定會引起許多朋友的思索。
作者原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東方語言文 學系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