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舊約神學探討 1-4
舊約神學的歷史分期
若要對舊約神學觀念的組合作充分的處理,就不能不對以色列歷史事件的先後次序瞭然於心。以色列的神學和我們的神學,都根植於歷史之中。因此,希伯來書一1-2不僅肯定也延續了這個次序,『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
與Gerhard von Rad及其學派聞名於世的意見正好相反,舊約確實按著預先宣告的選擇律,反映出以色列的歷史。藉以決定歷史事件去留的原則,正是先知一致的宣告:『雅威如此說』。
這絕不是傳統混合的組合器,如果是這樣的話,則只是對既存的傳統作機械式或靈恩式的校勘,再以現代的觀點加以解釋。相反的,確實有一個單一的原則,一切啟示的單一理解,足以幫助作者選擇。那就是神所啟示的『應許』,他要在應許中成為世人的盼望,且要在普天下實行他的作為。
這樣的強調,並非出於後來基督徒信仰一廂情願的解經,亦非出於經由深俱破壞性的歷史批判和文學批判之科學化保證的結果;而是出於至今仍存之正典的主張。
尤有甚者,主要事件和意義的固定次序,成了詩篇(一三六;一○五;七八)和先之書(耶二;結十六;廿;廿三)多處篇幅中一再重複的主題。不論是從創造或亞伯拉罕的蒙召開始,其敍述通常都依循相同的選擇和強調的模式。
經由舊約作者特選和解釋之事件的要旨,也記錄在簡短的摘要中,von Rad將之命名為以色列的早期信條——申命記廿六5-9:
我祖原是一個流浪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裏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雅威我們列祖的神,雅威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跡、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
同樣的,約書亞記廿四2-13重述了大致相同的歷史,它以合法的地位把以色列全體公民當作『他們自己的見證』(22節),當作歷史事件之真實性與意義的見證(參27節)。
以色列的歷史與神學的內在和諧就藏在其中。它不僅有『強烈統一的傾向』;而是生活中的事實,甚至就是信徒的生活。內在的和諧分 在歷史內,但其中還包括一些作者所宣告的觀念,這並不是他們所發明,乃是出於神的計畫。唯有他才有權利解釋。設定價值、決定旨趣,並為當代及未來指出其中的意義。
可是這個歷史的次序到底如何呢?當如何去組合這些事件?在組織舊約神學時,是否可從系統神學借用既存概念呢?若真有一種研究法是最符合一個新的且值得信賴的解經神學需求的話,而此法也很謹慎的刻劃出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是以聖經中所承襲之辭匯與概念為準的,這樣,歷史中的分歧點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正是我們所要尋求的。
正如新約的使徒和他們的書信,在許多方面是使徒行傳和四福音的注腳,同樣的,舊約神學也以大致相同的理由,可從先知開始。但是,縱然有聖經預言的現象存在,以色列史的真實性卻是曆久常新的。神過去一切救贖的行動都必須得到肯定與承認,否則人就無法更穩健、更聖潔的來看神進一步的啟示。所以,我們必須從神的起點開始:從歷史——真實的歷史——以及伴隨的地理、人物、及事件為起點。
應許的序曲:族長前時期
亞伯拉罕之約最先是在創世記十二1-3賜下的。這是神開始揀選的標誌,一是揀選某位特定的人,要藉他拯救普世凡相信的人;一是揀選以色列的歷史和神學。
當然,亞伯位罕確實在啟示的高潮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可是我們絕對不可把導向此高潮的時期當作是無意義的,甚至是不存在的。經文從一切受造之物的廣闊面,移到地方性的偏狹面,而這樣的局限是從人類接二連三的罪惡來的。然而,它也從墮落、洪水和建造巴別塔所造成的三重苦境,移向神要藉亞伯拉罕後裔拯救全人類的新條款上,因此這個救恩是普世性的。
進一步而言,關鍵的詞句和概念,即一再重複的神的『賜福』——此『賜福』起初僅以萌芽的狀態存在,然而與後來的賜福和應許的話皆有關聯,這都是從恩惠、慈愛的神手中領受的。最先是受造次序的『賜福』。接著是對亞當和挪亞在家庭和民族方面的賜福。賜福的高潮乃是創世記十二1-3,包括物質和屬靈層面的五重賜福。
這一切像是開場白,像是萌芽期的先鋒,因此創世記一~十一章啟示的福份,可以稱之為應許的序曲。
現代主義找出許多異議,反對以率直的方式處理創世記一~十一章。總而言之,我們相信這些反對的論點根基薄弱,且抗辯不足。我們自己的立場是,要按著記錄本身的宣告加以處理,除非有史前古器物、碑文,或相關的證據證實它們是錯的。
應許的條款:族長時期
這段時期意義非凡,以致神宣告他自己是『族長的神』(即『列祖』,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甚至,族長被當作是『先知』(創廿7;詩一○五15)。顯然這是因為他們親身領受神的話。雅威的話常常直接『臨到』他們(創十二1;十二14;廿一12;廿二1),或是雅威在異象中向他們『顯現』(十二7;十五1;十七1;十八1)或以雅威使者的形像向他們顯現(廿二11,15)。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一生,形成了歷史中另一個獨特的時代。這三位特別蒙恩的啟示領受者,在他們總合兩個世紀的生平中,所看見、所經歷、所聽見的,比起活在他們前一千年的人毫不遜色,甚至更多!因此,我們可以很安全的把創世記十二~五十章劃為舊約神學敍述中的第二個歷史階段,這也正是後來擁有聖經手卷的人所作的。
應許的百姓:摩西時期
有一個兒子(創三15)要生於閃族(創十一10-27),名為亞伯拍罕,他要被用來形成一個民族,最後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如此形成國家的呼召,意味著『聖潔』,或是為著神而分別出來。這聖潔不是可有可無的。因此,兩個概念都應該在這段啟示時期中受到重視。
以色列在當時被稱為『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神在愛中略述了有關道德、禮儀、和民事等達成此一高貴呼召的方法。第一步乃是神在恩典中,將以色列人從埃及救出來,接著就是以色列在信心中對十誡的順服、會幕與獻祭的神學,以及民事的聖約法典(出廿一—廿三章)等等。
一切有關作上帝新子民的討論,在出埃及記一~四十章;利未記一—廿七章;民數記一~卅六章都有詳盡的描述。在這個時期中,神的先知乃是摩西——無人能比擬的先知(民十二6-8)。事實上,摩西預表著那將要來的大先知——彌賽亞(申十八15,18)
應許的地土:王國前時期
神的應許中,有一部份曾在歷史事件和聖經的扉頁中得到充分的演練,那就是征服迦南地。神在一處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個地的應許在當時已有六個世紀之久了。賜給亞伯拉罕的古老應許,此時至少得到了初步的應驗。因此,申命記及其所關心的安息之地(十二8-11),約書亞記以及有關征服該地的描述,都很清楚的把觀念和行動結合在一起。
可是,我們能否得到一個清楚的歷史單位,像聖經所宣告能清楚劃分族長時期和摩西時期一樣呢?這個時期是否應該延伸到士師時期,好將撒母耳記上四至七章有關神約櫃神學的描述也包括進去呢?這些問題很難得到決定性的結論——因著人的道德淪喪,神的啟示稀少,以致時代遭受扭曲,一切都在動盪不安中。的確,當神開始向撒母耳說話的那些日子裏,神的話語變得很『稀少』(撒上三1)。結果,時代的分界線並不那麼清楚,雖然神學的重要主題和主要事件,都有很完備的歷史記錄。
因此,我們的計畫是,允許地的征服和佔領這兩個時期有所重疊。也就是重疊在應許之地和悖逆之民厭倦神治,而逐漸要求立王治國的兩個主題之間。王國前時期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過度時期。
然而,約書亞、士師,甚而撒母耳和列王時期的歷史,都要用申命記的道德觀加以評估。其中的連結點很容易辨認:申命記廿八,卅一;約書亞記一,十二,廿四;士師記二;撒母耳記上十二;撒母耳記下十二;列王紀上八;列王紀下十七。這些都是這個時期啟示史的關鍵點,通常也都得到今天大部份的聖經神學家的承認。
應許的君王:大衛時期
撒母耳記下第七章對大衛時期的重要性,正如創世記十二1-3之對族長時期。大衛四十年的統治在時間上可與摩西時期比擬,但兩者對後來世代的影響卻難以比較。
這段歷史的序曲,早期如基甸之子亞比米勒熱切想作王的預兆,撒母耳作士師時百姓要求立王(撒上八~十),甚至掃羅的統治,都在我們身上為大衛偉大的統治作了負面的準備(撒上十一章至撒下廿四章;王上一—二;以及大衛的王室詩篇,如詩篇二;一一○;一三二;一四五)。
這個時期的歷史和神學共同強調的主題是,一個持續的王朝和永久的國度,其統治與領土在程度及影響力上皆將遍及普世。而每一個國度的特色,皆不辭勞苦地與早期的觀念和辭匯相連結:『後裔』、『住』在『安息』之地的『名』、對全人類的『賜福』,以及一位『君王』,他此刻正統治著將持續到永遠的國度。
應許的生活:智慧時期
所羅門四十年的特色是建造聖殿,以及另一次神啟示的混亂時期。在某些方面,這個時期很像王國前時期,因在本質上它也正處於轉變期。然而,它也保有其獨特性。
本時期的智慧文學由箴言、傳道書、雅歌以及智慧詩篇所組成。然而,沒有一個時期比此時期更難與整個連貫的舊約神學相連。不過,正如摩西的律法使用了,並且建立在族長應許之上,所羅門的智慧也一樣是建立在亞伯拉罕一大衛的應許和摩西的律法之上。
智慧時期的主要概念為『敬畏雅威』——這個觀念在族長時期早已存在,這是因著信心而有的反應(創廿二12;四二18;伯一1,8-9;二3)。把應許和律法與此時此地全人生活的美感和富足相連的,正是這個連結點。現世不僅意味著存在;生活是可以變得有意義、有享受的,並與永恆的價值和委身結合在一起。
應許的日子:第九世紀
『應許之日』是五個偉大先知時期中的第一個,這些時期各有其基本的著重點,分別從主前931年的王國分裂到被擄歸回。
既然大衛「家」和所羅門的聖殿都已建立,多面應許的各個主題也就暫時達到他們發展的高原。神未來的統治者,此刻正在大衛一脈中親眼可見,而神親自於敬拜中顯現,也戲劇化地成就在聖殿中了。
如此,先知們此刻就可以將他們的注意力,轉向神普世的計畫和國度中。可是,以色列的罪也引起先知們很大的注意。然而,除了這些審判的話之外,仍一貫的帶進另一個日子的光明面,正如早已宣告的一樣,神永恆的國度和統治,將要得到充分的實現。
許多人把約珥和俄巴底亞放在第九世紀,把它們當作是最早的寫作先知。雖然俄巴底亞是可以被放在猶大歷史三個不同時期中的任何一個時期內,但最好是放在約蘭統治時期(主前853-841年),當時以東與亞拉伯人和非利士人一起背叛猶大(王下八20-22;代下廿一8-10,16-17)。
同樣的,約頊的年代通常歸在猶大的約阿施統治時期(主前835-796年),因為在以色列眾多敵人的名單中,沒有提到亞述、巴比倫、或波斯——可能是因為他們尚未登上歷史的舞臺。若這個統治時期是此時的歷史背景,那麼此卷聖經必出於早期,也就是從主前835-820年,正當敬
5.其他可供選擇的是:(1)亞哈斯統治時期(主前743一715);(2)以東入侵猶大的時候(代下廿八16—18);(3)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期間(王下廿五1—21;代下卅六15—20)。
6.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未曾提到大馬色的亞蘭人,他們在約阿施統治的後期,曾要求大量的貢品(王下十二17一18;代下廿四23—24)。
虔的大祭司耶何耶大作青年國王約阿施的輔政者時。
不論約珥和俄巴底亞確切的日期為何,他們的神學是很清楚的:雅威的日子。有一日子即將來臨,雅威在那日要以救贖和審判等偉大的工作來彰顯自己。這些事正發生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要立刻辨認出那是神的作為。那時,神要成就所有先知的期待,和信靠神之餘民的盼望。
約珥的蝗災和俄巴底亞關心到以東缺乏弟兄之愛等狀況,都是使神古老應許的話得以更新、擴充的時機。
應許的僕人:第八世紀
舊約神學的精髓,在第八世紀中達到頂峰。其中包括了約拿、何西阿、阿摩司、以賽亞和彌迦等先知的著作。在神的恩典中,每一位先知都在敘利亞京城大馬色,以及北方的以色列十個支派京城撒瑪利亞遭審判前大約十年受差遣,大馬色於主前732年淪亡,撒瑪利亞則亡於主前722年。
這些先知在他們的著作中所達成令人目不暇給的頂點,是很難作充分描述的。的確,『你們究竟將誰比神,用什麼形像與神比較呢?』以賽亞亦在當時提出他的質詢(賽四十18)。彌迦也同樣問道:『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彌七18)阿摩司明白地宣告,神要再次『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摩九11)。
但是,支配整個時期的是以賽亞書四十至六六章的迷你舊約神學,其關鍵性人物是從亞伯拉罕和大衛後裔出來的『雅威的僕人」。
應許的更新:第七世紀
第七世紀的末期,又出現另一批寫作先知:西番雅、哈巴穀、那鴻和那利米。那鴻再次警告(正如約拿在一個多世紀前所作的)亞述的尼尼微即將遭到毀滅(確於主前611年臨到)。其他三位先知同樣警告猶大的京城耶路撒冷,該城於606,598年遭到攻擊,最後於主前586年淪亡。只要他們願意悔改,他們可以救自己脫離迫在眉睫之荒蕪的驚恐和現實。
然而,告許猶大的絕不止於荒涼、幽暗;對願意信從的餘民而言,為他們預備的是更新之約的歡欣。那利米稱之為神的『新約』,環繞在四周的是所有人類、國家和大自然得以恢復活力的計畫,這都記載在他小小的安慰書卷內(耶卅—卅三)。對西番雅而言,更多的亮光顯明在那要來的雅威的日子裏。在同一時期,哈巴穀對他們所處的失望與懷疑的時代,提出了解決之道:義人必因信得生。
然而,古老的主題仍清楚而突出地顯明在這個新的世代中。持續性在那個時代特別得到延伸,因為原先為族長和摩西聽到的三重套語,於此成為一完整的實體:『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戰的子民,並且我要住在你們中間。』當時如此,未來亦將如此。
應許的國度:被擄時期
當以西結和但以理處於被擄巴比倫時期,他們繼續使主題更加清楚、顯明,說到那要來的『好牧人』,有一天要如何在迦南統管十二支派團結、聯合的以色列。是的,人子要駕雲而來,神要賜他主權、榮耀和國度,其中所有的百姓、國家和語文都要用來事奉他。他的政權要持續到永久而不消失,他的國亦不致毀滅。地上的國有興有衰,他的國則永不衰殘。
這兩位被擄的先知就在這君王的曲調中,帶領以色列進到第六世紀及全人類的新時代中。早期應許亞伯拉罕和大衛的規模與威嚴是相當驚人的。
應許的勝利:被擄歸回時期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歷代志,以及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等先知之預言,共同構成了舊約正典啟示的最後樂章。
他們從被擄巴比倫七十年歸回後意氣消沉的景況中,轉向神在其位格、話語、工作上完全的勝利。像主前520年某日,這樣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日子,卻直接在榮耀中持久地與神最後的歷史簡訊作了連結。重建的聖殿在他們眼中真的是微不足道?反而是那個聖殿的榮耀要比所羅門聖殿的榮耀更大!因著神先知的敦促而完成的工作,絕不能單從經驗的立場來看。有更多的餘地可將這部份與神為歷史訂定的完結篇,作更多的關連。人此時必須查尋、相信並工作。他們的王要來,騎在驢背上,帶來救恩(亞九9)。他甚至要更進一步與地上的萬國爭戰,因它們在末日要聚集與耶路撒冷爭戰(亞十四)。
為了在地上重建神國度之彌賽亞異象根源的有效性,歷代志的作者用以色列過去的歷史,來顯示此異象的常態,其模式為大衛的『家』以及所羅門聖殿和崇拜。
於是,以色列史拉長了,可是在這棵樹得到充分生長的同時,其神學的基本根源仍保持得完整如初。
歷史分期中的主要項目
情況正如Patrick Fairbairn所評估的一樣:
在我們所提出的大綱內,主要是因為它歡歡喜喜的連結了開頭與結尾,也因為它把神在大自然及在恩典中工作的類比顯明出來,因此只指出部份較明顯的環結。對事物再作細察時,對於第一個應許及其與後來預言之間關係的漸進啟示,就能發現得更多。
因此,神在創造時所說的第一句應許賜福的話後面,緊跟著是伊甸園中給女人後裔俱有胚胎特質的話:必有一得勝的後裔勝過撒但無用的後裔。在我們來到亞伯拉罕時期之前,這句話在挪亞對閃的祝福中得到了擴充,擴充到整個民族(或說是一個支派),將來神要住在他們的帳棚內。因此,這個族長前時期的主要項目為『賜福』、『後裔』,以及神要『住』在其中的一個民族中。族長們也很自由的在下列專案中領受神的賜福:一位繼承人(『後裔』)、繼承物(『土地』)、繼承權(『萬國都必因你得福』——根據加三8而得的福音)。
摩西時期首先強調,以色列是神的『兒子』,是他的『長子』。神在出埃及記中,把以色列人整體稱之為他『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附屬於這台舉揀選的,是事奉的揀選。以色列必須是聖的、清潔的。前者的意思是:他在身體、靈魂和生活上,皆應全然分別出來歸給神。後者則呼召她預備妥當來敬拜神。在出埃及記中,道德生活的詳盡教導,與神不變的特質和他的工作是緊密相連的。同樣的,人要在失敗中重新討神喜悅,符合道德規範,這樣的條款則在獻祭體制中加以披露。
王國前時期則圍繞在神的『安息』、神的靈、約櫃,以及要人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神、敬畏神、事奉神的誡命等主題中。對大衛而言則是一個王朝(『家』)、『王位』,以及一個『國度』。對所羅門而言,『敬畏神』是智慧、生活、知識與行動的開端。正如王國前期的象徵是王宮,特別是在大衛輝煌的時代內,聖殿和智慧所建的家室就成為所羅門時期的標誌。
先知們接著承接的主題是雅威的日子、雅威的僕人、新的約、神的國,以及神計畫的勝利。
但這一切都屬於一個計畫,正如Carl Paul Caspari所作的概述:
舊約的先知形成了一個井然有序的系列;他們都是一條完整連續之鏈子上的一部份……所以,當神的靈降在先知身上,使他不能不說預言時(摩三8),首先很自然的,不論置身何處,或多或少,他會披戴著神的靈所給他的話,這話是他曾聽過或讀過的某一位先知的話——前輩先知的話於是進入他的記憶中,並形成了他說辭的部份素材,這是神的靈所使用的。其次,後來的先知依附在早期先知的觀點上,並藉著先知之靈的大能……或是藉著新的宣告重新肯定它們,或是使其擴充,使其完整。
這話可用在整本舊約正典上。
獨特專案的提議
並非每一位作者都在殷勤的重述前人的字句,或只是在新的狀況中作字句的重組而已。再套用Caspari的話來說,確實是有『新的宣告」,在神的應許這個單一計畫中,發展出幾乎是全新的思想領域。
雖然這些新的教訓常與前述歷史相連,或是對當時累積的正典有所回應,但它的新奇則驚人到一個地步,使後人在追溯它與既存正典之關連時常感到受威脅。最好的例子,無疑就是智慧文學。它與先前的啟示可謂截然不同,以致今天仍有許多人,一點也看不出兩者的關連。因此,若有人下結論說它是新奇、獨特之異數的話,確實可把它當作是一個獨特、革新專案的標誌。
僅次於智慧文學的,就是律法以及將律法置於亞伯拉罕、大衛之約旁的舉動。但還是一樣,經文堅持它延續的立場,特別是延續於族長時期。可用來發展作神子民真義的原初啟示,實在多得驚人。所以,在神單一計畫的啟示中,它仍必須成為一個主要新專案的關鍵實例。事實上,它新到一個地步,多數人質疑的是它的延續性,而非它的革新能力。
除了智慧文學和律法之外,這裏應列更多。從一方面而言,在邁向終極應驗之時,其範圍越來越窄,越來越獨特。這是一種揀選中的揀選,也就是說,有一人——大衛——是從猶大支派、從以色列國、從閃族、從女人的後裔而出。從另一方面而言,在事件、思想,以及表達方式上,卻有早期計畫的不斷擴張與完成。在此過程中,當作者逐步描述神的計畫——他的應許——這持續不斷之鏈條時,他會不斷提到前人使用過的專門術語、期望與概念。但每位元作者都會在此主題上加上新的東西。舊約作者並非鸚鵡,他們是一長串啟示中的參與者。的確是,但同時他們也是額外啟示的最佳領受者。
大綱
為了以『縱切』年表為根基,且能有規範地應用在解經神學或解經式講道的舊約神學上,其所產生的大綱如下:
一、應許的序曲:族長前時期
1.創造的話
2.賜福的話
3.應許第一詞:後裔
4.應許第二詞:閃的神
5.應許第三詞:萬族之福
二、應許的條款:族長時期
1.啟示的話
2.應許的話
⑴繼承人
⑵繼承物
⑶繼承權
3.保證的話
4.應許的統治者
5.應許的神
三、應許的百姓:摩西時期
1.我的兒子,我的長子
2.我的百姓,我的產業
3.君尊的祭司
4.聖潔的國度
5.神的律法
6.會幕的神
四、應許的領土:王國前時期
1.承受之地
2.安息之地
3.揀選的居所
4.立名之地
5.征服之地
6.這地的歷史預言
⑴ 悔改與賜福
⑵ 預告與實現
⑶像摩西的先知
五、應許的君王:大衛時期
1.應許的君王
⑴篡位的統治者
⑵被棄的統治者
⑶受膏的統治者
2.應許的王朝
⑴家室
⑵後裔
⑶國度
⑷神子
3.人類大憲章
4.應許的國度
⑴約櫃與國度
⑵皇室詩篇與國度
⑶ 繼承的記事與國度
六、應許的生活:智慧時期
1.敬畏神
2.主裏的生活
3.主裏的生活與真理的融合
4.從神來的智慧
5.幸福主義與雅威
七、應許的日子:第九世紀
1.先知與應許 2.第九世紀的應許 3.以東和應許:俄巴底亞 4.雅威的日子:約珥
八、應許的僕人:第八世紀
1.重建大衛例塌的帳慕:阿摩司
2.無條件的愛:何西阿
3.向外邦宣教:約拿
4.以色列的統治者:彌迦
5.應許的神學家:以賽亞
九、應許的更新:第七世紀
1.再次向外邦宣教:那鴻
2.雅威的日子:西番雅
3.義人必因信得生:哈巴穀
4.雅成的話語:那利米
十、應許的國度:被擄時期
1.好牧的人治理:以西結
2.應許國度的延續:但以理
十一、應許的得勝:歸回時期
1.神的印戒:哈該
2.神的常勝將軍:撒迦利亞
3.立約的使者:瑪拉基
4.國度屬主:歷代志、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