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旧约神学探讨 1-11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旧约神学探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定義與方法
一 定義與方法論之重要性
二 舊約神學核心之商榷
三 舊約神學發展綱要
四 舊約歷史分段的神學聯貫
第二章 旧约神学内容
五 應許的序曲:族長前時期
六 應許的條款:族長時期
七 應許的百姓:摩西時期
八 應許的領土:王國前時期
九 應許的君王:大衛時期
十 應許的生活:智慧時期
十一 應許的日子:第九世紀
十二 應許的僕人:第八世紀
十三 應許的更新:第七世紀
十四 應許的國度:被擄時期
十五 應許的得勝:歸回時期
第三章 新旧约的关系
十六 旧约与新约

应许的生活

犹太教和更正教的学者,往往只把约伯记、箴言、传道书和雅歌当作智慧书,天主教学者则增加了次经『便西拉智训』及『所罗门智慧书』。除此以外,他们都将若干诗篇也附于其中。


分辨衡量智慧诗的标准,可分两类:形式的(根据文学型态)和主题的(根据内容)。采用RolandE.Murphy,SigmundMowinckel,和R.B.Y.Scott的研究,可以区分成以下几种风格的智慧诗:(1)依字母结构排列,如离合体;(2)数目式格言,例如:『三番四次』;(3)『有福』格言(asre);(4)『强如』格言;(5)比喻、劝诚;(6)父亲对儿子的称呼法(译按:例如『我儿』);(7)使用智慧的辞汇,及措辞巧妙的片语;(8)运用箴言、直喻、诘问及类似『听我』的字眼。与智慧有关的主题,有:(1)报应的问题;(2)义人与恶人之分;(3)鼓励人个别信靠主;(4)敬畏神;(5)默想神的律法是赏心乐事的泉源。


我们若同时以形式与主题来分类,不难把以下诗篇分类为智慧诗篇:一;卅七;四九及一一二篇。此外,还可加上卅二;卅四;一一一;一二七;一二八;一三三。如果默想神的律法也算上的话,诗一一九及十九7—14也可以包含在内。或许诗七八的邀请,『我的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及其比喻(masal)和谜语(hidot)形式(七八2),也可以归类为智慧诗篇。这么一来,总结诗一;十九下;卅二;卅四;卅七;四九;七八;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九;一二七;一二八;一三三都可以归属于智慧类的清单上,而与四卷智慧书同列。


在过去四十年,研究智慧书的多数学者,都关注于以色列的智慧作品,与埃及,米索波大米这些邻国的关系。然而,另一项颇受欢迎的发展已经展开,有入关始着手发掘智慧与创造,智慧与申命记,以及智慧与先知书的连结。


智慧文学的确承受了摩西时期,以及前先知历史书的神学遗产,最好的例子是MosheWeinfeld的研究,『申命记与申命文学中的智慧根基』,对这些时期作一清楚的连结。


对weinfeld而言,那些领袖和地方官长的表现,乃是『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出十八21),『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申一13-17;参民十一11-30)。这种对领袖要求的品质,与智慧文学一致。因此,箴八15-16提到,藉着智慧『帝王藉我坐国位,君王藉我定公平,王子和首领,世上一切的审判官都是藉我掌权。』Weinfeld注意到,就连在申一9-18;十六18-20设立审判官时的措辞——「审判时看人情面』——都只在箴言中才再度看到。


Weinfeld列出了申命记与智慧书的若干主要平行句:

1.『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申四2;参十二32〔十三1〕)。

『神的言语句句都是炼净的,他的言语你不可加添』(箴卅5-6)。

2.『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申十九14;参廿七17)。

『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箴廿二28;参廿三10)。

3.『你囊中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法码(’ebenwaaben)……一大一小两样的升斗(epahweepah)…当用对准公平的法码,公平的升斗,因为行非义之事的人,都是雅威你神所憎恶的』(申廿五16)。『两样的法码,两样的升斗都为雅威所憎恶』(箴廿10,23)。

『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箴十一1)。

4.『你向雅威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申廿三22-24)。

『不可冒失开口……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传五1-5)。

5.『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申一17;参十六19)。

『审判时看人情面是不好的』(箴廿四23;参廿八21)。

6.『你要追求至公、至义,叫好你存活』(申十六20)。『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箴廿一21;参十2;十一4,19;十二28;十六31)。


当然,这些只是起步,然而他们的确说明,无论是观念上或神学上,智慧都不能与智慧时期前的资料分割,智慧的影响也延及以后的年日,进入先知时期,这种发展在第四章已经述及。


不论这事可以溯及多远,或其影响普及那些方向,其关键问题乃在:到底用什么神学标题或特殊字眼,可将应许和律法、智慧结合在一起?』我们相信,这个观念是『敬畏神』。


敬畏神

敬畏神是最能连结族长应许、律法与智慧的片语。HansWalterWolff根据他对资料来源所持的启示立场,也有同样的论点。他观察到:


神在西乃山对所有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也都指向他为列祖所设置的同样目标,敬畏神就是藉着信靠神应许而产生顺服的(创廿二章)。


Wolff继续追溯若干族长与摩西时期的资料,他认为其中最有支配力的一项主题是敬畏神。在族长时期,敬畏神一词出现在创廿二12,亚怕拉罕信心的反应,他愿意将儿子撒奉献给神;约瑟信靠神的反应(创四二18);特别是在约伯身上显明的生命素质,深为神所赞许(伯一1,8-9;二3)。

在摩西时期可以看见更多的敬畏神,连收生婆也列于敬畏神的人当中(出一17)。为此,『百姓多起来,极其强盛』(20节),收生婆的家室也兴旺。在此,经文再次道出其理由是——『因为敬畏神』(21节)。在出埃及时,以色列人也敬畏神(出十四31)。并实上,如果他们一直持有这种敬畏,就不致犯罪(廿20),因为主是以色列的神,她应当敬畏他(利十九14,32;廿五17,36,43),如此就得以存活。


到了申命记,敬畏主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四10;五26;六2,13,24;八6;十12,20;十三4;十四23;十七19;廿八58;卅一12-13)。这种敬畏并不是某种神秘恐怖的激动感觉,而是听见、学习、回应神话语的结果(四10;八6)。在申命记,敬畏主与『遵守他的诫命』、『跟随他』、『事奉他』、『爱他』、『专靠他』,永远是不可分开的(特别参见十12-13;十三5)。因此,敬畏他就是爱他、专靠他、事奉他(十20;十三4-5)。


敬畏雅威就是在信心中委身于他,正如某些埃及人一样(出九20,30,参十二38提到,与以色列人一起离开埃及的许多闲杂人)。在王上八43,所罗门岂不祷告说,使『天下万民』都『认识你的名,敬畏你』?


然而,一个人也必须学习如何敬畏雅威(申四10;十四23;十七19;卅一12-13;诗卅四11〔12〕,在他们『存活在世的日子』,这种敬畏乃是生活每一方面的指导原则(申四10;五26;十四23;卅一13;箴廿三17)。正如R.N.Whybray的结论,他包括信徒的顺服、爱慕、忠诚与敬拜,譬如俄巴底亚向以利亚谈到:『至于我,你的仆人,却是自幼敬畏雅威的』(王上十八12)。


当我们读到智慧书与智慧诗篇,敬畏主也是神知识与智慧的要素。虽然这种片语只出现24次以上,含字尾的形式,如『你敬畏』,或动词的叙述,还不算在内,它的位置几乎都是极富战略性的,它常成为整卷书的写作目的。在箴一7,它的功能有如全书的座右铭;在传十二13-14,其功能乃对全书争论的总结(参传七18;八12)。同样的,在伯廿八28,它戏剧化地登上智慧诗的顶峰。它位于整个争论的暴风眼,我们与其把伯廿八章视作约伯与他朋友争辩潮势的插段,不如说是作者有意在许多毫无属神智慧的谈论中,让读者有一启示性的透视。因此,有3/4的智慧书,都要以敬畏神/主来理解,这是相当具转折性的重要字眼。


在箴言中,『敬畏主』除了当作箴言的座右铭外,又出现了13次以上:一29;二5;八13;九10;十27;十四26—27;十五16,33;十六6;十九23;廿二4及廿17。此外,动词形式也可以列入考虑:三7;十四2;廿四21;卅一30。这样的智慧是知识的『开端』(resit,箴一7),智慧的『开端』(tehillah,九10)。当一个人与神有正确的关系,他就能以合宜的关系,来理解客观的对象与世界。

当人们敬畏主,他们就能远离恶事(诗卅四11,14;伯一1,8;二3;廿八28);在行动上,他们恨恶恶事(箴三7;十六6)、行事正直(十四2),并且远离恶事(十六17)。这种生命型态的结果,就是使人日子加多(十27),并得着尊荣(廿二4),安全与保护(十四26;十九23)。圣经将祝福与敬畏神这种圣洁生命的本质相连结,诚非偶然。


由诗篇中,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那些是敬畏神的信徒;在主的会中,他们是委身的义人(诗卅四7,9〔8,10〕这些也在非智慧诗篇中出现,如廿五12,14;卅三l8;一○三11,13,17;一四五19);他们持守神的律法,昼夜默想(十九7-14;一一二1;一一九33-38,57-64);他赞美雅威的名(廿二22-23),神的眼目也看顾他(卅三18;一○三13;一四七11)。


传道书也有相同的观点,神造人乃是如此,人若不能亲身认识这位永活神、敬畏他,人生的一切都将索然无味(传三14)。但敬畏神的人,终必蒙福(八12)。他们必因持守智慧、远离恶事而获胜(七18),甚至这些人的敬拜都将反映敬畏神的样式(五1-7)。事实上,敬畏神和遵守他的诫命,就是人们的一切,也是整个传道书的写作目的(十二13)。


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敬畏主是智慧文学中极具支配力的概念,它也形成了智慧文学的神学原则,是对神应许与赐福话语的回应,一如亚伯拉罕和摩西时期。


然而,在此它不只是信心的回应,相信、顺服和敬拜,更进入理解并享受受造的领域。神的赐福之一,就是他创造的工作,这也是神在历史中工作的一部份。当然,这和以色列的救赎过程,并无直接的关系,但却是他赐福的话语和工作——就任何角度而言,这都是神对人恩典的礼物。藉着这种智慧,他造成了起初的世界,他也将他的智慧赐给人,若没有这种智慧,人就无法成为有效的领导者,也不能正确判断或认识神、人、并物的价值。如此,生命将毫无意义,缺乏满足与喜乐。然而,如果人生是由敬畏主来领航,生命就会成为从神而来的一项赐福。

主里的生活

箴言中的经文,很明确地肯定敬畏主与生活的关联:

敬畏雅威,使人日子加多,

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

——十27

敬畏雅威,就是生命的泉源,

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十四27

敬畏雅威的,得着生命,

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

——十九23

敬畏雅威心存谦卑,

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

—千十二4


利十八5奉劝所有尊神为主的人说:『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智慧书继续这个主题,指出:(1)顺服乃生命之路(箴二19,五6;十17,十五24);(2)智慧与敬畏主的教导是『生命泉』(十二14,十四27);(3)智慧、公义及温良的舌,乃是生命树(三18;十一30;十三12;十五4),这是摩西律法的信息。自从以色列接受神的恩典与救赎,就不断受催促,要考察并遵行新主人所有的诫命,使他们可以存活(申八1)。这种生命不只是物质的事,更是属灵的根本与目标,人活着不能单靠食物,更要靠神口中所出的每句话(3节)。因此,以色列正面对生死的抉择,他们所得的催促是要选择生命(卅15,19),他们可以做的是爱他们的神,顺服他的声音并且专靠他,因为他是他们的生命(20节)。


解答西乃山与应许的关系,正是解答智慧与应许的关系。正如RolandE.Murphy的观察,当时,那些将道德理想表现于律法的犹太人,早已认同这些智慧的主题:『敬畏主』、『公义』、『聪明』和『诚实』。因此,凡是把个人信心放在神所应许将要来的那位身上(正如创十五亚伯拉罕的表现),就是敬畏主的人。神已经应许一位后嗣(后裔)、产业(地)和继承权(地上万国必因你的后裔蒙福),当人开始决志委身于神,就已包括接下来顺服神话语、诫命的生活型态。信靠顺服的果子或结果,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这么一来,敬畏神的定义,就是远离恶事,选择生命路,所有骄傲自大,堕入恶道,乖言邪行,都将从敬畏主之人的生命中除去(箴三7;八13;十四2;十六6;廿三17)。


主里的生活与真理的融合

传道书是结合所谓圣俗真理的最伟大例子。所罗门的整个观点,乃是积极正面的,而非消极反面,或仅是自然主义的观点。在整个辩论的高峰前,出现了6次敬畏神(三14;五7;七18;八12(二次〕,13),然后十二13最后的总结是『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份(kolha,adam)。』


J.StaffordWright!对本卷书提供了最多有计划的论述。他认为,传三11乃是关键句: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haolam」安

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CanonWright主张,人本身没有能力将生命之谜——包括圣俗——凑成整块。然而,他却饥渴地要知道,如何才能安排妥当,因为神在他里面所造的真空,如永恒般浩大,这个按神形像所造的人热切渴望得着满足。传道书中『虚空的虚空』并非说生命是重担,充满无效、虚空或破坏性的结论:没有一事值得生活。不是的!与其说『虚空』(hebel〕,不如说生命不能为本身的意义提供解答,也不能真正地释放人;神也没有另创一个美好的宇宙,可以提供包罗万有的解决之道,以整合真理,学习与生活。


唯有人敬畏神,他才会开始察觉真理、学习与生活的一致(参传道经七14;八14)。生命的草图似乎存心是以完全对比的方式,勾勒出生与死、喜乐与痛苦,贫穷与富有,以致每个人都了解,与这么一位主若无全然委身(『敬畏』)的关系,没有一事会有意义——永远也不可能有!


OttoZockler对伊比鸠鲁、无神论和享乐主义,予以迎头痛击:


传道书作者似乎一度有意放弃神以圣洁公义管理世界的信心,但他还是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坚守这样的信仰,拥护神永恒全能以智慧管理的事实,抵挡所有愚人不庄重的嘲弄(二26;三20;五1,17-19;八14;九1-3;比较二13;四5;十2,13,14)。他不厌其烦地指出,未来公义的报应是敬畏神的动力,敬畏神是一切重要智慧的美德(三14-17;五6;六6,10;八12;十9,十二13,14)。作者以个人的呼召推荐,敬畏神是坚定不变的最佳常情……(比较二10;三22;五17,18;八l5等)。


这里很明显与律法再度连结:敬畏神和遵守他的诫命紧密连结。本书的忠告已应用在更实际的生活状况,但其目标仍要指向摩西律法所吩咐同样的公义标准。它有助于使同一真理核心得到无限扩展,也就是敬畏神乃真正整合生活的开始与本质。在此,圣与俗、信心与知识、学习与相信、信仰与文化之间,并无严重的阻隔。


GerhardvonRad曾严责WilliamMcKane之流,想将进化论模式用于智慧,以此来指陈早期智慧基本是世俗的,然后经洗礼予以神学化,归入雅威的宗教。VonRad提出箴十六7-12的经文说,在那里『世界的经验』与『雅威的经验』交替出现,『好比一个人一方面有客观理解,一方面又相信雅威。』如果我们预先假设,这两者之间定然不同,这简直是疯狂举之。然而vonRad也稍作让步,他注意到智慧的呼喊,总是一种神圣的呼召,尽管它处于世俗世界,远离神圣,他仍强调这种神圣的呼召,不是由救赎史的嫡系,而是由创造而来。』因此他归结说,智慧教师一点也没兴趣:


寻找世界的秩序……他可能无意识地谈到,在神人之间真实存在的一种世界秩序……智慧教师正迈向基本上不能解决的辩证法,一方面是谈到正常的规则,一方面又提到神特殊的行动。


然而,这些反对者却将智慧由旧约的其馀部份,或他本身所叙述的对象中分离出来,当我们容让创造在神学上扮演比先前更重要的角色时,就必须同时了解,圣经作者的兴趣是在将这一切作一整合。


要介绍使真理、事实与理解整合的专题,乃是诉诸真理的统一,而唯有这位创造整体宇宙的独一真神能使真理统一。因此,任何真理与特性规范,其教义根基至终是建立在创造与创造主的教义上。我们必须谦恭地指出,在神与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智慧所占的一席之地,不亚于西乃山的摩西之约。当我们了解其中一者的地位,就等于找到另一者的功能。就像以下要提到的所有受造物,以色列也将敬畏独一真神——雅威。这种普世的标准已经成为神律法中的规范(诗十九;一一九;传十二13),以及那些提到『生命』、『知识』、『聪明』和『敬畏神』的箴言,其影响所及的造就是,这位创造的神已经宣告他的诫命,若是我们不承认这位创造主,我们就不可能拥有宽广的世界观,和丰富的生命享受。记住!以敬畏神为首位,同样也是申命记所要求的,惟有这样,才是维持律法和真实生命的先决条件。智慧和律法都能反映出真信徒在应许中的合宜表现。

从神来的智慧

智慧不能离开智慧的源头而存在,因此,人若不『敬畏主』,就不可能认识或应用智慧。

智慧必须从神那里找到,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寻求智慧必须迫使一个人,以敬畏之情屈膝臣服,承认人不能使自己有智慧。若非如此,智慧对他而言,仍是一本合拢的书。

箴言至少有五段经文,将智慧与敬畏主连结(一7,29;二5;八12-14;十五33)。敬畏主能使人喜悦智慧与训诲(一7),接受劝戒与责备(29-30),并且倾听智慧、聪明和认识神(二1-6)。

有关智慧的关键教导,毫无疑问该是在箴言第八章,这章经文的大纲如下:

A.智慧的卓越(八1-21)

1.她的恳请(1-3)

2.她的真理(4-12)

3.她的爱恶(13-16)

4.她的赠礼(17-21)

B.智慧的本源(八22-31)

1.她在太初以先的存在(22-26)

2.她主动参与创造之工(27-31)

C.智慧的祝福(八32-36)

1.总结的劝告(32-33)

2.应许的祝福(34-36)


这篇讨论的中心是第13节。它主张『敬畏雅威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但McKane无法接受第13a节,他的箴言注释再三重复『先知与智慧人』中已有的主张,『敬畏雅威不是古老智慧的原始成分,母宁说是先知对智慧的重新解释,并且迫使古代贤者赋予他更多雅威的特色。』为支持这种对箴言经文的重新诠释,他主张箴八12-14,乃根据赛十一1ff.那里所提,智慧(hokmah)和聪明(binah)的灵(ruah),谋略(esah)和能力(geburah)的灵。然而,如果箴言表现出大部份是所罗门所作的,那么,就如我们以上的主张,所有进化论的主张都很难找到证明。而在箴言中适用于人民、君王的智慧,其特质同样可以在将要来的弥赛亚君王身上,找到预言式的写照。


根据箴八12,智慧以灵明为居所,而且善于引导,如睿智的能力,包含对计划的一切筹思。她提供谋略、聪明和实行的能力、使君王、贵胄、王子、世上的首领,得以克尽职。


以下十个字是用来强调她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他造化的『起头』resit(箴八22);『太初』创造万物以『先』qedem……meaz(22节);『从亘古』meolam(23节);『从太初』(meros)(23);『未有……以前』miqqadme(23节);『没有』been(24节);『大山未曾奠定』beterem(25节);小山未有『以先』lipne(25节);还没有创造……土质的『起头』weros(26节)。在此,至少有三个动词形容她的存在方式;雅威『就拥有我』qanant(22节);『我已被立』nissakti(23节)或出自『王子』nasik的字根,『我已被立』和『我已生出』holati(24节)。


由于箴八22-31是三19的扩展,那里说道:『雅威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30节中amon一辞的讨论不难处理。如果在原文amun不加母音(是aman的Qal被动分词,『看顾、怀抱』,此处是『看顾孩子』之意)我们可译作『我在他身边,是大工师』。因此,在创造时,智慧就已宣告出现,她是雅威藉以创造世界的媒介,amon与代表雅威的代名词是同位格,在创造中显示,智慧是关键要素。


这些都是提示智慧的来源,不是三位一体式,或神话式的。Whybray的总结如下:


描述智慧本源的辞汇乃是隐喻,而非神话式的,在谈到她创造的行动(amon),单单用这个字就可以解释,主要还是没有超过三19的叙述。我们很自然地会解释,这里说到她的每件事,都属于雅威属性的诗体拟人化。


因此,将敬畏主与智慧连结(而非完全对等),乃是指出任何智慧与一切智慧的内在宗教性。我们再度看见,傲慢人永远不可能了解或接受精明的谋略,这必须由个人与主的关系开始,她的本质将继续充塞于人的思想、生活和行动中。正如神圣洁的属性怎样应用在摩西神学的标准或规范中,在此,神智慧的特性,也提供所有与敬畏雅威有关的规范。

幸福主义与雅威

许多智慧的谚语,乍看之下,似乎是表现以实效为基础的物质主义。也就是说,看起来这些只是谆谆教诲的道德责任,为了叫人做好人或使人快乐,但这种出于功利动机的解释,却有失作者想要表达的真理。例如以下的叙述:


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

奸诈人的乖僻必毁灭自己。

——箴十一6(直译)

手懒的,要受贫穷,

手勤的,却要富足。

——箴十4


其实,正直人正是会观察神建立万有的计划与秩序。在他们心目中,不会把祝福与财富看做目的。使一个新偶像任意得逞。相反的,根据创世记第一章,智慧人会赞许工作、事物和公义,这些事本身都是『好的』,并且能自行证实。勤奋、顺服神的律法与诚实工作,当然会有酬报,但祝福和报酬本身却非目的或动机,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涵括在神的计划中(传三1-五20)。神已经各按其时,使一切事物成为美好(三11),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岗位,根据箴十六1,『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雅威。』人能计划他们的道路,『惟雅威指引他的脚步。』(十六9:十九21;廿24;廿一2)。终究说来,不是人赚取他们的报酬,而是神按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廿四12)这是基于他创造善工的原则,以及他的特性。


的确,神的秩序不一定是明显可见的,外表看来似乎有所不公,但逆境或冲突未必都是恶事(传七115),就好像富有与物质的成功也未必都是好事(六112)。甚至,神的秩序和目的往往是隐藏未知的,即便像约伯这样的好人,也想去发现它,只有以利户的叙述明白表示,神以痛苦当作教导的计划(musar),这是开通约伯耳朵的方法(伯卅三10;卅六10,15)。


在这里,传道者主张,除去那些看来违反神计划的沮丧(传九1-十二8),即使所谓今世生活的层面,如吃喝、享受工作利益,也被描述为神的『恩赐』(二24;三13;五18-20;八15;九9)。然而,对人而言,没有什么事生来就是好,他应该尽自己的责任自求多福,即使他今生远离神(二24;三12)。在神的秩序中,这种能使自己快乐、蒙福、享受的能力,甚至吃、喝、丰足、财富和妻子,都是从上头来的礼物。


雅歌就是在庆贺最后的这项礼物,整卷书都是为这个主题题献。其次,如果所罗门是本书的作者(照一1;八12经文中所宣称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同一作者的另一部着作箴五15-21,作为进入这卷书的敲门砖。箴言那段经文是对丈夫忠实的寓言,他将婚姻中的性爱享受,喻为人由自己的贮水池中饮水。他说:

要使你的泉源蒙福,

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

他如可爱的麋鹿,可喜的母鹿,

愿他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

他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

因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华眼前,

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

——箴五18-19,21

因此,当雅歌四12,15重复说:

我妹子,我新妇,乃是关锁的园,

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

你是园中的泉,活水的井,


它就接续了许多相同的隐喻与神学,但本书目的是在雅八6-7的叙述:爱情是『雅威的烈焰』。他不可能用其他的好东西,如财富、地位、或尊荣来熄灭、交换、或引诱。的确,所罗门曾经尝试向书拉密女求爱,使他离开那位牧羊人男友,但这一切终归徒劳。所罗门可以维持他『混乱的葡萄园』(八11),就是他『一千名』妻子(12节),但牧羊人却拥有他自己『唯一的葡萄园』(12节)。因此,本书可以成为创二24的诠释,也是它的一部手册。说到婚姻之爱的祝福与酬报,雅威曾经点燃其烈焰,并赐予他享受的能力。此外,爱情是不能收买的,连金钱也不能。当所罗门学会这艰难的一课,就在神的指示下写下本书。


而在这一切好事上,还有什么更好的事呢——不朽或甚至身体复活?伯十九23-27是最能澄清这点的经文,然而在经文和释经的基础上,这节经文也引起最多的争辩。显然,约伯对今生已经失去了一切希望(十七1;11-16),因此,在生前(而非死后),他将得以雪宛辩白。但他是否相信这还包括身体的复活呢?在伯十九26很难看出,『在肉体之外』的意思,似乎是离开身体,或由身体以内,他希望见到神?这要由27节来决定:『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


这种解经仍是让某些人深感不快,即使是所罗门时期,主张这种想法都会是太前进了,更何况是把这种想法放在族长的时代。当然,我们可以不去管古代人对死亡与不道德问题的全神贯注,也可以不理会埃及人已经把全国经济,都用在满足人死后身体存在的问题,若是可能,我们也可以忘记巴比伦adapa的神话,以及族长前时期以诺的故事,然而,即使我们不理会这一切让人作难的证据,我们还是要面对伯十四7:

树若被砍下,

还可指望,

发芽(yahalip)。

因为往往一棵树倒下后,在树的根部会发出一棵棵芽苞,有如这棵死树生命的延续。人也是如此,在十四14:

人若死了

岂能再活呢?

我只要在我一切争战的日子

等我被释放(hailpati)时候来到。

就在此处!伯十四14的叙述,隐喻了被砍之树的光景,很少注释家会把这两节经文连在一起,但圣经作者却在伯十四7,14同一段上下文中,使用同一个希伯来文字根来提醒读者,留意这两者之间的连结。


同样的,传三17也主张,神会在未来命定的审判之日审问人(参十二14),因为人的灵是上升(注意分词的冠词,并且这不是问句),兽的魂是下入地的(三21-22)。因此,人最好在他还有气息之日,做一些荣耀神的事,而任何行动的意义,必须始于信靠神所应许的事物秩序,也就是在敬畏神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