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舊約神學探討 1-16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舊約神學探討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定義與方法
一 定義與方法論之重要性
二 舊約神學核心之商榷
三 舊約神學發展綱要
四 舊約歷史分段的神學聯貫
第二章 舊約神學內容
五 應許的序曲:族長前時期
六 應許的條款:族長時期
七 應許的百姓:摩西時期
八 應許的領土:王國前時期
九 應許的君王:大衛時期
十 應許的生活:智慧時期
十一 應許的日子:第九世紀
十二 應許的僕人:第八世紀
十三 應許的更新:第七世紀
十四 應許的國度:被擄時期
十五 應許的得勝:歸回時期
第三章 新舊約的關係
十六 舊約與新約

應許的得勝

雖然神早已有言在先,波斯王古列會驚人地特准這一小群被擄的人,將在大衛皇室的代表所羅巴伯及大祭司約書亞的帶領下,歸回耶路撒冷,然而這些散居各處的餘民,對在巴比倫手下地獄似的慘敗,仍是記憶猶新。


甚至當他們再度苦幹,立下聖所的根基(這是神同在最重要的象徵)時,沮喪仍在敲着它的喪鐘,以致整個工程停了約莫16年之久。(拉四24)每件事都不對勁:他們失去了意義,然後走下坡,最後連建殿的意願都沒了。每一次他們的嘗試都遇到了內憂外患(拉三12-13;四1-22),若非神的恩典差遣先知哈該與撒迦利亞,這種情形還會繼續持續下去(拉五1)。


神的印戒:哈該

這時期的神學問題很簡單,就是那裏可以找到神的作為與同在?當然,不可能是在這荒涼的國家,或傾圯的聖殿。整個生活環境迫使他們擴大他們的思想,在外在命運一再受挫的當兒,他們的思想轉向神內在的應許。


然而,在朝向建立神家室的16年冷淡後,以色列在屬靈發展和物質的厄運兩方面,都付上了極重的代價。


主前520年,哈該碰上百姓絮絮叨叨地推託時辰不對(其實是抱怨神不曾為他們預備更多,使他們可以建立聖殿),哈該就要求百姓,以同樣的邏輯來看看自己所住的華屋(一2-4)。


事實上,正是因着聖殿『荒涼』(hareb,一4),雅威才使『乾旱』(horeb)臨到他們的作物。當人不留心神的訓誡,神就用刑罰來掠奪人的注意力,以致這一小群歸回者,他們種得愈多,收得愈少;吃喝得愈多,享受得愈少;穿得愈多,但保暖的感覺愈少:賺得愈多,但購買的能力愈低(6節),這是他們應該留心思考的(一5,7;參二15,18)。當然不是每件單一或獨立的失敗,都可以解釋成神管教這個國家的證據,然而當這些災難開始一連串臨到,而且日益嚴重危及整個國家的威信與福祉時,這個國家應該知道,這是神的手,百姓應該歸向他,這項原則在利廿六3-33首次宣佈,多數先知也曾用過,特別是在摩四6-12。


很令人驚異的是,百姓竟然回應並『順服』主和先知哈該的話語(一12),當聖靈激動領袖與百姓起而建造主的房屋時(一14),神就在這些話語上,加上他古時的名字與應許『我與你同在』(一13;二4)。


根據古時的應許,神住在以色列當中的證據,乃是與會幕(出廿九45一46)及三重套語相連結,這也見諸他使他的靈住在他們中間(二5)。甚至,這只是初步的開始,第二聖殿的昌盛、榮耀、尊貴,將直指以西結等先知所描述的未來聖殿,因為在二3,哈該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所羅門聖殿」的榮耀呢?』然後他大膽地宣告:『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都必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雅威說的。』若我們從將來普世承認主的輝煌景像中來看,這三個聖殿事實上在那末後的日子,是同一雅威的聖殿。事實上,由賽五四11-14;六十;耶三14-18;結四十—四八的想像,因着認識雅威的權能,萬國必將他們的財富傾在這屋宇。因此,人們不可以輕忽此時奉神名字、能力與計劃而開始的小事。


而在這日子來臨之前,在物質、政治與社會方面,必有普世性的大震動(二7,21-22),這與我們目前熟知的先知性主題——主的日子——相當一致。當哈該描述神的審判以及他必然得勝時,他採用的角度乃是神過去在以色列中決定性的征服行動,例如過紅海時,[馬必跌倒,騎馬的敗落];或在基甸的拯救行動中,『各人被弟兄的刀所殺』。如此,雅威將震動天地,並且『傾覆』(參所多瑪和蛾摩拉)列國的寶座,除滅列邦的勢力(二22)。


在二23,這種震動對大衛皇室的意義更加明朗化。哈該宣告,『到那日』,雅威將以大衛的子孫所羅巴伯為神的『僕人』,並且以他為『印戒』,(hotam)。因此,列國的傾覆乃是要高舉那將要來的大衛的後裔,當計劃中的普世災難將所有爭競的列國射向最後的終點時,所羅巴伯——這位大衛寶座的最新繼承人——就因着他的職份和身分,將被高舉到極其榮耀的地位。


『印戒』是權柄的戮記,在耶廿二24,因為神棄絕了約雅敬(又名耶哥尼雅或哥尼雅)的領導,這印戒就從他手中摘除。在古代近東,使用印戮來標示財產和文獻是相當盛行的。因此,印戒無疑是皇家的徽章,用在權力的委任與確據,以及政府的威信上(參歌八6;傳道經十七22)。這位新大衛子孫將在世界面前,成為神的印記,以致神得以繼續成就他古時的應許,因那應許『大衛的恩典』,乃是『確實』或『不可改變的』(賽五五3)。甚至,連他的頭銜『我的僕人』,也遠超過文雅的宮廷用語。誠如八世紀時以賽亞的宣告(例如:賽四二1),在雅威口中,他顯然是提到那位擁有共同本質,又包含整個團體的最後一人。


神的常勝將軍:撒迦利亞

祭司兼先知的撒迦利亞,以八個夜間異象(一7~六8)和兩段沉重的信息(九~十一;十二~十四),追溯神國度的成長,由她卑微的開始,以致超越所有敵對勢力的凱旋得勝。在主前520年11月,撒迦利亞與先知哈該攜手傳遞這最強烈的悔改呼召,這也是每位舊約先知的努力(亞一1-6);主前586年當災難『臨到』(hissigu,6節)這國,七十年的被擄就如摩西在申廿八15,45採用同一字彙所作的警告。


當有人間道古老應許的效力和錫安的未來時,撒迦利亞在八個互補的異象中,領受了神所回答的整幅藍圖。第一幅異象,四匹馬的報告是令人沮喪的,因為地上列國仍在安逸舒適中(一11),藐視毀滅將臨的威脅,但在第八個異象時,四輛戰車已經完成他們的工作,成就神在各方的審判(六1~8)。在第二個異象,詳細記載了四角如何達成這些任務(一18一21[二1~4]),這四角無疑就是但以理書四個接續而來的世界霸權。這四大霸權在神所興起的四次災難中沒落瓦解,當審判陸續臨到列國時,耶路撒冷就要經歷重建、擴展與高舉(二1ff。「二5ff」)。他最重要的特色是:『雅威說,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二5[9];參賽六十19;啟廿一23)並且,『錫安城啊,應當歡樂歌唱,因為我來要住在你中間,這是雅威說的。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雅威,作他的子民,他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雅威差遣我到你那裏去了。』(二10-11[l4-15])


我的僕人苗裔、石頭

在建造聖城作為雅威居所的外在事工前,必先有神內在的潔淨。因此,在撒迦利亞第四個異象中,他看到大祭司約書亞穿着污穢的衣服,站在主的使者面前,受到撒但的控告,主命令這個控告者閉嘴,並對這位蒙污的大祭司吩咐說,脫去他污穢的外袍,穿上潔淨華美的衣服。全國的罪都放在大祭司身上,使這些衣服都成為不潔淨(參該二11-14)。然而,在長久的中斷後,他應許重建大祭司的職位(亞三7)。雅威應許說,在『一日之間』,要『除掉這地的罪孽』(9節)。如此,約書亞將成為『祭司國度』的代表(出十九6)。這是一項『預兆』(mopet,王8)。


在被擄的長期中斷後,仍有大祭司存在,這已是一項『奇蹟』,同時也是未來的一項豫兆,就是真正唯一適合作神代表的彌賽亞將要降臨。在此,以三項頭銜稱呼他。


三8及六12的『苗裔』,是對最後的那位大衛子孫的專有名詞,由賽四2及耶廿三5-6已經知道,他的出身寒微,他看來是個僕人,照說不可能同時兼任大祭司,但在此明擺着這位。『苗裔』或『僕人』,不只是大衛,也是約書亞的繼承人。以賽亞宣佈,這位僕人將舍己身成為他人的贖罪祭,要除去他們的罪孽,所以亞三9應許,彌賽亞將在『一日之間』作成這事。


如果『僕人——苗裔』代表彌賽亞第一次的降臨,那麼『石頭』就如但二34-35,代表彌賽亞第二次降臨。因此,在亞六9—15的豐富信息中,撒迦利亞指出,要從巴比倫取金銀來製作『冠冕』。這件事將以上八個異象作一總結,將整個範圍縮到一個行動——從遙遠的巴比倫取得君王的禮物,只是一個預兆與先驅,將來這位彌賽亞苗裔將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列國的財富都將傾於耶路撒冷。這些禮物將為這位君尊的祭司作一頂華冠,這個『人』的名字是『苗裔』,他要『建立主的殿』,『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六12-13)。這位主將協助建成第二聖殿,並且有如君王與祭司般掌權——集兩職於一身!到那日,許多人將到耶路撒冷尋求主的居所,必有十個人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這是亞八20-23列出的遠景。


這位君尊的祭司是詩一一○的主題,只是在那兒,他是得勝的君王;而在亞六章他是以和平來統治,坐着為王。


謙卑又公義的王

在撒迦利亞開始說到第一段沉重的信息時,他首先預言亞歷山大大帝的得勝行伍(亞九1ff.)。這個主題已經設下,必有一審判臨到,神要毀滅統管以色列的外邦權勢,以色列真正的王必來到。他就職的表徵,就是騎着驢駒子(九9;參士五10;十4;十二14)。


他的個性公義,以賽亞也使用過同樣的描述(九7;十一4-5;卅二1)。然而,他已經被傳揚,且他的得勝也將成為神恩典的標記,他是『謙卑』,甚至是『困苦的』。在賽五三7同一觀念也用於『主的僕人』。這是以色列的新王,他是謙恭柔和的,也是得勝的,他將除去一切的戰爭(亞九10a),他將以和平統治全地(10b)。以後的圖畫都和賽九1-7;十一1-9;彌五2-5相同;『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九10b)這也是詩七二8所宣稱的。


在巴比倫被擄後,以色列已經歸回這地,統一的國度遠景仍出現在亞十9-12。雖然有人以靈意解釋地的應許,也有人把它當作短暫的祝福,以為當以色列不能恆守約的條件時,這悖逆之國就已經喪失這項福份。然而,這段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出現在被擄後較晚的日期,卻不容淪失於這幫人之手。相反地,正當以色列愈來愈無望地分散時,這個希望卻愈燃愈明亮。

被擊打的牧人

以色列中惡劣的統治者(牧人),是由羊群身上取利,但這位好牧人始被接納,後遭棄絕,以卅兩被賣(亞十一7-14),過去他曾以稱為『榮美』與『聯索』(no『am,hoblim)的杖統管他們,但當這兩根杖折斷,這個奉神之名統管的兄弟之邦,其權勢也啪地一聲折斷。於是,主以大衛後裔的代表身分,被這國免職,他們對他服事的酬報或估價,就是付給一個奴僕的總數(出廿一32):卅兩銀子!於是,因着羊群拒絕他的領導,這位牧人便成了殉道的牧人(亞十三7-9)。


但是,在另外一段經文(亞十二10~十三1),百姓將為他們所扎的這人哀哭,有如人為自己的獨生子哀哭,因這牧人並不是為自己受苦,乃是因他百姓的罪受苦。


然而在那日,聖靈會澆灌百姓,因着百姓拒絕彌賽亞所帶來的衷心懺悔與哀慟,聖靈的恩典與供應,必然向他們施恩。當以西結預言,神的靈將賜下對雅威與救主的認識時,同一位聖靈也會開通以色列的心,使他們信服與悔改。

最後的凱旋日

雅威將發動一次決定性的戰爭。在那日,他會帶領地上列國聚集,他們企圖以決定性的手段,解決『猶太人的問題』(亞十四1—2)。但在那萬軍之雅威所揀選的日子,他會攻克列國(3節);在自然界會有大地震,榮耀的主偕同眾聖徒(亞十四5)駕雲降臨(但七13),他的腳要踏在橄攬山上(4-5節);然後,歷史與神拯救應許的第一階段計劃,將以最決定性的勝利作一總結,正如我們所見證的,他將成為萬民、萬國、全地的得勝者(9ff.)。當那日,『歸雅威為聖』必成為主要的特色(20ff.);列國的財富必匯集,敬拜當今的王,就是『應許的後裔』(14ff.)。在亞十二-十四第二段『沉重』的信息中,撒迦利亞有17次宣告『在那日』,22次指出『耶路撒冷』,13次提到『列國』。單單這些統計,就可以正確的使人確認這幾章所強調的時間、主題及參與者。當這位創造主、救贖主,以及現在仍在管理的王回來,成就他歷來所應許的一切時,這就是地上的最後一刻了。

立約的使者:瑪拉基

在第五世紀晚期,當百姓深陷在自己的苦境中,以懷疑冒瀆的嘲弄埋怨說:『公義的神在哪裏呢?』(瑪二17)就又有一位先知起而回答。


瑪拉基的回答很簡單:『你們所尋求的主必來到』(三1)。然而,在他來到以前,雅威會差遣使者在他面前預備道路(1節),正如以賽亞所預言的(四十1ff)。為了這樣的降臨,在道德上預備人是很必要的。然而,當立約的使者(mal』akhabberit,三1)進入他的聖殿,不外就是那位應許的彌賽亞,因為眾先知經常提到,他來的日子也就是主的日子。


『主』(ha』adon,注意帶冠詞與單數形)會來到『他的聖殿』;因此,他就是雅威(參賽一24;三1;十16,33)。『立約的使者』就是這位中保,他藉着自己內住在他的聖殿中,這個聖殿的新居所,部份實現於神惠臨已建好的聖殿,這與哈該和撒迦利亞所傳講的不謀而合。自此,也結束了結十一23提到神榮耀離開的年日。


但在此,瑪拉基也看到這『立約使者』個人的內住,這位將臨的彌賽亞住在他的聖殿中,甚至,如此強調他的臨在,也包含對罪人的可怕威脅。瑪拉基問道:『他來的日,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三2)因此,這只是出埃及時期應許的重現:雅威以神使者的身分自我顯現,這就是他在出廿三20-21所應許的:

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

他是奉我名來的……

(參出廿三23;卅二34;卅三2)


瑪拉基的時代,正如八世紀阿摩司時代(摩五18,20)的聽眾,他們以為主的日子對所有沒準備的百姓會是一種醫治,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期待。主的日子所意味的是他們都將燒盡,因為他的聖潔與他們硬着頸項的道路是不可能相交的(參出卅三3)。


人們的心必須經過爐中的熬煉,或以鹼來潔淨,使罪的污穢或渣滓得以滌除,這樣的審判會特別落在祭司身上(三3),他們必須經過潔淨,才能再度事奉。


這位先驅的出現,起先有如一位『使者』(三1),後來卻有如『先知以利亞』(四5)。可能我們勿須想到提斯比人以利亞,有時以利亞不須經死被提升天的事跡,是很令人鼓舞的。但在新大衛或第二大衛的比喻中,還有新以利亞或第二以利亞,他將有『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正如耶穌指着施洗約翰說,他就是以利亞,因為他挾着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來到』(太十一14;十七11;路一17)。如此,第二以利亞的工作,乃是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並使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因為人若不肯全心將自己獻給主,至終他會被迫帶着『咒詛』(herem,四6〔三24〕)來到地上。這個『咒詛』是一張『驅逐令』,也是『譴責』那些至死都不肯交任何事物給他的人。這些人、事、物原本就該屬於他,也是他最後來到時理當取回的。


但瑪拉基確信,一切事物不會以晦暗絕望結束:

萬軍之雅威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

   ——玛一11

雅威的成功在地理上延伸,有如太陽周行,敬拜他的居所不僅位於耶路撒冷,而是『在各處』,人們會獻上『潔淨的祭物』,也就是說,不再以污穢的手或心使敬拜無效;神的名將為『大』,並且在外邦中被高舉。如此一來,摩西所論及的『地方』與『祭物』,就達到普及與潔淨的地步,雖然在過去與現在歷史中仍屬未知,但卻會成為未來真實的一部份。


國度屬主:歷代志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

在以色列長期的歷史發跡中,由不存在到成國,由毀滅到被擄後的孱弱之邦,歷代志作者(可能是寫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及歷代志上下的一位或多位作者)選擇了大衛和所羅門王國的史跡言行,用來投射出在新大衛應許末世性成就以先的影像。他所準備的統治,乃是古老應許的極致。在歸回時期中的孱弱成長,氣象晦暗,這幅遠景為他們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應許的百姓

沿着大衛與所羅門的黃金時代,歷代志作者有一幅異象,就是在未來有一日,合一的以色列將建都耶路撒冷。『全以色列』包括『以色列全家』或『以色列眾支派』等片語,在歷代志出現了41次;在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出現了8次。以色列眾人這個主題,明確地強調出先知所描述的,是分裂王國未來能一統,成為合一的王國(例如賽十一13;何一11「二2」;耶三18;結卅七15)。


當百姓以『全心「或完全的心」』(lebabsalem)生活,愛慕、敬拜雅威,他們就是神的百姓,是以色列合一的會眾(edah)。這種表達在整本舊約共出現30次,歷代志就出現9次;但在歷代志卻共有30處,以關係好壞的角度提到『心』,先見哈拿尼來見亞撒王說:


雅威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

——代下十六9


應許的生活

神的律法是神百姓引為教訓的準則。歷代志作者有31次提到摩西的名字,相形之下,在撒母耳記到列王紀只提到12次;歷代志提到『律法』將近40次,相較之下,撒母耳記到列王紀只提到12次。在歷代志中有14次提到律法,是冠以『主的律法』、『神的律法』或『主神的律法』。


在尼八章敘述,以斯拉如何將神的律法帶給他,並向百姓宣讀,百姓就側耳而聽(8-9節),當他讀的時候,以斯拉就『講明意思』(8節,somsekel)。當約沙法作王時,他曾差遣一群人,帶着雅威的律法書,教訓猶大各城的百姓(代下十七9)。因此,到如今歸回時期,以斯拉就能:


定志考究遵行雅威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

——拉七10


『若』所羅門謹守遵行主藉摩西所吩咐的一切,就蒙應許,得着神無條件應許大衛家的福(代上廿二12;廿八7)。同樣地,『以色列眾人』也當竭力『全心』,按着神吩咐摩西的一切律法而行。這是蒙福生活之道,神永恆的計劃,部份是神的權能,部份是人的責任,兩者必須取得平衡。


事實上,歷代志作者不見得是常常強調神參與在人間事務,而與撒母耳記到列王紀集中於人活動的平行經文形成對比。本書的信息乃是強調神的權能與人的責任。每一回人們落在明明的過犯中時,神卻容許這種因素或情況發生,雅威說:『這事乃出於我』,例如,當羅波安拒絕老年人的忠告除去重稅,他不肯依從,以致王國分裂,『這事乃出於神,為要應驗亞希雅的預言』(代下十15,參十一4)。


在歸回時期,以色列史事件的雙重呈現,間接指出神在撰寫歷史,這種技巧在以斯帖記也可看出。RonaldM.Hals舉了一項絕佳的例證,說明即使在此沒有提到神的名,但卻指出神是一切的起因,他拐彎抹角地說到『別處』(maqom,斯四14),在斯九22是被動式,『這月的兩日為……猶太人轉悲為樂的吉日』。就時間而言,王恰巧失眠(六1)或讀到末底改有功於王(2節),甚至在斯四14b,『焉知』也不是一個絕望或失敗的問題,而是適時的忠諫,凡是關心即將發生之事件者,都知道該如何回答。


應許的國度

在代上十七14重複神對大衛的應許:『我卻要將他永遠堅立在我家裏和我國里。』因此,大衛向神獻上感恩的頌讚,因為以色列人樂意慷慨豐富地獻上禮物,以供應所羅門建殿的所需。

雅威啊,尊大,

能力,榮耀,

強勝,威嚴,都是你的;

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

國度也是你的,

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

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

你也治理萬物;

在你手裏有大能大力,

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

——代上廿九11-12


這個『雅威的國』,乃是在『大衛子孫手下』(代下十三8),是屬於主的。以色列的王僅是神的代理人,他的職位乃是屬乎神的,他象徵性的繼承這個政權,乃是保證神對此寶座凱旋式的佔領。因此,為了協助這群受壓百姓的低沉心靈,歷代志作者回顧王國高舉的鼎盛權勢,以說明彌賽亞國度的榮耀。


所以,整個焦點是在聖殿以及與聖殿有關的儀式,並且強調復興與崇拜時期的音樂和祈禱,這是對神最合適的頌榮,因為國度是屬於他的。他的統治已經在信徒中開始,他也將完全掌管天地。如此,古代預言式的應許就永不落空了。


這段信息的聽眾並不限於以色列,因為代上一~九章家譜的整個目的,並非僅用來確認那些譜系不明的人,或者盼望列入所羅巴伯時代的祭司行列,他同時也是要呈現這個國家與整個人類歷史的關聯,而讓所有的『亞當』後裔都有份於其中。這話並不像創十二3那麼直接:『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然而,譜系的含意與大衛應許的明確宣告,表明歷代志作者的國度神學,也顯明神末世性的龐大工作,將影響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