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羅馬人的福音第二章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Handshake.jpg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是我們基督徒百科網的合作夥伴,本書原文請參照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網站的 PDF文件|

羅馬人的福音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福音的概要
第三章 福音與定罪
第四章 福音與稱義
第五章 福音與成聖
第六章 福音與以色列
第七章 福音與基督徒
第八章 跋論
附錄


序言

羅馬書是保羅書信中最長的一卷書(共 7114  字),作 者保羅在此書信一開始,就將其主題——福音——概要地引 介給讀者。這前十七節的內容,匯集了福音真理的特質,可 謂是一篇精短的導論,儼然似一本小論文,實是一本系統神 學的精要手冊。 
此緒論為保羅書信中最長的序言,原因有三:一因羅馬 教會非保羅所建立;二因他必須交代清楚,他何以有權利要 求這教會注意他的話【注 1】;三因他在下面還要細辯其主 題,於是就先介紹主題的要略,以此序言作為與教會溝通的 橋梁;如圖示【注 2】: 

File:Romans chap2 1.png

作者與啟語的自介(1:1~7)

A.  作者的職分(1:1)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 音。 
作者執筆作書時,先向教會自我介紹,這是極其恰 當的,因羅馬教會並非保羅所建立。在此自我介紹中, 他從四方面來介紹自己,從這些介紹,可顯出保羅的職 分: 
1.  他的名字 
他名叫保羅,這是他的羅馬名字,從誕生下來便 有(非如一些人誤稱在信主後而換名)。他本用希伯 來名掃羅(意「向神呼求」、「呼求之果」),但他 在傳福音時,多與外邦人接觸,覺得使用希伯來名字 不方便,於是便改用他的羅馬名字(徒13:6~12), 這亦暗示了他是一個外邦使徒。 
2.  耶穌基督的僕人 
保羅在此特意地把耶穌與基督兩個名字連結在一 起。對於此二字放在一起,現代人不覺得稀奇,但是 在保羅的時代,基督的觀念即彌賽亞的觀念,是與耶 穌無關的,因在耶穌以前早有此觀念了。如今保羅將 耶穌與基督連結起來,他指出前所未見的事——即以 色列久候的彌賽亞現已來到,神的國度已降臨了,而 他正是這喜訊的傳播者【注3】。 
「僕人」原文作「奴僕」(doulos),保羅如此自 稱,並不是顯出他的謙卑,而是一方面顯出他的歸屬 (commitment),他是歸屬於一位主人耶穌基督;另 一方面則顯出他的職責管家。在舊約時代,凡公民皆 稱為王的僕人,因他們是服侍王的,這才是好公民(參 撒上8:11~14),但凡事奉神的,也稱為神的僕人(如 亞伯拉罕〔創26:24〕、摩西〔民12:7〕、喬舒亞〔書 1:1〕、大衛〔撒下7:5〕、以賽亞〔賽20:3〕等)。 在新約時代,凡事奉神的稱為基督的僕人,是很適當 的。一般人作奴隸是不得已的;但保羅作僕人,是自 願、甘心、樂意的,是舍己的。 
3.  奉召為使徒 
這裡指出他成為使徒,並非自己的揀選,而是奉 神的恩召。「使徒」原文(apostolos)是「蒙差遣」之 意,這是一個權柄的傳遞,是使命的交託。凡蒙差遣 者皆有受託的權柄(delegated authority),這是一個榮 耀,是權利,也是責任。凡接受受託的權柄者,便如 同接受交託權柄者一般。 
作者執筆至此,回憶起當初在大馬色路上,在亞 拿尼亞的家裡,神首次呼召他作外邦的使徒(徒9:1~ 18),日後神又多次堅立此召的經歷(徒13:2、47, 22:14,26:16  等)。每次的回想,使他深覺神恩浩 大,主愛長闊高深,多次不能自已。 
4.  特派傳神的福音 
「特派」原文(aphorismenos)意「分別」、「分 開」,他本是法利賽人,「法利賽」就是「分別」之 意。作為法利賽人,他必須從其它事務中分別出來, 專心研究與教導神的律法;如今他再分別出福音的概 要來,專心詮釋與傳揚神的福音【注4】。保羅蒙召作 使徒,從多種工作中分別出來,專作傳神福音的工作。 即只有一種工作他必須作,乃是傳福音,而其它的工 作,皆要「割斷」【注5】。這是他的專職,故中譯「特 派」。保羅深知他自己有蒙神揀選、蒙神呼召、蒙神 交託的經驗,以致他能盡忠到底,這是一種難能可貴 的確信。 
於是,作者啟筆時從四方面自我薦介:一是仿希 臘書信之格式,直述作書人之名(保羅);二是直告 其職分,以顯出他與主的關係(僕人);三是宣稱從 主領受的權柄(使徒);四是宣告受主特派的使命(傳 福音)。作僕人與使徒的工作乃是為要傳福音,一連 串的身分、職責、使命和工作,便顯出他的生命就是 一個「神聖的託付」(divine appointment)。 
B.  福音的性質(1:2~4) 
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 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里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在上文,作者介紹他是福音的使者,這福音他必須 解釋,免得讀者誤會不清,於是福音就是他的主題。故 此,他不厭其詳地從三方面闡釋福音的性質: 
 
 
1.  神的福音(1  :1 下) 
「福音」這字是保羅寫作的特徵。在他的書信內, 此字用了六十次之多,在四福音內,卻只出現十次, 另使徒行傳出現二次,彼得書信一次(前書),啟示 錄一次,而在其它書信中竟全無出現【注6】。 
福音在原文乃「喜訊」之意,在此保羅形容福音 乃是「神的」。在原文的格式內,這是一個主屬詞 (subjective genitive),指內容方面,表示福音是關乎 神的;或說它是一個源屬詞(ablative genitive),指來 源方面。若是前者,「福音」是關於神方面的喜訊; 若是後者,福音乃是從神而來。在下文的續釋中, 「福 音」乃是附屬詞(objective genitive)的格式,即是指 來源方面,所以「神的福音」乃指福音的源頭是神, J. Murray  稱之為「福音的神性」(the divinityof the 
gospel)【注7】。 
2.  應許的福音(1  :2  ) 
此福音並不是保羅自創的消息,而是早在聖經上 就已應許的喜訊,因此福音原是預言的應驗,不是新 的理論,不是異端,也不是因耶穌基督來臨才開始有 的,而是神借著眾先知早已啟示給他的選民以色列的。 如F. T. Leenhardt  言:「福音不是與先前的啟示斷絕關 系,而是先前啟示的高峰、啟示的完結。」【注8】在 此保羅似乎特別寫給猶太的信徒看,此福音根植於以 色列的啟示歷史內,是根據聖經所記的預言而引出來 的應許【注9】。 
「應許」(promise)與「預言」(prophecy)有別, 應許是神的諾言,預言是神的計劃。應許是不可改變 的,是無條件的;預言卻可分作有條件的與無條件的。 福音是神的應許,是諾言,是不可更改的。福音是指 無條件的預言,否則人便與神辯論福音的內容是可變 遷的。由此看來,福音的內容中,耶穌的死已深藏在 舊約應許、預言之內,故福音在舊約亦帶著赦罪的功 效(efficacious)。舊約的人,只要相信神的應許(福 音的應許),便得著赦罪的功效【注10】,如今福音 的應許已成應驗的事實,信徒可踏入一個新時代了。 
「聖經」這字,新約內只此處有「聖」字作形容 詞(提後3:16  的「聖經」原文沒有「聖」字),特 別指存放在聖殿內早已成為正典的經卷。這「聖」字 再次顯出這福音的「神性」與其來源的可靠。雖然, 「聖經」這字之前缺乏定冠詞,但如J. Denney  言,此 字無冠詞在前,表示這字之重點落在「聖」的性質方 面,強調福音的神聖面貌【注11】。 
3.  神兒子的福音(1  :3  ~4  ,參 1  :9  ) 
這是一個新的名號,福音的總歸(summation)與 內容(substance)就是神的兒子。福音是關乎神的兒 子,神的兒子與福音是分不開的整體。保羅在此短短 兩節中,留給後世一個異常偉大的基督論。在此他首 次稱主耶穌,也是新約之首次,這是福音的主題。 
「主」(kuriou)(1:3)在原文內有兩個用途: 
⑴僕人對主人的稱呼;⑵罪人對神的敬拜。 
猶太人慣稱彌賽亞為「主」(參可12:36、37; Ps of Sol. 17:36;Jud. 13:13)。在新舊約內,兩意皆 通用。在神學思想的發展中,特別在主復活後(參徒2: 36,10:36),「主」字慣用作耶穌的專名,一方面 強調耶穌的神性與全能,另一方面強調他由卑微至升 高的過程(humiliation and exaltation)。而「耶穌」這 名字則強調他在歷史上與世人官方性的認同 (historical 
and official)。「基督」這字是指他在受託上的工作及 職分(commitment and achievement),「兒子」這字便 指他與父神直接的關係【注12】。這一連串的名字(主、 耶穌、基督、兒子)確實地劃分出耶穌的神人二性。 
 
接著保羅在二方面引證耶穌基督的身分(1:4):  
⑴按肉體說——他是大衛的後裔,是王的家族,有 作王的身分,有作王的資格,這是作彌賽亞之首 要條件。 
⑵按聖善的靈說——「聖善的靈」此詞為希伯來通 俗言詞,指聖靈而言,可譯作「聖潔的靈」【注 13】;但不少學者卻將之解作「按屬靈方面福音 的概要51言」,意說基督是受聖靈所管轄、受聖 靈分別為聖的【注14】。因下文是論耶穌的復活, 故指「聖靈」似較合適,作者說耶穌是靠聖靈的 大能從死里復活過來,因此他就被顯明是「神的 兒子」了。 
「顯明」(原文horizo,參英文horizon)乃是劃分 (mark - out)之意。作者把耶穌的復活比作分割的界 限,意說耶穌之復活清楚地將他劃分為無上之神,如 天地之分【注15】。J. Stifler  說,基督的復活,強力證 明他是神的兒子,是神的彌賽亞【注16】。查「神的 兒子」一詞本是彌賽亞的名號(參詩2:7),在兩約 間的文獻中,神稱彌賽亞為「我的兒子」 (參Enoch 105: 2;4 Ezra 7:28~29,13:32~37,14:19),新約 也通稱彌賽亞為神的兒子(參太4:3、6,16:16,21: 37,27:43;可3:11,5:7,9:7,15:39;約10: 36  等)。 
「肉體」與「聖善的靈」此相對(antithetical)的 詞句,正指出基督的人性與神性。他是完全的人,也 是完全的神。他是人的兒子,也是神的兒子。他是卑 微的(人的地位),也是至高的(神的地位)(參腓2: 6  ~11)。這相對性之語詞,在釋經史內曾成為各派 學者爭辯之所在,概言之可分為三派: 
 
⑴平行用法——互相輔佐,肉體與聖善之靈皆指耶 穌的人性;肉體指他的身體方面,聖善之靈指他 的靈性方面(如HAW. Meyer、Sanday & Headlam)。  
⑵相對用法——互相比對,兩者各指基督的人性與 神性(如Calvin、J.  A.  Bengel、C.  Hodge、F.  A. 
Philippi、Haldane)。 
⑶兩時代法——兩者截然不同,代表兩個時代,指 基督首次來是全人性,復活後開始靈體時期(如 J. Murray、G. Vos、F. F. Bruce  等)。 
 
第三看法雖在文法上可以成立,但以整體之啟示 看來,不如第二看法。第二看法則充滿神學難題,而 第一看法是三法中較為合理的。 
C.信徒的奉召(1:5~7  上) 
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 為他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 人。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 人。 
這是作者在啟信時第三點的引介,他先論自己的職 分,冀使羅馬教會能對他產生敬重的態度。接著再論福 音的性質,因這不僅是本書的主題,更是他信仰的中心。 最後論信徒的蒙召,包括自己的蒙召,使他們知道教會 在神心意中的地位。 
作者在上文引述基督是福音的總歸,他與羅馬教會 同受了基督的恩惠而作蒙召的人,作者從兩方面指出蒙 召的身分。 
1.  保羅的奉召(1  :5  ) 
作者以自己的奉召為例,讓羅馬教會明白他們現 今的地位也是奉召的。保羅分析他的奉召有二: 
 
a.奉召的基礎(1:5上)——他選用「我們」一字(這 是文學上一個概括性的用途,以複數代表自身【注 17】。這字雖可指保羅與他的同工,卻不能說讀者 人人都有「使徒的職分」),表示與讀者認同下文 的話。他說他從主領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恩 惠」與「職分」原文是指一件事,「並」字(  kai) 
非接連詞用法,可譯作「恩惠的職分」(gracious 
apostheship)。「恩惠」意「不費之惠,是白白的特 愛」(unmerited favour),也可指神所賜的能力,意 指保羅從主領受作使徒事奉神的能力(gift of 
enablement)【注18】。 
b.奉召的目的(1:5下)——保羅奉召之目的,並非 高舉自己,而是在萬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應譯作「為他的名因信靠而生順服」,原文無「真 道」一字),順服建立在信靠上,而非順服產生信 靠。W. Klein  說,「呼召是神以奇異恩典,向人發 出拯救世人的呼喚」【注19】,這正是呼召之目的。  
 
2.  教會的奉召(1  :6  ~7  上) 
作者續說奉召並非他個人的專利,羅馬教會也同 享此福分。保羅以三個字指出他們的地位: 
 
a.他們也是蒙召屬基督的人——這是他們歸屬的地位。  
b.他們也是為神所愛的人——這是他們蒙愛的地位。 
c.他們是奉召作聖徒的人——不是因他們是聖徒才奉 召,而是他們奉召作聖徒。這是指他們分別為聖的 地位,是地位上的成聖,非指生活上的成聖。在舊 約時代,神的子民以色列皆稱為分別的人(申6:6、 14,14:2、21,26:19,28:9);在兩約間,彌 賽亞的子民,皆稱作「分別的人」(Ps of Sol17:28; Enoch 103:2,108:3);在新約里,此名稱轉為信 徒的稱號(在保羅筆下共有38  次,參林前6:11)。  
D.  作者的禱願(1:7  下) 
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作者暫停自我引介,而向教會請安,這問安以禱願 的方式表達。他以兩對聯句:  恩惠與平安;  從「我們 的父」與「主耶穌基督」,完成他的福頌。 
恩惠即 unmerited favour,平安即 reconstituted favour。 恩惠產生平安,這是因主代死的功效而帶來的平安(羅 5:1~2)。平安是地位,信徒因此就可以坦然無懼地 進到神面前來【注 20】。這福頌的後者(「我們的父」、 「主耶穌基督」)是福頌前者(恩惠與平安)的源頭。 世人期望渴待恩惠與平安,只有「我們的父」與「主基 督」才能把這禮物賜予世人。 
有學者認為,此處(1:4、7)已顯出保羅早有三 位一體神的神學觀念。約五至六年前寫帖撒羅尼迦前書 及帖撒羅尼迦後書時,早已引用(帖前 1:1,5:19、 23;帖後 1:2),故三位一體之神論,並非後來神學思 想的演進,如新派學者所倡導的【注 21】。 
在簡短七節引言中,保羅已經把六大神學思想概列 出來:⑴一個使徒的使命與工作;⑵一個教會的使命與 工作;⑶一個完整的福音;⑷一個新時代替換舊時代的 導論;⑸一個完善的基督論;⑹  一個概略的三位一體 神論【注 22】。這些都是系統神學的基要真理,而對象 是羅馬教會,可見羅馬教會本身的屬靈份量並不低。 

作者與教會的關係(1:8~12)

A.  作者的謝禱(1:8~9) 
第一,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 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 所事奉的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地提到你們。 
在上文,作者已把自己的職分、所傳的福音、教會 的位分等,清晰地引介出來,現今在他未導入主題前, 他先建立自己與教會的關係,旨在預備教會的心。他先 為教會謝恩獻禱,在此獻禱中,保羅以一個牧者的心, 對神及羅馬教會表明心跡,他從二方面向他們表明: 
1.  為他們的信德而謝禱(1  :8  ) 
在謝禱中,顯示保羅在寫書時,羅馬教會的信德 已傳遍天下。 
「信德」原文是「信心」(pistis,和合本譯「信 德」則強調行為)。對保羅來說,「信心」是基督徒 的美德,是聖靈九果之一(加5:22  中譯「信實」), 是恩典臨到的明證。所以保羅首先為他們謝禱,就是 基於此因。另一方面,基督徒的「信心」不是一個空 洞抽象的理論,而是一個有實際對象的交託。在新約 書信中,「信心」的對象往往是基督,或是說信心的 依歸就是基督。保羅說羅馬信徒的「信心名聲」傳遍 天下,此言可能有少許「誇飾」【注23】,亦可顯出 羅馬信徒早年傳福音的工作多由猶太成員完成(參太 23:15  謂第一世紀的猶太教是很有「宣教心」的)。 
 
2.  為真神的見證而呼籲(1  :9  ) 
在為他們謝禱的事上,保羅呼籲真神為他作見證。 在舊約內, 「呼神為證」是起誓的方式(參利19:12)。 新約時保羅仍然沿用此古風,可見起誓在某種情形下 是可以的。保羅用兩個辭句描述他如何服事他的神: 
在神兒子的福音事工上,這是他事奉的範圍;  在心靈 上,這是他事奉的態度。為何保羅如此嚴肅地要神為 他的禱告作證?這是基於兩個原因:①免得收信人誤 會他在搬弄客套的言辭,而不是真正為他們謝禱【注 24】;②要收信人知道,他的代禱是有恆不斷的。 
B.  作者的願望(1:10~12) 
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終能得平 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因為我切切地想見你們,要把 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 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在謝禱中,保羅表明他謝禱的原因(因他們信德的 傳遍),及代禱的真誠(有神作見證),同時也表明他 目前的二個願望: 
1.  望能到羅馬去(1  :10  ) 
作者雖然知道,在神的旨意中,要他往羅馬去, 但是他不知道神要他何時去?每逢他起了這意念,總 會遇見一些攔阻(1:13),於是他便耽擱下來,但是 他安穩在神的旨意中,認定「終能」到他們那裡去。 
在此我們看到保羅甚懂得分辨神兩方面的旨意: 
 
a.神直接的旨意(direct will)——這是代表神旨意 中,神的心意部份,是有關目標的,這部份需要順 服,不可自作聰明。 
b.神環境的旨意(providential will  )——這是代表 神旨意中神的時間部份,是有關過程的,這部份需 要等候,不可輕舉妄動。這是因為保羅有一強烈的 預感,在他回耶路撒冷後,危機四伏,可能無法到 羅馬去。這兩方面的旨意,缺一不可,才能成就他 的計劃,而保羅在這兩方面皆順服神的帶領。 
2.  望能分享恩賜(1  :11  ~12  ) 
在此保羅說明他要到羅馬去的原因,可分為二: 
a.分享恩賜——「恩賜」原是聖靈的禮物,是白白的 恩典。一些恩賜是為了創立教會(miraculous gifts), 如使徒、先知、神跡(如林前12:9~13、28~30, 14:3~5、26~33;弗4:11~14;來2:4);一些 恩賜是為了建立教會(ministering  gifts)。創立教會 的恩賜是暫時性的,建立教會的恩賜是永久性的(如 羅12:6)。 
在此保羅要到羅馬分享的恩賜,明顯地不是使 徒、先知、神跡的,因那是不可傳授的,這裡保羅 所指的乃是教導、建立教會的恩賜。所以他說,堅 固(建立)他們(1:11  下),此乃論及由保羅給 教會的一些傳授。 
b.同得安慰(1:12)——保羅要往羅馬去的另一目 的,乃是要在信心方面同得安慰,故這裡不是論恩 賜的分享,而是安慰的分享,是彼此勸勉、鼓勵。 此節顯出保羅謙卑偉大的地方,這並非假謙卑的諂 媚於人。基督徒的交通,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交 流的,這才是分享。先有共同的信心(1:11)才有 共同的分享(注意「彼此」及「同得」二字)。有 分享才有同享,這便是保羅與教會兩方要的交流。 

作者與主題的引介(1:13~17)

A.  作者望到羅馬傳福音(1:13~15)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 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 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 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 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在第十三節,保羅引用本書內慣用的一個名詞: 「弟 兄們」,由此開啟另一題旨,可說是羅馬書主題的引言。 在上文的禱願中,他已提及要去羅馬的心志,如今他直 述其志,以此正式開始本書的正文。 
「弟兄們」一語的用途,可指兩方面:  信徒的統 稱(如羅 1:13,8:12,12:1  等);  猶太人的慣語 (如徒 23:5,28:17;羅 9:3  等)。兩者之意,要 依上下文的應用才能決定。此處則明指是信徒。借著此 語,保羅在信仰上與他們認同,於是他再次表明他要到 羅馬的心願。可是心願越多,攔阻也越多(參羅 15:22), 以至於不能成行。保羅雖未明說這攔阻是甚麼(在帖前 2:18,他把往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攔阻,歸咎於撒但), 但極可能是一些未完成之工作,使他必須多留在原處 (參羅 15:18~22)【注 25】。 
保羅在此再次解釋他為何要往羅馬的原因: 
1.  要在羅馬城得福音的果子(1  :13  ) 
保羅在此的用詞,異常婉轉謙抑,他只說要到羅 馬去「得些」(scho,意「獲」,與「果子」一起用, 便可譯作「收集」或「收藏」)果子,而非「收割」。 若有屬靈的果子,那是羅馬信徒傳道工作成功之故。 
2.  要在其它外邦地傳福音(1  :14  ~15  ) 
指在羅馬之外,即有文化之外邦人(希臘人、聰 明人)及沒有文化之外邦人(參林前14:11,化外人、 愚拙人),希臘人稱不懂希臘語的為化外人(文化之 外)。保羅深覺他欠向世人傳福音的債,此種傳福音 的心志堅決無比,使布道的負擔澎湃,是愛人靈魂的 表現。 
由此可見,保羅在此申述他要往羅馬去的心願, 其目的是使收信人明白他有傳福音至他們那邊去的極 大負擔(此點在上文禱願中未提及)。保羅有此負擔, 又急待完成,此心志與態度,真令人深深敬仰! 
B.  作者闡明福音的要旨(1:16~17)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 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 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 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在這兩節內,作者把整個基督教的核心濃縮於一。 在 1:14~15,他指出他極有負擔要往羅馬,及其它的 外邦境地傳福音,此福音的要旨是甚麼?為何保羅要在 外邦地傳福音?這些原因,作者以三個「因為」(gar) 作解釋(1:16  上、16  下、17;和合本只譯出一個「因 為」): 
1.  作者不以福音為恥(1  :16  上) 
約一年前,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A.D.56春), 已提及哥林多教會的知識分子太輕看十字架的道理, 故他特意指出福音的榮美(參林前1:23)。一年後, 保羅寫信給羅馬教會(A.D.57  春),他深知羅馬教會 亦受羅馬的哲理所影響,而低估了十架的道理,不以 巿 福音為榮。羅馬是一個文明昌盛的城 (參上文背景 導論),十字架的福音在這大都會中,不受人重視, 信徒下意識地也受影響,亦認為是羞恥的記號,但保 羅特意表明,「因為」(gar)他不以福音為恥。故此, 他便意欲將福音帶到羅馬及以外的地區去。 
2.  作者以福音是神拯救的大能(1  :16  下) 
這就是為何保羅不以福音為恥的主因,因(gar) 福音是神的大能,可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 
「大能」(dunamis,英文字dynamite  由此而出) 這字,有說是指赦罪方面(efficacy) (如E. F.Harrison), 亦有說是指神的全能(omnipotence)(如J. Murray)。 但福音與神是分不開的,福音的內容是神,福音的能 力是神的全能,包括「拯救」。「拯救」本是政治或 軍事上的名詞(出14:13;士15:18;撒上11:9、13), 聖經作者常借用來作屬靈上的拯救(詩51:12),特 指「彌賽亞的拯救」 (messianic salvation) (Ps of Sol 10: 9,12:7;Test XII Patr 7),故只有從上下文中才能 分辨是肉體的拯救或是屬靈的拯救。 
「拯救」的屬靈意義,在聖經內有三個用途: 
 
a.脫離過去罪的刑罰(penalty)(帖前2:13;腓1: 28;弗2:5、8)。 
b.脫離現在罪的勢力(power)(腓2:12;林後1: 6,7:10)。 
c.脫離將來罪的同在(presence)(羅13:11;帖 前5:8~9)。 
神的拯救是最完全的,在屬靈的拯救上,這是 一個過去、現在及將來的拯救,這拯救一開始,便 永不休止【注26】,而在神的計劃中,這拯救卻有 一個次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但為何救恩 先傳給猶太人,後傳給外邦人?解釋有二: 
 
⑴從歷史上而言,這是個「歷史的優先」 (historicalpriority),非說神的偏愛,而是因為以 色列人是神的選民,故給予他們特別的「優惠」。 第一、神的聖言託付給他們,而非外邦人(參徒3: 20;羅3:2,9:4);其次,神將巴勒斯坦地賜 予他們(創12:7,13:15,15:7);再者,神 拯救全地的應許先賜給他們(創12:2~3)。所 以神先親自把救恩交給猶太人,他們在主的生平 時期,及在使徒時期也先享受神的恩,而保羅自 己也跟從此模式(徒13:45~46,20:25、28)。  
⑵從神的計劃上而言(theological priority),福音 的臨到乃特為猶太人(1:2)。福音主要是猶太 人的福音(Jewish gospel),而非外邦人的福音, 若猶太人起初能滿足他們與神的立約要求,福音 根本不需到臨。如今因他們的失敗,福音特別賜 給他們【注27】,現在因猶太人拒絕彌賽亞,這 就是作者要把福音傳遍外邦人的原因。猶太人已 嘗過福音的滋味,現今是外邦人承受救恩的時期, 因此外邦人該有領受救恩的機會,這是保羅的負 擔與使命。 
3.  作者以福音為神的義的顯明(1  :17  ) 
保羅在此再以「因為」(gar)指出福音之來臨, 乃是要顯明神的義。 
「神的義」是羅馬書的一個中心主題,此詞在本 書至少出現八次之多。「神的義」不單是神學的問題, 也是羅馬書釋經家的難題。對此名詞,學者們有五個 意見: 
 
a.神的義指屬性方面(possessive  genitive,指有關神 的性情)(如Sanday&Headlam、Kasemann),因他 是神,故義是他本性的一部份。 
b.神的義指形容方面(attributive genitive,可譯作「神 聖的義」)(如T. Zahn)。 
c.神的義指來源方面(ablative  genitive,指義只有一 個天上的源頭)(如H. A.W. Meyer、A. Nygren)。 
d.神的義指方法方面(subjective  genitive,指神使人 稱義的途徑)(如Bultmann、Cranfield、Vaughan& 
Corley、A.T. Robertson)。 
e.神的義指神對人公義之要求方面,因下文論及人 的罪行與神的忿怒,以及神愛的顯明,故此,神的 義必包括他的本性,及他對世人所顯明的救贖,這 是將神的本性及其為人所作的,融合在一起的解說 【注28】,故此說較為可取。 
 
查「神的義」是一個法庭式(forensic)的用法, 神如同天上的法官(1:18「從天上」),世人被控 訴,在法庭內受審判。法官基於人的「信」便判決 犯人無罪,遂宣判他有義(declared rightousness), 而非使他成為義(imputed rightousness),這正是當 年馬丁路德的掙扎與後來的突破,致導引了他吹響 宗教改革的號筒。 
在舊約的思想中,「神的義」與「神的拯救」 是同義字(參賽 42:21,51:5;詩 24:5,31:1, 71:2,98:2,143:11)。保羅在作拉比時期,已 甚熟悉神的義是彌賽亞國里的特徵(參耶 23:5~6, 33:15~16),現今彌賽亞來到,神的義也臨到, 而成為人的禮物。誠如 Gifford  指出,義的主人是神, 義的對象是人,義的效果是救贖,義的條件是信, 義的內容是基督成為人的義(參林前 1:30;林後 5: 21)【注 29】。 
保羅說,神是怎樣的神,他對人有何要求,只 有借著福音的性質與內容才能顯明出來。「顯明」 (apokalypetai,意「啟示」)是現在式動詞,強調神 的義借著福音的傳播不停地彰顯出來。「顯明」這 字在舊約神學內是一個特別且重要的字詞。啟示的 源頭是神,啟示的方法有多種,啟示的時間是漸進 的,啟示的總歸是基督的救恩。在此,保羅指出福 音乃是神的啟示,啟示神拯救的義(righteousnessof 
salvation)。在神拯救的義的背後,固然啟示(顯明) 人的罪、神的忿怒、神的救贖,而這義的擁有是「本 於信,以至於信」。 
「『本』(ek,意『出』)於信」表示從信出 來,以信為根、為本,此點學者們未爭論,但是「以 至於信」卻是學者們爭辯的焦點,歸納有六個意見:  
 
⑴此語指信是「由淺而深」的,即從初信到深信,是 程度方面的進深,是質方面的加強(如Calvin、 Gifford  的主張)。 
⑵指「從少而多」之意,是量方面的加多(如Sanday& 
Headlam)。 
⑶指「只有靠信」(Sola fide)或「完全的信」才是 得享神之義的方法(如C. Hodge、A. Nygren、A. 
Johnson  的意見)。 
⑷指「靠信明信」或「靠信達信」,意說需靠信才明 白信是何物,如此才能明白何謂神的義,因「神 的義」就是「信」的同義語辭(如J. Murray、 Leenhardt)。 
⑸指「由信而信」,指信由講道者至聽道者,或由舊 約的信至新約的信,從神的信實至人的信實(如 K. Barth、T. F. Torrance)。 
⑹指「始終靠信」,其法不改(如C. K. Barrett、Knox、 Cranfield、Moo、S. L. Johnson、C. H.Dodd),意謂 信的始源來自神,起點在於神,亦終歸於神(「以 至於信」的「至」,原文eis,表達「終點」)。 信是出發點,是根基,亦是終點(第六說是眾說 中最為可取的)。 
 
信是阿拉法,信是俄梅戛,從開始至末了都是信, 離開了信,人永無可能享有神的義。這樣便顯出信心 是信徒生活的開始,但還要以信心繼續下去,以至終 了。這享有的方法,早為舊約哈2:4  所記,「義人因 信得生」。 
作者引用舊約而輔證他的辯論,這句舊約經文便 成羅馬書的分段導引。虞格仁發現,在羅1~4  章中, 「信」字共出現25  次,而在羅5~8  章只出現2  次, 因為1~4  章的主題論「信」。而相反地,在1~4  章 里,「生」字出現2  次,而在5~8  章卻有25  次,因 為「生」是5~8  章的主題【注30】,因此循此思路, 亦可把9~11  章列為「信」的部份;而12~16  章列為 「生」的部份,如此便構成全書之大綱。 
可是對猶太人來說,如C. A. Scott  指出「生」與「得 救」是相同的觀念,故此「信」是「拯救」的獨有秘 訣【注31】。猶太法典他勒目記,摩西在山上接受了 十條誡命,大衛把它們總歸為十一條(詩15),之後 以賽亞又將之歸納為六條(賽33:15、16),彌迦再 簡化為三條(彌6:8),以賽亞又再減至二條(56:1), 最後哈巴谷把它總括為一條(哈2:4)【注32】,這 正表示凡稱義的人,必以信心過生活。 
 

書目註明

【注1】虞格仁,頁37。 
【注2】H. A. Hoyt, pp.28~29。 
【注3】虞格仁,頁38。 
【注4】E. F. Harrison, p.14。 
【注5】J. Murray, I, p.3。 
【注6】C. Vaughan & B. Corley, p.17。 
【注7】J. Murray, I. p.3。 
【注8】F. L. Leenhardt, p.36;引自S. L. Johnson, p.126。 
【注9】A. F. Johnson, p.21。 
【注10】J. Murray, I. p.4。 
【注11】J. Denney, p.585。 
【注12】J. Murray, I. p.12;H. A. Hoyt, p.30。 
【注13】 C. K. Barrett, pp.18~19; E. F. Harrison, p.15; F.F.Bruce, p.73。 
【注14】 如F. Godet, p.80;S. L. Johnson, p.132;H. A. A.Kennedy,  p.69;A. T. Robertson, p.324。 
【注15】A. F. Johnson, p.22。 
【注16】J. Stifler, p.17。 
【注17】D. Moo, p.51。 
【注18】C. Vaughan & B. Corley, p.18。 
【注19】W. Klein, p.53。 
【注20】J. Murray, I, p.16。 
【注21】W. Sanday & A. C. Headlam, p.16。 
【注22】略修訂同上注頁17~18。 
【注23】D. Moo, p.57;A. T. Robertson, p.325。 
【注24】與虞格仁,頁52  同感。 
【注25】C. Vaughan & B. Corley, p.26。 
【注26】H. A. Hoyt, p.33。 
【注27】S. L. Johnsoni, p.333;J. Murray, I, p.28。 
【注28】D. Moo, p.74。Moo  氏對「神的義」有頗精闢的見解, 見頁70~90。 
【注29】E. H. Gifford, p.61。 
【注30】虞格仁,頁27,75~76。 
【注31】C. A. A. Scott, pp.135~141。 
【注32】虞格仁,頁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