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马可福音第二章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网页马可福音第二章,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
马可福音查经资料 |
马可福音提要 |
---|
马可福音第一章 |
马可福音第二章 |
马可福音第三章 |
马可福音第四章 |
马可福音第五章 |
马可福音第六章 |
马可福音第七章 |
马可福音第八章 |
马可福音第九章 |
马可福音第十章 |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
马可福音第十二章 |
马可福音第十三章 |
马可福音第十四章 |
马可福音第十五章 |
马可福音第十六章 |
马可福音灵训要义 |
马可福音第二章
【可二1】“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 在房子里,”
文意注解 “过了些日子,”指经过几天后。
“人听见 在房子里,”这个房子大概是彼得的家(参一29)。
【可二2】“就有许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
文意注解 “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指连门外也没有留下容纳人的空间;意即挤得水泄不通。
“耶稣就对他们讲道,”‘讲’字在原文含有不断地进行的意思。
【可二3】“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
原文字义 “带着”携带,搬运,负荷;“抬”举起。
文意注解 “一个瘫子,”指四肢瘫痪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话中之光 (一)我们应当常为软弱的信徒(“瘫子”)代祷,藉着祷告把他们带到主面前(“来见耶稣”);凡有信心的代祷, 必垂听。
(二)人所注重的是身体的医治,主耶稣所注重的是灵魂的医治。我们应顾念灵魂过于身体,顾念那永存的过于暂时的(林后四16~18)。
(三)我们传福音时,也要用各种工具(如计程车、自用轿车等)把福音朋友带来(抬瘫子),使他们能享受福音的好处。
【可二4】“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
原文字义 “褥子”卧榻,睡垫。
背景注解 “拆了房顶,”典型的巴勒斯坦房子,乃为平顶,人可以从房外的石阶拾级而上。房顶通常是用树枝编成的席子横排在木梁上支撑着,在其上铺一层很厚的黏土,经石轮压过;这种房顶易于拆开。
灵意注解 “瘫子,”知道如何行走,但却无力行走,故象征在宗教里面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光景。
瘫子是躺在褥子上,“褥子”象征安息;这说出在宗教里面的人只有安息的外表,却没有安息的实际。
话中之光 (一)当人觉得需要主耶稣而就近 的时候,往往会遭遇障碍,而这障碍又常常是那些好似与主很接近的人;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人的拦阻而灰心,反而要有超越拦阻、排除万难的决心。
(二)我们要蒙主的恩典,应当不怕艰难,努力追求,必蒙主记念。
(三)他们越过人群的包围,把瘫子从房顶上缒下;这说出他们寻求主,是超越过人对主的包围──人为的组织、天然头脑的意见、对圣经的传统解释、对事奉上‘奉行故事’的作法等等,而走‘上面’的路,超脱的路,属天的路。这样,自然会蒙恩。
(四)我们的祷告要能拆通房顶,而达到天上宝座前;许多信徒的祷告,往往可有可无,透不过房顶,难怪没有功效。
【可二5】“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
原文字义 “罪”罪行(复数)。
文意注解 “他们的信心,”‘他们’是指抬瘫子的人,可能也包括那个瘫子本人;无论如何,这也表示代祷的信心,相当有功效。
“你的罪赦了,”瘫子不能行走乃是外面的症状,实际上他的里面有罪乃是他的病因;主在这里点出罪恶的问题,一语道破一般人生病的症结所在。
话中之光 (一)“耶稣见他们的信心,”信心是可以看见的。
(二)“他们的信心,”抬瘫子之人的信心,一面是‘团体的信心’,一面又是‘行动的信心’。
(三)当我们遭遇难处时,正是要我们显出信心的时候;活的信心,能够叫我们的主看见并且赞赏。
(四)罪是人基本的难处,凡被罪恶捆绑的人,虽有向善的心,却无行善的力量(参罗七18),故消除罪恶是人得医治的条件。
(五)宗教教导人为善,它的里面装满了道理,但却缺乏付诸实行的原动力(瘫子所代表的);在宗教里面,一切都是瘫痪的,是爬不起来的,因为宗教缺少生命和活力。
(六)疾病虽不一定是出于人犯罪的结果(约九1~3),但仍有此可能,故我们生病时应当到主面前求问,是否有甚么事得罪了主。
(七)他们的祷告是‘病得医治’,但主的答应是‘罪得赦免’,附带‘病得医治’(参12节);主虽然不直接答应我们的祷告,但 知道甚么是我们真实的需要。
(八)主先赦免他的罪,然后才医治他的病;我们寻求病得医治,必先对付我们的罪(参雅五16)。
【可二6】“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
灵意注解 “文士,”代表宗教界里有知识和地位的人士;他们只知定罪别人,却不知自己是在罪恶里。
【可二7】“‘这个人为甚么这样说呢? 说僭妄的话了;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
文意注解 “ 说僭妄的话了,”犹太人认为,除了神自己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赦罪的权柄;‘僭妄的话’意即说话越过本分,窃夺神所专有的赦罪权柄。
话中之光 (一)我们听道要存谦虚、温柔的心。人若存抵挡、敌对、寻隙的心态听道,纵使听主耶稣讲道,也不能受益,反而招损。
(二)文士们因为心里有老旧的观念,所以不能接受主耶稣的话;我们每一次来到主面前,应该倒空一切,才能领受主崭新的话语(参路一53)。
【可二8】“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甚么这样议论呢?”
原文直译 “耶稣立刻在 的灵里知道,他们在他们自己里面是如此的议论,就对他们说,为甚么在你们的心里议论这些事呢?”
文意注解 “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主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启二23), 知道人心里所存的意念。
“你们心里为甚么这样议论呢?”文士是对主耶稣存不信和批判的意念;在主看来,这是不该有的。
话中之光 (一)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林前二15),愿主赏给我们属灵的眼光。
(二)主不轻看我们心里的意念,所以应当求主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得以在 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可二9】“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那一样容易呢?”
文意注解 主在这里并未说‘那一样难呢?’因为在 并没有难成的事(耶卅二17)。‘赦罪’是权柄的问题,‘行走’是能力的问题。权柄和能力都是 的(启十二10)。
在人看,“你的罪赦了,”只是口里说说而已,谁也看不见神真的赦免了没有,而叫人“起来...行走”则立即能辨明其果效,故前者较后者容易。
话中之光 (一)人是看外表的后果──“行走”;主是看属灵的实际──‘赦罪’。必须先求属灵的实际,再求外表的后果,才能避免人工、假冒;但也要以外表的后果来证实里面的实际,才不致落于空谈。
(二)“行走”是能力问题,‘赦罪’是权柄问题。没有能力,权柄是空洞的;没有权柄,能力是不法的。
(三)人的难处不在于怎样‘说’,乃在于凭甚么‘说’;没有属灵的权柄,话中就没有属灵的能力。
【可二10】“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
文意注解 “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人子’是指主耶稣, 以人子自称,含有二意:(1) 具有完全的人性;(2) 就是先知但以理所豫言的弥赛亚(参但七13~14)。
主赦免人的罪,原只是 和当事人(瘫子)之间的事,外人无从“知道”,但主在这里要藉人们所认为比较难的事,即瘫子的得医治,来显明 有赦罪的权柄。
话中之光 (一)人肉身上的病症,往往起因于心灵上有毛病;亦即许多人的生病,是因得罪了神,故须先解决罪的问题,病才能痊愈。
(二)瘫子的得医治,是因为罪得着赦免;而罪的得赦免,是因着信心(5节),不是因着行为。这说出注重行为的宗教,在神面前一无是处。
【可二11】“‘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罢。’”
【可二12】“那人就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原文字义 “惊奇”害怕和惊讶。
文意注解 “那人就起来,”那人起来行走,证明他已得着医治;而他的得医治,又证明他的罪已蒙赦免。由此可见,主耶稣确实有赦罪的权柄(徒五31)。
话中之光 (一)福音最大的原则是赦罪在先,行走在后;不是罪人走到主那里,乃是从主那里走出来。旧约是行而活,新约是活而行;前者是行为,后是是恩典。
(二)那人先前是由别人抬着来,现在是自己起来走路;我们在教会中服事幼稚的信徒,要服事到使他们能自己走路为止。
(三)所有蒙主拯救的人,都有力量管治自己的欲好(褥子),不作肉体的奴仆,而有在生命中作王的经验(罗五17)。
(四)先前是褥子‘托住’他,现在是他‘拿起’褥子;主生命的救恩,能使信的人从里面产生能力,作从前所不能作的事。
(五)主叫瘫子起来行走,可见主所说的,都是靠得住的;看得见的如果是实在的,则看不见的也是实在的。
(六)属灵的事,一面好像是人眼所看不见、人手所摸不着的,但另一面却能在信的人身上显为实际。
(七)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神;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见神,也就会不断地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事。
【可二13】“耶稣又出到海边去,众人都就了 来, 便教训他们。”
【可二14】“耶稣经过的时候,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
文意注解 “亚勒腓的儿子利未,”他又名马太(参太九9),原是替罗马政府征收税款的,当时像他这样的税吏,一面压榨同族的人,一面侵吞税款,所以犹太人对他们极度憎恶,视他们如同罪人。
“坐在税关上,”‘税关’即街上的税银征收所,通常税吏们是坐在里面等候人来缴税。
“你跟从我来,”主不说‘相信我’,而说‘跟从我’;因为相信主是包括在跟从主里面。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的生活。
灵意注解 “坐在税关上,”象征正在犯罪作恶的时候。
话中之光 (一)不是我们寻找主,乃是主来寻找我们;主的呼召,使我们能离弃罪恶跟从 。
(二)主竟来呼召一个正“坐在税关”上的税吏──正在犯罪的罪人;这说出丰满的基督向人施恩,决不受人光景败坏的限制。
(三)人若没有听见主的呼召,就没有法子跟从主;呼召一来,人非听从不可。利未不讲理由,没有说账还没有结清,立刻就跟从了主,这在不信的人看来,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四)主若吸引,我们就快跑跟随 (歌一4)。
(五)主所要求我们的,不只是相信 ,还要跟从 ;跟从主,就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遵行神的旨意。只信主而不跟从主的人,神用不着他。
(六)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跟从主’;跟从主,就是有分于主的患难、忍耐、国度(启一9)。
(七)利未丢掉了优闲的差事,却找到了依归;丢掉了可观的收入,却找到了尊荣;丢掉了舒适的保障,却找到了梦想不到的经历。
【可二15】“耶稣在利未家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与耶稣并门徒一同坐席;因为这样的人多,他们也跟随耶稣。”
文意注解 “一同坐席,”‘坐席’表明吃喝享受;与人一同吃饭是友谊的表示。
这一个筵席是由利未摆设的,他借此表示对主耶稣的尊崇(路五29),但他当时所能找的陪客,除了主的门徒之外,就是和他有来往、被一般犹太人所不齿的税吏们和罪人。
话中之光 (一)主之于我们,亲近到一个地步,可以一同坐席,彼此分享快乐(歌一12)。
(二)我们信了主之后,也应当邀请亲朋好友,把我们从主所领受的喜乐,与他们一同分享。
(三)利未先跟从了耶稣(参14节),然后他的朋友和同事“也跟随耶稣”;一个人信主之后只要生活有见证,他身边的人也必受感。
(四)税吏容易带领税吏归主,罪人容易带领罪人归主;我们传福音,要从朋友、同伴中间先作起。
【可二16】“法利赛人中的文士(有古卷作文士和法利赛人),看见耶稣和罪人并税吏一同吃饭,就对 门徒说:‘ 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么?’”
背景注解 “法利赛人中的文士,”‘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最严谨的教派,自夸有高度圣洁的生活、对神敬虔、并具丰富的圣经知识。文士大多数属于法利赛人,但并非所有的文士都是法利赛人。
文意注解 ‘法利赛人’代表传统的宗教徒,他们认为神是以公义对待人,所以凡是属神的人应该洁身自爱,不可和罪人交接来往。但主耶稣却一反人们的宗教观念。
话中之光 (一)法利赛人以传统的宗教观念来衡量主,就跟不上主的行动;我们若执迷于老旧的圣经观念,也会跟不上主崭新的带领。
(二)人虽自己不义,却喜欢见神用公义待人。人因不知神的恩典,就怪神施恩与人,所以恩典的态度是受人非议见怪的。
(三)“ 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这话一面说出主是多么俯就,一面也说出 的救恩何等丰满;我们都是罪人蒙主恩!
(四)主虽与罪人来往,但是圣经说, 远离罪(来七26);也只有远离罪的,才能亲近罪人。
【可二17】“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文意注解 “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主启示 是‘医生’,表明 是以医生医治病人的态度,而不是以法官审判犯人的态度来对待世人。换句话说, 对待世人不是根据公义,乃是根据怜悯和恩典(罗九15)。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义人’在此是指自义的人。事实上,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所以我们若秉持传统的宗教观念,而自以为义,就要失去得着恩典的机会,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五5)。
话中之光 (一)主是我们的医生, 要使我们的生命恢复正常。
(二)病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病,才会去接受医生的帮助;罪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罪,才能接受主的救恩。那些自以为“康健的人”、是“义人”的,反而与主的救恩无份!
(三)世人的基本难处,不在于对主的认识,乃在于不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于主觉得可有可无;认识自己的人,则对于主觉得非常宝贵。
(四)要作基督徒,得先以病人的资格进来,然后才能以护士的资格去帮助人。
(五)在神眼中,外表虔诚而内心充满嫉妒、自私的人,与税吏和罪人并无分别。
(六)“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自义的人不以为自己需要救恩,故这种人绝对不会蒙神呼召,因为召了也是白费工夫。
(七)神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可二18】“当下,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禁食;他们来问耶稣说:‘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门徒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甚么呢?’”
文意注解 “你的门徒...”法利赛人一面对主的门徒批评‘ 怎样怎样’(参16节),一面又对主批评‘你的门徒怎样怎样’;他们一直在主和 的门徒之间作挑拨离间、吹毛求疵的工作。
灵意注解 “约翰的门徒,”代表新宗教徒。
“法利赛人的门徒,”代表老宗教徒。
宗教意即‘有所宗而施教’,原意是要教导人敬畏神,可惜竟流于外表形式,甚至置神和 儿子于不顾。禁食就是宗教徒所奉行的仪文规条之一。
话中之光 (一)禁食原是真虔诚、真悔改的表露,但若演变成按惯例而禁食,就失去其意义。禁食本身并非目的,禁食只应在适宜的环境下才作。
(二)谨守规条、遵照仪文的(“法利赛人的门徒”),和不够蒙恩的(“约翰的门徒”),都需要禁食;离开基督的人,心灵都得不着满足。
【可二19】“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禁食呢?新郎还同在,他们不能禁食。”
背景注解 古时中东地方的人在婚礼以前,新郎有年轻亲友作‘陪伴的人’,和他一起饮酒欢闹,持续数日(有时达一周),然后才起程前往迎娶新娘,那时陪伴的人就要感到寂寞了。
灵意注解 “新郎,”指主自己。
“陪伴之人,”指 的门徒。
“同在的时候,”指主在肉身里与门徒们同在的时候。
话中之光 (一)惟有与主同行同止的人(新郎的陪伴),可以常享丰美的筵席;有主同在,就有丰满的享受,一旦失去了主的同在,灵里就要忍饥挨饿了。
(二)主是我们的新郎, 一直是常新不旧的,我们甚么时候遇见 ,甚么时候里面就会满了甜美、新鲜、喜乐的感觉。
(三)跟从主之人的生活、行动,不该由道理知识来推动,只该由主自己和 的同在来规范并指引。
(四)新约圣徒的属灵生活,不是苦修禁欲,而是有圣灵中的喜乐(参罗十四17)。
【可二20】“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
文意注解 “新郎要离开他们,”‘离开’在原文含有被人用强力带走的意思。
灵意注解 “但日子将到,”指 被钉十字架的日子就快来临。
“新郎要离开他们,”指主离世归父的时候(参约十三1), 就要离开 的门徒。
话中之光 (一)信徒为着与主同心负轭,有时需要禁食祷告。
(二)对于等候主这位新郎再来的人们,禁食等候乃是合宜的操练。
【可二21】“没有人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恐怕所补上的新布,带坏了旧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原文字义 “新布”未缩过水的布,尚未制作完成的布。
文意注解 新布因未缩过水,若用来“缝在旧衣服上”,当洗衣后晾干时,因新布会收缩,就会把旧衣撕裂、烂得无法补救。
灵意注解 ‘衣服’象征我们在神面前的义行(启十九8)。
“旧衣服,”是指宗教徒靠着老旧的天然生命而有的好行为,它们总是破绽百出,所以宗教徒一直在作修补、改善的工作。
“新布”象征主耶稣活在地上时的行事为人。
宗教徒的作法是“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他们只想学习主耶稣生活为人的榜样,而没有接受主耶稣在十字架所成功的救恩。
“所补上的新布,带坏了旧衣服,破的就更大了,”我们若只模仿主耶稣在地上时的行事为人,反而会更显出我们行为上的缺陷,根本于事无补。
话中之光 (一)没有人能将神的恩典,拿来补我们旧行为的破绽。
(二)我们不能把恩典和律法混在一起;二者一混杂,恩典就失去了它的甘甜,律法也失去了它的可怕,就要变成非恩典非律法了。
(三)基督教不是用‘新约’来补充‘旧约’,乃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凡是想遵行旧约律法的,反会败坏新约的信仰。
(四)在新约之下,外面的作法并没有成规,乃是完全跟随里面圣灵的引领;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七6)。
(五)基督徒要讨神的喜悦,不在于效法基督在地上时的为人生活,乃在于以信心接受基督所完成的救赎大工,穿上 作我们的义袍。
(六)主为教会作的衣服是全新的, 的工作乃是‘新造’,一切的旧造 都要了结得乾乾净净。所以我们不可把天然的东西、世界的作法,带到教会里面来。
(七)主从不以新的恩典来补救并维持破旧的局面;当我们的事工陷进老旧的光景中时,不要去作修补的工作,而应求主另赐新衣。
【可二22】“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恐怕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
原文字义 “新酒”新近酿造的酒;“新皮袋”全新的皮袋,尚未使用的皮袋。
文意注解 “皮袋,”是犹太人用来盛装饮料的羊皮袋。
“旧皮袋,”指因陈旧而缺乏伸张力的皮袋。
“新酒,”它的拨酵力量较大,旧皮袋比较不耐酒发酵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而容易爆裂。
灵意注解 “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新酒’象征基督那复活、新鲜的生命,能使人喜乐、高昂、并有力。‘旧皮袋’象征我们的旧人,也象征宗教式的作法。‘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意思就是只把基督接受到我们旧人(魂)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里面。宗教徒只凭天然的理智研究基督,用天然的感情对待基督,用天然的意志下决心事奉基督,亦即完全以天然的人来承装基督。
“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基督不是我们的头脑所能清楚了解的。许多时候,我们的情感在某些所谓属灵的事上,因为兴奋过度,整个人就崩溃了。此外,凡只用意志来跟随主的,也常因着遭遇患难或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参太十三21)。
“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新皮袋’象征我们的新人,就是我们得着重生的灵和得着更新的魂(多三5;弗四23~24;西三10;罗十二2)。惟独操练运用我们的灵,以及经十字架对付过的心思、情感和意志,来承装基督,才有功效。
话中之光 (一)基督这新的生命(“新酒”),满有活力,能激动、刚强、加力给我们,但它只可装在更新过的器皿(“新皮袋”)里。
(二)‘新布’(21节)指外面的生活,“新酒”指里面的生命;衣服是在外面显露的,酒是在里面发酵的;一是生活,一是生命。新约福音所给人里面的生命是新酒,给人在外面的生活行为是新布。
(三)新派的基督徒只接受基督作‘新布’(21节);基要派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衣’;真实的基督徒接受基督作“新酒”,但一般多缺少“新皮袋”;惟有正常的基督徒以“新皮袋”来承装“新酒”。
(四)圣灵在我们里面(新酒),要破除旧的生活、行为、习惯(旧皮袋);必须有新的生活、行为、习惯(新皮袋),才能作一个基督徒。
(五)“皮袋”一面指个别的基督徒,一面也指团体的基督徒──就是教会;人意的组织是“旧皮袋”,若用来盛装“新酒”,迟早要破裂,会把酒漏掉,不能保守基督的同在。
【可二23】“耶稣当安息日,从麦地经过; 门徒行路的时候,掐了麦穗。”
背景注解 “安息日,”即一周的第七日,等于现在的星期六,自星期五日落时分开始,至次日日落时分结束。神定此日为圣日(创二3),不准以色列人作工,以记念神完成创造之工(出廿8~11)。
话中之光 (一)人得不着饱足,就没有安息;人要得安息,就须享受基督作我们生命的粮(约六35)。
(二)“麦穗”豫表基督;基督为我们经过苦难和折磨(“掐”),才成为我们的享受。
(三)饥饿的人才能得饱美食(路一53);我们需要有属灵的饥渴,才能从主得着饱足。
(四)主耶稣是第一粒麦子,我们蒙恩的人是许多子粒(约十二24),所以教会乃是“麦地”。如果教会只注重规条、仪式,就恐怕大家都要挨饿;在教会中,最重要的是基督自己, 怎样带领,我们就怎样跟从。
【可二24】“法利赛人对耶稣说:‘看哪,他们在安息日为甚么作不可作的事呢?’”
背景注解 法利赛人非常注重遵守安息日,甚至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他们给安息日加上许多摩西律法所没有的繁文缛节,勉强人遵守。根据摩西律法,用手摘麦穗吃是可以的(申廿三25),但在安息日可否摘麦穗,并无明文规定。故有一说,法利赛人所反对的,并不是在安息日摘麦穗吃,而是反对主的门徒用手‘搓麦穗’,因这算是作工,触犯安息日的规条。
灵意注解 ‘法利赛人’代表遵守圣经规条的宗教徒。他们注重那些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西二21),却忽略了神颁给他们这些礼仪的实际用意。
话中之光 (一)对于在饥饿中的门徒来说,‘安息日不可作工’的规条乃是一个重担;他们即使遵守了安息日的外表形式,却失去了安息日的实际。
(二)法利赛人只注意人是否遵守安息日的规条,却不顾人在安息日有无安息;今天注重外面形式的基督徒,仍多于注重里面实际的基督徒。
(三)法利赛人为着规条而质问主耶稣──人甚么时候落在注重外面的规条里,甚么时候就会站在抵挡主的立场上。
【可二25】“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缺乏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么?”
灵意注解 ‘大卫’豫表基督,‘跟从他的人’豫表主的门徒。
‘大卫’是旧约历史上,从祭司时代转为君王时代的关键人物。主借此表明 是‘真大卫’, 这位真大卫来了,时代也就改变了。
话中之光 (一)我们读圣经,要注意圣经里面所举事物的‘时代性’,例如旧约里面的献祭条例和祭司服装,我们新约时代的信徒便毋须遵行(罗马天主教的许多作法,乃是把旧约带到新约里面来)。
(二)新约初期盛行‘说方言’和‘神医’等灵恩,但到使徒时代末期,便几乎没有记载,可见此类灵恩有其时代性(dispensational)的需要,我们末世的信徒若倒回去追求此类灵恩,就是漠视了属灵事物的‘时代’意义。(编者注:这并不是说今日不再有灵恩,乃是说不必强求灵恩,因灵恩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参林前十二11。)
【可二26】“他当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又给跟从他的人吃;这饼除了祭司以外,人都不可吃。’”
背景注解 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神殿内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廿九32~33)。当大卫在逃避扫罗王的追杀时,他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撒上廿一1~6)。
文意注解 “他当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这句话显然与旧约的记载不符。大卫和跟从的人进入圣殿吃陈设饼,当时的祭司是亚希米勒(参撒上廿一1~6),而他的儿子名叫亚比亚他(参撒上廿二20),后来才成为大祭司(参代上十八16);故有圣经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后人抄写圣经时所附加的败笔。
灵意注解 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并没有被神定罪,这是因为大卫改变了时代,现在是从祭司时代改为君王时代了。
本节是说,主这位‘真大卫’来了,时代也改变了,从旧约律法时代,改为新约恩典时代。在新约的时代里,可以不必守安息日。
‘陈设饼’豫表基督做我们生命的享受。
话中之光 (一)旧约律法上的礼仪规条,具有时代过渡的性质,它们不过是后事的影儿,那实体是基督(西二17);我们在新约里的信徒,既已得着基督,就没有遵守礼仪规条的必要。
(二)在不犯罪、不违犯道德的前提下,信徒在跟从主、事奉主的事上,遇有需要时,是可以有权宜应变的措施的。
(三)信徒行事为人,要紧的是时刻不离开主(跟从主),只要有主同在与同行,就没有甚么能束缚我们。
(四)真实的安息,不在遵守死的规条,乃在得着活的基督丰满的供应──吃饱了,自然就安息了。
【可二27】“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话中之光 (一)安息日是要给人安息,不是要给人受束缚捆绑。
(二)旧约的礼仪规条,原是要带领人认识那要来的基督(参西二16~17;加三23~24),并不是要带给人捆绑和重担。
【可二28】“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文意注解 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表明 是有权柄管理安息日的, 也是赐给人安息的。 喜欢赐给人安息,而不喜欢人受安息日规条的束缚。
话中之光 (一) 既然是“安息日的主”, 说可以就可以, 说不可以就不可以;在安息日该作不该作,全都在乎 。
(二)为“安息日的主”工作的人,不在安息日律法之下。
(三)基督是“安息日的主”,我们有了 ,就有真安息,可以说每天都是安息日,所以不需要再去遵守安息日的规条了。
(四)今天的问题是在乎要主不要主,不是安息日不安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