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约翰福音第四章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Qbook.png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网页约翰福音第四章,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约翰福音查经资料
约翰福音提要
约翰福音第一章
约翰福音第二章
约翰福音第三章
约翰福音第四章
约翰福音第五章
约翰福音第六章
约翰福音第七章
约翰福音第八章
约翰福音第九章
约翰福音第十章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
约翰福音第十二章
约翰福音第十三章
约翰福音第十四章
约翰福音第十五章
约翰福音第十六章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
约翰福音第十八章
约翰福音第十九章
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约翰福音第廿一章
约翰福音灵训要义


约翰福音第四章


【约四1】“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 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文意注解 “法利赛人听见,”显然这些犹太教领袖非常留意主耶稣的举动,正如先前留意施洗约翰一样(参一24)。


【约四2】“(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 的门徒施洗。)”

  原文字义 “其实”然而,尽管。

  文意注解 大概是主耶稣向众人传讲悔改受浸的必要, 的门徒们就为悔改的人施浸;正像使徒保罗传扬福音,但他自己很少给人施浸(参林前一14~17)。

  话中之光 (一)人所‘听见’(参1节)的一切,“其实”常常不是实情,所以我们不可轻易听信人言。

(二)主不是用水施洗, 乃是用圣灵与火施洗(参太三11)。


【约四3】“ 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原文字义 “离了”离开,出去。

  文意注解 “ 就离了犹太,”主耶稣离开犹太的原因或许有二︰(1)为了避免加深法利赛人的敌对(参1节),因为 的时候还没有到(参七6);(2)为了避免 的门徒和施洗约翰的门徒之间的磨擦(参三26)。

  话中之光 (一)主耶稣离开犹太,是因成功,非因失败;传道人在一处地方作成功了,也许正是主呼召他们离开的时候。

(二)我们作主工,有时也应当视环境因素,而知所进退。

(三)属灵的人须能洞察隐情(参1节),防患于未然,并毅然决然跳出无谓的是非。

(四)因犹太人弃绝了主,加利利人就得蒙恩。照样,因以色列人弃绝了主,外邦人就得蒙恩(参徒十三46;罗十一11)。

(五)约三章说出施洗约翰的灵──工作的成果都归给主,因主而喜乐(参三26~30);约四章说出主耶稣的灵──不因成功而自居,反倒隐退谦让(参1~3节)。


【约四4】“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原文字义 “必须”不得不,应当。

  背景注解 从犹太地到加利利,犹太人通常绕道约但河东岸,经比利亚迂回而上,以避开撒玛利亚;但若直接从耶路撒冷经过撒玛利亚往北行进,其路程则较近,是为捷径。

  文意注解 “必须经过撒玛利亚,”这个‘必须’,是基于要在撒玛利亚得着灵魂的使命(参13~15,39~42节),而非由于地理因素。

  话中之光 主工人的行止,应当根据里面属灵的负担来定规。


【约四5】“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

  原文字义 “靠近”邻近,邻接;“那块地”一块地,田地。

  文意注解 “名叫叙加,”可能是示剑城(参创卅三18~19)东边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间的山谷。

“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雅各曾在示剑城外买了一块地(参创卅三19),显然后来他把‘那块地’赐给约瑟(参创四十八22;书廿四32)。


【约四6】“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原文字义 “井”泉;“困乏”疲乏,劳累;“午正”第六时(照犹太计时法是中午十二点,照罗马计时法是下午六点)。

  文意注解 “在那里有雅各井,”圣经曾一再提及亚伯拉罕和以撒掘井的事,但从未记载雅各曾经掘任何井;传统上认为雅各井位在以巴路山山脚,它正处在由耶路撒冷北上加利利必经的路线上。

“耶稣因走路困乏,”主耶稣在 的人性里,也会感觉到肉身的软弱(参来二18;四15)。

  灵意注解 “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表征基督为着遵行神的旨意,历尽艰辛,渴望能更多得着罪人。

  话中之光 (一)主耶稣虽然是神的儿子,但是当 行走在地上的时候,也会感到困乏、劳累,故坐在井旁休息。因此当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中,感到困倦之时,也惟有主耶稣最能同情我们,安慰我们,因为 都经历过了(参来四15)。

(二)当我们感到疲倦灰心的时候,应当仰望主(参来十二2~3)。


【约四7】“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文意注解 “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若照犹太人计时法,此时正是中午十二点,日头非常炎热。一般人通常是在傍晚时分出去打水,而这个妇人在此刻单独出来打水,可能是因她素行不良(参18节),所以自惭形秽,或为众邻人所不齿,不愿与她结伴同行。

  灵意注解 “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表征基督干渴着要拯救罪人。

  话中之光 (一)撒玛利亚妇人来打水,表明她是干渴的;主耶稣向她要水喝,也表明 的干渴。不但地上的心灵因没有救主而感干渴不满足,并且天上的心灵也因还有罪人未被得着而感干渴不满足。

(二)“请你给我水喝,”主耶稣借此要求,向那妇人启示 有‘活水’(参10节);当主向我们有所要求的时候,也正是 要向我们施恩的时候。


【约四8】“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

  文意注解 若按犹太计时法,那时正是该进午餐的时刻;若按罗马计时法,则为进晚餐的时刻。


【约四9】“撒玛利亚的妇人对 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原文字义 “来往”共用(together-use),有关。

  背景注解 撒玛利亚是旧约时代北国以色列的主要地区,也是首都所在地(参王上十六24,29)。约在主前七百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人灭掉后,大部分犹太人被迁徙外地,并将异族人迁到境内诸城(参王下十七6,24)。从那时起,此地的人就成了犹太人和异族的混血种,其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有摩西五经,并按这部分旧约敬拜神,但犹太人从不承认他们是犹太民族。

  文意注解 “没有来往,”是指‘不共用器物’,因为一般犹太人认为所有撒玛利亚人都是不洁净的,若使用对方所用过的器具,就会成为不洁净的。

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并非全然‘没有来往’,因为主的门徒进撒玛利亚的城买食物(参8节),事实上已经说明了他们之间有某种程度的来往。


【约四10】“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 , 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原文字义 “恩赐”恩赏,赏赐;“活”流动的,有生气的。

  文意注解 “神的恩赐,”‘恩赐’的原文专指神赐的恩惠,人的赠礼不用此字。

“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和’字可作‘下译上’用法(参三5),意即‘就是’;和上句连起来即‘神的恩赐,就是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暗示 就是神的恩赐。

“ 也必早给了你活水,”‘活水’指从泉源涌出的水。

  灵意注解 ‘活水’表征基督作人的生命(参西三4),能满足人的需要,历久常新,永止干渴。

  话中之光 (一)基督乃是神最大的恩赐,是恩赐中的恩赐,是一切恩赐的根源。

(二)除了基督自己,没有甚么能满足人的。基督如果不是我们人生命的满足,就没有甚么能满足我们了。离了基督,就没有满足。

(三)“你若知道神的恩赐...你必早求 ,”人所以未得着神的恩典,最大的原因乃在于‘不知’──根本不知道神的恩典。

(四)神虽有丰盛的恩典,但人若不“求 ”,就仍不能享受恩典;祈求乃是经历神恩典的先决条件。

(五)神乐意向“求 ”的人施恩,有时甚至人尚未求告,神就应允(参赛六十五24)。


【约四11】“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那里得活水呢?”

  原文字义 “打水的器具”水桶(bucket)。

  灵意注解 “打水的器具”表征追求人生满足的方法。

“井又深,”表征人生艰苦,不容易得着满足。


【约四12】“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么?’”

  原文字义 “牲畜”牛。

  文意注解 “我们的祖宗雅各,”撒玛利亚人虽然血统不纯(参9节背景注解),但仍自以为是约瑟的后裔(参5节)。

  灵意注解 ‘祖宗留给的井’表征历代祖先所累积并遗留给我们的传统宗教、文化等,藉以应付人生各种的问题。

  话中之光 本节启示了一个原则︰我们必须破除传统的观念,才能得到基督丰满的供应。


【约四13】“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灵意注解 “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这水’象征物质享受和属世娱乐的消遣。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处的干渴,人无论喝了多少物质和属世的‘水’,还会再渴。这些‘水’喝得越多,干渴越加增。

  话中之光 (一)人从地上的事物,虽然可以得着一些肉体和魂的满足与快乐,但永远不能解决灵里深处的干渴。

(二)人若没有盼望,就不会失望;基督徒若不盼望属世的水能解其干渴,就不会再有干渴而失望的感觉。

(三)凡存心盼望在这个世界里得着发达、名声、荣耀和财富的,难免会一直的干渴;我们若不盼望得着世人的帮助、安慰、扶持等等,我们就会永远不渴。


【约四14】“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原文字义 “直涌”涌出,跳跃。

  文意注解 “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泉源’的原文乃是‘井’,但这井与那井(参6节)不同;这井是属灵的,那井是属物质和属魂的。这句话也表明了主所赐的水的性质︰(1)不断涌出的;(2)是满溢的。

“直涌到永生,”‘直涌’这个字的原文很有活力,含有‘跳跃起来’的意思;可见这活水乃是一种活泼有能力,在人里面是有动作和表现的。‘到永生’表明长远不息。

  话中之光 (一)是的,主耶稣实在是我们人生的满足,因为 所赐的水,乃是在我们里面成为泉源,一直涌流,永远使我们的人生滋润、满足。

(二)“直涌到永生,”‘永生’是客观而抽象的,但生命之水的‘涌’流,却是主观而具体的;信徒是根据对属神生命的享受,来认识并体验这个生命。

(三)世上的快乐都是有限度的,并且不能真正满足人的渴望;但基督给人的祝福,则不仅使人满足,且是多得容不下。

(四)世上的快乐至多只能持续短短数年,但基督所赐的快乐能存到永生。


【约四15】“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文意注解 这妇人开始对‘活水’产生向往。


【约四16】“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灵意注解 撒玛利亚妇人向主耶稣要活水(15节),但是主却提到她的‘丈夫’──表征她不道德的犯罪历史(参18节)。这表示人若要得着活水,必须解决罪恶的问题。

  话中之光 (一)属物质和属魂的水,人人(包括罪人)都能喝到;但若要喝属灵的活水,非得对付罪不可(叫丈夫也来)。

(二)“丈夫”也豫表‘律法’(参罗七1~4);人若要享受圣灵(主所赐的活水),便须伏在律法的光中,知罪(参罗三20)而认罪。

(三)真实的得救,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向主真诚悔改;我们向人传福音、救人灵魂时,千万不能逃避罪的问题。

(四)信徒每一次向主祷告的时候,主也常摸我们罪的问题。这说出我们若要祷告得着答应,便须对付我们的罪(参诗六十六18);另一面也说出我们常与主祷告交通,乃是感觉罪和对付罪的妙法。

(五)神才是人永远的丈夫(参赛五十四5),是人永远的依靠;我们若想离开神而独立,就不能得着满足。


【约四17】“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话中之光 人往往只说出一部分的事实,而隐藏大部分的事实;所以人的实话,常常是另一种形式的谎话。


【约四18】“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文意注解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犹太人认为一个女人可以离婚两次,即最多结三次婚。如果撒玛利亚人也有相同的标准,这个妇人的生活就显得极端不道德。

“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意即她现在是跟一个男人同居,并未结婚。

  灵意注解 ‘丈夫’表征属世的倚靠和满足。

  话中之光 (一)凡以基督之外的事物为满足、为倚靠的──“丈夫”,必是漫无定向的,也必是时常更换的──“五个”,而至终仍是不能满足,无所倚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因为只有基督才是我们惟一的新郎,惟一的丈夫(参三29;弗五31~32);我们只需专一倚靠 ,就必永远满足──‘永远不渴’(参14节)。

(二)不论人有何隐藏的罪,在主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因为 是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参启二23)。


【约四19】“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文意注解 这妇人看出主耶稣具有超人的洞察力(参一49)。


【约四20】“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背景注解 撒玛利亚人相信基利心山是特别神圣的地方。亚伯拉罕和雅各曾在这附近一带建筑祭坛(参创十二7;卅三20),而以色列百姓也在这座山上得到祝福(参申十一29;廿七12)。

  文意注解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这山上’即指基利心山。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建有他们自己的圣殿。

这个不道德的撒玛利亚妇人被主揭露她犯罪的历史,可能感到尴尬,想将话题扭转到敬拜神的事上,以避开主耶稣的注意力。有趣的是,一个犯罪的人,竟也讲究和辩论虚有其表的宗教道理。

  灵意注解 撒玛利亚的敬拜方式,表征全世界所有的异教,是脱离了正统、变成走了样子的宗教,是人云亦云、迷信的宗教。

  话中之光 (一)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异教,都是根据祖宗所流传下来的方式在敬拜神,都是人为的宗教。

(二)宗教徒一面装着虔诚的模样敬拜神,也跟别人谈论神的事,但背后的生活却是乱七八糟,一点也不敬畏神。


【约四21】“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文意注解 “时候将到,”‘时候’指新约恩典时代;‘时候将到’意指新的时候已经来临,但需要人的信心接受,才算有分于其中(参23节)。

  话中之光 (一)主耶稣并未避开那妇人的话题,反倒借题将更多属灵的真理告诉她;我们向世人传福音,也要懂得如何借题发挥。

(二)真实的敬拜,并不在于任何地方的讲究︰不在旁支的“这山上”,也不在正统的“耶路撒冷”,乃在于灵里基督的实际──‘要用灵和实际拜 ’(23节原文)。


【约四22】“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文意注解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撒玛利亚人的圣经只有摩西五经。他们敬拜真神,但却不接受神大部分的启示,以致他们对神认识不多。

“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犹太人是神的选民,有神的圣言交托给他们(参罗三2),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参罗九5),并且首先传扬福音的也是他们。

  话中之光 (一)“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这是对世上一切的宗教的确切评论,因为都是按着人天然的想法与观念,而不是根据神的启示来敬拜神。

(二)传福音时不要一味讨好对方,说话深怕得罪人,这样反而不能得着真实的信徒。我们要学习主耶稣的榜样,敢于直言而不避讳。


【约四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 ,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 。”

  原文直译 “...要在灵里和实际里拜 ...”

  原文字义 “心灵”灵;“诚实”真理,真实,实际。

  背景注解 在旧约里,神命定以色列人敬拜神时应该︰(1)在神所选立为 居所的地方(参申十二5,11,13~14,18),就是耶路撒冷;(2)带着祭物(参利一至六章)。

  文意注解 “要用心灵和诚实拜 ,”‘用’字原文是‘在...里’(in);‘心灵’原文无‘心’字。当时的人将敬拜变成外表与形式,斤斤计较地点和祭物,而忽略了里面敬拜的实际,故主耶稣在此有意将‘心灵’与敬拜的‘地点’相对,‘诚实’与敬拜的‘祭物’相对,指出‘灵’乃是敬拜地点的实际,‘真诚’乃是祭物的实际。

“父要这样的人拜 ,”‘要’字原文有‘寻找’的意思;神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人’,可见如此敬拜神的人不多。

  灵意注解 神所选立为 居所的地方,豫表人的灵,就是神今日的居所(参弗二22)。祭物豫表基督, 是百姓用以敬拜神之一切祭物的应验与实际。因此,主教导那妇人要在灵和实际里敬拜神,意思是说,她不该在特定的地方,乃该在她的灵里接触神;并且不该借着祭物,乃该借着基督;因为现今基督这实际已经来到(参25~26节),一切影儿、豫表都过去了。

  话中之光 (一)在恩典时代中,敬拜神不在乎地点和物品,也不在乎典章和仪式,只在乎‘灵里和实际’(原文另译)。

(二)敬拜的真正问题,乃在于是否具有属灵的实际,与敬拜的地点是毫不相干的。

(三)敬拜是个人的和属灵的,应在圣灵的领域内奉献给神。

(四)真正敬拜的条件,按定义来说,就是里面的实际和心意的诚挚。人在敬拜时可能是五体投地,但心灵却没有进到神面前。

(五)敬拜不可仅有外表而无里面的实际;外面和里面、行为和存心都须一致。

(六)在何处礼拜(参20~21节),这是对错的问题,乃属于知识树的范畴(参八3~5;九2~3);我们应当转到灵,这是属于生命树的范畴(参创二9,17)。


【约四24】“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 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 。’”

  原文字义 “心灵”灵;“诚实”真理,真实,实际。

  文意注解 “神是个灵,”原文乃‘神是灵’,且‘灵’字是放在句首,表示强调之意。灵就是神本质的实际。‘灵’字也表明神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拜 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 ,”‘心灵’原文无‘心’字。神的本质是灵;要敬拜这是灵的神,必须用与 性质相同的灵敬拜 。

这里的‘诚实’是指神圣的实际成了人的真实、真诚(与撒玛利亚妇人的假冒为善相对,参16~18节),藉以对神有真实的敬拜。神圣的实际乃是基督, 是实际(参十四6),是旧约为着敬拜神之一切祭物的实际(参一29;三14); 又是活水(赐生命之灵)的泉源(参7~15节),给信徒享受并畅饮,成为他们里面的实际,至终成了他们的真实和真诚,借此,他们以神所要的敬拜来敬拜 。

  话中之光 (一)因为神是灵,我们拜 必须在灵里,情感的冲动和天然的热烈是没有地位的;因为神是真实,也喜爱真实,我们拜 也必须在真实里,一切文章式的祷告和口是心非的崇拜都没有用处。

(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与他交通来往,必须动用头脑和情感;但我们若要接触神,与 交通来往,就非用灵不可。

(三)许多人想用头脑心思去分析神,研究神,结果对神毫无所获,一点也不了解,因为用错了机关。


【约四25】“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 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文意注解 “妇人说...”这是妇人最后一次尝试规避问题。她认为‘在何处敬拜才是对的’这件事并非等闲之辈所能解决,必须等到弥赛亚来临,才能真正明白对错。

“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弥赛亚’是希伯来文,解作‘神所膏立的那位’;‘基督’是其希腊文同义词。


【约四26】“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 。’”

  文意注解 主耶稣用这话引导她信 是基督,好叫她得着永远的生命(参廿31),她就信了(参29节)。


【约四27】“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她说话?’”

  原文字义 “希奇”惊讶,诧异。

  文意注解 “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按当时犹太人的习俗,拉比们尽量避免在公众面前与妇女说话。‘说话’的原文是过去未完成时式。

“你是要甚么?”这或许是对那妇人的问话。

“你为甚么和她说话?”这当然是对主耶稣的问话。


【约四28】“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原文字义 “水罐子”水瓶(waterpot)。

  文意注解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水罐子’原本是她重要的维生器具,所以留下水罐子的举动,表明她生活的优先次序有了改变。

  灵意注解 ‘水罐子’表征追求人生满足的工具。

  话中之光 (一)凡喝活水而得满足的人,都会丢弃从前霸占他们的事物(“留下水罐子”),并为活水作见证。

(二)妇人原来在酷热太阳底下去打水(参6~7节),是因为怕人见到她,怕人知道她的事;但得救之后就不再避讳,而“往城里去,对众人”作见证。救恩能带给人完全的改变。

(三)戴德生说︰‘许多人争着想继承使徒,而我却宁愿作撒玛利亚妇人的后人,因她当使徒出外找食物时,心里急着要救人灵魂,竟至把水罐子也忘了。’


【约四29】“‘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么?’”

  文意注解 “莫非这就是基督么?”原文的意思是不太肯定的问话,可以译作‘难道这会是基督么?’有些将信将疑的意味。虽然不是很确定的相信,但这个初步的念头让圣灵有作工的余地,引导这妇人终于信耶稣是基督。

  话中之光 (一)许多基督徒在开头时,也一样似乎相信主,却又不太肯定,但因着肯继续打开心门,最后终于确定地信了主。

(二)这个妇人竟然不再隐瞒她往日的丑行,把她羞耻的生活摆在众人面前,足见一个真心悔改的人,必定肯不顾一切愿意为主作见证;若不肯为主作见证的,恐怕仍未真的悔改。

(三)为主作见证,乃是以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为见证(“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这也是见证具有感动力之处。

(四)向人提出‘基督’的问题,然后引导各人找到正确的答案,不失为传福音的好办法。

(五)向人作见证的条件有二︰一是看见自己的罪行,二是看见荣耀的基督。没有上面这两项的看见,就没有见证好作。


【约四30】“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话中之光 今天我们常叹传福音没有对象,没有人肯听福音;其实我们若真能把基督摆出来给人看见,就必吸引人潮。


【约四31】“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原文字义 “这其间”在此期间。


【约四32】“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话中之光 (一)罪人因接受救主的活水,得着了满足;救主因遵行神的旨意满足罪人,也得着了满足。遵行神的旨意,使罪人得着满足,这就是救主的食物(参34节)。

(二)人活着不是单靠物质的食物(参太四4),人还有心灵的食粮。因救人灵魂而获得的喜乐与满足,远胜过从物质的食物所能获得体力的补充;人在喜乐至极时,往往使人忘却肉身的需要。


【约四33】“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 吃么?’”

  文意注解 “莫非有人拿甚么给 吃么?”可见当时在门徒们的心里,仍以物质的食物为念。


【约四34】“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 的工。”

  原文字义 “作成”完成,终结,结束。

  文意注解 这不代表主耶稣不吃任何物质的食物(参路廿四42~43);乃是强调在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是要满足身体上的需要,而是遵行神的旨意(参可三20)。

  话中之光 (一)主耶稣的话给我们看见,遵行神的旨意,绝非难担的担子,需要勉力为之;乃像吃食物一般的自然、享受,最终是全然饱足。

(二)基督徒也不该以食为天,乃要以遵行神的旨意为先。

(三)“遵行神的旨意,作成 的工”,就是流露生命,供应基督;我们越供应给别人,自己反而越多得着“食物”。

(四)我们是在作神的工,或是在作自己的工,其分别点乃在于灵的享受。若是越作工,越觉枯干、贫穷,那就是在作自己的工;作神的工,必然是越作越觉丰富、饱足。

(五)若是在基督丰满无限的原则里事奉,就越分越多,越供应越富足;若是在人有限的原则中事奉,就越分越少,越给出越贫穷。


【约四35】“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么?〞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原文字义 “观看”仔细查看,沉思;“熟”白,洁白。

  文意注解 “你们岂不说,”意即‘你们岂不是有这样的说法’。

“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么?”这句话在原文有韵律,显然是一句俗谚,意思是说︰‘庄稼必须按时候才会成熟,收割的时候还未到以前,无论如何催促也是徒然。’也有人认为‘还有四个月’,暗示这事发生时约在十二月中旬。

“举目向田观看,”主耶稣嘱咐门徒举目四望邻近的田野,因为城里的撒玛利亚人正在走近他们。

“庄稼已经熟了,”指撒玛利亚人已经到接受救恩的时候了,只须向他们传讲福音。

“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按著自然界的规律,要等候一定的时期,才能取得他的收获,但主的门徒现在就可以有一次收获了。

  灵意注解 “举目向田观看,”‘田’豫表世界(参太十三38)。

“庄稼已经熟了,”‘庄稼’豫表豫定属神的人。

  话中之光 (一)收割属灵的庄稼,是具有迫切性的;我们无论得时不得时,务要传道(参提后四2)。

(二)作主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要认识并把握当前的时机。

(三)我们信徒若肯花时间思想这世界到底需要甚么(“举目向田观看”),主便会使我们看见身边还有许多未得救的灵魂。

(四)今天在教会里所缺少的乃是能举目观看的人;大多数信徒因为不肯举目观看,所以觉得好像没有甚么事情好作。凡是举目观看的人,必然会发现教会中有许多事正等待我们去作,到处都有许多人正等着我们去服事。


【约四36】“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原文字义 “工价”报酬,工资;“积蓄”采取,收集;“五谷”果实,出产;“到”归入,为着。

  文意注解 “收割的人得工价,”‘收割的人’在此指主耶稣的门徒(参38节)。

“积蓄五谷到永生,”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人只需要忠心收割,便可得到永生;而是说人工作的果效能延续到永生(参启十四13)。

“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撒种的’指在他们之前工作的人,在此尤指主耶稣。

  灵意注解 “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撒种的’和‘收割的’都豫表传福音的人,前者传福音时好像撒下种子,但尚未收到明显的果效;后者则得着福音的成果。

  话中之光 (一)在属灵的领域里所收果实,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在基督忠心的仆人之间,不但应当没有竞争,而且还能彼此分享工作的成果。

(三)“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这句话表明︰

1.传福音是属于一种生命的范畴,需要成长的时间,并非总是立刻有成效的。

2.传福音的成果绝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乃是众信徒分工合作促成的。

3.传福音能够叫人得着满足的喜乐。


【约四37】“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话中之光 “那人撒种,这人收割,”信徒在教会中服事主,最好不要一个人包办一切。


【约四38】“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原文直译 “...别人劳苦,你们进入他们的劳苦里。”

  文意注解 “别人劳苦,”‘别人’指受神差遣、在人群中间传说神道,即撒种的人(参36~37节)。

  话中之光 (一)很少灵魂只因一个人的工作而得救,很多人接受救主以先,已听过多次福音。故此,人不应因为成功领人归主而沾沾自喜,以为神只靠他一个器皿,就可完成多人所不能完全的工作。

(二)另一方面,我们针对某个人或一个团体工作了多时,仍未见到任何成果,不可因此而灰心丧志,而仍应继续为他(或他们)关心祷告,也许神的时机一到,就能收取意想不到的结果。


【约四39】“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 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话中之光 作见证能够使人相信主耶稣,所以信徒在教会中,千万不要小看作见证的功效。


【约四40】“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 在他们那里住下; 便在那里住了两天。”

  话中之光 (一)与主同住、同交通,才能经历更多主的恩典。

(二)单是客观地相信主耶稣,而未主观地经历主耶稣,就会失去许多享受恩典的机会。


【约四41】“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话中之光 信主的人经历各有不同。有人相信是因为别人的见证(参39节),更多是因为主“耶稣的话”。神用不同的方法带领罪人归向 。


【约四42】“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文意注解 “这真是救世主,”‘救世主’这称呼在新约中仅另有一处提及(约壹四14),值得注意的是撒玛利亚人最先这样形容主耶稣。‘救世主’这词表明︰(1)主耶稣不但教导人, 也拯救人;(2) 不仅拯救犹太人,而且拯救全世界的人。

  话中之光 (一)信心不是从传闻或别人见证得来的间接经历,它乃是以基督的话为基础的活的信靠。

(二)我们认识基督,不能一直只是从别人领受,也得自己亲身体验,亲身经历。


【约四43】“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文意注解 “过了那两天,”即指主耶稣在撒玛利亚城里‘住了两天’(参40节)之后。


【约四44】“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文意注解 “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这句话在其他三卷福音书里,都是记载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遭人厌弃时说的话(参太十三57;可六4;路四24),那里的‘本地’显然是指加利利的拿撒勒。但这句话用在此处,若是指 ‘因为’在加利利不受人尊敬,而故意去那里,则这种说法相当牵强,不太合理。并且,下面也接着记述了加利利人热情接待 (参45节),因此有些解经家认为,此处的‘本地’应指耶路撒冷,对于具有弥赛亚身份的耶稣来说,拿撒勒虽是 肉身的家乡,耶路撒冷才是真正属于 的地方,因为那里有 ‘父的殿’(参二16)。这种说法也符合本章一开头,由于法利赛人听见 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就离开犹太(参1~3节)的记载,暗示在耶路撒冷的法利赛人业已展开反对主耶稣的行动。


【约四45】“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 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 ;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原文字义 “接待”欢迎,领受。


【约四46】“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 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原文字义 “大臣”王的臣仆,分封之王的臣宰。

  灵意注解 加利利是被人藐视的地方(参七41,52),象征低下、卑贱的世界。


【约四47】“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 ,求 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话中之光 (一)若没有传讲的,就不会有“听见”的(参罗十14),所以信徒传讲有关主的事,非常紧要。

(二)主喜悦我们在遭遇患难的时候向 ‘求告’(参诗五十15)。


【约四48】“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文意注解 “若不看见神迹奇事,”‘神迹’和‘奇事’其实都是一样,前者重在指含意深远的事迹,后者则重在指具有超自然现象的事迹。

“你们总是不信,”‘你们’是指一般人,并非只针对那大臣而说的。

  话中之光 (一)由主耶稣的责备可见, 不喜欢建基在神迹上的信心。主喜欢建基在 话语上的信心(参41,50节)。

(二)信心若是建立在看见神迹奇事上,而非单纯相信主的话,总是会有问题的(参二23~25)。

(三)人常常要先看见然后才相信,但真实的信徒是先相信然后才看见(参林后五7)。


【约四49】“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文意注解 那大臣相信主耶稣能医治他的孩子,但不知道 是超越时空的主宰,所以他此时的信心仍不够完全。


【约四50】“耶稣对他说︰‘回去罢;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文意注解 “你的儿子活了,”‘活了’的原文是现在式动词(下面51,53节均同),而非中文的过去完成式。所以这句话乃是指一种的宣告。

“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这就是信心的表现。


【约四51】“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文意注解 这是先相信,后得证实的好例证。


【约四52】“他就问甚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原文字义 “未时”第七时(按犹太计时法是下午一点,按罗马计时法是下午七点)。

  文意注解 “甚么时候见好的,”这句话在原文是希腊俗语,表示病情已经好转,危机已经度过,康复是必然的事。


【约四53】“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文意注解 “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这并不是说他在这以前不信主(参50节),乃是说他对主的信心有了长进︰(1)从信靠到信服;(2)从小信到深信;(3)从客观道理上的相信,到主观经历上的相信;(4)从个人的相信,到全家的相信。

  话中之光 (一)“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可见神喜欢一人得救,全家得救(参徒十一14;十六31)。

(二)神的旨意是要信徒的家庭,在基督里联合为一,而不是因信主而分裂破碎。

(三)我们若将主耶稣的话语和 的作为仔细观察比较,就必加增我们的信心。

(四)我们应当细心考察一切的凭据,好叫我们越发坚信主耶稣的话。


【约四54】“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 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灵意注解 主在加利利两次行神迹,都是‘表号’(“神迹”的原文),都在表明复活的基督吞灭所有的死亡(参二1~11)。


第四章 时代的转移

 

壹 撒玛利亚人


撒玛利亚在大卫作以色列王的时候,原是以色列国的一个城市。后来到了第三代罗波安作王的时候,才分裂成为北方的以色列国,及南方的犹大国两个国家。而北方的以色列国以撒玛利亚城作为首都。以色列国在公元前七百二十一年亡于亚述。以色列人从本地被掳到亚述。亚述王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玛,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玛利亚的城邑,从此北方成为混合民族的地方,所以从那时起撒玛利亚就成为古代北方的以色列国一带的统称,不再是仅指撒玛利亚城;而那地方的居民则统称为撒玛利亚人。犹太人因撒玛利亚有种族混合之嫌,所以不肯承认他们是以色列民之一。

当尼希米把波斯国统治下的一批犹太人,自被掳之地带回返国时,撒玛利亚人欲助他们建耶路撒冷圣城,但被犹太人拒绝之后,他们就设计妨害修城工程。从此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彼此仇视,互不来往。犹太人认为撒玛利亚人是外邦人,不是神的选民,与犹太教无分无关。而撒玛利亚人则在当地的山另立拜神的中心。


贰 撒玛利亚妇人


在本章所提的妇人是一个伦理道德下贱的人,她曾经和五个人同居过,而现在同居的也不是她的丈夫。她不只是犹太人眼中的罪人,就是在撒玛利亚人当中,也是被众人蔑视,不屑与她来往。所以她只好趁日正当中,炎热无人外出的午正时,出城打水。表面上看来是耶稣因走路困乏,坐在井旁等候有人打水给 喝,其实是无所不知的救主,怜悯了这个被众人唾弃的下流女人,赐给她有得救的机会。


 一 救主的渴(约四6)


耶稣渴了,要水喝,说出 渴望要得着罪人。罪人若不悔改,相信神,救主就没有满足,不能解渴。


 二 罪人的渴(约四7~15)


在这世上人人都感觉不足,感觉饥渴,人生满了饥渴,渴望得着满足止渴。他们以为金钱、学问、地位,能够满足他们的饥渴。像撒玛利亚妇人这样下贱的人,以为丈夫能够使她满足,止渴。于是她在男人中寻求满足,已经换了五个男人,但是第六个仍然不能满足她的渴。因为她不认识她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是甚么,所以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二12)。


 三 需要认识神的恩赐就是 儿子耶稣基督(约三10~15)


耶稣对打水的妇人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 , 也必早给了你活水”(约四10)。人所求的都是现实的、看得见的、属世的、物质的。世人不是顾念不见的,都是顾念所见的,然而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才是永远的(参照林后四18)。所见的水,喝了或许能暂时止渴,但是喝了还要再渴,永得不着满足。神所要赐的水,要在信者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这活水不是别的,乃是圣灵(参照约七38~39)。主就是那灵(林后三17),是赐人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罗八2),是永生(约三15~16,36,五24,40,六40,47,54,63;罗五21,六23;约壹三25,五11~13,20)。而神的儿子就是圣灵,就是永生。

我们所求的都是神以外的,属物质的东西。但是神的恩赐是 自己,神在 儿子里面,把自己当作恩赐赐给人。所以我们需要蒙 启示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真知道神的恩召和恩赐是神的爱子(赛九6;约三16;罗八32),而那一位道成肉身的人子,耶稣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我们信了 ,就可以因 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十七3;约壹五10~13)。 是生命的源头,是乐河的水(诗三十六8~9),是真正能填满人生虚空的救主。


参 时代的转移(请参照拙作《读经拾遗》──时代的转移一至十页)


神曾借着先知耶利米豫言说︰“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三十一31~34)。旧约就是律法,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而新约就是里面的律法,就是真理的圣灵,生命之灵,是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参照约一17,十四17,26,十六13;罗八2;林前十五45;林后三17)。神虽然早已应许了,但是神有 豫定的时候,神也必须应验经卷上所豫言的每一句话(请参照拙作《默想救恩》27至40页),所以必须等到“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 的儿子,为女子所生”(加四4),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一  来了,新约的时代已开始了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约四23),就是提醒撒玛利亚妇人,时代正在转移,从旧约时代转移到新约时代、从影儿转到形体,而站在她面前的正是能解决她一切问题的主。


 二 要从物质的需求,转到里面的需求


“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13~14)。无论是井里的水,或是一个妇人从五个男人转到第六个男人,都是人想要以物质来补足人生的渴,人生需求的写照。但那些东西永远不能充实人生。惟有得到主所赐的水,圣灵,生命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的虚空,使人生得着充实,永远不再渴。


 三 从宗教的敬拜,转到灵和实际里的敬拜


“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 ”(约四21~23)。

犹太人照着律法的规定,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就是神所选择要立为 名的居所(申十六6,十二5,11,14),敬拜神;撒玛利亚人则不被犹太人认同是神的选民,所以他们就在撒玛利亚的山上,另立敬拜神的地方;当然这是错误。但无论在何地,旧约的圣殿只是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基督的身体才是真圣殿(约二19~21),而教会是 的身体,是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参照彼前二15;林前六19,三16)。在新约的时代,因着基督的救赎,神是住在圣徒的灵里(约壹四13;彼前一11;西三4,一27;弗一13~14;加四6;林后十三5,四7;林前六17,19,三16;罗八9,10,11,16;约二十22,十六13,十四16,26),所以若不用人的灵,和灵里的实际,就拜不着神。



 四 放下人的争扎努力,享受生命之灵的供应


撒玛利亚妇人原来所依靠的,是祖宗雅各留给他们的井和打水的器具。这些所代表的是人的争扎努力。但是一个堕落的人,无法胜过肢体中犯罪的律。人能立志为善,只是行出来由不得自己(罗七18~23)。所以应该转向神,信靠神,享受生命的供应。只有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才能释放人脱离罪和死的律(罗八2)。信者接受生命的活水之后,只要随从灵而行,就能作到从前所作不到的;使律法的义,成就在随从灵的人身上(罗八4)。因为那放在人这个瓦器里的宝贝(圣灵),能显明莫大的能力(林后四7);过去有所不能,今后靠着那加给力量者,凡事都能作(腓四13)。


肆 撒玛利亚妇人的反应(约四28~42)


 一 最有效的福音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么”(约四29)。

当撒玛利亚妇人听见耶稣说,这位和她说话的就是基督之后,她相信了。她本来是来打水的,但她把素来所依靠的水罐子都留下,往城里去,把她所得、所经历的救恩,毫无保留、毫无掩饰的见证出来。通常最下流的人,作见不得人之事的人,最会遮盖自己的缺点。原先她怕耶稣看不起她。她不愿意耶稣摸她的丑事,赶快转移话题,大言不惭地和耶稣谈先知,谈宗教,她是不折不扣,一个不真的人。但自从得救以后,她完全变了。她变为一个用心灵和诚实拜神的人。她不再掩饰自己,把神的救恩如何临到一个像她这样被众人所蔑视、所唾弃的罪人身上的经过,原原本本见证出来了。这样的福音是最真实、最有效的福音。这样的福音会给圣灵有作工的机会。

最好的福音,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二4)。信者往往因为顾到自己的脸皮,不肯丢脸,不肯诚实,反而用智慧委婉的言语,用高言大智讲道,讲那些连自己都不甚清楚,缺少经历的‘人生的奥秘’,‘神永远的经纶’,‘高品质的福音’等等,讲者没有实感,听者更摸不着边际,得不到该有的福音果子。我们都该从撒玛利亚妇人学习传福音的诀窍。


 二 撒玛利亚人的反应


“那城里有好些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 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于是撒玛利亚人来见耶稣,求 在那里住下; 便在那里住了两天。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约四39~42)。

我们的见证越真,就越有说服力,叫听见的人肯到主面前去得生命(约五39~40)。真实的见证就是传达基督的话,所作所为(罗十17),这样的话,给圣灵作工的机会,叫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徒二37),肯悔改相信。我们诚实的见证,经过圣灵的感动,等于主对世人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作见证是撒种,圣灵的感动就是收割。


伍 信心的果效(约四46~54)


有一个大臣,为他垂死的儿子求医。他以为若是趁着他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就有可能得医治。人起初的信心是小的,以为人若死了,就不可能再得医治,人有生与死的界线,但在神没有这个限制,在神看来,人都是活的(路二十38), 是复活, 是生命;信 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神也没有空间距离的限制。神的话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来四12),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一37)。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来十一3),因为 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三十三9)。经过和主的对话,大臣的信心就加增了。他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那结果是,他的儿子活了。不是神能不能的问题,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是人能不能相信的问题。信心是取用神大能的钥匙,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