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16章 路得和拿俄米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圣经中的女人》
前言‎
第1章 夏娃‎
第2章 撒拉‎‎
第3章 夏甲‎‎
第4章 罗得的妻子‎
第5章 利百加‎‎
第6章 利亚‎‎
第7章 拉结‎‎
第8章 她玛‎‎
第9章 波提乏的妻子‎
第10章 约基别‎‎
第11章 米利暗‎‎
第12章 喇合‎‎‎
第13章 底波拉‎‎‎
第14章 参孙的母亲‎‎
第15章 大利拉‎‎‎
第16章 路得和拿俄米‎‎‎
第17章 哈拿‎‎‎
第18章 亚比该‎‎‎
第19章 拔示巴‎‎
第20章 示巴女王‎
第21章 耶洗别‎‎
第22章 寡妇撒勒法‎‎‎
第23章 被虏的少女‎‎
第24章亚他利雅‎‎
第25章 以西结的妻子‎‎‎
第26章 以斯帖‎‎‎
第27章 伊利沙白‎‎‎
第28章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第29章 亚拿‎
第30章 井边的妇人‎‎‎
第31章 摸耶稣基督袍的女人‎‎
第32章 迦南的妇人‎‎‎
第33章 马大和玛利亚‎‎‎
第34章 抹大拉的玛利亚‎‎
第35章 多加‎‎‎
第36章 吕底亚‎‎‎
第37章 百基拉‎‎
第38章 非比‎‎‎
第39章 罗以和友尼基‎‎
第40章 才德的妇女‎

RUTH AND NAOMI

示师记结束篇里黑暗的日子过后,路得美好的故事就像天上一束阳光照耀在圣经的字里行间。

故事发生在示师统治国家的时候,当时以利米家(受饥荒驱使)已搬到摩押地。一场比饥荒更可怕的灾难向他们袭来,拿俄米先失去丈夫,紧跟着又失去两个儿子。只留下俄珥巴和路得两个媳妇。最后,在听说犹大地区的灾荒已经过去时她就决定回家,并在俄珥巴和路得的陪同下开始返乡。她们带着悲伤和沉重的心情上路,一路上沉默不语,拿俄米终于再也忍受不住了。她必需说出她的想法。尽管她失去的东西数倍于她们,但必需说出对他们的内心看法:

“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路得记1:8-9) 这段话表现出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很好。她对她们没有任何的要求,只是对她们一路上的陪伴和关心表示感谢。“然后,她吻了她们”。当然不是形式接吻,而是依依不舍的道别。无疑她们表示不愿离开她。

随后,拿俄米计算了一下开动,尽管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她已准备自己面对今后的孤独。这个高贵的妇人又叮嘱再三,自己一样都没有保留。她要向她们解释自己的决定有什么意思:

“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著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著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路得记1:12)

这时,俄珥巴认为现在是该为她自己和将来着想了,她最后吻别了拿俄米,回到了她自己的族人和诸神那里,因而断绝了属灵的路。俄珥巴的吻别和路得“坚持和她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能否拿俄米后来对路得讲话中体会到一种失望的感觉吗?

“看哪,你嫂子已经回他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路得记1:15)

这话更坚定了路得的决心。她估量她说的每一句话,并注意她说每一句话时的语气,拈量着代价。她以仁爱和许诺的口气说了这些最痛苦的话: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那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路得记1:16)

修订版圣经说“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意思是指亡也不能分隔她们—她们要埋葬在一处。以后更伟大的事情是她们一同复活。

一个神奇的例子 A Powerful Example

拿俄米在生活中对神的信仰(和许多摩押人相反)并没有被忽略,因而在路得身上产生了必然的影响。 虽然心情已经很沉重,提起这样的话难道加重拿俄米悲伤的心情吗?看到路得如此坚定地要和她一起走,她不再说话。这里既有语言又有行动,谁能拒绝呢?拿俄米和路得就上路了。虽然无言,但那是理解的沉默。她们俩同心协力,为了她们共同的目标向伯利恒进发。

但是拿俄米丧失亲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减轻。当她们回城时,这所有熟悉的一切又再次唤醒她内心深处深深的悲伤。整个城市都被感动了。人们在问,“那是拿俄米吗?”那意味着什么?难道悲伤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外表和思想吗?“不要叫我拿俄米(愉快的),而要叫我玛拉(痛苦的),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对愉快时刻的记忆在祈祷路得得到一个真正的女儿的时刻变模糊了,这是一个人类的可以理解的失败。那时她还不知道对她而言路得的重要性。有多少时候如此多的烦恼迫近我们,使祝福变得模糊,这些祝福是神赐予我们抵御不幸,并确保我们能抵抗住各种诱惑。此时,不知道拿俄米内心里对路得的喜悦有多少—但有充足的祝福,那就是有一个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

一个忠诚的女儿 A Faithful Daughter

在以利米勒的故地似乎早已有了一个可以供她居住的地方,路得离开了摩押地,在不知道她将往何处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为她准备的地方。非常神奇,她们到达的时刻正值麦子收割的时候。也是以色列人赎回的故事上演的时候—他们从被土地的束缚和黑暗中被释放出来。路得了解了神怎样如鹰把他的子民放在他的翅膀上,将他们带出埃及地,就象他如今对她做的那样。

2:1章节中这样记载,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当她决定去田里拾麦穗时,她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她认为给家里准备粮食是她的责任,于是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她去的时候,我们见到了神的指引。“…他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2:2,3)。她没有计划什么,但神为她安排了一切。从我们人类的观点看,这只是一个机会,但她的去向受到神的支配。她已选择献身于神,因此神指引她的路。这样她就和拿俄米的许多故乡人民在一起,这些都是拿俄米选择的。她打算做一个捡拾麦穗的人—那时最贫穷的人。她不耻于询问,因此得到完全的认可。她的坚定和勤奋引起了她周围的人的关注。

当主人和奴仆之间的关系受到神的祝福时,在以色列是幸福的。这一点在波阿斯身上得到充分的反映,他希望神,他的主人如何对待他,他也就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他的奴仆。土地得到神的祝福,他们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波阿斯,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就问收割的人。他曾经听说过路得,现在又见到了她。当波阿斯听说是路得时的反映,让我们感到他是一个有着慷慨之心的人,听到他安慰和鼓励路得的话,让我们不由想起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鼓励和安慰他的信徒的话语。波阿斯对路得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2:8-9)。耶稣基督安慰的话语也是如此,“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随后又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

服从和自我否定 Obedience and Self-denial

这里有一条路得准备遵守的原则,从她自我救赎的故事的开始。到后来她和波阿斯一起至死,波阿斯是她和她丈夫的赎回人,一步一步地,她学会了服从。尽管通过和玛伦的婚姻她已合法地获得了犹太人的国籍,但是,因不断地称呼她“摩押地的女子路得”她和外邦人的联系似乎被强调。注意到她是怎样切断和过去的联系、怎样放弃她的家族和国家,并真诚热爱她的丧夫又丧子的婆婆,波阿斯对她的评估很重:

“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 (路得记2:12)

这里有个自我的否定,它意味着耶稣基督拯救的一条基本原则,他说,“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波阿斯后来的话也很精彩。尽管他自己是地上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他仍然愉快地将每个祝福的来源归于神。他看到拿俄米和路得不需要,但他的眼光超越了自己的报答能力,因为他说:“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这是真正的谦卑。请注意路得也在神的翅膀下开始相信—这是她的逾越节,她在天使的翅膀上降生到这地,在这里被赎救。路得的谦卑比得上波阿斯的谦卑,这在于她“…尽管我和你的女仆不同”;它及其路得的顺从都始终是我们教训。于是,她就听从波阿斯和拿俄米的建议和忠告:“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从逾越节到五旬节,初实果子的宴会,她得救、结婚。新娘,羔羊的妻子是神和羔羊初熟的果子(启示录14:4)。

认识更高的能力 Recognising a Higher Power

在第2章的最后一句话里,我们又回到了日常生活的现实中:“她仍与婆婆同住”,话虽说得简单但意义深刻。我们现代社会认为这样的安排很不明智,只有那些在此领域有深刻体验的人才敢评论。今天可能存在这样的关系吗?婆媳生活在一起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她们相互爱护、忍耐和理解,共同认识更高的能力。这种关系需要屈服和服从神的旨意,经过磨练无私的奉献才能享受到欢乐,赞美诗说(略有改动):“那是多么的有益和愉快,姐妹们团结地生活一起好处多多,快乐多多”。

路得记是圣经的一部分,这本书写下来是供我们学习的,通过在我们眼前揭示出人物忍耐、安慰和性格,使我们得到希望,获得生活经验。 故事在继续。路得一直照顾拿俄米,现在拿俄米反过来急于满足路得的需求。以色列赎罪的律法允许路得赎罪,还有她丈夫的地。需要作些准备路得才能找到或被合适的人接受。她受指导去寻找,应邀准备了这样一次会面。“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 (3:3)。沐浴、抹膏以及更衣都是赎罪故事的要点,只要坚持肯定能到达我们的救世主那里。

文章并没有告诉我们路得的感觉,但强调她的顺从,她的要求得到了回应。波阿斯并无疑虑。他了解路得的品行;事实上城中的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她的名声,“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故事由此开始,这个人就是波阿斯,他无疑会毫不犹豫地追求他的目的,直至实现。但结果并没有使需求变得模糊。他再次采取必要的步骤,为家人准备充足的食粮,并说,“…你不可空手回去见你的婆婆”。是的,由灾荒和丧亡所造成的空虚和悲伤现在已经过去,它的象征―六簸箕大麦是她们未来生活的保证。拿俄米收下了这些,并把它作为一个保证,那就是事情已掌握在手中,不久就将完成。“女儿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 (3:18)。

强壮的救世主 A Strong Redeemer

这里我们要提醒自己注意波阿斯名字的意义:力量。她的救世主是强壮的,会办好事情,而她也高兴,乐于受他拯救。波阿斯没有浪费时间,只是尊重当时的律法(申命记25:5-10),相应做事。有一位比较亲的男亲戚半途而废。他的名字没有记载在圣经里;他不想拿他的产业去冒险。在周围人的祝福下,波阿斯成了赎救者,成了路得的丈夫。就像我们的主成了救世主和教会里的丈夫一样。赎救的故事被编入路得的文章,就象图案中的金线一样。我们很容易赏识这两个信实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以色列神耶和华对他们的认识。

不久就有人宣布,“拿俄米得孩子了”。那是多么令人快乐啊!拿俄米曾三次失去亲人:一个丈夫和两个儿子。现在因为路得、波阿斯和俄备得,她的杯再次装满。当然她又称作拿俄米(高兴)了。人们从话语中认识到她得到了祝福,“因为是爱慕你的儿妇所生,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他被取名为俄备得,意思是伺候”。

耶和华的祖先 A Forebear of the Lord

路得家谱的结尾部分使这美妙的故事到达高潮,它联接了路得和圣经博大的历史。路得决定支持拿俄米,信奉她的百姓和神,未来的命运得到了平衡。她将成为我们耶和华的祖先,她的名记录在新约全书的家谱里。这是一个经历混乱和奋斗后得到安息的故事。虽然最初选择不现实,但却明确地表明只要信赖以色列神耶和华,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得到回报。“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拿俄米对路得如此说。这些话让我们想起救世主的话,因为我们离开他在伯利恒的家肯定会想到他说的话: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俄珥巴一定在摩押地得到了安息,但只在坟墓里。路得拥有以色列的希望,更伟大的未来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