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佛教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Qbook.png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中文版维基百科佛教,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30%)、蒙古(93%)、日本(71%)、韓國(23%)、台灣 (28%)等東亞地區以及泰國(94%)、柬埔寨(93%)、緬甸(90%)、寮國(65 %)、越南(50%)、斯里蘭卡(70%)等國家,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但佛教徒人數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只能估計大約有3.7億多人,約佔世界總人口6%。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种姓外的 “賤民(印度)|賤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非婆羅門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1.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四元素說|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具有唯物論的思想,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是一種主觀主義學派;
  3.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4.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5.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6.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在現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響。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 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云遊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為了國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纪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东漢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區。

基本教義

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需要指出的是,轮回的思想并不是佛教所独创的,而是借鉴了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理论。同时,在六道之外,已经解脱的众生在四圣界,这里的众生已经不在有生死流转、处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处于六道的众生、通过修行,可以进入到四圣界(如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四諦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哪一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會在六道中輪迴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恆,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迴過程中,在貪、嗔、痴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在六道中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证得阿罗汉。

缘起

緣起理論是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和哲學思想的主要特點。緣起理論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根據這種理論,佛教否認了“第一因”和“造物主”的存在。

緣起論在原始佛教中的主要應用表現在十二因緣上。

因為覺悟到緣起法和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辟支佛。

緣起理論的發展

在緣起理論的基礎上,後來大乘佛教的中觀派|中觀學派發展出“空性”學說,唯識宗|唯識學派則提出了“阿賴耶識|阿賴耶緣起”,後期如來藏思想中又產生了“法界緣起”的說法。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及缘起理论是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稱為原始佛教。释迦牟尼灭度之后,佛教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宗佛教几个主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佛教理论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部派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由于主流为大乘佛教,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部派佛教传统上说18个部派,但真实存在的数字应当在其以上。这些部派对于佛教理论进行了各种探索,并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现在对于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论尚不能进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毘婆沙论》等文献,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论点。由这些论述可见,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关于“法空”的问题,既有认为三世法实有的有部|说一切有部,也有说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有部|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其他部派的论书在汉译文献中也有保存,但数量远不及有部的资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對佛教理論有較大的發展。

如果說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個「苦」字,那麼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個「空」字。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因此要想解脫苦,並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說的那樣從六道中徹底脫離,因為所謂「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暫時的脫離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脫。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或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密宗佛教

大約在公元6、7世紀,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密教開始興起。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密教認為原來的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說法,而不是佛的真實義諦。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頂」加持等。

禪宗思想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達摩为东土(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和南宗。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慧能之徒菏泽神会|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慧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宗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淨土信仰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阿閦佛国信仰,东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称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中,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称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真宗|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佛教徒

主条目: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稱為佛教徒,然而這是一個誤解,因為在事實上“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這是因為“佛弟子 ”與佛陀的關係不是人與神的關系,而是師傅和徒弟的關系,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無法理解這一點。而且沒有“皈依佛教”的說法,事實上是“皈依三寶”。佛弟子基本上可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也就是七眾佛子。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不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佛教的影響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只佔印度人口的0.71%[1],分佈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 梁啟超以為「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ref>《飲冰室合集·專集》第54,第9頁</ref>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達賴和一行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

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經列表

佛教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佛經是佛說的經典,又稱為經藏,梵文稱為修多羅,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梵文稱為楗度、戒律稱為毘尼,論藏梵文稱為阿毘達磨。佛教的結集共有三藏十二部稱為大藏經。現在全世界僅存二十八部內容相似但是使用不同的佛教語言撰寫的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使用巴利文與弟子交談,所以梵文和巴利文是原始佛教語言,中文和藏文的佛典是翻譯的典籍,英文和日文根本不算是佛教語言,但是最後兩種語言卻是多數佛教專家使用以作為溝通的學術語言,漢傳佛教典籍以禪宗語錄留存最多。

佛教宗派

主条目:佛教宗派

漢傳佛教的八宗

  • 三論宗
  • 天台宗
  • 賢首宗(華嚴宗)
  • 禪宗
  • 密宗(金剛乘)
  • 淨土宗
  • 律宗
  • 法相宗(唯識宗)

藏傳佛教的教派

  • 格魯派(黃教)
  • 寧瑪派(紅教)
  • 噶舉派(白教)
  • 薩迦派(花教)
  • 覺囊派
  • 噶當派
  • 希解派
  • 覺宇派
  • 廓扎派
  • 夏魯派



參考文獻

  • 吕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讲》
  •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
  • 印顺《印度佛教史》
  • 周叔迦《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 任傑《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 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 (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4718-X
  •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ISBN 957-05-0812-4
  •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ISBN 986-7892-66-6
  •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ISBN 957-598-209-6
  •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ISBN 957-847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