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佛教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Qbook.png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中文版维基百科佛教,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现代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此又可分为三大传承(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各传乘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基本上没有分别,在修行特色上与一些理论上则略有分别,以菩萨行理论的分别为最显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30%)、蒙古(93%)、日本(71%)、韩国(23%)、台湾 (28%)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老挝(65 %)、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但佛教徒人数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只能估计大约有3.7亿多人,约占世界总人口6%。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 “贱民(印度)|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依据《吠陀》圣典,“原人”(参见《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种姓制度仍在印度社会有很大影响。

非婆罗门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1.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四元素说|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具有唯物论的思想,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是一种主观主义学派;
  3.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4.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5.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6.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耆那教,在现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参见释迦牟尼条目),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 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东汉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基本教义

六道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需要指出的是,轮回的思想并不是佛教所独创的,而是借鉴了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理论。同时,在六道之外,已经解脱的众生在四圣界,这里的众生已经不在有生死流转、处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处于六道的众生、通过修行,可以进入到四圣界(如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四谛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哪一个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这种永无止歇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苦。
  •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皆是由于在无尽的轮回过程中,在贪、嗔、痴这三毒的驱使下做下很多的业,这些业积累起来成为未来的苦因。
  •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经过从四念处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习,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缘起

缘起理论是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缘起理论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根据这种理论,佛教否认了“第一因”和“造物主”的存在。

缘起论在原始佛教中的主要应用表现在十二因缘上。

因为觉悟到缘起法和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被称为辟支佛。

缘起理论的发展

在缘起理论的基础上,后来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中观学派发展出“空性”学说,唯识宗|唯识学派则提出了“阿赖耶识|阿赖耶缘起”,后期如来藏思想中又产生了“法界缘起”的说法。

佛教理论的发展

以上所讲的四圣谛及缘起理论是佛陀在世时对弟子们宣讲的教义,这些教义后来被称为原始佛教。释迦牟尼灭度之后,佛教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宗佛教几个主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佛教理论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部派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由于主流为大乘佛教,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部派佛教传统上说18个部派,但真实存在的数字应当在其以上。这些部派对于佛教理论进行了各种探索,并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现在对于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论尚不能进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毘婆沙论》等文献,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论点。由这些论述可见,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关于“法空”的问题,既有认为三世法实有的有部|说一切有部,也有说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有部|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其他部派的论书在汉译文献中也有保存,但数量远不及有部的资料)。

大乘佛教

在佛教建立大约五百年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对佛教理论有较大的发展。

如果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一个“苦”字,那么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一个“空”字。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论是有情众生还是物质元素,乃至时间空间,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并非真实存在。因此要想解脱苦,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佛陀所说的那样从六道中彻底脱离,因为所谓“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来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成为阿罗汉,按照大乘佛教的标准来看只能算是暂时的脱离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解脱。而真正彻底的解脱,只有成佛才能达到。众生都应该成佛,众生也都能够成佛(或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众生在成佛之前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种,称为六度(或六波罗蜜):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种以成佛为终极目标进行修行的佛弟子称为菩萨。

密宗佛教

大约在公元6、7世纪,大乘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密教开始兴起。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密教认为原来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不是佛的真实义谛。

密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持咒”、“灌顶”加持等。

禅宗思想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脱。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达摩为东土(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师徒次第相传,直到传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和南宗。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慧能之徒菏泽神会|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慧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宗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以降,禅宗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兴旺,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净土信仰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阿閦佛国信仰,东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净土宗因提倡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法门主要是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称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中,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称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真宗|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佛教徒

主条目:佛教徒

一般来说,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称为佛教徒,然而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在事实上“佛教徒”自称为“佛弟子”,这是因为“佛弟子 ”与佛陀的关系不是人与神的关系,而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无法理解这一点。而且没有“皈依佛教”的说法,事实上是“皈依三宝”。佛弟子基本上可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两大类,依性别在家众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等二众。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与在家二众合称七众,也就是七众佛子。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遵守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不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妄语之中,尚包括两舌、恶口、绮语。偷盗和邪淫也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响智慧的获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响成为佛弟子。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还有八戒和菩萨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佛教的影响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71%[1],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 梁启超以为“佛教是建设在极严密极忠实的认识论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动方式,更进而评判其价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达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ref>《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4,第9页</ref>

美国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国近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有信徒150万左右,是美国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后来改信佛教的。并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人们认为像达赖和一行这样的杰出佛教大师们在向社会贡献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别人信奉什么。”

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经列表

佛教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佛经是佛说的经典,又称为经藏,梵文称为修多罗,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梵文称为楗度、戒律称为毘尼,论藏梵文称为阿毘达磨。佛教的结集共有三藏十二部称为大藏经。现在全世界仅存二十八部内容相似但是使用不同的佛教语言撰写的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使用巴利文与弟子交谈,所以梵文和巴利文是原始佛教语言,中文和藏文的佛典是翻译的典籍,英文和日文根本不算是佛教语言,但是最后两种语言却是多数佛教专家使用以作为沟通的学术语言,汉传佛教典籍以禅宗语录留存最多。

佛教宗派

主条目:佛教宗派

汉传佛教的八宗

  • 三论宗
  • 天台宗
  • 贤首宗(华严宗)
  • 禅宗
  • 密宗(金刚乘)
  • 净土宗
  • 律宗
  • 法相宗(唯识宗)

藏传佛教的教派

  • 格鲁派(黄教)
  • 宁玛派(红教)
  • 噶举派(白教)
  • 萨迦派(花教)
  • 觉囊派
  • 噶当派
  • 希解派
  • 觉宇派
  • 廓扎派
  • 夏鲁派



参考文献

  •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
  • 印顺《印度佛教史》
  • 周叔迦《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 任杰《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北京出版社) ISBN 7-200-04718-X
  • 野上俊静《中国佛教史概说》ISBN 957-05-0812-4
  •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ISBN 986-7892-66-6
  • 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ISBN 957-598-209-6
  • 圣严法师《菩萨戒指要》ISBN 957-847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