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基督徒不可以替別人作保嗎?
「在箴言書中多次提醒我們,叫我們不要替別人作擔保,然而有時朋友真的等待著這個救急扶危的仗義幫助,以過渡一時的難關。我自己也曾經在經濟問題上失了預算,生活惶恐,幸有朋友和家人肯為我做擔保人,以致今天的我仍然能在主里平安度日。正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己的想,自己也曾經因著別人的幫助而得以渡過難關,難道當別人有困窘窮途的時候,自己卻見死不救嗎?又假如這個要找你做擔保的,是親戚、舊朋友或同學,甚至親生的兄弟姐妹,或者主內的弟兄姐妹,您是否都要這麼硬心腸呢?請指教。」——網頁〈留言版〉聽眾
指教實在不敢當,這是很切實的日常生活問題,值得我們來好好商討。基督徒可以替人作保嗎?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箴言書在聖經中的性質和功能。我們都知道,希伯來文的舊約聖經分三大類:1. 歷史書 2. 先知書 3.智慧書。箴言書是屬於第三類,中古時代的文士(Masoretes)把約伯記、箴言和詩篇,三卷書合起來,看為「詩」,又稱之為「真理之言」,因為這三卷書書名開頭的字,合起來正是「真理」(emeth)這個字。舊約的這個分法,是照七十士希臘文譯本的分法而來的。
就內容來說,箴言是智慧文學的一部分。智慧文學講的是實踐神學;注重今生多過來世,多講神的創造工作,少講祂的救贖計劃;多注重人類該負的責任,少講神的憐憫和赦免。箴言書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要盡其所能,管理世界,治理大地,與人和睦相處,這些都是箴言書的主題。
箴言是古代智慧經驗的累積,也是基於五經的信仰,是經得起年日的考驗的。假如說〈五經〉是講「信仰」,那麼〈箴言書〉就是講「生活」。它教導一個敬畏神的人該如何在世上過日子,重點是在於教導,不在於辯論或理論,目的是要培育和保存健康的家庭,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最終的目標是要扶立每一個人過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生。
箴言書是綜合古人聖善之言;從1:7到24章的末了都是所羅門的箴言,是比較早期的著作,大約在主前870-848年編成的,其中內容可分兩段:(一)從1:7到9:18。(二)從10:1到24:34。至於卷的前言(1:1-6)和卷末(25章到31章),卻是後加的,大概是希西家王的宗教復興期間,由文士收集編成,年代大約是在主前715年到686年間。
箴言書的確多次提到不要為人做擔保,特別在6:1,11:15,17:18,22:26,27:13等。6:1-5這樣說:「我兒,你若為朋友作保,替外人擊掌,你就被口中的話語纏住,被嘴裡的言語捉住。我兒,你既落在朋友手中,就當這樣行,才可救自己。你要自卑去懇求你的朋友,不要容你的眼睛睡覺,不要容你的眼皮打盹。要救自己如鹿脫離獵戶的手,如鳥脫離捕鳥人的手。」11:15說「為外人作保的,必受虧損,恨惡擊掌的卻得安穩。」17:17,18又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在鄰舍面前擊掌作保,乃是無知的人。」27:13說:」誰為生人作保,就拿誰的衣服,誰為外女作保,誰就承當。」22:26-27又說:「不要與人擊掌,不要為欠倩的作保,你若沒有什麼償還,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床呢?」
綜合以上幾處經文,聖經的教訓是說:我們不宜隨便為人作保,因為你並不熟悉他的人品,也不清楚他的背景,如果輕易地在人前逞強,那麼你所顯出的仗義精神就是愚蠢的,是沒有遠見的。
作保通常是以金錢抵押,保證別人在交易上誠實,如果對方是一個沒有信用的人,你只因為要表現一時之勇,擔保他所作的交易或許下的承諾,那麼,你就要負上法律上的責任。如果對方失信,債主就要向你追討一切的責任,要你補償一切的損失,這是極其不智之舉了。但是,聖經並非說不去幫助患難中的人,箴言3:27,28說: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裡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11:24又說: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可見神是要我們不惜代價地施捨出去,不期望償還,但卻不要輕易作保,免得陷入無底的深淵裡。
基督徒生活在罪惡和不信的世代中,到處都有陷阱,世人常常利用基督徒的誠實和無知來欺騙我們;耶穌教訓門徒要馴良如鴿子,卻要靈巧像蛇,就是這個意思。
箴言17:17-18清楚說明朋友是要時常親愛,弟兄是為患難而生,聖經並不是說我們不去幫助別人,乃是說要用智慧去幫助別人,要認清對方,並且要省察自己的心思意念和動機,然後才拔刀相助。
舊約聖經是針對當時的選民以色列而寫的,所以一切約之外的民都被視為外人,而一切以色列民都被視為鄰舍和兄弟。耶穌基督來,卻要打破這觀念,神的愛不但臨到以色列,也伸展到世上所有人。路加10:25-37記載耶穌引用利19:13-18,討論到愛鄰舍的問題時,律法師就馬上追問:「誰是我的鄰舍?」耶穌使用了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來解釋,祭司、利未人都見死不救,但非猶太族的撒馬利亞人反而履行了聖經的教訓去幫助這陌生人,結論是:憐憫人的就是好鄰舍。(參看路10:25-37)。
耶穌基督的教訓是發揮舊約律法的精華,超越律法的字句,今天我們看舊約也應該存同樣的態度。就拿馬太第5章耶穌基督論及起誓的問題來作個對照吧!舊約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而耶穌基督卻說:「你們什麼誓都不可起,……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耶穌基督在這裡並非另外立一條律法叫我們不可起誓,耶穌基督的意思乃是要我們以誠實的態度來說話,沒有必要憑什麼來作保證,因為只有神是不變的,我們根本不能控制什麼。
同樣的道理,箴言書也並不是限制我們不去為人作保,而是勸我們幫助人要謹慎,不可疏忽或虛妄的態度來做事,否則就會自食其果了。更不要為一時的逞強,或一時的勇氣,更或一時的面子問題去作保,卻要以愛人、幫助窮困人而作出甘心樂意的施捨。願神保守我們行事為人的出發點,願神祝福我們手中所作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