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十三章 主的升天與宣教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humbup.jpg 本書原文來自宣教神學的聖經基礎 賈禮榮黃彼得

宣教神學的聖經基礎
譯者序
第一部 宣教神學的聖經根據
     第一章 舊約中的宣教神學
     第二章 四福音中的宣教神學 
     第三章 使徒行傳中的宣教神學
     第四章 保羅的宣教事業
第二部 三位一體的神在宣教中的地位
     第五章 神的主權
     第六章 基督的主宰權
     第七章 聖靈的職事
第三部 宣教神學的必須
     第八章 宣教士的使命
     第九章 異教徒的命運
     第十章 基督教福音的性質
第四部 宣教的前後史
     第十一章 基督教信仰的獨特性
     第十二章 主的復活與宣教
     第十三章 主的升天與宣教
     第十四章 五旬節與宣教
     第十五章 主再來與宣教
第五部 宣教的屬靈動力
     第十六章 撒但的對抗
     第十七章 人的忿怒
     第十八章 教會的角色
     第十九章 神跡的地位
     第廿章 禱告的能力


  在耶穌生平的大事中,升天是最被忽略的一件事。對那些不信復活的人來說,升天根本就不必提了。那些認為耶穌只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對升天也隻字不提。在福音派中的人士,對升天的教義也不大關注。我們注重複活和再來,但不注重升天。

  升天的事,在早期教會要選人接替加略人猶大的職位,成為一種資格。要與使徒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的人,必須是見過耶穌的升天(徒一22)。

  升天,是神的兒子結束在地上生活必然的過程。耶穌不是永遠以肉身住在我們當中。約翰說,「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約一14)。耶穌基督來世,有其特別的目的,當他完成這目的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延長在世的日子。如果耶穌一直以肉身與我們同在,只有叫我們的靈命更貧乏,而不會更豐富。為了我們的好處,他必需回到天上去。

  復活與升大,不是兩回事。新約聖經看他是一事的兩面,或兩個步驟。在復活節早晨,耶穌第一句對馬利亞說,「不要摸我,因為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就是你的父。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廿17)。他是按步就班地去完成他的使命。

  保羅在以弗所書信將復活與升天聯在一起,「神使他從死里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弗一20)。在復活與升天之間自然有一個站。其間耶穌多勸勉門徒,並指示關於神的國度。他只要作完了安慰門徒的心,堅固他們的信心,並頒給前進的命令就夠了。他必須同去,坐在卅三年前,他自己甘願捨去,統管宇宙的寶座。


升天在歷史上的情境

  只有馬可和路加兩位福音的作者提到主升天的事,且只有幾個字。路加在使徒行傳開始的幾節,用美妙生動的筆,記述神的兒子結束在地上生活的事件。

  耶穌對自己升天的事常常提到。他對那些厭棄他話語的人說,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約六61-62)這是他第一次告訴門徒他將離開他們。日子更接近時,他再次向內層的門徒說明這事。在樓房上他告訴門徒,他已預備好了,就要離開他們。「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約十六28)

  在升天的那一日,門徒還在問「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麼?」(徒一5)。可見他們對耶穌預言他要死與復活的真理是完全不明白(太十六21-23)。

  主耶穌早已告訴他們國度的屬靈性質,他必需離開他們,聖靈才會降臨。可是他們仍然盼望以暫時的權力來建立地上的國度。每位研究新約的學者都可明顯地看出,當時的門徒都帶着強烈的民族意識,盼望彌賽亞的來臨。自被擄到巴比倫之後,狹窄的猶太民族主義仍無法消除。在基督受難周,他們的情緒更加低落。但復活重新帶給他們盼望,也解答他們的問題。

  耶穌以橄欖山為升天之地,這裡距離那常接待他的伯大尼村子約一、二哩路。當時到底有多少人親眼看見主升天呢?為數不大清楚。最少有十一使徒(徒一 21-22),可能還有另外的一百廿個人(徒一15),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及他的兄弟雅各。可能伯大尼的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也趕來觀看。路加在福音書的結束,說主耶穌升天前為他們祝福。她以祝福的手幔慢地上升,與門徒離別,直到雲彩將他遮蓋,使他們再看不見為止。這樣,神的兒子在地上的生活就此結束。正如他降生一樣,他是靜悄悄地,只有幾位所揀選的人歡送他。

  那些迷惘的門徒,呆呆地站着望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在過去的四十天中,他們的主忽然出現在他們中間,又忽然不見了。但今日他們所看見的事,有些不同。但與在以馬忤斯二位門徒在吃飯時,忽然不見的情形有些相似,然而也不盡相同(路甘四30-31)。這次是一朵雲彩將之遮蓋,這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也從來沒有想到的。當時他們的心實在惆悵不已。雲彩將主接去,他們再看不見時,他們還不知道所發生的事是什麼意思。正在這時侯,忽然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對他們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着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一11)。

  天使的宣布,提醒他們二件事:第一,證明升天的事實。耶穌的離開,不是暫時的分別,而過些日子又再與他們見面。這次的離開是在肉身中最後的離別,這位升天的主,要坐在全能的父神右邊。他在地上的工作已經完成了,現在他要進入天堂永遠與父神同在。所以門徒不要再希望他的顯現。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看見在肉身中的耶穌,從今以後,他們只能在心靈與誠實中事奉他,敬拜他。第二,天使預言主第二次再臨。他是為門徒的好處而去(約十四1-3);但對世人來說,卻不盡然是好處。「因為天只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神從創世以來,藉着聖先知的口所說的,凡不聽從他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徒三21-23)。

  現在讓我們轉移地上的視線,去看看天上所發生的情形。天上因為大能的征服者已勝利歸來,必充滿了喜樂和歡呼的聲音。他已完成了神託付他在地上的工作而榮耀父神。他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而完成了救贖人類的永遠救恩。他是我們救恩的元帥,已經打敗了撒但,毀滅了它的權勢。他已進入陰間,釋放那些被擄的人。他已攻破了黑暗的國度,帶著戰利品回到天家。當他帶着榮耀的身體歸回天上的時候,他身上是披着掛彩的戰袍。

  天上的天軍天兵,必熱烈地歡迎這位凱旋的君王,漫步在勝利大道上,走進珍珠門,黃金的街道,邊走邊唱說:

  眾城門哪!要抬起頭來;   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   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   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能力的耶和華;   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   萬軍的耶和華,他是榮耀的王(詩廿四7-9)。   當耶穌同到父右邊的時侯,他不單是神的兒子,也是那位在地上以絕對的順服榮耀父神的人子。耶穌道成肉身,在地上將父神向人啟示出來。他升天,帶着人性進入天堂,向父神報告人類的事。當他坐在父全能的右邊時,人性第一次在天堂出現。道成肉身,他成為我們骨中之骨,肉中之內。藉着屬神的位格,他得人性;他帶着這個人性與他一同進入天堂。所以我們可以說,他現在是「帶着我們的性情坐在寶座上」。

  道成肉身的另一大奧秘,就是耶穌進入天堂時,沒有撇下他的人性。他以救贖人性先鋒的身份進入天堂。今日成為我們的大祭司永遠坐在天上。他升天約三十年之後,保羅說,「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5)。無論他到哪裡去,我們必要跟從(約十三36)。就在今日;我們救恩的元帥,仍帶着許多的兒子進入榮耀(來二10)。


升天在道德上的需要

  當耶穌對門徒宣布他要離開他們的時候,自然地,他們都充滿了憂愁和懼怕。當他與們同在時,對他們仍有何等重大的意義。如果沒有他,他們將如何過活呢?但耶穌堅持他要離開,對門徒不但不是損失,反是成為益處。「然而我將實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約十六7)。其益處有二:其一,聖靈來臨;其二,教會建立。


聖靈降臨

  約翰福音有二處記載,耶穌的離開與聖靈的降臨聯在一起。一處是在住棚節時,耶穌說到,凡信他的人,要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接着解釋:「耶穌這話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着榮耀」(約七39)。第二處是耶穌對門徙說:「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約十六7)。

  這兩處的經文清楚地告訴我們,在耶穌升天坐在全能父的右邊,重新得同他從前的榮耀,與五旬節聖靈的降臨有聯繫的必要。這聯繫的實情到底如何,我們不清楚,聖經只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而不加解釋。所以我們只能說,這是三位一體之間必須有的關係。

  從三位一體的神,在其救贖世人的工作上,每位各有其自己的角色來看。某些工作由聖父來擔任最好,有些由聖子來擔任最好,有些由聖靈來擔任最好。因為聖子完成他在地上的工作(約十七),他就回到天上去,而為聖靈預備來世上的道路(約十六7)。

  在三位一體神的第二位與第三位交替工作的事上,我們不要以為有任何損害到教會的事。因為主說:「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約十四12)。正如耶穌怎樣繼續天父所交代的工作(太十一11;十三17);聖靈也繼續聖子所交代的工作。

  這「更大的工作」在使徒行傳中已清楚說明。五旬節以後門徒所作的工作是比他們三年之久跟從耶穌時所作的更多。例如彼得在耶路撒冷,腓利在撒瑪利亞,巴拿巴在安提阿,保羅在以弗所等所完成的工作,不論在事件的大小上、或工作的範圍,都比耶穌在世時所作的工作都大。不但使徒們作這些「更大的工作」,他們的繼承人也同樣作那比他們更大的事。他們被稱為「翻天覆地的人物」。他們能完成比這些更大的事,不是因為他們是使徒的繼承人,乃是因為他們靠着聖靈的大能去工作。

  教會在耶穌的應許與聖靈大能的幫助下,一直在作「更大的事」。當聖靈在那裡能自由工作時,教會就得了復興,福音就有力地傳開,千萬的罪人就悔改歸向基督。在英國的衛斯理約翰和懷特腓德,在美國的愛德華約拿單和奮尼,在英美的慕迪,以及近來在世界六大州的葛培理等,他們不是靠勢力,乃是靠神的靈完成了「更大的事」。要解釋福音卓越的成功,教會有增長的盛況,彼得在五旬節的答案最好。他說:「耶穌,上帝已經叫他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他既被神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聖靈澆灌下來」(徒二32-33)。在教會的歷史上常常出現的悲劇,就是以紅豆湯的代價出賣其長子的權利。以人的遺傳取代神的話語,以世界的方法和技術取代聖靈的能力。


教會的建立

  主升天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要建立令人注目的教會。基督教會不是人為的組織,乃是生命的機體。教會與社團有許多不同點。教會是由基督所建立奧秘的身體 (弗21-32),是蒙天召的(來三1),是屬天上的(腓三20)。聖經用許多不同的詞句來描述他:「屬靈的家」,「聖潔的殿」,「君尊的祭司」。他主要的功用不是在展示物質的財富,誇耀暫時的勢力,製造政治的影響。他乃是要顯明基督復活的榮耀。

  正如基督所指示的,教會要注重屬靈的品格過於物質的富足;注視普世的範圍過於地方的領域。為要教會達成這個目的,必須以聖靈看不見的同在來取代基督在肉身中看得見的同在。我們不難想像如果耶穌仍以肉身的形狀在地上建立教會,那他必須建立一個地理上的總部。這個在世界上的教會首都,將帶給教會與國家之間無窮盡的困難。在古代世界的諸大城市中,耶路撒冷城是最合條件的。如果耶路撒冷成為教會的首都,那麼教會就很難脫離千年以來成為猶太教的民族主義和聖殿為敬拜的中心思想。教會在這樣的氣氛中若要發展全世界的布道工作,將要受到猶太教教規教義等的牽掣,而無法自由活動,也無法發揮為光為鹽使命。

  耶咱撒冷在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使徒就會討厭到遠方去布道。如果耶穌肉身的同在成為教會的中心,那麼各信徒的心目必常常注視這中心,無論他們到那裡去,必常常回頭注目在這座聖城。他們若旅行到更遠的地方去,那距離感就更大。他們就不能四海為家。他們必要常常同去作報告,並接受新的指示。他們在海外所辦的教會自然要看耶路撒冷為母會,而各重要的事情也要請示中央,海外的教會永遠站在輕弱的地位上,而永遠不能建立強而有力的本地教會。

  如果耶穌以肉身居住耶路撒冷教會,對信徒的生活和信心還有更大的害處。那麼所有的信徒都渴慕到耶路撒冷去朝聖,去摸聖體。那些疾病不得醫治人,問題得不到答案的人,都要變賣田地財產前往聖地求神醫。在這種的情形之下,耶路撒冷將成為基督教的麥加,約但河要成為基督教的恆河(印度教的聖河)。基督教就要變成地區化、俗世化,異教化的一個組織了。

  這樣每個基督徒都要親身到耶路撒冷去,我們就要像馬大責備耶穌的遲到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十一21)。馬大想,因為耶穌不能同時在兩個地方,因此拉撒路死了。

  不但病人必須要到耶路撒冷去才得醫治。罪人要得赦兔,背道者要悔改,懷疑者要得釋疑,都要從海、陸、空等各路來到耶路撒冷,來尋求他們問題的答案。這種的情形就完全破壞了基督教的屬靈本質。

  耶穌在世生活用品完全沒有留下一點的遺蹟。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他出生時用的馬槽,他住過的房子,釘死他的十字架,早就化為灰燼。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加略山釘主的十字架的正確地點,或空墳墓在哪裡。他沒有寫下一本書,建立任何紀念碑,開辦任何機構,甚至他沒有留下一張自己的圖像。為此我們真要大大感謝主。中世紀在人的心靈中還是充滿着敬拜圖、像、遺物等迷信的拜偶像行為。我們要讚美神的智慧,將那與主有關聯的東西都移去,高舉他坐在他自己大能的右邊。而建立一個屬靈的,普世性的宗教。升天結束他在地上生活的布幕,叫那些蒙召的跟從者的生活是憑着信心,而不是憑着眼見。


升天在屬靈上的意義

  升天直接帶領三個主要的集團:個別的信徒,基督的教會,全球的教會。

高舉基督與個別信徒的關係

  新約清楚教導我們,所有的信徒都是祭司,也堅持每個神的兒女都可以立刻自由來到天父的面前。信心是唯一與神交通的條件(來十一6)。信心是我們站在神面前唯一的根基(加二16)。這些都證明現在耶穌是坐在全能的父上帝右邊,他成為每個信徒的中保,辯護人、和大祭司。

  (甲)基督是我們的中保。

  罪叫人與神隔開,造成人有一種分離感。所以人常常覺得在神與人之間需要一位調解人。約伯就想到有這樣的需要,他呼?着說:「我若用雪水洗身,用鹽潔淨我的手,你還是扔我在坑裡,我的衣服都憎惡我。他本不像我是人,使我可以回答他,又使我們可以同聽審判。我們中間沒有聽訟的人,可以向我們兩造按手」(伯九30-33)。

  誰能在神與人之間按手?在那裡能找到這樣的「中間人」呢?在人的後裔中實在找不到,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神的榮耀(羅三23)。在天上的天使中也找不到,因為天使沒有神的性情,也沒有人的性情。因此他們不能成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保,也不能將雙方結聯在一起。只有那一位會成為人的基督耶穌,因為他有神的性情,也有人的性情。保羅說:「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5)。

  他本有上帝的形像(腓二六),他能抓住神的一方面。他親自成了血肉之體(來二14),所以他能抓住人的一方面。他鋪下了中保的根基,所以能在十字架上將兩下結聯在一起。他救贖的工作成為事實,因此從死里復活,被高舉坐在父神全能者的右邊,成為君王和救主。直到今日,他仍然坐在父的右邊,成為神與人之間唯一中保,若不藉着他,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

  (乙)基督是我們的辯護人。

  信徒有三個仇敵:世界,肉體,和撒但。當我們還活在肉身之中的一天,我們是一直受到撒但的攻擊。聖經稱撒但為「控告弟兄的」(啟十二10)。因此撒但如不能毀壞信徒,它就用控告中傷信徒。耶穌掀開那看不見世界的簾幕,揭露撒但是我們最大的仇敵。他對西門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着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路廿二31-32)。

  從起初撒但就定意,要毀壞神手所創造和救贖的工作。雖然信徒已從黑暗的國度遷入光明的國度,然而撒但仍是繼續作破壞的工作。它將信徒帶到神的面前,然後指控信徒一切的惡行。正如大衛抵禦哥利亞對以色列軍隊天天的開陣,大衛偉大的子孫基督,由於他得勝罪惡與死亡,抵禦仇敵惡意的攻擊,拯救信徒脫離撒但的控告。保羅說得好:「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里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八33-34)。

  基督在十字架上救贖的目的,就是要救贖世人「脫離一切罪惡」(多二14)。這包括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權勢和刑罰(羅六12-14)。所以約翰能這樣寫道:「我的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壹二1)。「中保就是辯護人」(約十四26)。這樣信徒有兩位辯護人,一位在神右邊的耶穌基督,一位在心中的聖靈。當信徒犯罪時,他在基督里的生命不會被奪去。那位為他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是一位代替他坐在寶座上的基督。他保證信徒蒙召是要過一無罪的生活,和蒙神赦免的生活。

  撒但有能力打敗彼得,是毫無疑問的。但不能打敗彼得的辯護人,耶穌基督。

  (丙)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

  舊約的大祭司是直接處理一切宗教的事務,早晚為百姓獻祭。麻瘋的人到他面前,請他檢查和潔淨。違犯條例的人到他那裡求赦兔,有過犯的人到他那裡認罪獻祭。他膏立先知,為君王加冕。每個人都仰望大祭司的憐憫和扶助。

  亞倫與其繼承人為當代的人代禱,今日基督也同樣為我們代禱。基督具有比亞倫更完美的資格為大祭司。在他的神性里,他有能力完成幫助其子民的目的。在他的人性里,他完全明白人的性情,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他是最完美的大祭司,因為他有知識、也有經驗。在肉身時,他凡事受過試探。他藉着受苦得以完全。因為他受苦,受遇試探,所以他能體恤那受試探的人(來四14-16)。

  以色列人如何帶着他們的試探和苦難到亞倫那裡去,他也邀請「我們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他知道我們,愛我們、關心我們。沒有一件事太大是他能力作不到的,沒有一件事大小是不值得他愛的。他永遠活着為我們代求。今日我們所作的,多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已完成的工作」。但新約也提及基督在寶座上作「未完成的工作」。這未完成的工作是要完成那已完成的工作。這就是保羅所說的,叫我們更要因她的生而得救 (羅五10)。

  基督在父神右邊繼續所作的這三項工作,特別是為那在非基督教區域工作、生活的宣教士。加添他們力量,安慰他們的灰心。親自與他們同在,使他們不致覺到孤單。在每天的每時刻都可以立刻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正如保羅說的,「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於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8-9)。當他所愛的信徒犯了不道德和拜偶像的罪,他不絕望。他知道在父面前有一位辯護人為他們辯護。有一位大祭司知道他們的懼伯和愚昧,可為他們禱告,正如他會為彼得禱告一樣(路廿二32)。


高舉基督與教會的關係

  基督升天與教會有個獨特的關係,這是新約中一個大奧秘。保羅說:「神使他從死里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一20-23)。什麼使教會在地上成為一個獨特的機構?不是悠久的歷史,文雅的禮序,錐偉的堂座,古代的遺傳,物質的財富,政治的力量;乃是基督的同在和能力。保羅說:「基督是全體教會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里首生復活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

  保羅所用的「教會」這個詞,是指「信仰的家」,不是宗派的界限和神學上的差異。每個信徒是蒙他的寶血所救贖,蒙他的能力所保守,並藉聖靈住在他們心中,成為普性教會的一份子。地方教會有執事長老。大的宗派有會督、主教。但那無形的教會,基督的身體,是以耶穌為元首的。他維持教會的生命,促進教會的增長,指揮教會的行動。

  當基督升天后,他賜下一些恩賜給教會,如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弗四11,但這些都是個別性的,不論他的生活怎樣聖潔,事奉如何成功,他們永不能篡奪教會元首的地位。他們最有成就的,不過是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教會只有一位主,他是大牧人,所有的牧者都在他的管轄之下。他是我們靈魂的監督,而其他的只是牧人。他是莊稼的主,其他的只是工人。他是教會的獨一根基,其他的只是活石。他是身體的頭,其他的只是互相聯絡的肢體。

  因此,教會在地上沒有有形的元首。他的元首是在天上。他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教會與他的聯繫是建立在不能隔絕的生命和愛心上。教會沒有別的愛人,也不能跟從別的領袖。他不認識其他的聲音,承認其他的權威,他只能以基督的心為心,表彰基督的生命,遵行基督的旨意。這是歷代教會最主要的使命。教會若降服在教宗之前,就是以人的遺傳取代神的命令。

  教會的宣教事工若忽略主升天的事,這是不應該的。保羅教導他在羅馬帝國所建立的教會,要直接仰望那升天的元首基督。而不是仰望耶路撒冷,安提阿,以弗所,或羅馬的教會。每個教會都要直接與活的主聯繫,在聖靈的帶領下不斷發展他敬拜的方式,增長的形式,布道的方法,和交通的樣式。雖然有凶暴的豺狼要攻擊以弗所的教會,但保羅只將他們交託上帝和他恩惠的道(徒廿32)。這樣全世界的教會才會真正的獨立,本地的教會才能在他們傳統的文化中表達基督的信仰。

  羅馬天主教在第三世界最大的難題是本地教會與梵帝崗聯繫的問題。全世界的羅馬天主 教,必須承認教宗的最高權威。本國的教會沒有最高的權威。巴西、烏干達、和日本的天主教會都是在羅馬天主教的統治之下,他們沒有自己的權柄。這就是共產國家特別注意天主教的原因。


基督的升天與世界的關係

  基督升到父神右邊,神立他為宇宙最高的主宰。「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弗一21)。

  當耶穌基督開始在地上生存的時候,他是「自己卑微」(腓二7)。當他在地上寄居的日子滿了,他又取回那會經自動捨去屬靈的能力和特權。升天,不但恢復他原來的榮耀,同時也得着他為人子的榮耀。這是父神對他完全須服的生命而頒給的賞賜(腓二9-11)。從地獄的深處被高舉至最高的天上,是神回答那些譏笑他的敵人。在他的屈辱中,他忍受最大的苦難和羞辱,在他的高升中,他榮獲無可比擬的能力和榮耀。

  在他快要升天的前一刻,耶穌對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8-19)。

  藉着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的功勞,他成為全世界獨一的救主(徒四12)。藉着他升天的功績,他成為全宇宙的主宰(提前六15)。因此萬膝都要向他跪拜,無不口稱耶穌為主,使榮耀歸給父上帝(腓二10-11)。

  宣教士必須記得,在多元世界中傳福音,宣教士必會常受指控為文化的帝國主義者。對這種指控不須作出任何的辯論或辯護。基督教不是白人的宗教,正如太陽不是白人的太陽一樣。中國格言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太陽系中只有一個太陽,這太陽並不是某個民族所獨有的。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有權享受他的光和熱。

  宣教士不必對印度教徒或佛教徒說:「你要信我的聖經,你要信我的福音,你要接受我的宗教」。聖經,福音,和基督的死與復活,是神賜給全世界的。所以宣教士應當說:「這福音是我們的,聖經是給你的,正如聖經是給我的一樣」。

  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不是單屬於白種人的神。他是世界的創造者和維持者。他不是特別「屬於」某一個種族。耶穌不是英國人,也不是美國人。他是人子,他是屬於全人類的。他是宇宙的基督,普世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