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二章 早期教会的信息
《新约神学浅介》 |
导言 |
---|
第一章 耶稣的信息:天国的福音 |
第二章 早期教会的信息 |
第三章 保罗的信息:基督里的救恩 |
第四章 彼得、犹大、希伯来书与路加的信息 |
第五章 约翰的信息:生命之道 |
第六章 比较与综合 |
第二章
早期教会的信息
随着耶稣基督的复活与圣灵的降临,新约教会正式建立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在耶稣基督以后,新约中另一次重要的启示是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初期使徒保罗的信息。但这并非说在使徒保罗之前神静默了二十年,因为在使徒行传中,我们可看到使徒们信息的重心,而雅各书也稍微让我们看到神在这时候赐给巴勒斯坦教会的信息。
第一节 共同的特征:复活的主
耶稣的复活无疑为人类开启了生命的真义,也是目前神学界争论的要点。1关于复活的性质,目前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二说。一种是传统的看法,一般称它是“身体复活”;另一说是以布特曼为代表的“非神话化”的解释,认为耶稣的复活是时空之下发生的一件历史事实:门徒在复活节早上有一个很独特的属灵体验,但是,当他们以语言表达这经历时,便用当代的宇宙观去表达,说耶稣“复活”了。根据圣经的证据,第一说显然是最合理,因为耶稣复活以后,他的身体便不再在坟墓中。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说耶稣是身体复活,强调的是他复活的身体是由世上的身体变成,而不是说他复活后的身体仅是一种肉体的复苏,因为在福音书的记载中,我们都看到他复活后的身体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倘若有人要找出耶稣基督的信息与教会信息最大的差异,我们可这样说:在耶稣的信息中,他传的是神的国,在初代教会的信息中,他们传的是以耶稣为主的福音。
在“耶稣的信息”一章中,我们已提过福音书的作者都异口同声地说耶稣的复活是他为王的时候。有人分析使徒行传中彼得在第二、三、四与十章的讲章,发现初期教会的信息有下列的重点:
1. 应许成全的日期已经来临。
2.这成全是耶稣的事工、受死与复活所带来的。
3.由于他的复活,耶稣被神高举,成为新以色列人的领袖。
4. 教会中圣灵的运行表示基督如今已得权柄与荣耀。
5. 基督快降临,弥赛亚时代将达到高峰。
6.悔改的呼召。2
别人仔细研究之下,发现上述的观念太偏重弥赛亚时代,而忽视整个信息的中心是集中在耶稣基督身上,并且论及耶稣基督时,重点也是在他的复活,认为复活证明他是神所膏立的王。3
在这修正的意见之下,耶稣基督复活的重要性非常明显。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彼得五旬节的讲章之中,他不但称耶稣基督为王,也称他为主:“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这里所说的“主”字,在讲章中已出现二次,一次是在卅四与卅五两节,引用诗一一01的话,另一次是在廿一节,引用珥二32的话:“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在希伯来文圣经中,珥二32的“主”字原是“耶和华”,但彼得讲章中引用这话,很明显地是指耶稣基督而言。
在当代,“主”字这名词可以有多层的含意。当希利尼人见腓力,称他为“主”(约十二21希腊原文)时,中文圣经正确地译为“先生”;不过,这名称也可以用来称呼任何一位有权柄的人,自一家之主至一国之君(参太十24至25,林前八5);而在旧约希腊文译本中,它也被用以翻译那全地之主──耶和华,因此,“主”字也是对神的尊称。珥二32便是一个明显的实例。
在四福音中,我们亦可以发现这名称应用在耶稣身上时,也是可以有多种含意。在约四11、19两节,撒玛利亚妇人称耶稣为“主”(原文),但中文圣经正确地译为“先生”,因为在文脉中,我们看到她眼中的耶稣不过是一个犹太人,顶多是一位先知。有时,若将三本福音书同样的记载加以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例如,虽然太十七4报导彼得称耶稣为“主”,可九5却说彼得称他为“拉比”,路九33则写“夫子”。从这三段经文的比较,我们可说“主”这个称呼有时并不全等于约珥书的“主”耶和华。不过,这并不是说门徒只当耶稣是一位普通的拉比,因为在同段的经文中,我们又看到神又再次向他们指出耶稣的独特性。
倘若门徒对耶稣基督的认识不是那么清楚,耶稣在世时曾否说自己是“主”呢?若有的话,这“主”字到底有甚么含意?无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经文中,这名词的含意很难加以准确地界定;但是,在另一些经文中,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主”字不仅是指一位有权柄的夫子,更指超越世人的神。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经文:
当耶稣与犹太人辩论时,他曾问了一个问题:“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太廿二43至45)这段经文不但证明耶稣表明他是大卫的子孙和基督,也暗示他的王权超越大卫,而且在大卫时已经存在。彼得在五旬节便引用了这段经文。
在登山宝训中,他教导门徒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太七22至23)这里表示他有超自然的能力,而且有审判的权柄。
此外,在上一章我们也已提及,耶稣在世时,已经对那些跟从他的人要求绝对的顺服,犹如旧约时代的人要对神绝对忠诚一样。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这样说:耶稣在世时,已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身份,而且也向人表明他真正的身份,但世人对他的认识则深浅不一。门徒当时已多少明白耶稣的独特性,到复活以后,他们更进一步地确定。换言之,“耶稣为主”的信息并非门徒在主复活后所创,而是他们在复活的亮光下,更明显地传递耶稣在世时对人绝对的要求。
第二节 雅各的信息:知行合一
雅各书本身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它成书的日期,即使它不是写于四十年代,也可能是在五十年代,4对象则显然是巴勒斯坦犹太教会的信徒。
学者们研究雅各书时,经常发现书中有许多话与马太福音中耶稣基督的教训内容类似,而用字不同。有人认为雅各的话与登山宝训类似的有下列各点:5
雅各书 内容 马太福音
一2 试炼中的喜乐 五10至12
一4 要完全 五48
一5 求好的东西 七7起
一20 勿发怒 五22
一22 要听而行 七24起
二10 要守全律法, 五19
二13 怜悯人的福气 五7
三18 使人和睦的福气 五9
四4 与世俗为友 六24
四10 谦卑的福气 五5
四11、 12 不要论断 七1至5
五2起 蛀虫与生锈损坏钱财 六19
五10 以先知为例 五12
五12 勿起誓 五33至37
雅各所关心的,很明显的是基督徒生活的问题。他书中有两句常被人引用的话都与这主题有关:“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一22)“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二17)上一段我们已指出,一章二十二节的话事实上是与耶稣基督的劝告一样;然而,二章十七节是否与保罗因信称义的教训冲突呢?关于保罗的教训,我们在第三章会加以讨论,在这里,我们只需注意雅各书的教训。首先,我们应注意,虽然雅各在二章二十五节说妓女喇合是“因行为称义”,他事实上是在说喇合与亚伯拉罕一样,“称义是因为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二十四节),而二十四节这句话的意思,在二十二节又以另一方式表达:“信心是与他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把这几节所说的话排列出来,我们便会更清楚:
二十一节 亚伯拉罕因行为称义。
二十二节 信心行为并行,行为成全信心。
二十四节 称义因行为,不单因着信。
二十五节 喇合因行为称义。
换言之,雅各所强调的因行为称义,事实上不是否定信心的地位。
其次,在二章十四至二十节,雅各所说的信心有几个特点。第一、十五至十六节所举的例中,“信心”等于“口头的祝福”而没有实际的行动;第二、在十八节中,“信心”等于“内心的意念”,“行为”等于行动的证明;第三、十九节所说“鬼魔也信”实际上是说鬼魔也知道与承认。换言之,雅各书中所说的信心,是一种没有行动配合的理智与口头上的信仰。当他反对这种信仰时,事实上他是在重复第一章所强调行道与听道的配合:“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一23至24)在第三及第三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保罗与约翰也同样反对这种肤浅而表面的信心”:死的正统信仰!
在雅各书中我们亦常看到他强调“律法”(一25,二12 )。但是,他所说的律法事实上是神所启示的原则(二10至11),在这律法中包括了怜悯(二13),律法的本意是“要爱人如己”(二8),因此,雅各书中真正的敬虔,“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一27)。这也就是他两次说律法是“使人自由的律法”(一25,12)的基本原因了。在这一点,我们事实上又是看到他与旧约的先知们及耶稣基督有一样的精神。
“勒住舌头”、“怜悯”、“不沾世俗”是雅各书中给信徒实际生活的三个基本原则(一26至27)。“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一26)这句话的意思,雅各在三章一至十二节为我们进一步地说明了:要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二节),不要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第九节),而最严重的,便是那些作师傅而又在舌头上犯罪的人,因为晓我们要受更重的审判。”(第一节)这是一种知行不一的表现。
有关“怜悯”的问题是在两个实际的生活事例中表达出来。第一个实际的考验是教会对待富豪与穷人的态度。倘若他们因着钱财与衣着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便证明教会没有真正了解救恩的原则:神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二5)。他们是违犯了律法中怜悯人的教训(二13)。同样,怜悯的考验,是在于教会信徒能否“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一27)。除了为缺衣缺食的弟兄姐妹祝福与祷告之外,也应“给他们身体所需的”,否则,这是另一种知行不一致的表现。
世俗的危机也在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种表现是因追求物质的享受而争竞,忘记贫穷人,甚至欺压穷人。这种表现是“心怀二意”(四8),也忘记“主来的日子近了”(五8);在那日有苦难(五1),是愁苦、悲哀、哭泣的日子(四9),也是“宰杀的日子”(五5)。另一种表现,是“张狂夸口”(四16)为自己筹划,而且以为生命与将来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在这种世俗的自持的反面,雅各书强调信心。这信心在雅各的教训中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经得起试炼,特别是在世上境遇的变化中,学习忍耐的功课(一2至18,五7至11);第二是信心的祷告,特别是为患病的弟兄祷告(五13至20)。
讨论问题:
一、有人说信主的第一步是信耶稣是救主,第二步才是信耶稣是主。这说法对吗?在实际生活上,“信耶稣是救主”与“信耶稣是主”到底会有甚么差别?
二、雅各书所说的敬虔,与你自己的属灵观念有何异同?
注解
1.关于复活的问题,可参C. E. Ladd, I Believe in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Grand Rapids,1975)。
2.C. H. Dodd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Chiago,1936),pp. 21——24。
3.R.H.Mounce,The Essential Nature of New Testament Preaching(Grand Rapids,1960) , pp. 60——87。
4.A. F.J.Klij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Leiden,1967),pp. 149ff·
5.D.Guthrie,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3rd.ed,Downers Grove,1970),p.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