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II251-260
DAY 251 [3.8.6] 十字架是天父的管教
我們至為慈悲的天父,不僅知道我們的軟弱,也常常糾正我們過去所犯的罪,為要使我們繼續順服他。因此,每當我們遭受苦難時,應當立刻想到以前的生活;我們總是能想起過去所作的某些事情,是配得這樣的管教。然而,忍受苦難的勸勉,主要不是根據我們承認自己的罪。聖經明確教導我們,有一更重要的目的;使徒保羅說:神以患難管教我們,「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11:32)。
所以,在患難的困苦煎熬之中,我們必須記住父神對我們的慈愛和恩典,因為即使在那時,他仍然繼續拯救我們,使我們成聖。因神以患難待我們,並非毀壞我們,叫我們滅亡,反而是要救我們脫離世人所遭的咒詛定罪。這樣的認識就會引領我們明白聖經的教導:「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箴3:11-12)。
當我們認出苦難是天父的杖時,我們的責任是顯明自己是謙卑受教的兒女,而不是在傲慢中效法那些在惡行中心變剛硬之人。當我們跌倒遠離神時,神若不以責罰召我們歸正,就是任憑我們遭毀滅。所以,神說的是千真萬確:我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來12:8)。
既然如此,當天父宣告他對我們的慈愛,和看顧我們救我們到底時,我們若無法忍受,則這就證明我們是最悖逆的。聖經教導我們,這就是非信徒和信徒的區別:非信徒就如剛硬成性、徹底邪惡的奴隸,遭受管教時,只會變得越來越惡,越來越頑固。信徒就如自由之兒女,遭受管教時,就被帶領悔改歸正。因此,你願意作哪一種人?你願意屬於哪一類人呢?
DAY 252 [3.8.7] 為義受苦
為義受逼迫,是神賜給我們獨特的安慰。我們應當認識神賜給我們何等大的尊榮,使我們可以為義受逼迫,這是基督精兵的榮譽徽章。這不僅是指那些為福音辯護的人,也是包括那些在任何方面為了義的緣故,為義受逼迫的人。因此,無論是宣告神的真道對抗撒但的假道,
或是起來保護良善無辜的人,抵抗惡人的危害,我們必因此遭受世人的逼迫和恨惡,使我們的性命、財富、尊榮遭受危害。
當我們為義受逼迫時,是將我們所作的獻給神,我們不要憂傷或感到煩擾,也不可認為自己在苦難中是命苦悲慘,因為主親口宣告我們是「有福的」(太5:10)。若只考慮貧困本身,則貧困是悲慘的;同樣的,放逐、受人鄙視、坐監、羞辱,其本身是悲慘的;最後,死亡本身是一切災難的終極。然而,當神的恩寵臨到我們身上時,這一切災難都成為我們的福分。所以,我們應當滿足於基督所見證的,而不是肉體虛偽的評估。結果我們必與使徒一同歡喜快樂,因為「被算是配為基督的名受辱」(徒5:41)。
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若我們是無辜並良心清白,卻被不敬虔之人的惡行奪去我們的財產,則在世人眼中我們的確被視為窮困潦倒。但有神的同在,我們在天上真實的財寶反而因此增加了。若我們被親人趕出家門,則我們在神家裡更加親密的被接納。若我們受苦難和被人藐視,則我們在基督裏更加深入的紮根。若我們為主的緣故受凌辱,我們在天國裏的地位更尊榮。
即使我們被人殺害,則那進入到幸福永生的大門,必為我們開啟。我們若低估了主所看為如此貴重的永生福分(林後4:17-18),視為不如今生虛妄且轉眼成空的誘人事物,則這真是我們的恥辱了!
DAY 253 [3.8.8] 基督徒背負十架受苦,在神裡面得安慰
當我們為義受逼迫,遭受羞辱或患難時,聖經的許多教導,賜給我們極豐富的安慰。因此,我們若不甘心樂意從主的手中接受這些苦難,則我們是忘恩負義;特別因為這樣的十架,本來就是信徒所當有的(路9:23-24),而且基督定意藉著我們受苦,從我們身上得榮耀,正如彼得所教導的(彼前4:12-14)。
然而,既然對性格高尚的人而言,蒙羞受辱比受死一百次更難受,所以,保羅特別警告我們,我們不僅是要受逼迫,也必受羞辱,因為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神(提前4:10)。所以,在另一處經文中,保羅吩咐我們效法他的榜樣行,不論是被人貶損或被人稱讚,惡名或美名(林後6:8)。
然而,我們應當甘心樂意面對苦難與逼迫,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消除一切痛苦的感受。若是不會感到十字架的痛苦,則沒有聖徒的堅忍;若我們不經歷悲傷痛苦,則不會學習恆久忍耐。假若沒有貧困的煎熬、沒有疾病的折磨、沒有凌辱的刺痛、沒有死亡的恐怖,那麼無關痛癢的忍受這些災難,怎能顯示出剛毅和謹守呢?
既然這些災難每樣都有內涵的痛苦,其本質就是要刺傷我們的心,這就彰顯信徒的勇敢堅毅。雖然他在苦難中被這些苦難所刺傷,感受到苦難是多麼厲害,然而他勇敢的抵擋它,至終勝過它。在此顯示聖徒的堅忍:當他受到苦難的尖銳刺激時,他仍然因為敬畏神而謹守,不放縱私慾而作出任何衝動。其實神的恩典豐富夠用,必保守與堅固他的子民經歷一切苦難(彼前5:9-11)。信徒在悲哀和苦惱中受傷,若倚靠神得著心靈的安慰,則他的喜樂必在此興起發光(林後12:8-10)。
DAY 254 [3.8.9] 基督徒在受苦難時,會表現自己的痛苦
信徒在面對憂患時,竭力忍耐謹守,對抗傷痛的感覺。保羅恰當的描述此掙扎爭戰:「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4:8-9)。由此可見,忍耐背負十字架,並非完全失去知覺,完全沒有痛苦的感覺。背負十字架,並非像古時的「斯多亞派」人士,荒謬的描述「心靈偉大之人」:拋棄人一切人性情感,不論逆境或順境,憂傷時刻或快樂時光,感受都是一樣,就如石頭那樣不受任何影響。然而,這所謂崇高的智慧,帶給他們怎樣的益處呢?他們所描述的「忍耐」形像,是在人間絕對找不到的,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反而言之,如此捏造的「超人」是經過他們精工設計,不食人間煙火,根本在人的能力之外。
在基督徒當中也有一些「新」斯多亞派。他們不僅認為呻吟和流淚,甚至以為憂傷和擔心,都是敗壞的罪過。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調,多半來自一些無所事事的人,他們只是紙上談兵,也不願實際行動,只能捏造這類似是而非的論調。然而,我們與這種「鐵石心腸」哲學毫不相干。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不僅是以他的話,也以他的榜樣,斥責這種哲學,因他為自己的苦難呻吟哀哭,也為別人的苦難流淚哭泣。他也同樣教導門徒:「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約16:20)。而且,免得有人將哀哭當作邪惡,基督公開的宣告:「哀慟的人有福了」(太五4)。
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假若一切哭泣都被禁止,那麼我們如何看待主自己,他大聲哀哭流淚禱告(來5:7),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22:44)?若將一切的懼怕都說成是出於不信,那我們要如何看待基督自己所深感的懼怕(太26:37;可14:33)?我們若厭惡一切的憂傷,那麼我們如何接受基督的這話:「我心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太26:38)?
DAY 255 [3.8.10] 憂傷與忍耐是彼此衝突的
我們說信徒也會憂傷,是要提醒敬虔之人免於絕望,免得因他們無法除去本性的憂傷,而立即放棄學習忍耐。人若將忍耐當作麻木,將勇敢堅忍的聖徒視為木頭,至終必定放棄追求忍耐。聖經稱讚聖徒的堅忍,當他們遭受嚴重的災難,卻不至於崩潰或跌倒;雖然受痛苦所刺傷,卻同時充滿屬靈的喜樂;雖然受憂慮所壓迫,卻因神的安慰而甦醒,重新得力。
同時,他們在心裏仍有對立衝突:他們的自然感覺,逃避和懼怕一切自己感受到的危險;然而他們的敬虔情感,則竭力學習順服神的旨意,即使要經歷這些困難。主對彼得所說的話,表明此對立衝突:「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去的地方」(約21:18)。當彼得必須藉死來榮耀神時,他為主受死,不可能是勉強,也不可能抗拒。否則,他的殉道就沒有可稱讚之處。然而,雖然他是以最火熱之心順服神的吩咐,但因為他尚未脫去人性,所以他有雙重意志的對立衝突。當他思考到將要流血受死時,被死亡的驚恐打擊,他會樂意逃避。另一方面,當他想到蒙召殉道是神的命令時,就克服了他的懼怕,將之踩在腳下,而甘心樂意甚至歡歡喜喜的視死如歸。
我們若要作基督的門徒,也必須如此行,以致於我們心裏對神是如此敬畏和順服,能馴服制勝一切抵擋神命令的情感。如此必帶來的結果是,不論我們所背負的是哪一種十字架,即使是在心靈遭受最大苦難時,我們必能忍耐到底。患難本身必帶來痛苦吞咬我們;被疾病時折磨時,我們必會呻吟不安並渴望康復;在被貧困壓迫時,擔心和憂傷的箭刺傷我們;我們也遭受羞辱、鄙視、不公義的對待;我們參加親愛之人的葬禮時,也悲傷流淚,此乃人之常情。然而,我們的結論總是:「這是神的旨意,所以讓我們順從他的旨意」。的確,在傷痛之中、呻吟流淚之時,這樣的思想必須介入主導,驅使我們的心歡歡喜喜背負所遭受的苦難。
DAY 256 [3.8.11] 基督徒對忍耐的認識,與哲學家不同
基督徒清楚明白:思想神的旨意是我們忍受十字架的主要原因,這與世俗哲學家不同。以下簡短說明哲學家的忍耐和基督徒的忍耐,二者之間的差別。哲學家們很少能登上高峰,認識「神親手以苦難試煉我們,因此我們應當順服神」的真理。其實,哲學家說要忍受苦難,他們舉出的惟一理由是:無可奈何。這豈不就是說,你必須順服神,因為想要抵擋他是徒然的?我們順服神,若只是因為這是不得已的,則一旦有逃脫的機會,我們就不再順服他。
然而,聖經吩咐我們要在神的旨意中思考,是與哲學家所說截然不同。聖經說我們忍受苦難的理由:第一,因為神是公義與公平的;第二,因為苦難是實施救恩的管教工具。這就是基督教對忍耐的勸勉。不論是貧困、放逐、坐監、羞辱、疾病、失親或其他,這些災難折磨我們,我們必須深信這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旨意和護理,神所作的無不出於井然有序的公義。
我們日日所犯的無數罪過,所應得的刑罰,比起神出於他的慈愛所加給我們的管教,豈不是應當更加嚴厲責打麼?我們的肉體當被馴服,受苦難的約束,免得放蕩的本性發作出來,這豈不是全然公平的?神的公義和真理,豈不是值得我們受苦受難麼?神的公平是無庸置疑的,在苦難中彰顯出來,我們若埋怨和抗拒之,就證明我們的不義。我們在聖經的教導下,必不聽從這空洞的口頭禪:「我們必須忍耐,因為是不得已的」。我們乃是聽從是生命之道、大有功效的聖言:「我們必須順服,因為反抗是不合理的;我們必須忍耐的背負十字架,因為不忍耐等於是抗拒神的公義」。
「忍受苦難」是與我們有益,使我們蒙恩得救到底。惟有認清此真理,才會使我們歡喜快樂,所以慈悲的天父就以此真理安慰我們。因此天父宣告:每當我們遭受十字架苦難時,他都使我們得救恩之益處。如果我們清楚患難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難道我們不應當以感恩和平靜的心忍受麼?
所以,當我們以恆久忍耐來經歷苦難時,我們並非不得已的低頭,乃是承認對自己有益。這樣的思想帶來的結果是:在我們背負十架時,不論我們的心自然感到痛苦有多少,屬靈的喜樂也必有多少。感恩之心必從此油然而生,因為感恩必從喜樂而來。我們讚美主和感謝父神,唯獨出自喜樂的心,而且沒有任何事物能攔阻我們對神的讚美和感謝。顯然,屬靈的喜樂緩解十字架的痛苦,這是何等的必要。
DAY 257 [3.9.1] 今生的虛空
不論壓在我們身上的是哪一種苦難,我們必須不斷注意此目標:訓練自己輕看今生(傳1:2;3:10),並藉此被喚醒來默想來生。因為神最清楚知道我們本性是何等貪戀盲愛這世界,就用最恰當的方式攔阻我們,除掉我們的懶惰,免得我們緊抓不放對這世界的貪戀(約壹2:15-17)。其實,我們每一人在一生中,都希望顯出渴慕尋求在天上的永生。因為我們若不希求永生,則就像禽獸一般,是極為可恥的。我們若沒有死後永生的盼望,那麼我們的光景一點也不比禽獸高明。
然而,你若檢視一般人的計畫、努力、行為,你會發現全是屬世的。世間的財富、權利、尊榮的虛幻光彩奪目,迷惑我們的心,以致於我們的心眼盲目短視,只能看到眼前;這就證明我們的愚昧無知。我們的心也充滿貪欲、野心、淫念,為低俗之事所困,因此無法抬高視界高瞻遠矚。總之,人的整個心靈陷在肉體誘惑的網羅裡,尋求地上的快樂。
為了抵擋這邪惡,神不斷以今生的悲慘作為證明,好教導信徒明白今世的虛空。因此,為了使他們不能自欺在今生長固久安,神容許他們常常受苦(遭遇戰爭、紛爭、搶劫或其他災禍)。為了使他們不會迫切追求轉眼成空的錢財,或依靠自己擁有的,神有時使他們落在貧困中(被放逐、遭饑荒、遇火災或其他災禍),或至少限制他們在中庸的景況(箴30:9)。為了使他們不能過於自滿享受婚姻的幸福,神就讓他們的家庭遭到苦難(不忠的配偶、悖逆的兒女、喪親的痛苦),使他們因受苦而謙卑。如果神在這些事上特別寬待他們,然而為了使他們不因虛榮而驕傲、不因自信而誇口,神就在他們眼前,藉著疾病和災難,讓他們看見地上一切都是必朽壞的,是多麼不穩定、轉眼成空。
今生就其本質而言,在各方面充滿患難、紛擾、不快樂的事,沒有任何方面是幸福的。惟有當我們認清此事實時,我們才能藉著十字架的鍛鍊,朝著正確目標前進。原來我們以為今生所帶來的益處,其實都是無常、短暫、虛幻,並且摻雜多樣邪惡而污損。我們據此結論:在今生我們所能尋找與期待的,除了掙扎之外一無所有;當我們想到我們的冠冕時,要注目天家,我們的家鄉是在天上。總之,我們必須確信:除非人心先輕看今生,否則他決不會真正醒悟過來,尋求和默想來生。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 2004-2021 基督徒百科 Bible.World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CC BY-NC-ND 4.0) 转载需要提前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Website网址: https://Bible.World Wechat微信: bibleworld Telegram电报: BibleWorld 基督教百科 微信 bible101
DAY 258 [3.9.2] 我們傾向於忽視今生的虛空
我們與這世界的關係,只有兩種可能,沒有中立地帶:世界對我們毫無價值,或著我們貪愛世界被世界綁住。因此,我們若對永恆有任何的關切,就必須殷勤掙脫這些邪惡的羈絆。既然今生有許多吸引我們的誘惑,這世界以許多的快樂華美、甜言蜜語欺騙我們,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被喚醒,以免被這些引誘拐騙,這是非常重要的。由於邪惡試探不斷刺激我們,我們總是不能時刻儆醒,未足夠認清今生的悲慘。請問如果我們在這地上繼續享受財富快樂,結果將會如何?
人生如煙雲(詩102:3)或日影(詩102:11),不僅是博學的人明顯知道,就連凡夫俗子也熟悉這流傳最廣的名言。既然他們認為知道此真理是極為有益的,所以他們也以許多警世格言來表達之。然而,幾乎沒有任何事比此真理更為人所忽略或忘記。因為我們行作一切事,好像為自己打算在地上建立永垂不朽的事業。若我們若看到屍體下葬或在墳地中行走,因直接面對死的形狀,我們就會如哲學家一般,有智慧的感嘆今生的虛空。然而,我們在這事上也只是逢場作戲,因為此真理對我們常常是毫無影響。我們的人生哲學只是曇花一現,轉身就忘記了,煙消雲散毫無蹤跡可循。最後,就如在戲院裏觀看好戲之時的掌聲喝采,很快消失無蹤。
我們不但忘記死亡,甚至也忘記自己必死的事實,好像我們從未遇過死亡的威脅,就又回到我們無知的確信,以為可在地上永垂不朽。若有人在此時悲嘆說出哲學家的格言:「人生只是一朝一夕」,我們的確會承認這事實,卻不加留意,以致在地上永垂不朽的思想,仍舊盤據我們的心。因此,藉著人生各種可能遭遇的經歷(不是格言的警告),來說服我們今世生活的悲慘,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非常有益的。誰能否認這是有價值的呢?其實,即使我們被說服之後,我們也依舊繼續卑鄙愚昧的羨慕今生,好像今生本身包含美善的終極目標似的。
既然神定意教導我們,我們就應盡責留心聽從他的呼召,搖醒我們離棄自己的懶惰,使得我們因鄙視這世界,就盡力全心全意默想來生(雅4:13-17)。
DAY 259 [3.9.3] 為今生所得的恩典感恩!
我們勸信徒要習慣於輕看今世,然而不是恨惡今生,或是對神忘恩。事實上,今生雖然充滿無限的悲慘,我們仍應正確視其為從神而來的恩福,不可藐視之。因此,我們若在其中認不出從神而來的任何恩福,則我們已經對神犯了嚴重的忘恩負義之罪。特別對信徒而言,他們在今生的遭遇見證神的恩慈,全然是神預定使他們在其中蒙恩得救。因為神向我們公開展示永遠榮耀的產業之前,他定意藉著今生作為較低級的證據,向我們證明他是我們的天父。這些證據就是天天賜給我們的恩典。
既然今生幫助我們認識神的良善,難道我們應當藐視今生,好像它對我們毫無益處嗎?所以,我們必須認定今生是來自神宏恩的福分,一點也不可排斥。聖經有既豐富又清楚的見證,證明此點。假使聖經沒有如此見證,大自然本身也勸我們感謝神,因他賜給我們生命活在今生,允許我們使用之,並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來保存之。而且,當為今生感謝神,有一更大的理由是:我們在今生學習,是預備我們將來得享天國榮耀。因為神預定我們在天上得冠冕,必須先經歷地上的爭戰,為要使我們得勝一切困難,打完美好的仗之後,才得最終的凱旋。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在今生領受神所賜許多不同的福分,開始嚐到神豐富恩慈的甘甜,好使我們更加盼望渴慕其在天上的完全實現。當我們確信在地上的生活是出於神仁慈的恩賜時,是我們從神所領受的,就應當銘記在心且心存感恩。然後,當我們每逢領悟其中的悲慘狀況時,就會使我們不致過份迷戀今生,因為我們自己的本性正是傾向如此。
DAY 260 [3.9.4] 對永生正確的渴慕
我們越發減少對今生的剛愎之愛,就應當越加渴慕來生。那些在今生遭遇悲慘痛苦之人,認為不出生是最好,其次是在出生之後愈早死愈好,這是有道理的(參考傳4:2-3)。既然他們沒有領受神真理的光照,沒有真實的敬虔,他們在今生所能看見的,除了不幸和厭煩以外,還有什麼呢?所以那些以憂傷流淚慶祝親人的出生,並以莊嚴高興的心參加葬禮之人,並非沒有道理。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使他們獲益,因為他們既然沒有真理的信仰,就無法明白那些不幸或厭煩的事,如何能使敬虔的人得益處。如此他們的結論陷入絕望。
信徒判斷必死的今生,目的在於:認識今生本身不過是悲慘,就會更熱烈迫切追求來生,全心默想未來的永生。當我們將今生與來生相比時,不但可以安然忽視今生,甚至應當藐視和厭惡它(就與來生對比而言)。因為,若天堂是我們的家鄉,地上豈不就是我們流亡之處嗎?若離開世界就是進入永生,這世界豈不就是墳墓嗎?我們停留在今生,豈不就是浸潤在死亡中嗎?若離開身體等於得釋放,進入完全的自由,這身體豈不就是監牢嗎?若享受神的同在是喜樂無比,缺之豈不就是悲慘嗎?除非我們離開世界,否則「便與主相離」(林後5:6)。
因此,若將地上生活與天上作比較,毫無疑問,我們會立刻藐視今生,並將之踐踏在腳下。當然,我們不應恨惡今生,除非它使我們服在罪惡之下;其實我們應當恨惡的是犯罪狀態,不是恨惡今生本身。無論如何,我們雖厭倦或恨惡今生而期待它的結束,卻仍應當照神的旨意繼續住在其中,為要討他喜悅;以致於我們雖感疲倦,卻絕不埋怨和不耐煩。因為今世就如哨崗,神差派我們在那裏放哨;我們必須守住崗位,直到他呼召我們離開。
使徒保羅長久受身體的捆鎖,悲傷歎息,渴慕身體得贖(羅7:24;8:23)。然而,為了順服神的吩咐,保羅宣告自己預備好了,或離世與基督同在,或繼續在肉身活著,兩般皆可(腓1:23-24)。因為他承認或生或死都是榮耀神,因為他總是主的人(羅14:8;腓1:20)。然而,哪一種光景最能榮耀神,是由神自己決定。因此,我們應當為主而活並為主而死,將我們生死時間交託給神,由他決定;同時熱烈期待死亡並經常默想來生。然而,將今世與來世比較,我們就當藐視今生,並渴望離世(因為罪的羈絆),不論何時離世,只要討主喜悅(林後5:9)。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 2004-2021 基督徒百科 Bible.World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CC BY-NC-ND 4.0) 转载需要提前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Website网址: https://Bible.World Wechat微信: bibleworld Telegram电报: BibleWorld 基督教百科 微信 bible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