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約翰福音 20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約20

這位福音書作者,雖然不像其他人那樣開始他寫的福音書,卻和他們一樣,以基督復活的歷史作為結束;不是寫這件事本身的歷史,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人描寫祂如何復活,而是描寫這復活的證明和證據,證明祂復活了。我們在這一章看到基督復活的證據是,I. 就在墳墓那裡發生的事。1. 墳墓是空的,裹屍布排放得井井有條,1-10節。2. 兩位天使向在墳墓旁的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11-13節。3. 基督親自向她顯現,14-18節。II. 後來門徒聚在一起時發生的事。1. 在基督復活的同一天,在晚上,多馬不在時發生的事,19-25節。2. 在另外一天,又七天之後的晚上,多馬和他們在一處時的事,26-31節。這裡描述的事,大部分是其他福音書作者省略不記的。

約20:1-10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里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裡。」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墳墓,低頭往裡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里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卷著。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就信了;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里復活。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使徒們最關心,要舉出實質性證據加以證明的,莫過於就是他們夫子的復活了,1. 因為這是祂自己訴諸於的最後和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祂自己就是彌賽亞。那些不信其它神跡的人,被祂指向來思想先知約拿的這個神跡。所以仇敵們最惦記著要鎮壓人對此的注意,因為這是問題的爭議焦點,如果祂復活了,他們就不僅是殺了人,而且還是殺了彌賽亞。2. 因為祂為救贖和拯救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否完成,就是取決於祂的復活。如果祂捨去自己性命作贖價,沒有得回這生命,那麼看來就不像這得了接納,作對神公義的滿足。如果祂為我們的欠債被囚,被此拘留,我們就有禍了,林前15:17。3. 因為祂復活之後,從未把自己活活顯現給眾人看,徒10:40-41。 我們會說,「讓祂受辱的死成為私底下的事,讓祂榮耀的復活成為公開的事。」但神的意念非同我們的意念;祂安排此事,讓祂的死在日頭前公開顯明,藉著日頭羞對此事,掩面不看這同一個記號,將此事公開顯明。但對祂復活的證明,這要保留給祂特別的朋友,作為對他們的一種偏愛,並通過他們,向世人公布,讓那些沒有看見就信了的人可以蒙福。證明的方法,就是讓那些帶著敬虔的心願意領受基督教訓和律法的人,大大滿意確信此事,然而對那些故意要無知,頑固堅持不信的人,卻給他們留下反對此事的餘地。並且這是一種公平的試驗,適合接受考驗之人的情形。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證明基督復活的第一步,就是墳墓是空的。祂不在這裡,如果是這樣,反對的人就一定要告訴我們祂在哪裡,否則我們就要得出結論,祂復活了。

I. 抹大拉的馬利亞到墳墓這裡來,發現石頭挪開了。這位福音書作者並沒有提及與抹大拉的馬利亞同去的其他婦女,在這裡只提到她,因為在這次到墳墓來看的事當中,她是最積極和最首先的,她身上顯出最大的愛;鑑於基督為她做的大事,這是一種由很好的理由點燃的愛。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所以她愛得多。祂還活著的時候,她就顯明對祂的愛,來聽祂的教訓,用自己的財物供給祂,路8:2-3。 看來她現在在耶路撒冷,除了服事祂,就沒有任何要辦的事,因為律法並不要求婦女一定要上來過節,很有可能她和其他人更緊緊地跟從祂,就像以利沙跟從以利亞一樣,現在她們知道她們的夫子很快就要被接離開她們,王下2:1-6。 祂死的時候及死後,她繼續尊重祂,這就證明她愛的真誠。請注意,對基督的愛若是真誠,就必然是持久不變的。她對基督的愛如死之堅強,如十字架的死一樣堅強,因為它通過這顯明出來;如陰間之殘忍,如墳墓之殘忍,因為她的愛到訪這墳墓,不因它的可怕退縮。

1. 她來到墳墓那裡,用她的眼淚洗那屍首,因為她往墳墓那裡去哭,用她預備的香膏抹這屍首。墳墓是人不願到訪的家。被丟在死人中的人,是遠離活人;使其墳墓對我們來說變得親愛的,必然就是對這人異乎尋常的愛了。墳墓對於軟弱膽小的女性更顯得可怕。她沒有足夠的力量滾開石頭,有可能堅強鎮靜進入墳墓嗎?猶太人的信仰禁止人除非有必要,去觸摸墳墓和屍首。她到基督的墳墓那裡去,就讓自己,可能還有門徒遭人懷疑,懷疑他們是否設計要把祂偷了去;這樣她能對祂有什麼真正的服事呢?但她的愛回答了這些,以及一千樣這樣的反對意見。請注意,(1.)我們必須盡力在我們還不可能對祂有益處的事情上尊榮基督。(2.) 對基督的愛要除去死和墳墓的恐懼。如果我們只能通過那幽谷到基督這裡來,即使在那幽谷中,如果我們愛祂,我們就不怕遭害。

2. 她儘可能早地來,因為她來, (1.) 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安息日一過去的時候,不是盼望要賣糧,好擺開麥子(就像摩 8:5那樣),而是要到墳墓這裡來,愛基督的人要用第一個機會見證他們對祂的尊重。這是第一個基督教的安息日,她相應地以尋求基督作為這安息日的開始。她已經用前一日紀念創造之工,所以安息;但現在她來考察救贖之工,所以來看基督並祂釘十字架。(2.) 她清早,天還黑的時候來;如此早她就出發了。請注意,要尋找基督,把祂尋見的人,一定要早早尋找祂;就是說, [1.] 熱切尋求祂,如此專心,甚至打斷睡眠;早起,怕錯過祂。[2.] 勤奮尋求祂;在尋求基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舍己,捨棄我們自己的休息。[3.] 早早尋求祂,在我們生命早早的時候,每天一早的時候。早晨禰必聽我的聲音。如此開始的一天,有很大可能會好好結束。天還黑的時候勤奮尋求基督的人,將有關於祂的亮光賜給他們,這光要越照越明。

3. 她發現石頭挪開了,這石頭,是她曾看見滾到墓門口的。這是, (1.) 讓她驚奇的事,因為她沒有料到會是這樣。基督釘十字架,這是生命的源頭。祂的墳墓是其中一口救恩的泉源;如果我們憑信心到這裡來,雖然對屬肉體的心它是封閉的井,我們卻要發現石頭滾開(就像創29:10),得以暢通來得它的安慰。讓人驚奇的安慰常常鼓勵那些早早尋求的人。 (2.) 這是榮耀顯現的開始;主復活了,雖然她一開始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請注意,[1.] 最堅定跟從基督,最努力尋求祂的人,通常是首先和至為甜美地發現神的恩典。抹大拉的馬利亞,跟從基督,直到祂降卑的最後,在祂高升的起頭遇見祂。[2.] 神通常一步步向我們顯明祂自己和祂的安慰,為要提升我們的期望,加快我們的尋求。

II. 她發現石頭挪開了,就快快趕回去找彼得和約翰,他們很有可能一起住在城的那一頭,離這裡不遠,她告訴他們:「有人把主從墳墓里挪了去,嫉妒祂有如此尊榮的安葬地方,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裡,也找不到祂,不能向祂作最後的致敬。」這裡請觀察,1. 馬利亞對現在顯出的事情有何想法;她發現石頭沒有了,往墳墓里看,發覺它是空的。人會以為第一個出現念頭的會是,肯定主復活了;因為每次祂對他們說祂要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她剛剛看見此事成就了),祂都在同一句話里補充說,第三日祂要復活。她前往墳墓,或者準備前往的時候,感受到當時發生的地大震動,現在看見墳墓空了,可能復活的念頭卻沒有進入她的腦海嗎?什麼,沒有猜到,沒有懷疑到這一點?從她對石頭挪開的古怪、非常牽強的推測來看,情況確實如此。請注意,當我們來反思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我們自己的舉止,就會對我們的愚鈍和健忘感到驚奇,我們竟然會沒有想到事後顯得很清楚的事,我們有機會得著這些事的時候,它們怎麼可能如此遠不可及。她認為有人把主挪了去;不是祭司長把祂挪去,把祂放在一個更糟的地方;就是約瑟或尼哥底母經過再三考慮把祂挪去,為要迴避猶太人的惡意。不管她怎樣懷疑,看來屍首不見了,這讓她非常懊惱不安;然而,如果她正確理解此事,那麼沒有什麼是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了。請注意,軟弱的信徒常常把實際上是盼望的根基,喜樂的事情變成他們的抱怨。我們大聲喊,這件或那件物質的安慰被挪去了,我們不知道怎樣得回來,而實際上我們哀嘆的我們世上安慰被挪去,是為讓我們屬靈的安慰得復活,我們應當對此也大大歡喜。2. 她對彼得和約翰是怎樣描述此事的。她不是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而是把這告訴她的朋友。請注意,交通愁苦的事,這是聖徒相通的一個很好應用。請觀察,雖然彼得不認他的主,卻沒有丟棄他主的朋友;通過這點,就是他與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在一起,可以看到他悔改的真誠。雖然他跌倒,門徒們仍保持與他的密切關係,這教導我們要用溫柔的心挽回有過失的人。如果神已經在他們悔改後接納了他們,我們為什麼不接納呢?

III. 彼得和約翰最快地去到墳墓那裡,要讓自己確定告訴他們的是不是事實,看看他們能不能有任何進一步的發現,約20:3-4。 一些人認為,消息傳來的時候,有其他門徒與彼得和約翰在一起;因為她們把這一切事告訴十一個使徒,路24:9。其他人認為抹大拉的馬利亞只把她的事講給彼得和約翰知道,其他的婦女把她們的事講給其他門徒聽;然而除了彼得和約翰,他們沒有一個人去到墳墓那裡,這兩人是基督頭三位門徒中的兩位,常常因著蒙特別眷顧與其餘人有所分別。請注意,在門徒的特權方面比其他人更得尊榮的人,在門徒的責任方面比其他人更積極,更願意在善工中花力氣冒風險,這是好的。1.這裡請看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別人的經歷和觀察。馬利亞把她看見的告訴他們,他們不願按照這意思相信她的話,而是要去親眼看看。其他人告訴我們神律法典章的安慰和益處嗎?讓我們因此投身去試驗這些典章。來看就近神是何等的美。 2. 請看我們應該何等願意分享我們朋友的擔憂和懼怕。彼得和約翰快快跑去墳墓,好能夠給馬利亞一個滿意的答案,解決她的疑念。我們不應抱怨為幫助和安慰軟弱膽怯跟從基督的人而付出的任何勞苦。3. 請看我們在完成一件美好任務的時候,應該何等快快去做善工。彼得和約翰既不考慮他們的安逸,也不考慮他們的莊重,而是跑到墳墓那裡,使他們能顯明他們熱心和愛的力量,不願錯過時間。如果我們行在神命令的道中,就應當在當中奔跑。 4. 請看在善工中有良伴,這是何其美好。也許這兩位門徒,單憑自己是不願冒險跑到墳墓那裡去,但在一起,他們做這事就毫無難處。見傳4:9。5. 請看在門徒當中,去努力做卓越的事,去努力做極其美善的事,這是何等值得稱讚的競爭。約翰雖然年輕,卻跑得比彼得快,把他超過,在他之前去到,這並不是沒有風度行事不妥。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既不妒忌那些能做得更好的,也不藐視那些雖然落在後面,卻盡力而為的人。(1.) 在這場奔跑中跑在最前面的是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耶穌按特別的方式去愛的那門徒,所以他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去愛耶穌。請注意,認識到基督對我們的愛,再次把我們對祂的愛點燃,這要使我們在德行上超越。對基督的愛要比任何其它事情更激勵我們多多盡責。(2.) 落在後面的是彼得,他曾不認主,為此憂傷,感到羞恥,這就像是重擔一樣攔阻了他;罪責感束縛我們,妨礙我們大大服事神。良心受到得罪,我們就站不住腳了。

IV. 彼得和約翰到了墳墓之後,努力探究,但幾乎沒有更多的發現。

1. 約翰沒有比抹大拉的馬利亞走得更進一步。(1.) 他好奇,往墳墓里看,看見它是空的。他低頭,並往裡看。要得到對基督的認識的人,一定要低頭,並往裡看,一定要帶著一個謙卑的心,順從神啟示的權威,一定要帶著渴望去看。(2.) 然而他沒有勇氣進到墳墓里去。最熱烈的愛並不總是有最勇敢的決心伴隨;很多在信仰的賽跑中快跑的人,並不堅強展開信仰的爭戰。

2. 彼得雖然後到,卻首先進去,有比約翰更準確的發現,約20:6-7。 雖然約翰跑得比他快,他卻沒有因此回頭,或站著不動,而是盡力在他後面趕;當約翰更謹慎往裡看的時候,他來,帶著極大的勇氣進墳墓里去。

(1.) 在這裡請觀察彼得的勇敢,以及神怎樣各有不同地分發祂的恩賜。約翰能跑得比彼得更快,但彼得能比約翰更大膽。大衛帶著詩意論到掃羅和約拿單的話,說他們比鷹更快,然而還比獅子還強,撒下1:23,是很少能應驗在同一個人身上。一些門徒快,他們發揮作用,讓慢的人加快;其他人勇敢,他們發揮作用,讓膽怯的人大膽起來;恩賜不同,聖靈卻是一位。彼得大膽進到墳墓里去,這可以教導我們,[1.] 熱心尋求基督的人,絕不可用無端的驚恐和愚昧的胡思亂想嚇著自己:「路上有獅子,墓里有鬼怪。」[2.]好基督徒無需害怕墳墓,因為基督已經躺在其中了;因為對他們來說,它裡面沒有什麼嚇人的東西;它不是沉淪的深坑,裡面也沒有不死的蟲。所以讓我們不要縱容、而是征服看到屍首、或者單獨一人身處墳墓之間時容易想像出來的恐懼;因為我們很快必然要死,進入到墳墓中,就讓我們熟悉死和墳墓,把它們看作是我們的近親,伯17:14。[3.] 我們一定要願意通過墳墓去到基督那裡;通過那條路祂進入祂的榮耀,我們也必須如此。如果我們不能見神的面還存活,這也強如死了,永不得見神的面。見伯19:25,等等。

(2.) 請留意他在墳墓中發現的那些東西的擺放位置。[1.]在當中基督把祂的裹屍布留在身後;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祂穿著什麼衣服向門徒顯現,但祂絕不是穿著裹屍布顯現,像人以為鬼會有的穿著;不,祂把它們放在一旁,第一,因為祂從死里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祂的主了,羅6:9。拉撒路穿著裹屍布從墳墓里出來,因為他要再用到這布;但基督復活進入不死的生命,出來,擺脫了這些羈絆。第二,因為祂要穿上榮耀的衣袍,所以祂把這些破布放在一邊;在天上的樂園裡不再需要有一般的衣服,就像當時在地上的樂園人不需衣服一樣。那位升天的先知撇下他的外衣。第三, 我們從罪的死里復活,進入義的生命時,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裹屍布留在身後,一定要脫下我們所有的敗壞。第四,基督把這些裹屍布留在墳墓里,仿佛墳墓若要作聖徒的床,就把這些供我們使用,祂就這樣鋪那床,為他們作好預備;也預備好哀傷的存留之人用來擦去眼淚的帕子。[2.] 他發現裹屍布擺放得非常整齊,這是作為一項證據,證明祂的身體不是在人睡覺的時候被偷走。(在當代掘屍人的做法出現之前)盜墓的人會取走衣服留下屍首,但絕不會取走屍首留下衣服,當這些是新的細麻布時就更不會如此,可15:46。任何人都寧可選擇帶走裹上衣服,而不是赤裸的屍首。或者,如果有人認為人偷走了屍首,把裹屍布留下,我們卻無法想像他們會有閒工夫把這些細麻布折好。

(3.) 請看彼得的勇氣是如何激勵了約翰;現在他放膽勇敢進入墳墓(約20:8),他看見就信了;不是僅僅相信馬利亞說的話,即身體不見了(看見就信的人沒有什麼了不起),而是他開始相信耶穌復活了,雖然他的信心還是弱小、搖擺不定。

[1.] 約翰跟著彼得冒險。看來若不是彼得首先進去,他是不敢進到墳墓里去的。請注意,因著別人大膽,就在善工中勇敢 ,這是好事。觀察別人的決心和勇氣,這要除去對困難和危險的懼怕。也許約翰的快跑讓彼得跑得更快,現在彼得的大膽讓約翰進一步放膽,這些是超過他們任何其中一人會做到的;雖然彼得最近因拋棄主蒙羞,約翰被提升到主的心腹朋友的地位(基督把母親託付給他),然而約翰不僅與彼得結交,還不以跟從他為恥。

[2.] 然而看來約翰比彼得信得快。彼得看見就希奇(路24:12),但約翰看見就信了。一個傾向沉思的人,可能比傾向行動的人更快接受神真理的證據。但他們心裡信得這麼遲的原因是什麼?福音書作者告訴我們(約20:9),就是他們還不明白聖經,就是說,他們沒有思想、應用和正確善用他們知道的聖經,即祂一定要從死里復活。舊約聖經講到彌賽亞復活;他們相信祂是彌賽亞;祂自己曾經經常告訴他們,按照舊約聖經,祂要復活;但他們沒有因此而來思想上足夠的確信,去解釋目前的表面現象。在此請觀察,第一, 一開始的時候門徒本身是多麼不願相信基督的復活,這證實他們後來帶著如此大的確信為此作見證的復活;因著他們對此相信得遲,看來他們對此不是輕信,不是那些什麼話都信的頭腦簡單的人。如果他們真的有什麼企圖,要通過此事推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貪婪地抓住它證據的第一點火花,就會激發和支持他們彼此對它的期望,就會引導那些跟從他們的人的思想接受這復活的消息了;但我們發現情況正相反,他們的盼望受到挫折,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怪事,是其中一件他們最沒有想到的事。彼得和約翰一開始如此不願相信這事,以致若不是這復活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什麼都不能讓他們去為此作見證,他們後來是帶著如此大的確信為此作見證。藉此看出他們不僅是誠實的人,不願欺騙別人,還是謹慎的人,不願自己受騙。第二,他們信得遲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看來這位福音書作者承認和別人一樣,自己有這缺點;他不是說:「因為耶穌還沒有向他們顯現,還沒有把祂的手和肋旁顯給他們看,」而是說:「祂還沒有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 24:44-45),因為那是先知最確的預言。

3. 彼得和約翰不再進一步探究,而是停止,在信與不信之間徘徊(約20:10):於是兩個門徒,沒有進一步明白,就回自己的住處去了,pros heautous —回他們自己的朋友和同伴那裡去了, 其餘的門徒去他們各自的住處,因為家,他們在耶路撒冷是沒有的。他們回去,(1.) 怕被人懷疑企圖要偷走屍首,或者現在屍首不見了,就被人控告做這樣的事。他們不是增強信心,而是掛慮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為自己的安全打算。在困難危險的時候,就連好人也很難帶著當有的決心繼續工作。(2.) 因為他們很是為難,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也不知道怎樣對待他們看見的事情;所以,沒有勇氣留在墳墓旁邊,他們決定回家,等候直到神以此指示他們,這表明他們仍是軟弱。(3.) 很有可能其餘的門徒聚在一起;他們回到他們那裡去,把他們發現的事向他們報告,徵求他們的意見,要如何行事;很有可能現在他們定好要在晚上聚集,那時基督臨到他們中間。值得關注的是,在彼得和約翰到墳墓這裡來之前,一位天使已經在那裡顯現,滾開石頭,嚇倒守兵,安慰那些婦女;他們一離開墳墓,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在此時看見墳墓里有兩位天使(約20:12),然而彼得和約翰到墳墓這裡,進去,一位天使也沒有看見。我們對此如何解釋?之前和之後顯現的天使,在彼得和約翰在墳墓那裡的時候去了哪裡?[1.] 天使按照賦予他們的命令和指示,隨時出現消失。他們可以,也確實能在場,卻不被人看見;的確,看來可以同時讓一個人看見,卻讓另外一個人看不見,民22:23;王下6:17。他們怎樣讓自己被人看見,然後讓人看不到,然後再次讓人看見,探求這個問題,我們就是冒昧了;但他們確實是這樣,從這個故事可以清楚顯明。[2.] 這恩待是向那些早早並堅持追求基督的人作出的,是對那些第一個來,最後離開的人的獎賞,但不給那些過渡一樣到訪的人。[3.] 使徒們不是要從天使,而是要從施恩的聖靈領受對他們的教訓。見來2:5。

約20:11-18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里看,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什麼哭?」她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祂說:「先生,若是禰把祂移了去,請告訴我,禰把祂放在哪裡,我便去取祂。」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祂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她又將主對她說的這話告訴他們。

聖徒馬可告訴我們,基督首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可16:9);這裡詳細敘述了這顯現;我們可以觀察到,

I. 抹大拉的馬利亞對主耶穌堅定和熱烈的愛,約20:11。

1. 彼得和約翰走了,她還留在墳墓那裡,因為她的主曾被埋葬在那裡,在那裡她最有可能聽到一些祂的消息。請注意, (1.) 哪裡有對基督真正的愛,那裡就有對祂不斷的跟從,專心緊跟祂的決心。這位良善的婦女,雖然不見了祂,然而不願看似將祂拋棄,而要為祂的緣故留在祂的墳墓那裡,雖然即使在沒有了祂愛的安慰的時候,也要繼續在祂的愛中。(2.) 哪裡有要認識基督的真心願,那裡就有堅持使用得這認識的方法。見何6:2-3,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如果我們像馬利亞那樣堅持要知道,我們就要知道那復活的含義。

2. 她留在那裡哭,這些淚水大聲表明她對主的愛。不見了基督的人有理由哭泣,她想起祂痛苦的受難就哭泣;為祂的死,她和她的朋友,以及國家因此受到的損失哭泣;想到找不到祂就要回家而哭泣;因為她現在找不到祂的身體而哭泣。尋找基督的人一定要傷心找祂(路2:48),一定要哭,不是為祂,而是為他們自己哭。

3. 她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里看,好使她的眼睛可以感動她的心。我們找失去的某樣東西時,是在我們最後放它的地方看了一次又一次,期望把它找到。她還要找七次,想不到最終她要看到一些鼓勵。請注意,(1.) 哭泣絕不可攔阻尋求。雖然她哭,卻是低頭往墳墓里看。 (2.) 帶著感情尋求,在流淚中尋求的人,有可能尋找並尋見。

II. 她看見墳墓里有兩位天使的異象,約20:12。在此請觀察,

1. 對她看見的人的描述。他們是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坐著(很有可能是坐在從石頭鑿出的某些凳子或壁架上),一個在墳墓的頭,另外一個在墳墓的腳。在此我們得知,

(1.) 他們的實質。他們是天使,從天而來的幫助使者。在這重大的時刻專門受差遣而來,[1.] 為要尊榮子,給祂復活的莊嚴增光。現在神的兒子再次被帶進世界,天使得到命令要侍奉祂,就像他們在祂出生時侍奉祂一樣,來1:6。 [2.] 為要安慰聖徒;向憂愁的人說安慰的話,告知他們主復活了,以此預備他們去見祂。

(2.) 他們的數目:兩個,不是眾天軍,來歌唱讚美,只是兩個,來作見證;因為要憑兩個人的口作見證,這話可以確定。

(3.) 他們的裝束:他們穿著白衣,表明,[1.] 他們的純潔和神聖。站在天使面前最好的人,與他們比較,是穿著污穢的衣服(亞 3:3),但天使是無瑕疵的;得榮耀的聖徒,當他們像天使那樣來的時候,要穿白衣與基督同行。[2.] 他們在這重大時刻的榮耀和榮光照耀。他們顯現時所穿的白衣,代表基督現在復活進入的那光明光景。

(4.) 他們的姿勢和位置:他們坐著,仿佛在基督的墳墓里休息;因為天使雖然不需復興,卻要靠基督得建立。這些天使被派到墳墓里,為要教導我們不要懼怕墳墓,不要認為我們暫時安息在其中,這會有損我們的永生;不是的,神如此安排事情,讓墳墓根本不是遠離我們通往天堂的道路。這同樣表明天使要被使用來服事聖徒,不僅在他們死的時候,把他們的靈魂帶到亞伯拉罕的懷裡,還要在那大日,召聚他們的身體起來,太24:31。這些天使守衛(天使被稱作守望的,但4:23),占據墳墓,嚇走仇敵安排的守兵,代表基督勝過黑暗權勢,得勝擊敗這些勢力。就這樣,米迦勒和他的天使是得勝有餘。他們坐著彼此面對,一個在祂床榻的頭,另外一個在祂床榻的腳,表明他們關心從頭到腳基督整個身體,這也讓我們想起,那安排在施恩座兩頭的那兩位基路伯,彼此相望,出25:18。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是那偉大的贖罪祭,在這贖罪祭的頭和腳之處有這兩位基路伯,不是握著發火焰的劍,把我們擋開,他們而是歡迎的使者,引導我們走上生命的道路。

2. 他們同情詢問抹大拉的馬利亞憂愁的原因(約20:13):「婦人,你為什麼哭?」這個問題是, (1.) 責備她的哭:「你有理由大大歡喜的時候,你為什麼哭?」在像這樣對我們淚水源頭的探究面前,我們眼淚的許多洪流都要幹掉。你為何憂悶?(2.) 這是為了表明天使何等大大關心聖徒的愁苦,他們得命令要服侍聖徒,使他們得安慰。基督徒應當像這樣彼此安慰。(3.) 這只是為了告訴她那要使她的憂愁變為高興,將她的麻衣脫去,給她披上喜樂的事情。

3. 她把她目前的憂愁哀傷地向他們說明:「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把我要來膏的那配得稱頌的身體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她曾講了同樣的事,約20:2。在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1.) 她信心的軟弱。如果她有一粒芥菜種一樣的信心,這座山就已經被搬開了;但我們經常用想出來的難處讓自己無謂煩惱,而信心要向我們顯明,這些困難是真正的益處。許多好人抱怨他們落在其中的烏雲與黑暗,而這些是必要的施恩方法,要使他們心得謙卑,罪得治死,讓基督對他們顯為寶貴。(2.) 她愛的堅強。真愛基督的人,當他們失去心中祂愛的記號,或者在祂的蒙恩之道中與祂相交、榮耀祂的那安慰人的機會時,就不能不落在極大痛苦之中。馬利亞沒有因突然看到異象而被轉移離開她的尋求,不因這異象的尊榮而滿足;而是仍然反覆說同樣的話:「有人把我主挪了去。」不看見基督並神在祂裡面的微笑一眼,看見天使和他們的微笑,都不能讓人滿足。是的,看見天使,這只不過是她繼續尋求的機會。所有受造物,最好、最寶貴的受造物,應當被當作方法,只不過是方法使用,帶領我們在基督里認識神。天使問她,「你為什麼哭?」她說,我有理由哭,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就像米迦說的一樣,「我還有所剩的嗎?」你們問我說:我為什麼哭?我的良人已轉身走了。請注意,除了已經經歷過的人,就無人知道一個被拋棄之人的愁苦,這人曾經有在基督里神的愛安慰的證據,天堂的盼望,但現在這些都沒有了,行在黑暗當中;這樣的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III. 她在與天使說話,把她的情形告訴他們的時候,基督向她顯現。他們還沒有回答她,基督就親自介入,滿足她的求問,因為神現在藉著祂兒子向我們說話;除祂自己,無人能指引我們到祂自己這裡來。馬利亞很想知道她的主在哪裡,看啊,祂就在她旁邊。請注意,1. 除了看基督一眼,什麼都不能令他們滿足的人,不會被比任何不及這一點的事情打發走。祂從未對尋求祂的人說過,你尋求我是徒然的。「你要得著基督嗎?你要得著基督。」2. 基督向尋求祂的人顯現自己時,經常超過他們的期望。馬利亞盼望要看見基督的屍首,抱怨它不見了,看啊,她看見祂活著。就這樣,祂為向祂祈求的百姓所作的,是超過他們能求問,能想到的。在基督對馬利亞的這顯現中,請觀察,

(1.) 祂一開始是如何把自己向她潛藏起來。

[1.] 祂站著作為一個普通人出現,她相應把祂看作是這樣的人,約20:14。她站著,期望天使可以回答她的抱怨;她既沒有看見她身後某人的影子,也沒有聽見腳步聲,她在和天使說話的時候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正是她要找的,然而她卻不知道是耶穌。請注意,第一,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詩 34:18),比他們察覺得更親近。尋求基督的人,雖然他們看不見祂,卻可以肯定祂離他們不遠。第二,努力尋求主的人,在尋求祂的時候要轉向每一個方向。馬利亞轉過身來,盼望能有一些發現。有幾位古人認為,馬利亞因天使起來向主耶穌致敬,就被指引回頭去看,天使比馬利亞先看到主;她回頭看,看看是誰,他們是如此深深敬畏祂。但如果是這樣,她就不大可能把祂看成是看園的;所以而是她尋求的強烈願望,讓她轉向各個方向。第三,基督常常與祂的百姓親近,他們卻不覺察。她不知道是耶穌;不是祂以任何別的樣子顯現,而是要麼她不注意,只是把目光短暫放在祂身上;要麼是她眼裡充滿掛慮,不能如此清楚分辨,或者她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祂,就像那兩位門徒一樣,路 24:16。

[2.] 祂問她一個普通問題,她相應回答,約20:15。

第一, 祂問她的問題很自然,是任何人都會問她的問題:「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你這麼早就在園子裡,你要做什麼呢?這一切的嘈雜和忙亂是怎麼一回事?」 也許這是帶著某種強硬的態度說的,就像約瑟向他的弟兄表明自己之前,仿佛不認識他們那樣對他們說話。看來這應該是基督復活之後說的第一句話:「你為什麼哭?我復活了。」基督的復活本身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舒緩我們所有的愁苦,擋住我們眼淚的河流、排乾我們眼淚的源頭。在此請觀察,基督看到,1. 祂百姓的憂愁,並問,你為什麼哭?祂把他們的眼淚裝在瓶子裡,記在祂的冊子上。2. 祂百姓的憂慮,並問,你找誰呢?你想要什麼呢?祂知道他們在尋找祂,然而祂要從他們那裡知道這一點;他們一定要告訴祂,他們在找誰。

第二,她對祂的回答很自然;她沒有直接回答祂,而是仿佛她會說,「禰為什麼取笑責備我流淚?禰知道我為什麼哭,我找誰;」所以,以為是看園的,約瑟雇用修剪管理園子的,她以為祂這麼早來這裡做工,就對祂說:「先生,若是禰把祂移了去,請告訴我,禰把祂放在哪裡,我便去取祂。」在這裡請看,1. 她認識的錯誤。她以為我們的主耶穌是看園的園丁,也許這是因為祂問她有什麼授權到這地方來。請注意,憂愁的靈,在陰雲密布和黑暗的日子,很容易向自己錯誤傳達基督,錯誤理解祂施行護理和施恩的方法。2. 她愛的真實。請看她的心是如何傾注在尋找基督這件事上。她向遇見的每一個人問這個問題,就像那位擔憂的佳偶,「你們看見我心所愛的沒有?」她帶著尊重對一位看園的說話,稱呼祂作先生,盼望從祂那裡得到一些關於她所愛的那一位的情報。她講到基督的時候,沒有提祂的名,而是說,「若是禰把祂移了去,」想當然認為這位看園的和她自己一樣,滿心都是想著關於這位耶穌的事情,所以不可能不知道她問的意思。她愛的強烈的另外一個證據,就是不管祂被安放在哪裡,她都要把祂取走。這樣一個身體,帶著包裹它的如此沉重的香料,是比她自以為能搬動的重得多;但真愛認為它能做得比能做的更多,絲毫不懼怕困難。她以為這位看園的嫉妒,如此蒙羞被釘十字架的這一位的身體竟然得著尊榮,被安放在他主人的新墳墓里,所以他把它移到某處糟糕的地方,他認為更合適它的地方。然而馬利亞沒有威脅要向他的主人告發他,為這事把他從這地方趕走;而是要找另外某一座墳墓,歡迎祂的地方。基督無需留在人認為祂是一種負擔的地方。

(2.) 基督如何在最後把自己向她顯明,以及用一個驚喜,給了她關於祂復活的無繆確據。約瑟最終對他的弟兄說,「我是約瑟。」 同樣基督現在進入高升的光景,在這裡對抹大拉的馬利亞說話。請觀察,

[1.] 基督如何向這位流淚尋找祂的良善婦女顯明自己(約20:16):「耶穌說:『馬利亞。』」這是帶著一種強調,一種祂對她說話慣常用的慈愛和自由的語氣說的。現在祂改變了祂的聲音,像祂自己,而不是像看園的那樣說話。基督向祂百姓顯現自己的方式,是通過祂的話語,應用在他們靈魂間的祂的話語,特別對他們說話。神在祂愛的旨意中按名認識(出33:12)的人,在祂恩典的功效中按名呼召他們,那時祂就把祂兒子啟示在他們心裡(加1:16),就像祂對保羅,按名對他說話,「掃羅,掃羅」那樣。基督的羊認識祂的聲音,約10:4。「馬利亞」這句話,就像對風暴中的門徒說的「是我」那句話一樣。當我們把自己的名字放到誡命和應許當中時,基督的話語就給我們帶來益處。「在這當中基督呼召我,對我說話。」

[2.] 她是多麼快快領受這顯現。當基督說,「馬利亞,你不認識我嗎?你和我變得如此陌生嗎?」她馬上認識到這人是誰,就像那位佳偶說的(歌2:8),「是我良人的聲音。」她轉過身來,說,「拉波尼!我的夫子。」這句話可以正確地用問號加以解讀,「拉波尼?這是我的夫子嗎?這是真的嗎?」請觀察,第一,她對祂的尊稱:我的夫子; didaskale —教導的夫子。猶太人稱他們的教師作拉比,偉人。他們的批評家告訴我們,對於他們來說,拉波尼是比拉比更尊貴的稱呼;所以馬利亞選擇這說法,並加上專屬的說明,我偉大的夫子。請注意,雖然基督樂意接納我們與祂自己有自由的相交,我們卻一定要記住,祂是我們的夫子,當帶著敬畏來到祂面前。第二,她是帶著何等活潑的愛,向基督發出這稱呼。她轉過來離開她曾看到的天使,仰望耶穌。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目光從一切受造物身上挪開,連最光明最好的也是如此,把它們專注在基督身上,一切事情都不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一切事情都絕不可干預。當她以為是看園的,她對祂說話,是看著另外一個方向;但現在她認出基督的聲音,她就轉過來。聽到基督聲音的人的靈魂,是轉向祂,帶著喜樂和得勝稱祂作我的夫子。請看那些愛基督的人,是帶著何等喜悅說到祂在他們之上的權柄。我的夫子,我偉大的夫子。

[3.] 基督給她的進一步指示(約20:17):「不要摸我,而是要去把消息帶給門徒。」

第一,祂讓她離開現在就與祂有親密的同在和來往的盼望:「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馬利亞看見她親愛的夫子,如此欣喜若狂,以致忘我,並且為著祂現在進入的榮耀光景如此高興,想深情擁抱祂,表達她的喜樂,對於此,基督此時此地加以禁止。1. 「不要摸我」,根本不可這樣摸我,因為我要升上天去。祂命令門徒摸祂,為要堅固他們的信心;祂容許那些婦女抱住祂的腳拜祂(太28:9);但是馬利亞,以為祂復活了,就像拉薩路一樣要持久生活在他們中間,像過去一樣自由與他們來往,根據這猜想,準備用她平常的自由抓住祂的手。這錯誤是基督糾正的;她一定要按祂得高升來相信祂、讚美祂,但絕不可期望像從前那樣與祂親密。見林後5:16。祂禁止她沉溺在祂身體的同在上,把心放在這方面,或者期望這同在的繼續;而是帶領她到在祂升上到祂父那裡去之後,她應當與祂有的靈里相交和相通中;因為祂復活最大的喜樂,就是這是通向祂高升的一步。馬利亞認為,現在她的夫子復活了,祂就馬上要建立起一個這世界上的國,像他們長久以來指望的一樣的國。基督說:「不,不要用任何這樣的想法來摸我;不要想抓住我,好把我留在這地上;因為,雖然我還沒有升上去,你卻要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就像祂死之前一樣,同樣現在在祂復活之後,祂仍強調這一點,就是祂要離去,不在世上;所以他們一定要看那比祂身體同在更高的,比目前事情光景更遠的。2. 「不要摸我,暫時停住,不要問更多的問題,不要更多表現出喜樂,因為我還沒有升上去,我不會馬上離開,可以在另外的時候這樣做;你現在能做的最好服事,就是把這消息帶給門徒;所以不要錯失時間,而是盡最快的去。」請注意,對眾人的服務應當優先於個人的滿足。施比受更有福。天亮的時候雅各一定要讓神的使者走,是時候他該照顧他的家人。馬利亞絕不可留下來與她的夫子交談,而是一定要去傳祂的信息;因為這是有好消息的日子,她絕不可把它的安慰占為己用,而要傳遞給其他人。請看那故事,王下7:9。

第二, 祂指導她要把什麼信息傳遞給祂的門徒:「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不僅我復活了(她憑自己就可以告訴他們這件事,因為她已經看見祂了),還有我要升上去。」請觀察,

a. 這信息要傳遞給誰:帶著它往我弟兄那裡去;因為祂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1.) 祂現在正進入祂的榮耀,以比從前更大的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然而祂還承認門徒是祂的弟兄,表達祂對他們比從前更溫柔的愛;祂曾稱他們作朋友,但到現在為止,從未稱他們作弟兄。雖然基督高升,祂卻不是高傲。儘管祂上升,卻不藐視祂的窮親屬。 (b.) 祂的門徒曾經不真誠待祂;祂被捕時,根本沒有看見他們在一起,因為他們都離開祂逃走了;祂現在本可以有道理向他們發出一條憤怒的信息:「你往那些不忠拋棄我的人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不再相信他們,不再和他們打交道。」祂沒有,祂是赦免,不加責備。

b. 通過誰傳遞出去: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現在她卻如此得恩待。這是對她堅持跟從基督,尋找祂的獎賞;是對使徒一種默然的責備,他們不像她如此緊密服事死去的耶穌,不像她如此早來見復活的耶穌;她成了向眾使徒作使徒的人。

c. 這信息本身是什麼:「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在這句話里有充滿安慰的兩方面: —

(a.) 因著我們與基督的聯合,我們同作神的親屬,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安慰。講到光、生命和祝福那耗之不盡的源泉時,祂說,祂是「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這是極其意味深長地表明基督和信徒之間存在的親密關係: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歸於一;來 2:11。在當中我們基督徒如此的高升,基督如此的屈尊俯就,把他們帶到非常親近在一起的地步,為使他們聯合,事情如此美好安排,令人稱奇。[a.] 信徒極大的尊貴,就是主耶穌基督的父,是在祂裡面他們的父。這種關係各自的根基確實差異巨大:祂是通過永恆的生作基督的父,通過施恩收養賜兒女名分作我們的父;然而就算如此,這也授權我們可以像基督那樣稱祂作阿爸,父。這給了基督理由稱他們作弟兄,因為祂的父是他們的父。基督現在上升去作在父那裡我們的中保 — 在祂的父那裡,所以我們可以盼望任何事祂都可以達成 — 在我們的父那裡,所以我們可以盼望祂可以為我們成事。[b.] 基督樂意承認信徒的神是祂的神,這是祂極大的屈尊俯就:「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我的神,使祂可以作你們的神;救贖主的神,支持祂(詩89:26),使祂可以作被救贖之人的神,拯救他們。新約的概括,就是神作我們的神;所以基督作這約的中保和元首,首要與祂相關,信徒只是通過祂作祂屬靈的後裔,這種約的關係首先建立在祂身上,神成為祂的神,所以成為我們的神;我們在一種神的性情中有份,基督的父是我們的父;祂取了人性,我們的神是祂的神。

(b.) 基督上升進入天堂,進一步作為我們承擔的工作,這同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安慰:「告訴他們我很快就必然升天,這是我要走的下一步。」這是為了作,[a.] 對這些門徒警告的話,不要期望祂在地上身體的同在會繼續,或在人間設立他們所夢想的現世的國,「不,告訴他們,我復活了,不是為了留下與他們在一起,而是去天上辦理他們的事。」就這樣,那些復活得屬靈生命,與基督的復活相似的人,一定要認識到他們復活是為了升高;他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叫他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坐在天上,弗2:5-6。 讓他們不要把這個地上當作他們的家和安息;不,他們從天而生,要往天上去;他們的目光和目標必須要落在另外一個世界上,他們心上必須總是想著這一點,就是我要升上去。所以我必須追求上面的事。[b.] 對他們安慰的話,對所有那些因他們的話信的人安慰的話;祂那時正升上去,祂現在已經升上去見祂的父,也是我們的父。這是祂的高升;祂升上去接受這些尊榮和權柄,作為對祂降卑的獎賞;祂是帶著得勝說這話,讓愛祂的人可以歡喜。這是對我們有利,因為祂升上去,是得勝了,為我們擄掠了仇敵(詩68:18),祂升上去作我們的先鋒,為我們預備地方,準備好接我們。這信息就好像約瑟的弟兄帶給雅各關於他的信息(創45:26),「約瑟還在,不僅如此,vivit imo, et in senatum venit— 他活著,還要到元老院來;並且作埃及全地的宰相;所有權柄都是他的。」

一些人把「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這句話理解為,這也包括了一個對我們靠著基督復活的功效復活的應許;因為基督已經從「我是亞伯拉罕的神」,太 22:32,證明死人要復活。所以基督在此暗示,「因為祂是我的神,因此已經使我復活,所以祂是你們的神,因此要使你們復活,作你們的神,啟21:3。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我現在升上去,尊榮我的神,你們要升上去到祂那裡,以祂作你們的神。」

IV. 這裡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把她看見和聽見的正確地報告給門徒(約20:18):她就去告訴門徒,她發現他們在一處,她已經看見了主。彼得和約翰已經離開她,由得她流淚仔細尋找祂,不願留下來和她一起尋找;現在她來告訴他們,她已經找到了祂,糾正因她尋找那死了的身體而帶他們進入的那錯誤,因為現在她發現這是活的和得榮耀的身體;所以她找到了她尋找的,比這無限更好的是,她親眼看見夫子,大大歡喜,並且願意傳遞她的喜樂,因為她知道這對他們是好消息。神安慰我們的時候是帶著這個目的,就是我們可以安慰其他人。她告訴他們她看見的,也把她聽到的告訴他們;她已經看見主活著,這是一個記號(這是一個很好的記號),就是主對她說的這話,要作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她忠心地加以傳遞。自己熟悉基督話語的人,應當為著別人的好處傳遞他們的認識,不應嫉妒其他人知道得和自己一樣多。

約20:19-25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

基督復活無繆的證據,就是祂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徒1:3。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祂在祂復活的那一日,第一次向一群門徒顯現的記載。祂已經通過可靠可信的使者,向他們傳遞祂復活的消息;但為了表明祂對他們的愛,並堅固他們對祂的信心,祂親自來,給他們希望得著的一切確據,證明此事的真實,讓他們不僅通過聽說,從二手得知此事,還可以親自作祂活著的見證,因為他們一定要向世人證實此事,把教會建造在那見證之上。現在在此請觀察,

I. 這顯現的時間和地點,約20:19。這是祂復活的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猶太人安息日過後的那日,在門徒私下聚集的地方,共有十位門徒,還有更多他們的朋友與他們在一起,路24:33。

有三種次要的蒙恩之道(這是我的叫法),是由我們的主耶穌設立,在祂的教會中延續,為要支持教會,以及正確施行那主要的蒙恩之道 — 神的道、聖禮和禱告;這些次要的蒙恩之道是,主日、嚴肅的聚會和長久的事奉。基督對這每一樣的心意,都在這些經文中清楚向我們表明出來;前兩樣,是在這裡,在這顯現的情形中表現出來,另外一樣是在約20:21中表明。基督的國要立刻接在祂復活之後,在人當中設立起來;相應地我們看到就在祂復活的那日,雖然不過是事情為小的那日,卻蒙了神的恩惠,具備了這些莊嚴之事,要幫助在歷世歷代的教會保持信仰的面貌。

1. 這裡有一個基督徒的安息日,由門徒遵守,得到我們主耶穌的承認。基督來見門徒,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我認為,一周的第一日,是整本新約聖經中按數目的方式提到的在一周,或一月,或一年中唯一的日子;聖經幾次講到這是一個按照信仰意義遵守的日子。雖然這裡是直接提到(約20:1),基督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這裡可以有充分理由說(約20:19),祂在同一日的晚上顯現;然而,為要尊榮這日,這裡重複說,就是七日的第一日;不是使徒為要尊榮這日(關於這日的理由,他們尚存疑惑),而是神定意要尊榮它,安排他們要在一起,迎接基督在那日第一次的到來。就這樣,實際上祂祝福那日,使之分別為聖,因為那是救贖主安息的日子。

2. 這裡有一個基督徒的聚會,由門徒莊嚴舉行,也得到主耶穌承認。很有可能門徒在這裡聚集,為要進行某種信仰操練,一起禱告;或者他們聚集交換意見,思想他們是否有充分證據,證明他們夫子的復活,商量現在該怎麼辦,他們是要繼續在一起,還是分散;他們聚集,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給對方的手加力,協調安排在目前這重要關頭當採取的正確措施。這聚集是私下的,因為他們不敢公開現身,特別是作為一群人現身。他們在一所房子裡聚集,但把門關上,不讓人看見他們在一起,除了他們認識的人,沒有人能進來在他們中間;因為他們怕猶太人,猶太人要把門徒當罪犯逼迫,似乎好讓自己相信他們要用來欺騙世人的那謊言,就是祂的門徒來把祂偷去了。請注意,(1.)基督的門徒,即使在艱難的時候,也絕不可停止聚會,來10:25。在風暴中羊群分散,但羊是群居的,要再聚在一起。基督門徒的聚會被驅趕到角落,被迫要去到曠野,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啟12:14;箴28:12。 (2.) 神的百姓曾經經常被迫進入內室,關上門,像這裡一樣,因怕猶太人。逼迫是神分配給他們的,從逼迫中退下,是神許他們的;那時,除了在山洞地穴,我們還能在哪裡找到他們呢。基督的門徒如此隱匿,真的令人難過,但這卻不是真的羞辱。

II. 在基督這次來見門徒,在他們之間交談中所說所做的事。他們聚集的時候,耶穌來到他們當中,按祂自己的樣子,卻用一層幔子蓋住祂現在得榮耀身體的光明,否則這就要令他們眼花,就象祂變像的時候那樣了 。基督來到他們中間,讓他們看到祂履行承諾的一個實例,就是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祂的名聚會,那裡就有祂在他們中間。祂進來,雖然門都關了。這絲毫不減弱祂復活之後有一個真實的人的身體的證據;雖然門關了,祂卻知道如何不發出任何聲響就把門打開,進來,使他們聽不到祂的聲音,正如之前祂在水面行走,卻仍有一個真實的身體。基督門徒嚴肅的聚會被迫私下舉行,卻沒有門能把基督的同在關在外面,擋在他們之外,這對他們是一個安慰。在基督的這顯現中我們看到五件事:—

(1.) 祂慈愛親切地向門徒致意:祂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這不是一句客套話,雖然它在朋友相聚時常被用作是這樣,而是一句莊嚴、非同尋常的祝福,把祂死和復活所有有福的果子和效力加在他們身上。這句話普通,但意義現在變得特別。願你們平安,就等於說,所有的益處歸於你們,所有的平安必定總是歸於你們。基督已經把祂的平安留給他們,作他們的產業,約14:27。因著留遺約的死了,遺約生效,祂現在從死里復活,證明這遺囑,親自作它的執行人。相應地,祂在這裡快快兌現產業:願你們平安。祂講平安,這就作成平安,造就嘴唇的果子,願平安,與神相和的平安,你們自己良心中的平安,與彼此相和的平安,所有這一切的平安歸與你們;不是與世界相和的平安,而是基督里的平安。他們對祂的事情充滿懷疑,對他們自己的事充滿恐懼,只能讓他們多少有混亂和驚恐時,祂突然出現在他們當中,祂用「願你們平安」 這句話平息這波浪的噪聲。

(2.) 祂向他們清楚和無可否認地顯現自己,約20:20。在此請觀察,

[1.] 祂用來令他們信服祂復活是真實的方法。他們現在看見祂活著,而眾人兩三天前看祂死了。現在唯一的疑惑,就是他們現在看見活著的,是不是他們曾看見是死的那同一個人的身體;人希望得著的證據,莫過於就是這身體上的傷疤或傷痕了。現在,第一, 傷痕,正是那些深深的痕跡(雖然不再有 任何痛苦不適),即使在主耶穌復活之後仍留在祂身體上的這些傷痕,可以證明這復活是真實。得勝者以他們的傷痕為榮。基督的傷痕要在地上說話,仿佛這就是祂自己,所以祂帶著它們復活;這些傷痕要在天上說話,在祂永遠活著所作的代求中說話,所以祂帶著它們升天,表現在寶座中,象是被殺過的羔羊,重新流血上,啟5:6。而且看來祂要帶著祂的傷痕再來,讓他們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第二,這些傷痕,祂顯給祂的朋友看,讓他們確信。他們不僅得滿足,看到祂用同樣的面貌看人,聽到祂用同樣的聲音說話,和他們如此長時間以來熟悉的一樣,Sic oculos, sic ille manus, sic ora, ferebat—祂如此的姿勢,如此的眼神手勢!而且他們有這些特別的記號作進一步的證據:祂向他們張開手,讓他們看到手上的傷痕;祂敞開胸懷,仿佛乳母餵養孩子,讓他們看那裡的傷口。請注意,高升的救贖主永遠向祂所有忠心的朋友和跟從祂的人敞開雙手和內心,以此顯現自己。當基督用祂聖靈的安慰顯明對信徒的愛,向他們保證,因為祂活著,他們也要活著的時候,那時祂把祂的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

[2.] 這給他們帶來的影響,給他們帶來的益處。第一,他們確信他們看見了主:就這樣他們的信心得到堅固。一開始他們以為自己只是看見一個幻影,一個幽靈;但是現在他們知道這是主祂自己。同樣,許多真信徒,他們還軟弱的時候,擔心他們的安慰只不過是想像出來的,後來靠著恩典發現,它們是真正實在。他們沒有問,這是主嗎?而是確信,這是祂。第二,那時他們就喜樂了;那堅固他們信心的,提升他們的喜樂;相信了,他們就喜樂。這位福音書作者看來是帶著某種激動和夸勝寫下這番話。就!就!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如果聽到約瑟還活著,雅各心就甦醒了,這些門徒聽到耶穌又活了,這又要如何使他們的心甦醒呢?這對他們來說就像從死里復活一樣。現在基督的話應驗了(約16:22),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抹去他們眼中所有的眼淚。請注意,看見基督一眼,這在任何時候都要使一位門徒心裡歡喜;我們越多多看見基督,就越要在祂裡面歡喜;直到我們終於得見祂的真體之前,我們的喜樂絕不會變得完全。

(3.) 祂賦予他們那尊貴和廣大的使命,作建造祂教會的代理。約20:21。在這裡有,

[1.] 向他們頒布使命時的前言,就是鄭重重複之前的致意:願你們平安。這是為了,第一, 讓他們關注祂即將向他們頒布的使命。前面的致意是要安靜他們懼怕的騷動,使他們可以平靜注意祂復活的證據;這致意是為了減少他們歡喜的激動,使他們可以鎮定地聽祂要對他們進一步說的話;或,第二,鼓勵他們接受祂即將頒布給他們的使命。雖然這要使他們落在極大的苦難中,然而祂卻在其中安排他們要得尊榮與安慰,結果是這要成為他們的平安。基甸領受他的使命時有這句話,「你放心,」士6:22-23。 基督是我們的那平安;如果祂與我們同在,平安就是歸於我們的。基督現在要派遣門徒向世人傳平安(賽52:7),祂在這裡不僅把這平安加在他們身上,作為他們自己的滿足,還把這平安交託給他們,作為所信託的,由他們傳遞給所有的平安之子,路10:5-6。

[2.] 這使命本身,聽起來非常重大:「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第一,很容易明白基督怎樣差遣他們;祂指派他們去做祂在地上的工作,讓自己投身於在人中間傳播祂的福音,建立祂的國度的工作。祂用屬神的委任狀授權差遣他們,用屬神的權柄武裝他們 — 差遣他們作使者,去締結和平,作傳令官,宣告這和平 — 差遣他們作僕人,邀請人來赴婚宴。所以他們被稱作使徒— 奉差遣的人。

第二,但基督怎樣象父差遣祂那樣差遣他們,這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肯定的是,他們的使命和權柄是無限低於祂的;但是,1. 他們的工作和祂的是同樣的,他們要繼續去做祂留下的工作。他們奉差遣,不是像祂那樣去作祭司和君王,而只是作先知。正如祂奉差遣去為真理作見證,他們也是如此;不是作使神人和好的中保,只是作此事的傳講和頒布者。祂奉差遣,豈不是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祂來者的意思行,不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乃是要成全嗎?他們也要如此。正如父差遣祂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同樣祂差遣他們到普天下去。2. 祂差遣他們的權柄等同於父差遣祂的權柄。看來這就是比較的要點所在。按著我父差遣我的同樣權柄,我差遣你們。這證明基督的神性;祂頒布的使命與父頒布的有同樣權柄,所有目的和宗旨有同樣的根據和效力,等同於祂在異象中頒布給舊約先知的。按著基督清楚的話語,彼得和約翰的使命,和按著坐在寶座上的耶和華的命令,以賽亞和以西結的使命是一樣的;而且等同於那頒布給中保祂自己,去做祂的工作的使命。祂豈不是具有無可爭辯的權柄,無可抗拒的能力去做祂的工嗎?他們為要做他們的工,得著的也是一樣。或是這樣,父怎樣差遣了我,就像是對祂權柄的陳述;按照賜給作為中保的祂的權柄的效力,祂賜權柄給他們,他們這些祂的工人,為祂行事,奉祂的名行事待人;所以那些接待或拒絕他們的,就是接待或拒絕祂,和差遣祂的父,約13:20。

(4.) 裝備他們去履行他們的使命託付給他們的(約20:22):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請觀察,

[1.] 祂用來向他們作保證,感動他們的記號,祂現在將要賜給他們的恩賜:祂向他們吹一口氣;不僅用這口生命之氣讓他們看到,祂自己確實活著,還是向他們表明,為著那在他們前頭一切的服事工作,他們要從祂那裡領受的屬靈生命和權柄。很有可能祂是向他們集體吹這口氣,不是各自向每一個人吹氣,雖然多馬沒有和他們在一起,然而主的靈知道可以在哪裡找到他,就像祂找到伊利達和米達一樣,民 11:26。基督在此看來是指向一開始通過向人裡面吹進生氣創造人的這件事(創2:7),表明祂自己是那工作的始作者,以及執事和基督徒的屬靈生命和力量是從祂而出,依靠祂,就像亞當和他後裔肉身的生命從祂而出,依靠祂一樣。正如全能者的氣賜人生命,開創舊世界,同樣全能救主的氣賜祂的執事生命,開創了一個新世界,伯33:4。在此這向我們表明,第一,聖靈是基督的氣,從子而出。舊約聖經把聖靈比作氣息(結37:9),氣息啊,來;但新約聖經告訴我們,這是基督的氣。神的氣代表祂忿怒的威力(賽11:4;賽30:33);但基督的氣象徵祂恩典的力量;因著基督的中保之工,威懾之氣被改變為愛的氣息。我們的言語是通過我們的呼氣發出,同樣基督的話語就是靈和生命。道從靈而來,靈與道一起來。第二,聖靈是基督的恩賜。使徒通過按手傳遞聖靈,那些手首先在禱告中舉起,因為它們只能懇求這祝福,作為使者傳遞這祝福;但基督通過吹一口氣賜下聖靈,因為祂是恩賜的創始者,恩賜原本從祂而來。摩西不能賜下他的靈,是神賜下的(民11:17);但基督是親自賜下。

[2.] 祂通過這記號象徵的,所作的莊嚴授予,「你們受聖靈,現在是部分領受,作為不多幾日,你們進一步要受的憑據。」他們現在領受聖靈,比他們從前領受的更多。就是這樣,屬靈祝福是漸漸賜下的;有的,還要加給他。現在耶穌開始得榮耀,聖靈更多被賜下;見約7:39。讓我們來看這授予中所包含的。第一,基督藉此向他們保證,聖靈要幫助他們將來的工作,幫助他們執行現在頒布給他們的使命:「我差遣你們,你們要得著聖靈與你們一道同行。」現在耶和華的靈住在他們身上,為了在他們前面一切的服事裝備他們。基督使用的人,祂要用祂的聖靈作他的披戴,用一切所需的能力裝備他。第二,祂藉此讓他們經歷聖靈在他們目前光景中的影響。祂已經把祂的手和肋旁顯給他們看,讓他們信服祂復活的實在;但是最清楚的證據本身並不使人生出信心,請看那些守兵的不信,他們是復活唯一的目擊見證人。「所以你們受聖靈,在你們裡面作成信心,打開你們的心眼。」他們現在受到猶太人的威脅:「所以你們受聖靈,在你們裡面生出勇氣。」基督對他們說過的話,祂要對所有真相信的人說,你們受聖靈,弗1:13。基督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領受,一定要使我們自己,我們整個靈魂服在配得稱頌的聖靈那使人復活、成聖的作用之下 — 領受祂的感動,順服祂的感動 — 領受祂的能力,使用這些能力:那些這樣把這句話當作命令順服的人,要得到作為應許的這句話的福益;他們要領受聖靈,作為他們行路的指引,他們繼承產業的憑據。

(5.) 具體說明他們的使命賦予他們權柄的特別一方面(約20:23):「你們赦免誰的罪,恰當使用託付給你們的權柄去赦免,誰的罪就赦免了,他們可以從中得到安慰;你們留下誰的罪,就是宣告他們不得赦免,他們的罪責仍在,誰的罪就留下了,罪人可以肯定情況必然是這樣,為此受苦。」這是接在他們受聖靈之後,因為如果他們未曾得到非同尋常的分辨的靈,他們就不適宜得到託付,有這樣的權柄;因為按最嚴格的意義,這是賦予使徒他們自己,以及第一批傳福音的人的一項特殊使命,他們能分辨誰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誰不是這樣。靠著這權柄的效力,彼得擊殺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保羅擊打呂馬使其瞎眼。然而教會和它的事奉應當明白的一個普遍憲章就是,不是要對世上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作無繆判斷,而是鼓勵神奧秘事忠心的管家堅持他們奉差遣去傳講的福音,神自己要確保審判的無繆。使徒傳講赦免罪,這首先一定要在耶路撒冷開始,雖然它最近把流基督血的罪責攬到自己身上:「然而你們可以宣告他們可以按照福音條件罪得赦免。」彼得這樣做了,徒2:38;徒3:19。基督為我們的稱義從死里復活,差遣祂的福音傳令官宣告禧年開始,赦免的法案現在通過了;按照這法則人要受審判,約12:48;羅2:16;雅2:12。神絕不改變這審判的法則,也不偏離;福音赦免其罪的人要得赦免,福音要定其罪的人要被定罪,這就把極大的尊榮賦予了事奉,把極大的勇氣賦予了基督的工人。使徒和基督的工人赦免和留下罪的兩種方式(這兩種都具有權柄),就是: — [1.] 通過純正的教訓。他們受差遣要告訴世人,要按照福音,而不是其它條件得拯救,找到神的人要對此說阿們;否則人就要滅亡。[2.] 通過嚴格的紀律懲治,把普遍原則應用在具體的人身上。「你們接納誰與你們相交,按照福音的原則,神要接納他們與祂自己相交;你們把誰當作不悔改,頑固留在聲名狼藉和傳染髮散的罪中的人,把他逐出相交,要被捆綁交給神公義的審判。」

III. 當人向多馬報告此事時,他的不信,這引入了基督的第二次顯現。

1. 這次見面時多馬不在,約20:24。這裡說他是那十二個門徒中的一個,這群使徒中的一員,使徒雖然現在是十一個,但曾有十二人,要重新有十二人。他們只不過是十一個,並且其中一個人還不在:基督的門徒要直等到那大日的總會,才會全部聚在一起。多馬缺席,這也許是他的不幸 — 他不是病了,就是沒有接到通知;或者這是他的罪和愚昧 — 他被事情或朋友吸引了過去,他重視這些,過於這機會,或者因為他怕猶太人,就不敢來;並把這稱作他的謹慎小心,這實際是他的膽怯。無論如何,因著他的缺席,他就得不著看見他的主復活,因此與門徒共享歡樂的滿足。請注意,自己漫不經心缺席所定的基督徒嚴肅聚會的人,是不知道他們錯過了什麼。

2. 其他門徒向他講述他們的夫子已經來見他們,約20:25。下次他們看見他,帶著足夠大的歡喜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 無疑他們把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他,特別是祂把祂的手和肋旁顯給他們看,讓他們滿意確信的事。看來雖然多馬那時離開他們,卻沒有長時間離開;一段時間離開,絕不可被當作永遠離道反教加以定罪:多馬不是猶大。請觀察他們是帶著何等極大的歡喜和夸勝說這話:「我們已經看見主了,是我們曾經看見最令人安慰的景象。」他們對多馬說這話,是要 (1.) 責備他的缺席:「我們已經看見主了,但你沒有。」或者其實是,(2.) 告知他:「我們已經看見主了,我們希望你在場,也看見祂就好了,因為你就會看見足夠多的事,讓你滿意確信。」請注意,基督的門徒應當努力在至聖的真道上彼此造就,向不在的人複述他們已經聽到的,使他們可以從二手方面聽到,還有交通他們已經經歷到的事。憑信心已經見到主,嘗過祂恩惠滋味的人,應當告訴別人神為他們靈魂已經做成的事;只是不要炫耀。

3. 多馬對證據提出的反對意見,以此為他不願意承認這證據作辯護。「不要對我說你們已經看見主活著;你們太輕信了;某人把你們騙了。至於我,我非不僅看見祂手上的釘痕,還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的傷口,我就下定決心我總不信。」一些人把這和他曾說過的話(約11:16;約14:5)作比較,推測他是一個脾氣暴躁鬱悶的人,容易說話暴躁;不是所有的好人脾氣都一樣令人愉快。然而,這一次他的舉動肯定是有極大的過失。(1.) 他沒有留意,或沒有正確對待基督如此經常說過,也是按照舊約聖經的話,就是他要在第三日復活;他本應說,祂復活了,雖然他沒有見到祂,與任何見過祂的人談話。(2.) 他對他的門徒同伴的見證沒有一種當有的尊重,這些人是有智慧和誠實的人,應當受到信任。他知道他們是老實人,他們十個人都帶著極大的確信作一致的見證;然而他不能說服自己,讓自己說他們的見證是真的。基督已經揀選他們,向萬民作就是這件事的見證;然而多馬,他們自己弟兄中的一個,卻不願讓他們作正當的見證,對他們的信任,不超過能看見他們的地步。然而他質疑的是他們的真實,而不是他們的謹慎;他擔心他們太輕信。 (3.) 他試探基督,惹動以色列的聖者,他要按自己的方法被勸服,否則就根本不信。他對使徒告訴他,他們已經看見的那釘痕不能肯定,要容自己指頭探進去,或把自己的手探入祂的肋;如此粗暴對待一個活的身體,這是不合宜的;然而多馬把他的信心和這證據捆綁在一起。他要被遷就,自己的想法得滿足,否則就不願相信;見太16:1;太27:42。(4.) 在門徒面前公開宣告這一點,這是得罪他們,讓他們灰心。這不僅是罪,還是醜聞。正如一人膽怯就讓眾人膽怯,同樣一個信徒懷疑,就讓他弟兄的心消化,和他一樣,申20:8。要是他只想到這惡事,然後用手捂口,把它壓制下去,他的錯誤就只留在他自己身上;但他宣揚他的不信,如此斷然宣告,可能會對其餘的人帶來不良後果,他們當時只不過是軟弱動搖而已。

約20:26-31

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我們在此看到基督復活之後向祂門徒再次顯現的敘述,這時多馬和他們在一起。關於這顯現,我們可以觀察到,

I. 基督再次到門徒這裡來的時間:過了八日,祂復活七個晚上之後的那一日,必然是這樣,因為那是七日的第一日。

1. 祂推遲祂下一次顯現有一段時間,為要讓祂的門徒看到,祂復活不是進入祂從前生活的那種生命,不斷與他們來往,而是一種屬於另一個世界的生命,只像天使那樣時不時,在有需要的時候到他們這裡來。基督在這八天中,以及祂住在地上其餘的時間裡在哪裡,要探究這個問題,這是愚昧,要決定,這是自以為是。不管祂在哪裡,無疑有天使來侍候祂。在祂開始事奉的時候,有四十天人祂不為人所見,受魔鬼的試探,太4:1-2。 現在在祂開始得榮耀的時候,有四十天,大部分的時間不為人看到,受義的靈侍候。

2. 祂將這推遲七天之久。為什麼是這樣?(1.) 讓祂可以責備多馬的不信。他忽略了門徒之前的聚集;為要教導他為著將來更好珍重這些蒙恩的時候,他要幾日才能得到這樣的另一個機會。錯過一次漲潮的人,要得到另外一個順潮,就要等上好一會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多馬過了一個非常憂鬱的一周,意氣消沉,懸慮不安,而其他門徒是充滿喜樂;這是因為他自己和他的愚昧的緣故。(2.) 讓祂可以試驗其餘門徒的信心和忍耐。他們看見了主,就滿意確信,這樣他們就已經在這試驗中大大得分。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但祂要試驗他們是否能在有幾天不再看見祂之後,還堅守他們已經得到的陣地。並且祂要這樣漸漸切斷他們對祂身體同在的依賴,這是他們已經喜愛依賴得過分的。 (3.) 讓祂可以尊榮七日的第一日,清楚表明祂的旨意,就是當在祂的教會中守這日為基督徒的安息日,每周神聖安息和神聖聚會的日子。七日中有一日,當在信仰方面加以遵守,只是神從起初的安排,像人一開始的清白無罪一樣遠古;在彌賽亞的國中,七日的第一日應當是這一日,其足夠的證據就是,基督在那日一次又一次與舉行信仰聚會的門徒見面。極有可能的是,在祂之前向他們的顯現中,祂與他們約定,在之後七個晚上的那一日再聚集在一起 ,應許與他們相見;還有,在四十天內,除了其它時候,每周第一日向他們顯現。在信仰方面守那日的做法,從那時起就通過歷世歷代的聚會流傳下來,傳到我們這個時候。所以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II. 基督這次在哪裡,怎樣臨到他們這裡。是在耶路撒冷,因為怕猶太人,現在像從前一樣門都關了。他們在那裡守除酵節七日,這節在這日之前一日結束;然而他們不願在七日的第一日啟程去加利利,因為這是基督徒的安息日,而是留下等著之後那日。現在請觀察,1. 多馬和他們在一起,雖然他曾有一次自己離開,卻沒有第二次。當我們失去了一個機會,就應該更熱切留心抓住下一個機會,使我們可以挽回損失。如果這樣的損失激發起我們的願望,這就是一個良好跡象,若它使我們的願望冷淡下來,這就是一個糟糕跡象。門徒接納他到他們中間,沒有堅持要他像他們那樣相信基督復活,因為這只不過是朦朧地啟示出來;他們不是接納他來展開令人起疑惑的爭辯,而是歡迎他來看。但是請觀察,基督直到看到多馬與其餘的門徒在一起,才向他顯現,讓他滿意確信,因為祂要鼓勵基督徒和神的工人的聚會,因為在那裡祂要在他們當中。另外,祂要所有的門徒見證祂對多馬的責備,還有雖然如此,祂對他的溫柔看顧。2. 基督來在他們當中,站在當中,他們都認出祂,因為祂現在把自己顯明出來,就像祂之前顯明自己一樣(約20:19),還是一樣,沒有改變。請看我們的主耶穌的屈尊俯就。天堂的門預備向祂打開,祂本來可以在那裡,在全世界天使的敬拜當中;然而為了祂教會的益處,祂仍留在地上,來到祂可憐門徒小小的私下聚會當中。3. 祂就像之前那樣,友善地向他們所有人致意;祂說,「願你們平安。」這不是虛有其表的重複,而是表明基督賜下的那豐富和確定的平安,以及祂繼續對百姓的祝福,因為這祝福不至斷絕,而是每早晨都是新的,每次聚會都是新的。

III. 在這次見面中,基督和多馬之間發生的事;只是記載下來的事,雖然我們可以猜想,祂對其餘的人說了許多話。這裡是,

1. 基督施恩向多馬屈尊俯就,約20:27。他把他從其餘的人當中挑出來,特別把自己交給他:「伸過你的指頭來,因為你要這樣做,就看我的手;滿足你關於釘痕的好奇心,直到完全滿意為止;伸出你的手來,如果沒有別的能說服你,就探入我的肋旁。」在這裡我們看到,(1.) 對多馬不信含蓄的責備,這裡清楚所指的,是多馬曾經說過的話,逐字逐句回應他的話,因為祂雖然沒有見多馬,卻聽見了他的話;人會想,祂對他說的這番話會讓他羞愧。請注意,我們口舌沒有一句不信的話,甚至連我們思想里沒有一個不信的念頭,是主耶穌所不知道的。詩78:21。(2.) 對這種軟弱明明白白的屈尊俯就,這表現在兩件事上:— [1.] 祂容許別人對祂的智慧發號司令。具有偉大精神的人不容自己受他們下級命令支配,在他們施恩的作為上尤為如此;然而基督在此,連多馬在一件無謂事情上的奇想,也樂意讓自己去加以遷就,而不是與他決裂,把他撇在他的不信之中。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而是身為好牧人,被逐的,祂必領回,結34:16。我們應該這樣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羅 15:1-2。[2.] 祂容許自己的傷口被刺入,容許多馬甚至把他的手探入祂的肋旁,如果這樣的話,他最終會相信。就這樣,為了堅固我們的信心,祂設立了一個聖禮,為的是讓人不斷紀念祂的死,雖然這是一種受辱蒙羞的死,人會以為寧願忘記這死,不再提及;然而這死是祂愛如此有力的證據,要鼓勵我們的信心,祂就設立對此的紀念,加以慶賀。在表明主的死的那聖禮中,祂招呼我們,仿佛要我們把我們的手指探入釘痕。伸出你的手來,伸向祂,祂向你伸出祂幫助、邀請和賜予的手。

「不要疑惑,總要信;me ginou apistos — 你不要變成一個不信的人;」 這是一句感人的話,基督以此總結祂要對多馬說的話,就好像他如果現在不順從,就要被不信封閉起來一樣。這警告是給我們所有人的:不要疑惑;因為如果我們疑惑沒有信心,我們就是沒有基督,沒有恩典,沒有盼望,沒有喜樂了;所以讓我們說,主,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2. 多馬相信順服耶穌基督。他現在為他的不信感到羞愧,大聲說,「我的主!我的神!」,約20:28。我們沒有被告知他是否把他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看來他沒有,因為基督說(約20:29),「你看見了我才信」;看見就足夠了。現在信心在與不信爭戰後,最終成為得勝者。

(1.) 多馬現在完全滿足確信基督復活的實在 — 被釘十字架的同一位耶穌,現在復活了,這就是祂。他信得慢,信得往後退,這件事可以有助于堅固我們的信心;因為這表明,基督復活的見證人,向世人證實此事,把他們的性命押在這復活上面的這些人,他們並不是隨便輕信的人,而是有足夠的謹慎,不看到他們希望得著關於這復活最終極的證據,就把對此的相信保留起來。就這樣,吃的從吃者出來。

(2.) 他就這樣相信祂是主是神,我們也要相信祂是主是神。 [1.] 我們一定要相信祂的神性 — 祂是神;不是人成為神,而是神成為人,就像這位福音書作者一開始立下他的論點一樣,約1:1。我們神聖信仰的創始者和元首有神的智慧、大能、主權和不變,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祂不僅要作這信仰的創始者,還要作它不斷的支持,它供應的生命源頭。[2.] 祂的中保之工 — 祂是主,那一位主,林前8:6;提前2:5。祂得到充分授權,作為全權大使,解決神人之間存在的重大事項,解決那無可避免要敗壞我們的分爭,建立起我們要得幸福就必不可少的聯繫;見徒2:36;羅14:9。

(3.) 他認同祂是他的主,他的神。在信心中必須要有意志認同福音的條件,以及悟性認同福音的真理。我們一定要按照父設立基督的那樣來接受祂。我的主是指Adonai,阿多乃— 我的根基和倚靠;我的神是指 Elohim,以羅欣 — 我的王和審判主。神已經設立祂作仲裁裁判,我們一定要認同這挑選,全然把自己交給祂。祂屬我,歌2:16,這是至關重要的信心作為。

(4.) 他在那些之前曾經見證他不信懷疑的人面前公開承認這一點。他對基督說這話,為了讓這句話的意思完整,我們一定要把它讀作,禰是我的主和我的神;或者這是他對他的弟兄們說的,這是我的主和我的神。我們接受基督作我們的主神嗎?我們一定要去到祂那裡,把這告訴祂,就像大衛所做的那樣(詩16:2),把這降服當作我們有約束力的契約交給祂,對別人這樣說,就像那些以我們與基督的關係夸勝的人說的那樣:這是我的良人。多馬帶著一種激情說這番話,就像一個傾盡全力抓住基督的人說的那樣,我的主和我的神。

3. 基督對這整件事的判斷(約20:29):「多馬,你因看見了我才信;最終無論如何你還是信了,這是好的;但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在這裡,

(1.) 基督承認多馬是一個相信的人。純正真誠的信徒,雖然遲緩軟弱,卻要蒙恩得到主耶穌的接納。長久抗拒的人,如果最終順服,就要發現祂準備好了要赦免。多馬一順從基督,基督就賜他這順從的安慰,讓祂知道他是相信的。

(2.) 祂責備他之前的不信。他想到以下的事情,就大可以慚愧,[1.] 他信得如此遲緩,如此慢才得到他自己的安慰。已經真誠相信基督的人,看到有極大的理由哀嘆,他們為什麼不信得更早。[2.] 他最終被帶領來相信,這不是沒有經過一番周折:「如果你沒有看見我活著,你就不會信了;」但除了我們自己的感覺,我們就絕不承認其它證據,除了我們自己親眼目睹的,我們就什麼也絕不相信,那麼就和所有的商業和人際交往說再見吧。如果這一定要作證明的唯一方法,世人怎麼可以得歸正相信基督呢?所以責備他如此大大強調這一點,這是應當的。

(3.) 祂表揚那些按照更容易條件就相信的人的信心。多馬作為相信的人,是真正有福的;但更有福的是,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這不是指沒有看見相信的對象(因為那些是看不見的,來11:1;林後4:18),而是指相信的動力— 基督的神跡,特別是祂的復活;那些沒有看見這些事情,卻仍然相信基督的人有福了。這可以是往回看,看舊約聖徒,他們沒有看見門徒看見的事情,卻相信向列祖所作的應許,憑那信心生活;或者向前看,看那些後來要相信的人,那些外邦人,他們從未像猶太人那樣見過肉身中的基督。這種信心比那些看見就信的人的信心更值得稱讚表彰;因為,[1.] 這表明那些這樣相信的人有一種更好的心態。沒有看見就信,這證明對真理更勤奮追求,思想更直率接受真理。根據看見而信的人,他的抗拒是被一種強力征服;但沒有看見就信的人,就像庇哩亞人,是更加高貴。[2.] 這是神恩典大能的更偉大實例。證據越不明顯,信心的作為就越顯為是主的作為。彼得的信心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他的,太16:17。看見就信的人,屬血肉的給信心出的力就更大,超過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人。萊福博士引用其中一位拉比的說法,「一位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比成千上萬站立在西乃山面前的以色列人更得神悅納;因為他們看見就接受了律法,但是一位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沒有看見,卻接受了律法。」

IV. 這位福音書作者對他的記敘作的評論,就像一位歷史學家得出結論一樣,約20:30-31。在這裡,

1. 他向我們保證,還有很多其它的事情發生,都是值得被記載下來的,但這些事沒有記在這書上:許多神跡。一些人看這是指耶穌一生中所行的所有神跡,祂說過的所有奇妙話語,以及祂行過的所有奇妙作為。但看來這而是局限於祂復活之後所行的神跡,因為這些是只在門徒面前行的神跡,他們是這裡講到的人,徒10:41。若干他的顯現沒有被記載下來,如林前15:5-7表明的那樣。見徒1:3。現在,(1.) 我們可以在此善用這總體上的見證,就是有其它神跡,許多其它的神跡,為的是要堅固我們的信心;它們被加進具體的敘述中,極大加強了證據的力量。記載基督復活的人,神不是要他們搜出證據,按他們所能找到的接過那些短小不多的證據,其餘的用猜測加以補足。不是的,他們有足夠有餘的證據,有更多的見證人舉出證據,超過他們能用得上的。有這些其它的神跡在他們面前行出的門徒,要向其他人傳講基督的復活,所以很有必要的就是,他們應當擁有證據,ex abundanti—大量的證據,使得這些把生命和一切都押在這復活之上的人,可以有極大的安慰。(2.) 我們無需詢問,為什麼不是所有的證據都被記載下來,或者為什麼不把比這些證據更多的事,或除此以外其它的事記錄下來;因為默示人把這些記載下來的聖靈,祂若看為好的,對我們就是足夠的。若這段歷史僅僅是人所編寫的,它就會充滿極多的證言和宣誓,證明基督復活這個備受爭議的事實,為證明此事,就會列舉長篇的論證;但它是神的歷史,書寫的人帶著一種高貴的把握來寫,講述的等於是充分的證據,足以說服那些願意受教的人,定那些頑固堅持不信的人為有罪;如果這還不能讓人滿意確信,那麼更多的也是不能。人擺出他們能說的一切話,使他們可以爭取別人的信任;但神不這樣做,因為祂能賜人信心。如果這段歷史是為娛樂好奇心重的人而寫,它就會更冗長,或者每一樣細節都會用來說明這故事,給它潤色;但寫這歷史是為了讓人相信,不管人是否聽,不管他們是否放棄,為達此目的,所說的已經足夠。

2. 他指教我們,記載我們在此確實看到的事的目的(約20:31):「在這一章和接下來一章記載的敘述,要叫你們信這些證據;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因著祂的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1.) 這是那些寫福音書的人的目的。一些人寫書是為了自娛,為自己的利益或人的稱讚發表,其他人寫書是為滿足雅典人一般的性情,其他人則是為了在藝術和科學方面教導世人,使他們得這世上的益處;但福音書作者寫書,絲毫沒有為自己或別人爭取現世益處的目的,而是為了把人帶到基督和天堂那裡,為此而勸說人相信;為此他們採用最合適的方法,把神的啟示帶給世人,用恰當的證據加以支持。

(2.) 讀到福音書,聽到福音的人的責任。他們的責任是相信、接受基督的教訓,以及所記關於祂的見證,約壹5:11。[1.] 我們在此被告知,我們要相信的是如何偉大的福音真理 — 就是耶穌是那位基督,那位神的兒子。第一,祂是基督,神向舊約聖徒應許,他們盼望的有彌賽亞尊稱的那一位,按這名稱的意義,祂是神的受膏者,作王和救主。第二,祂是神的兒子;不僅作為中保(若是那樣,祂就並不比摩西偉大,因為摩西是先知、作代求的和頒布律法的),還是高於摩西的職分,作那一位中保;因為祂若不是具有神的位格,具有神的大能,有權利得神的榮耀,祂就不具備資格作這工作 — 既不適合做救贖主的工作,也不適合戴救贖主的冠冕。[2.] 我們盼望得著的是何等偉大的福音祝福 —我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這是,第一,指引我們的信心;信心必須著眼生命,生命的冠冕,那擺在我們前面的生命樹。因基督的名得生命,在基督里與我們所立的約提出的生命,是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得到的,以此作為我們完全的喜樂,對我們所有服事和受苦的豐富補償。第二,鼓勵我們的信心,邀請我們來相信。看到前面有某種偉大益處,人就會大膽前行;沒有益處比生命的道,聖經對福音的說法,徒5:20,是更大的了。它既包括在與神相符和相交方面的屬靈生命,也包括在得見神和以神為樂方面的永遠生命。兩方面都是因著基督的名,靠著祂的功德和能力,對所有真信徒來說,這兩方面都是不能廢除、無比確定的。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