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約翰福音 13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約翰福音13章

我們的救主已經完成公開的講論,在當中「忍受罪人頂撞」;現在祂讓自己與祂的朋友展開私下交談,在當中定意要安慰眾聖徒。從這之後我們看到的是關於祂和門徒之間發生之事的記載,祂到國外去時,門徒受託管理祂家裡的事;祂加給他們必需的教訓和安慰。祂的時候近了,就讓自己整頓好自己的家。在本章,I. 祂為門徒洗腳,1-17節。II. 祂預言誰要出賣祂,18-30節。III. 祂教導他們關於祂自己的死的那重大教義,以及弟兄之愛的重大責任,31-35節。IV. 祂預言彼得要不認祂,36-38節。


約13:1-17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裡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祂說:「主啊,禰洗我的腳嗎?」耶穌回答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禰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祂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得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解經家們通常認同基督為門徒洗腳,以及接著這事的講論,是發生在祂被賣的同一個晚上,與祂吃逾越節的晚餐,設立主餐是在同一期間;但至於這是在這聖節開始前,還是在它完全結束後,或是在吃逾越節的晚餐和設立主餐之間,他們意見不一。這位以收集其他人省略的經文段落為己任的福音書作者,刻意省略了其他人已經記載過的經文,這就讓把這些事合併起來有了一定難度。如果這是發生在那時,我們想猶大出去(約13:30),是讓他的人預備好,將要在園中拘捕主耶穌。但萊福博士的意見很清楚,就是所有被記載下來,直到14章結束的事情,不是發生在逾越節晚餐期間,因為這裡說(約13:1),這是逾越節以前,這而是在伯大尼的晚餐期間,是逾越節前兩天的事(我們在太26:2-6看到這晚餐),在當中馬利亞第二次用她瓶中剩下的香膏膏耶穌的頭。或者,這可能是逾越節前一個晚上的另一次晚餐,不是在長大麻風的西門家,而是在祂自己的住處,在當中除了門徒,不讓任何人與祂在一起,好使祂可以更自由與他們相處。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耶穌洗門徒的腳的故事;這是一個性質特別的舉動;不是神跡,除非我們稱它是一個降卑的神跡。馬利亞剛剛用膏抹祂的頭;現在,免得祂接受此事,這會看起來像是擺架勢,祂就馬上用這降卑的舉動對此加以平衡。但基督為何要這樣做?如果門徒需要洗腳,他們可以自己洗;一位智者不出於極好的理由和考慮,是不會做看起來古怪、不尋常的事。我們肯定,耶穌做這件事,不是出於幽默或嬉笑;不是的,所做的這件事非常嚴肅,祂是帶著極大的認真去做;這裡表明基督做此事有四個原因 — 1. 為了見證祂對門徒的愛,約13:1-2。 2. 為了舉例說明祂自己自願降卑和屈尊俯就,約13:3-5。 3. 好向他們表明屬靈的洗,這是祂在與彼得的談話中提到的,約13:6-11。4. 為給他們樹立榜樣,約13:12-17。闡明這四個原因,這要成為對整個故事的解釋。

I. 基督為門徒洗腳,為了證明祂愛他們,愛他們到底的那大愛,約13:1-2。

1. 這裡立下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就是我們的主耶穌,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13:1。

(1.) 這對直接跟從祂的門徒,特別那十二位門徒來說確實如此。這些人是世間屬祂自己的人,祂的家人,祂的學生,祂的密友。祂沒有任何可以稱為是屬自己的兒女,但祂收養了他們,接受他們作屬自己的人。祂在另外一個世界有屬自己的人,但祂離開他們一段時間,看顧這個世界屬祂自己的人。這些人是祂所愛的,祂呼召他們進入與自己的相交,與他們親密交往,總是顧惜他們,顧惜他們的安慰與名聲。祂容許他們與自己非常自由相處,忍耐他們的軟弱。祂愛他們到底,只要祂還活著,就繼續愛他們,在祂復活之後也是如此;祂從未取走祂愛的仁慈。雖然有一些高位的人擁護祂的事業,祂卻沒有把他的老朋友撇在一旁,讓位給新朋友,而是堅持與屬祂的貧窮漁夫在一起。他們在知識和美德方面軟弱有缺陷、消沉、易忘事;然而,儘管祂常常責備他們,卻從未不再愛他們、看顧他們。

(2.) 這對所有信徒來說確實如此,因為這十二位列祖是神屬靈以色列所有支派的代表。請注意,[1.]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上有一群屬祂自己的人 — 祂自己的人,因為他們是父賜給祂的,祂買贖了他們,為他們付出極大代價,已經使他們分別為聖歸給祂自己 — 屬祂自己的人,因為他們已經把自己作為一群特別的子民委身於祂。屬自己的人,在講到那些不接待祂的自己的人的地方,所用的詞是tous idiou s— 自己的人 ,如一個人的妻子兒女是他自己的人,他與他們有一種固定關係。 [2.] 基督對世間屬自己的人有一種熱誠的愛。當祂為救贖他們獻上自己時,祂確實用一種善意的愛愛他們。當祂接納他們與自己相交時,祂確實用一種滿足的愛愛他們。雖然他們在這世界上,一個黑暗和遙遠,罪和敗壞的世界上,然而祂愛他們。祂現在往天上屬自己的人,在那裡得完全的義人的靈魂那裡去;但祂看起來最關心的是地上屬自己的人,因為他們最需要祂的看顧:生病的孩子是最得遷就。[3.] 基督愛的人,祂愛他們到底;祂對祂百姓的愛是不變的;祂默然愛你。祂以永遠的愛愛(耶31:3),從永遠在這愛的旨意中,到永遠在這愛的結果里。沒有什麼能使相信的人與基督的愛隔絕;祂愛屬自己的人,eis telos — 直到完全,因為祂要使關於他們的事完全,要把他們帶到愛是完全的那個世界裡。

2. 基督通過給他們洗腳,顯明對他們的愛,正如那位好婦人(路7:38)洗基督的腳並擦乾,以此顯明她對基督的愛一樣。就這樣祂要表明,正如祂對他們的愛是不變的,同樣這愛也是屈尊俯就的 — 為達成這愛的目的,祂願意降卑自己— 祂現在準備進入祂得高升狀態的榮耀,這根本不會妨礙祂對屬祂選民的眷顧;就這樣祂要證實祂曾向所有聖徒作的那應許,就是祂要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路12:37),要像主人服事僕人一樣,給他們極大和令人驚訝的尊榮。門徒剛剛暴露出他們對祂愛的軟弱,為澆在祂頭上的香膏抱怨(太26:8),然而祂馬上表明祂愛他們的這證據。我們的軟弱襯托出基督諸般的慈愛,把它們表明出來。

3. 祂選擇此時,在祂最後過的逾越節之前不久做這事,有兩個原因 —

(1.) 因為現在祂知道自己時候到了,這是祂長久以來盼望的,祂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在這裡請觀察,[1.] 那將要發生在我們主耶穌身上的改變;祂必須離去。這始於祂死的時候,但在祂升天時完成。基督祂自己是這樣,所有相信的人也是這樣,藉著他們與祂聯合,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在身外,到父那裡去,就與主同在。這是離世,這不善、傷人的世界,這沒有信德、險惡的世界 — 這勞苦、苦役和試探的世界 — 這流淚谷;這是到父那裡去,去見萬靈的父,結果就是以祂作我們的父。[2.] 這改變的時候:祂的時候到了。這有時被稱作祂仇敵的時候(路22:53),他們得勝的時候;有時被稱為祂的時候,祂得勝的時候,祂一直在盼望的時候。祂受苦的時候是有定時的,祂不斷受苦,這只不過是一時之間。[3.] 祂預見到這時候:祂知道自己時候到了,從一開始祂就知道這時候要來,什麼時候來,但現在祂知道時候到了。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時候何時到,所以我們為此習慣作預備,所做的一切絕不可停下;而是當我們因著先兆知道我們的時候到了,就必須努力讓自己作實際預備,就像我們的主一樣,彼後3:14。 因馬上預見祂要離開,祂就洗門徒的腳;正如祂自己的頭剛剛為祂安葬之日受膏抹,同樣他們的腳應當為他們因五十天後聖靈降臨而被分別為聖被洗乾淨,就像祭司被洗一樣,利8:6。當我們看到我們的日子近了,就應當盡我們所能向留在身後的人行善。

(2.) 因為魔鬼已將賣祂的意思,放在猶大心裡,約13:2。在括號里的這句話可以這樣看,[1.] 這就是追溯猶太的背信到它的源頭;這罪有如此的性質,顯然是帶有魔鬼的形象和題名。魔鬼有什麼門路進入人心,用什麼方法像射箭一樣發出牠的暗示,把這些和原本出於人心的想法混在一起,讓人無法察覺,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些罪,它們自己的性質是如此罪大惡極,世界和肉體對它們的試探是如此之少,以致很清楚撒但是把這些罪的蛋下在有意作孵化這些蛋的人心裡。猶太出賣如此這位主,如此廉價、不經唆使就把祂出賣,如此與神徹底為敵,以致除了撒但牠自己以外,是無人能打造出這想法的。牠藉此想要敗壞救贖主的國,實際上卻是敗壞了牠自己的國。 [2.] 是表明基督現在洗門徒的腳的一個原因。首先,猶大現在定意要出賣祂,祂離開的時候不可能太遠了;如果這事已定,就很容易像聖徒保羅一樣得出結論,「我現在準備好被澆奠」。請注意,我們察覺仇敵越惡意反對我們,就當越努力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作準備。其次,猶大現在落入網羅,魔鬼瞄準彼得和其餘的人(路22:31),基督就要堅固祂自己的人來抵擋牠。如果狼已經抓住羊群中的一隻,那麼是時候牧羊人仔細看管其餘的羊。感染開始的時候,必須動用解毒藥。萊福博士觀察說,門徒也經知道猶大對膏耶穌口出怨言;把約12:4,等等與太26:8作比較。現在,免得那些知道他這件事的人學更壞的,祂就用降卑的教訓堅固他們,防備他最危險的進攻。第三,現在密謀出賣祂的猶大,是十二個門徒里的一個。現在基督要藉此表明,祂沒有打算要因一人的過犯把他們都棄絕。雖然他們同伴中有一個人是魔鬼,是叛徒,但他們最壞的經歷不過如此。基督愛祂的教會,雖然當中有假冒為善的人,仍愛祂的門徒,雖然他們當中有一位猶大,祂是知道此事。

II. 基督洗門徒的腳,為要用實例表明祂自己奇妙的降卑,表明祂是何等卑微和屈尊俯就,讓全世界知道,祂能何等屈尊來愛屬自己的人。這在約13:3-5表明出來,耶穌知道,祂此時確實在思想,可能正在講論祂作為中保的尊榮,告訴祂的朋友,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就離席站起來,讓思想祂要做什麼的眾人極驚奇的是,祂就洗門徒的腳。

1. 這是主耶穌理當的高升。這裡講到作為中保,基督榮耀的事。

(1.) 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已經賦予祂一種對萬有的所有權,對萬有的權柄,得著天與地,實現祂做工的偉大目的;見太11:27。 神人之間一切的衝突,都交在祂手中作調停與仲裁,祂是那偉大的仲裁人和公斷人;在人中間神國的治理,它的一切分支方面,都交在祂手裡;就這樣,所有治理與審判的作為,都要經過祂的手;祂是承受萬有的。

(2.) 祂從神出來。這意味著從起初祂就與神同在,不僅在降生進入這世界前,還在這世界本身降生之前,就有一種生命與榮耀;祂到世上來,是作神的使者,有從神而來的使命。祂從神出來,是神的兒子,奉神差遣。舊約眾先知是由神興起使用,但基督是直接從神出來。

(3.) 祂要歸到神那裡去,得榮耀與祂同在,這是祂從亙古以來與神同有的同一樣榮耀。從神出來的,要歸到神那裡去;從天上生的,要往天上去。正如基督從神出來,作地上祂的代理,同樣祂歸到神那裡去,作在天上我們的代理;想到祂在天上受到何等歡迎,這就給我們安慰:祂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但7:13。有話對祂說,「禰坐在我的右邊」,詩110:1。

(4.) 這一切祂都知道;不像搖籃中的一位王子,對生來所得的尊榮一無所知;也不像摩西,不知道自已的麵皮發了光;不,祂完全看到祂高升狀態的一切尊榮,然而卻如此俯就卑微。但這知道與此有什麼關係?[1.]這是祂現在快快把祂的教導和遺訓留給門徒的一個動機,因為祂的時候現在到了,祂一定要離開他們 ,得高升,離開祂現在與他們的親密來往,約13:1。[2.] 這要在祂的受苦中給祂支持,幫助祂歡喜經過這激烈的衝突。猶大現在將要出賣祂,祂知道此事,知道這事的後果;然而祂也知道祂從神出來,要歸到神那裡去,祂不退卻,而是繼續歡喜前行。[3.] 這看來是對祂屈尊俯就的襯托,使之更值得稱頌。神施恩典的原因,聖經有時候說是不可思議,令人驚奇的(就像賽57:17-18;何2:13-14的情形);這裡也是如此,這裡表明的是基督屈尊的動機,這本應是祂取尊貴地位的理由;因為神的意念不同我們的意念。請把這和那些以彰顯神的榮耀作為前言,表明最突出屈尊俯就例子的經文,如詩68:4-5;賽57:15;賽66:1-2作比較。

2. 這裡講的是,雖是如此,我們主耶穌仍自願降卑。耶穌知道作為神祂自己的榮耀,作為中保祂自己的權柄和大能,人會以為結果必然就是,祂離席站起來,脫下祂普通的衣服,命令他們保持距離,向祂臣服;但不是的,與這正相反,祂思想這一點時,就表現出降卑的最大實例。請注意,對天堂和福樂根基穩固的確據,不是讓人驕傲自大,而是使他變得非常謙卑,繼續保持非常謙卑。那些要與基督形象相符,在祂靈里有份的人,一定要努力在得到最大高升時保持思想謙卑。此時基督使自己降卑要做的事,就是洗門徒的腳。

(1.) 這舉動本身是低微卑屈的,是最低級的僕人做的事。亞比該說,「我情願作婢女,洗我主僕人的腳,」 讓我作最低微的服事,撒上25:41。若祂洗他們的手或臉面,這將是極大的屈尊俯就(以利沙倒水在以利亞手上,王下3:11);但基督屈尊做像這樣如此的苦工,這就大大激發我們的稱頌。就這樣,祂要教導我們,在我們能服事神的榮耀,我們弟兄的益處的方面,沒有什麼是卑微過於我們所能做的。

(2.) 這屈尊俯就更是大得多,因為祂是為祂自己的門徒做這事,他們的光景卑微受人藐視,他們並不關心自己的身體;有可能他們的腳很少洗,所以非常骯髒。在與祂的關係方面,他們是祂的學生,祂的僕人,這樣的人應該洗祂的腳,他們是依靠祂,他們的指望由祂而來。很多偉人在其它情況下會做卑微的事,為討上級的歡喜;他們通過屈尊得高升,通過卑躬曲膝往上爬;但基督對祂的門徒做這樣的事,這不會是一件出於謀略或討好的事,而是完全降卑。

(3.) 祂離席站起來做這事。雖然我們的英文欽定版把約13:2翻譯為晚飯結束時,但可能更好是讀作吃晚飯的時候,或祂吃完飯的時候,因為祂又坐下來(約13:12),我們看到祂蘸一點餅(約13:26),所以祂是在吃飯中間的時候做這件事,藉此教導我們, [1.] 吃飯的時候被召喚出來對神或對我們的弟兄做任何真正的服事,不要把這看作是打擾,或者不安的正當理由,要看重盡責,勝過必要的食物,約4:34。基督不願為了聽從祂至近的親屬而中斷講道(可3:33),寧願吃飯的時候停下,向門徒表明祂的愛。[2.] 不要對我們的食物過分講究。在吃飯的時候洗骯髒的腳,這會讓許多胃口過分講究的人望而生畏;但基督這樣做,不是讓我們可以學會粗魯不修邊幅(清潔和敬虔並行,那是好的),而是教導我們不要過分講究,不要沉溺、而要治死精巧的欲望,把美好的風度放在恰當的位置上,但不要過分。

(4.) 祂讓自己穿上僕人的裝束來做此事:祂脫了祂寬鬆的上身衣服,好使自己可以更便捷地盡這般服事。我們一定要像那些決意不擺架子,而願意受苦的人一樣讓自己來盡責;我們一定要讓自己擺脫任何助長我們的驕傲,或者阻擋我們,妨礙我們盡本分的事,一定要像那些熱心干實事的人一樣束上我們心中的腰。

(5.) 祂做此事,是按照所有當有的禮節,清楚依次做這服事工作的所有部分,對他們一個人也不漏過;祂做此事,仿佛已經習慣了這樣來服事;自己一個人做,沒有人協助祂。祂拿一條手巾束腰,就像僕人把毛巾搭在手臂上,或者圍上圍裙;祂從旁邊的水缸里(約2:6)把水倒在盆里,然後洗門徒的腳;為完成這服事,把他們的腳擦乾。一些人認為祂沒有洗他們所有人的腳,只是洗了他們當中四五個人的腳,認為這足以達到目的;但我看不到有任何地方支持這種猜測,因為在其它祂行事有分別的地方,聖經都是加以指出的;祂洗他們全部人的腳,毫無例外,教導我們要對基督所有的門徒施行一種大公和廣博的愛,連對最小的也是如此。

(6.) 看起來沒有任何相反的證據,而是像洗其餘人的腳一樣,祂也洗了猶大的腳,因為他在場,約13:26。真為寡婦的人,特徵就是她洗聖徒的腳(提前5:10),在這當中有一些安慰;但配得稱頌的耶穌洗一個罪人,那最壞的罪人,此時正謀劃把祂出賣的罪人的腳。

很多解經家把基督洗門徒的腳看作是代表了祂全部的工作。祂知道自己與神同等,然而祂卻從榮耀的桌邊離席站起來,把祂光明的衣服放在一邊,以我們的人性給自己束腰,取了奴僕的形狀,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傾倒出祂的血,將性命傾倒,以至於死,藉此預備了一個洗盥盆,洗淨我們的罪,啟1:5。

III. 基督洗門徒的腳,好使祂可以向他們表明靈里的洗,潔淨靈魂脫離罪污。這是在祂與彼得就此事的談論上清楚表明出來的,約13:6-11,在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

1. 彼得看見祂的主走動做這卑微服事時的驚奇(約13:6):祂帶著手巾和盆挨到西門彼得,要他伸出腳洗。屈梭多模猜測,祂首先洗了猶大的腳,猶大是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尊榮,樂意看見祂的主降卑自己。最有可能的是當祂走動開始這樣服事時(這是祂隨後洗這個說法完全所指的意思,約13:5),祂首先從彼得開始,其餘的人若不是聽見基督和彼得之間所說的話對此的解釋,他們是不會讓這事做成的。無論基督是否首先到彼得面前,祂什麼時候到他這裡來,彼得對於這個提議都是大吃一驚:他說,「主啊,禰洗我的腳嗎?」這裡有一個強調,是落在人身上的,就是禰和我;詞的位置是很明顯的,sy mou— 什麼,禰,我? Tu mihi lavas pedes? Quid est tu? Quid est mihi? Cogitanda sunt potius quam dicenda— 禰洗我的腳嗎?什麼,是禰嗎?什麼,是給我洗?這些是想的,而不是說出口來的。— 奧古斯丁《約翰福音》注釋。主啊,什麼,是禰,我們的夫子和主,我們知道、相信是神兒子,世界的救主和王的那一位,為我,土中一條無價值的蟲子,一個罪人做這事嗎? 一摸就潔淨了長大麻風的人,讓瞎眼的看見,讓死人復活的這雙手洗我的腳嗎?提奧非勒(Theophylact)如此認為,泰勒博士也認同他的看法。彼得會非常願意拿過盆子和手巾洗他夫子的腳,為得到這尊榮自豪,路17:7-8。「這本來是自然正常的;我的夫子洗我的腳,這是如此有悖常理,是此前從未有過的;這樣的難題是我不能理解的。這是人的常理嗎?」請注意,基督的屈尊俯就,特別是祂對我們的屈尊俯就,在當中我們蒙祂的恩典得祂的看顧,理當是我們讚美的內容,約14:22。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什麼?

2. 基督直接回答這個表示吃驚的問題。這至少足以讓他不再出聲提出反對(約13:7):「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這裡有彼得一定要順服基督正在做的事的兩個原因 —

(1.) 因為此時他對此事不知情,所以不應反對他不知道的,而應順服能為自己一切言行提出充足理由的那一位的旨意和智慧。基督要教導彼得絕對的順服:「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 所以不勝任對此作判斷,而是一定要因我做此事,就相信這事做得為好。」請注意,意識到我們是在黑暗裡做工,我們沒有能力判斷神所做的事,這要使我們判斷祂的作為時謹慎節制;見來11:8。

(2.) 因為它當中有一些值得思想的事,後來他要明白這事的意思:「你後來必明白,你犯了不認我那滔天大罪時,有什麼需要洗的;」一些人如此認為。「你盡使徒職分,被神使用洗去那些在你看管之下的人的罪和愛世界帶來的玷污,那時你必明白;」哈蒙德博士如此認為。請注意,[1.] 我們的主耶穌做了很多事,是連祂自己的門徒當時也不明白的,但他們後來必明白。祂為我們成為人時所作的;祂為我們成為一條蟲,而不是一個人時所作的;祂活出我們的生命時所作的;祂把這生命捨棄時所作的;這些不到後來是不可能明白的,那時就要顯明這些對祂來說是應該的,來2:17。後來的神護理作為解釋之前的護理作為;我們後來明白那些看起來最挫折的事情有何好的趨勢;我們曾思想,認為這些方法是大概如此的,後來證明是正道。 [2.] 基督洗門徒的腳,當中有一種意義,直到後來,當基督解釋它是代表重生的洗濯時,直到聖靈從高處澆灌在他們身上時,他們才明白。在律例和護理之工方面,我們一定要讓基督採用祂自己的方法,結果我們要發現,這是最好的方法。

3. 雖然如此,彼得仍斷然拒絕讓基督洗他的腳(約13:8):「禰永不可洗我的腳;不可,永遠不可。」原文是這樣說的。這是心意已決的說法。在這裡,(1.) 這表明謙卑與謹慎。彼得在此看來極其尊敬他的主,他也確實如此,就像在路5:8那裡一樣。就這樣,許多人自表謙卑(西2:18,23),比如基督既沒有命令,也不會接納的舍己,就被奪去獎賞;因為,(2.) 在這謙卑的外表之下,其實是確實違背主耶穌的意思:基督說「我要洗你的腳」,彼得說,「但禰永遠不可,這是不恰當的」,就這樣使自己比基督更有智慧。推卻福音所傳的,仿佛這些太過豐盛,不可能是為我們準備的,或者這消息太好,不可能是真的,這並不是謙卑,而是不信。


4. 基督堅持祂提出的,給了彼得為什麼要接受的充分理由:「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這可以被理解為是,(1.) 對不順服的嚴厲警告:「我若不洗你,你若繼續倔強,在如此小的事情上不願順服你夫子的意思,你就不會被認作是我的一位門徒,而是要理所當然地被拋棄,因著不服命令被革職。」幾位古人是這樣理解的;如果彼得讓自己變得比他的夫子更有智慧,對他應當服從的命令提出反駁,實際上就是拋棄了他的歸順,就像那些人一樣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他受的審判就將會是,他與祂無分。讓人使用禮貌,不要過於給他帶來好處的地步,因為聽命勝於獻祭,撒上15:22。或者,(2.) 這是宣告靈里的洗必不可少;我認為應當如此理解:「我若不洗你的靈魂脫離罪的污染,你就與我無分了,在我裡面沒有利害關係,沒有與我的相交,沒有我帶來的益處。」請注意,所有那些、只有那些在靈里被基督洗過的人,才在基督里有分。[1.] 基督徒一切的福,都總結在在基督里有分,或者與基督有分,在基督里有分(來3:14),分享因著與祂聯合,與祂建立關係而來的那些無可估量的特權。得著不可少的那一件事,這就是那上好的福分。[2.] 祂洗我們,這對我們在基督里有分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基督承認和拯救的人,祂稱他們為義,使他們成聖,這兩樣都包括在祂洗他們這事裡面。如果我們不在祂的功德和義,祂的靈和恩典中有分,我們就不能在祂的榮耀里有分。

5. 彼得超過的順服,他熱切要求被基督洗,約13:9。如果這是「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這句話的意思,那麼彼得的思想改變得何等迅速!當他認識的錯誤得到糾正,他意志的敗壞決心很快就改變了。所以讓我們不要在任何決定上絕對化(跟從基督的決定除外),因為我們可能很快看到將它撤回的理由;我們而要在作出會固執己意的決定時謹慎。請觀察,

(1.) 彼得多麼願意收回他說的話:「主,我講這般倉促的話,是何等愚昧!」 現在洗他,這顯出是基督權柄和恩典的作為,這是他承認的;但這看來只是降卑的舉動時,他就不喜歡。請注意,[1.] 好人發現他們的錯誤時,不會不願公開認錯。[2.] 遲早基督要使所有好人與祂意念相同。

(2.) 他是多麼迫切求主耶穌潔淨的恩典,以及這恩典普遍的影響,就是作用在他的手上和頭上。請注意,與基督分開,被排除與祂無分,這在所有得光照之人眼中是最可怕的惡,因著對此的懼怕,他們願意被說服去做任何事。出於對此的懼怕,我們應當懇求禱告神,求祂洗我們,使我們稱義成聖。「主,用重生的洗使我不至從禰那裡被剪除,使我適合歸給禰。啊,不但洗我的腳,洗去粘在它們上面嚴重的污穢,連我的手和頭也要洗, 洗去它們沾染上的斑點,還有從身體本身排汗而出、看不出來的污穢。」請注意,那些真正渴望成聖的人,是渴望徹底成聖,讓全人,所有的肢體和能力得到潔淨,帖前5:23。

6. 基督對這記號的進一步解釋,因為它代表了靈里的洗。

(1.) 對於忠心於祂的門徒(約13:10):凡洗過澡的人,在浴池全身洗過的人(這是那些國家的人常做的事),回家後,手頭已經洗過,走路回家只是弄髒了腳,只要把腳一洗。彼得已經從一個極端去到另外一個極端。一開始他不讓基督洗他的腳;現在他不看基督在他的洗禮中為他所做,以及這象徵的,呼求把他的手和頭也洗了。現在基督引導他明白這含義;他一定要讓基督洗他的腳,但不是洗他的手和頭。[1.]在此請看在稱義狀態中的人的安慰與特權;他們被基督洗了,全身就乾淨了,就是說, 他們蒙恩被神接納,仿佛他們是乾淨的一樣;雖然他們犯罪,卻不需要在悔改時重新被放在一種得稱義的狀態,因為要是如此,他們就要經常受洗了。處於稱義狀態的證據可能會被遮蔽,它的安慰可能會暫時中止,但此時稱義的約不會被取消或除去。雖然我們有理由要每日悔改,神的恩賜和選召卻是沒有後悔的。人心可能被打掃乾淨裝飾整齊,卻仍是魔鬼的行宮;但它若是被洗,就是屬於基督,祂不會把它失去。 [2.] 請看那些靠著恩典處於稱義狀態的人,他們每天需要留心什麼,就是洗他們的腳;通過更新的悔改,帶著信心應用基督之血的功德,洗淨它們,除去每天因著軟弱和疏忽沾染的罪責。我們也一定要通過不斷警醒防備任何玷污人的事,以此洗我們的腳,因為我們必須遵行,潔淨我們的行為,洗淨我們的腳, 詩119:9。祭司分別為聖時,是用水洗;雖然之後他們不需要如此全身再洗一遍,然而每次他們進前來服事,都必須在洗濯盆洗腳洗手,免得死亡,出30:19-20。神為潔淨我們所作的供應,不可使我們變得自以為是,我們反而要更加謹慎 。我洗了腳,怎能再玷污呢? 從昨天得的赦免,我們應當得出論據對抗今天的試探。

(2.) 對猶大的責備:「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約13:10-11。 祂宣告祂的門徒是乾淨的,因祂講給他們的道,已經乾淨,約15:3。祂親自洗他們的腳,然後說,「你們是乾淨的;」但祂不包括猶大:不都是;他們都受了洗,連猶太也是,然而不都是乾淨;很多人有標記,沒有標記意味的事。請注意, [1.] 就連在那些被稱為基督門徒,承認與祂有關係的人當中,也有一些人是不乾淨的,箴30:12。[2.]主認識誰是祂的人,誰不是,提後2:19。 基督的眼睛能分辨貴重和卑賤,乾淨與不乾淨。[3.] 那些自稱門徒的人後來證明是叛徒時,他們最後的離道反教是他們一直都是假冒為善的確鑿證據。[4.] 基督認為有必要讓門徒知道他們不都是乾淨的;好使我們為著自己心生戒備(主,是我嗎?我是在乾淨的人當中,還是在不乾淨的人當中?)當假冒為善之人被揭露時,這就不會令我們驚奇、跌倒。

IV. 基督洗門徒的腳,在我們面前設立一個榜樣。祂做完此事,就對祂所做的作出這解釋,約13:12-17。請觀察,

1. 祂是何等嚴肅說明祂剛做完之事的意義(約13:12):祂洗完了他們的腳,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嗎?」

(1.) 祂直等到完成這作為時才作解釋, [1.] 為要試驗他們的順從和絕對的順服。祂所做的,他們直到以後才明白,好使他們學會,他們不能解釋祂的旨意時仍要認同。 [2.] 因為在解謎之前完成這謎,這是恰當的。就這樣,對於祂整個工作而言,祂受苦完畢時,當祂重新穿上祂高升狀態的衣裳,準備再次坐下時,那時祂開祂門徒的心竅,把祂的靈澆灌下來,路24:45-46。

(2.) 在解釋前,祂問他們是否能明白:「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嗎?」 祂向他們提出這個問題,不僅要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無知,需要受教(就像亞4:5,13所言,「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我說:「主啊!我不知道。」),還要激發起他們對受教的心願和期望:「我希望你們明白,如果你們留心,我就要告訴你們。」請注意,基督的意思,就是聖禮的標記應該得到解釋,祂的百姓應該明白它們的含義;否則儘管這是如此意義重大,對那些不明白其中所象徵之事的人來說,它們就是無意義的。因此神指引人來問,「行這禮是什麼意思?」出12:26。

2. 祂是根據什麼說祂要說的話(約13:13):「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到我,與我說話的時候,給我這些尊稱,你們說得不錯,我本來是; 你們與我的關係,你們是學生,我的角色是你們的夫子。」請注意, (1.)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夫子和主;作我們的救贖主和救主的這一位,為此作我們的主和夫子。祂是我們的夫子,didaskalos — 在所有至關重要的真理和原則上,是我們的老師和教員,像把神的旨意向我們啟示出來的一位先知一樣。祂是我們的主,kyrios —我們的支配者和擁有者,有在我們之上的權柄,在我們身上的所有權。 (2.) 基督的門徒稱祂作夫子和主,這是應當的,不是恭維,而是事實如此;不是出於脅迫,而是帶著歡喜。敬虔的赫伯特先生在提到基督的名時常常加上一句,我的夫子;在他寫的其中一首詩中表明自己對此的想法:

我的夫子,這聽起來何等甜美,我的夫子! 就像龍涎香給試味的人留下芬芳的氣味, 我的夫子,這稱呼也是內容甘甜,是東方的香氣。

(3.) 要領受和留意基督給我們的教訓,我們的責任就是稱基督作夫子和主。基督要以此一開始就把他們的順服與一條屬血氣之人厭惡的命令聯繫在一起。如果基督是我們的夫子和主,我們自己認同這一點,常常如此稱呼祂,那麼我們就有責任出於忠心和誠實留心祂的教訓。

3. 藉此祂教導的功課: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

(1.) 一些人按字義理解,認為這句話等同於在教會中樹立了一條常設的命令;基督徒應當按照一種嚴肅的信仰方式,彼此洗腳,表明他們彼此屈尊俯就的愛。聖安波羅修這樣理解,在米蘭的教會如此實行。聖奧古斯丁說不親手如此行的基督徒,(他希望)是在心裡謙卑如此行;但他說,若有機會,也親手這樣行,這就更好,如提前5:10所說的那樣。基督已經做了的事,基督徒不應不屑去行。加爾文說,教皇在受難周星期四每年一次行這禮時,不是跟從基督,而是模仿基督,因為所吩咐的,為要順服基督而當盡的這責任是相互的:彼此洗腳。詹森說,教皇的做法做出來,Frigidè et dissimiliter — 是生硬,不像始初的樣式。

(2.) 但無疑這應當按比喻理解;這是一個教導性的標記,但不像主餐那樣是聖禮性質的。這是給人眼看的一個比喻;我們的夫子藉此要教導我們三件事 — [1.] 謙卑的屈尊俯就。我們一定要學習我們的夫子,心裡謙卑(太11:29),盡一切謙卑行事為人;我們必須輕看自己, 敬重地看我們的弟兄,除罪以外,看沒有什麼是我們不配去做的;我們必須像大衛那樣,對那些看似卑賤,卻能傾向於榮耀神、使我們弟兄得益處的事這樣說(撒下6: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基督常常教導門徒要謙卑,他們卻忘記了這教訓;但現在祂用如此的方式教導他們,肯定的是他們永遠不會忘記。[2.] 服事人的屈尊俯就。彼此洗腳,就是為了彼此真正的好與益處,屈身盡最卑微的愛的職分,就像配得表彰的保羅,雖然不虧欠眾人,卻讓自己作眾人的僕人;也像配得稱頌的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我們絕不可吝惜不去關懷,勞苦,花時間,向我們沒有任何特別義務當向其行善的人行善,即使他們是我們的下屬,以及沒有能力向我們作任何報答的人也是如此。在行路之後洗腳,這既是待人有禮,也是讓人快活,同樣彼此洗腳,這是促進彼此的聲譽和安慰,盡我們所能提升弟兄的名望,使他們心得安慰。見林前10:24;來6:10。 這責任是相互的;我們必須既接受弟兄的幫助,也向弟兄施與援手。[3.] 在彼此成聖方面服事:你們當彼此洗腳,洗去罪的污染。奧古斯丁這樣理解,許多其他的人也是如此。我們不能為彼此的罪贖罪,這是唯獨基督能做的,但我們可以幫助,潔淨彼此的罪。我們首先必須洗自己,這愛心之舉首先從自己開始(太7:5),但絕不可止於此;我們必須為弟兄的失敗和愚昧憂傷,更大大為他們公然的污穢憂傷(林前5:2),必須用眼淚洗弟兄玷污的腳。我們必須忠心地責備他們,盡我們所能帶領他們來悔改(加6:1),我們必須勸告他們,防止他們落入泥潭之中;這就是洗他們的腳了。

4. 這裡是按照基督現在所行的為榜樣,認可和執行這條命令:「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對你們如此行,你們也當彼此這樣行。」祂在兩方面表明這論據具有說服力 —

(1.)我是你們的夫子,你們是我的門徒,所以你們應當學我的樣式(約13:15);因為在這件事上,就像在其它事情上一樣,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向別人作。請觀察,[1.] 基督是何等好的一位教師。祂既用教訓,也用榜樣教導,為此目的來到世上,住在我們中間,使祂可以為我們列出一份副本,表明祂的神聖信仰教導的所有這些美德和責任;這是一份一筆錯誤也沒有的副本。藉此祂使祂自己的律法更容易讓人明白、受人尊重。基督是一位像基甸那樣的司令,基甸對他的士兵說:「你們要看我行事」(士7:17);像亞米比勒,他說:「你們看我所行的,也當趕緊照樣行」(士9:48);像該撒,該撒稱他的士兵不是milites— 士兵,而 commilitones— 戰友,常說的話不是Ite illue,而是Venite huc;不是 去,而是來。 [2.] 我們必須要作怎樣的好學生。我們一定要照著祂所作的去作;因此祂這樣就是給了我們一份副本,使我們可以照著寫,祂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約壹4:17),照祂所行的去行,約壹2:6。在這裡,牧師特別要效法基督的榜樣,他們身上謙卑和聖愛的美德應當特別顯明,通過發揮這些美德,他們可以有效服務於他們夫子的利益,以及他們事奉的目的。基督派祂的門徒出去作祂的代理時,祂是這樣吩咐他們,就是他們不應自大,高調行事,而應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林前9:22。 我向你們骯髒的腳所作的,你們也要向罪人受污染的靈魂同樣作:洗。一些人認為這件事是在逾越節的晚餐時作的,認為它表明了一條接納領餐者來領受主餐的原則,確保他們首先被歸正洗了、潔淨了,行事為人無可指摘,然後才讓他們圍繞神的壇。但在這裡所有基督徒都受到同樣教訓,要屈尊俯就彼此相愛,照基督行的去行,不請、不領報酬就去行;盡愛的服事時我們絕不可唯利是圖,也不可勉強服事。

(2.) 我是你們的夫子,你們是我的學生,所以你們看了我去行的事,不管那事看起來多麼卑微,都不可認為那樣行是有失你們的身份,因為(約13:16)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雖然是帶著一位使者一切的嚴肅與權柄)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基督已經強調這一點(太10:24-25),作為他們若是與祂一樣受苦,不要以為奇怪的理由;在此祂強調這點,作為他們不應認為像祂那樣行,他們就是過分謙卑自己的理由。祂認為不是貶損祂的事,他們就不可認為這事是貶損自己。也許門徒心裡厭惡彼此洗腳這條命令,認為與他們期望不久要被提升得到的尊貴不符。基督為了打消這種念頭,提醒他們的身份是祂的僕人;他們不能大於他們的夫子,與祂的尊榮相符的事,更是與他們的尊榮相符。如果祂是謙卑俯就,他們驕傲僭越,這就極不應當了。請注意, [1.]我們必須為自己非常謹慎,免得基督施恩俯就我們,讓我們高升,卻因我們人性敗壞,就讓我們高看自己,或者輕看祂。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就是我們不能大於我們的主。[2.] 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我們的夫子樂意屈尊俯就眷顧我們的,我們就應更加俯就,為要與祂形象相符。基督通過使自己降卑,就尊榮了謙卑,賦予它一種榮耀,促成跟從祂的人除罪以外,不要看任何事是有失他們的身份。我們常對那些不屑於做這做那的人說,你若做了此事,人就不會以為糟;如果我們的夫子做了這事,情況就確實如此。當我們看到我們的夫子服事人,就不能不看到飛揚跋扈,這與我們是何等不相宜。

5. 我們的救主以說明他們順服這些教訓的必要來結束講論的這部分:你們既知道這事;或者,因為你們知道了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大多數人認為,高升統治的人有福了。彼此洗腳絕不會使人得地位和提升;但基督說,儘管如此,屈身順服的人有福了。你們如果知道這事(亨利先生使用的聖經版本如此作,譯者注),這可以被理解為是表明懷疑他們是否知道此事; 他們對一種現世國度的幻想如此強烈,以致讓人懷疑他們是否能接受如此與這幻想背道而馳的責任觀。或者,你們既知道這事,把這理解為當然他們確實知道這事;因為他們得著如此美好的命令,這命令得著如此極美的榜樣舉薦,要使他們得福,相應去行就是必不可少的。(1.) 這可以官方適用在基督的命令上。請注意,雖然知道我們的責任是什麼,這是一個極大優勢,但若不盡責,我們還是不得福。知道是為了去行,所以,不變成實踐的知識是虛空不結果子的;不,這還要使罪和敗壞變得更加嚴重,路12:47-48;雅4:17。證明我們屬於基督的國度,是聰明建造的人,見詩103:17-18。(2.) 這要特別應用在這條關于謙卑和服事的命令商 。我們應當謙卑,沒有什麼比這更為人所知,更為人所承認;所以,雖然許多人承認自己急躁無節制,承認自己驕傲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因為這是一種難以原諒的罪,和任何其它罪一樣,令人厭惡 ;然而在他們身上,人幾乎看不到真正的謙卑,基督的律法如此大大強調的那種互相順服和屈尊俯就!大多數人對這些事知道得如此清楚,以致他們期望其他人按此對待他們,服從他們,服事他們,卻不夠清楚,足以到他們自己如此去行的地步。

約13:18-30

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現在要應驗經上的話,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如今事情還沒有成就,我要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可以信我是[基督]。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耶穌說了這話,心裡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祂說:「主啊,是誰呢?」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為什麼對他說這話。有人因猶大帶著錢囊,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或是叫他拿什麼周濟窮人。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

我們在此看到猶大出賣他夫子的陰謀顯現。基督從一開始就知道,但現在首先向門徒表明此事,雖然祂已經常告訴他們祂要被出賣,但他們卻沒有料到此事,更不用說會懷疑他們其中一人要出賣祂。在這裡,

I. 基督向他們作了一個大概的暗示(約13:18):「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我不能期望你們眾人都如此行,因為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我遺棄的是誰;但經上的話要應驗(詩41:9),『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 祂還沒有講出這罪或罪犯,但激發他們期望得到進一步揭示。

1. 祂向他們暗示,他們不都是好的。祂曾說過(約13:10),「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同樣在這裡,「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請注意,講到的關於基督門徒各樣的好處,不能用在所有被這樣稱呼的人身上。基督的話是將人分別出來的話,要在羊和羊中間作分別,要把成千上萬滿足於盼望自己上天堂的人分別出來,送進地獄。「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你們這些我的門徒和跟從我的人。請注意,在最好的人群中也是好壞混雜,在眾使徒中有一位猶大;在我們進入那蒙福的人群,任何不潔或偽裝的人不得進去的那人群之前,情況都將是如此。

2. 祂自己知道誰是好人,誰不是:「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在領受普遍呼召的眾人當中蒙揀選的少數人是誰。請注意,(1.) 蒙揀選的人,是基督親自揀選了他們;祂提名那些祂為他們作保的人。 (2.) 蒙揀選的人是為基督所知道的,因為祂絕不忘記任何祂曾在愛中思念的人,提後2:19。

3. 經文在那顯為對祂不忠之人的背信上得到應驗,除去了此事極多令人吃驚和跌倒的事。基督把一位祂預見到要出賣祂的人接納進入自己的家,沒有用有效的恩典攔阻他這樣行,這是為要應驗經上的話。所以不要讓此事成為任何人的絆腳石;因為雖然這根本沒有減少猶大的罪,它卻可以減少我們因此絆倒。這裡所指的經文是大衛抱怨他的某位仇敵背信;猶太人的釋經家,以及根據他們說法的我們的釋經家,通常把它理解是指亞希多弗:格老秀斯(Grotius)認為這暗示猶大的死將要和亞希多弗的死一樣。但因為這首詩篇講的是大衛生病,在亞希多弗背叛大衛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大衛生病的事,可能還是更好把這理解為是他另外一位顯為虛假待他的朋友。我們的救主把這用在猶大身上。(1.) 猶大作為一位使徒,被賦予了最高的特權:他確實是同基督吃飯。他與祂親近,得到祂的眷顧,是祂家中的一員,祂與他們親密往來的人當中的一位。大衛論到背叛他的朋友,他確實「吃過我飯」;但基督貧窮,沒有什麼是祂可以真的說是祂自己的飯。祂說,他確實「同我吃飯」;是因祂朋友的好意,服事祂,祂能吃到的飯,祂的門徒在當中有份,猶大和其他人一道有份。無論祂去到哪裡,猶大總是受歡迎與祂在一起,不是在僕人中間吃飯,而是與他的夫子一同坐席,吃同樣的飯,喝同一個杯,在所有方面,祂有怎樣的飲食,他就怎樣飲食。餅加增的時候,他與祂一同吃神跡的餅,與祂一道吃逾越節的晚餐。請注意,並不是所有同基督吃飯的人都是祂的真門徒,見林前10:3-5。 (2.) 猶大離道反教,犯了最卑賤的背叛罪:他用腳踢基督。[1.] 他棄絕祂,向祂轉臉。從祂門徒的人群中出去,約13:30。[2.] 他藐視祂,把他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反對祂,蔑視祂和祂的福音。還有,[3.] 他成了祂的仇敵,用腳踢祂,就像摔跤手對付他們想要推翻的對手一樣。請注意,那些看上去是基督朋友的人,顯明是祂真正的仇敵,這並不是什麼新事。那些假裝尊崇祂的人,是尊己抑人反對祂,以此證明自己不僅犯了最卑鄙忘恩負義的罪,還是犯了最卑鄙的背叛和不忠的罪。

II. 祂讓他們知道預先告訴他們猶大背叛的原因(約13:19):「我要先告訴你們,在猶大開始施行他的邪惡計劃之前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不是因此跌倒,而是信心得建立,信我是要來的那一位。」1. 祂通過對將來事情清楚確定的預見,和預見其它事一樣預見這事,就表明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自己是真神,萬物在祂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在沒有根據懷疑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時,基督預言猶大要出賣祂,就證明自己是那亙古的道,那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的道。新約聖經關於末後離道反教的預言(我們在帖後2;提前4以及啟示錄看到這些預言)顯然成就,這證明這些作品是神所默示的,堅固了我們對全部聖經正典的信心。2. 祂這樣把舊約聖經的預表和預言應用在自己身上,就證明自己是那真正的彌賽亞,是眾先知見證的那一位。就這樣,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祂正如經上所寫的那樣受害,路24:25-26;約8:28。

III. 他對使徒,以及所有祂使用來事奉祂的工人說了一句鼓勵的話(約13:20):「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 這句話的目的和我們在聖經中其它地方看到的一樣,但在這裡要明白這句話與上下文中的一致性,這並不容易。基督已經告訴門徒,他們一定要謙卑,使自己降卑。祂說,「現在雖然可能有人為著你們的屈尊俯就蔑視你們,然而有人要尊榮你們,他們要因此得尊榮。」知道自己因基督的差遣得尊榮的人,可以甘心面對世人意見的誹謗。或者,有人因使徒中間出現一個叛徒而不敢接待他們任何一個人,祂要打消這些人的疑慮;因為如果他們中間有一人不忠於他的夫子 ,他們還有任何人會忠心於祂嗎?Ex uno disce omnes— 他們全部一樣。 不是的,正如基督絕不會因猶大的罪就把他們往壞處想,同樣祂要支持他們,承認他們,尊榮那些接待他們的人。猶大傳道時接待他,可能因著他的傳道歸正和得造就的人,絕不會就變得糟糕,也不應當懊悔,責怪自己接待了他,雖然後來他顯出是一個叛徒;因為他是其中一個基督差遣的人。我們不可能知道人的本相,更不可能知道他們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但那些顯明是受基督差遣的人,我們一定要接待,除非相反的情況表現出來。雖然有一些人因著接待客旅,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強盜,但我們仍要殷勤好客,因為這樣一些人已經接待了天使。人對我們愛心的濫用(雖然我們極為慎重地使用這愛心),絕不可成為我們沒有愛心,失去因愛心所得賞賜的理由。1. 我們在此得到鼓勵,要接待基督差遣的工人:「人接待我所差遣的,雖然這人軟弱貧窮,和其他人是一樣性情的人(因為福音和律法一樣,本是立軟弱的人為祭司),然而如果他傳我的信息,是正常蒙召被設立如此行,作為職員,專心以禱告傳道為事,那麼接待他的人,我就要承認他是我的朋友。」基督現在即將離開世界,但祂要留下一等人作祂的代理人,傳祂的道,那些接受這樣安排,看見這點,愛這事,以此作接待的,就是接待祂。相信基督的教訓,遵守祂的律法,按著所定的條件接受救恩,這就是接待基督差遣的人,這就是接待主基督耶穌祂自己。2. 我們在此得到鼓勵,要接待神差遣的基督:這樣「接待我」,在祂的工人身上接待基督,也就是接待父,因為他們也是來作成祂的使命,既是奉子,也是奉父的名施洗。或者,普遍來說,「接待我」作他的王和救主的,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以祂為自己的份和福。基督是奉神差遣的,接受祂的信仰,我們就是接受唯一的真信仰。

IV. 基督更詳細向他們通告,他們其中一人現在正醞釀反對祂的陰謀(約13:21):耶穌說了這話,大致說了,預備他們來接受更詳細的披露之後,就心裡憂愁,用某種姿勢或跡象表現出來,祂就明說,莊嚴宣告(cum animo testandi — 用起誓證人的莊嚴),「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你們我這些門徒和不斷跟從我的人,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確實,除了祂信任的人,見證祂私下情形的人以外,沒有人可以說成是賣祂。這並不是用任何致死的宿命來決定猶大要犯罪;因為這件事雖然確實按預言發生,卻不是因這預言而發生。基督不是罪惡之源;然而至於猶大這惡毒的罪,1. 基督預見這罪,因為就連是隱秘和將來,從一切活人眼前隱藏起來的事,都是在基督眼前赤露敞開的。祂比人自己更清楚人裡面的事(王下8:12),所以看得到他們將要做的事。我原知道你行事極其詭詐,賽48:8。 2. 祂預告這罪,不僅是為其餘門徒的緣故,而是為了猶大他自己的緣故,為要他聽從警告,使自己脫離魔鬼的網羅。叛徒發現他們敗露,就不繼續執行他們的陰謀;肯定的是,猶大發現他的夫子知道他的計劃,就會及時退下;如果不是,這就要加重他的定罪。3. 祂明顯擔憂地說到此事;祂提起這事,心裡憂愁。祂曾經常講到祂自己的受苦和死,卻沒有任何像這裡講到猶大忘恩負義背叛時的憂愁。這觸動了祂的痛處。請注意,基督門徒的跌倒和失敗讓他們的夫子靈里大大憂愁;基督徒的罪讓基督憂愁。「什麼! 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你們已經從我領受如此與別不同的眷顧;我有理由認為你們已經承認如此尊敬我,就會向我忠心;你們在我身上找到什麼罪孽,以致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這觸動祂的心,就像兒女不忠讓養育他們,將他們養大的人難過一樣,賽1:2。見詩95:10;賽53:10。

V. 門徒快快警覺起來。他們知道他們的夫子不會騙他們,也不會與他們開玩笑;所以彼此對看,很明顯是擔憂,猜不透所說的是誰。1. 他們彼此對看,表明為著告訴他們的這件事感到苦惱;這讓他們如此恐懼,以致不大曉得朝哪裡看,該說什麼。他們看見他們的夫子憂愁,所以他們也憂愁。這是發生在他們歡喜地受到款待的筵席上;但藉此我們必須得到教導,當存戰兢而快樂,並且快樂的,要像不快樂。大衛為兒子背叛哭泣時,所有跟從他的人都哭泣(撒下15:30);基督的門徒在此也是如此。請注意,讓基督難過的,讓所有屬祂的人難過、應該讓他們難過,尤其是那些稱為祂名下的人可恥的失敗,更當令人難過: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2. 在這裡他們努力要發現這叛徒是誰。他們深思地彼此看對方的臉面,看誰會因著告知的這件事臉紅,或者表情有某些不安,顯出內心的罪疚;但是,雖然那些忠心之人良心如此清潔,以致能夠仰起臉來,毫無斑點,但那虛假的人良心如此被火烙了一般,以致他不羞愧,也不能臉紅,所以這樣是不能發現實情的。基督就這樣讓門徒困惑一段時候,讓他們落入混亂,好使祂能讓他們降卑,試驗他們,可以在他們裡面激發起對自己的謹慎戒備,對猶大的卑賤感到憤怒。我們有時候變得面面相覷,被迫暫停下來,這對我們是好的。

VI. 門徒熱切希望他們的夫子解釋自己說的話,具體告訴他們祂指的是誰;因為除此之外,沒有什麼能讓他們擺脫目前的痛苦,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認為有極大理由懷疑自己,就像懷疑任何他的弟兄一樣;在這裡,

1. 在所有門徒當中,約翰是最適合發問的,因為他是特別得喜愛的那一位,就坐在他夫子身邊(約13:23):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比較約21:20,24,看來這人就是約翰。請觀察, (1.) 耶穌對他特別的愛;他以這迂迴的稱呼為人所知,即他是耶穌所愛的門徒。祂愛他們所有的人(約13:1),但約翰特別為祂所愛。他的名字意思就是恩惠。像約翰得到尊榮發出新約啟示一樣,得尊榮發出舊約啟示的但以理,是一個大蒙眷愛的人,但9:23。 請注意,在基督的門徒中間,有一些人是比別人更得基督喜愛的。(2.) 此時他所處的位置和姿勢:他正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一些人說,那些國家的風尚就是在吃飯的時候側身挨坐,讓第二個人在第一個人的懷裡,如此接續,但在我看來這是不大可能,因為按這樣的姿勢,他們就不能方便地或吃或喝;但不管情況是否如此,約翰現在側身挨近基督的懷裡,這看來是當時親愛的特別表現。請注意,有一些基督的門徒,是躺在祂懷裡,與其他人相比,與祂相交是更自由親密的。父愛子,讓祂在祂懷裡(約1:18),信徒也是這樣與基督合而為一,約17:21 。所有聖徒不久之後都要在亞伯拉罕懷裡得到這尊榮。那些伏在基督腳前的人,基督要把他們放在祂懷裡。(3.) 然而他隱姓埋名,因為他自己是這故事的筆者。他這樣寫,而不是寫出他的姓名,為要表明他樂意這樣做;他是耶穌所愛的門徒,這是他榮耀的稱號,就像在大衛和所羅門的宮中,有一個人是王的朋友;然而他沒有把自己的名字記下來,為要表明他不因此驕傲,也不願看起來以此誇口。保羅在類似的情形里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里的人。

2. 在所有門徒當中,彼得是最心急想知道的,約13:24。彼得坐得稍遠,用某種手勢或其它方法呼召約翰來問他。彼得通常是帶頭的人,最容易自己站出來;人本身的脾性讓他們在回答發問時這樣大膽,若受謙卑和智慧的原則規範,這樣的脾性就會使人很有用處。神賜下恩賜,各有不同;但教會中直率的人不可太高看自己,謹慎的人也不可灰心,一定要留意的是,那蒙愛的門徒不是彼得,而是約翰。彼得渴望要知道,不僅為了確定這不是他,還是為了知道這是誰之後,他們可以離開他,警惕防備他,如果可能,攔阻他的計劃。我們會想,知道教會中誰會欺騙我們,這是一件理想的事;但讓這一點就使我們滿足 — 基督知道,雖然我們並不知道。彼得不自己問的原因,是約翰因著在桌邊座位的優勢,有更好得多的機會悄聲在基督耳邊發問,同樣得到一個給個人的回答。善用我們與那些親近基督的人的關係,要他們為我們禱告,這是好的。我們認識有任何人,是我們有理由相信躺在基督懷中的嗎?那麼讓我們懇求他們為我們美言一句吧。

3. 問題相應提出來了(約13:25):有一個門徒,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所以方便細聲與祂說話,問祂說:「主啊,是誰呢?」 現在在此約翰表明, (1.) 重視與他同作門徒的那人,以及他提出的動議。雖然彼得此刻沒有他擁有的尊榮,他卻不因此不屑接受他給自己的提醒暗示。請注意,躺在基督懷裡的人,可以經常從伏在基督腳邊的人那裡學到某些對他們有益的事,得到提醒,想起他們自己沒有想到的事情。約翰願意在這件事上滿足彼得的要求,他有這樣做的如此絕佳機會。因為人人都領受了恩賜,所以讓人使用這恩賜使眾人得益處,羅12:6。 (2.) 尊敬他的夫子。雖然他在基督耳邊細聲說這句話,他卻稱祂為主;他被容許進入的親密絲毫沒有削弱他對夫子的尊敬。我們說話時使用敬語,就連在我們那無人看見的隱秘靈修中,也像在公開聚會中一樣遵守禮節,這於我們是合宜的。蒙恩的人與基督相交越親密,就越感受到唯祂是配,他們自己不配,如創18:27所言。

4. 基督快快回答這問題,但卻是在約翰耳邊低聲說的;因為看來(約13:29)其他人還不知道此事。「我蘸一點餅,psomion — 一小塊,一塊餅皮給誰,就是誰。」當祂蘸了一點餅,約翰緊緊盯著祂的動作,祂遞給猶大;猶大接得夠快的,沒有懷疑這事的目的,而是歡喜有一小塊有滋味的餅供口裡享用。 (1.) 基督用一種跡象指出背叛的人。祂本可以說出名字,告訴約翰是誰(那對手和敵人是那邪惡的猶大,他是那叛徒,不是別人,正是他);但祂希望這樣做,調動約翰的觀察力,表明祂的執事需要有一種分辨的靈;因為我們警惕防備的假弟兄不是通過言語,而是通過跡象向我們顯明的;他們要通過他們的果子,通過他們的靈向我們顯明;這要求極大的努力和細心,對他們形成正確的判斷。 (2.) 那記號就是基督給他的一點餅,這是一個非常恰當的記號,因為它應驗了聖經(約13:18),就是那背叛的應當是同祂吃飯的人,在這個時候是與祂分享共有的人。同樣它也有一種意義,教導我們,[1.] 基督有時候把一點餅給背叛的人;世界的財富、尊榮和歡樂是一點餅(如果我可以這樣說的話),是神的護理有時交在惡人手中的。猶大可能以為自己是受寵愛的,因為他有這一點餅,就像便雅憫在約瑟擺設的飯桌上有自己的食物一樣;就這樣,愚昧人的興旺就像讓人迷糊的一點餅,幫助毀壞他們。[2.] 我們絕不可對那些我們知道非常惡待我們的人大發雷霆。基督就像對待桌旁任何一個人一樣善待猶大,分食給他,雖然祂知道他正陰謀策劃要祂死。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這就是像基督所做的那樣行。

VII. 猶大本人不是因此認識到自己的邪惡,反而更在其中堅固,給他的警告是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因為接著,

1. 魔鬼就控制了他(約13:27):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不是要使他沮喪,不是要把他逼瘋,這是魔鬼控制一些人的效果;不是把他趕進火里,不是趕進水裡,如果最糟糕的不過如此,如果像那些豬一樣落在海里嗆死,這對他來說就有福了;但撒但進入他的心,用一種反對基督並祂的教訓、蔑視祂的強烈偏見控制他,把基督看作是生命沒有什麼價值,在他裡面激發起一種追求不義工價的貪慾,不得到這工價就決不罷休的決心。但是,

(1.) 撒但豈不是從前已經在他心裏面了嗎?那麼聖經怎麼說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猶大一直是魔鬼(約6:70),滅亡之子,但現在撒但更完全控制了他,更浩蕩進入到他心裡。他出賣他夫子的計劃現在成熟,變成一種堅定的決心;現在他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路11:26。 請注意,[1.] 雖然魔鬼是在每一個做牠的工的惡人心裡(弗2:2),但有時候牠比其它時候更明顯和更猛烈地進入到他們心裡,讓他們行某些極大的惡事,是人性和原本的良心對此感到震驚的。[2.] 出賣基督的人,魔鬼是大大進入他們心裡。基督說猶大的罪比任何逼迫祂的人的罪更大。

(2.) 魔鬼是怎樣在他吃了以後就入了他的心?也許他現在知道他被揭露,讓他更孤注一擲定意行惡。很多人因得到基督豐盛的恩賜而變得更糟,因著那本應帶領他們悔改的恩慈,反而更頑固不化。堆在他們頭上的炭火不是融化他們,而是使他們剛硬。

2. 基督於是把他打發走,把他交在他自己心中的私慾里:耶穌便對他說:「你所作的,快作吧!」 不可把這理解為祂建議他行惡,或授權他落在邪惡當中;而是, (1.) 把他放棄,交給撒但的作為和勢力。基督知道撒但已經進了他的心,已經和平占領了他;現在祂放棄他,當他是沒有指望。基督用來使他知罪的各樣方法沒有生效,所以,「你所作的,快作吧;如果你決心要敗壞自己,就繼續吧,並承擔後果。」請注意,當人自願接納邪靈進來時,聖善的聖靈離開,這是完全有理由的。或者,(2.) 挑戰他去做他要做的最壞之事:「你設計害我,把你的陰謀施行出來吧,歡迎這樣,越快越好,我不怕你,我準備好了。」請注意,我們的主耶穌非常願意為我們受苦和死,對祂工作完全成就中的耽延不耐煩。基督講到猶大出賣祂,說這是他現在做的一件事,雖然他只是想去做。 那些設計打算行惡的人,在神看來就是在行惡。

3. 在桌旁的人不明白祂指的是什麼,因為他們沒有聽到祂細聲對約翰說的話(約13:28-29):同席的人,沒有一個,除約翰以外,沒有一個門徒或其他客人知道是為什麼對他說這話。(1.) 他們沒有懷疑基督是對作叛徒的猶大說這話,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想過猶大會是這樣的人,或要顯明是這樣的人。請注意,基督的門徒批評不夠敏銳,這是一種可以原諒的遲鈍。大多數人聽到泛指說的不好的事時,都很容易會說,這是指這人說的,這是指那人說的;但基督的門徒受如此好的教育,要彼此相愛,以致不會輕易彼此懷疑;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 (2.) 所以他們想當然以為祂對他說這話,把他當作是保管財物的人,家中的出納,吩咐他花費一些錢。在這情形里他們的推測讓我們看到,我們的主耶穌通常指示祂有的那一點點儲備作何用途,為什麼目的使用,這就教導我們應該怎樣用我們的財物尊榮主。他們得出結論,認為要拿出一些錢,[1.] 作敬虔的事: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雖然祂借用一個房間,在當中吃逾越節的晚餐,然而卻為此自己帶需用的。為在我們當中遵守神命令,把錢用在我們所應用的東西上,這被算作是用得其所;我們現在更沒有理由為這花費感到吝惜,因為我們的福音敬拜比律法之下的敬拜要花費少得多。 [2.] 作行善的事:叫他拿什麼周濟窮人。從這看出,第一,我們的主耶穌雖然自己靠接濟生活(路8:3),卻從一點錢中拿出一點接濟窮人。雖然祂大可以免了,不僅因為祂自己貧窮,還因為祂用其它方法行了如此大量的善事,免費治好了如此多人;然而為給我們樹立一個榜樣,祂從祂的家賴以為生的所有當中拿出錢來,為周濟窮人作奉獻;見弗4:28。第二,宗教節期的時候,被人看作是行善的恰當時候。當祂過逾越節的時候,祂命令用一些東西周濟窮人。我們經歷神給我們的豐富時,這應當使我們對窮人慷慨施與。

4. 猶大於是讓自己努力去執行反對主的計劃:他出去。這裡指出,

(1.) 他迅速離開:他就出去,離開這屋子,[1.] 害怕被眾人更清楚發現,因為他要是被發現,他想他們都會擁擠在他身上,他就要死了,至少他的計劃就要死了。[2.] 他出去,好像厭倦了與基督交往,厭倦了與祂的門徒相處。基督不需要驅逐他,他驅逐自己。請注意,從與信徒的相交中退下,這通常是一個背道之人第一件明顯的作為,是一種離道反教的開始。[3.] 他出去執行他的計劃,去找那些要與他們談買賣的人,與他們定下協議。現在撒但已經進入他的心,就催逼他急速行事,免得他看見自己的錯,為之後悔。

   (2.) 他离开的时候:那时候是夜间了。[1.] 虽然是夜间,不是谈买卖的合适时候,然而撒但进入了他的心,他就不以夜间冰冷黑暗感到为难。魔鬼的仆人如此热心大胆服事牠,这应该让我们感到羞耻,使我们脱离服事基督时的懒惰与胆怯。[2.] 因为这时是夜间,这给了他秘密和隐藏的优势。他不愿被人看见与祭司长打交道,所以选择夜间,作为做这黑暗之工最合适的时候。那些行为是恶的人爱黑暗。不爱光。见伯24:13,等。

約13:31-35

他既出去,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神要因自己榮耀人子,並且要快快地榮耀祂。小子們!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後來你們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我曾對猶太人說過,如今也照樣對你們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這裡和接下來直到14章結束的地方,是基督與門徒在桌邊的談話。晚餐完畢,猶大出去了;但夫子和他留在身後的門徒做了什麼?他們讓自己參與有益的交談,這教導我們盡我們所能,在桌旁與我們的朋友作促進信仰的談話。基督引發這講論。我們越積極謙卑地促進那美好的交通,用來造就人,我們就越像耶穌基督。特別是因著他們的地位、名聲和恩賜,帶領眾人,人聽他們的話的人,應該利用他們在其它方面的關係,作為向眾人行善的機會。現在我們的主耶穌對他們講論(很有可能比這裡記載的談得更多),

I. 談論祂自己的死和受苦的極大奧秘,對於這奧秘,他們仍極其不明,不能說服自己盼望這事本身,更不用說明白其中的意義了;所以基督在這事上如此教導他們,讓十字架不再使他們跌倒。基督直到猶大走了才開始這講論,因為他是一位假弟兄。惡人在場,這通常妨礙美好的講論。猶大出去,基督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 如今那是他們愛宴中的污點,他們家中恥辱的猶大被揭露拋棄,如今人子得了榮耀。請注意,因著基督徒眾群體被潔淨,基督得了榮耀:祂教會中的敗壞是對祂的侮辱;把這些敗壞清除出去,就是讓這侮辱滾開。或者倒不如說,現在猶大走了,為要讓事情發動起來,使祂被處死,事情快要成就:如今人子得了榮耀,意思就是,如今祂釘十字架。

1. 這裡是基督教導他們,關於祂受苦,非常安慰人的一些事。

(1.)祂自己要在這些受苦上得榮耀。現在人子要遭遇最大的侮辱與蒙羞,要被人惡意使用直到盡處,因著祂朋友的膽怯和祂仇敵的傲慢受辱;然而如今祂得了榮耀 ;因為,[1.] 現在祂要取得對撒但和所有黑暗勢力的榮耀得勝,擄掠牠們,勝過牠們。祂現在要頂盔貫甲,走上戰場反對神與人的敵人,帶著極大信心,仿佛祂已經得勝,摘盔卸甲。[2.] 現在祂要為祂的百姓作成榮耀的拯救,藉著祂的死使他們與神和好,為他們帶來永遠的義和福;流血,這血要成為所有相信之人喜樂祝福的無盡泉源。[3.] 現在祂要作出一個榮耀榜樣,舍己、在十架下忍耐,充滿勇氣、輕看世界,為神的榮耀大發熱心,愛人靈魂的榜樣,這要使祂永遠受讚美、得榮耀。基督已經在祂曾經行出的許多神跡上得了榮耀,然而現在祂說,如今祂在受苦上得榮耀,仿佛在祂降卑的光景中,這超過祂所有其它的榮耀。

(2.) 父神要在這些受苦上得榮耀。基督的受苦是,[1.] 滿足神的公義,所以神在這受苦上得了榮耀。藉此大大補償因著人的罪給祂榮耀帶來的破壞。律法的目的充分實現,祂管治的榮耀有效確立維持。[2.] 這些受苦彰顯祂的聖潔與憐憫。神的屬性在創造和護理中閃耀發光,但在救贖之工中更燦爛;見林前1:24;林後4:6。 神是愛,在此祂舉薦祂的愛。

(3.) 因著神因這受苦大得榮耀,祂自己要在受苦之後大得榮耀,約13:32。 請觀察祂對此是如何闡述的。[1.] 祂確信神要榮耀祂;神榮耀的,就確實是得榮耀了。地獄和這地起來污衊基督,但神定意要榮耀祂,祂確實榮耀了祂。祂藉著伴隨著祂的受苦,在天上和地上顯明出來的奇妙神跡奇事,在祂受苦當中榮耀了祂,甚至讓釘祂十字架的人承認祂是神的兒子。但祂是特別在祂受苦之後榮耀祂,那時祂讓祂坐在祂右邊,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2.] 神要因自己榮耀祂 —en heauto。 就是,第一,因基督祂自己。祂不僅要在基督在人當中的國榮耀基督,還要在基督自己身上榮耀祂。這意味著祂要快快復活。一個普通人可能在死後,在對他的懷念或他的後代身上得榮耀,但基督是因祂自己得榮耀。或者,第二,因神祂自己。像解釋的那樣,神要使基督同祂自己得榮耀,約17:5。祂要在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啟3:21。這是真正的榮耀。[3.] 祂快快就要榮耀祂。祂看那擺在祂前面的喜樂和榮耀,看這不僅是大的,還是近了;並且看祂的憂愁和受苦是短暫,很快就要過去。向地上君王所作的極好服事,經常很久得不到獎賞;但基督不久就得著提升。從祂的死到祂的復活,這只不過是四十小時(或者沒有這麼長時間),然後到祂升天,時間是四十天,所以大可以說祂是快快得榮耀,詩16:10。[4.] 在所有這一切當中,神在祂的受苦中,藉著祂的受苦得榮耀: 因為神在祂身上得榮耀,從祂的受苦中得榮耀,神就要用類似的方式因祂自己榮耀祂,把榮耀歸給祂。請注意,第一,在基督得高舉這件事上,我們當看到祂的降卑,以及因此神給祂的賞賜。因為祂自己卑微,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如果父因著基督的死大得榮耀,我們就可以肯定,子不會不得到祂的榮耀。請看祂們之間的約,賽53:12。第二,那些以榮耀神的事為念的人,無疑要蒙福與祂同得榮耀。

2. 這裡,在基督受苦方面,祂對他們的教導,這是喚醒人的,因為他們心裡仍然遲鈍,不明白此事(約13:33): 「小子們!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等等。基督在此表明兩件事,為要喚醒門徒善用他們當前的機會;兩句嚴肅的話 —

(1.) 他們要發現,祂留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地上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很少了。小子們,這稱呼不是強調他們的軟弱,而是表明祂的溫柔憐憫;祂是帶著父親般的愛對他們說話,現在祂要離開他們,把祝福留下給他們。那麼要明白這一點,就是「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不管我們把這理解為是指祂的死還是祂的升天,結果都差不多是一樣的:祂只有不多時候與他們在一起,所以,[1.] 讓他們善用現在他們得著的優勢。如果他們有任何好的問題要問,如果他們希望得著任何建議、教訓或安慰,讓他們快快講出來;「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我們得著對我們靈魂的幫助時,我們要最大程度加以善用,因為我們不會得著這些太久;它們要被取走,與我們分手,或者我們與它們分手。[2.] 讓他們不要過分偏愛祂有形的同在,以為他們的幸福與安慰都匯集在這當中;不要永遠像小孩子,而要離開他們的保姆,自己走路。神設立方法途徑,只不過是為了不多的時候,我們不可以此為滿足,而要朝前推進,穿過這些,得著這些所指向的屬於我們的安息。

(2.) 他們要發現,要跟祂到另外那個世界,在那裡與祂同在,這是非常困難的。祂曾對猶太人說過的話(約7:34),祂也對門徒說;因為他們需要被同一樣需要思考的事實喚醒,這些事實是祂為說服、喚醒罪人而提出來的。在此基督告訴他們,[1.] 祂離開時,他們要感受到沒有了祂的艱難;「你們要找我」,就是說,「你們希望有我再與你們在一起就好了」。我們常常因為失去憐憫而得到教訓,認識到它們的價值。雖然在艱難窘迫中,安慰的主的同在給他們帶來實在和有效的幫助,但與祂有形同在對習慣了這一點的人的意義相比,這幫助並不主要是一種感官方面的滿足。但是請觀察,基督對猶太人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但對門徒祂只是說,「你們要找我」,表明雖然和猶太人一樣,他們將找不到祂有形的同在,然而他們要找著那有同等價值的,不會枉然尋找。他們在墳墓中找祂的身體時,雖然沒有找到,但他們尋找的目的是好的。[2.] 祂去的地方他們不能到,這要他們看重祂,祂要去一個看不見不能到的世界,住在那人不能靠近的光里;也要他們輕看自己,嚴肅思想他們進來的光景。基督對他們說,他們不能跟著祂去(就像約約書亞對百姓說他們不能事奉耶和華一樣),只是為了激發他們更大大勤奮努力和思念。他們不能跟著祂到祂的十字架那裡,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和決心;他們都棄絕祂逃跑的時候,這顯明他們不能。他們也不能跟著祂到祂得冠冕的那地方,因為他們自己不能承擔什麼事,他們的工作和爭戰還沒有結束。

II. 祂與他們談論關於弟兄之愛的重大責任(約13:34-35): 「你們彼此相愛。」猶大現在出去了,表明自己是一位假弟兄;但絕不可因此心懷那將愛毀滅的嫉恨和對彼此的懷疑:雖然他們當中有一位猶大,然而他們卻不都是猶大。現在猶太人對基督和跟從祂的人的敵意正膨脹到極高地步,他們務必要料到要受到他們夫子所得的待遇,他們當用兄弟之愛堅固彼此的手。這裡強調了彼此相愛的三個論據 —

1. 他們夫子的命令(約13: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祂不僅是推薦,看它是親切歡樂的,不僅是建議,看它是卓越有益,而是命令,使之成為祂國度其中一條基本法度;這是與相信基督的命令並肩而行的,約壹3:23;彼前1:22。這是我們君王的命令,祂有權向我們頒布律法;這是我們救贖主的命令,祂賜我們這條法則,為要醫治我們靈里的疾病,預備我們得永遠的福分。這是一條新命令;就是, (1.) 這是一條更新的命令;這是一條從起初所受的命令(約壹2:7),與自然律一樣久遠,它是摩西律法的第二條最大誡命;然而因為它也是新約、那位新的賜律者基督的其中一條偉大命令,所以被稱為是一條新命令;它就像一本有更正和擴充的新版舊書。這條命令已經被猶太教會的遺傳如此敗壞,以致當基督復興它,將它置於真正的亮光之中時,它完全可以被稱作是一條新的命令。復仇和報復的的律例大大流行,自愛如此占據上風,以致弟兄之愛的法則被遺忘,被當作是失效過時;所以當它重新從基督而來,它對於百姓來說就是新的。(2.) 這是一條卓越的命令,正如一首新歌是卓越的歌一樣,它當中有一種非同尋常的感恩。(3.) 它是一條直到永遠的命令;如此奇異為新,永遠為新;正如新約,永不衰殘(來8:13);當信與望變得過時,它要歷久常新,直到永遠。(4.) 正如基督頒布的那樣,這是新的。之前是愛人如己;現在是你們要彼此相愛;當這樣強調對彼此的相互本分時,這就是用一種更可愛的方式加以強調。

2. 他們救主的榜樣是弟兄相愛的另一個論據:「我怎樣愛你們。」是這一點使之成為一條新命令 — 這愛的標準和原因(「我怎樣愛你們」)是全新的,是歷世歷代以來一直隱藏的。當理解這是, (1.) 基督在門徒中出入時,他們已經經歷的基督對他們愛的所有榜樣。祂對他們慈愛說話,真心關懷他們,為著他們的福益教導、勸告和安慰他們,與他們一起禱告,為他們禱告,他們遭人指責時為他們辯護,他們受欺壓時支持他們,公開承認他們比祂的母親、弟兄姐妹更為祂所親愛。祂為著過失責備他們,然而卻滿有憐憫忍耐他們的失敗,原諒他們,往最好的方面看他們,多多赦免他們的疏忽。祂就是這樣愛了他們,現在剛剛洗他們的腳;他們必須就這樣彼此相愛,並且愛到底。或者,(2.) 這可以被理解為祂現在即將要給祂所有門徒,為他們捨命的特別的愛的榜樣。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約15:13。祂已經這樣愛了我們大家嗎?祂有理由期望我們彼此相愛。不是我們有能力為彼此做同樣性質的任何事(詩49:7),而是我們必須按照樣在某些方面彼此相愛;我們必須把這擺在我們面前作榜樣,從中接受指引。我們對彼此的愛必須是白白和快快的,費盡心思多付代價,持久堅忍;這必須是愛彼此的靈魂。我們也必須出於這個動機,根據這個考慮彼此相愛,就是基督已經愛我們。見羅15:1,3;弗5:2,25;腓2:1-5。

   3. 他们认信的声望(约13:35):“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请观察,我们一定要有爱,不仅表现出爱,还要在根本上有爱,在爱的习惯中,没有任何眼前的机会表现时有这爱;随时准备好爱。“因此就显明你们真是在这一点上跟从我,是跟从我的。”请注意,弟兄之爱是基督门徒的标记,因此祂认识他们,因此他们可以认识自己(约壹2:14),因此其他人可以认识他们。这是祂家的特别制服,祂门徒与人分别的特征;祂要他们以此为人所知,在这方面超越所有其他人,就是他们彼此相爱。这是他们夫子闻名的地方;听到过关于祂的事的人,都听过祂的爱,祂的大爱;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任何人,是比平常人更彼此相爱的,你就可以说,“肯定这些是跟从基督的人,他们已经和耶稣在一起了。”在此这表明, (1.) 基督的心非常注重这一点,就是祂的门徒应该彼此相爱。在这方面他们必须突出,尽管世人之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他们应当真心彼此相爱。祂不是说,如果你们行神迹,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因为没有爱,一个行神迹的人只不过是一个钹而已(林前13:1-2);但你们若是出于舍己和向基督献上感恩的原则彼此相爱 ,你们就是我的门徒了。基督要这一点成为祂信仰所固有的,成为真教会的主要标记。(2.) 基督的门徒在弟兄彼此相爱方面卓越,这就是他们的真正尊荣。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效地让他们得到其他人的尊敬与尊重。请看它是何等强烈地将人吸引,徒2:46-47。特土良说它是初期教会的荣耀,基督徒因彼此相爱而闻名。他们的敌人注意到这一点,说,看这些基督徒是何等彼此相爱,《护教学》,39题。 (3.) 如果跟从基督的人不彼此相爱,他们就不仅是不正当地责难他们的认信,还是让人有正当的理由怀疑他们自己的真诚。这些易怒、充满敌意、怨恨、品性恶劣的人,哦耶稣!这些人是祢的基督徒吗?这是祢儿子的外衣不是?我们的弟兄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有机会服事他们的时候,他们意见和做法与我们相左,或在任何方面与我们争竞,或激怒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屈尊俯就饶恕,在这样的情形里就要显明我们是否有这基督门徒的记号。


約13:36-38

西門彼得問耶穌說:「主往哪裡去?」耶穌回答說:「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彼得說:「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禰去?我願意為禰捨命。」耶穌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

I. 彼得的好奇心,以及主對此的制止。

1. 彼得的問題是大膽直接的(約13:36):「主往哪裡去?」這是指基督已經說過的(約13:33),「但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基督已經向他們作出關於弟兄之愛的實際教訓,他是忽略,不問關於這教訓的問題,而是緊緊抓住基督故意不讓他們知道的問題不放。請注意,我們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更多探求那些隱秘的事,那些唯獨屬於神的事,過於求問明顯的事,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事;更希望讓我們的好奇心得滿足,過於讓我們的良心接受引導;更想知道在天堂做成的事,勝過關心要上天堂我們當做什麼。在基督徒的交談中很容易觀察到這一點,人停下清楚造就人的談論,對此不再說什麼,話題窮盡了;在可疑爭論的事情上迅速落入無休止的言語爭辯。

2. 基督的回答富有啟發。祂沒有對祂即將去的那世界作任何具體敘述,以此來滿足他的好奇心,甚至不像說到祂的受苦那樣,如此清楚預先說明祂的榮耀與喜樂,而是重複祂之前已經說過的話(約13:36):讓這就足夠了,「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 (1.) 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他跟祂去到十字架那裡:「你還沒有足夠信心和決心的力量喝我的杯;」當基督受苦時,他的膽怯就表明了這一點。出於這原因,當基督被捕時,祂為門徒提供了安全出路。「讓這些人去吧」,因為他們現在不能跟祂去 。基督考慮門徒的狀況,不願為他們安排制定他們還沒有預備好的工作和受苦;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彼得雖然按計劃要殉道,卻還沒有完全成長,現在不能跟基督去,但後來卻要跟祂去;他最後要像他的夫子一樣被釘十字架。讓他不要以為,因為他現在逃脫了受苦,他就永遠不受苦。我們絕不可從我們有一次不遇十字架就得出推論,我們將永遠不見十字架;神可能把我們保留下來,去經歷我們尚不知道的更大試煉。(2.)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是他跟祂到冠冕那裡。基督現在往祂的榮耀里去,彼得非常希望與祂同去:基督說,「不,你現在不能跟我去,你還沒有成熟可以上天堂,還沒有完成你在地上的工作。你作為先行的,一定要首先進入為你預備的地方,但後來你要跟我去,在你已經打了那美好的仗之後,在所定的時候去。」請注意,信徒絕不可期望他們一蒙有效呼召就得榮耀,因為在紅海和迦南地之間有一曠野。

II. 彼得的自信,基督對此的制止。

1. 彼得為自己的堅定大膽申辯。他不甘心被留在後面,而是問:「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禰去?你懷疑我的真誠和決心嗎?我向禰保證,如果有機會,我願意為禰捨命。」一些人認為彼得像在類似情形里的那些猶太人一樣(約7:35),以為基督打算行路或坐船到某個遙遠的地方去,他表明決心,無論祂往哪裡去,他都要與祂同去;但他已經聽了祂的夫子如此經常講到祂自己的受苦,肯定他不可能把祂的話理解為是別的,只可能理解是祂通過死而去;他就像多馬一樣,決心他要去與祂同死;與祂同死,強如活著沒有祂。這裡請看,(1.) 彼得對我們主耶穌的愛是何等深厚:「我願意為禰捨命,我別無選擇。」我相信彼得是心口如一,雖然他下決心輕率,卻並非不真誠。請注意,基督對我們而言,應該比我們自己的性命更寶貴,所以,我們得到呼召時,應該願意為祂捨命,徒20:24。 (2.) 他對他的決心受到質疑是何等不快,這表現在這抗議上,「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禰去?禰是懷疑我對禰的忠心嗎?」撒上 29:8。請注意,真愛聽到自己的真誠受審問就難過,如約21:17。 基督確實曾經說過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是魔鬼,但他已經被揭露,並出去了,所以彼得認為他說話,可以更肯定自己的真誠;「主啊,我決心永不離開禰,所以我為什麼不能跟禰去?」 我們很容易認為我們可以做任何事,當被告知這事那事我們不能做就生氣,而其實在基督之外我們什麼也不能做。

2. 基督給了他一個驚奇的預告,預言他不堅定,約13:38。耶穌基督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有很多方法向那些祂所愛,不願他們驕傲的人表明他們自己的真相。 (1.) 祂責備彼得的自信:「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想祂似乎是帶著微笑說這番話:「彼得,你的保證太大,太大方,不能讓人信靠;你沒有思想捨命會是多麼勉強和掙扎,死是多麼艱難的任務;做沒有說容易。」基督藉此讓彼得要再三考慮,不是要他收回決心,或從中退卻,而是讓他可以往決心當中加入那必不可少的條件,「主,禰的恩典加能力給我,我就要為禰捨命。」「你願意為我死嗎?什麼!你這個在水面上向我走過來都發抖的人?什麼!你這個講到受苦的時候大聲說,主啊,萬不可如此的人? 撇下船和漁網來跟從我,這是容易的,但捨棄你的性命,這不是那麼容易。」他的夫子要捨棄自己性命時,祂自己也有掙扎,門徒不能大於主。請注意,我們讓自己羞愧,脫離對自己自以為是的自信,這是好的。壓傷的蘆葦應當起來作一根柱子嗎?一個生病的孩子要承擔作一位鬥士嗎?我如此誇誇其談,是何等愚昧。(2.) 祂清楚預言在關鍵時刻他的膽怯。為要制止彼得誇口的嘴,免得他再說一遍「主啊我願意」,基督就嚴肅斷言道,「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祂不是像後來那樣說「今天夜裡」,因為看來這時離逾越節還有兩個晚上;祂而是說:「很快你就要在一夜之間三次不認我;不,時間如此之短,是在雞叫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之間:雞叫以先,雞還沒有叫完,你要因害怕受苦一次又一次不認我。」提到雞叫,是[1.] 要表明他要在當中如此失敗的那試煉要發生在夜間,這是看似不可能的情形,但基督預言此事,證明祂無誤的預見。[2.] 因為雞叫要作他悔改的近因,若不是基督預言此時,這事本身就不可能是這樣。基督不僅預見猶大要出賣祂,雖然他只是在心裡謀劃,祂還預見到彼得要不認祂,雖然他並沒有這樣打算,而想與之相反。祂不僅知道罪人的邪惡,還知道聖徒的軟弱。基督告訴彼得,第一,他要不認祂,要拋棄和發誓棄絕祂:「你不僅不再繼續跟從我,還要以承認曾經跟從過我為恥。」第二,他不僅是因著口快說漏話而不認祂,還是在停下之後,重複第二次和第三次;事實證明這是太正確不過了。我們常說聖經預言是晦澀和比喻性地表明出來,原因是因為如果聖經真是清楚描述這事 ,這事的成就就會被挫敗,或者由一種與人的自由不符的宿命強迫實現;然而這關於彼得不認基督的清楚直接預言既沒有被挫敗,也不是強迫實現,並且絲毫沒有讓基督成為彼得犯罪的同謀。但我們大可以想像,這會何等治死彼得對自己勇氣的自信。基督告知彼得此事,以如此的方式告知,使他不敢反駁,否則他就會像哈薛那樣說,什麼!禰的僕人是一條狗嗎?(注1) 這只會讓他充滿疑惑。請注意,最自負的人通常是最不安全的;那些最自信,對自己力量最自以為是的人,是至為蒙羞地暴露出自己的軟弱,林前10:12。

注1:亨利先生引用的經文是王下8:13,中文和合本作:哈薛說:「你僕人算什麼,不過是一條狗,焉能行這大事呢?」亨利先生使用的英文欽定版則作,哈薛說:「什麼,你僕人是一條狗,他要行這大事嗎?」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