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教會史話6
教會史話6 馬其頓異象——福音傳入歐洲
耶路撒冷會議之後,使徒們差遣代表與保羅和巴拿巴同去,將大會決議信函,帶給安提阿與外邦眾教會。如此一來,外邦教會就可確信∶耶路撒冷的使徒們和外邦人的使徒保羅,是齊心傳相同的福音,一致拒絕「割禮派」的錯謬。
第二次宣教之行
加拉太省的教會受到「割禮派」的影響頗深,需要幫助。所以,保羅與巴拿巴計劃「第二次宣教旅程」,從安提阿出發,探望傳過主道的各城。巴拿巴想要再帶馬可同去,然而,保羅不同意,原因是馬可在上次宣教時半途而廢,離他們而去。二人看法不同,只有分道揚鑣∶巴拿巴帶馬可從水路赴賽浦路斯,而保羅沿陸路赴基利家與加拉太等地。
保羅需要同工,他選了西拉與他同行。西拉原是帶耶路撒冷會議信函至安提阿的代表,熱心外邦宣教。西拉是先知,有勸勉的恩賜(《徒》15∶32),既是耶路撒冷使徒的代表,又與保羅一樣具羅馬公民身份(《徒》16∶37)在帝國各省出入方便,真是合適人選。於是,保羅與西拉走遍基利家與加拉太各地,分送使徒信函,堅固眾教會。
提摩太加入布道團
保羅與西拉來到路司得時,有一位新同工加入他們,名叫提摩太。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希臘人。提摩太受其外祖母羅以與母親友尼基的影響,從小就明白舊約聖經(《提後》1∶5;3∶15)。很可能,在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時,他們祖孫三代聽到主耶穌的福音,認識了 就是舊約所見證的彌賽亞。保羅帶領他們信主,加入當地教會。提摩太熱心事奉,在當地與附近的教會有美好的見證,倍受稱讚。當保羅再次造訪路司得時,就邀請他加入布道團,訓練他成為福音的接棒人。他也不負眾望,是保羅屬靈的兒子,日後終於成為中流砥柱的教會領袖。
都是為福音的緣故
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後,與外族人通婚所生的兒女,是否仍是猶太人,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在路司得的猶太人勢單力薄,無法與希臘外邦文化抗爭,所以容許猶太女子嫁給外邦人。按照猶太傳統律法(直到今日),母親是猶太人,孩子就是猶太人,應接受割禮。可能因為父親是希臘人的緣故(希臘法律是父親當家作主),提摩太應受割禮但未受割禮。當地的猶太人知道此事。為了避免人們誤會保羅叫猶太人放棄祖宗的信仰,所以,他給提摩太補行了割禮。
得救是單單因信主耶穌基督,不是因受割禮行律法。所以,保羅不屈從割禮派的要求,要外邦人提多受割禮(《加》2∶3)。保羅給提摩太補行割禮,因為他是猶太人,這與得救與否無關,為了傳福音不讓人誤會。保羅自己在信主之後,仍願遵行猶太律法的潔淨禮(《徒》21∶26)。這顯明保羅的心態∶只要不違背福音的真理,甘心作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他說∶「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麽樣的人,我就作什麽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林前》9∶19-23)。
馬其頓的異象
保羅、西拉、提摩太三人的布道團,經過各城,將使徒信函所定規的,交付門徒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增加。他們完成了在加拉太省的任務,就按原先的計劃,沿主要公路幹線,前往各城傳揚福音。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加拉太省的門戶城市,緊鄰亞西亞省邊界,沿著「西巴司特大道」(the Via Sebaste),可直達亞西亞的省會以弗所。保羅與西拉順從聖靈引導,經過北邊弗呂家一帶,因為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傳福音。他們到了每西亞的邊界,接下來路分兩道∶向北進入庇推尼省,抵達其首府尼哥美地亞,或是向西行抵達愛琴海邊的港都城市特羅亞。
本來他們想往庇推尼去,然而聖靈引導他們來到了特羅亞。特羅亞是聯繫小亞細亞與歐洲的水路重鎮。在夜間保羅看見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徒》16∶9)。保羅與同工立刻回應此來自神的呼召,坐船赴歐洲的馬其頓省。
腓立比教會的起始
在特羅亞,《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初次使用「我們」來敘述行程(《徒》16∶10-17)。顯然路加在特羅亞加入布道團, 與保羅、西拉、提摩太同工。他們在尼亞波利上岸,沿「伊格那提大道」(the Via Egnatia)來到腓立比。腓立比是馬其頓省的門戶城市,是羅馬的殖民地。當安東尼(Antony)與奧大維(Octavian)聯手剿滅刺殺凱撒的叛變集團之後,於主後42年將退役榮民安置在腓立比,為羅馬皇帝的直轄市。
按照猶太律法,至少要有十個猶太男士才可成立「聚會」,有十個家長經常參加聚會,才可設立「會堂」。如果人數不足,則可安排一「禱告的地方」在河邊或海邊空曠處。在腓立比的猶太人居民不多,因為在此沒有「會堂」。所以,到了安息日,保羅與同工出到城外,尋找「禱告的地方」。在城西約一英里半之處,甘格提斯河(the Gangites River)畔,他們發現一群婦女聚會,保羅對他們傳講福音。其中一位名叫呂底亞,是來自亞西亞省的推雅推喇城的人,是敬畏神的外邦人。主開導她的心,她和她全家都信主領了洗,她開放她的家接待保羅與同工,她的家就成為腓立比教會的起始(《徒》16∶40)。
後來保羅從一使女身上趕出巫鬼,使她主人們失去利用她得財利的機會。她的主人們就揪住保羅和西拉去見官長,誣告他們。官長施以嚴刑棍打,下在監里,交付禁卒嚴加看守。當後來保羅回憶因傳福音所受的勞苦時,他說∶「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棍打三次」(《林後》11∶23-25),顯然在腓立比的遭遇是刻骨銘心的。但是保羅西拉仍在夜半禱告唱詩讚美神,忽然地大震動,監門全開鎖鏈松落。禁卒被震醒,知道大勢不妙。按照羅馬法律,若是囚犯逃脫,守衛要受囚犯的罪刑。禁卒以為囚犯皆已逃走,所以要拔刀自殺。保羅挽救了他的性命並告訴他得救之路∶「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保羅和西拉將福音講給他和他全家聽,當夜他全家都受洗歸主,全家都很喜樂。
第二天,官長知曉他們是羅馬公民,就來道歉並央求他們離開腓立比。
保羅西拉回到呂底亞家中,勸慰教會的弟兄姊妹,與他們辭別之後,就離開 了。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我們」的用詞在腓立比之後的行程就消失了,直到保羅再臨腓立比時(《徒》20∶5)才又出現。這暗示作者路加留在腓立比帶領教會成長,幫助腓立比教會活出美好的見證。大約十年之後,保羅在羅馬寫信給腓立比教會時,信中喜樂洋溢為他們感恩不已。《腓立比書》末了(4∶3),保羅特別提到「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很可能就是路加。
帖撒羅尼迦的爭戰
保羅與西拉,帶著提摩太,沿著「伊格那提大道」前進,來到了帖撒羅尼迦城。此城位於腓立比西南方一百英里處,是馬其頓省的首府,全省最大與最繁華的城市。猶太人為數不少,有「會堂」存在。看來保羅要以帖城為戰略中心,作為福音遍傳巴爾幹半島的基地(《帖前》1∶7-8)。保羅一連三個安息日,在會堂講道,本著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會眾中間一些猶太人,與許多敬畏神的外邦人,接受福音悔改信主,帖撒羅尼迦教會成立。但是,那些不信的猶太人心裡嫉妒,聳動群眾要捉拿保羅西拉,找不著他們,就把耶孫和幾位弟兄拉到官府,在官長面前誣告保羅他們謀反皇帝該撒。官長取了教會弟兄的保狀,釋放了他們。
當夜弟兄們就打發保羅西拉他們到庇哩亞去。很可能因為,耶孫等人與官長切結的保狀內容,包括保羅西拉必須離開帖撒羅尼迦,在某期限內不得返回。保羅在數月之後在哥林多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即《帖撒羅尼迦前書》,此時約為主後51年。書信中表明他很想見他們的面,幾次要去都未能成功,因為「撒但阻擋了我們」(《帖前》2∶18)。雖然保羅暫時不能返回帖撒羅尼迦,當地猶太人並未停止逼迫基督徒,而當地的基督徒也沒有停止熱切傳揚福音。帖撒羅尼迦教會,成了馬其頓與亞西亞眾教會的榜樣(《帖前》2∶14;1∶2-10)。雖然他們遭遇極大的患難逼迫,但是靠主站立得穩,為主作見證。保羅聽見他們的消息,滿心喜樂(《帖前》3∶6-10)。
保羅繼續關心帖撒羅尼迦教會,在寫完《前書》的半年之後,他又寫了《後書》給帖撒羅尼迦的教會,內容也是鼓勵在患難逼迫中的信徒,要他們靠主繼續美好的見證,並以「基督再來」作為未來盼望的確據。
庇哩亞人的賢明
庇哩亞位於帖撒羅尼迦西南五十英里處。保羅與西拉並提摩太到此之後,也是進入會堂傳講基督。庇哩亞人賢於帖撒羅尼迦人,他們甘心領受福音,天天認真查考聖經,要曉得這道的是與不是,所以有許多信主的。其中不僅是敬虔的外邦人,也有「希臘的男子」(即異教徒外邦人)悔改信主(《徒》17∶12)。顯然,大批人歸信基督,消息傳到了帖撒羅尼迦,那裡的猶太人聽到保羅在庇哩亞,竟然接踵而來,聳動眾人逼迫保羅。庇哩亞的弟兄們立即護送保羅到海邊,離開馬其頓省,至亞該亞省的雅典。在雅典,保羅發現這裡又是傳福音的戰略城市,所以,他請護送他的弟兄們回去庇哩亞,要西拉與提摩太速速前來,因為莊稼已熟,收割的時候到了。
結論
「第二次宣教行」與第一次同樣,是聖靈帶領保羅和他的同工,邁開宣教的步伐。雖然在沿途各城中都有苦難和捆鎖等待著他們,他們不顧性命勇往直前,為要傳明神恩惠的福音,將真光帶至黑暗之邦。
「第二次宣教行」與第一次的不同所在,是福音進入歐洲。「馬其頓異象」誠為教會歷史上的轉捩點,到此我們終於明白為何聖靈不許他們進入亞西亞省與庇推尼省,原來福音進入歐洲的時候到了,所以不能耽誤時間。因為保羅在此關鍵時刻的順服,福音跨越歐亞交界,後來整個歐洲福音化,西方世界最終成為基督教世界。今日的教會承繼宣教使命,值此二十一世紀的關鍵時刻,你我基督徒應即時順服「馬其頓異象」,回應神的呼召,踏上「宣教之路」,正如保羅他們所作的,在教會歷史留下光輝的一頁。
教會史話系列,佳美整理自《舉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http://www.oc.org/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