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中國學人培訓材料:基督教會史
基督教會史
著者:呂沛淵
前言
「歷史」是古往今來事物變遷的記錄。其目的在於探究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即「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史記》司馬遷語)。「教會」是神的兒女、蒙召的子民所組成的團體,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體,在聖靈中的團契。「教會歷史」廣義而言,即是神子民信仰與生活的歷史,包括從舊約到新約所有神的兒女;狹義而言,是指從基督降世到再來之間神子民團體生活的見證。
本書的目的,是要提供自基督降世直到今日的教會簡史,鳥瞰式的分段介紹重大事件及其對今日的意義。歷史的本身是連續不斷的,劃分時期主要是為了研究討論的方便,以利學習。一般而言,「教會歷史」可分為四時期:早期教會(起始至500);中世紀教會(500-1500);宗教改革(1500-1650);現代教會(1650至今)。本書則根據重大事件年代,劃分為八課,每課皆有閱讀內容與討論題目,可作個人研究或小組討論之用。
第一課 初代的教會
從「起始」至「逼迫終止」(主後313年)
教會的起始
主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在此真理基礎上,在這磐石上,主要建造神的教會。藉主的死與復活,新約教會誕生了。主在升天之前,頒布了大使命,叫門徒往普天下去傳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使徒們往各處去傳福音,教會如雨後春筍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增長,如使徒行傳及新約書信所記載的。在使徒相繼離世之後,傳福音建立教會的棒子,由第二代的領袖繼承,如羅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格那丟 Ignatius,黑馬 Hermas,帕皮亞 Papia,坡旅甲 Polycarp,這些人被稱為「使徒後教父 Apostolic Fathers」。在他們的著作里,我們可以見到當時教會的信仰生活狀況。
外面的逼迫
基督教會從成立之初,就受到政治宗教各方面的逼迫。許多信徒為主殉道。先是猶太人的迫害,但沒有多久,羅馬帝國就變為教會的主要敵人。第一世紀裡較嚴厲的逼迫,是發生在皇帝尼祿 Nero (54-68在位)與竇米田 Domitian (81-96)之時。幸好這兩次的逼迫較為局部,先在羅馬(彼得與保羅殉道),後在小亞細亞(約翰遭放逐)。然而到了第二世紀,逼迫就蔓延開來。逼迫的程度,主要是看當地長官執行的松嚴。殉道者行列中,有伊格那丟、坡旅甲、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等。到了第三世紀,逼迫就更加劇烈,皇帝瑟維如斯 Septimus Severus (193-211)下令將改信基督教者處死;皇帝德修 Decius (249-251)定規所有人都必須向羅馬神明獻祭燒香,並取得證明書,凡不遵行者視同罪犯。皇帝瓦勒良 Valerian (253-260)也執行類似作法。皇帝戴克里先 Diocletian (284-305)及繼任的的加列流 Galerius (305-311)帶來最後的大逼迫,但也是最慘重的。基督徒被排除於公職之外,教堂被摧毀,聖經與教會書籍被燒毀,基督徒遭受全面的大逼迫,嚴刑拷打,多人殉道。
羅馬帝國逼迫基督徒的理由,從表面來說,是根據流傳的謠言與誤會。深層來說,原因複雜:「基督徒火熱傳福音造成對羅馬國教的威脅」,「不容許基督教成為強大團體效忠另一位王」,「畏懼基督徒的愛融化社會階級制度」等等。基督徒中有識之士起來著書立說為信仰辯護,以破除謠言並顯明基督信仰的真實。他們被稱為「護教士 Apologists」,其中以殉道者游斯丁最為著名。他們以哲學理性方法來證明基督教信仰的優越,並上書皇帝促其停止逼迫,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異端的侵擾
教會在第二,三世紀的成長,除了遭遇外面的逼迫,也面臨內部異端的興起。教會快速的成長,許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加入了教會,他們照著自己原有的哲學或文化理念來解釋基督教信仰,就產生了分歧的看法。當教會發現這些說法已經與福音基本信仰相牴觸,到了離經叛道的地步,就必須與之劃清界限,稱之為「異端」。在這些異端邪說中,最具影響力的乃是「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或作「靈智主義」),由於此派認為物質是邪惡的,否認「道成肉身」與「身體復活」等基要真理,教會領袖都視之為最危險的敵人,著書立說指出其錯謬。
教會的回應
內憂(異端的侵擾)外患(政府的逼迫)威脅了教會的生存與發展。雖然挑戰是如此艱鉅,但是教會靠主恩典立在磐石上,以三方面的鞏固措施來回應:
(1)主教監督制度 以大城市為中心的教區逐漸形成,「主教」(或作「監督」、「長老」,見徒廿17,28;多一5-7;彼前五1-2)成為羊群的監督,抵擋異端的領袖,在逼迫中堅固信徒的信心。根據伊格那丟的看法,主教制是福音信仰的安全保障;羅馬的革利免也強調這是使徒傳承的落實。
(2)認信基要真理 教會起始制訂信仰告白,作為信徒受洗前學道班的教導內容,幫助信徒紮根於聖經真理,分辨正統與異端之別。各地教會簡明扼要的「信經」,認信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以駁斥以便尼派(Ebionism,否認基督的神性)與幻影說(Docetism,否認基督的人性);「使徒信經」即是起源於羅馬教會根據聖經使徒的教訓所編成的信經,作為信徒受洗時的信仰告白。
(3)確認聖經正典 聖經是神的話,成文的道,使人得生命(彼前一23;羅十17),產生了教會。舊約正典39卷在主耶穌當時已得確認,而新約正典27卷的寫作成文,是在第一世紀末才告完成。新舊約聖經66卷書本身就是神的話,並非由教會開會投票決定的。主的羊聽主的聲音,教會乃是在聖靈的引導下認出這66卷書是神的話。此「認出」是有其時間過程的,受到當地教會的內在屬靈光景,與外在生存環境的影響。由於當時印刷術尚未發明,手抄本的流傳需要時間,再加上政府的逼迫阻撓;此外,異端的興起、冒名的著作、假教師的教訓,危言聳聽,造成信徒們許多的困擾。例如:第二世紀中,馬吉安 Marcion 教派興起,他們傳講幻影說,他們不接受舊約與任何有猶太背景的新約著作,認為只有保羅的十篇書信與刪減過的路加福音才是聖經,這是「刪減主義」;接著不久,孟他努 Montanus 教派崛起,他們禁慾又追求靈恩及新的啟示,認為聖經是過去的啟示,教會需要新的啟示,這是「加添主義」。教會在異端的「減法」與「加法」圍攻之下,教會領袖帶領群羊逐漸分辨認出哪些書卷是聖經正典,各地教會形成共識。主後200年時的「穆拉多利正典書目 Muratorian Canon」已包括新約正典27卷的絕大部分;當戴克里先大逼迫時期,信徒被抄家,被逼交出聖經時,他們交出的並非聖經書卷(反正羅馬政府官員不能分辨),這顯明他們心中已有正典的觀念。自397年迦太基會議之後,普世教會都已確認新約這27卷,再也沒有疑問了。感謝神賜給教會新舊約聖經,又引導教會分辨認出正典,使得教會能建造在「神的話」這磐石上,雖經過內憂外患狂風暴雨的打擊,卻越發蓬勃增長。
早期的教父
自「護教士」之後,神又興起一些偉大的教父:愛任紐 Irenaeus (約130-200)來自小亞細亞的示每拿,大半生是在今日法國的盧昂作主教,著書立說駁斥異端;特土良 Tertullian (約160-225)是在北非的迦太基,以筆捍衛真理,駁斥異教抵擋異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約150-215)步隨游斯丁,嘗試綜合基督教信仰與希臘哲學;俄利根 Origen (約185-254)接續革利免為亞歷山大聖經學校的校長,著述頗豐,受希臘哲學影響極大,喜愛寓意解經,由於他的思想有些嚴重錯謬,後來教會定他為異端,然而影響不小;居普良 Cyprian (死於258)是迦太基的主教,著書立說,致力探討教會的大公性與合一性,以及聖禮的施行。
這些教父的著作存留至今,對今日教會具深遠的影響。透過這些文獻,我們可了解早期教會的信仰與生活,掙扎與血淚,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作為今日教會的借鏡。
黎明的來臨
到了第二世紀的中期,即主耶穌受死復活之後過了一百年,教會蓬勃發展,從敘利亞到羅馬,遍滿了各地。再一百年之後,羅馬帝國全境,包括英格蘭,都有教會。到了300年,基督徒在小亞細亞與北非一些省分,甚至成為當地人口的多數。正如特土良在其上書皇帝的「護教書」中所說的:「我們是近來才開始的,然而已遍滿了你們當中每個所在─城市、島嶼、堡壘、鄉鎮、市場、軍隊、部落、公司、宮殿、元老院、演講廳─除了你們的神廟之外,我們無孔不入。……你們各城所有居民幾乎都是基督的跟隨者。」特土良陳明:基督徒皆是敬神愛人奉公守法的廣大良民,逼迫他們是傷天害理,自掘羅馬帝國的墳墓。
可惜忠言逆耳,羅馬政府的逼迫變本加厲,皇帝戴克里先與副皇帝加列流於303年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全面大逼迫,305年加列流繼位皇帝后,逼迫教會有增無減。然而,自戴克里先 於 305年退位,306年西部皇帝康士坦丟 Constantius 駕崩,其子康士坦丁 Constantine 被部下擁立為帝,帝國就成為群雄割據的局面。到了311年,加列流因長期病重,就下一道諭令,寬容各地的基督徒,請他們為他禱告。312年「墨爾維安橋之役」後,康士坦丁成為帝國西部的共主;帝國東部則是理吉尼 Licinius 大權在握。313年,兩雄會面於義大利的米蘭,共同頒布了「米蘭諭令」,准許基督徒享有完全的自由,逼迫終告停止。
■ 作業(討論題目):
1. ?何謂「教會」?「教會」是如何起始的?
2. ?羅馬政府為何要逼迫基督徒?如何逼迫基督徒?
3. ?何謂「異端」?「異端」是如何興起的?本課提及哪些「異端」?
4. ?教會如何回應羅馬政府的逼迫與內部異端的侵擾?
5. ?解釋何謂「使徒後教父」?何謂「護教士」?
第二課 國教化時期
從「康士坦丁即位」到「西羅馬帝國衰亡」(476年)
康士坦丁的改信
康士坦丁的悔改信主,是教會史上的轉捩點。他不只是代表逼迫的停止,也起始了基督教國教化的過程。軍事上的勝利,是他信主的關鍵。根據當時學者拉克坦提 Lanctantius 的記載,與史家優西比烏 Eusebius 記載康士坦丁的親口見證,康士坦丁於夢中蒙指示將基督名號的代表字母 Chi-Rho 置於盔甲與軍旗上,因而不斷得勝(他將此記號自315年起鑄於錢幣上)。最為膾炙人口的是312年2月18日的墨爾維安橋之役,在此戰前夕他於異象中看見十字架橫在正午太陽之中,上面有「靠此得勝」這句話。康士坦丁靠此扭轉劣勢,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其實,更早之時,有次他與入侵的蠻族打仗(很可能是311年他與法蘭克人之戰)時,即有類似異象。總之,很明顯的,康士坦丁深知自己的得勝,乃是基督教的上帝的恩賜。324年徹底擊垮後來逼迫基督徒的東部皇帝里吉尼,康士坦丁靠主恩典終於統一了天下。
善待教會
雖然有人因康士坦丁初信時對基督教的信仰認識不清,而懷疑其動機,但是從他313年之後的書信與信主之後所做所行來看,他是真基督徒是無庸置疑的。雖然他並未定基督教為國教(這要到皇帝提爾多修 Theodosius 在位時 [379-395] 才實現),但是他特別優惠基督教:出資發行聖經,重建教堂,將皇宮賜給羅馬主教作為座堂,將鉅額公款撥作教會慈善救濟經費。他更致力將基督教理念付諸施行,立法保護兒童、農夫、奴隸、囚犯等。例如他於316年頒布諭令,禁止在囚犯臉上烙印,「因為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321年他頒布法律,規定法院在星期日公休,但仍可釋放奴隸;他也將「工作七天,市集一天」的舊例改為「六天工作,主日市集」,使星期日成為基督徒敬拜與安息之日。總而言之,從康士坦丁主政起,基督教會與國家的關係否極泰來,受苦的教會變為帝國的新貴,至終成為國教。
尼西亞會議
自康士坦丁於324年統一全國,首都也遷至拜占庭之後,他發現東方希臘語教會正處於尖銳的教義之爭。原來在埃及的亞歷山大,主教亞歷山德 Alexander 因其屬下一位長老亞流 Arius 傳講異端教訓而開除其教籍。亞流認為聖子與聖父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換句話說,聖子不是自有永有的,乃是被造的。可是亞流卻在埃及之外獲得友人有力支持,造成東方教會的派系之爭。康士坦丁為要教會合一和睦,就在325年於尼西亞 Nicaea 召開「大公會議」並親自主持。來自各地參與大會的主教共有220位,除了2位例外,全都簽署遵守根據聖經制訂的「尼西亞信經」,表明「聖子與聖父是同質的」,定亞流為異端。
正統信仰在「尼西亞會議」上獲得勝利,並且「尼西亞信經」在康士坦丁337年過世之前一直都是信仰的檢驗標準。但是好景不常,亞流派的勢力,在與皇帝親近的尼哥美地亞 Nicomedia (皇宮所在地)主教優西比烏的主謀之下集結起來,運用政治鬥爭,將尼西亞正統派的領導人物一一剷除。到了康士坦丁逝世後,其眾子執政時,亞流派就掌權得勢。在328年繼任亞歷山大主教的亞他那修 Athanasius,為了堅守「尼西亞信經」遭受五次放逐,仍屹立不屈,解明「尼西亞信經」的重要意義,領導正統派死守善道,被稱為「正統信仰之父」,在歷史上留下美好見證。亞他那修於 373年逝世,領導棒子傳到「加帕多三傑 Cappadocian fathers」(巴西流 Basil of Caesarea,其弟貴格利 Gregory of Nissa,與其友貴格利 Gregory of Nazianzus)的手中,「三位格,一本體」的正統教義發展愈來愈廣為眾教會所支持。後來當反亞流派的提爾多修大帝在位時,亞流派失去了向來所恃的政治靠山。提爾多修在381年於康士坦丁堡召開第二次大公會議,此「康士坦丁堡會議」確認尼西亞信經為正統,也確認聖靈是完全的神,亞波留那利 Apollinarius 的異端教訓則被定罪。從此,「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終告確立,亞流異端徹底失敗,只能在北方蠻族中生存,一兩百年後就消失無蹤了。
大公會議
大公會議在教義的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聖經中早有前例可循,使徒行傳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會,即為先河典範。大公會議的召開,是因教會受到異端思想挑戰,促使神的子民根據聖經深入反思,整體共同的討論,進深對救恩真理的了解,根據正統信仰,面對時代需要而帶出積極正面的回應。早期教會共有七次大公會議,「尼西亞」與「康士坦丁堡」會議之後,第三次大公會議在431年於「以弗所」舉行,為要解決聶斯托留 Nestorius 所引起關於「基督位格」的爭論,確認基督的位格為一。聶氏被定為異端遭放逐,門徒將其教訓東傳至波斯、阿拉伯、中國(於唐朝時傳入中國,稱為「景教」),聶斯托留派存留至今,主要在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境內。
第四次大公會議在451年於「迦克敦」舉行,根據聖經,參考羅馬主教利歐一世 Leo I 的『大卷 Tome』,確認基督具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定罪猶提克 Eutyches 的異端教訓。從「以弗所」與「迦克敦」這兩次會議之後,基督論的正統教義就確立了。可惜的是,少數「一性派 Monophysites」(認為基督只有一性,具神性,不具人性)的教會拒絕接受「迦克敦信經」。他們主要分布在亞美尼亞、埃及、衣索匹亞、敘利亞,主要原因是政治與文化方面,不悅羅馬帝國或憎惡希臘文化。今日,「亞美尼亞派 Armenian」分散各地,包括西半球;在埃及的「柯普地派 Copts」仍拒絕迦克敦信經;在敘利亞的一性派,今日被稱為「雅各派 Jacobites」以記念他們的領袖 Jacobus Baradaeus。
總的來說,到了第五世紀中期,大公會議已舉行四次,從「尼西亞」到「迦克敦」影響深遠,確認了基督教會的基要信仰,奠定了日後發展教會傳揚福音的穩固根基。
重要教父與奧古斯丁
在此時期,神也興起傑出的教父們,在思想與著作上引導教會走向康莊大道。除了上述的亞他那修與加帕多三傑,尚有安伯若修 Ambrose、屈梭多模 Chrysostom、耶柔米 Jerome、奧古斯丁 Augustine 等。安伯若修是米蘭的主教,不畏強權指責皇室的錯誤,他的講道帶領奧古斯丁悔改;屈梭多模是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最負盛名的講道家,被稱為「金口」,力斥掌權者的腐敗;耶柔米是文學大師,潛心修道,翻譯原文聖經成拉丁文「武加大譯本 Vulgate」,是西方教會的聖經,直到宗教改革時期以前。
在早期教會教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奧古斯丁。他於354年生在北非,其母莫尼加 Monica 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奧古斯丁長大後負笈迦太基,歸信了摩尼教(善惡二元論,類似「諾斯底派」),後成為新伯拉圖主義者。他也如同輩過著道德放蕩的生活,然而莫尼加不斷為他禱告。後來,奧古斯丁先赴義大利的羅馬,再定居米蘭。在米蘭主教安伯若修的教誨之下,心思逐漸改變。有一日讀到聖經羅馬書十三章,就痛下決心悔改信主。387年受洗,388年返回北非,建修道院。391年受聖職,395年被按立為希波的主教。身為教會主教的奧古斯丁,領受重責大任,著書立說,對外駁斥異教哲學,對內抵擋異端。面對多納派 Donatist (在北非的分離主義者)的挑戰,他發展了教會論與聖禮論;對抗伯拉糾派 Pelagian (認為人的得救,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並非先靠神恩)的謬說,他闡釋了人論與救恩論。他也研究論述「三位一體」的教義,講章亦編輯成冊。他約於400年寫下『懺悔錄 Confessions』,承認己罪,頌讚主恩;當蠻族於410年攻陷羅馬城後,他著書『上帝之城 The City of God』,說明人的城無論如何榮華,終必滅亡,而上帝之城才能存到永遠。奧古斯丁死於430年,其思想博大精深,名著流傳至今,在神學、哲學、歷史、文化方面影響後世西方教會甚鉅。
西羅馬帝國的衰亡
羅馬帝國北邊,多瑙河與萊因河境外的日耳曼蠻族 Germanic peoples 勢力日形壯大,加上匈奴勢力向西推進,日耳曼人被迫向南發展,造成對羅馬帝國極大的威脅。多次入侵帝國,羅馬軍隊已無力防範。410年掠劫羅馬城敲響了西羅馬帝國的警鐘,蠻族分別征服了帝國西部各省(汪達爾人 Vandals 入侵西班牙與北非;西哥特族 Visigoths 入侵西班牙;法蘭克人 Franks 入侵高盧[今日的法國];盎格魯人 Angles 與撒克遜人 Saxons 定居大不列顛;東哥特族 Ostrogoths 與倫巴人 Lombards 入侵義大利),建立了許多王國。476年西羅馬皇帝被逼退位時,早已是名存實亡。
■ 作業(討論題目):
1. 康士坦丁大帝是如何悔改信主?對教會帶來哪些影響?
2. 正統信仰的教會如何勝過亞流派的異端?
3.召開「大公會議」的目的與意義為何?本課所提四次大公會議,各在何時何地舉行?結果為何?
4. 解釋「亞美尼亞派」,「柯普地派」,「雅各派」的由來。
5. 奧古斯丁是如何悔改信主的?他的主要著作與貢獻為何?
第三課 中世紀前半期
從「西羅馬帝國亡」至「東西方教會分裂」(1054年)
中世紀起始
西羅馬帝國亡於蠻族的入侵,許多文物遭到毀損,文化與社會經歷一場浩劫。雖然失去了政府的保護,但是基督教會在西部仍然屹立。在此戰亂痛苦時期,教會剛跨進中世紀門檻,即肩負艱鉅的使命,雙重的任務:一方面,感化信奉異教或亞流異端的蠻族,帶領他們成為正統信仰的基督徒;另一方面,教育未開化的蠻族,復興羅馬文化。教會在接下來約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紀」時期,創下了輝煌的佳績。蠻族所成立的新興國家,在入侵後五百年內,先後都成了基督教國家;再五百年之後,這些國家都各自發展出其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中世紀之後歐洲現代文明發展的基礎。
教會在中世紀是如何靠主恩典處變不驚,完成時代使命,回應社會所需?主要是三大運動的興起,帶來了教會的「三化」:
(1)修道主義 Monasticism 深化靈命;
(2)教皇制度 Papacy 強化組織;
(3)宣教運動 Missionary Movements 普化差傳。
修道主義
修道主義最早起源於東方教會。在第三世紀中期起,由於羅馬政府逼迫教會,一些基督徒隱居沙漠曠野;到了第四世紀教會又有世俗化的危險,更多人放下世俗財物離群索居潛心修道。修士中最出名的是在埃及的安東尼 Anthony,被稱為「修道主義之父」。後來,在埃及的巴科米斯 Pachomius 與撒加利亞的巴西流 Basil 的帶領下,修士們發展成群居,過修道院團體生活。亞他那修寫作『安東尼生平』,將修道主義引進西方。安伯若修與奧古斯丁都受此書影響,走上修道之路。耶柔米與馬丁 Martin of Tours 皆是著名的修道領袖。本篤 Benedict of Nursia 約於525年在義大利的卡西諾山建立修道院,並約於540年制訂著名的『本篤法規』,按照歐洲的環境需要,立下完善的修院管理規則,奠定了往後修道主義的發展基礎,被尊稱為「西方修道之父」。
修道主義的目標在於:脫離世俗環境,藉著實行「貧窮、貞潔、順服」三誓願,每日從事靈修與聖工,追求聖潔生活。修道院的工作原先局限於手工勞動,再來就是抄寫聖經、教父古卷及其他經卷。後來發展成農藝、工藝、教導、音樂、學術研究的所在。修道院保存了古代文明,承載了中世紀文明的發展。修道院更成為訓練與差遣宣教士進入未得之民的基地。
教皇制度
在早期教會中,羅馬教會具光榮的傳統(傳說使徒彼得是首任主教),羅馬主教又身居領導地位,在保守純正教義的發展上有很大的貢獻,成為眾主教之首。利歐一世 Leo I 於440-461年任職羅馬主教時,表現卓越的領導,是他的『大卷』領導教會制訂「迦克敦信經」,解決了「基督論」的爭議;是他在羅馬城452年將傾覆時,出面與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求和,才保住了羅馬。利歐是第一位成功將羅馬教皇權建立在「繼承彼得論」的人。到了教皇大貴格利 Gregory the Great 在位時(590-604),這位才華傑出的領袖自行與倫巴人簽訂和約,派遣官員治理義大利的城鎮,擴張教皇的世俗權力。他也在西歐全境推行修道運動,改進崇拜儀式,差派奧格司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赴英格蘭宣教;著作頗豐,對中世紀影響很大。
貴格利之後的歷任教皇,漸與倫巴人及東羅馬皇帝發生衝突,於是尋求法蘭克人的支持,雙方越走越近。皮平 Pepin 於751年獲教皇支持成為法蘭克王,在756年捐獻土地給教皇,從此教廷擁有領土。皮平之子查理曼 Charlemagne 於800年被教皇利歐三世 Leo III 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此舉表明教皇之權高過世上君王。然而好景不常,封建諸侯各自割據一方,後來教皇的繼承人選就成為羅馬權貴家族的派系鬥爭的產物。直到十一世紀,此混亂黑暗局面才告結束,教皇制度中興且漸次邁向顛峰。
宣教運動
基督教會自起始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羅馬帝國逼迫時期,也將福音傳揚至帝國的全境邊界。第四世紀時,原為哥特人的烏非拉 Ulfilas (約311-383)被亞流派的優西比烏(後任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按立為哥特人的主教,受差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並將聖經翻譯成哥特文。由於他的影響,哥特族及鄰近的其他蠻族,都歸信了亞流主義。第五世紀時,涅斯多留派東傳福音至波斯,後來甚至遠達中國。當蠻族勢力崛起,對羅馬帝國造成極大威脅時,大公教會才覺醒奮起從事向異教異端傳揚正統福音的宣教大業。被稱為「愛爾蘭使徒」的帕提克 Patrick (約390-460)原是不列顛 Britain 人,一生致力於愛爾蘭的宣教,在該地建立修道院,訓練許多修士成為宣教士。柯倫巴 Columba (約521-597)乃愛爾蘭的修士,在愛歐那 Iona 島建修道院,差出許多修士至蘇格蘭宣教;柯倫班拿 Columbanus (約543-615)也是愛爾蘭修士,在高盧與義大利北部建修道院與宣教;艾達恩Aidan(死於651)是愛歐那的修士,在英格蘭(原屬羅馬的「不列顛」,被蠻族盎格魯人與撒克遜人入侵後,便稱為「英格蘭」)北部宣教;教皇大貴格利所差派的奧格司丁(約死於604)則在英格蘭南部傳福音。被稱為「荷蘭使徒」的威利伯羅 Willibrord (658-739)從英格蘭赴今日之荷蘭與盧森堡地區宣教,也在當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丹麥等地;被譽為「德國使徒」的波尼法修 Boniface (680-754)原是威利伯羅的助手,先整合了德國地區的原有教會,後越過萊茵河向日耳曼人異教徒傳福音,砍倒「雷神橡樹」破除迷信,帶領許多群體歸向基督,最後在荷蘭殉道。被譽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 Anskar (801-865)也是宣教修士,赴丹麥與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間教會。
綜合以上所述,英倫三島的宣教修士對歐洲大陸的福音化,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自第八世紀起,他們梯山航海從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歐與北歐的蠻族,在宣教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
東方教會的狀況
羅馬帝國在東部仍延續至1453年,也被稱為「拜占庭帝國」。在東羅馬帝國境內,政府的力量較強,可抵禦蠻族的入侵,維持較為安定的局面。雖然回教勢力自第七世紀初日漸興起,造成對東方教會的極大威脅,然而,教會仍靠主恩典奮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長為領導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傳揚福音,帶來保加利亞(於第九世紀末)與俄羅斯(於998年)全體歸主。其中以被譽為「斯拉夫使徒」的希臘兩兄弟區利羅 Cyril (826-869)與美索迪 Methodius (約815-885)最為出名,他們赴莫拉維亞宣教,區利羅為當地人民造字母,翻譯斯拉夫聖經,制訂斯拉夫崇拜儀式,為斯拉夫文學創始人。修道主義起源於東方,在拜占庭帝國發展興旺,隨著宣教士也傳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處被建立。
在東羅馬皇帝的主持下,教會於553年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第五次大公會議,定罪『三章』(即三位神學家的作品),繼續否定「基督一性說」;680-681年也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第六次大公會議,定罪「基督一志說」(認為基督只有一意志,間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787年在尼西亞舉行第七次大公會議,宣布圖像的使用是合法的,解決長久以來的爭論。
在此時期,回教勢力的崛起,對教會造成極大的威脅。穆罕莫德 Mohammed (約570-629)死後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斷擴張地盤,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迦太基等教會重鎮,甚至西班牙也於711年淪陷。最後,法蘭克人在732年都爾之役 the Battle of Tour 擊敗回教軍隊,遏阻了回教勢力進攻西歐。然而,西歐也與上述這些文化古城隔絕了,西方與東方貿易之路中斷。商業經濟轉為內向,從此「土地」成為財富的最主要資源。君王論功行賞,分封土地給諸侯,造成了「封建制度」,地主的階級大小成為勢力劃分的尺度。可悲的是,連教會的主教們不少人也成為封建地主,捲入世俗利益之爭。因這緣故,教會就失去了屬靈權柄與道德見證。
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由於東西方教會的地理環境語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羅馬大主教與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曆年以來互爭長短,彼此之間誤會猜忌層出不窮,早就埋下分裂的種籽。羅馬教皇自從獲得法蘭克王國的有力支持後,就不再需要國勢漸弱的拜占庭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紀時,康士坦丁堡主教長方提爾 Photius 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之間發生劇烈爭執,互相開除教籍。西方教會早先在尼西亞信經「聖靈由聖父所出」此句中加添 Filioque (與聖子)此字,成為「聖靈由聖父與聖子所發出」。東方教會則反對此項加添,方提爾正式提出此點作為神學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兩大主教職位之間的長久競爭造成的裂痕。最後的分裂發生在1054年,教皇的代表紅衣主教韓伯特 Humbert,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長為異端,斷絕了西方與東方教會的關係。
■ 作業(討論題目):
1. ?蠻族入侵羅馬帝國後,教會面臨什麼新的挑戰?教會如何完成艱鉅的使命?
2. ?說明「修道主義」在東西方興起與發展的過程。
3. ?「教皇制」是如何興起的?教皇與君王之間的政教關係是如何發展的?
4. ?說明「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宣教運動,以及相互的關聯。
5. ?敘述東西方教會在中世紀初期的狀況,以及後來分裂的原委。
第四課 中世紀後半期
從「東西方教會分裂」到「東羅馬帝國亡」(1453年)
修道院革新運動
西方教會的屬靈風氣低落與道德生活腐敗,情勢每況愈下,連修道院也因擁有大片地產,世俗的權力鬥爭介入,而失去原有的清靜純潔。有志之士發出要求徹底改革的呼聲。修道團體中率先從事內部改革的,是第十世紀位於法國布根第 Burgundy 由威廉公爵 Duke William 所開辦的克呂尼 Cluny 修道院。透過歷任院長的敬虔領導,展開了修道院革新運動,要求修士要絕對的貧窮、禁慾、順服,完全獻身修道生活,嚴禁世俗勢力介入修道院的行政管理。「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教會在十一世紀的復興主流,曾統管了兩千多所修道院。由於當時教皇制愈趨腐敗,受義大利貴族金權政治控制,甚至同時期出現三位教皇爭鬥。克呂尼運動的改革家在改革修道院成功後,致力於革新教皇制,培育出一系列的改革派教皇 Reformist Popes,從利歐九世 Leo IX (1048-1054)起始,到貴格利七世 Gregory VII (1073-1085)時達至顛峰,他堅持聖職人員禁慾,譴責用金錢買賣聖職。他也禁止君王選立聖職人員或授以印戒與權杖,此舉引發了德皇亨利四世 Henry IV 的抗爭。此「授職權之爭 Investiture Controversy」在繼任的教皇與皇帝之間持續下去,到1122年雙方才達成協議。
繼「克呂尼運動」之後,在十二世紀重振「本篤修道會」嚴格修道精神的「熙篤修道會 Cistercian Order」大放異彩。在聖伯納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 的卓越領導下,熙篤會發展迅速,影響甚廣。到了十三世紀,又有兩個著名的托缽修道會興起:「方濟會 Franciscans」與「道明會 Dominicans」。方濟會是由聖法蘭西斯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創始的,修士過絕對貧窮的生活,個人或團體都不可擁有財產,他們深入民間從事社會救濟服務;道明會則由聖多明尼克 Dominic of Guzman (1170-1221) 發起,修士也過貧窮生活,他們獻身研究與講道,旨在保衛信仰,深入民間遊走講道,駁斥異端,他們也是「異端裁判所」的成員。這兩個修會注重宣教,發展迅速,後來道明會士在猶太人與回教徒中傳福音,而方濟會士到衣索匹亞、印度、中國宣教。
教皇制的漲落
教皇的權力自貴格利七世整頓中興之後,行情日漸上漲,凌駕皇帝君王之上。教皇握有三大法寶:開除皇帝教籍,查封教會活動,施行異端裁判。教士授職權之爭,總的來說,最後還是教皇得勝。到了教皇英諾森三世 Innocent III (1198-1216)時,教皇的權力達至最高峰,宣稱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統治者。然而,在其後不到百年,教皇的屬世權力開始下滑。雖然教皇邦尼費八世 Boniface VIII (1294-1303)宣稱順服教皇是每個人得救的必要條件,且於1302年頒布教諭說教皇有管轄一切受造物之權。但是法王腓力四世 Philip IV 集結勢力與之相抗,甚至將其定罪拘禁。雖然不久即蒙友人解救獲釋,但一個月之後即過世。繼任之教皇皆受法王之控制挾持,並且自1309年起至1377年教皇宗座遷居至法國的亞威農 Avignon,史稱「被擄到巴比倫」。
接下來的是「大分裂 Great Schism」時期(1378-1417),羅馬與亞威農各有教皇分庭抗禮。雖然以往也有許多次教皇雙胞或多胞案,但是這回是由同一的紅衣主教團經兩次選舉(法國派的紅衣主教們認為第一次選出的義大利人教皇無效)而產生的。整個西方教會看到這兩位教皇互相責罵開除教籍,基督教世界分裂成兩半:在羅馬的教皇獲得義大利北部與中部、德國的大部分、英格蘭等地的擁護;在亞威農的教皇則獲得法國、蘇格蘭、西班牙等的支持,真是勢均力敵。但在一般大眾眼中,教會的合一遭到損害;在他們心裡,教皇的形象一落千丈。分析箇中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各地民族主義興起,封建諸侯的勢力漸消,強有力的國家領袖君王崛起。各國人民對自己國家的情感,勝過對教皇大一統基督教界的效忠。
十字軍東征
自1095年起,在教皇領導之下,開始連續約兩百年的十字軍運動。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惡待基督徒,阻撓朝聖客,並且日漸威脅康士坦丁堡。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應許參加「聖戰」者可免稅、免債、免罪,減免在煉獄的時間。於是群起響應,1096年正式成軍出發,1099年奪回了耶路撒冷,與其他三個十字軍邦國於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當1144年艾狄撒陷落後,情勢吃緊,在聖伯納號召下,1147年發起第二次十字軍,由法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軍,但徒勞無功。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皇帝、英王與法王於1189年共同發起第三次十字軍,未能光復耶路撒冷。1202年第四次十字軍出征,中途卻改變計劃攻打康士坦丁堡,使得東西雙方教會裂痕更深。接續的第五、六、七、八次皆是勞民傷財損兵折將。直到1291年亞割港陷落,十字軍完全喪失在巴勒斯坦的據點。十字軍運動,就其所宣稱的目的而言,是徹底的失敗:妨害了後來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東西方教會;軍隊殘暴掠劫與不道德的行為留下歷史上的污點;加速「贖罪券」制度的引進。
經院哲學的崛起
「經院哲學 Scholasticism」是從學院中發展出的神哲思想系統,使用理性來研究藉啟示而來的真理。開路先鋒有十一世紀末的安瑟倫 Anselm of Canterbury (約1033-1109),他強調從理性來了解神學的重要;倫巴德 Peter Lombard (約1100-1160)寫作系統神學 Sentences 四卷,後來成為中世紀天主教神學的教科書;亞布拉德 Peter Abelard (1079-1142)發展正反辯證法,頗負盛名。正當此時,西方重新尋回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其理性分析法成為學術研究的主流。道明會修士阿奎納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著重知識與理智,將奧古斯丁的神學與亞里斯多德的哲學熔於一爐,寫成鉅作《神學總論 Summa Theologica》,至此,經院哲學已達至顛峰。與之齊名的是方濟會修士邦拿文都瑞 Bonaventure (約1217-1274),他對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持較保留態度,強調靈修經歷與奧秘光照。另一位方濟會修士東司哥特 John Duns Scotus (約1265-1308)則注重愛與意志的首要性。然而,俄坎的威廉 William of Occam (約1285-1347)發表其「唯名論 Nominalism」指出:邏輯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學論據有名無實。此後「經院哲學」日趨沒落。
國家主義興起
1347至1351年歐洲發生黑死病大流行,死亡人數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延續了數百年,帶來政治經濟的大變動,人心惶惶,面臨死亡的威脅;值此亂世,教會內外企求更新復興,尋找出路。另一方面,中產階級日漸崛起,他們希望政治穩定與國族合一,就擁護王室,以建立主權國家。因此,封建制度日漸解體,現代國家制度誕生。英格蘭與法蘭西率先朝此方向開展,其他地區也跟進。國家主義的抬頭,不僅敲響了封建制度的喪鐘,也破滅了中世紀大一統(一教皇,一皇帝)的美夢。英法「百年戰爭」實際而言牽連整個歐洲,癥結在於國族意志的伸張。
文藝復興運動
接著「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運動在十五世紀的興起,在歐洲產生極大的影響。此運動起源於義大利,掀起對古典文學藝術哲學的復興熱潮。這也是對中世紀修道主義禁慾生活的一股反動勢力,強調人生的美妙樂趣,人體構造之美,以及人類心智的能力。因此,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與早先修道改革時期的教皇所追求的,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他們的目的是要享受人生,將羅馬變成全世界的文藝與知識中心,以及統一義大利的政治首都。所以,他們大興土木廣納財源,藉機斂財,貪污剝削,發售贖罪券;也參與政治鬥爭及軍事討伐。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在這樣的教皇(利歐十世)任內發起的。然而,在他之前就已有改教的先鋒,揭竿起義呼籲改革。
宗教改革的先鋒
威克理夫 John Wycliffe (約1330-1384)是牛津的神學教授,著書立說,聲稱教皇並無最高權柄,聖經才是教義的唯一準繩。他主張將聖經翻譯成人民的母語,也反對「聖餐化質說」。因此,遭教會定罪,失去牛津大學教職,退隱鄉間。此後,他將聖經翻譯成英文,影響深遠。約翰胡司 John Huss (約1372-1415)是捷克的改革者,布拉格著名的講道家,也在布拉格大學任教。他受到威克理夫著作的影響,同樣強調聖經是最高權威,要照著聖經來改革教會的腐敗。因此,被教皇開除教籍,逃難鄉間,寫成其『教會論』。1415年赴康士坦會議申訴,但遭定罪下獄,火刑殉道。然而在捷克人民心中,他是民族英雄,其跟隨者組成抗議派,持續其信念。撒沃那柔拉 Savonarola (1452-1498)是義大利弗羅倫斯的道德改革者,指陳教皇教廷與社會的腐敗,後遭教皇定為異端,開除教籍,後遭絞刑火焚而死。其道德勇氣影響了後來的改教家。
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由於土耳其回教勢力不斷的擴張,東羅馬帝國的版圖日益縮減,到後來只剩下康士坦丁堡,當土耳其人於1453年攻陷此最後據點,東羅馬帝國就壽終正寢了。此後,東方教會的領導中心就轉移至俄羅斯的莫斯科。康士坦丁堡陷落,也促使許多學者攜帶重要古捲逃至西方,助長了文藝復興運動,孕育了人文主義的興起,間接影響十六世紀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運動。
■ 作業(討論題目):
1. ?從第十至十三世紀的修道會革新運動包括有哪些?
2. ?教皇制的發展如何達至顛峰?又如何分裂式微?
3. ?說明「十字軍運動」的前因後果。
4. ?「經院哲學」興衰原因為何?有哪些出名的經院哲學家?
5. ?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鋒有哪些人士?其影響與貢獻為何?
第五課 宗教改革運動
從「東羅馬帝國亡」至「十六世紀宗教改革」
改革教會的嘗試
當教皇對立「西方大分裂」時期(1378-1417),有志之士如威克里夫與約翰胡司提出改革,但不為中世紀教會接受。然而,面對同時有兩三位教皇存在此種困境,教會也不得不採取行動,於是會議運動 Conciliar Movement 興起,主張「大公會議」具有最高權力,可罷免教皇。所以,在康士坦會議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 選出新任教皇,結束了分裂的狀況。根據會議派人士原來的計劃,按期召開大會,繼續推行教會改革,但不幸的他們自己也因意見不合也分裂,導致勢力削弱,教皇派又東山再起,掌權得勢。所以,改革教會的努力如曇花一現,未竟其功。
人文主義
體制改革的努力失敗之後,另有些人從「人文教育」著手從事改革。「文藝復興運動」在哲學文學方面的發展,目的是要回到古代,因為學者們相信許多典籍經過長時間的抄寫過程而失真,或有人冒古人之名寫作贗品欺世盜名,所以這些「人文主義者 Humanists」致力於找出古代文件作品的本源真貌。特別是阿爾卑斯山以北(即義大利境外)的人文主義者,他們認為基督教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外加許多繁文縟節,教會已失去起初的純真;改革之道在於回到古代文獻,恢復原始基督教的純樸。這些人中,最負盛名的是荷蘭的伊拉斯穆 Erasmus (約1466-1536)與英國的摩爾 Thomas More (1478-1535)。伊拉斯穆首開先河,編輯了希臘文新約校勘本,他認為必須以人文教育與教會古代典籍來從事道德重整的宗教改革。摩爾任職英國宰相,提倡「理想國」社會改革,其著作『烏托邦 Utopia』流傳至今。
共同生活弟兄會
另一些人認為要解決教會腐化的問題,從事外面的改革是無用的或不足的,必須內在靈修,與神為友,追求與主合一,走奧秘派路線。艾克哈特 Eckhart (約1260-1327)與唐勒 John Tauler (約1300-1361)是先鋒人物,顧瑞特 Gerard Groote (1340-1384) 於1380年在荷蘭的丹文特 Deventer 組織了「共同生活弟兄會 Brothers of Common Life」,帶領人們群聚過敬虔生活,也辦學校教育。雖然他們未與教會領袖發生衝突,但是提倡個人直接與神交通,不需教會當局作中保,間接瓦解了傳統教會的權力架構與宗教功能。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湯瑪肯培士 Thomas a& Kempis (約1380-1471),他寫的「效法基督」為靈修經典名著;魏梭 Wessel of Gansfort (1419-1489) 是聖經學者,其著作影響馬丁路德頗深。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以上所述中世紀晚期的教會亂象與種種改革的嘗試,成為孕育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土壤。對教皇教會的不滿,普遍存在社會各階層中。率先在德國起義,引發「抗議宗 Protestant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的是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路德是奧古斯丁修道會的修士,威登堡教會的牧者與威登堡大學的教授。當教皇利歐十世為改建聖彼得教堂而發售贖罪券,其特使帖次爾 Tetzel 來到德國宣導販賣贖罪券愚弄德國農民,路德挺身而出,在1517年10月31日發表「九十五條論證」指明悔改的真義與販賣贖罪券的錯謬,邀請大家公開辯論。路德起初並無意引起紛爭,也無企圖開創新的運動;他的目的乃是改革這已經遠離聖經根基的教會。路德從早先的痛苦掙扎,經歷到稱義與神和好的途徑,乃是單靠基督。他從聖經明白了得救是本乎恩、藉著信、在基督里。很遺憾,教皇與教會領袖為要維護既得利益,鞏固領導中心,並無心理會路德的信息,又無意謙卑接受指正。經過數次與教廷代表辯論之後,路德日漸了解:羅馬教皇派教訓與基要福音真理無法並存。路德堅信:唯獨聖經是最高權威,唯獨恩典使人得救,唯獨相信基督使人稱義,唯獨基督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當皇帝查理五世於1521年在沃木斯召開會議,限令路德收回其教訓,而路德表明「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拒絕妥協,他與羅馬教皇就徹底決裂了。1529年帝國會議於斯拜爾召開時,六諸侯與十四城市代表上書「抗議」皇帝鎮壓路德宗。抗議人士1530年在奧斯堡會議時,提出「奧斯堡信條」告白路德宗信仰。從此,贊成支持路德的改革信仰者,被稱為是「抗議宗 Protestants」(在中國稱為「基督教」);繼續擁護羅馬教皇者,稱為「羅馬公教派 Roman Catholics」(在中國稱為「天主教」)。
路德宗的教義傳播至德語地區的全境,也成為北歐斯堪地那維亞人民的信仰。在丹麥國王克理斯欽 Christian III 與瑞典國王古斯道夫 Gustavus Vasa 的領導下,北歐改信路德宗,脫離天主教。路德死後,其同工墨蘭頓 Melanchthon (1497-1560) 繼續領導德國的改教運動。到了1577年,路德宗教會完成整合,簽署「協同書」,奠定「路德宗(或稱信義宗)教會 Lutheran Churches」在後世的發展。
瑞士的宗教改革
在蘇黎世的慈運理 Zwingli (1484-1531) 是該城教會的牧者,自1519年起,在新約解經講道中,反對「彌撒」、「煉獄」、「聖徒崇拜」、「修道院制度」等羅馬教皇派的教訓,認為唯有聖經才是最高權威,獲得行政當局的支持,啟動了瑞士的宗教改革。不久,此運動傳至瑞士其他城邦,及德國西南部。1529年慈運理與路德在馬爾堡會談,旨在聯合路德宗與瑞士改革宗的力量,以抵抗天主教的武力壓迫。會中簽署「馬爾堡信條」,表白共同的改革信仰福音立場,然而因二人對「聖餐」的解釋不同,並未帶來預期的團結同盟,以互相祝福而分道揚鑣。1531年瑞士森林區天主教諸邦集結武力,突襲蘇黎世,慈運理在戰事中陣亡。布靈格 Bullinger (1504-1575) 繼其位帶領蘇黎世的發展。
自慈運理去世後,瑞士改教運動的重心就從蘇黎世轉移至日內瓦。加爾文 Calvin (1509-1564) 原是法國主修神學與法律的人文學者,約於1533年蒙神感召,加入改革信仰,被迫於1535年逃至瑞士。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義》上書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闡明宗教改革的信仰,促其停止對改革派人士的血腥迫害。此後名聲大噪,同年於旅途中經過日內瓦,被該城的改教家法瑞爾 Farel 勸留,一同在此從事改革教會。雖然他與法瑞爾在日內瓦的初步改革受阻,於1538年被驅逐出境,但三年之後他被請回主領日內瓦的全面改革。自1541年起,加爾文依照聖經將日內瓦建造成宗教改革的模範城市。他專心致力解經講道,逐年出版新舊約各卷注釋;其鉅著《基督教要義》經數版增訂,至1559年時粲然大備,是宗教改革最主要的系統神學代表作。其所創辦的日內瓦學院,成為訓練歐洲各國改革派領袖的大本營。加爾文離世後,伯撒 Beza (1519-1605) 繼續領導日內瓦的改教工作。在十六世紀的後半,加爾文主義已成為歐洲宗教改革的主力,特別在瑞士、德國西部、法國、荷蘭、蘇格蘭等地;英格蘭、德國東部、匈牙利、波蘭也受其影響頗深。如此奠定了日後「改革宗教會 Reformed Churches」在各國的發展。
荷蘭與法國的宗教改革
荷蘭的宗教改革,早先受到路德揭竿起義的影響,後來加爾文主義成為改革的主力。在荷蘭人民抵抗西班牙的暴政統治,掙脫羅馬天主教的羈絆時,加爾文改革宗的信仰成為民族獨立的盼望。在沈默者威廉 William the Silent 與其子領導之下,經過長期抗戰,終於西班牙在1609年承認荷蘭北部獨立,成為改革宗信仰的重鎮。
在法國有不少人(特別是在貴族領袖中)信奉加爾文改革宗信仰,他們被稱為「胡格諾派 Huguenots」。由於其勢力日益壯大,將近法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天主教人士策動「聖巴多羅買日大屠殺」,想一舉消滅他們。胡格諾派成千上萬的被殺,並帶來內戰。等到亨利四世即位平息內戰後,於1598年頒布「南特諭令」,胡格諾派才獲得公民權與信仰自由權。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宗教改革
改教運動在蘇格蘭,主要是由受加爾文影響的諾克斯 John Knox (約1513-1572)所領導,對抗女王馬莉的血腥鎮壓,至終獲得全面勝利。他承襲加爾文的信仰,將其在日內瓦採行的「長老治會 presbyterial system」教會組織架構發揚光大,施行於蘇格蘭全國。自蘇格蘭於1648年接受西敏信條 Westminster Confession 及教會組織章程後,「長老會信仰」已完成在蘇格蘭的的生根建造,奠定了「長老宗教會 Presbyterian Churches」日後傳播至北美及世界各地。
英格蘭的改教,起源於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因離婚事件,於1534年宣布與羅馬教皇切斷關係,自立為英格蘭教會的元首。自此英格蘭致力恢復初代教會的信仰。雖然馬莉圖德 Mary Tudor 女王當政時,嘗試使英格蘭重回羅馬天主教的懷抱,但失敗了。在繼任的伊利莎白女王領導下,英格蘭就徹底脫離天主教,但也不完全走改革信仰的路線。「三十九條款」是英國教會 Church of England 的信仰告白,「公禱書」是其靈修崇拜指南,奠定了日後的發展。英倫三島以及海外移民,宣教士在各地建立的教會,凡屬於此一系統的,稱為「安立甘教派 Anglican Communion」(在中國稱為「聖公會」)。
■ 作業(討論題目):
1. ?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之前,有哪些改革教會的嘗試?
2. ?說明馬丁路德所領導德國改教運動的前因後果與對後世的影響。
3. ?瑞士宗教改革的起源與發展情形如何?慈運理與加爾文的貢獻為何?
4. ?說明宗教改革在法國與荷蘭的情形。
5. ?「長老會」的起源為何?「聖公會」又是由何而來的?
第六課 宗教改革之後
從「宗教改革」到十七十八世紀的發展
重洗派
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在「抗議宗」之外另有一派人士,認為「宗教改革」改得不夠徹底,必須徹底廢除所有傳統,按照新約教訓重建教會。他們主張徹底的「政教分離」,嚴格執行會員紀律。由於他們反對兒童洗禮,認為童年時代所受的洗禮無效,信徒必須重新受洗,因此被稱為「重洗派 Anabaptists」。由於此派認為唯有他們是真教會,其中的狂熱份子從事武力革命,所以天主教與抗議宗都視為異端而不容其存在。自1535年重洗派的暴力革命被消滅後,崇尚和平的門諾 Menno Simons (約1469-1561)在荷蘭等地成為此派的主要領袖,在其領導下,奠定了「門諾會 Mennonites」日後的發展。1693年艾門 Jakob Ammann 創立了門諾會一極端保守的支派,流傳至今,即「艾門派 Amish」。另外,在十六世紀由胡特 Jacob Hutter 在莫拉維亞所領導的重洗派團體,也輾轉流傳至今,被稱為「胡特派 Hutterites」,與艾門派人一樣,與現世隔絕。
天主教反改教運動
天主教中的有識之士,為回應宗教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就發起一連串的反改教運動,改革弊端謀求恢復失土,其中以羅耀拉 Ignatius Loyola 於1540年設立「耶穌會 Jesuits」以服務救濟、學術訓練、宣教差傳為宗旨,力圖中興天主教。此外,為了對付改教人士,天主教在1542年恢復「異端裁判所」並冠以「羅馬」之名,稱為「羅馬異端裁判所」,由羅馬教廷直接控制,使用恐怖手段,刑求逼供,定罪處死異議份子,以此來遏阻基督教在各地的發展。在鞏固天主教領導中心方面,教皇保祿三世召開「天特會議 Council of Trent」(1545-1563),無意在教義上作任何讓步,重點在改進教會紀律與組織結構,加強神職人員的訓練以提高水平。此會議的結果是羅馬教皇派大勝,主張與抗議宗溝通的「主和派」失勢,不附和教皇的法國與西班牙主教們也敗陣而歸。天主教勢力重新整合之後,以武力收復了德國南部與波蘭等地的失土。在天主教勢力範圍內的抗議宗人士,許多人避難移居瑞士、德國、英國、荷蘭等地,其他則轉入地下發展。
三十年戰爭
雖然1555年簽訂的「奧斯堡和約」帶來暫時的和平,由於天主教的軍事威脅日增,抗議宗也必須備戰相抗,終於最後大戰於1618年爆發。起因於在波西米亞(即今日的捷克)反抗議宗的暴動興起,抗議宗的諸侯不服天主教的皇帝偏袒,宣告反抗,導致天主教大軍的鎮壓,從此引發了德國與中歐全境的戰鬥。後來,丹麥、瑞典、法國都捲入了戰爭,斷斷續續共打了三十年,最後於1648年簽訂「西發里亞和約 Peace of Westphalia」 結束了此毀滅性的戰爭。和約內容與「奧斯堡和約」相似,各諸侯決定自己境內的宗教信仰。「三十年戰爭」將德國與中歐變成焦土,人民死傷千萬,單單德國的人口就減至原來的三分之一。如此大的流血犧牲,所帶來的結果只是兜個大圈,回到戰前的宗教分布局勢。此後,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版圖底定直到今日。就教會歷史的分期而言,自「三十年戰爭」後至今,稱為「現代教會史」。
荷蘭與法國的局勢
加爾文改革宗的信仰在荷蘭的發展,到了十七世紀初遭到亞米紐斯派 Arminianism 的挑戰。他們否認神的預定揀選,主張罪人未完全墮落,罪人有自由意志,基督徒有可能失落救恩等教訓,上書荷蘭政府,呈「抗議文」要求公開辯論。於是荷蘭政府於1618-1619年召開「多特會議」,邀請各國改革宗人士參加會議,以裁定此爭端。會中一致通過認定亞米紐斯派的教訓不合聖經,並制訂「多特信條」說明改革宗的真義。雖然亞米紐斯派的信仰在荷蘭遭譴責,卻在荷蘭境外造成不小的影響。
「南特諭令」給予法國境內宗教上的寬容,但是好景不常,當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後,胡格諾派又處於困境,每況愈下。法王路易十四於1685年撤銷「南特諭令」後,改革宗信仰又被視為非法。許多胡格諾派人士寧可離鄉背井移民他國,也不願放棄信仰,法國平白損失了五分之一的菁英。留下的胡格諾派人士,歷經逼迫苦難,堅忍不拔,改革宗教會在法國存留至今。
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在英國自1550至1700年間的「清教徒 Puritans 運動」,乃是起源於加爾文宗信仰的人士,認為英王的改教不夠徹底,英國教會仍餘留一些天主教的錯誤,堅持按照聖經來推行徹底改革,清淨教會,所以他們被稱為「清教徒」。到了英王查理一世時,國王與清教徒掌權的國會發生衝突,爆發內戰。國會於1643-1648年召開西敏大會,制訂信條、要理問答、崇拜指南等,以改革英國教會。1649年,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將查理一世公審定罪死刑。此後,克倫威爾以「護國君」即位,以清教徒理念治國。但他死後,1660年查理二世復闢為王,英國國教派再度得勢,掌控國會。此後,清教徒屢遭逼迫,許多被捕下獄,導致大批移民美洲,在新大陸繼續未竟之工。雖然清教徒要改革教會的雄心,在政治上並未成功,但是他們留下許多聖經注釋,靈修指南,教牧典範與神學著作,影響英美各宗派的教會至為深遠,直到今日。
不從國教者
自改教以來,英國的國教是安立甘的信仰,凡是不遵照國教的規定與崇拜方式者,被稱為「不從國教者 Non-conformists」。因此,清教徒是不從國教者,其中有一派人士主張每個教會堂會直屬於主耶穌基督,不受君王或主教管轄,都是獨立自主的,不受其他堂會的干涉,他們被稱為「獨立派 Independentists」或「堂會主義派 Congregationalists」(在中國按音譯為「公理會」)。1658年公理宗的領袖們開會制訂「撒沃宣言 Savoy Declaration」,奠定了公理會日後發展的基礎。
在脫離國教者中,有司米特 John Smyth 於1609年帶領會友避難於荷蘭,採納「成年信徒受浸」的作法,並加入當地的門諾會。1612年由郝偉士 Thomas Helwys 帶領一小群會友回到英國建立了第一所「浸禮宗 Baptists」的教會,采亞米紐斯派的信仰。1633年第一間加爾文宗的浸禮會在倫敦成立。這兩派的教會都發展迅速。1639年在美洲新大陸的羅德島,在威廉斯 Roger Williams 的領導下建立了第一所浸信會,開始了「浸信會」在美國的發展。
福克斯 George Fox (1624-1691) 在英國發起一新運動。他於1646年以「內在之光」勝過長期的掙扎,認為崇拜秩序、聖禮、教會事奉都無關緊要。1647年開始教導人單追求內在直接感受,組成友伴,彼此分享,吸引群眾,到1655年時已散布英倫三島,稱為「公誼會 Society of Friends 」被人戲稱為「戰慄者Quakers」(在中國照音譯為「貴格會」)。1682年賓威廉 William Penn 在美洲殖民地按「貴格會」的理念建立了賓夕法尼亞州,帶來日後的發展。
德國的敬虔運動及其影響
德國路德宗在十七世紀的教義發展,日益形成嚴守的傳統,以致「敬虔運動 Pietism」興起,強調生活的敬虔勝於傳統的固守。發起領袖是施本爾 Philip Spener (1635-1705) ,受英國清教徒著作影響頗深,呼籲信徒個人追求靈命復興,在教會中尋找志同道合之人組成團契,互相守望。他出版書籍,推廣敬虔運動。富朗開 August Francke (1663-1727) 是施本爾的同道,任教於海萊 Halle 大學,使之成為傳播敬虔運動的中心。他接續領導敬虔運動的發展,開辦孤兒院與兒童教育,推動海外宣教。
親岑多夫 Zinzendorf (1700-1760) 出身撒克森的貴族家庭,他的教父是施本爾,小時入富朗開在海萊的小學,受敬虔派的薰陶,也喜愛路德宗的教義。他先接待來自莫拉維亞(鄰近波西米亞)的弟兄們居住其屬地,並於1727年領導他們重組「莫拉維亞弟兄會 Moravian Brethren」,信守路德宗信條,強調內在靈修感受。非常注重宣教,差派許多宣教士赴海外宣道,是基督教教會中宣教的先驅。
英國的循道運動
正如敬虔運動是在路德宗里產生,「循道運動 Methodism」是英國國教里的靈命復興運動。約翰衛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其弟查理 Charles (1705-1788),與懷特菲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等人在1730年間於牛津大學組「聖潔會社」,要依循聖經的方法來靈修與服事,因此被稱為「循道派 Methodists」。約翰衛斯理受莫拉維亞弟兄會的宣教士影響極大,也前往德國會見親岑多夫,但事工方法不同,所以他開展「循道主義」的新路。他騎馬走遍英國,在各地野外布道,組成會社,訓練信徒領袖。雖不為國教安立甘教會所接納,但是他並不想脫離安立甘教會。然而,在他離世後,1795年起循道會正式脫離安立甘教會。後來藉移民在美洲的發展,奠定了今日「循道宗」教會(衛理公會、美以美會、循理會、循道會、行道會、聖潔會、聖教會、拿撒勒人會等)的基礎。
■ 作業(討論題目):
1. ?「重洗派」與「抗議宗」有何不同?
2. ?天主教的反改教運動採取了哪些措施?
3. ?說明「三十年戰爭」的來龍去脈,以及後果影響。
4. ?說明「清教徒運動」的前因後果,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5. ?「敬虔運動」如何影響「莫拉維亞弟兄會」?後者如何影響「循道主義」?
第七課 十八與十九世紀
美洲的大復興
由於美洲的開發,使得許多在宗教信仰上遭到逼迫的人,選擇離開歐洲移民至新大陸,按照自己的理念來過生活。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在十八世紀,發生了「大覺醒運動 the Great Awakening」。這是指從1725年起至1760年間所發生的一連串的屬靈大復興。此運動在1735-1743年達至高峰:先由愛德華滋在麻州的講道點燃了復興之火;接著,來自英國的布道家懷特菲旅行各地野外布道,聽眾數以萬計,所到之處帶來教會空前的復興。「大覺醒」影響深遠,喚醒了牧師,奮興了會眾,復興了教會,帶起宣教熱誠,各宗派團結合作,促進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也間接影響後來美國獨立建國的發展。「第二次大覺醒 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發生於1787-1830年間,回應美國獨立戰爭之後的屬靈低潮與社會需要。芬尼 Charles Finney (1792-1875) 是其中著名的領袖,使用新方法,來舉行奮興布道會。南北戰爭之後,慕迪 D. L. Moody (1837-1899) 崛起,成為國際知名的布道家,其布道的風格與組織法影響了後世的大型布道會。
英國的屬靈復興
工業革命於1760年前後帶來英國社會的巨變,許多社會問題因應而生,福音信仰人士看見民生疾苦,致力實踐聖經真理,以改革英國社會。其中有郝爾德 John Howard (約1726-1790) ,從事監獄之改革;銳克斯 Robert Raikes (1735-1811) 開辦主日學校,教育貧民窟失學的兒童,為現代主日學之濫觴;國會議員威伯福士 Wilberforce (1759-1833),領導「克來彭會社 Clapham Sect」從事解放黑奴運動。經過多年艱苦奮鬥,英國終於在1833年徹底廢除奴隸制度。他也協助成立聖經公會發行聖經,推展海外宣教事工。「基督教青年會 YMCA」是由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在1844年於倫敦創立,旨在發揚基督精神服務社會,訓練青年心智體魄。「青年會」至今遍滿全球,已轉變成純粹的社會服務機構。
關於新興的宗派,有脫離「循道會」於1861年創辦「救世軍 Salvation Army」的卜威廉 William Booth (1829-1912),他矢志向英國最黑暗的角落進軍,傳福音與社會救濟齊頭並進。今天「救世軍」已成為遍布世界各地的教派組織,但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教會」,因其不施行洗禮與聖餐。另有脫離「安立甘教會」的一群弟兄,於1827年組織同道成立教會,反對聖職制度,每主日皆擘餅,彼此以弟兄相稱,其中以達秘 John N. Darby (1800-1882) 為著名領袖。1830年起,他們以普里茅斯 Plymouth 為根據地發展,故稱為「普里茅斯弟兄會 Plymouth Brethren」。自1849年起,因教義路線的不同,分成「開放弟兄會」與「閉關弟兄會」兩派。達秘的神學思想綜合了「加爾文主義」與「敬虔主義」的一些教訓,注重「千禧年」教義,強調「時代的分隔」,被稱為「時代主義 Dispensationalism」的創始者。弟兄會對於在中國走「地方教會」路線的教會影響頗深,特別是倪柝聲所領導的「聚會所運動」。
以人為本的「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
十七世紀的理性主義 Rationalism 源起自法國哲學家笛卡爾 Rene Descartes (1596-1650),他以自我意識為出發點,運用邏輯思維的懷疑,將「人的理性」當作檢驗真理的最高標準。其後的斯賓諾沙 Spinoza 與萊布尼茲 Leibniz 在歐洲大陸繼續發展此運動。在英國的洛克 Locke (1632-1704) 則以「人的知覺觀察」掛帥,發展「經驗主義 Empiricism」;另外,英國的「自然神論 Deism」自賀伯特 Herbert (1583-1648) 起始,強調神與自然界隔離,認為神跡不可能發生,理性是了解真理的不二法門。法國的盧梭 Rousseau (1712-1778) 與伏爾泰 Voltaire 等百科全書派 Encyclopedists 人士,尊人為萬物的中心,對人性的看法過於樂觀幼稚;後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將此「人本主義」表露無遺。德國的窩爾夫 Wolff (1679-1754) 開始了「開明運動 Enlightenment」或稱「啟蒙運動」,雷馬瑞斯 Reimarus 與萊興 Lessing 等人都主張唯有通過人的理性、觀察、實驗的檢驗,才能接受為真理;哲學家康德 Kant (1724-1804) 也認為人和人的理性是萬事萬物的衡量標準。這些所謂「開明」的思想家都棄絕超自然啟示與傳統的基督教。
以上所列在十七十八世紀的「以人為本」各種理性主義的流行高漲,導致一些學者以理性來批判聖經,此即「高等批判主義 Higher Criticism」的興起。德國的艾克宏 J. G. Eichhorn (1752-1827) 認為舊約中許多卷書是偽造的,被稱為是「舊約批判之創始者」。此後,如包珥 F. C. Baur 等批判新舊約的學者接踵而來,基於理性主義視聖經為一般作品,不接受其為神的話,批判基督教信仰,直到如今。
自由神學的興起
面臨「理性主義」批判聖經與基督教信仰的挑戰,教會中有些人士認為:唯有以現代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為篩檢,來重新塑造基督教信仰,才能符合現代文明人的需要。此即為「自由主義 Liberalism」的由來。德國的士來馬赫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原為敬虔派家庭出身,因研讀康德哲學,漸次遠離敬虔主義的信仰,認為宗教信仰為主觀的「絕對依靠的感覺」,並依此解釋基督教所有的教義,使之脫離客觀事實的領域,就不會與講求客觀的理性批判發生衝突。如此一來,就能為現代人所接受。士來馬赫的影響深遠,被稱為「自由神學之父」。其後的黑格爾 Hegel (1770-1831)以「唯心論」精神哲學,解釋基督教的本質為「意識精神」的呈現。丹麥的祈克果 Kierkegaard (1813-1855),反對黑格爾的說法,認為基督教信仰是存在處境中超脫理性的主觀抉擇。這些思想家對現代各式各樣神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獨一神教與美國本土的異端教派
早期教會的亞流異端在十六世紀死灰復燃,反對「三位一體」教義的蘇西尼 Fausto Sozzini (1539-1604) 在改教時期聚眾集會,但其死後,其教會日漸式微。然而,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興起之後,其「獨一神論 Unitarianism」的說法迎合「以人的理性為最高權威」之風,因此大行其道。1825年在倫敦組成「英國與海外獨一神教協會」;十九世紀初葉在美洲,一些「公理宗」教會採納此信仰,也於1825年組成「美洲獨一神教協會」。此教派否認基督的完全神性,信仰每況愈下,至今他們相信人類大同一體,每人可信其宗教,各有不同的神觀。
羅賽爾 C. T. Russell (1852-1916) 在1870年於美國賓州成立「耶和華見證人」查經班,後來出版「守望台」雜誌,傳講反「三位一體」的教義。其論調與亞流主義相同,但是本質上乃是受「理性主義」影響的現代宗教團體。「耶和華見證人會 Jehovah's Witnesses」以嚴密的組織,透過大量的出版印刷宣傳,發展迅速,至今已成為國際性的教派組織。
史密斯 Joseph Smith (1805-1844) 在1830年於紐約州創立「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宣稱所有的教會都背道了,直到1830年在他領導下才恢復真教會。他宣稱獲得特別啟示,由其譯成「摩門經 Book of Mormon」,其教會因信奉摩門經,被稱為「摩門教 Mormonism」。其教義與基督教信仰南轅北轍,教導說神是從人變成的,今日的人將來也可以成為神。摩門教透過嚴密的組織與傳教方法,至今已傳至世界各地。
米勒 William Miller 於1830年發起「復臨運動 Adventism」,預告基督復臨的日期,兩次預言失敗導致「大失望」而門徒四散。其門徒懷愛倫 Ellen White (1827-1915) 被接納為女先知,她以「復臨派的調查審判教義」與「安息日派的守第七日為安息日」兩大教義作為重建教會的基礎。1863年以「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Seventh-Day Adventists」為正式名稱組成教派。其「調查審判」教義與聖經「唯獨因信稱義」互相衝突;其「守安息日」教訓與新約「主日」的教導背道而馳。「復臨安息日會」透過醫療保健與學校教育來傳教,也發展至世界各地。
愛迪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於1866年創立了「基督教科學會 Christian Science」,她宣稱獲得直接啟示,寫成「科學與健康 Science and Health」一書,於1875年出版。其「泛神論」教訓,既不合基督教信仰,又不合科學,認為物質是不存在的,苦難疾病皆是幻影。「基督教科學會」以波士頓為總部,透過文字宣傳,在英語世界與德國流傳較廣。
天主教對現代的回應
基督教面對現代政治經濟科學哲學的多方挑戰,甚至有些神學家與教會領袖迎合現代理性主義的路線,然而天主教卻採取全盤否定的路線。部分原因是針對法國大革命及其反宗教之態度,教皇採取「反現代化」的立場,任何以現代方法解釋天主教信仰的思想家,都遭定罪與開除教籍。民主、良心自由、公立學校等凡是現代化的產物,都被打成異端。這種作法,在教皇庇烏九世 Pius IX 任內 (1846-1878) 達至高峰。他於1854年頒布「馬利亞無原罪」教義,數年之後出版《錯謬集錄》,譴責許多現代理念,例如:民主、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等。他於1869-1870年召開「梵蒂岡第一次大會 First Vatican Council」制訂「教皇無誤」教義,(但是同年,教皇國失去羅馬城,只統治狹小的梵蒂岡市)。繼任的教皇也都遵此守舊路線,直到1958年庇烏十二世死時。
■ 作業(討論題目):
1. 說明「美洲大復興」的情形,以及十九世紀美國本土產生的異端教派狀況,試將兩者對照比較。
2. ?說明英國的屬靈復興情形,以及新興的宗派教會與機構。
3. ?「理性主義」與「開明運動」的本質為何?對教會帶來哪些影響?
4. ?「自由神學」是如何興起的?其與「敬虔運動」有何關係?
5. ?天主教如何回應現代理性主義帶來的挑戰?
第八課 十九與二十世紀
海外宣教運動
十八與十九世紀的屬靈復興,掀起了海外宣教運動。歐洲各國政府在海外擴張殖民地,教會看見了海外廣大禾場需要福音,漸次差遣宣教士進入未得之民當中。其中最著名的先驅是英國的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於1792年組成第一個現代宣教差會,並於1793年遠赴印度。他在印度三十餘年,翻譯聖經,開辦學校,從事社會改革,傳揚福音,被稱為「現代宣教之父」。美國人耶德遜 Adoniram Judson (1788-1850) 在1812年赴緬甸宣教。其後有「倫敦會」的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於1807年來到廣州,歷盡艱辛,翻譯聖經,領人信主,是第一位入華的基督教宣教士。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 (1813-73) 於1841年赴非洲宣教,對開發非洲的貢獻卓著,並協助終止販賣黑奴。戴德生 Hudson Taylor (1832-1905) 於1854年自英國赴中國上海,從事醫療傳道;他在1865年創立超宗派的「中國內地會」,在中國內陸宣教結實纍纍,成為基督教在華最大的差會。透過海外宣教運動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初,基督教各宗派已在世界各地植堂建立教會。也有新的宗派因宣教運動而產生,例如由宣信 A. B. Simpson (1844-1919) 於1887年在北美創始的「宣道會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聖潔運動與五旬節運動
自十九世紀中葉,在美洲循道會系統里,因發揚約翰衛斯理的「完全成聖主義 Perfectionism」而致力追求「完全聖潔」,就興起了「聖潔運動 Holiness Movement」。此運動鼓勵人在悔改信主之後,追求再次的經歷,即「第二次的祝福 Second Blessing」,他們組成「聖潔協會」來推廣之,其影響力也滲入英美其他宗派與機構,如「救世軍」與「凱錫克培靈會 Keswick Convention」。一些「聖潔派」人士脫離原屬的循道會,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在1908年成立的「拿撒勒人會 Church of the Nazarene」。
「五旬節運動 Pentecostalism」是從「聖潔運動」發展出來的。1901年帕翰 Charles Parham 在美國堪薩斯州成立「伯特利聖經學院」,教導學生追求五旬節的經歷即「第二次祝福」:受「靈洗」說「方言」。此後,該院師生在美南各地傳播「五旬節主義」,其門生賽姆爾 William Seymour 於1906年將之帶至洛杉磯,在阿族撒街 Azusa Street 聚會帶來復興,聞名全國,從此「五旬節運動」傳遍美國,也陸續傳至北歐,英國,德國,印度,中南美洲等地。五旬節派的教會紛紛成立,例如「神召會 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會 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會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
靈恩運動的發展
「五旬節運動」的發展到了1960年前後,有新的氣象,產生了所謂「第二波」的「靈恩復興運動 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稱為「新五旬節運動 Neo-Pentecostalism」。此運動仍強調「靈洗」的必須與「說方言」的重要,但不像「第一波」那樣堅持「說方言」為絕對的表記。此運動的影響較「第一波」深遠,雖然並未在教義上產生新的宗派,卻滲入了每個主流教會宗派,並且進入知識份子階層,透過大量出版書籍雜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到了1980年代,又有強調「神跡奇事」的「葡萄園運動 Vineyard Movement」興起,發展「權能事奉 Power Ministry」,至於是否能與「第二波」分立而冠之以「第三波」名稱,仍未蓋棺論定。
二十世紀的現代神學
西方國家在現代「人本主義」人定勝天的迷思之下,以為根據理性發展科技,注重道德教育,就可解決人類的問題;依據理性主義的「自由神學」也編織樂觀主義的美夢,期待「人間天堂」的來臨。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帶來了大夢初醒與信仰破產。瑞士神學家卡爾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 與布仁爾 Emil Brunner (1889-1966) 起而反對以人為本的自由神學,他們採用辯證法,強調神的超越,開始了「新正統主義 Neo-Orthodoxy」。德國新約學者布特曼 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主張採用批判學,以「解除神話」的方法來讀聖經的福音,被稱為「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這兩派在二十世紀上半期興起,都是以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為哲學架構,與正統信仰背道而馳。
另外,有因應社會不公義狀況而興起的政經改革主義,例如美國的「社會福音 Social Gospel」與中南美洲的「解放神學 Liberation Theology」,都將福音政治化,將主耶穌視為政治革命的榜樣,以建立人間天國。此外,五花八門的神學思想,如「世俗神學」,「神死神學」,「故事神學」等無奇不有,接二連三的升起墜落。總的來說,二十世紀的現代神學多系譁眾取寵,與歷代以來的正統福音信仰相距甚遠。
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
十九世紀高張的自由神學與批判學,對基督教會帶來挑戰與衝擊。在北美各地持保守信仰的基督徒,紛紛召開研經聚會表明福音基要信仰。於1895年在尼加拉 Niagara 的「聖經研討會」,發表了「基要信仰五要點」:聖經的完全無誤,基督完全的神性,基督為童貞女所生,基督代替性的贖罪,基督身體復活與肉身再來。1910至1915年,保守信仰人士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冊叢書,名為「基要信仰 Fundamentals」來解釋明辨基要真理,駁斥新派神學的論點。自1920年起,持守基要信仰者被通稱為「基要派 Fundamentalists」,以表明與「現代派 Modernists」之對立。
自1940年起,基要派中有兩種看法:一些人主張脫離已被現代派所把持的原屬教會,與現代派來往的教會或信徒劃清界限;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與凡認同基要福音信仰的牧師信徒聯繫合作,不論其是否脫離原屬接納新派的教會。後者於1942年成立「福音派全國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稱自己為「福音派 Evangelicals」,他們並與其他國家的福音派人士合作,於1951年組成「世界福音團契 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福音派人士立足於基要信仰,注重學術研究與社會參與,熱衷傳揚福音。透過神學院訓練傳道人,宣教機構差遣宣教士,出版神學書籍與雜誌期刊,福音派的教會在世界各地發展蓬勃方興未艾。
自1970年代以來,福音派中有些人士受現代神學與聖經批判學的影響頗深,逐漸在基要信仰上采開放的立場。他們主張聖經在科學與歷史方面會有錯誤,雖然在信仰與神學上是大體無誤的;認為主耶穌是人得救的主要道路,但未必是唯一的道路。此種從寬解釋福音的立場被稱作「新福音主義Neo-Evangelicalism」,這些人士被稱為「開放福音派 Open Evangelicals」。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自1910年在英國愛丁堡召開的「國際宣教士會議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nference」之後,基督教各宗各派積極尋求聯合。1948年正式成立「普世教協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其教義根基非常寬廣自由,對直接傳福音的委身薄弱,支持第三世界左派運動武力革命。所以,保守的福音派教會不願加入「普世教協」此以基督之名從事政治與社會運動的團體。福音派人士於1966年在柏林召開「世界福音會議 World Congress of Evangelicalism」,1974年在瑞士洛桑召開「普世福音化國際會議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發表「洛桑宣言」,強調在基要真理上尋求合一,在普世宣教上同心協力。
東正教與天主教的發展
東正教會的發展,在十九與二十世紀進入新的階段,由於土耳其奧圖曼帝國的瓦解,希臘、賽爾比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地國家教會興起。雖然在二十世紀先後經歷回教徒與共產黨的統治,教會仍延續發展呈現生機。俄羅斯以及蘇聯各地的東正教會更是遭受共產政府極大的壓迫,但是因其崇拜禮儀與教理問答的薪火相傳,仍持續至今,作有力的見證。自1961年以來,東正教會就加入「普世教協」,與基督教主流宗派及天主教保持密切聯繫,他們反對政治參與,其影響主要是在神學研究與崇拜禮儀。
天主教在二十世紀前半,仍采「堅持傳統,反抗現代」立場。自1958年若望二十三世 John XXIII 當選教皇之後,情勢有了改變。他看見教會應向現代世界打開大門,回應現代人的真正需要。因此他於1962年召開「梵蒂岡二次會議 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3年他去世,保祿六世 Paul VI 繼任教皇主持後續的會議。總的來說,此次會議 (1962-65) 始終仍固守天主教的傳統教義,只是在作法上現代化,例如:彌撒准用各地的方言,崇拜儀式可配合當地文化,給予較多的良心自由。此後,天主教開始與其他教派對談,促進關係:與東正教會共同撤銷1054年的互相開除教籍案;承認基督教為「分離的弟兄」;也派代表列席「普世教協」。
二十世紀宣教運動
1934年「威克里夫聖經翻譯協會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成立。透過他們與其他宣教機構的努力,到了1980年,聖經已被翻譯成一千六百多種語言,使各地人們可用母語閱讀神的話,認識主耶穌得著救恩。1949年,福音已傳至世界各地,除了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與西藏三地,有組織的教會在全球各國家建立。1950與1960年代,福音廣傳至非洲許多新興獨立國家,到了1980年,非洲約有兩億基督徒。1970與1980年代,透過許多環球布道家,如葛理翰 Billy Graham 與包樂 Luis Palau 等,在世界各地舉行大型布道會帶領多人信主。特別是「學園傳道會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在1978年所製作的福音電影「耶穌傳」,在世界各地以多種語言播放帶人信主,到1998年時已有十一億人看過此電影。此外,中國大陸的教會在二十世紀後半,歷經逼迫艱辛,但教會蒙主保守蓬勃發展,從1949年的一百萬信徒,如今增長至有數以千萬計的信徒。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基督教會即將進入新的世紀,值此複雜多元的「後現代」時期,肩負神聖的福音使命,仍然有許多未得之民,且有兩千個族群 people group 沒有母語聖經可讀。
教會在許多地區仍遭逼迫,即使在民主國家也遭遇世俗化的試探引誘。而教會內部極端異端接二連三興起。其實,這正是兩千年來教會所經的天路歷程。穿過歷史的長廊,我們看見光明與黑暗,得勝與失敗,合一與分裂。歷史顯明了人的軟弱失敗,更見證了神的大能恩典。神的主權旨意終必完全成就,神的救贖計劃終必完全實現。教會唯一的根基,乃是主耶穌基督;主要建造神的教會,陰間的權勢必然潰敗。神的兒女應挺身昂首,廣傳福音直到地極,迎接主的再來,屆時受苦爭戰的教會必成為凱旋得榮的教會。
阿們。主耶穌阿,我願禰來。
■ 作業(討論題目):
1. ?說明十九與二十世紀「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及發展情形。
2. 何謂「聖潔運動」?「五旬節運動」?「靈恩復興運動」?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
3. ?何謂「新正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其與正統福音信仰的區別何在?
4. ?何謂「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其與「新福音主義」的區別何在?
5.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發展情形如何?宣教運動在二十世紀的的進展如何?教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展望如何?
答案
第一課 初代的教會
1. (1) 「教會」是神的兒女、蒙召的子民所組成的團體,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體,是在聖靈中的團契; (2) 藉著主耶穌的死與復活,「新約教會」誕生了,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
2. (1) 羅馬帝國逼迫基督徒的理由,表面來說是根據謠言誤會以之為邪教異端,深入來說有下列原因:對羅馬國教信仰造成威脅、畏懼基督徒成為強大勢力而無法掌控、基督徒的愛融化當時社會階級制度。(2) 關於逼迫的過程細節,見本課第二段「外面的逼迫」。
3. (1) 與基督教有關的「異端」是指:以基督教之名傳講與福音基要真理相牴觸的信仰,其說法已離開聖經正統信仰者;
(2) 許多不同宗教哲學背景的人加入了教會,以自己原有的理念來解釋基督教信仰,違背聖經的啟示,離經叛道,就成了異端; (3) 諾斯底主義,以便尼派,幻影說,馬吉安教派,孟他努教派。
4.教會以三方面的鞏固措施來回應:主教監督制度,認信基要真理,確認聖經正典。
5. (1) 「使徒後教父」是指在使徒離世之後的第二代教會領袖,留下著作見證; (2) 「護教士」是指第二世紀時,著書立說為基督教信仰辯護的教會領袖。
第二課 國教化時期
1. (1) 見本課第一段「康士坦丁的改信」; (2) 正面來說,康士坦丁的信主終止了對教會的逼迫,他善待教會並召開尼西亞會議解決教義之爭,維護正統信仰,使教會在安定環境中發展;負面來說,基督教會從此成為羅馬帝國的新貴,後來成為國教,政治勢力滲入教會,導致中世紀教會的腐化。
2. 在亞他那修與加帕多三傑的領導下,細節見本課第三段「尼西亞會議」。
3. (1) 教會整體根據聖經,共同討論制訂信經,持守基要真理,面對時代挑戰而帶出積極正面回應。 (2) 325年,尼西亞,「聖子與聖父同本質」;381年,康士坦丁堡,「確認尼西亞信經,聖靈是完全的神」;431年,以弗所,「基督的位格為一」;451年,迦克敦,「基督的神人二性」。
4. 他們是「一性派」分布於不同地區,細節見本課「大公會議」段。
5. 見本課「重要教父與奧古斯丁」段中關於「奧古斯丁」的部分。
第三課 中世紀前半期
1. (1) 雙重挑戰:帶領蠻族信主,教育開化他們。(2) 教會以「三化」完成使命:修道主義,教皇制度,宣教運動。
2. 見本課第二段「修道主義」。
3. 見本課第三段「教皇制度」。
4.帕提克自不列顛赴愛爾蘭宣教,愛爾蘭向蘇格蘭與英格蘭宣教,奧格司丁從歐洲大陸赴英格蘭宣教,英倫三島向歐洲大陸宣教,宣教運動環環相扣,前後呼應,互相支援,生生不息。
5.東西方教會的狀況,除「三大運動」的發展外,要注意「第五、六、七次大公會議」,「回教勢力興起」,「封建制度崛起」及其影響;分裂的原委,見本課「東西方教會的分裂」段。
第四課 中世紀後半期
1. 克呂尼運動,熙篤修道會,方濟會,道明會。
2. (1) 教皇制自貴格利七世整頓中興後,行情上漲;教皇運用三大法寶,凌駕君王之上,到了教皇英諾森三世時,權力達至顛峰。(2)經過「被擄到巴比倫」(1309-1377)與「大分裂」(1378-1417)後,教皇制一落千丈。
3. 見本課第三段「十字軍東征」。
4. (1) 中世紀時,從學院中發展出理性分析法,後來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又重現西方,促成「經院哲學」的崛起;然而,學者們如邦拿文都瑞與東司哥特等,日漸明白「理性」的局限性,所以自俄坎的威廉發表其「唯名論」之後,「經院哲學」就日趨沒落。 (2) 亞布拉德,阿奎納,邦拿文都瑞,東司哥特。
5. (1) 威克理夫,約翰胡司,撒沃那柔拉。 (2) 他們都高舉聖經為最高權威,指出教皇並無最高權柄;他們都要照聖經來改革教會的腐敗,其著作思想與勇氣精神為後來的改教運動播下種籽。
第五課 宗教改革運動
1. 會議運動,人文主義,共同生活弟兄會。
2. 見本課第四段「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3. (1) 起自蘇黎世的改教家慈運理,他高舉聖經為唯一的權威,反對羅馬教皇派的教訓與作法,帶動了瑞士諸邦的改教運動。 (2) 慈運理啟動了瑞士的宗教改革,帶領了初期的發展;加爾文承先啟後在日內瓦領導改教大業,著述『基督教要義』與聖經注釋,創辦「日內瓦學院」訓練各國改教領袖,成為歐洲各國改教的主力。
4. 見本課「荷蘭與法國的宗教改革」段。
5. (1) 長老會起源於蘇格蘭,是諾克斯承襲加爾文主義所建立的「長老治會」的教會;(2) 聖公會起源於英格蘭,是英王亨利八世脫離羅馬天主教而自立的教會。
第六課 宗教改革之後
1.「重洗派」認為「抗議宗」的宗教改革不夠徹底,堅持要廢除所有傳統,自認為唯有他們才是真教會,自立於「抗議宗」之外。
2. 成立「耶穌會」,恢復「異端裁判所」,召開「天特會議」。
3. 見本課第三段「三十年戰爭」。
4. 見本課第五段「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5.「敬虔運動」的施本爾與富朗開,影響了「莫拉維亞弟兄會」的親岑多夫;「莫拉維亞弟兄會」的宣教士影響了「循道主義」的約翰衛斯理。
第七課 十八與十九世紀
1.「美洲大復興」情形見本課第一段;美國本土的異端教派,見本課第五段「獨一神教與美國本土的異端要派」。「大覺醒」的產生都是來自聖道(聖經信息)的傳講,聖靈總是藉著聖經作工,帶來復興;「異端」的產生皆是背離聖經的啟示,以人的看法解釋作為最高權威,邪靈總是叫人離開或架空聖經,帶來異端假道。
2.見本課第二段「英國的屬靈復興」,新興的宗派與機構有:基督教青年會,救世軍,普里茅斯弟兄會等。
3. (1) 本質是以人的自我為本,視「人的理性」為衡量萬事萬物的最高標準,棄絕聖經超自然的啟示。 (2)導致一些學者以「高等批判學」批判聖經,背離以聖經為本的基督教信仰,在教會裡帶來新派神學與不信的噁心。
4. (1) 為要回應「理性主義」的挑戰,嘗試以合乎現代人胃口的理性經驗作為篩檢,來重造基督教信仰。 (2) 士來馬赫自小受「敬虔派」的薰陶,注重主觀經歷感覺,漸次遠離客觀信仰真理;受康德哲學影響之後,就發起了「自由神學」。
5. 採取全盤否定的「反現代化」的立場,直到1958年。
第八課 十九與二十世紀
1. 見本課第一段「海外宣教運動」。
2. (1) 見本課「聖潔運動與五旬節運動」與「靈恩運動的發展」兩段; (2) 三者的關係是:「聖潔運動」產生了「五旬節運動」,「靈恩復興運動」是「五旬節運動」的第二波。
3. (1) 「新正統主義」反對「自由神學」,但也不願回到「正統信仰」,所以被稱為「『新』正統派」;「新自由主義」認為「自由神學」已過時,不能符合二十世紀的需要,必須更新,所以被稱為「『新』自由派」。 (2) 「新正統主義」強調神的超越,「新自由主義」強調人的存在;這兩派都不相信聖經本身就是上帝的話,它們都以「存在主義」為理論架構,都接受「高等批判學」批判聖經。雖然它們也使用基督教詞彙,但與正統福音信仰背道而馳。
4. (1) 見本課第五段「基要主義與福音主義」。 (2) 「新福音主義」是「福音派」中有些人士採取開放方式解釋基要真理,不堅守「聖經完全無誤」與「主耶穌是唯一的道路」立場。此妥協的「『新』福音派」作法,與正統福音派的保守立場是南轅北轍。
5. (1) 「普世教協」是自由派的作法;「洛桑福音會議」是福音派的路線。
(2) 見本課「二十世紀宣教運動」段。 (3) 教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展望,看似黑夜已深,其實白晝將近,正如破曉時分:「黎明的光,越照越明」。因為主必快來,教會要廣傳福音直到地極,迎接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