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中国学人培训材料:基督教会史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基督教会史

著者:吕沛渊


前言

  “历史”是古往今来事物变迁的记录。其目的在于探究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史记》司马迁语)。“教会”是神的儿女、蒙召的子民所组成的团体,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体,在圣灵中的团契。“教会历史”广义而言,即是神子民信仰与生活的历史,包括从旧约到新约所有神的儿女;狭义而言,是指从基督降世到再来之间神子民团体生活的见证。

  本书的目的,是要提供自基督降世直到今日的教会简史,鸟瞰式的分段介绍重大事件及其对今日的意义。历史的本身是连续不断的,划分时期主要是为了研究讨论的方便,以利学习。一般而言,“教会历史”可分为四时期:早期教会(起始至500);中世纪教会(500-1500);宗教改革(1500-1650);现代教会(1650至今)。本书则根据重大事件年代,划分为八课,每课皆有阅读内容与讨论题目,可作个人研究或小组讨论之用。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从“起始”至“逼迫终止”(主后313年)

教会的起始

  主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在此真理基础上,在这磐石上,主要建造神的教会。藉主的死与复活,新约教会诞生了。主在升天之前,颁布了大使命,叫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使徒们往各处去传福音,教会如雨后春笋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建立增长,如使徒行传及新约书信所记载的。在使徒相继离世之后,传福音建立教会的棒子,由第二代的领袖继承,如罗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格那丢 Ignatius,黑马 Hermas,帕皮亚 Papia,坡旅甲 Polycarp,这些人被称为“使徒后教父 Apostolic Fathers”。在他们的著作里,我们可以见到当时教会的信仰生活状况。

外面的逼迫

  基督教会从成立之初,就受到政治宗教各方面的逼迫。许多信徒为主殉道。先是犹太人的迫害,但没有多久,罗马帝国就变为教会的主要敌人。第一世纪里较严厉的逼迫,是发生在皇帝尼禄 Nero (54-68在位)与窦米田 Domitian (81-96)之时。幸好这两次的逼迫较为局部,先在罗马(彼得与保罗殉道),后在小亚细亚(约翰遭放逐)。然而到了第二世纪,逼迫就蔓延开来。逼迫的程度,主要是看当地长官执行的松严。殉道者行列中,有伊格那丢、坡旅甲、游斯丁 Justin the Martyr 等。到了第三世纪,逼迫就更加剧烈,皇帝瑟维如斯 Septimus Severus (193-211)下令将改信基督教者处死;皇帝德修 Decius (249-251)定规所有人都必须向罗马神明献祭烧香,并取得证明书,凡不遵行者视同罪犯。皇帝瓦勒良 Valerian (253-260)也执行类似作法。皇帝戴克里先 Diocletian (284-305)及继任的的加列流 Galerius (305-311)带来最后的大逼迫,但也是最惨重的。基督徒被排除于公职之外,教堂被摧毁,圣经与教会书籍被烧毁,基督徒遭受全面的大逼迫,严刑拷打,多人殉道。

  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理由,从表面来说,是根据流传的谣言与误会。深层来说,原因复杂:“基督徒火热传福音造成对罗马国教的威胁”,“不容许基督教成为强大团体效忠另一位王”,“畏惧基督徒的爱融化社会阶级制度”等等。基督徒中有识之士起来著书立说为信仰辩护,以破除谣言并显明基督信仰的真实。他们被称为“护教士 Apologists”,其中以殉道者游斯丁最为著名。他们以哲学理性方法来证明基督教信仰的优越,并上书皇帝促其停止逼迫,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异端的侵扰

  教会在第二,三世纪的成长,除了遭遇外面的逼迫,也面临内部异端的兴起。教会快速的成长,许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加入了教会,他们照着自己原有的哲学或文化理念来解释基督教信仰,就产生了分歧的看法。当教会发现这些说法已经与福音基本信仰相抵触,到了离经叛道的地步,就必须与之划清界限,称之为“异端”。在这些异端邪说中,最具影响力的乃是“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或作“灵智主义”),由于此派认为物质是邪恶的,否认“道成肉身”与“身体复活”等基要真理,教会领袖都视之为最危险的敌人,著书立说指出其错谬。

教会的回应

  内忧(异端的侵扰)外患(政府的逼迫)威胁了教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挑战是如此艰钜,但是教会靠主恩典立在磐石上,以三方面的巩固措施来回应:

(1)主教监督制度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教区逐渐形成,“主教”(或作“监督”、“长老”,见徒廿17,28;多一5-7;彼前五1-2)成为羊群的监督,抵挡异端的领袖,在逼迫中坚固信徒的信心。根据伊格那丢的看法,主教制是福音信仰的安全保障;罗马的革利免也强调这是使徒传承的落实。

(2)认信基要真理 教会起始制订信仰告白,作为信徒受洗前学道班的教导内容,帮助信徒扎根于圣经真理,分辨正统与异端之别。各地教会简明扼要的“信经”,认信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以驳斥以便尼派(Ebionism,否认基督的神性)与幻影说(Docetism,否认基督的人性);“使徒信经”即是起源于罗马教会根据圣经使徒的教训所编成的信经,作为信徒受洗时的信仰告白。

(3)确认圣经正典 圣经是神的话,成文的道,使人得生命(彼前一23;罗十17),产生了教会。旧约正典39卷在主耶稣当时已得确认,而新约正典27卷的写作成文,是在第一世纪末才告完成。新旧约圣经66卷书本身就是神的话,并非由教会开会投票决定的。主的羊听主的声音,教会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下认出这66卷书是神的话。此“认出”是有其时间过程的,受到当地教会的内在属灵光景,与外在生存环境的影响。由于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手抄本的流传需要时间,再加上政府的逼迫阻挠;此外,异端的兴起、冒名的著作、假教师的教训,危言耸听,造成信徒们许多的困扰。例如:第二世纪中,马吉安 Marcion 教派兴起,他们传讲幻影说,他们不接受旧约与任何有犹太背景的新约著作,认为只有保罗的十篇书信与删减过的路加福音才是圣经,这是“删减主义”;接着不久,孟他努 Montanus 教派崛起,他们禁欲又追求灵恩及新的启示,认为圣经是过去的启示,教会需要新的启示,这是“加添主义”。教会在异端的“减法”与“加法”围攻之下,教会领袖带领群羊逐渐分辨认出哪些书卷是圣经正典,各地教会形成共识。主后200年时的“穆拉多利正典书目 Muratorian Canon”已包括新约正典27卷的绝大部分;当戴克里先大逼迫时期,信徒被抄家,被逼交出圣经时,他们交出的并非圣经书卷(反正罗马政府官员不能分辨),这显明他们心中已有正典的观念。自397年迦太基会议之后,普世教会都已确认新约这27卷,再也没有疑问了。感谢神赐给教会新旧约圣经,又引导教会分辨认出正典,使得教会能建造在“神的话”这磐石上,虽经过内忧外患狂风暴雨的打击,却越发蓬勃增长。

早期的教父

  自“护教士”之后,神又兴起一些伟大的教父:爱任纽 Irenaeus (约130-200)来自小亚细亚的示每拿,大半生是在今日法国的卢昂作主教,著书立说驳斥异端;特土良 Tertullian (约160-225)是在北非的迦太基,以笔捍卫真理,驳斥异教抵挡异端;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150-215)步随游斯丁,尝试综合基督教信仰与希腊哲学;俄利根 Origen (约185-254)接续革利免为亚历山大圣经学校的校长,著述颇丰,受希腊哲学影响极大,喜爱寓意解经,由于他的思想有些严重错谬,后来教会定他为异端,然而影响不小;居普良 Cyprian (死于258)是迦太基的主教,著书立说,致力探讨教会的大公性与合一性,以及圣礼的施行。

  这些教父的著作存留至今,对今日教会具深远的影响。透过这些文献,我们可了解早期教会的信仰与生活,挣扎与血泪,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作为今日教会的借镜。

黎明的来临

  到了第二世纪的中期,即主耶稣受死复活之后过了一百年,教会蓬勃发展,从叙利亚到罗马,遍满了各地。再一百年之后,罗马帝国全境,包括英格兰,都有教会。到了300年,基督徒在小亚细亚与北非一些省分,甚至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正如特土良在其上书皇帝的“护教书”中所说的:“我们是近来才开始的,然而已遍满了你们当中每个所在─城市、岛屿、堡垒、乡镇、市场、军队、部落、公司、宫殿、元老院、演讲厅─除了你们的神庙之外,我们无孔不入。……你们各城所有居民几乎都是基督的跟随者。”特土良陈明:基督徒皆是敬神爱人奉公守法的广大良民,逼迫他们是伤天害理,自掘罗马帝国的坟墓。

  可惜忠言逆耳,罗马政府的逼迫变本加厉,皇帝戴克里先与副皇帝加列流于303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大逼迫,305年加列流继位皇帝后,逼迫教会有增无减。然而,自戴克里先 于 305年退位,306年西部皇帝康士坦丢 Constantius 驾崩,其子康士坦丁 Constantine 被部下拥立为帝,帝国就成为群雄割据的局面。到了311年,加列流因长期病重,就下一道谕令,宽容各地的基督徒,请他们为他祷告。312年“墨尔维安桥之役”后,康士坦丁成为帝国西部的共主;帝国东部则是理吉尼 Licinius 大权在握。313年,两雄会面于意大利的米兰,共同颁布了“米兰谕令”,准许基督徒享有完全的自由,逼迫终告停止。

■ 作业(讨论题目):

1. ?何谓“教会”?“教会”是如何起始的?

2. ?罗马政府为何要逼迫基督徒?如何逼迫基督徒?

3. ?何谓“异端”?“异端”是如何兴起的?本课提及哪些“异端”?

4. ?教会如何回应罗马政府的逼迫与内部异端的侵扰?

5. ?解释何谓“使徒后教父”?何谓“护教士”?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从“康士坦丁即位”到“西罗马帝国衰亡”(476年)

康士坦丁的改信

  康士坦丁的悔改信主,是教会史上的转捩点。他不只是代表逼迫的停止,也起始了基督教国教化的过程。军事上的胜利,是他信主的关键。根据当时学者拉克坦提 Lanctantius 的记载,与史家优西比乌 Eusebius 记载康士坦丁的亲口见证,康士坦丁于梦中蒙指示将基督名号的代表字母 Chi-Rho 置于盔甲与军旗上,因而不断得胜(他将此记号自315年起铸于钱币上)。最为脍炙人口的是312年2月18日的墨尔维安桥之役,在此战前夕他于异象中看见十字架横在正午太阳之中,上面有“靠此得胜”这句话。康士坦丁靠此扭转劣势,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其实,更早之时,有次他与入侵的蛮族打仗(很可能是311年他与法兰克人之战)时,即有类似异象。总之,很明显的,康士坦丁深知自己的得胜,乃是基督教的上帝的恩赐。324年彻底击垮后来逼迫基督徒的东部皇帝里吉尼,康士坦丁靠主恩典终于统一了天下。

善待教会

  虽然有人因康士坦丁初信时对基督教的信仰认识不清,而怀疑其动机,但是从他313年之后的书信与信主之后所做所行来看,他是真基督徒是无庸置疑的。虽然他并未定基督教为国教(这要到皇帝提尔多修 Theodosius 在位时 [379-395] 才实现),但是他特别优惠基督教:出资发行圣经,重建教堂,将皇宫赐给罗马主教作为座堂,将钜额公款拨作教会慈善救济经费。他更致力将基督教理念付诸施行,立法保护儿童、农夫、奴隶、囚犯等。例如他于316年颁布谕令,禁止在囚犯脸上烙印,“因为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321年他颁布法律,规定法院在星期日公休,但仍可释放奴隶;他也将“工作七天,市集一天”的旧例改为“六天工作,主日市集”,使星期日成为基督徒敬拜与安息之日。总而言之,从康士坦丁主政起,基督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否极泰来,受苦的教会变为帝国的新贵,至终成为国教。

尼西亚会议

  自康士坦丁于324年统一全国,首都也迁至拜占庭之后,他发现东方希腊语教会正处于尖锐的教义之争。原来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主教亚历山德 Alexander 因其属下一位长老亚流 Arius 传讲异端教训而开除其教籍。亚流认为圣子与圣父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圣子不是自有永有的,乃是被造的。可是亚流却在埃及之外获得友人有力支持,造成东方教会的派系之争。康士坦丁为要教会合一和睦,就在325年于尼西亚 Nicaea 召开“大公会议”并亲自主持。来自各地参与大会的主教共有220位,除了2位例外,全都签署遵守根据圣经制订的“尼西亚信经”,表明“圣子与圣父是同质的”,定亚流为异端。

  正统信仰在“尼西亚会议”上获得胜利,并且“尼西亚信经”在康士坦丁337年过世之前一直都是信仰的检验标准。但是好景不常,亚流派的势力,在与皇帝亲近的尼哥美地亚 Nicomedia (皇宫所在地)主教优西比乌的主谋之下集结起来,运用政治斗争,将尼西亚正统派的领导人物一一铲除。到了康士坦丁逝世后,其众子执政时,亚流派就掌权得势。在328年继任亚历山大主教的亚他那修 Athanasius,为了坚守“尼西亚信经”遭受五次放逐,仍屹立不屈,解明“尼西亚信经”的重要意义,领导正统派死守善道,被称为“正统信仰之父”,在历史上留下美好见证。亚他那修于 373年逝世,领导棒子传到“加帕多三杰 Cappadocian fathers”(巴西流 Basil of Caesarea,其弟贵格利 Gregory of Nissa,与其友贵格利 Gregory of Nazianzus)的手中,“三位格,一本体”的正统教义发展愈来愈广为众教会所支持。后来当反亚流派的提尔多修大帝在位时,亚流派失去了向来所恃的政治靠山。提尔多修在381年于康士坦丁堡召开第二次大公会议,此“康士坦丁堡会议”确认尼西亚信经为正统,也确认圣灵是完全的神,亚波留那利 Apollinarius 的异端教训则被定罪。从此,“三位一体”的正统教义终告确立,亚流异端彻底失败,只能在北方蛮族中生存,一两百年后就消失无踪了。

大公会议

  大公会议在教义的发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圣经中早有前例可循,使徒行传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会,即为先河典范。大公会议的召开,是因教会受到异端思想挑战,促使神的子民根据圣经深入反思,整体共同的讨论,进深对救恩真理的了解,根据正统信仰,面对时代需要而带出积极正面的回应。早期教会共有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与“康士坦丁堡”会议之后,第三次大公会议在431年于“以弗所”举行,为要解决聂斯托留 Nestorius 所引起关于“基督位格”的争论,确认基督的位格为一。聂氏被定为异端遭放逐,门徒将其教训东传至波斯、阿拉伯、中国(于唐朝时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聂斯托留派存留至今,主要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境内。

  第四次大公会议在451年于“迦克敦”举行,根据圣经,参考罗马主教利欧一世 Leo I 的『大卷 Tome』,确认基督具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定罪犹提克 Eutyches 的异端教训。从“以弗所”与“迦克敦”这两次会议之后,基督论的正统教义就确立了。可惜的是,少数“一性派 Monophysites”(认为基督只有一性,具神性,不具人性)的教会拒绝接受“迦克敦信经”。他们主要分布在亚美尼亚、埃及、衣索匹亚、叙利亚,主要原因是政治与文化方面,不悦罗马帝国或憎恶希腊文化。今日,“亚美尼亚派 Armenian”分散各地,包括西半球;在埃及的“柯普地派 Copts”仍拒绝迦克敦信经;在叙利亚的一性派,今日被称为“雅各派 Jacobites”以记念他们的领袖 Jacobus Baradaeus。

  总的来说,到了第五世纪中期,大公会议已举行四次,从“尼西亚”到“迦克敦”影响深远,确认了基督教会的基要信仰,奠定了日后发展教会传扬福音的稳固根基。

重要教父与奥古斯丁

  在此时期,神也兴起杰出的教父们,在思想与著作上引导教会走向康庄大道。除了上述的亚他那修与加帕多三杰,尚有安伯若修 Ambrose、屈梭多模 Chrysostom、耶柔米 Jerome、奥古斯丁 Augustine 等。安伯若修是米兰的主教,不畏强权指责皇室的错误,他的讲道带领奥古斯丁悔改;屈梭多模是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最负盛名的讲道家,被称为“金口”,力斥掌权者的腐败;耶柔米是文学大师,潜心修道,翻译原文圣经成拉丁文“武加大译本 Vulgate”,是西方教会的圣经,直到宗教改革时期以前。

  在早期教会教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奥古斯丁。他于354年生在北非,其母莫尼加 Monica 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是奥古斯丁长大后负笈迦太基,归信了摩尼教(善恶二元论,类似“诺斯底派”),后成为新伯拉图主义者。他也如同辈过着道德放荡的生活,然而莫尼加不断为他祷告。后来,奥古斯丁先赴意大利的罗马,再定居米兰。在米兰主教安伯若修的教诲之下,心思逐渐改变。有一日读到圣经罗马书十三章,就痛下决心悔改信主。387年受洗,388年返回北非,建修道院。391年受圣职,395年被按立为希波的主教。身为教会主教的奥古斯丁,领受重责大任,著书立说,对外驳斥异教哲学,对内抵挡异端。面对多纳派 Donatist (在北非的分离主义者)的挑战,他发展了教会论与圣礼论;对抗伯拉纠派 Pelagian (认为人的得救,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并非先靠神恩)的谬说,他阐释了人论与救恩论。他也研究论述“三位一体”的教义,讲章亦编辑成册。他约于400年写下『忏悔录 Confessions』,承认己罪,颂赞主恩;当蛮族于410年攻陷罗马城后,他著书『上帝之城 The City of God』,说明人的城无论如何荣华,终必灭亡,而上帝之城才能存到永远。奥古斯丁死于430年,其思想博大精深,名著流传至今,在神学、哲学、历史、文化方面影响后世西方教会甚钜。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罗马帝国北边,多瑙河与莱因河境外的日耳曼蛮族 Germanic peoples 势力日形壮大,加上匈奴势力向西推进,日耳曼人被迫向南发展,造成对罗马帝国极大的威胁。多次入侵帝国,罗马军队已无力防范。410年掠劫罗马城敲响了西罗马帝国的警钟,蛮族分别征服了帝国西部各省(汪达尔人 Vandals 入侵西班牙与北非;西哥特族 Visigoths 入侵西班牙;法兰克人 Franks 入侵高卢[今日的法国];盎格鲁人 Angles 与撒克逊人 Saxons 定居大不列颠;东哥特族 Ostrogoths 与伦巴人 Lombards 入侵意大利),建立了许多王国。476年西罗马皇帝被逼退位时,早已是名存实亡。

■ 作业(讨论题目):

1. 康士坦丁大帝是如何悔改信主?对教会带来哪些影响?

2. 正统信仰的教会如何胜过亚流派的异端?

3.召开“大公会议”的目的与意义为何?本课所提四次大公会议,各在何时何地举行?结果为何?

4. 解释“亚美尼亚派”,“柯普地派”,“雅各派”的由来。

5. 奥古斯丁是如何悔改信主的?他的主要著作与贡献为何?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从“西罗马帝国亡”至“东西方教会分裂”(1054年)

中世纪起始

  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的入侵,许多文物遭到毁损,文化与社会经历一场浩劫。虽然失去了政府的保护,但是基督教会在西部仍然屹立。在此战乱痛苦时期,教会刚跨进中世纪门槛,即肩负艰钜的使命,双重的任务:一方面,感化信奉异教或亚流异端的蛮族,带领他们成为正统信仰的基督徒;另一方面,教育未开化的蛮族,复兴罗马文化。教会在接下来约一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时期,创下了辉煌的佳绩。蛮族所成立的新兴国家,在入侵后五百年内,先后都成了基督教国家;再五百年之后,这些国家都各自发展出其基督教文化的民族特色,奠定了中世纪之后欧洲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

  教会在中世纪是如何靠主恩典处变不惊,完成时代使命,回应社会所需?主要是三大运动的兴起,带来了教会的“三化”:

(1)修道主义 Monasticism 深化灵命;

(2)教皇制度 Papacy 强化组织;

(3)宣教运动 Missionary Movements 普化差传。

修道主义

  修道主义最早起源于东方教会。在第三世纪中期起,由于罗马政府逼迫教会,一些基督徒隐居沙漠旷野;到了第四世纪教会又有世俗化的危险,更多人放下世俗财物离群索居潜心修道。修士中最出名的是在埃及的安东尼 Anthony,被称为“修道主义之父”。后来,在埃及的巴科米斯 Pachomius 与撒加利亚的巴西流 Basil 的带领下,修士们发展成群居,过修道院团体生活。亚他那修写作『安东尼生平』,将修道主义引进西方。安伯若修与奥古斯丁都受此书影响,走上修道之路。耶柔米与马丁 Martin of Tours 皆是著名的修道领袖。本笃 Benedict of Nursia 约于525年在意大利的卡西诺山建立修道院,并约于540年制订著名的『本笃法规』,按照欧洲的环境需要,立下完善的修院管理规则,奠定了往后修道主义的发展基础,被尊称为“西方修道之父”。

  修道主义的目标在于:脱离世俗环境,藉着实行“贫穷、贞洁、顺服”三誓愿,每日从事灵修与圣工,追求圣洁生活。修道院的工作原先局限于手工劳动,再来就是抄写圣经、教父古卷及其他经卷。后来发展成农艺、工艺、教导、音乐、学术研究的所在。修道院保存了古代文明,承载了中世纪文明的发展。修道院更成为训练与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的基地。

教皇制度

  在早期教会中,罗马教会具光荣的传统(传说使徒彼得是首任主教),罗马主教又身居领导地位,在保守纯正教义的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成为众主教之首。利欧一世 Leo I 于440-461年任职罗马主教时,表现卓越的领导,是他的『大卷』领导教会制订“迦克敦信经”,解决了“基督论”的争议;是他在罗马城452年将倾覆时,出面与匈奴王阿提拉 Attila 求和,才保住了罗马。利欧是第一位成功将罗马教皇权建立在“继承彼得论”的人。到了教皇大贵格利 Gregory the Great 在位时(590-604),这位才华杰出的领袖自行与伦巴人签订和约,派遣官员治理意大利的城镇,扩张教皇的世俗权力。他也在西欧全境推行修道运动,改进崇拜仪式,差派奥格司丁 Augustine of Canterbury 赴英格兰宣教;著作颇丰,对中世纪影响很大。

  贵格利之后的历任教皇,渐与伦巴人及东罗马皇帝发生冲突,于是寻求法兰克人的支持,双方越走越近。皮平 Pepin 于751年获教皇支持成为法兰克王,在756年捐献土地给教皇,从此教廷拥有领土。皮平之子查理曼 Charlemagne 于800年被教皇利欧三世 Leo III 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此举表明教皇之权高过世上君王。然而好景不常,封建诸侯各自割据一方,后来教皇的继承人选就成为罗马权贵家族的派系斗争的产物。直到十一世纪,此混乱黑暗局面才告结束,教皇制度中兴且渐次迈向颠峰。

宣教运动

  基督教会自起始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罗马帝国逼迫时期,也将福音传扬至帝国的全境边界。第四世纪时,原为哥特人的乌非拉 Ulfilas (约311-383)被亚流派的优西比乌(后任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按立为哥特人的主教,受差向自己的同胞传福音,并将圣经翻译成哥特文。由于他的影响,哥特族及邻近的其他蛮族,都归信了亚流主义。第五世纪时,涅斯多留派东传福音至波斯,后来甚至远达中国。当蛮族势力崛起,对罗马帝国造成极大威胁时,大公教会才觉醒奋起从事向异教异端传扬正统福音的宣教大业。被称为“爱尔兰使徒”的帕提克 Patrick (约390-460)原是不列颠 Britain 人,一生致力于爱尔兰的宣教,在该地建立修道院,训练许多修士成为宣教士。柯伦巴 Columba (约521-597)乃爱尔兰的修士,在爱欧那 Iona 岛建修道院,差出许多修士至苏格兰宣教;柯伦班拿 Columbanus (约543-615)也是爱尔兰修士,在高卢与意大利北部建修道院与宣教;艾达恩Aidan(死于651)是爱欧那的修士,在英格兰(原属罗马的“不列颠”,被蛮族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入侵后,便称为“英格兰”)北部宣教;教皇大贵格利所差派的奥格司丁(约死于604)则在英格兰南部传福音。被称为“荷兰使徒”的威利伯罗 Willibrord (658-739)从英格兰赴今日之荷兰与卢森堡地区宣教,也在当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丹麦等地;被誉为“德国使徒”的波尼法修 Boniface (680-754)原是威利伯罗的助手,先整合了德国地区的原有教会,后越过莱茵河向日耳曼人异教徒传福音,砍倒“雷神橡树”破除迷信,带领许多群体归向基督,最后在荷兰殉道。被誉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 Anskar (801-865)也是宣教修士,赴丹麦与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间教会。

  综合以上所述,英伦三岛的宣教修士对欧洲大陆的福音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自第八世纪起,他们梯山航海从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欧与北欧的蛮族,在宣教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东方教会的状况

  罗马帝国在东部仍延续至1453年,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在东罗马帝国境内,政府的力量较强,可抵御蛮族的入侵,维持较为安定的局面。虽然回教势力自第七世纪初日渐兴起,造成对东方教会的极大威胁,然而,教会仍靠主恩典奋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领导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传扬福音,带来保加利亚(于第九世纪末)与俄罗斯(于998年)全体归主。其中以被誉为“斯拉夫使徒”的希腊两兄弟区利罗 Cyril (826-869)与美索迪 Methodius (约815-885)最为出名,他们赴莫拉维亚宣教,区利罗为当地人民造字母,翻译斯拉夫圣经,制订斯拉夫崇拜仪式,为斯拉夫文学创始人。修道主义起源于东方,在拜占庭帝国发展兴旺,随着宣教士也传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处被建立。

  在东罗马皇帝的主持下,教会于553年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五次大公会议,定罪『三章』(即三位神学家的作品),继续否定“基督一性说”;680-681年也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六次大公会议,定罪“基督一志说”(认为基督只有一意志,间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787年在尼西亚举行第七次大公会议,宣布图像的使用是合法的,解决长久以来的争论。

  在此时期,回教势力的崛起,对教会造成极大的威胁。穆罕莫德 Mohammed (约570-629)死后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断扩张地盘,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迦太基等教会重镇,甚至西班牙也于711年沦陷。最后,法兰克人在732年都尔之役 the Battle of Tour 击败回教军队,遏阻了回教势力进攻西欧。然而,西欧也与上述这些文化古城隔绝了,西方与东方贸易之路中断。商业经济转为内向,从此“土地”成为财富的最主要资源。君王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给诸侯,造成了“封建制度”,地主的阶级大小成为势力划分的尺度。可悲的是,连教会的主教们不少人也成为封建地主,卷入世俗利益之争。因这缘故,教会就失去了属灵权柄与道德见证。

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由于东西方教会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罗马大主教与康士坦丁堡主教长历年以来互争长短,彼此之间误会猜忌层出不穷,早就埋下分裂的种籽。罗马教皇自从获得法兰克王国的有力支持后,就不再需要国势渐弱的拜占庭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纪时,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方提尔 Photius 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 Nicholas I之间发生剧烈争执,互相开除教籍。西方教会早先在尼西亚信经“圣灵由圣父所出”此句中加添 Filioque (与圣子)此字,成为“圣灵由圣父与圣子所发出”。东方教会则反对此项加添,方提尔正式提出此点作为神学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大主教职位之间的长久竞争造成的裂痕。最后的分裂发生在1054年,教皇的代表红衣主教韩伯特 Humbert,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异端,断绝了西方与东方教会的关系。

■ 作业(讨论题目):

1. ?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后,教会面临什么新的挑战?教会如何完成艰钜的使命?

2. ?说明“修道主义”在东西方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3. ?“教皇制”是如何兴起的?教皇与君王之间的政教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4. ?说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宣教运动,以及相互的关联。

5. ?叙述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以及后来分裂的原委。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从“东西方教会分裂”到“东罗马帝国亡”(1453年)

修道院革新运动

  西方教会的属灵风气低落与道德生活腐败,情势每况愈下,连修道院也因拥有大片地产,世俗的权力斗争介入,而失去原有的清静纯洁。有志之士发出要求彻底改革的呼声。修道团体中率先从事内部改革的,是第十世纪位于法国布根第 Burgundy 由威廉公爵 Duke William 所开办的克吕尼 Cluny 修道院。透过历任院长的敬虔领导,展开了修道院革新运动,要求修士要绝对的贫穷、禁欲、顺服,完全献身修道生活,严禁世俗势力介入修道院的行政管理。“克吕尼革新运动”成为教会在十一世纪的复兴主流,曾统管了两千多所修道院。由于当时教皇制愈趋腐败,受意大利贵族金权政治控制,甚至同时期出现三位教皇争斗。克吕尼运动的改革家在改革修道院成功后,致力于革新教皇制,培育出一系列的改革派教皇 Reformist Popes,从利欧九世 Leo IX (1048-1054)起始,到贵格利七世 Gregory VII (1073-1085)时达至颠峰,他坚持圣职人员禁欲,谴责用金钱买卖圣职。他也禁止君王选立圣职人员或授以印戒与权杖,此举引发了德皇亨利四世 Henry IV 的抗争。此“授职权之争 Investiture Controversy”在继任的教皇与皇帝之间持续下去,到1122年双方才达成协议。

  继“克吕尼运动”之后,在十二世纪重振“本笃修道会”严格修道精神的“熙笃修道会 Cistercian Order”大放异彩。在圣伯纳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 的卓越领导下,熙笃会发展迅速,影响甚广。到了十三世纪,又有两个著名的托钵修道会兴起:“方济会 Franciscans”与“道明会 Dominicans”。方济会是由圣法兰西斯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 创始的,修士过绝对贫穷的生活,个人或团体都不可拥有财产,他们深入民间从事社会救济服务;道明会则由圣多明尼克 Dominic of Guzman (1170-1221) 发起,修士也过贫穷生活,他们献身研究与讲道,旨在保卫信仰,深入民间游走讲道,驳斥异端,他们也是“异端裁判所”的成员。这两个修会注重宣教,发展迅速,后来道明会士在犹太人与回教徒中传福音,而方济会士到衣索匹亚、印度、中国宣教。

教皇制的涨落

  教皇的权力自贵格利七世整顿中兴之后,行情日渐上涨,凌驾皇帝君王之上。教皇握有三大法宝:开除皇帝教籍,查封教会活动,施行异端裁判。教士授职权之争,总的来说,最后还是教皇得胜。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 Innocent III (1198-1216)时,教皇的权力达至最高峰,宣称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统治者。然而,在其后不到百年,教皇的属世权力开始下滑。虽然教皇邦尼费八世 Boniface VIII (1294-1303)宣称顺服教皇是每个人得救的必要条件,且于1302年颁布教谕说教皇有管辖一切受造物之权。但是法王腓力四世 Philip IV 集结势力与之相抗,甚至将其定罪拘禁。虽然不久即蒙友人解救获释,但一个月之后即过世。继任之教皇皆受法王之控制挟持,并且自1309年起至1377年教皇宗座迁居至法国的亚威农 Avignon,史称“被掳到巴比伦”。

  接下来的是“大分裂 Great Schism”时期(1378-1417),罗马与亚威农各有教皇分庭抗礼。虽然以往也有许多次教皇双胞或多胞案,但是这回是由同一的红衣主教团经两次选举(法国派的红衣主教们认为第一次选出的意大利人教皇无效)而产生的。整个西方教会看到这两位教皇互相责骂开除教籍,基督教世界分裂成两半:在罗马的教皇获得意大利北部与中部、德国的大部分、英格兰等地的拥护;在亚威农的教皇则获得法国、苏格兰、西班牙等的支持,真是势均力敌。但在一般大众眼中,教会的合一遭到损害;在他们心里,教皇的形象一落千丈。分析个中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各地民族主义兴起,封建诸侯的势力渐消,强有力的国家领袖君王崛起。各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情感,胜过对教皇大一统基督教界的效忠。

十字军东征

  自1095年起,在教皇领导之下,开始连续约两百年的十字军运动。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恶待基督徒,阻挠朝圣客,并且日渐威胁康士坦丁堡。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应许参加“圣战”者可免税、免债、免罪,减免在炼狱的时间。于是群起响应,1096年正式成军出发,1099年夺回了耶路撒冷,与其他三个十字军邦国于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当1144年艾狄撒陷落后,情势吃紧,在圣伯纳号召下,1147年发起第二次十字军,由法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领军,但徒劳无功。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皇帝、英王与法王于1189年共同发起第三次十字军,未能光复耶路撒冷。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出征,中途却改变计划攻打康士坦丁堡,使得东西双方教会裂痕更深。接续的第五、六、七、八次皆是劳民伤财损兵折将。直到1291年亚割港陷落,十字军完全丧失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十字军运动,就其所宣称的目的而言,是彻底的失败:妨害了后来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东西方教会;军队残暴掠劫与不道德的行为留下历史上的污点;加速“赎罪券”制度的引进。

经院哲学的崛起

  “经院哲学 Scholasticism”是从学院中发展出的神哲思想系统,使用理性来研究藉启示而来的真理。开路先锋有十一世纪末的安瑟伦 Anselm of Canterbury (约1033-1109),他强调从理性来了解神学的重要;伦巴德 Peter Lombard (约1100-1160)写作系统神学 Sentences 四卷,后来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教科书;亚布拉德 Peter Abelard (1079-1142)发展正反辩证法,颇负盛名。正当此时,西方重新寻回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其理性分析法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道明会修士阿奎纳 Thomas Aquinas (1225-1274)着重知识与理智,将奥古斯丁的神学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熔于一炉,写成钜作《神学总论 Summa Theologica》,至此,经院哲学已达至颠峰。与之齐名的是方济会修士邦拿文都瑞 Bonaventure (约1217-1274),他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持较保留态度,强调灵修经历与奥秘光照。另一位方济会修士东司哥特 John Duns Scotus (约1265-1308)则注重爱与意志的首要性。然而,俄坎的威廉 William of Occam (约1285-1347)发表其“唯名论 Nominalism”指出:逻辑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学论据有名无实。此后“经院哲学”日趋没落。

国家主义兴起

  1347至1351年欧洲发生黑死病大流行,死亡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延续了数百年,带来政治经济的大变动,人心惶惶,面临死亡的威胁;值此乱世,教会内外企求更新复兴,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日渐崛起,他们希望政治稳定与国族合一,就拥护王室,以建立主权国家。因此,封建制度日渐解体,现代国家制度诞生。英格兰与法兰西率先朝此方向开展,其他地区也跟进。国家主义的抬头,不仅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也破灭了中世纪大一统(一教皇,一皇帝)的美梦。英法“百年战争”实际而言牵连整个欧洲,症结在于国族意志的伸张。

文艺复兴运动

  接着“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运动在十五世纪的兴起,在欧洲产生极大的影响。此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掀起对古典文学艺术哲学的复兴热潮。这也是对中世纪修道主义禁欲生活的一股反动势力,强调人生的美妙乐趣,人体构造之美,以及人类心智的能力。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与早先修道改革时期的教皇所追求的,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别。他们的目的是要享受人生,将罗马变成全世界的文艺与知识中心,以及统一意大利的政治首都。所以,他们大兴土木广纳财源,藉机敛财,贪污剥削,发售赎罪券;也参与政治斗争及军事讨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是在这样的教皇(利欧十世)任内发起的。然而,在他之前就已有改教的先锋,揭竿起义呼吁改革。

宗教改革的先锋

  威克理夫 John Wycliffe (约1330-1384)是牛津的神学教授,著书立说,声称教皇并无最高权柄,圣经才是教义的唯一准绳。他主张将圣经翻译成人民的母语,也反对“圣餐化质说”。因此,遭教会定罪,失去牛津大学教职,退隐乡间。此后,他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影响深远。约翰胡司 John Huss (约1372-1415)是捷克的改革者,布拉格著名的讲道家,也在布拉格大学任教。他受到威克理夫著作的影响,同样强调圣经是最高权威,要照着圣经来改革教会的腐败。因此,被教皇开除教籍,逃难乡间,写成其『教会论』。1415年赴康士坦会议申诉,但遭定罪下狱,火刑殉道。然而在捷克人民心中,他是民族英雄,其跟随者组成抗议派,持续其信念。撒沃那柔拉 Savonarola (1452-1498)是意大利弗罗伦斯的道德改革者,指陈教皇教廷与社会的腐败,后遭教皇定为异端,开除教籍,后遭绞刑火焚而死。其道德勇气影响了后来的改教家。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由于土耳其回教势力不断的扩张,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日益缩减,到后来只剩下康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于1453年攻陷此最后据点,东罗马帝国就寿终正寝了。此后,东方教会的领导中心就转移至俄罗斯的莫斯科。康士坦丁堡陷落,也促使许多学者携带重要古卷逃至西方,助长了文艺复兴运动,孕育了人文主义的兴起,间接影响十六世纪惊天动地的宗教改革运动。

■ 作业(讨论题目):

1. ?从第十至十三世纪的修道会革新运动包括有哪些?

2. ?教皇制的发展如何达至颠峰?又如何分裂式微?

3. ?说明“十字军运动”的前因后果。

4. ?“经院哲学”兴衰原因为何?有哪些出名的经院哲学家?

5. ?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有哪些人士?其影响与贡献为何?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从“东罗马帝国亡”至“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改革教会的尝试

  当教皇对立“西方大分裂”时期(1378-1417),有志之士如威克里夫与约翰胡司提出改革,但不为中世纪教会接受。然而,面对同时有两三位教皇存在此种困境,教会也不得不采取行动,于是会议运动 Conciliar Movement 兴起,主张“大公会议”具有最高权力,可罢免教皇。所以,在康士坦会议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 选出新任教皇,结束了分裂的状况。根据会议派人士原来的计划,按期召开大会,继续推行教会改革,但不幸的他们自己也因意见不合也分裂,导致势力削弱,教皇派又东山再起,掌权得势。所以,改革教会的努力如昙花一现,未竟其功。

人文主义

  体制改革的努力失败之后,另有些人从“人文教育”着手从事改革。“文艺复兴运动”在哲学文学方面的发展,目的是要回到古代,因为学者们相信许多典籍经过长时间的抄写过程而失真,或有人冒古人之名写作赝品欺世盗名,所以这些“人文主义者 Humanists”致力于找出古代文件作品的本源真貌。特别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即意大利境外)的人文主义者,他们认为基督教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外加许多繁文缛节,教会已失去起初的纯真;改革之道在于回到古代文献,恢复原始基督教的纯朴。这些人中,最负盛名的是荷兰的伊拉斯穆 Erasmus (约1466-1536)与英国的摩尔 Thomas More (1478-1535)。伊拉斯穆首开先河,编辑了希腊文新约校勘本,他认为必须以人文教育与教会古代典籍来从事道德重整的宗教改革。摩尔任职英国宰相,提倡“理想国”社会改革,其著作『乌托邦 Utopia』流传至今。

共同生活弟兄会

  另一些人认为要解决教会腐化的问题,从事外面的改革是无用的或不足的,必须内在灵修,与神为友,追求与主合一,走奥秘派路线。艾克哈特 Eckhart (约1260-1327)与唐勒 John Tauler (约1300-1361)是先锋人物,顾瑞特 Gerard Groote (1340-1384) 于1380年在荷兰的丹文特 Deventer 组织了“共同生活弟兄会 Brothers of Common Life”,带领人们群聚过敬虔生活,也办学校教育。虽然他们未与教会领袖发生冲突,但是提倡个人直接与神交通,不需教会当局作中保,间接瓦解了传统教会的权力架构与宗教功能。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汤玛肯培士 Thomas a& Kempis (约1380-1471),他写的“效法基督”为灵修经典名著;魏梭 Wessel of Gansfort (1419-1489) 是圣经学者,其著作影响马丁路德颇深。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以上所述中世纪晚期的教会乱象与种种改革的尝试,成为孕育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土壤。对教皇教会的不满,普遍存在社会各阶层中。率先在德国起义,引发“抗议宗 Protestant 宗教改革 Reformation”的是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路德是奥古斯丁修道会的修士,威登堡教会的牧者与威登堡大学的教授。当教皇利欧十世为改建圣彼得教堂而发售赎罪券,其特使帖次尔 Tetzel 来到德国宣导贩卖赎罪券愚弄德国农民,路德挺身而出,在1517年10月31日发表“九十五条论证”指明悔改的真义与贩卖赎罪券的错谬,邀请大家公开辩论。路德起初并无意引起纷争,也无企图开创新的运动;他的目的乃是改革这已经远离圣经根基的教会。路德从早先的痛苦挣扎,经历到称义与神和好的途径,乃是单靠基督。他从圣经明白了得救是本乎恩、藉着信、在基督里。很遗憾,教皇与教会领袖为要维护既得利益,巩固领导中心,并无心理会路德的信息,又无意谦卑接受指正。经过数次与教廷代表辩论之后,路德日渐了解:罗马教皇派教训与基要福音真理无法并存。路德坚信:唯独圣经是最高权威,唯独恩典使人得救,唯独相信基督使人称义,唯独基督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当皇帝查理五世于1521年在沃木斯召开会议,限令路德收回其教训,而路德表明“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拒绝妥协,他与罗马教皇就彻底决裂了。1529年帝国会议于斯拜尔召开时,六诸侯与十四城市代表上书“抗议”皇帝镇压路德宗。抗议人士1530年在奥斯堡会议时,提出“奥斯堡信条”告白路德宗信仰。从此,赞成支持路德的改革信仰者,被称为是“抗议宗 Protestants”(在中国称为“基督教”);继续拥护罗马教皇者,称为“罗马公教派 Roman Catholics”(在中国称为“天主教”)。

  路德宗的教义传播至德语地区的全境,也成为北欧斯堪地那维亚人民的信仰。在丹麦国王克理斯钦 Christian III 与瑞典国王古斯道夫 Gustavus Vasa 的领导下,北欧改信路德宗,脱离天主教。路德死后,其同工墨兰顿 Melanchthon (1497-1560) 继续领导德国的改教运动。到了1577年,路德宗教会完成整合,签署“协同书”,奠定“路德宗(或称信义宗)教会 Lutheran Churches”在后世的发展。

瑞士的宗教改革

  在苏黎世的慈运理 Zwingli (1484-1531) 是该城教会的牧者,自1519年起,在新约解经讲道中,反对“弥撒”、“炼狱”、“圣徒崇拜”、“修道院制度”等罗马教皇派的教训,认为唯有圣经才是最高权威,获得行政当局的支持,启动了瑞士的宗教改革。不久,此运动传至瑞士其他城邦,及德国西南部。1529年慈运理与路德在马尔堡会谈,旨在联合路德宗与瑞士改革宗的力量,以抵抗天主教的武力压迫。会中签署“马尔堡信条”,表白共同的改革信仰福音立场,然而因二人对“圣餐”的解释不同,并未带来预期的团结同盟,以互相祝福而分道扬镳。1531年瑞士森林区天主教诸邦集结武力,突袭苏黎世,慈运理在战事中阵亡。布灵格 Bullinger (1504-1575) 继其位带领苏黎世的发展。

  自慈运理去世后,瑞士改教运动的重心就从苏黎世转移至日内瓦。加尔文 Calvin (1509-1564) 原是法国主修神学与法律的人文学者,约于1533年蒙神感召,加入改革信仰,被迫于1535年逃至瑞士。1536年出版《基督教要义》上书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阐明宗教改革的信仰,促其停止对改革派人士的血腥迫害。此后名声大噪,同年于旅途中经过日内瓦,被该城的改教家法瑞尔 Farel 劝留,一同在此从事改革教会。虽然他与法瑞尔在日内瓦的初步改革受阻,于1538年被驱逐出境,但三年之后他被请回主领日内瓦的全面改革。自1541年起,加尔文依照圣经将日内瓦建造成宗教改革的模范城市。他专心致力解经讲道,逐年出版新旧约各卷注释;其钜着《基督教要义》经数版增订,至1559年时粲然大备,是宗教改革最主要的系统神学代表作。其所创办的日内瓦学院,成为训练欧洲各国改革派领袖的大本营。加尔文离世后,伯撒 Beza (1519-1605) 继续领导日内瓦的改教工作。在十六世纪的后半,加尔文主义已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力,特别在瑞士、德国西部、法国、荷兰、苏格兰等地;英格兰、德国东部、匈牙利、波兰也受其影响颇深。如此奠定了日后“改革宗教会 Reformed Churches”在各国的发展。

荷兰与法国的宗教改革

  荷兰的宗教改革,早先受到路德揭竿起义的影响,后来加尔文主义成为改革的主力。在荷兰人民抵抗西班牙的暴政统治,挣脱罗马天主教的羁绊时,加尔文改革宗的信仰成为民族独立的盼望。在沈默者威廉 William the Silent 与其子领导之下,经过长期抗战,终于西班牙在1609年承认荷兰北部独立,成为改革宗信仰的重镇。

  在法国有不少人(特别是在贵族领袖中)信奉加尔文改革宗信仰,他们被称为“胡格诺派 Huguenots”。由于其势力日益壮大,将近法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天主教人士策动“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想一举消灭他们。胡格诺派成千上万的被杀,并带来内战。等到亨利四世即位平息内战后,于1598年颁布“南特谕令”,胡格诺派才获得公民权与信仰自由权。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改教运动在苏格兰,主要是由受加尔文影响的诺克斯 John Knox (约1513-1572)所领导,对抗女王马莉的血腥镇压,至终获得全面胜利。他承袭加尔文的信仰,将其在日内瓦采行的“长老治会 presbyterial system”教会组织架构发扬光大,施行于苏格兰全国。自苏格兰于1648年接受西敏信条 Westminster Confession 及教会组织章程后,“长老会信仰”已完成在苏格兰的的生根建造,奠定了“长老宗教会 Presbyterian Churches”日后传播至北美及世界各地。

  英格兰的改教,起源于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因离婚事件,于1534年宣布与罗马教皇切断关系,自立为英格兰教会的元首。自此英格兰致力恢复初代教会的信仰。虽然马莉图德 Mary Tudor 女王当政时,尝试使英格兰重回罗马天主教的怀抱,但失败了。在继任的伊利莎白女王领导下,英格兰就彻底脱离天主教,但也不完全走改革信仰的路线。“三十九条款”是英国教会 Church of England 的信仰告白,“公祷书”是其灵修崇拜指南,奠定了日后的发展。英伦三岛以及海外移民,宣教士在各地建立的教会,凡属于此一系统的,称为“安立甘教派 Anglican Communion”(在中国称为“圣公会”)。

■ 作业(讨论题目):

1. ?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前,有哪些改革教会的尝试?

2. ?说明马丁路德所领导德国改教运动的前因后果与对后世的影响。

3. ?瑞士宗教改革的起源与发展情形如何?慈运理与加尔文的贡献为何?

4. ?说明宗教改革在法国与荷兰的情形。

5. ?“长老会”的起源为何?“圣公会”又是由何而来的?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从“宗教改革”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发展

重洗派

  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在“抗议宗”之外另有一派人士,认为“宗教改革”改得不够彻底,必须彻底废除所有传统,按照新约教训重建教会。他们主张彻底的“政教分离”,严格执行会员纪律。由于他们反对儿童洗礼,认为童年时代所受的洗礼无效,信徒必须重新受洗,因此被称为“重洗派 Anabaptists”。由于此派认为唯有他们是真教会,其中的狂热份子从事武力革命,所以天主教与抗议宗都视为异端而不容其存在。自1535年重洗派的暴力革命被消灭后,崇尚和平的门诺 Menno Simons (约1469-1561)在荷兰等地成为此派的主要领袖,在其领导下,奠定了“门诺会 Mennonites”日后的发展。1693年艾门 Jakob Ammann 创立了门诺会一极端保守的支派,流传至今,即“艾门派 Amish”。另外,在十六世纪由胡特 Jacob Hutter 在莫拉维亚所领导的重洗派团体,也辗转流传至今,被称为“胡特派 Hutterites”,与艾门派人一样,与现世隔绝。

天主教反改教运动

  天主教中的有识之士,为回应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就发起一连串的反改教运动,改革弊端谋求恢复失土,其中以罗耀拉 Ignatius Loyola 于1540年设立“耶稣会 Jesuits”以服务救济、学术训练、宣教差传为宗旨,力图中兴天主教。此外,为了对付改教人士,天主教在1542年恢复“异端裁判所”并冠以“罗马”之名,称为“罗马异端裁判所”,由罗马教廷直接控制,使用恐怖手段,刑求逼供,定罪处死异议份子,以此来遏阻基督教在各地的发展。在巩固天主教领导中心方面,教皇保禄三世召开“天特会议 Council of Trent”(1545-1563),无意在教义上作任何让步,重点在改进教会纪律与组织结构,加强神职人员的训练以提高水平。此会议的结果是罗马教皇派大胜,主张与抗议宗沟通的“主和派”失势,不附和教皇的法国与西班牙主教们也败阵而归。天主教势力重新整合之后,以武力收复了德国南部与波兰等地的失土。在天主教势力范围内的抗议宗人士,许多人避难移居瑞士、德国、英国、荷兰等地,其他则转入地下发展。

三十年战争

  虽然1555年签订的“奥斯堡和约”带来暂时的和平,由于天主教的军事威胁日增,抗议宗也必须备战相抗,终于最后大战于1618年爆发。起因于在波西米亚(即今日的捷克)反抗议宗的暴动兴起,抗议宗的诸侯不服天主教的皇帝偏袒,宣告反抗,导致天主教大军的镇压,从此引发了德国与中欧全境的战斗。后来,丹麦、瑞典、法国都卷入了战争,断断续续共打了三十年,最后于1648年签订“西发里亚和约 Peace of Westphalia” 结束了此毁灭性的战争。和约内容与“奥斯堡和约”相似,各诸侯决定自己境内的宗教信仰。“三十年战争”将德国与中欧变成焦土,人民死伤千万,单单德国的人口就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此大的流血牺牲,所带来的结果只是兜个大圈,回到战前的宗教分布局势。此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版图底定直到今日。就教会历史的分期而言,自“三十年战争”后至今,称为“现代教会史”。

荷兰与法国的局势

  加尔文改革宗的信仰在荷兰的发展,到了十七世纪初遭到亚米纽斯派 Arminianism 的挑战。他们否认神的预定拣选,主张罪人未完全堕落,罪人有自由意志,基督徒有可能失落救恩等教训,上书荷兰政府,呈“抗议文”要求公开辩论。于是荷兰政府于1618-1619年召开“多特会议”,邀请各国改革宗人士参加会议,以裁定此争端。会中一致通过认定亚米纽斯派的教训不合圣经,并制订“多特信条”说明改革宗的真义。虽然亚米纽斯派的信仰在荷兰遭谴责,却在荷兰境外造成不小的影响。

  “南特谕令”给予法国境内宗教上的宽容,但是好景不常,当亨利四世遇刺身亡后,胡格诺派又处于困境,每况愈下。法王路易十四于1685年撤销“南特谕令”后,改革宗信仰又被视为非法。许多胡格诺派人士宁可离乡背井移民他国,也不愿放弃信仰,法国平白损失了五分之一的菁英。留下的胡格诺派人士,历经逼迫苦难,坚忍不拔,改革宗教会在法国存留至今。

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在英国自1550至1700年间的“清教徒 Puritans 运动”,乃是起源于加尔文宗信仰的人士,认为英王的改教不够彻底,英国教会仍余留一些天主教的错误,坚持按照圣经来推行彻底改革,清净教会,所以他们被称为“清教徒”。到了英王查理一世时,国王与清教徒掌权的国会发生冲突,爆发内战。国会于1643-1648年召开西敏大会,制订信条、要理问答、崇拜指南等,以改革英国教会。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将查理一世公审定罪死刑。此后,克伦威尔以“护国君”即位,以清教徒理念治国。但他死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为王,英国国教派再度得势,掌控国会。此后,清教徒屡遭逼迫,许多被捕下狱,导致大批移民美洲,在新大陆继续未竟之工。虽然清教徒要改革教会的雄心,在政治上并未成功,但是他们留下许多圣经注释,灵修指南,教牧典范与神学著作,影响英美各宗派的教会至为深远,直到今日。

不从国教者

  自改教以来,英国的国教是安立甘的信仰,凡是不遵照国教的规定与崇拜方式者,被称为“不从国教者 Non-conformists”。因此,清教徒是不从国教者,其中有一派人士主张每个教会堂会直属于主耶稣基督,不受君王或主教管辖,都是独立自主的,不受其他堂会的干涉,他们被称为“独立派 Independentists”或“堂会主义派 Congregationalists”(在中国按音译为“公理会”)。1658年公理宗的领袖们开会制订“撒沃宣言 Savoy Declaration”,奠定了公理会日后发展的基础。

  在脱离国教者中,有司米特 John Smyth 于1609年带领会友避难于荷兰,采纳“成年信徒受浸”的作法,并加入当地的门诺会。1612年由郝伟士 Thomas Helwys 带领一小群会友回到英国建立了第一所“浸礼宗 Baptists”的教会,采亚米纽斯派的信仰。1633年第一间加尔文宗的浸礼会在伦敦成立。这两派的教会都发展迅速。1639年在美洲新大陆的罗德岛,在威廉斯 Roger Williams 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一所浸信会,开始了“浸信会”在美国的发展。

  福克斯 George Fox (1624-1691) 在英国发起一新运动。他于1646年以“内在之光”胜过长期的挣扎,认为崇拜秩序、圣礼、教会事奉都无关紧要。1647年开始教导人单追求内在直接感受,组成友伴,彼此分享,吸引群众,到1655年时已散布英伦三岛,称为“公谊会 Society of Friends ”被人戏称为“战栗者Quakers”(在中国照音译为“贵格会”)。1682年宾威廉 William Penn 在美洲殖民地按“贵格会”的理念建立了宾西法尼亚州,带来日后的发展。

德国的敬虔运动及其影响

  德国路德宗在十七世纪的教义发展,日益形成严守的传统,以致“敬虔运动 Pietism”兴起,强调生活的敬虔胜于传统的固守。发起领袖是施本尔 Philip Spener (1635-1705) ,受英国清教徒著作影响颇深,呼吁信徒个人追求灵命复兴,在教会中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组成团契,互相守望。他出版书籍,推广敬虔运动。富朗开 August Francke (1663-1727) 是施本尔的同道,任教于海莱 Halle 大学,使之成为传播敬虔运动的中心。他接续领导敬虔运动的发展,开办孤儿院与儿童教育,推动海外宣教。

  亲岑多夫 Zinzendorf (1700-1760) 出身撒克森的贵族家庭,他的教父是施本尔,小时入富朗开在海莱的小学,受敬虔派的薰陶,也喜爱路德宗的教义。他先接待来自莫拉维亚(邻近波西米亚)的弟兄们居住其属地,并于1727年领导他们重组“莫拉维亚弟兄会 Moravian Brethren”,信守路德宗信条,强调内在灵修感受。非常注重宣教,差派许多宣教士赴海外宣道,是基督教教会中宣教的先驱。

英国的循道运动

  正如敬虔运动是在路德宗里产生,“循道运动 Methodism”是英国国教里的灵命复兴运动。约翰卫斯理 John Wesley (1703-1791),其弟查理 Charles (1705-1788),与怀特菲 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 等人在1730年间于牛津大学组“圣洁会社”,要依循圣经的方法来灵修与服事,因此被称为“循道派 Methodists”。约翰卫斯理受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宣教士影响极大,也前往德国会见亲岑多夫,但事工方法不同,所以他开展“循道主义”的新路。他骑马走遍英国,在各地野外布道,组成会社,训练信徒领袖。虽不为国教安立甘教会所接纳,但是他并不想脱离安立甘教会。然而,在他离世后,1795年起循道会正式脱离安立甘教会。后来藉移民在美洲的发展,奠定了今日“循道宗”教会(卫理公会、美以美会、循理会、循道会、行道会、圣洁会、圣教会、拿撒勒人会等)的基础。

■ 作业(讨论题目):

1. ?“重洗派”与“抗议宗”有何不同?

2. ?天主教的反改教运动采取了哪些措施?

3. ?说明“三十年战争”的来龙去脉,以及后果影响。

4. ?说明“清教徒运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敬虔运动”如何影响“莫拉维亚弟兄会”?后者如何影响“循道主义”?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美洲的大复兴

  由于美洲的开发,使得许多在宗教信仰上遭到逼迫的人,选择离开欧洲移民至新大陆,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过生活。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在十八世纪,发生了“大觉醒运动 the Great Awakening”。这是指从1725年起至1760年间所发生的一连串的属灵大复兴。此运动在1735-1743年达至高峰:先由爱德华滋在麻州的讲道点燃了复兴之火;接着,来自英国的布道家怀特菲旅行各地野外布道,听众数以万计,所到之处带来教会空前的复兴。“大觉醒”影响深远,唤醒了牧师,奋兴了会众,复兴了教会,带起宣教热诚,各宗派团结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也间接影响后来美国独立建国的发展。“第二次大觉醒 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发生于1787-1830年间,回应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属灵低潮与社会需要。芬尼 Charles Finney (1792-1875) 是其中著名的领袖,使用新方法,来举行奋兴布道会。南北战争之后,慕迪 D. L. Moody (1837-1899) 崛起,成为国际知名的布道家,其布道的风格与组织法影响了后世的大型布道会。

英国的属灵复兴

  工业革命于1760年前后带来英国社会的巨变,许多社会问题因应而生,福音信仰人士看见民生疾苦,致力实践圣经真理,以改革英国社会。其中有郝尔德 John Howard (约1726-1790) ,从事监狱之改革;锐克斯 Robert Raikes (1735-1811) 开办主日学校,教育贫民窟失学的儿童,为现代主日学之滥觞;国会议员威伯福士 Wilberforce (1759-1833),领导“克来彭会社 Clapham Sect”从事解放黑奴运动。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英国终于在1833年彻底废除奴隶制度。他也协助成立圣经公会发行圣经,推展海外宣教事工。“基督教青年会 YMCA”是由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在1844年于伦敦创立,旨在发扬基督精神服务社会,训练青年心智体魄。“青年会”至今遍满全球,已转变成纯粹的社会服务机构。

  关于新兴的宗派,有脱离“循道会”于1861年创办“救世军 Salvation Army”的卜威廉 William Booth (1829-1912),他矢志向英国最黑暗的角落进军,传福音与社会救济齐头并进。今天“救世军”已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教派组织,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教会”,因其不施行洗礼与圣餐。另有脱离“安立甘教会”的一群弟兄,于1827年组织同道成立教会,反对圣职制度,每主日皆擘饼,彼此以弟兄相称,其中以达秘 John N. Darby (1800-1882) 为著名领袖。1830年起,他们以普里茅斯 Plymouth 为根据地发展,故称为“普里茅斯弟兄会 Plymouth Brethren”。自1849年起,因教义路线的不同,分成“开放弟兄会”与“闭关弟兄会”两派。达秘的神学思想综合了“加尔文主义”与“敬虔主义”的一些教训,注重“千禧年”教义,强调“时代的分隔”,被称为“时代主义 Dispensationalism”的创始者。弟兄会对于在中国走“地方教会”路线的教会影响颇深,特别是倪柝声所领导的“聚会所运动”。

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

  十七世纪的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源起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1596-1650),他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运用逻辑思维的怀疑,将“人的理性”当作检验真理的最高标准。其后的斯宾诺沙 Spinoza 与莱布尼兹 Leibniz 在欧洲大陆继续发展此运动。在英国的洛克 Locke (1632-1704) 则以“人的知觉观察”挂帅,发展“经验主义 Empiricism”;另外,英国的“自然神论 Deism”自贺伯特 Herbert (1583-1648) 起始,强调神与自然界隔离,认为神迹不可能发生,理性是了解真理的不二法门。法国的卢梭 Rousseau (1712-1778) 与伏尔泰 Voltaire 等百科全书派 Encyclopedists 人士,尊人为万物的中心,对人性的看法过于乐观幼稚;后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将此“人本主义”表露无遗。德国的窝尔夫 Wolff (1679-1754) 开始了“开明运动 Enlightenment”或称“启蒙运动”,雷马瑞斯 Reimarus 与莱兴 Lessing 等人都主张唯有通过人的理性、观察、实验的检验,才能接受为真理;哲学家康德 Kant (1724-1804) 也认为人和人的理性是万事万物的衡量标准。这些所谓“开明”的思想家都弃绝超自然启示与传统的基督教。

  以上所列在十七十八世纪的“以人为本”各种理性主义的流行高涨,导致一些学者以理性来批判圣经,此即“高等批判主义 Higher Criticism”的兴起。德国的艾克宏 J. G. Eichhorn (1752-1827) 认为旧约中许多卷书是伪造的,被称为是“旧约批判之创始者”。此后,如包珥 F. C. Baur 等批判新旧约的学者接踵而来,基于理性主义视圣经为一般作品,不接受其为神的话,批判基督教信仰,直到如今。

自由神学的兴起

  面临“理性主义”批判圣经与基督教信仰的挑战,教会中有些人士认为:唯有以现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为筛检,来重新塑造基督教信仰,才能符合现代文明人的需要。此即为“自由主义 Liberalism”的由来。德国的士来马赫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原为敬虔派家庭出身,因研读康德哲学,渐次远离敬虔主义的信仰,认为宗教信仰为主观的“绝对依靠的感觉”,并依此解释基督教所有的教义,使之脱离客观事实的领域,就不会与讲求客观的理性批判发生冲突。如此一来,就能为现代人所接受。士来马赫的影响深远,被称为“自由神学之父”。其后的黑格尔 Hegel (1770-1831)以“唯心论”精神哲学,解释基督教的本质为“意识精神”的呈现。丹麦的祈克果 Kierkegaard (1813-1855),反对黑格尔的说法,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存在处境中超脱理性的主观抉择。这些思想家对现代各式各样神学产生极大的影响。

独一神教与美国本土的异端教派

  早期教会的亚流异端在十六世纪死灰复燃,反对“三位一体”教义的苏西尼 Fausto Sozzini (1539-1604) 在改教时期聚众集会,但其死后,其教会日渐式微。然而,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兴起之后,其“独一神论 Unitarianism”的说法迎合“以人的理性为最高权威”之风,因此大行其道。1825年在伦敦组成“英国与海外独一神教协会”;十九世纪初叶在美洲,一些“公理宗”教会采纳此信仰,也于1825年组成“美洲独一神教协会”。此教派否认基督的完全神性,信仰每况愈下,至今他们相信人类大同一体,每人可信其宗教,各有不同的神观。

  罗赛尔 C. T. Russell (1852-1916) 在1870年于美国宾州成立“耶和华见证人”查经班,后来出版“守望台”杂志,传讲反“三位一体”的教义。其论调与亚流主义相同,但是本质上乃是受“理性主义”影响的现代宗教团体。“耶和华见证人会 Jehovah's Witnesses”以严密的组织,透过大量的出版印刷宣传,发展迅速,至今已成为国际性的教派组织。

  史密斯 Joseph Smith (1805-1844) 在1830年于纽约州创立“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宣称所有的教会都背道了,直到1830年在他领导下才恢复真教会。他宣称获得特别启示,由其译成“摩门经 Book of Mormon”,其教会因信奉摩门经,被称为“摩门教 Mormonism”。其教义与基督教信仰南辕北辙,教导说神是从人变成的,今日的人将来也可以成为神。摩门教透过严密的组织与传教方法,至今已传至世界各地。

  米勒 William Miller 于1830年发起“复临运动 Adventism”,预告基督复临的日期,两次预言失败导致“大失望”而门徒四散。其门徒怀爱伦 Ellen White (1827-1915) 被接纳为女先知,她以“复临派的调查审判教义”与“安息日派的守第七日为安息日”两大教义作为重建教会的基础。1863年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Seventh-Day Adventists”为正式名称组成教派。其“调查审判”教义与圣经“唯独因信称义”互相冲突;其“守安息日”教训与新约“主日”的教导背道而驰。“复临安息日会”透过医疗保健与学校教育来传教,也发展至世界各地。

  爱迪 Mary Baker Eddy (1821-1910) 于1866年创立了“基督教科学会 Christian Science”,她宣称获得直接启示,写成“科学与健康 Science and Health”一书,于1875年出版。其“泛神论”教训,既不合基督教信仰,又不合科学,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苦难疾病皆是幻影。“基督教科学会”以波士顿为总部,透过文字宣传,在英语世界与德国流传较广。

天主教对现代的回应

  基督教面对现代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多方挑战,甚至有些神学家与教会领袖迎合现代理性主义的路线,然而天主教却采取全盘否定的路线。部分原因是针对法国大革命及其反宗教之态度,教皇采取“反现代化”的立场,任何以现代方法解释天主教信仰的思想家,都遭定罪与开除教籍。民主、良心自由、公立学校等凡是现代化的产物,都被打成异端。这种作法,在教皇庇乌九世 Pius IX 任内 (1846-1878) 达至高峰。他于1854年颁布“马利亚无原罪”教义,数年之后出版《错谬集录》,谴责许多现代理念,例如:民主、思想自由、宗教自由等。他于1869-1870年召开“梵蒂冈第一次大会 First Vatican Council”制订“教皇无误”教义,(但是同年,教皇国失去罗马城,只统治狭小的梵蒂冈市)。继任的教皇也都遵此守旧路线,直到1958年庇乌十二世死时。

■ 作业(讨论题目):

1. 说明“美洲大复兴”的情形,以及十九世纪美国本土产生的异端教派状况,试将两者对照比较。

2. ?说明英国的属灵复兴情形,以及新兴的宗派教会与机构。

3. ?“理性主义”与“开明运动”的本质为何?对教会带来哪些影响?

4. ?“自由神学”是如何兴起的?其与“敬虔运动”有何关系?

5. ?天主教如何回应现代理性主义带来的挑战?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海外宣教运动

  十八与十九世纪的属灵复兴,掀起了海外宣教运动。欧洲各国政府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教会看见了海外广大禾场需要福音,渐次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当中。其中最著名的先驱是英国的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于1792年组成第一个现代宣教差会,并于1793年远赴印度。他在印度三十余年,翻译圣经,开办学校,从事社会改革,传扬福音,被称为“现代宣教之父”。美国人耶德逊 Adoniram Judson (1788-1850) 在1812年赴缅甸宣教。其后有“伦敦会”的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于1807年来到广州,历尽艰辛,翻译圣经,领人信主,是第一位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 (1813-73) 于1841年赴非洲宣教,对开发非洲的贡献卓着,并协助终止贩卖黑奴。戴德生 Hudson Taylor (1832-1905) 于1854年自英国赴中国上海,从事医疗传道;他在1865年创立超宗派的“中国内地会”,在中国内陆宣教结实累累,成为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差会。透过海外宣教运动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各宗派已在世界各地植堂建立教会。也有新的宗派因宣教运动而产生,例如由宣信 A. B. Simpson (1844-1919) 于1887年在北美创始的“宣道会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

  自十九世纪中叶,在美洲循道会系统里,因发扬约翰卫斯理的“完全成圣主义 Perfectionism”而致力追求“完全圣洁”,就兴起了“圣洁运动 Holiness Movement”。此运动鼓励人在悔改信主之后,追求再次的经历,即“第二次的祝福 Second Blessing”,他们组成“圣洁协会”来推广之,其影响力也渗入英美其他宗派与机构,如“救世军”与“凯锡克培灵会 Keswick Convention”。一些“圣洁派”人士脱离原属的循道会,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在1908年成立的“拿撒勒人会 Church of the Nazarene”。

  “五旬节运动 Pentecostalism”是从“圣洁运动”发展出来的。1901年帕翰 Charles Parham 在美国堪萨斯州成立“伯特利圣经学院”,教导学生追求五旬节的经历即“第二次祝福”:受“灵洗”说“方言”。此后,该院师生在美南各地传播“五旬节主义”,其门生赛姆尔 William Seymour 于1906年将之带至洛杉矶,在阿族撒街 Azusa Street 聚会带来复兴,闻名全国,从此“五旬节运动”传遍美国,也陆续传至北欧,英国,德国,印度,中南美洲等地。五旬节派的教会纷纷成立,例如“神召会 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会 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会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

灵恩运动的发展

  “五旬节运动”的发展到了1960年前后,有新的气象,产生了所谓“第二波”的“灵恩复兴运动 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称为“新五旬节运动 Neo-Pentecostalism”。此运动仍强调“灵洗”的必须与“说方言”的重要,但不像“第一波”那样坚持“说方言”为绝对的表记。此运动的影响较“第一波”深远,虽然并未在教义上产生新的宗派,却渗入了每个主流教会宗派,并且进入知识份子阶层,透过大量出版书籍杂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到了1980年代,又有强调“神迹奇事”的“葡萄园运动 Vineyard Movement”兴起,发展“权能事奉 Power Ministry”,至于是否能与“第二波”分立而冠之以“第三波”名称,仍未盖棺论定。

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

  西方国家在现代“人本主义”人定胜天的迷思之下,以为根据理性发展科技,注重道德教育,就可解决人类的问题;依据理性主义的“自由神学”也编织乐观主义的美梦,期待“人间天堂”的来临。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了大梦初醒与信仰破产。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 Karl Barth (1886-1968) 与布仁尔 Emil Brunner (1889-1966) 起而反对以人为本的自由神学,他们采用辩证法,强调神的超越,开始了“新正统主义 Neo-Orthodoxy”。德国新约学者布特曼 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主张采用批判学,以“解除神话”的方法来读圣经的福音,被称为“新自由主义 Neo-Liberalism”。这两派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兴起,都是以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为哲学架构,与正统信仰背道而驰。

  另外,有因应社会不公义状况而兴起的政经改革主义,例如美国的“社会福音 Social Gospel”与中南美洲的“解放神学 Liberation Theology”,都将福音政治化,将主耶稣视为政治革命的榜样,以建立人间天国。此外,五花八门的神学思想,如“世俗神学”,“神死神学”,“故事神学”等无奇不有,接二连三的升起坠落。总的来说,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多系哗众取宠,与历代以来的正统福音信仰相距甚远。

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

  十九世纪高张的自由神学与批判学,对基督教会带来挑战与冲击。在北美各地持保守信仰的基督徒,纷纷召开研经聚会表明福音基要信仰。于1895年在尼加拉 Niagara 的“圣经研讨会”,发表了“基要信仰五要点”:圣经的完全无误,基督完全的神性,基督为童贞女所生,基督代替性的赎罪,基督身体复活与肉身再来。1910至1915年,保守信仰人士出版了一系列十二册丛书,名为“基要信仰 Fundamentals”来解释明辨基要真理,驳斥新派神学的论点。自1920年起,持守基要信仰者被通称为“基要派 Fundamentalists”,以表明与“现代派 Modernists”之对立。

  自1940年起,基要派中有两种看法:一些人主张脱离已被现代派所把持的原属教会,与现代派来往的教会或信徒划清界限;另一些人则认为应与凡认同基要福音信仰的牧师信徒联系合作,不论其是否脱离原属接纳新派的教会。后者于1942年成立“福音派全国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称自己为“福音派 Evangelicals”,他们并与其他国家的福音派人士合作,于1951年组成“世界福音团契 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福音派人士立足于基要信仰,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参与,热衷传扬福音。透过神学院训练传道人,宣教机构差遣宣教士,出版神学书籍与杂志期刊,福音派的教会在世界各地发展蓬勃方兴未艾。

  自1970年代以来,福音派中有些人士受现代神学与圣经批判学的影响颇深,逐渐在基要信仰上采开放的立场。他们主张圣经在科学与历史方面会有错误,虽然在信仰与神学上是大体无误的;认为主耶稣是人得救的主要道路,但未必是唯一的道路。此种从宽解释福音的立场被称作“新福音主义Neo-Evangelicalism”,这些人士被称为“开放福音派 Open Evangelicals”。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自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国际宣教士会议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nference”之后,基督教各宗各派积极寻求联合。1948年正式成立“普世教协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其教义根基非常宽广自由,对直接传福音的委身薄弱,支持第三世界左派运动武力革命。所以,保守的福音派教会不愿加入“普世教协”此以基督之名从事政治与社会运动的团体。福音派人士于1966年在柏林召开“世界福音会议 World Congress of Evangelicalism”,1974年在瑞士洛桑召开“普世福音化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World Evangelization”发表“洛桑宣言”,强调在基要真理上寻求合一,在普世宣教上同心协力。

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发展

  东正教会的发展,在十九与二十世纪进入新的阶段,由于土耳其奥图曼帝国的瓦解,希腊、赛尔比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地国家教会兴起。虽然在二十世纪先后经历回教徒与共产党的统治,教会仍延续发展呈现生机。俄罗斯以及苏联各地的东正教会更是遭受共产政府极大的压迫,但是因其崇拜礼仪与教理问答的薪火相传,仍持续至今,作有力的见证。自1961年以来,东正教会就加入“普世教协”,与基督教主流宗派及天主教保持密切联系,他们反对政治参与,其影响主要是在神学研究与崇拜礼仪。

  天主教在二十世纪前半,仍采“坚持传统,反抗现代”立场。自1958年若望二十三世 John XXIII 当选教皇之后,情势有了改变。他看见教会应向现代世界打开大门,回应现代人的真正需要。因此他于1962年召开“梵蒂冈二次会议 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3年他去世,保禄六世 Paul VI 继任教皇主持后续的会议。总的来说,此次会议 (1962-65) 始终仍固守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只是在作法上现代化,例如:弥撒准用各地的方言,崇拜仪式可配合当地文化,给予较多的良心自由。此后,天主教开始与其他教派对谈,促进关系:与东正教会共同撤销1054年的互相开除教籍案;承认基督教为“分离的弟兄”;也派代表列席“普世教协”。

二十世纪宣教运动

  1934年“威克里夫圣经翻译协会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成立。透过他们与其他宣教机构的努力,到了1980年,圣经已被翻译成一千六百多种语言,使各地人们可用母语阅读神的话,认识主耶稣得着救恩。1949年,福音已传至世界各地,除了阿富汗、沙乌地阿拉伯,与西藏三地,有组织的教会在全球各国家建立。1950与1960年代,福音广传至非洲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到了1980年,非洲约有两亿基督徒。1970与1980年代,透过许多环球布道家,如葛理翰 Billy Graham 与包乐 Luis Palau 等,在世界各地举行大型布道会带领多人信主。特别是“学园传道会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在1978年所制作的福音电影“耶稣传”,在世界各地以多种语言播放带人信主,到1998年时已有十一亿人看过此电影。此外,中国大陆的教会在二十世纪后半,历经逼迫艰辛,但教会蒙主保守蓬勃发展,从1949年的一百万信徒,如今增长至有数以千万计的信徒。

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基督教会即将进入新的世纪,值此复杂多元的“后现代”时期,肩负神圣的福音使命,仍然有许多未得之民,且有两千个族群 people group 没有母语圣经可读。

  教会在许多地区仍遭逼迫,即使在民主国家也遭遇世俗化的试探引诱。而教会内部极端异端接二连三兴起。其实,这正是两千年来教会所经的天路历程。穿过历史的长廊,我们看见光明与黑暗,得胜与失败,合一与分裂。历史显明了人的软弱失败,更见证了神的大能恩典。神的主权旨意终必完全成就,神的救赎计划终必完全实现。教会唯一的根基,乃是主耶稣基督;主要建造神的教会,阴间的权势必然溃败。神的儿女应挺身昂首,广传福音直到地极,迎接主的再来,届时受苦争战的教会必成为凯旋得荣的教会。

  阿们。主耶稣阿,我愿祢来。

■ 作业(讨论题目):

1. ?说明十九与二十世纪“海外宣教运动”的兴起,及发展情形。

2. 何谓“圣洁运动”?“五旬节运动”?“灵恩复兴运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 ?何谓“新正统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其与正统福音信仰的区别何在?

4. ?何谓“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其与“新福音主义”的区别何在?

5.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发展情形如何?宣教运动在二十世纪的的进展如何?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如何?


答案

第一课 初代的教会

1. (1) “教会”是神的儿女、蒙召的子民所组成的团体,是敬拜上帝的所在,是基督的身体,是在圣灵中的团契; (2) 藉着主耶稣的死与复活,“新约教会”诞生了,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

2. (1) 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理由,表面来说是根据谣言误会以之为邪教异端,深入来说有下列原因:对罗马国教信仰造成威胁、畏惧基督徒成为强大势力而无法掌控、基督徒的爱融化当时社会阶级制度。(2) 关于逼迫的过程细节,见本课第二段“外面的逼迫”。

3. (1) 与基督教有关的“异端”是指:以基督教之名传讲与福音基要真理相抵触的信仰,其说法已离开圣经正统信仰者;

(2) 许多不同宗教哲学背景的人加入了教会,以自己原有的理念来解释基督教信仰,违背圣经的启示,离经叛道,就成了异端; (3) 诺斯底主义,以便尼派,幻影说,马吉安教派,孟他努教派。

4.教会以三方面的巩固措施来回应:主教监督制度,认信基要真理,确认圣经正典。

5. (1) “使徒后教父”是指在使徒离世之后的第二代教会领袖,留下著作见证; (2) “护教士”是指第二世纪时,著书立说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的教会领袖。

第二课 国教化时期

1. (1) 见本课第一段“康士坦丁的改信”; (2) 正面来说,康士坦丁的信主终止了对教会的逼迫,他善待教会并召开尼西亚会议解决教义之争,维护正统信仰,使教会在安定环境中发展;负面来说,基督教会从此成为罗马帝国的新贵,后来成为国教,政治势力渗入教会,导致中世纪教会的腐化。

2. 在亚他那修与加帕多三杰的领导下,细节见本课第三段“尼西亚会议”。

3. (1) 教会整体根据圣经,共同讨论制订信经,持守基要真理,面对时代挑战而带出积极正面回应。 (2) 325年,尼西亚,“圣子与圣父同本质”;381年,康士坦丁堡,“确认尼西亚信经,圣灵是完全的神”;431年,以弗所,“基督的位格为一”;451年,迦克敦,“基督的神人二性”。

4. 他们是“一性派”分布于不同地区,细节见本课“大公会议”段。

5. 见本课“重要教父与奥古斯丁”段中关于“奥古斯丁”的部分。

第三课 中世纪前半期

1. (1) 双重挑战:带领蛮族信主,教育开化他们。(2) 教会以“三化”完成使命:修道主义,教皇制度,宣教运动。

2. 见本课第二段“修道主义”。

3. 见本课第三段“教皇制度”。

4.帕提克自不列颠赴爱尔兰宣教,爱尔兰向苏格兰与英格兰宣教,奥格司丁从欧洲大陆赴英格兰宣教,英伦三岛向欧洲大陆宣教,宣教运动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互相支援,生生不息。

5.东西方教会的状况,除“三大运动”的发展外,要注意“第五、六、七次大公会议”,“回教势力兴起”,“封建制度崛起”及其影响;分裂的原委,见本课“东西方教会的分裂”段。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

1. 克吕尼运动,熙笃修道会,方济会,道明会。

2. (1) 教皇制自贵格利七世整顿中兴后,行情上涨;教皇运用三大法宝,凌驾君王之上,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权力达至颠峰。(2)经过“被掳到巴比伦”(1309-1377)与“大分裂”(1378-1417)后,教皇制一落千丈。

3. 见本课第三段“十字军东征”。

4. (1) 中世纪时,从学院中发展出理性分析法,后来亚里斯多德的著作又重现西方,促成“经院哲学”的崛起;然而,学者们如邦拿文都瑞与东司哥特等,日渐明白“理性”的局限性,所以自俄坎的威廉发表其“唯名论”之后,“经院哲学”就日趋没落。 (2) 亚布拉德,阿奎纳,邦拿文都瑞,东司哥特。

5. (1) 威克理夫,约翰胡司,撒沃那柔拉。 (2) 他们都高举圣经为最高权威,指出教皇并无最高权柄;他们都要照圣经来改革教会的腐败,其著作思想与勇气精神为后来的改教运动播下种籽。

第五课 宗教改革运动

1. 会议运动,人文主义,共同生活弟兄会。

2. 见本课第四段“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3. (1) 起自苏黎世的改教家慈运理,他高举圣经为唯一的权威,反对罗马教皇派的教训与作法,带动了瑞士诸邦的改教运动。 (2) 慈运理启动了瑞士的宗教改革,带领了初期的发展;加尔文承先启后在日内瓦领导改教大业,著述『基督教要义』与圣经注释,创办“日内瓦学院”训练各国改教领袖,成为欧洲各国改教的主力。

4. 见本课“荷兰与法国的宗教改革”段。

5. (1) 长老会起源于苏格兰,是诺克斯承袭加尔文主义所建立的“长老治会”的教会;(2) 圣公会起源于英格兰,是英王亨利八世脱离罗马天主教而自立的教会。

第六课 宗教改革之后

1.“重洗派”认为“抗议宗”的宗教改革不够彻底,坚持要废除所有传统,自认为唯有他们才是真教会,自立于“抗议宗”之外。

2. 成立“耶稣会”,恢复“异端裁判所”,召开“天特会议”。

3. 见本课第三段“三十年战争”。

4. 见本课第五段“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5.“敬虔运动”的施本尔与富朗开,影响了“莫拉维亚弟兄会”的亲岑多夫;“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宣教士影响了“循道主义”的约翰卫斯理。

第七课 十八与十九世纪

1.“美洲大复兴”情形见本课第一段;美国本土的异端教派,见本课第五段“独一神教与美国本土的异端要派”。“大觉醒”的产生都是来自圣道(圣经信息)的传讲,圣灵总是藉着圣经作工,带来复兴;“异端”的产生皆是背离圣经的启示,以人的看法解释作为最高权威,邪灵总是叫人离开或架空圣经,带来异端假道。

2.见本课第二段“英国的属灵复兴”,新兴的宗派与机构有:基督教青年会,救世军,普里茅斯弟兄会等。

3. (1) 本质是以人的自我为本,视“人的理性”为衡量万事万物的最高标准,弃绝圣经超自然的启示。 (2)导致一些学者以“高等批判学”批判圣经,背离以圣经为本的基督教信仰,在教会里带来新派神学与不信的恶心。

4. (1) 为要回应“理性主义”的挑战,尝试以合乎现代人胃口的理性经验作为筛检,来重造基督教信仰。 (2) 士来马赫自小受“敬虔派”的薰陶,注重主观经历感觉,渐次远离客观信仰真理;受康德哲学影响之后,就发起了“自由神学”。

5. 采取全盘否定的“反现代化”的立场,直到1958年。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1. 见本课第一段“海外宣教运动”。

2. (1) 见本课“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与“灵恩运动的发展”两段; (2) 三者的关系是:“圣洁运动”产生了“五旬节运动”,“灵恩复兴运动”是“五旬节运动”的第二波。

3. (1) “新正统主义”反对“自由神学”,但也不愿回到“正统信仰”,所以被称为“‘新’正统派”;“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神学”已过时,不能符合二十世纪的需要,必须更新,所以被称为“‘新’自由派”。 (2) “新正统主义”强调神的超越,“新自由主义”强调人的存在;这两派都不相信圣经本身就是上帝的话,它们都以“存在主义”为理论架构,都接受“高等批判学”批判圣经。虽然它们也使用基督教词汇,但与正统福音信仰背道而驰。

4. (1) 见本课第五段“基要主义与福音主义”。 (2) “新福音主义”是“福音派”中有些人士采取开放方式解释基要真理,不坚守“圣经完全无误”与“主耶稣是唯一的道路”立场。此妥协的“‘新’福音派”作法,与正统福音派的保守立场是南辕北辙。

5. (1) “普世教协”是自由派的作法;“洛桑福音会议”是福音派的路线。

(2) 见本课“二十世纪宣教运动”段。 (3) 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展望,看似黑夜已深,其实白昼将近,正如破晓时分:“黎明的光,越照越明”。因为主必快来,教会要广传福音直到地极,迎接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