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四章 教会的本质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Qbook.png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网页第四章 教会的本质,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教会论》
第一章 教会的设立
第二章 教会的定义
第三章 教会的职务
第四章 教会的本质
第五章 教会的组织
第六章、教会的政治
第七章 教会的权柄
第八章 作为恩惠之方式的话语
第九章 圣礼概观
第十章 洗礼圣礼
第十一章 圣餐圣礼


第四章 教会的本质

教会的本质

1.罗马教会

罗马教会把教会分成两个部分,并把教会本质归到外部或有形的组织体的教会。这政组织体是以教皇为顶点以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来组成,作为教导的教会(ecclesia docens),是上层建筑。其下面有接受教导的教会,即听之教会(ecclesia audiens, docta)。因教导的教会以教皇为顶点,组织成一体,所以是一个教皇。这组织维持教会的圣洁,单一性、圣洁性、普遍性、使徒性等等教会的本质特性和传统性都归属于这里。所以圣洁性归属于教会的礼拜模范和教义性决定、伦理性决定中,特别是圣礼和弥撒当中。教会的圣洁性不是信徒的内在圣洁,而是他们教会组织的圣洁。以无知的大众组成的听的教会,接受教导的教会带有准教会的性格,只是教会特性间接地归属于它。

罗马教会所说的教会首先是作教导的教会;离开这个外部组成体就没有救恩。‘nulla salus extra ecclesiam’这话是奚普里安Cyprianus说的。按着这话,认为以教皇为顶点罗马教会所具有的全教会,即以catholic组织的教会外面就没有救恩。特别是从多纳图donatist分立开始主张罗马教会以外没有救恩,所以因产生教会分裂而从罗马教会分离出去时,按这神学命题定罪了分离出去的教会。就这样他们认为新教也是分离出去的裂教,所以没有救恩。

他们认为教会不仅有救恩的分配,而且也有解释圣经的权威。所以把教会分成两个部分。他们认为圣灵是教会的专有,不住在信徒中。所以不让无知的圣徒看圣经,而使神的话语和教会隔离。

因为教会负责分配救恩,所以一般信徒们相信教会所教导的是真理就行,这就是信仰。教会占有神的话语。原封不动地相信教会所教导的教义。虽然不知道其内容是什么,但若不是真理,教会就不会传讲。所以要同意它,相信它是真理就行。只需要具有这个信仰。所以叫潜在性信仰(fides implicita)。按这信仰行善就成为救恩性信心,而达到救恩,这就是信心。

但是,强调神的话语的工作的新教拆了祭司和一般信徒之间的隔墙。认为牧师是话语的事奉者。不是牧师主管或主张礼拜,而是服侍话语。 没有耶稣基督的福音就象罗马教会一样行使高权威。牧师的权威不在于牧师本身和那称呼、祝福权上。牧师是服侍话语,所以因着话语的权威,牧师有权威,并受尊重。现今部分国家新教现象中突出的就是旧教化现象。认为圣灵的工作与话语是两码事。所以就成为一个问题。这就是罗马教会思想。

从缺乏话语,只强调圣灵的角度上,加尔文和宗教改革者们认为罗马教会与再洗礼派的疯狂人在同样的水平线上。五旬节派也是同样。为了圣灵充满而张狂,求圣灵再次降临。但是已经降临的圣灵怎能再降临呢?没有神的话语就象罗马教会一样。他们把人的宗教性感情兴起错误地理解为圣灵的工作。不负话语的轭,而认为自己的感情是绝对的,只有这时全部,错误地认为是圣灵的工作。但圣灵离开神的话语不能作工。宣布耶稣基督的人格个工作时、传达神的话语时圣灵作工。圣灵来到教会作工是为了见证绝对、荣耀基督。不是为了显现自己而来的。因基督接受荣耀,而圣灵也得到荣耀。但他们离开话语,而说圣灵洗礼、圣灵充满。因为没有话语,所以只能这样强调圣灵和圣灵体验。其根本和中心都是我,都是我作的,全部都是信仰英雄。使徒行传15章彼得、巴拿巴、和保罗的宣教报告上说神借着他们作了大事。不是在外邦人中借着他们行神迹奇事的报告,而是神通过他们行神迹奇事,使外邦人归到主面前的报告。不见义人,只显耶稣时神得荣耀,这就是改革神学。

新教礼拜中心是话语的宣布,现代罗马教会也是在这方面一起参与。罗马教会把教会本质放在外部组织体上,所以主张只有自己的组织体里有救恩,分离出去的新教就没有救恩。但现在把分离出去的新教也叫弟兄。1962年约翰23世召开第二梵帝冈公会议 。不是因着神学性问题(issue),而是为了教会在一个牧者下面成为一个教会,而先反省自己教会的问题,自己再整顿聚集的。其结果他们获得了把他们的传统礼拜模范改为与新教教会形式相似形式的大成果。礼拜仪式从弥撒中心转移到宣布话语和讲论、赞美、祷告的礼拜。一般信徒们可以看圣经、研究圣经、祷告和赞美。这就是新教和罗马教会成为一体的前期工作,也可以说是带有革命性的。

20世纪以后,原来主张教会以外没有救恩的罗马教会在只有基督教才是向神之路的问题上开始怀疑,并达到与异教对话的程度。罗马教会之所以这样主张,是因为他们在宣教上失败。

16世纪宗教改革时,因着宗教改革把罗马教会势力下的主要教会领域交给宗教改革教会而失去了很大部分地域。为了恢复这些,罗马教会把重点转移到宣教上,其对象的地域就是这一带。南美殖民地开始时,想在西班牙统治下面建立基督教国家,而在南美延续了天主教国家。 亚洲世界是传统上与基督无关的地区,所以把传教士派到亚洲而进行宣教。那以前是基督教会几乎忘记或抛弃传教。把使徒行传1章的传教使命的话语局限在使徒时代,理解为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应用,对那以后的几乎没有效力。宗教改革者们也几乎具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除了基督教世界-欧洲以外,没想到在另外地区传福音。

宗教改革正在进行的时候、改革者们认真改革教会时罗马教会大规模地往印度、中国、日本等地派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虽然从16世纪-20世纪,400年以上近500年传了福音,但几乎没有成功。除了菲律宾以外,只有极少数的、微小的人到教会来,没有成为社会主导势力,并没有扩张到带能力改变社会的地步。就这样到近世时,因着传教的成功与否,他们怀疑只有基督教才是向神之路的事。

所以,20世纪被称为罗马教会神学者的拉奈卡尔(K.Rahner)在他的《Schriften zur Theologie》(为神学的著作)中‘无名的基督徒’的项目上写了教会外面也存在基督徒。拉奈卡尔说“神在人的理性中启示了自己的存在,所以有理性存在的人都接近在神的启示,不一定非要信耶稣。所以大部分有可能性的基督徒也应认为实际成为基督徒。这是不以基督徒的名义生活,没有告白信仰的基督徒”这是在脱离教会化的欧洲社会,不出席教会也能过基督徒生活的情况中出了这样的文章。

到汉斯昆Hans Küng更具体地表现了这思想。他是因为主张教皇的有误说而引起轰动的罗马教会神学者。他是德国一个大学罗马教会神学部教授。他主张“象圣经有误一样,教皇也有误。教皇也作一个人,座在教会顶点引出礼拜模范和关于伦理。教义的教训时应有错误。”,因此从罗马教会派送的教授职务中被撤职,但他没有撤回或改变自己的主张。他的书《Christ sein》(成为基督徒)中有对此的深深的反省。“基督的救恩工作是为了一切人类,为了救一切人类而产生的。虽然近500年向世界各地传了福音,但福音结的果子实在是太少。反而,那个国家还停留在传统的自己宗教当中,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占在主导势力,而且他们的势力每天都扩张。若神为了救一切人类,成全了这么大的救恩工作,就他们应该都接受福音,归回基督教中,但实际情况不是如此是何因呢?这样看问题就很容易产生只有基督教才是向神之路的怀疑。佛教,印度教,儒教,伊斯兰教都教导爱和行善,也教导在人的生活之法和来世。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别的高等外邦宗教,都可以到神那里。根据这些神学,召开了第而梵帝冈公会议,对犹太人允许了救恩,对伊斯兰也是因亚伯拉罕后裔的缘故允许了救恩。在象征下面追求光的人也允许了永远的救恩。就这样把宗教多元主义成教义化了。所以外邦高等宗教也是到神那里的正常之道。基督教只是特别之道。根据这样的神学,罗马教皇所到的地方就招待新教领导,还招待另外宗教领导试图对话。

这样主张的根本是巴特的神学。到巴特的时代重新地解释预定教义,而不说传统改革教会所说的神所拣选的百姓。借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神抬高并尊贵人性本身,他选择了全人类。上帝抛弃耶稣基督时,所有的人类都被抛弃了,并且把那耶稣基督从抛弃被拣选时候,全人类都被拣选了。所以,巴特的被选教义中没有尖锐的对立,只有灿烂的光。全人类都能达到救恩。教会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的差异只是一边人借着传播而明白已经得救的事实,另一边人还不认识。见证福音不是宣布,而应该用对话来叫他们明白。

巴特的这神学思想不仅影响了罗马教会,而且也影响了新教。所以有些人这样教导人:“另外异邦宗教,即高等宗教也有救恩,另外高等宗教也是向神之路。”罗马教会和新教一起让给他们神的美意,即只有靠耶稣基督是救世界之路,而认定其他宗教也是救恩之路,并各宗教之间进行对话。

传教失败不是另外也有向神之路的原因,而是没有正确地传福音的缘故。保罗说福音是神的大能、权柄,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所以,保罗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世界全部要使它福音化,而等待自己所在的时代主会降临,并且想把自己所知的里面天地都要福音化。外面也应该履行把福音传到地极的主的命令。福音之道不是遗传的,也不是继承下来的。人出生时都自然出生。直到地极,并接着时代,,每个时代都要传福音。

2.改革教会

教会的最根本是圣洁。改革教会把教会的本质放在信徒的内在的、属灵的交通。所以教会一直是圣洁的。把信徒的圣洁的交通认为教会的本质的原因是因为与基督联合。因着与基督联合,就能建立教会,信徒进行交通。圣灵成就这事情。因为圣灵住在教会里面,作与基督生命连接的工作,所以使信徒圣洁,信徒的圣洁的交通成为可能。与基督联合而一个生命来生活,并被称为神的子女。

一般都认为圣灵降临那时刻开始成圣,但其实不是这样。基督的圣洁是信徒圣洁,就这工作是圣灵所作的。圣灵作工使基督的圣洁与教会相联结,而使信徒圣洁。之所以信徒圣洁,是因为基督的生命来到他里面,教会圣洁的根本就是基督的圣洁。信徒所具有的圣洁是基督的圣洁。圣灵来到我们这里,以与基督活着的同样的生命而活,所以让我们能给战胜罪,而与基督的圣洁联结。

基督不在空中作工,而是与话语一起作工。圣灵的工作是通过话语,与话语一起成就。所以教会只要通过话语从能存活下去。要把教会作真正的教会,并使圣灵居住,就应有正确的话语的宣布。话语的宣布就是教会的生命。教会作为神的子女的母亲,能够包容全时代、全信徒是因为有话语的宣布。所以加尔文就反复了西普里安(Cyprianus 约200-258年;早期教父)的‘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教会外面没有救恩’这句话。这不是象罗马教会一样组织化的教会外面没有救恩的意思来应用,他的意思是教会作为信徒的母亲,一切信徒都来到教会接受神的话语的教导而活;只在教会里面能与基督联合,没有与他联结的就没有救恩。因为没有与基督的生命联结。只要与基督联合的人都属于教会,并要到教会来接受神的话语的教导,而在自己里面的基督的生命能够存活,灵魂也得以成长。所以没有与基督联合,就没有救恩。

信徒以话语来交通,才叫圣洁的交通。以话语交通时圣灵作工作。那里就有话语的工作。没有话语就只强调圣灵,最后还是回到体验当中,与神秘主义,自由主义没有区别。基督教不是无视体验,其标准是话语,应按话语的标准解释体验,不应该以体验来解释话语并下结论。

改革教会的特征的根本是话语的宣布和信徒的交通(comm unio sanctorum)。从使徒时代开始有话语和劝勉、安慰,并彼此分享物质,特别是分享属灵的恩赐。没有这些就组织化体系占优势,组织会代替它,都由宗教热心来占满。恩惠会减少,属灵工作退步而成世俗化,而成为一个社教团体。没有话语的聚集就会变成社教团体,只剩下仪式。缺乏话语教会就不能以教会而存在。没有真理就不是基督的教会。新教的生命在于话语的宣布上。所以担任话语的牧师,应完全投入于话语的宣布和话语的解释中。宣布话语的时候,信徒的生命苏醒、明白罪、悔改、心里有喜乐和平安,应推动他们再次与基督的生命联结,更进一步走进圣洁。


教会的属性

拉丁语的使徒信经中有Credo unam ecclesiam sanctam catholicam ,即我信一个圣洁的天主教会。Una Sancta Catholica Ecclesia(一个圣洁的普遍教会)从这里出现教会的统一性、圣洁性、普遍性。这属性主要属于无形教会。可是罗马教会把这些决定性地认为是属于有形教会的。

统一性

教会是以基督为首,在基督里面合而为一,成为基督的身体。在这方面上,超过时代个场所,是一个教会(Una ecclesia)。个别教会是与唯一元首基督联合,作与基督生命联结的肢体被种在基督里,所以教会是一个,是神圣的基督的身体, 与基督成为一体、一骨的奥秘的共同体。所以,不能分开基督的身体一样,基督的教会也不能分开。圣灵把基督和教会捆为一体。一切肢体因着圣灵的工作,被种在基督的身体上,绝不分立教会。这统一性在信仰告白和礼拜中出现。信仰告白是不能强迫地要求,应自愿地、真实地告白信仰,违背意志的就是暴力。

罗马教会把外部的可见的统一性为教会的统一性。以教皇为顶点其下面有分布在世界的、作为组织体的教会,在这个角度上叫Catholic。

2.圣洁性(Holiness)

教会的最重要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圣洁性。罗马教会把教会的圣洁性放在外面仪式和教导上,在教义、伦理和礼拜模范上谈到圣洁。他们认为教会的圣洁就是这些的圣洁。

改革教会认为教会圣洁是因为基督圣洁。(Una Sancta)(一个圣洁的教会)是与基督的圣洁的生命联结,以基督生命而活,所以是圣洁的。在这方面上基督和教会是一致的。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以改革教会认为教会的圣洁在于信徒的圣化,因为都在基督里面。圣灵把基督的圣洁带到教会,并应用在我们身上,所以实际上虽然不圣洁,但原理上是都圣洁。信主重生的时候基督的圣洁来到我们这里,这时圣灵不是独自成就圣洁。先把基督的圣洁带到教会里面,然后圣灵作工把基督的圣洁的生命在我们当中应用,并成长。

圣洁就是离开罪,信耶稣以后成为新人,但旧人也常与我们同在。旧人和新人在时期上不能区分。叫旧人死,叫新人活的事是一直到死同时作下去的事。叫旧人死,而新人就活;因新人活了,旧人就死。旧人死去,回到新人的事情是因圣灵在话语的宣布当中作工而形成的。与基督的联合不是物理的联合,而是人格的联合。所以话语的宣布持续下去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基督的生命之供给,而继续维持与主的人格的交通。因为是伦理性、道德性、属灵的结合。所以得到话语的供给,新人才得以过新生。没有话语就没有圣灵的工作。话语的宣布决定教会成为圣洁,和圣洁地存活下去。话语被宣布时圣灵作工而产生。对罪的认识和与罪的斗争。话语没有被宣布时不会产生这些。保罗在哥罗西书12429中所说的一样神的神秘的美意是在基督里成全完全人。直到这个程度应讲道跟着。所以,加尔文经常强调纯粹地宣布话语。这就是加尔文与别的改革者不同的地方。

教会的圣洁是以话语的宣布和劝惩而决定并维持。教会虽然在原理上圣洁,但实际上都不圣洁。所以教会应该常常努力成为圣洁教会失去圣洁性的话就不是教会。教会应直到最后努力很好地维持圣洁。为了维持圣洁而劝惩。教会的圣洁就是圣餐的圣洁。

为了保守圣餐的圣洁行使劝惩,在罪面前得平安是等于正面排斥基督的身体,是损毁教会的圣洁。不仅在伦理道德上,在教义上也是同样。在伦理上不能行使劝惩,就在教义上也是不能行使劝惩。当然劝惩是外在的,是应该内心得到更新,作新人。在外表上的劝惩不是结束。所以应该有话语的宣布。话语的宣布决定教会的圣洁,维持圣洁。

圣洁的教会就是神的救恩工作的目标。他的救恩工作的目标就是得到圣洁的百姓。因为神是圣洁的,所以他愿得到圣洁的百姓。神为了使他们圣洁从埃及救以色列后在西乃山与他们立了约,赐他们律法,使他们作为神的立约百姓过圣洁的生活。

出埃及记195-6“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利未记1145“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作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这些话语现在我们当中也适用的。为了使我们作圣洁的百姓,从世界中救了我们。主是圣洁的,所以教会也要圣洁。圣灵降临是为了使他们作圣洁的百姓。圣洁的教会就是离开罪的教会,为了此事圣灵在教会作工,神不能到有罪的地方。若神充满地来,就要完全地除掉罪。教会除掉罪,远离罪,神才充满地居住。末世中神在他所救赎的百姓当中充满地居住。神在圣洁的百姓当中居住。这就是神工作的最后目标。

普遍性(catholicity

使徒信经拉丁语原本Credo una ecclesia sancta catholica apostolica(一个圣洁的使徒性公教会)catholica就是公,即普遍的意思。可是罗马教会过分强调ecclesia catholica ,所以路得想除掉 Catholica ,而改成Gemeinde(共同体)。西方新教也是不用Catholic,而改成普遍教会(universal church)。我国使徒信经也是把ecclesia Catholica翻译成公会,但实际上公教会才是正确的意思。公教会指的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存在的完全的一个统一体,全时代,全信徒,全部包括形成一个统一体的普遍教会。

罗马教会是以教皇为首,全世界都遍满;没有不存在的地方的教会是意义上叫Catholic。以教皇为顶点组织一体,遍布在世界的外部性组织体。用这样的教会的包括性主张教会的普遍性。当然,那样的意义上因罗马教会在欧洲、亚洲、南美、北美、非洲都存在。所以也可以说是Catholic。但真正的Catholic是因着基督的普遍性。

改革教会把教会的普遍性放在基督的普遍性上。从人类历史的开始到尾,在地球上存在的人类种族全体都以基督为首时叫普遍教会。基督作为教会之首包括一切教会。所以与此联结的教会是普遍的。把联结在自己身体上的肢体,都用自己的身体包容,所以万代,万民都是一个教会。就这样以基督的身体,与基督的生命联结在一起的教会才是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真正的普遍教会。基督的教会是与基督的生命联结的又属灵,又神圣的教会。所以可见的地上教会也不应该分离。若教会是一个教会,并圣洁的普遍教会,就教会是一个,不可能是两个。分离教会就是分基督的身体一样,是可憎的事。若无形教会是一个,就应努力持守合而为一。因着教会的统一性,教会全体上就一个教会。并且因着普遍性各教会也是全体上形成与基督联合的完全的一个有机体。

基督的教会因着其普遍性,在人类历史当中没有不存在的时候。亚哈王时好象不存在教会一样的时候也留下了七千名。7年患难时期也是教会在地上通过患难,直到基督的再临,神把教会保持下去。那时,都包容主的百姓。其教会不仅包括地上的教会,而且也包括天上教会的普遍教会。那时因着神的创造和救赎会永远赞美神。

教会的任务是在基督里赞美神的荣耀和恩惠,直到最后神做工作使敬拜神的教会存在这地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逼迫时也不要消灭。这就是神的护理。为了赞美神的事持续下去,神使教会一直存在,并通过教会救一切要救的人。看启示录上的天上礼拜就知道,天上的两个主题就是创造和救赎的恩惠。所以不仅要赞美救赎,而且也要一起赞美创造工作。因为有创造,所以就有救赎。我们如果忽略神的创造,然而只强调拯救的话,容易误解将创造看成为新的创造了。基督的救赎不是新创造,而是最初创造的恢复。所以救赎总是以创造为前提。神把保守并保存创造的祭司长的责任交给了万民基督徒。现在是罪和咒诅的进行当中,而容易伤害创造,这时万民正有保存创造的责任。

我们的礼拜应象天上礼拜,献上感谢神的创造和他的救赎恩惠的赞美。在地上神也做工作,直到最后与天上的教会一样。不要停止对神的创造和救赎恩惠的赞美。神安放教会赞美神之名,自己荣耀的心。好象教会不能存在似的艰难时期也保守了它,使它不要停止对神的赞美。

使徒性(Apostolicity

初期教会在尼西亚信经(The Nicene Creed)里第一次加上教会的使徒性(apostolica

所以,成为一个圣洁的使徒性的公教会,初期教会强调使徒性时表示继承监督权。很多的异端分派奉监督权来工作,因此根据监督权的远缘主张公教会和使徒性。

罗马教会是特别地强调使徒性。罗马教会主张的教会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使徒性。按罗马教会的话,建立教会的主耶稣把教会建立权和主所具有的权柄、救赎的权柄和救恩的权柄赐给了彼得,而赐给彼得的权柄传承给罗马教皇了。所以主张罗马教会是使徒性教会。教皇是直接继承使徒性权威的人,继承基督之权柄的神的唯一的地上代理人。但罗马教会的这些主张没有历史证据。

彼得在罗马死是事实,但在罗马建立教会或把监督权赐给罗马监督等是没有证据。当然彼得在罗马期间应该是帮助了教会。在罗马不仅是一个教会。所以他也许帮助了其中一部分,但历史上没有彼得建立罗马教会的证据。并且,若彼得主管罗马教会,就按保罗的性格可以知道很可能不写罗马书。若彼得领导罗马教会,为什么保罗给他们写信呢?罗马教会认为初期教皇是彼得,但没有可认定的根据。在历史上或教会史上看彼得在罗马殉教是事实。但没有彼得建立罗马教会的证据,也没有任命自己的继承人以后死的证据。但罗马教会还是主张彼得的监督权被罗马教皇继承。英国教会(Anglican Church)也一样,教会的使徒性放在监督的继承权上。认为他们也是从罗马教会分立的,所以也一样继承监督权。

当然我们不能是非彼得建立教会的特权。使徒们就是建立教会的人。最初因着使徒建立了教会。其中特别彼得是首使徒,是实际上建立教会的人,彼得在五旬节代表使徒讲了道。当天悔改了三千多人,几天后又五千名悔改了。所以教会增长为八千名以上,一万名的教会。为了救赎和财政管理立了执事,实际地引导了教会。虽然使徒们都一起做了工作,但使教会成为真正的教会而打基础的人就是彼得。呼应马太福音16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所说的主的话语彼得告白自己的信仰,同时建立教会的事情上彼得作了很大的工作。那以后与约翰一起作为教会的柱石。在巩固基础和指导的事情上作了决定性作用。(加29)那以后在耶路撒冷教会有了逼迫,彼得进了监狱。并借着天使奇迹般地出狱,后来避开希律到别处(行1217)但不知道去了哪儿,那以后没有介绍彼得的行迹。

15年以后彼得初次出现耶路撒冷使徒的公会议以前主的弟弟雅各指导耶路撒冷教会。所以彼得的权力大幅度地减弱了。加拉太书21114的话语也说明彼得权威的减弱。耶路撒冷公会议的决定不是因着彼得的权威而决定的,保罗也同样如此。以雅各为首的耶路撒冷教会的领导的雅各的门徒们来到安提阿主张让外邦人遵守律法和福音引起的问题。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决绝不了。决绝这问题的钥匙在主的弟弟雅各权威下。彼得作了准备的工作,但雅各来决定了。雅各由于使徒们的意见,决定了外邦人也借着信心得救,而且律法不是得救的道路,而是立约的百姓的生活法则。这样明明白白决定是使徒们的功劳,还是雅各对基督教作出的决定性的功劳。

彼得权威减弱中可以看出使徒性不是从彼得来的。使徒性教会的特性在于使徒性宣布的继承上。使徒所宣布的耶稣基督的宣布和权威,在他们死后与他们所宣布的话语联系在一起。使徒性证据是基督的人格和工作。即十字架和复活就是使徒看过和听过的全部。所以教会的使徒性在于使徒性证据的持续上。我们也是若宣布基督的人格和工作,就继承使徒权一样,参与使徒性权威。


三、教会的各样性格

1。战斗性教会和胜利性教会

战斗性教会

教会存留在地上时一直与罪和恶作斗争。因着教会的本性,与罪相接触就排斥他,而与他斗争。圣洁首先在教会里使使徒们断绝罪。与罪的斗争表现是话语的宣布和圣灵的工作。明白罪而悔改时候,若没有话语的宣布也不能成全。借着话语的宣布,对罪和恶产生敏锐的感情和警惕心,也明白罪是什么。借着律法的宣布绝不引起悔改。借着福音才有可能。律法反而使人僵硬,诱发反感。应常常指示基督的血,借着基督的血被饶恕,使他们断绝罪。神不是使旧人完全分离,而是通过继续的斗争去掉他。所以常常需要斗争,并以前的罪的习性再次出现时,不是靠我的力量能断绝,而是因着基督的血,十字架的恩典来断绝。

经常以基督的名向他的血呼求,而能战胜罪,并悔改。这样的悔改才能被神悦纳,并饶恕,单单罗列罪并不是悔改。靠我的力量是不能。我们的斗争总是向基督的血呼求,以基督的名求饶恕而被饶恕,从罪中改正过来。

五旬节派和阿明尼乌神学是接受第二个特别恩惠,即圣灵洗礼,就得以完全,达到完全的阶段。并能付出完全的爱。卫斯理也认为对爱得以完全。但穿着肉身在地上生活的人中没有完全圣化的人。象路得说的一样用我们的手不能埋葬我们的旧人。我们是为我们的旧人挖坟墓的人。但我们不能自己埋葬我们自己。所以话语的宣布应持续下去。在我们里面罪经常作工。所以能除掉罪,脱掉旧人的话语的宣布应持续下去。

重生以后与基督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继承了基督的圣洁。所以在原理上虽然圣洁,但实际上就不是。我们穿肉身时,不能完全脱掉罪和恶。所以即使在基督里成长为完全的人,但还是用神的话语教导并劝勉。教会的使命是造出圣洁的神的百姓。为造出在基督里完全的人,教会持续作斗争,直到最后。教会设立的根本也是因着话语的宣布而设立,并教会维持圣洁,使教会成为教会的事情也是借着话语的宣布而成就。所以改革教会总是强调解释后宣布的话语。真正宣布话语时,进行圣化。但话语的宣布减弱,罪就繁衍。对显露的罪恶的劝惩有停止受餐,解除职分,最后出教。但现在没有几个劝惩的教会。若没有劝惩就不是战斗性教会。无条件地以爱来覆盖,就等于是辱骂基督的教会,使恩惠没有以恩惠来显明。神的法总是十字架之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十字架是神的爱,但与公义之法结合在一起的。以恩惠来越过公义,十字架就没有地方站立。没有十字架的悔改,不能被神悦纳。所以是糟踏恩惠是辱骂基督。没有劝惩,罪就繁衍,教会会抛弃圣洁。这样就沦落于宗教团体或祝福宗教。祝福宗教没有善恶是非。伦理性决定只在于圣经宗教。只说祝福就不能绝对地交托给伦理性神的旨意和要求上,只有丰裕和生产。

所以迦南宗教中焚烧子女献给巴力神也不当作是罪。这是只在先知的眼中是可憎的。他们不管这样可憎的罪恶,没有罪的意识。我们应该恢复智力以后,再享受丰裕。所以祝福宗教与伦理无关,与完全献身和全人格的顺从无关。总是有双方的给予和接受。所以祝福宗教没有罪的概念。而且没有伦理的深刻性。只强调祝福,劝惩就消失。只是接受丰裕和生产达到目标就可以。

在教会停止劝惩就不能劝惩社会。这样教会就不能改变社会。只是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事情是与教会无关,这就是直到现在的神根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我们的全生活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劳动,工业文化学问等一切活动领域中按神的话语建立秩序。应正确地教导,按劳动得到代价的社会正义。应指点社会上的恶,阻止罪的习俗,应按圣经的教导使他们改正。

荷兰的神学者A. Van Ruler主张十字架是政治的中心。十字架解决了罪恶。政治的根本就是除去恶和混沌,建立秩序。所以说十字架是政治的中心。神借着基督的救赎不仅在教会里除掉罪,而且在教会以外的世界中也作抑制恶的工作。

为了抑制罪,建立神国,而建立的市民政府。政府抑制恶,主张善。所以能造出市民生活的环境。这样百姓都开发神的创造。在末世,其结果都编入于神国,使创造主得荣耀。因为市民生活有保障,所以宣布神国的福音。国家是教会的外部生活环境。国家与神话语的教导无关,要行使关于救赎工作的环境和百姓生存的事情。为了这些事情,建立了国家,政府。市民政府也是神国的服事者,其目标是神的国。政府不是撒旦的领域。那是路得的两个王国理论造出来的罪恶。只有教会是属于主的。国家,社会不是与基督无关。基督救赎以后,不仅是教会,国家也是都在基督的权势之下。天地的一切权势都归于基督,在基督那里有这权力。国家,社会成为基督的统治领域。所以神国的话语之法进入世界国家的统治中,而世界可以存留到基督再来。所以使十字架的全能行使在一般社会中,这就是基督徒的责任。教会对国家应按话语说明怎样统治国家,教会有这样的先知使命。使他们明白国家之首和教会之首是同样的基督,使他们站在基督的权威下面。按其话语的教导,在神面前正确履行为神国的自己的责任。这样神国被建立,并兴旺。到末世国家也完全编入于基督的救赎之中,而结束教会和国家之分。在基督里形成有机统一的神国。在末世要完成的神国中,为神亲自治理的完全的神国,神建立教会和国家,为神国服事。所以国家对教会的责任很重,但因国家不知道这事情,所以教会对国家的责任根本上更大。

胜利性教会

胜利性教会是再也没有与罪斗争的教会。与罪的斗争结束,而终结痛苦与苦难的完全的教会。但在地上与罪的斗争而得胜利就是胜利教会。地上教会与罪斗争中看起来好象输了,但神使他成为胜利的教会。靠我的力量虽然不行,但靠基督十字架宝血的权势得胜,最终还是这样成就。在这个方面地上教会也算是胜利教会,但实际上与罪的斗争完全结束的教会不是地上教会。指在天上的与罪的斗争不再进行的完全的教会叫胜利教会。

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

改革神学是因着选择教义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

无形教会

无形教会是从亚当开始,到最后被拣选的人类历史最后出生的人为止,包括神的一切选民的教会。包括生存的现在基督徒和已经在天国的教会。所以是普遍教会。但把现在地上教会叫无形教会时是不是其意义,而是指真正重生后以神所拣选的百姓,与基督联合的人们形成的教会。

与基督的联合是神圣的联合,所以不知道谁是真正重生而与基督联合,被基督的灵支配的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叫无形教会。在宗教上过完全生活的人是因着宗教热情和为填充宗教欲望而作的还是为什么这样做,这是用我们的肉眼不能识别。虽然知道一点,但这样的分辨是由神来分辨。神没有让人判断。选民是只有神知道。所以因着选择教义,靠圣灵真正重生,与基督神圣地联系在一起的信徒来形成的教会叫无形教会。

在这里区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但不是两个教会,只是一个普遍教会。重要的是那教会是真教会,还不是真教会。加尔文最终也比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更强调真教会。

有形教会是神国的设立机关和传播机关。另一方面与神国一致。教会传播神国,而召集了神国的百姓。所以把教会放在各国各族类当中,使他都包容,并交托圣灵和话语,使他作为神国的设立机关来工作。以圣灵的权势传福音时才能召集神国的百姓。神把神国的设立和扩张委托给教会。接受基督的十字架,作为真正与基督联合的人,并作为神国的百姓而被拣选的神的百姓,都使他们属于教会,在那里被训练而成长。所以地上的有形教会也是普遍教会。无形,有形教会也并不是两个教会,而是只有一个教会。

有形教会

与基督联合的人,他的信仰就自然地显露出来。这就是信仰告白。信仰告白不是个别的,而是教会全体性地形成。教会把告白信仰的人都以基督徒来接受。通过信仰告白聚集成教会时,信仰是以行动来表现。所以是有形的。教会聚集,礼拜,赞美并交通,为了维持这些建立最小限度的组织。这样显露外面的就是有形教会。所以根据信徒的信仰告白和行为,在话语的宣布和圣礼的执行,在外形组织和政治上教会成为有形的教会。最重要的是话语宣布和圣礼执行并劝惩。所以有形教会若没有组织就不能成立。这组织是与基督联合的一个身体,所以需要有机体的组织。

作为有机体的教会和作为组织体的教会

这一区别只能用于有形的教会。

作为有机体的教会

基督徒不能作为个别的信徒而活,而是作为基督的教会而活。神以主基督的名召唤,种在基督的身上,形成神圣的基督的身体,从而形成教会。不是一个两个的个别信徒聚集在一起互相联结形成教会,而是从根本上与基督联合,种在基督身上,从而成了一个身体,可以形成教会。从而教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身体。

在所有的团体或组织体中,没有一个比身体更始有机体。使徒保罗说教会是基督的身子,信徒各作肢体(哥林多前书1227)。因为基督的教会都以基督的生命而活。所以形成基督有机的身体,互相平行地联结,所以在信徒的交通,信仰告白,与罪的斗争当中表现为有机体和同一生命共同体。所以若罪入了教会,就不只是对犯了罪的人有影响,而是对整个教会都有影响。当然整个基督教都是一个教会,但每一个教会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所以如果牧师,长老,执事,一般信徒犯了罪,就不只是对其当事人,而是对整个教会都有影响。因为教会全体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有机体。所以整个教会在一起与罪斗争。

罪入教会,会受到很多伤害,但不会解体和瓦解崩溃。因由基督的血救赎,由基督的生命成了有机体,所以即使罪入了教会,受到伤害,那教会也不会消失。当然也有这样的教会,但那种教会不是与基督的生命联结的基督的身体,而是宗教团体。

作为组织体的教会

因教会与基督的垂直联合,所以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就可以进行信徒间的平行的交通,所以这有机体表现为组织体。因为这样的有机体的形成需要组织。组织必须能够连结所有与基督的生命连结的所有生命。让所有的信徒都参与这个交通。组织必须最小化,必须是全体都能参与的有生命力的活动体。让交通活起来是牧师的责任。

组织过多会减弱恩惠。组织必须是最小化的,有机的连结,保障教会的自由。教会本来是自由相聚的地方。如果过多地束缚在组织上,则很难进行基督徒的正常的生活,恩惠消失。一个人不适合多个职分。身体疲惫有悖于神遵守安息日的法则。主日应该是礼拜和安息的共同完成。活动过多,有时也有助于信徒成长,但很容易转变成宗教活动和热情。教会过于庞大,变为教区化,则丧失了信徒间的交通。应该去附近的教会,留在地域的教会。教会汽车在主日应该休息。连主日都工作是不好的。重点应该是安息和礼拜。“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的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子,奴仆,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作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有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埃及记20811

唱诗班也是,因外面都成了神的祭司长百姓。所有全体教会应一起赞美神。在旧约教会中,只有利未支派的祭司长能参加唱诗班。宗教改革前在西方教会只有唱诗班能赞美;宗教改革以后扩张到一般信徒。但为了防止观看加尔文取消了唱诗班。罗马教会由只有唱诗班赞美到第二梵帝冈公会议(19621965)以后,礼拜规范变为一般信徒也都赞美。我国到1970年代才完成这件事情。改革教会没有唱诗班的传统。作为神的祭司长都一起赞美。唱诗班不能完成完全的安息。而且不能将唱诗班和长老席单独设置造成二重构造。基督徒都是“贵族”。不能设置特别的贵族。

教会的职分是事奉的职分。一个人兼任几个就难以事奉。教会的职分应按所受的恩赐分别担当,不足之处应互相补充。因为受了恩惠,主的教会是为建立主的身体的事奉的职务。基督作为事奉者事奉而建立了教会。所以,教会的职分都是事奉的权威,是因神的话语和恩赐的权威,而不是在世上左右的那种权势。教会的职分,事奉是其根本。为了这事奉,教会为了交通和救济,传道和行善而建立组织;教会的组织都应以事奉的职责最小化组织。

基督的教会是一个身体,所以信徒的交通是很重要的。通过交通,为了相互的信仰成长,将各自的恩惠分享。互相安慰,激励。为了在遇见困难的时候不失望而让信心成长,而相互分享基督的爱。用基督的一个身体,互相照顾软弱的肢体,一同参与基督救赎的恩惠。通过交通达成信仰的生命共同体。所以教会不仅要交通,而且还一定要救济。互相分担重担,分享各自享有的东西。神的国包括属灵的和物质的,教会外的救济也一定要进行。

教会第一位的任务是传道。整个教会都要成为传道的教会。教会的方向必须一向是传道。不能强行带到教会,让其加入,被组织束缚,以增加数目来确保自己的权威是不对的。以基督的生命联结的生命体所组成的教会,尽管数目小,但却能做好事情。必须是信了耶稣得到重生加入教会,自发地形成信仰告白和信仰行为。强行带到教会进行登记是罗马教会的方式。一旦进入了教会,教会就会负责拯救,所以就放心。这样的方式没有了得救的喜乐,没有用真盼望和能力事奉神。传道必须与圣灵的作工联系在一起。牧师作为话语的事奉者谦卑地好好准备话语,让人们成为基督徒。要让人成为穿着基督的形象的神圣的神的百姓。这时牧师最大的责任。讲道和教育是牧师的两大职责。不仅讲道,教育也要由牧师负责才能做好。主日学校教育也必须由牧师负责。

牧师是话语的事奉者。他因为宣布了神的话语也受权威和尊敬。祝福亦由当天讲道的牧师根据讲道的话语的权威来祝福。不是因为举手祝福而受尊敬。因其宣布了话语,因为那话语才受权威和尊敬。是作为话语的事奉者的权柄。讲道是有关人格的事情。因此讲道者的圣化是重要的。若按话语生活,信徒就接受这话语。而且在按神的话语生活的时候,牧师也有了属灵的眼。可以正确地劝解信徒。并不是左右信徒,教会总是长老体制,讨论体制。

各个时代的教会

教会从伊甸园开始,持续到这个世界的末日。神从人类历史的开始到结束将称颂神的荣耀和德的百姓存留到这个地上。神为了自己的荣耀进行了创造,特别为了赞美自己的名而造了人。为了这个使命产生了教会。所以在似乎那里都没有神的百姓的时候,再怎样微不足道,神也将自己的百姓留在这个地上。为了教会的保留的神的美意直到世界末日。当敌基督掌管世界,事奉神被原则性地封锁和困难的时候,仍旧会有告白主耶稣为信仰讲道的人,教会也会一直存在。世代论认为主耶稣再来之前的混乱前教会被废止升天,地上只有不信者,但教会一直存在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存续期间,赞美神,敬拜神。

神一开始计划将全部的创造作为自己的国,但因罪的堕落,就采用计划的形态让人类回到他身边。从人类历史开始的影子形态的教会建立实体的教会。所以教会经历了多种阶段的形式。

族长时代的教会

在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是赞美神的教会。亚当被立为神的祭司长赞美和敬拜神。堕落以后似乎是亚当召集家族进行了家庭礼拜。从改隐和亚伯献祭可推断从其父亚当那里学了祭祀的方法。在洪水的时代,存留在挪亚的家庭,他们8名家族就是全部人类,是神教会的全部。

其后选择了亚伯拉罕以后,区别了亚伯拉罕的家族,使他成为神特殊的百姓。不只是亚伯拉罕的家族,联仆人都一起参加了祭祀。族长时代的教会在敬虔的家庭表现得很好,亚伯拉罕的家庭是最优秀的教会。

神恢复起初的立约关系,所以为了最终使人类恢复与自己的交通关系,刚开始就便教会以家族或种族为单位建立。不使宗教变成个人的事情。被创造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神和人的交流关系,即宗教的问题。人类历史从与神的关系的设定,即作为同伴的关系的设定开始。这一神人关系就是人类历史运转的轴。因神建立了家庭,所以人类历史从家庭开始并进行。小家庭产出了生命,成了形成社会的出发点,基盘和核心。从家庭开始了人类历史的全部。

所以教会存续在家庭中表明事奉神这一生命最基本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人的私事,而是全家族,全社会的事情。祭司长虽然是家长,但一向是由女人准备并介入事奉人的活动。没有女人的共同参与,宗教就不成立。家庭被破坏,就不能好好进行事奉神的活动。家庭要努力使社会抑制罪,使其成为事奉神的共同体。不应让不信的人毁谤事奉神的事情。如果不能低档社会的恶,则个人要灭亡,家庭要灭亡,那个社会要灭亡。把宗教变成私事是因为根本主义的影响。要让全社会按照神的话语的法和权柄来运转。不是当成一个宗教进行礼拜行为和仪式,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当然因为礼拜行为是事奉神的事情,共同满足人类最深层的宗教要求,因而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不仅是个人的敬虔,让全社会成为神的国更是宗教的事情。

摩西时代的教会

出埃及后,神与以色列立了约,以色列被组织为一个国家,形成了神的教会。以色列形成了国家教会,教会以国家的形态存留。教会 也不能离开国家而存在。外国人只有入了国籍,才能参加教会。国家的范围和教会的范围其外形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存在只有在教会作为教会存在时是可能的。耶和华的宗教不能存在的时候国家也不能存在。教会离开国家不能存留。教会和国家从外表来看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教会和国家的范畴是不一致的。教会严重堕落时,即耶罗波安的时候,亚哈斯的时候,玛拿西的时候国家的范围也缩小了。教会复兴时国家才能存在,发展。在当今的世俗化和普遍化的教会中,也是同样。只有当教会复兴时社会才能兴盛。

这个礼拜的最高体现是在耶路撒冷的中央圣所进行的礼拜。关于从何时起在一个圣所作礼拜,旧约学者之间有很多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在一个地点即耶路撒冷的圣所作礼拜是约西亚王的宗教改革以后的事情,由此推论在这以前也是在耶路撒冷礼拜,并记录到圣经里的。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建造耶路撒冷圣殿之前是在神的约柜所在之处礼拜。即使是在约柜所在之处,也去示罗,拉玛,伯特利,巡礼者们巡回作礼拜。

所罗门是在建造完耶路撒冷圣殿之后,建造自己的宫殿的。从构造和距离来看,耶路撒冷圣殿是以大卫王朝的圣殿即礼拜所的形式建成的。这有重要的救赎史上的意义。给大卫显现了弥赛亚国度的开端,有借着预先显示弥赛亚国度,使礼拜的中心一直在预表着弥赛亚王的大卫王朝,而且一直持续。因此一直在中央圣所进行礼拜,以事奉神,等待弥赛亚的降临。

但在耶罗波安分裂国家以后,他就在伯特利建立了祭坛。不允许百姓到耶路撒冷的圣殿礼拜。因为要去耶路撒冷的圣殿,就必须经过大卫王朝土地,这样百姓的心必然会转向大卫王朝。但是有些旧约学者,错误地理解这一事件,而认为在约西亚宗教改革以后,才在一个圣所进行礼拜的。

旧约教会的礼拜较长,且有详细的规定。旧约教会里仪式和礼法多是因为旧约教会是神所启示的宗教。受敬拜的神已定好的礼拜的模式。所以那么细致,且较长。这是为了圣灵降临之前将百姓分别为圣。但是单凭那些仪式和礼法,不能使心灵得到洁净。这只是外在的,原则上的圣洁。因此,学新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束缚旧约时代的人的。因为是圣灵降临之前,所以还没有自由。即使是现在,用律法束缚百姓,剥夺自由是错误的。对于新约百姓来说律法不是救赎之路,而是持守新约的圣洁的新约百姓的生活准则和规范。但其要求也不是凭百姓的力量而是凭圣灵的力量成就。

新约时代的教会

由于五旬节圣灵降临,旧约时代的影子般的教会变成了实体。由耶稣基督的救赎,成就了神的救恩,使借着基督的宝血被救赎的百姓成立了基督的教会。成为了脱离律法束缚的凭圣灵引导而存活的教会。仪式化的礼拜变成了神圣的礼拜。由此国家教会也变成了普遍教会。

因除去了民族差异,神成就了救赎的普遍化。所以旧约的国家教会在被虏后进入了分散阶段,为救赎的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起初,初期教会并不想越过自己的国界。因此神使耶路撒冷有了逼迫,时原想停留在以色列境内的教会成了世界教会,宣教教会。使仅局限于以色列的教会,脱离国家组织,成为独立的组织,进而向全世界扩大。因此,教会的范围不是根国家一致,而是比国家的范围大。耶稣基督的国度是宇宙中的王国,他存在于所有的民族之中。因此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比以色列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由于基督的教会存在于国家之中,因此国家是教会存在的外在土壤和环境。但国家也跟教会一样,也在基督的统治之下。

从创造之初开始,神的工作的目标就是他的国。神起初就要使所有他所创造的都归于他的国。但因人的堕落才通过教会来建立自己的国,并使之扩张。神用自己的独生子救赎了世界;以救主耶稣基督的名呼召世人进入救恩;使信其名的人成为基督徒,并使他们成为神的百姓,即成为基督的教会。神以耶稣基督的名呼召世人成为教会,也因神把世人呼召到教会,使人除了耶稣基督没有办法到神面前去。

所以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使其有了教会。只要宣教继续进行,就不能只是地方教会,而是福音传到所有的民族,只要是有人类的地方,无论何处都会建立起神的教会。虽然现在外在来看,教会跟神的国不一致,但是教会是神国的开始,也是神国的中心。最终,当教会和人类社会的外在一致时,教会就变成神的国,不再以教会的形式存留。在完全成就的神的国里,结束了教会和国家的区分。在宇宙的创造者,救主基督里实现一致。那时,神就成就了他的救赎的目的,在神的国神亲自掌王权统治万民。

教会的标志:或具有特点的标记

辨别一个教会的真假的标准,使教会成为真正的教会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就是话语的传讲,圣礼的执行和劝惩。

话语的传讲

教会靠话语的传讲而产生,生存,成长。教会产生的根本即神的话语是神的全经纶,神的爱,以及因神的爱而赐下的耶稣基督的人格,生平和工作。为将其宣布为神的救赎,也就产生了教会。教会的产生是由宣布耶稣基督的人格和工作,即使徒性见证成就的。其见证在使徒行传有记载。(参考使徒行传2章)通过彼得的讲道圣灵降临其中,人们悔改,成为了基督的教会。人们悔改归向主后不是信主的个体,而是形成了基督的教会。不仅是在产生的初期,在教会存续,成长的过程中也要继续这样的传播和真实的见证。成为真正的教会的途径就是对耶稣基督的人格和工作的正确的见证。如果这个见证失去力量,教会就会后退,失去力量。没有作为实体的见证,就会有别的进入教会。世上的事,祝福,强迫索取奉献,社会正义等。当然也要传讲社会正义,但应该依靠福音,用福音的权力,从神的国度的观点处理社会问题。

讲道决定着教会的一切。在教会里话语的传讲是阿拉法和俄梅嘎。通过话语的传讲使教会开始,进行,成长直至天国。通过讲道使人们信主,成为一个新人,成为基督徒。进天国是讲道者的特权和荣耀。因此,没有比话语的权力更大的权力。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改变人类。只有福音的宣布才能改变人类。因为话语中有基督,有生命在作工。福音是神的救赎世界的能力和权势。

因此,只要信实地传讲福音,就会成就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因为是依靠神的能力作工,因此心里解决了罪的问题,得享平安和喜乐。如果讲道正确,在礼拜中就会成就悔改和称义。没有悔改是因为没有真正传讲好话语。只要话语被传讲出来,就必定会结果子。旧约先知的特点是当神的话语被宣布时或宣布之后,事情按着神的话语进展,成就了。正如说从耶和华口里发出的话语不会落空。在今天也是同样的。耶稣基督的福音只要被宣布,就必定按其所讲进行。人们变化成为新人,与罪斗争,成为基督徒。如果人们不能成为基督徒,不能成长,就说明讲道中有问题。应该正确传讲福音和神国的道。使神的国在教会中成就。应该总是脱去旧人,成为新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得间神,并因此生命里充满喜乐和平安。宗教改革以后,革新教会的礼拜的中心是话语的传讲。一千多年将近两千年间一直举行弥撒的罗马教会在第二梵帝冈公会中改定礼拜的典范之后,从以弥撒为中心回到了话语传讲和讲论。

正确传讲神的福音就是使徒们的继承者,继承使徒性宣布,所以成为使徒性教会。使徒性教会不是让使徒继承使徒的继承权,而是继承使徒宣布,成为使徒教会。宣布福音让更多的人成为神国里的百姓,这是传道者的荣耀和特权。这需要使徒性见证的布道,布道总是与其有联系。正确见证耶稣基督救赎的道,正确教会上帝的全救赎工作的经纶。

2.圣餐的正确执行

圣餐的含义及宣布

基督的死成全了我们的救赎,并成全了与基督合而为一。基督撕碎了自己的皮肉,流了血,钉死在十字架上,因而救赎了我们,我们的得救是与基督的死息息相关的。因此,圣餐举行之前必须用神的话语来宣布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事实。能正确地执行圣餐,教会就会得成全。圣餐是神赐给我们的恩惠,圣餐是什么?为什么执行?能正确地宣布并传达,圣灵会从中作工并赐恩惠。归根结蒂没有神的话语的圣餐是死的,毫无意义的。

基督教是听的宗教。看之前先听,接着看。法国新派教会的一般信徒,有是一位著名的神学家,社会学教授,曾担任过市长并发表了很多著作的Jacques Elull写的书“Apocalypse”(启示录)中说过“看之前和看之后必须话语相随相约”。布道时先讲圣餐的含义,圣餐之前读有关的经文来说明宣布救赎的事实,然后按照话语执行圣餐。“我掰的这饼(杯)是我主耶稣基督为了完全救赎我们所流(撕裂)的他的身体(血),凭信心接收并吃(喝)这饼(杯),以此来纪念主为救赎我们撕裂自己的身体(流了血)”。

回想主的最后晚餐,没有一件比这个更充满恩惠的事。主为了救我钉死在十字架上,以饼来代替撕碎了的身体吃,以葡萄酒来代替所流的血喝,以此来可以确保我的得救。血不是白白流掉的,而是为了救赎流的,还有为了救赎,被撕碎了的身体,这就是救赎。不是一件故事,为什么流了血,我们应该做使徒性的宣布,还有应纪念回顾因着主的宝血得救的那时。基督在十字架上钉死和复活都是为了救赎我,所以凭着信心接收的圣餐,吃饼就是吃主的身体,喝葡萄酒是喝主的宝血。确信并纪念基督为救赎我们而流血死去,从而我们可以凭感官来感觉认定我们得救了。这种信心不仅仅是新耶稣后得救事奉主,而且与基督合而为一,成为一体了。随着新生命的逐渐成长,这种一体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施洗也是同样道理,但圣餐更加强调了与基督的结合。因此教会正确地说明圣餐的含义,按照话语执行圣餐。圣餐中必须相随神话语的宣布。特别是强调“凭着信心接收”。若不然饼和葡萄酒仅仅在口头上成为主的身体和血。饼是有酵病或无酵饼比香甜的蛋糕好。蛋糕会减少对主身体的想法。无酵饼有点硬,可以嚼硬的皮肉想象主的苦难,想着主的身体,而且心里想着神的话语。

饼是牧师在会众面前当场掰饼为好。我们都与基督垂直地联结在一起。水平方向成为一个有机体。在主里面一体,一个肢体,一样的血,所以在一个饼,一个杯中分享为好。可以确认并强调与基督是一体,同样的血相关的兄弟姐妹。主在最后晚餐中也掰了一个饼,转了一杯酒。最初教会也如此做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13节中同喝一杯酒比喻为饮于一位圣灵。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所以大家同喝一杯酒。一同参与是表示一起吃喝。我们按传流习惯,讲究卫生各自拿一小杯来喝是比较干净的,但同喝一杯酒可以强调成为一体。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合适的讲卫生方法。

因为教会全体参与主的身体,主的血,所以保守圣餐的圣洁也等于保守教会的圣洁。劝惩最终也是为了守圣餐的圣洁。加尔文也为了这个以自己的性命来做了斗争。

圣餐在教会中由教会组织来执行

圣餐在教会中由教会组织来执行,是信仰告白的行为。

信仰告白可以体现教会。在信仰告白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已聚集成了教会。圣餐是纪念并参与基督身体的撕碎。因此产生了教会,教会应全体形式参与圣餐。不是私事,而是教会全体应参与的公事。所以公教会礼拜时,上帝拣选的百姓聚集的教会面前做信仰告白。圣餐执行之前必须有悔改祷告,同时有信仰告白。是为了明确这事为什么成全。圣餐是到主身体的参与,所以必须有信仰告白,罪的悔改,然后参与,以此来守圣餐的圣洁。教会全体参与到主的身体中,守圣餐的圣洁也是守教会的圣洁。

洗礼也一样。在立约的百姓聚集的教会,在他们面前正式进行仪式,从而成为信仰告白者。因为表明从属这个世界回到神那里作为神的子女属耶稣基督。所以见证他的信仰告白的证人必须是作为立约共同体的自己的教徒。而且因为是接纳到自己的教会。所以应在教会面前进行,让教会全体都知道他是这个教会的正式信徒,从而形成一个身体。

在进行信仰告白时,往往问ООО是否相信圣经的话语全部是没有错误的神的话语;但这只是将罗马教会的内容按改革后的新教形式换了一下;因为也不知道信徒什么时候读完的圣经,何时知道了圣经,就让他相信圣经是正确无误的神的话语?罗马教会把教会当成真理的报告,所以教会教的就是正确的。教会所教的就信成是真理;所以不管知道或不知道都认为是信的。所以是内包式信仰fidesimplicita。

信仰告白应该问“ООО是否相信自己在神面前是罪人,等待罪的是永恒的丧失和死亡之外一无所有… …,是否信耶稣基督为ООО的唯一的主和救主?”这才是信仰告白,这才是信仰耶稣。在受洗礼的时候,应该明明白白地教给他什么是信耶稣。

圣礼的执行也是由被立宣布神的话语的牧师根据话语的权柄来恰当地进行。并不是因为牧师享有什么特权而施行圣礼,而是因被立宣布话语,是为了宣布话语和教授传达制定圣礼的设立之法。

但罗马教会,修女和一般信徒也能施行圣礼。在罗马教会圣礼是所以恩惠的必经之路。拯救被委托在教会,所以教会通过圣礼典分配拯救。因他们拥有这样的圣礼观,所以没有圣礼而死的就不能得救。如果这人行了善,则有可能去炼狱。所以只有受洗才能得救,只有领受圣餐才能罪蒙赦免。所以临终前必须是神父去。但着急的时候,一般信徒或谁都可以施行;不是在正式礼拜执行,而是由个人的随便在哪里,在医院也可以执行;因如果不这样,就不能得救。

能够参加圣礼的是告白了信仰的信徒。幼儿洗礼是因父母的信仰而受的。洗礼和圣餐由以自己的名告白了信仰的人共同参与。所以对信徒和其子女施行圣礼,犯罪的和不信的应除外。如果没有认罪悔改而参加圣餐,则按使徒保罗所说,罪就要凝固。(哥前11:27)即使不是正式显露的罪,如果良心不安,则不应参加。圣餐前必须要悔改,自发地告白信仰。圣餐是参与主的身体,所以若不悔改,而让罪人参与,则是干犯了主的身子。所以,劝惩最终也是为了坚守圣餐的神圣。

圣礼虽然是基督恩惠来临的途径,又是恩惠的方式。但如果圣礼进行太多,则成了习惯,没有了感动。我认为一年四次左右是比较好的。但如果信徒信实地传播福音,按照神的话语生活,则大大加快信徒的成长速度。所以多进行也会有好处。初期教会每周都有圣餐,每次相聚都有圣餐。

在繁忙的时候,就可以不同时进行洗礼和圣餐。让受洗的人准备圣餐也是有好处的。圣餐在一个星期后的夜间礼拜时进行比较好。主基督也是夜里进行了晚餐。所以回想主的晚餐进行晚餐,不会再有比这更充满恩惠的事情。

3.劝惩的信实的施行

劝惩不仅是为坚守教会的神圣,也是为圣餐的神圣而实行。教会的根本特征就是神圣。地上教会仍旧是战斗的教会,所以为教会的神圣,劝惩是必须的。

我们虽从罪的根脱离,与罪斗争;但既然有了肉身,与从前联结,就很有回到旧人的倾向。到死为止,谁也不能脱离罪的诱惑和冲动。但不能认为因人软弱,有可能这样而安慰自己就算完了。基督徒到死为止,要与罪进行斗争到底。教会在地上就是战斗教会,所以必须积极与罪进行斗争。因教会还没有完成完全的圣化,有可能会存在失误和脱离。但基督徒是新的存在,所以应按基督的法,新的法生活。这就是基督的法。如果不这样,回到原来的旧法则不是新的存在,而是旧的存在。

一般认为劝惩是伦理方面的,但基督教是伦理和真理绝不分离的宗教。基督教真理就是伦理。真理就应按真理生活。基督教是伦理和教义,教训并未分离的实践的宗教。所以若不能劝惩伦理的问题,则产生教义的问题也不能劝惩。劝惩在教会的生命中是必须的。为了坚守教会的神圣即伦理的神圣与教义的纯粹性,劝惩是必须的。

但不是只有有了劝惩才成了教会。正确宣布神的话语,则劝惩就自动形成了。圣灵通过被宣布的话语指示罪,感动其在完全的路上生活,使其与罪斗争。所以,适当的讲道并不能使人与罪斗争。圣化的生活需要正确的话语的宣布,需要宣布神的话语者自身的圣化。

带利希(18861965)说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改革教会。因其强调伦理和完全。路得教会不强调劝惩,一向强调称义。所以转来转去还是在那个位置。罪蒙赦免,和睦喜乐以后到的位置仍旧是那个位置。

加尔文也是虽然以称义为基础,但以与基督联合作为称义的根据。他也象路得一样,救赎的程序没有从称义开始,而是以在耶稣基督的名呼召时与基督联合为开端和基础。因此改革后的教会最强调圣化和伦理,并强调长成基督的形象。由正确的教义,正确的神学,产生伦理。康德将出于责任感而行的称为伦理。其行动是伦理性的。当时完全的是出于责任感而行的。所以明确提示了当行的规范。但是在教会中,如果把所有的都附加于恩典之上,就连康德的自律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因把所有的都附加于恩典之上,所以连正常人应达到的水平也达不到。

现在教会没有劝惩,如果神的话语和自己的理解发生冲突,就偏向于自己的理解。如果不设立神的法,教会就会产生弊病,没有善恶意识。教会若想成为真正的教会就必须有劝惩,那么,牧师就应首先走上圣化之路。讲道中若没有圣化,就没有与罪斗争,灵命成长的恩典。圣礼如果没有圣化,而执行,那么这种圣礼是可憎的。除了悔改没有通向神的路。如果没有脱去旧人,没有成为以耶稣基督的形象被造的人,传讲圣灵的能力,就等于是和尚念经。话语的事奉者是脱去旧人,成为新人之人。在这之前是不能期待圣灵的显现和能力产生。

劝惩时先劝他悔改,然后停止受餐,最后出教的顺序来实行。接受了受餐停止,就应解除职分。停止受餐就意味着不能分享主的身体。是不合乎肢体的宣布。所以使他不要行使职务而解除职分。教会的特性是圣洁。其中最圣洁的是圣餐。圣餐就是参与主的身体。所以应合乎圣餐的人参与,并进行劝惩不要犯罪。堕落的人参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