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如何渡晚年?
長輩們人生經歷多,但也難免有長輩們的煩惱和困惑。一位年長的趙伯伯問:「老年人應如何過晚年?平時可做些什麼?」
趙伯伯是我們電台的一位忠實聽眾,他本着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持續收聽我們電台不少的節目。他是一位渴慕真理的有福長輩,他更想過一個充實而合神心意的晚年。
一般國家都給人民設定了退休年齡。於是人到了退休年齡就意味着年老,年老的人就得要退休!其實,年紀多大才算是老呢?據說不少到了退休年齡的長輩們,體魄精神仍然非常健壯的。希望長輩們不要因為年紀大而下意識地對人生持着退縮態度。
按生理學家的解釋,當一個人發育完全停止時,人便開始老了。正如一間房子從落成的那天就開始變舊一樣。所以有人嚴格的認為,人在20歲左右便開始走上「老」的途徑。雖然在生理學上,「老」有明確的定義,但是從社會學上來看,「年少」和「年老」只是由「比較」而得來的相對名詞吧了,兩者之間並沒有固定的界限。例如:四十到五十歲之間的中年人,可以說六七十歲的人是「老人」;但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也可以說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是老人;而小孩到十多歲的少年人,又可以說二三十歲的青年人是「老人」。事實上,老不老並不單單只用年齡來分別。年齡低不一定就是少,年齡高也不一定就是老。原來老少的界線,是在乎於人對它的主觀「感覺」佔了最重要的界線。雖然人年紀增加,生理自然起了變化,身體各部分功能也漸漸緩慢下來,但心理上仍然可以保持長青的狀態。何況今天是醫學昌明的時代,老年人如果一直都遵行衛生方法,謹守養生之道,像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充分休息、節制工作,便可以保持健康而延年益壽了。
聖經詩篇 90 篇告訴我們,人度盡的年歲不過好像一聲歎息,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當老年人走過了今生大半的年日,應打的仗已經打過,該跑的路大部分已經跑過,就應該比較更有專一的精神,思念天上的事。長輩們不妨多趁晚年的時間專心讀經禱告,和神有親密的交通;而一些愛心服務,也不妨熱心參加,也許你會發現比年青時更能專心,做得更好!「老年人該做些什麼」這問題問得很好!事實上,人步入年老並不意味着樣樣都步向停止狀態,其實年老是邁進另一個更有深度的境界。長輩們,特別是信主的長輩們,應該積極地好好策劃一下自己該做、能做的事。
只要老年人還有健壯的身體,不妨主動地、熱誠地發起一些響應教會及社會的服事活動,例如到醫院去探訪需要關懷的病人,開義務的補習班幫助失學的孩子或幫助有需要的文盲;多結交一些新朋友,可能的話,學一些新的東西,和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常常交換心得,給自己有定期的健康消遣活動,增加生活情趣。總之,不妨給自己劃定一個時間表,過一個充實而又多姿多采的晚年。
讓我們來看看聖經裏神所喜悅的人物迦勒,他晚年時的光景。聖經說迦勒仍然強壯如年青時,迦勒說:「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約書亞記十四:10-11)
從迦勒的身上我們學到:(1)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詩篇九十:12)我們不要因為步入年老而以為可以隨便虛度光陰,卻要珍惜晚年,數算自己的日子,利用晚年和享受晚年。我們如果遵守神的話語,向神求智慧,不離開神,神是絕不會離開我們的。過去神怎樣帶領我們,年老時,神也必繼續帶領我們,直到回天家的那天。(2)求神和我們同在。在詩篇七十一:9裏,詩人向耶和華求告說:「我年老的時候,求禰不要丟棄我,我力氣衰弱的時候,求禰不要離棄我。」第18節又說:「上主啊,我到年老發白的時候,求禰不要離棄我;等我將禰的能力指示下代,將禰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
固然,人有軟弱,「年老」是大部分人所不願意面對的,年紀大了沒有經濟來源,加上容易得疾病,憂慮死亡,給人帶來痛苦和威脅。但信主的老人請緊緊記住,神是我們「一生」的良友!我們可以日夜讚美祂,就不致於懼怕孤單。還有,時常禱告,將所祈求和感謝的達到神面前;專心研讀神的話語,默想明白神的啟示,神的安慰就必然臨到。主已經應許過永遠不離開祂的羊,特別當我們年老時,祂更不會離開我們。
年長者雖然要放下原本的工作而宣告退休,但仍然可以隨時專心做神所喜悅的事,這些事那怕是微不足道,神一樣會察看我們的心意並樂意接受的。如果身心確實隨着年歲的增長而病痛纏綿,多有軟弱,我們應當緊記神曾應許說:「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馬太福音十二:20)祂是那位愛我們到底,創始又成終的神。
「死亡」對信徒來說不是悲劇,不是人生的終點。所以基督徒的晚年是充滿盼望和朝氣的,因為那不過是脫離地面通往天堂的一個必經階段。到了天堂與主面對面時,上帝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必過去了。
耶穌在快要離開世界升天之前安慰祂的門徒說:「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翰福音十四:1-3)
生老病死是人生或遲或早都要面對的問題,計劃如何過豐盛的年老日子是一項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