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答讀者問:怎樣選擇和閱讀神學作品
本文摘自: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83107.html
任不寐牧師平安。感謝主我們能有你的博客,你知道這對我們這些饑渴慕義的弟兄姐妹有多重要。我們把您的空中神學院看成是我們的生命線。今天我去信打擾您,就是想請教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這裏很多弟兄姐妹想知道的。這些年,有很多中國的牧師和傳道人成長起來了,通過各種渠道,他們的作品成了很多教會如饑似渴的靈糧。其中特別流行的如唐崇榮、唐崇懷牧師、馮秉誠牧師、陳希曾牧師、遠志明牧師等等。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書刊也進來了。不過有時候,我還是有一些疑問。我們特別想知道的是,該怎樣閱讀和選擇這些作品,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我不知道是否給您出了一個難題。如果不方便回答,我也理解。求神繼續保守您的侍奉,大大復興他的教會。(甘肅一位讀者)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平安!
謝謝您的來信。首先需要說明一點,我還不是牧師;當然,也許您知道,我也從來不太關心自己是不是「他們的牧師」。其次,我很感謝您把您的問題看成是一個難題,我們都理解那個問題為什麼「難」。不過您放心,關於「屬靈謙卑」和「論斷論斷……」、「人際關係」等羊皮事件,是別人極大的事,對我來說,是極小的事。我相信您的問題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當前中國教會仍然在轉折期,從農村到城市,從邊緣到中心,從海外到國內,從港台北美背景到大陸背景,從本色化到重返聖經等等。過渡時期的特點就是「神學的繁榮」。所以求神幫助我有智慧和恩典,能為您提供相關的參考信息。一段時間以來,也有一些讀者留言或來信問及相關問題,我就在這裏一併作答。願主與我們同在。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聖經是基礎,神學不是。基督是中心,人不是。如果有人為了講道和查經卻學習和複製別人的神學或觀點,我建議他們一定要特別小心。一方面,所有的神學見證僅僅是見證者個人的生命經歷,不是你的,你講起來就不一定有生命;而若那信息不能真正感動你,就不可能真正感動別人。另一方面,人的見證總是有局限、甚至有缺陷的。因此,你不能拿別人的神學見證和思想來講道和教導。當然,你可以參考這些資訊、甚至偶爾引用別人的觀點,但你學習和傳講的核心只能是神的話,是聖經本身,是你自己對這段信心的真實領受。任何一個傳道人必須自己親身經歷他所要傳講的聖經信息。如果沒有這樣的生命經歷,僅僅因為上台前看了幾本參考書,我建議這樣的人不要上台,以免更重的刑罰。與此相關,我們傳講的基督和祂的道,不是任何宗派和名人的思想——任何把人的思想變成崇拜的中心或者某種屬靈的對象,都是瀆神的。這樣講沒有別的理由,就是讓聖靈在你身上工作,讓聖靈帶領你經歷基督和基督的道。若沒有這樣的生命,就不可能是真正的信徒。
沒有人完全否定神學的價值。我們相信聖靈在傳道人身上的工作。但是,每位傳道人和每個基督徒的生命,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他的生命不能替代你的生命,他也不能代表你自己去經歷神。因此,任何神學和講道只有參考價值。從參考價值的角度看,我願意談談您提到的唐崇榮、唐崇懷牧師、馮秉誠牧師、陳希曾牧師、遠志明牧師等等。我不是專門討人喜歡或專門惹人生氣來談論這個話題的,我也不關心「就你能」這類中國式「表彰」或察己知人的誅心之論;我更不想浪費口舌解釋「我說的當然不是絕對真理」。在我剛剛歸主的時候,這些弟兄及他們的作品對我都有一些幫助,我今天仍然相信,神將繼續祝福和使用他們去幫助更多的人。但神在每個人身上的恩賜不同,特別是對「復興」中的中國教會來說,怎樣更好地閱讀這些作品,確實需要一些具體分析,以便在單位時間能掌握和分辨更重要的信息。
繼王、宋、倪一代以降,唐氏弟兄和陳希曾牧師算是第二代,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比較博學,不過又有很多差異。唐氏弟兄走的改革宗路線,目前對國內教會有一定的影響。他們的神學貢獻更多在護教方面,無論是面對異教、異端和極端,唐氏神學擁有傑出的戰鬥力。當然,他們也不可避免地分享了加爾文主義自身極端的成分,比如對形而上學體系和理性知識的熱衷,有些思想帶着明顯的理性的自負,甚至涉足了神奧秘的領域。或許由於這方面的緣故,唐氏的作品有時候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去引證和使用通俗知識,因此,常常使福音信息在講章中的位置被壓縮、稀釋。舉例來說,唐弟兄的著述,常有2/3的內容是可以處理掉的。不僅如此,唐弟兄對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移情,大多停留在羨慕和複製的水準上,並沒有從知識上升到思想;「超越」的部分限於回歸聖經的常識,並沒有與世俗理性對話的力量。相對來說,陳希曾牧師的講道更以聖經為中心,因此他的講章也是我歸主前後一段時間,對我幫助較大的。陳弟兄的聖經背景知識是一大特色,因此使他的講道可以深入淺出,更常有引人入勝之境。不過可能由於宗派的影響,陳弟兄的神學關切更集中在「基督徒的生命歷程」方面。我並非說這樣不對,只是說,基督的生命和人的生命雖有密切的連結,但基督的生命無疑是基督徒生命的根基。因此,我盼望更多的讀者把中心放在基督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或自己的「成長」上——越是看基督,我們就越是成長。不僅如此,陳弟兄的解經似乎應該避免「二次演繹」的習慣。所謂「二次演繹」,就是不用以經解經的方式,而是用人文知識來進一步發揮對聖經某段信心的闡釋。比如,上帝就是光,如果繼續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光的特點,然後就這些特點再進一步發揮,甚至再往外走,再回頭來見證聖經的信息,往往就會陷入私意。對「葡萄樹」生物學特徵的二次演繹也如此——根據約翰福音15章那裏的語境,耶穌講的是樹和枝子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酒和水的關係;儘管向着客西馬尼(榨油機)可以勉強如此聯想。另外,關於「四次丈量」、「中東局勢」(聖經中的以色列人不僅僅是地理中的以色列人)等等,顯然需要更堅實的聖經根據。
馮秉誠和遠志明弟兄的作品我讀的不多,儘管我們相識。他們對我也有幫助。我把他們視為第三代。這一代的背景是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從無神論轉向基督教。神在這個時代興起了一批傳道人,而他們的作品,也正好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就是怎樣為「有一位神」向尋找信仰和心靈故鄉的中國人作見證。相對來說,馮弟兄更多是用自己的專業為此作證,而遠弟兄用自己的生命為此作證。因此,這兩位的作品特別適合慕道階段的讀者閱讀;而且相對來說,他們比前兩位更了解中國大陸的文化語境,因此有更好的感染力和針對性。我們已經看見了神使用他們已經並正在造就很多人。不過隨着信徒的增長和信徒生命的成長,對聖經信息本身的需求也在增長,這就給這兩位弟兄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一方面,利用科學和閱歷所見證的上帝,只對無神論者的轉變有某種幫助,但這樣所見證的神,可以是任何宗教的神,未必一定是基督耶穌,一定是十字架上的那位神。話句話說,在普遍啟示和特殊啟示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有靠聖靈帶領心靈明白聖經,才是唯一的道路。也許正因為如此,多年來反覆重複的生命歷程,可以反覆感動不同的讀者,但未必能將新的生命建造在道的基礎之上——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不是從別人的故事或知識來的。於是我們經常看見,佈道家每來一次,有人就感動舉手一次;下次他還會感動。這樣的信息往往和看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沒有什麼區別。我們自己的生命經歷和專業技巧可以感動別人或征服別人,但只有神的話語本身,才是生命需要的靈糧,才能重塑、保守和建造生命。我這樣講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也不是說這個問題僅僅是他們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當前極其普遍;我是提醒讀者,要尋找那些最適合你屬靈階段和最有聖經根基的信息。
我希望我上面的個人看見沒有誤導你們,就是不要忘記我對他們的敬愛和尊重。我一直相信,這些已經為主擺上的僕人,比那些只負責旁觀評論和教導別人怎樣屬靈的正統派,也比那些浸淫於西方神學的虛榮卻喪失了見證能力的學院派,要更蒙神悅納。另外,目前國內能正式出版的所謂神學譯著等,基本都是以「邊緣神學」為主要內容的,完全以基要真理為主的作品非常罕見。換句話說,那多是「文化基督徒」的作品,特別是加爾文主義的漢語學舌和混雜中印宗教傳統的個人靈修作品,這需要特別明確。當然,每個人的恩賜不同,神在最合適的地方使用每件器皿。所謂合神用的器皿,要看神用在什麼地方;但所有器皿不能偏離的目標,就是基督和祂的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只是倡議你們用更少的時間看人的作品,用更多的時間看聖經。如果我的作品裏聖經的信息不多,你們也不要看。願神的智慧和愛與我們同在。
任不寐2009年11月12日
<comments hideform="fa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