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世界基督教歷史故事4 -1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mplate:世界基督教歷史故事4

〖 第一節 德國的宗教改革 〗

  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大體分為路德和梅蘭希頓的運動。

  1. 馬丁·路德

  路德(Martin Luther: A.D.1483-1546)是農夫漢斯·路德(Hans Luther)和馬嘉烈大·路德(Margaretta Luther)之子,生於1483年11月10日。路德的父母在艾斯萊本(Eisleben: 路德的出生地)作務農,後遷往曼斯菲爾德轉業為礦工。

  他的父母都是嚴格,敬虔禱告的人。愛里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on)在他的著作《青年時期的路德》中指出因父親的嚴格教育使路德以不正常的心態渡過了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

  路德大概有三次挨父親狠狠的耳光後,將上帝和父親聯繫起來理解上帝為可怕的審判官,而且把自己描寫成為啞巴鬼附着的孩子,是精神混亂的(identity crisis:自我整體性危機)年輕人。

  但是很多歷史家們批評說,愛里克(Erik)的解釋只引用了片面的、部分的資料。當時的教育法與現代不同,是非常嚴格的,因此歷史學家們認為心理不正常的解釋是不可取的。

  路德與父母一直保持着深深的愛。他十分孝敬父母,路德生平的後半期沒有任何與父親隔閡的記載資料。

  路德在馬格德堡(Magdeburg)學習(1497-1498),從老師們那兒學到了中世修道院式的共同生活的靈性。他在愛森納赫(Eisenach)學習(1498-1501)了耶穌會的靈性。路德在那兒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成為他一生的摯友。

  特別在愛爾福特(Erfurt:1601-1505)完成了人文科學的學士課程,學習了文法、修辭學、亞里士多德邏輯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和形而上學等,並且從老師加百列·比爾(Gabriel Biel: d: 1495)學習了奧卡姆(Ockham)的唯名論(Nominalism)。

  比爾和奧卡姆深陷於柏拉圖哲學和奧古斯丁神學,路德從他們那兒受到了批判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阿奎那神學的智慧訓練。因而路德接觸了奧古斯丁和神秘主義的著作,並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1505年,路德按父親的意願攻讀碩士學位(M.A.)後準備研究法學,但是7月2日與朋友在斯道特亨(Stotternheim)附近突遇雷霹後,他呼求着礦工的守護聖人聖安娜,發誓祈禱說:"我願意作修道士"。這個誓言不是深思熟慮的決定,而是在極大的危機下說出來的告白。

  7月17日,他不顧父親的極力反對,進入了奧古斯丁修會的屬會愛爾福特修道院。促使路德進入修道院最大的原因是靈里的吸引(Anfechtung),即為了發現"我如何發現慈愛的神?"的問題,而通過長期的屬靈鬥爭的結果。這一問題與"善行義人化"(Work-Justification)思想有聯繫。

  中世經院主義強調的善行義人化是將愛上帝,信賴上帝的能力,即人類有成就第一誡命的能力歸向於人。路德的這種靈性誘惑也是從中世靈性訓練中得來的,即為極力達到上帝的要求,而引起對善的不安,對頻臨死亡的懼怕,對是否得到救贖預定的懷疑之不確切性等。

  如果沒有這些靈性困惑,人們就不會為自己或者在煉獄中受苦的親人購買贖罪券了。因而當時的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對靈魂得救的確信。路德的苦惱是對靈的關心,即與慈愛的神見面,得到救恩的確信。用心理學分析不能解釋的對靈性的執着和熱忱使路德成為了修道士。

  路德1507年2月27日在愛爾福特被按立為神父,受副司令官比克爾(Vical General)之命學習神學。他的老師奧古斯丁隱修院院長斯陶皮茲(Staupitz)認為路德是個智力和宗教靈性卓越的年青人,於是1502年向腓特烈推薦他為維騰貝格(Wittenberg)大學教授。

  1509年3月路德獲得聖經神學學士學位(Baccalaureus biblicus)後開始講經院神學派的彼得·隆巴多(Peter Lombard)的系統神學書《文章》(Sentence)。

  1508-1509年期間,路德得到斯陶皮茲的幫助以神學知識克服了靈性上的問題。

  1510年為了強化奧古斯丁修道院的規章和重新整頓的問題,路德被選為代表派往羅馬教廷。他為了得救恩的確信,用膝蓋爬上教廷的台階,然而卻險入了深深的絕望。不但如此,他此次羅馬之行成為他概嘆和批判羅馬教會世俗化的開端。

  當他回到愛爾福特,再一次由斯陶皮茲推薦當了維騰貝格大學的教授。1511年以後,他一直住在那兒度過了餘生。

  1512年10月,路德被授予神學博士學位,同時成為責任講解聖經神學的教授。從1513年起,以神學教授的身份工作了三十年之久,同時1512年他擔任奧古斯丁修道院的副院長,1515年成為奧古斯丁修會的地方負責人(district vicar),1514年起成為維騰貝格教區的牧師。

  1513年-1515年講解"詩篇",1515年講解"羅馬書",1516年-1517年講解"加拉太書",1517年-1518年講解"希伯來書",並由此展開了他的神學,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同事。

  1518年-1521年,第二次講解"詩篇"等內容。初期的講解是立足於經院神、以謙卑神學為基礎的,但後來逐漸向福音主義神學轉變。特別是在第一次講解"詩篇"時經院主義要素較多,第二次重複講解時不得不從福音主義角度講。

  1513年以後,他漸漸開始反對經院主義,批判是經院主義神學的基礎的貝拉基主義,即批判通過人類先天本性之自由意志的決定和努力,作為善行的結果可以得救的救贖神學。

  並且,路德以奧古斯丁神學和——與貝拉基主義爭論的神學思想為根據,強調人的意志在人類救贖上的奴隸身份,主張只有靠信得到的恩典才能得到救贖。

  這種新的神學發現在其著作《反對經院哲學的討論》(Disputation Against Scholastic Theology: 1517年9月4日)里得以充分體現。終於1517年10月31日,他寫了《九十五條論綱》貼在維騰貝格大學的城堡禮拜堂的正門上。

  事實上路德與中世天主教神學的決別,根據他的自傳中所說--1514年用拉丁語著述編輯的前言是從對羅馬書1章17節的解釋開始。他反覆讀經,反覆默想這段經文時,將嚴厲審判的"神的義"(righteousness of God: iustitiadei)理解為寬容我們、愛我們的"神的義"。他告白說從前他最討厭的羅馬書1章17節成為了他最喜愛的經節,成了天國的門。路德將這次經驗表現為"塔之經驗"(Tower Experience: Turmerlebnis)。

  路德原本並無掀起宗教改革的意圖。所以《九十五條論綱》並沒有用簡單的德語寫,而是用複雜的學術語拉丁語寫,是為了引起學術討論。但是與其本意正相反,《九十五條論綱》瞬時間被印刷、被翻譯成歐洲各國語言,被傳遍開。

  所以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捲入一場命運式的論爭中。1517年至1521年爭論一直持續,最終被羅馬天主教清逐出門,甚至皇帝查爾斯五世宣佈剝奪路德的法律保護權。1521年,在沃爾姆斯(Worms)帝國會議里當聽到皇帝的這個宣言的時候,他留下了一句名言"神啊,我在這兒! 求你幫助我!"(Here I stand, help me, God!: Ich stehe hier, helfe mir, Gott!)。

  後來,他在薩克森地方選侯腓特烈四世的庇護下,穿着騎士的衣服,以騎士身份隱姓埋名生活在瓦特堡(Wartburg)。這期間路德完成用簡單的德語翻譯聖經的偉大工作。

  他不在期間,卡爾斯塔特(Andreas Karlstadt: D 1541)領導維騰貝格,當時因從茲比卡烏(Zwikaw)來的激進派宗教改革者們--也叫茲比卡烏預言者(Zwikaw Prophets)的影響掀起了屬靈的體驗比神的話語更重要的運動。路德的門徒梅蘭希頓(Melanchthon)也無可奈何地跟隨了這個潮流。

  1522年3月路德從返後,嚴厲指責留在維騰貝格的宗教改革者們的錯誤,並通過講道闡明了路德的神學立場。他強調神的話比體驗更重要。

  1523年以後,宗教改革受農民戰爭的威脅。初期路德站在農民的一邊,但因腓特烈地方行政官突然去世,為了得到地方行政官和貴族階級的支持而完成宗教改革,開始批判農民,並站在統治者的一邊。

  托馬斯·閔採爾(Thomas Muntzer)以農民戰爭的神學根據攻擊路德,並且1524年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 of Rotterdam)著書《自由意志論》(De Servo Arbitrio)來攻擊路德。路德1525年著書《意志的奴隸身世》(Doservo Arbitrio)與人文主義運動徹底分離。

  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地理領域上擴大到許多地方。他們尋求路德的忠告,在教會生活中開始介紹改新教信仰。路德通過大量的書籍和刊物出版擴大了影響力,講演,講道連續不斷。

  1525年6月13日,農民戰爭結束後路德與曾經是修女的嘉芙蓮·馮·波娜(Katharina Von Bora)結婚。此舉帶來了不好的反應,不僅天主教以修道士與修女結婚為理由非難他是天主教犯姦淫墮落的聖職者,連改新教的同志們--宗教改革的同志們也認為他結婚的時間不恰當,因為當時很多地區農民戰爭還沒有結束。

  事實上農民戰爭跟路德的自由運動和改革運動是一脈相承的,也是為實現他們自己的自由。路德的著作《論基督徒的自由》是農民戰爭的教課書,所以他們指的是在農民們為爭取自由而鬥爭的時期,在他們的運動遭受挫折、失敗的時期,路德不應該考慮個人的幸福。

  甚至親近的同工們也批評他,梅蘭希頓對路德沒有向任何人沒講他到底想要做什麼也表示不滿。

  但是在農民戰爭運動中路德也是身不由己的。他開始讓修道院的修女們結婚,最終其他人都嫁人了,惟獨剩下了嘉芙蓮還沒有嫁人。雖努力為嘉芙蓮尋找丈夫,但並未成功,因此路德與她結婚解決了這問題。

  嘉芙蓮慎重又有智慧地料理家務。當時路德提供給學生和客人的是地方行政官腓特烈送給他的修道院(Black Cloister)(作為路德的個人財產),路德的夫人將其管理得井井有條。路德一直保持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並不特別操心經濟上的問題。

  出版社應諾每年支付給路德四百gulden--比教授的薪水還高給路德,但他拒絕了。他不取任何利潤出版著書。1522年出版新約聖經的翻譯本,1534年完成舊約聖經翻譯。

  由1525年開始的路德與茨溫利(Zwingli)爭論發展為1529年的巴塞爾(Marburg)爭論。何塞的腓利(Philp of Hesse)--何塞地區的政治領導,為其地區改新教的聯合,結盟召集了會議,結果,因改新教內部不能團結,最終分裂。

  這次幾乎所有的宗教改革家們都參與爭論的結果,分為路德的同體論(Real Presence)和茨溫利的象徵論(Symbolism)。

  路德受亞歷山大學派基督論的影響,解釋復活的基督身體作為神性和人性合一的實體(communicatio idiomatum),不僅在寶座的右邊也可以出席聖餐(ubiguity: omnipresence)。相反,茨溫利受安提阿學派基督論的影響,解釋說復活的基督在寶座的右邊,因而不能出席聖餐。

  1530年召開的奧格斯堡(Ausgburg)會議是皇帝查理五世為解決宗教爭論而主導的會議。他把參加宗教改革的路德派選候們稱為"改新教徒"(Protestant)。這話是"反抗者"之意,並且因為路德被帝國驅逐不能站在皇帝面前,所以會議期間他呆在薩克森地區(地方行政官們管轄的宗教改革發源地)南部的肯普滕(Coburg)城。

  路德很難過不能跟同事一同去奧格斯堡。性情溫順、具有妥協性的他的同工梅蘭希頓負組成奧格斯堡信綱(Augsburg Confession)的全部責任。路德雖然不能參加會議,但因路德教徒們有膽識的行動使他很高興。(雖在某些問題上批判奧格斯堡信綱)

  此次會議後,改新教國家受到威脅,於是1531年結施馬爾卡登(Schmalkalden)同盟。這作為政治、軍事的同盟,是為了防禦皇帝的軍事力量而成立的組織。

  1536年形成了中部德國神學家們和南部德國神學家們達到神學上的一致的維騰貝格合約(Wittenberg Concord)。茨溫利去世後(1531年),路德的神學漸漸影響到德國西部。

  在馬丁·巴策爾(Martin Bucer)的努力調和下,路德雖然同意由西部德國改革者起草的解釋聖餐教義文本,但因一直有一些差異而沒有達到完全一致。

  並且同一時期,約翰·阿格里科拉(Johann Agricola)的廢棄律法式的解釋引起了爭論。這是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話題,就是義認化(稱義)的恩典與律法的福音關係是怎樣聯繫的問題。

  強調律法只起到令人知罪作用的路德神學會陷入律法廢棄論(Antinominianism)的傾向。但路德自己表現出反對阿格里科拉的立場。

  曾支持改新教的政治統治者何塞的腓利(Landgrave Philip of Hesse)1540年重婚,導致德國改新教在政治上開始走向衰退,這事公然成為改新教的障礙。因而,改新教的施馬爾卡登同盟最終削弱,而皇帝立志於達到自己的目的。當然,路德沒有經歷到斯馬克爾德戰爭(1546-1547),而且在他一生中從沒察覺到皇帝的長時間軍事衝突計劃。

  路德晚年,對誰也不能扭轉歷史車輪的改新教未來和德國人的將來十分關心,在他最尖銳的論文《給最親愛的德國公民的警告》(Dr. Martin Luther's Warning to His dear Geman People:1531)中,強烈地表示出默示文學式的期望。

  他在論文中表示擔心世界的末日逼近,為了讓神的審判延遲,指出德國政府應該悔改,應當努力在靈性和道德方面覺醒。他從末世論的角度強調批判猶太人禮拜行為的不當性和教廷的腐敗性。

  他身體一直很弱,特別是從1521年起受不眠症的困擾,沒得到恢復。1525年是因膽結石,1537年是因不知名,不知因的疾病受苦了很長時間。又受耳朵發炎病之苦,到了晚年得了心絞痛,最終因心絞痛離世。

  雖然有這樣多的病症,但是創造式的力量一直支配着他的生活,直至去世之前還一直生氣勃勃。他為了解決曼斯腓爾德(Mansfield)伯爵們的法律爭論,去他的出生地艾斯勒本(Eisleben),後在那兒去世(1546年2月18日),被葬於維滕貝格的城郭教堂。


  2. 腓利·梅蘭希頓

  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十個月後,得到了梅蘭希頓(Philip Melanchthon)的大力支持。梅蘭希頓1518年8月以哲學和希臘文學教授的身份來到維滕貝格後,成為路德教宗教改革的第二人物。若稱路德為"德國的宗教改革者"的話,那麼就可以稱梅蘭希頓為"德國的老師"( Preceptor Germaniae)

  梅蘭希頓本名為施瓦爾切得(Schwarzerd: Black+Earth),根椐當時人文主義形式,他的祖父(祖父的表弟)給他改為希臘式的名字路希林(Reuchlin)。因此就變成了梅蘭希頓(μελαν+χθων)。

  梅蘭希頓1497年2月16日生在Bretten in the Palatinate。他的父母是直正、敬虔的人。他父親叫斯巴爾切爾特(Georg Schwarzerd),是位製造諸候兵器的家庭手業者。梅蘭希頓比路德小十四歲,比加爾文大十二歲,在神學上可以將他看作是加爾文與路德的中間者。

  在十六世紀,對個人學問上的訓練起萌比當今早得多。梅蘭希頓1509年考入海德爾堡(Heidelberg)大學,十四歲獲得文學學士,十六歲在蒂賓根大學獲文學碩士(M.A.Tubingen)。他的拉丁語和希臘語比德國還流利,並且文筆優美,談話優雅,甚至還用希臘語和拉丁語寫詩呢。

  梅蘭希頓在蒂賓根任教講古代文學。他編輯了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著述,1516年出版了拉丁語語法書,1518年出版了希臘語語法書。這本希臘語語法書,直至放棄版權為止,一共出版了十八版。

  1515年伊拉斯謨在他的著作《新約註解》(Annotations on the New Testament)中極力稱讚了梅蘭希頓。他的祖父路希林誇獎說在當代除了伊拉斯謨以外,再沒有象梅蘭希頓一樣的知識分子。在某些方面梅蘭希頓比伊拉斯謨更優秀。

  他的名聲很快被傳揚開。英谷爾斯特(Ingolstadt),萊普滋西(Leipzig)、維滕貝格等地都聘請他作教授,但最後他決定應聘於維滕貝格當希臘語教授。

  他起初研究百科全書式的各式各樣的學問,後來漸漸被神學的魄力所吸引。他經歷了約翰式而不是保羅式的經驗,他訓練敬虔、作禮拜、集中精力埋頭研究聖經,認識到教會的腐敗並確切地感到改革的必要性。

  去愛爾福特時,他雖年僅二十一歲,但贏得了同事和同學的尊敬和稱讚。他雖個子矮小,其貌不揚,但高高的額頭和藍眼睛顯示出他博學的風采。並且他那謙虛、禮儀端正的舉止流露出內在的美善與偉大。1519年(二十二歲)雖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卻被他謙虛地拒絕了。


  他以聖經注釋學和卓越的希臘語實力為基礎講學。

  1518--提多書

  1519--詩篇,羅馬書,馬太福音

  1520--羅馬書,馬太福音

  1521--羅馬書,哥林多前書,歌羅西書,哥林多後書

  1522--約翰福音,創世記

  1523--約翰福音,羅馬書,羅馬書共講了七次


  另外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講授了倫理、邏輯、希臘語及希伯來語語法,而且還教授Plato,Plutarch(1519),Homer(1518,1519,1522),Pliny(1520),Lucian(1521),Aratus(1522),Hesiod(1522),辨證法和修辭學(Rhetorics: 1521)等。但是,他的神學講義比專業講義更多。專業哲學講義是普通學生們聽的,但神學講義吸引了很多學生。

  不僅德國的學生,連歐洲全地的學生都相繼湧來,甚至王子、公爵、貴族階層也慕名而來,到1520年末,路德的講義只有四百名學生出席,而梅蘭希頓的講義卻吸引了六百多名參加。1518年12月,就已經有四百名學生聽他的講義。

  雖然蒂賓根、紐倫堡(Nurenberg)、丹麥、法國、英國等地紛紛邀請他,但他一直留在愛爾福特直到去世。

  他雖然沒有被按立,一生也沒有上過講台。但是,他在自己的教室里用拉丁語向不懂德語的外國學生講解福音書。

  梅蘭希頓於1520年與卡特林娜(Catherina Krapp)結為百年之好,他常常抬舉夫人。他夫人也經常與他分享家庭生活的喜悅和試煉。他們生了四個子女,梅蘭希頓經常一邊看孩子,一邊讀書。他們一家人每天背三次使徒信經。

  梅蘭希頓為了培養靈性的品德,增進靈性的敬虔而研究並教導神學。梅蘭希頓在決定性的神學論爭中失敗導致他喪失了領導者的地位,這是因為他的缺乏自我主張的性格和為人的懦弱的緣故。

  梅蘭希頓曾三次遭到爭論的失敗

  1. 1521-1522年在Wittenberg Disturbance(慈比卡烏預言者的聖靈信仰運動)

  2. 1530年在《奧格斯堡信綱》的協商上

  3. 在斯馬卡特戰爭之前的宗教會談中。

  梅蘭希頓常以兒子的心來尊敬路德。1520年4月梅蘭希頓說:"與路德分離還不如去死"。並且,路德也十分欣賞梅蘭希頓的學問,並尊他為宗教改革的同工。路德於1518年10月11日在奧格斯堡寫信稱梅蘭希頓為"我最珍愛的腓利"。

  1518年11月22日,路德在信函中用希臘語稱梅蘭希頓為"解放者(ελευθεριυ?)」。這句話象徵着從梅蘭希頓那兒學到的高水準希臘語實力和在爭論中腓利對所受到的審問的克服。

  1529年在梅蘭希頓的歌羅西書注釋的序言中,路德稱讚說:"我比較粗獷,有鬥爭性。我是為了與撒但和惡魔爭戰而出生的。我應該除去前面的石頭、荊棘和野林。但腓利老師是從神那得到溫柔、安靜撒種,歡喜澆灌的恩賜"。

  若路德是善於爭戰的人,那麼梅蘭希頓是好和平的人。路德的書散發出火藥味、用詞激烈、向敵人咆嘯、壓倒敵人;梅蘭希頓則親切、溫和、滿有節制;路德如同雷電轟發震怒,梅蘭希頓則使路德安靜。

  路德作為創造性的天才,開闢了開拓者的新路,而梅蘭希頓則是勤勉、深奧的學者。路德從不跟天主教和茨溫利妥協,而且寸步不讓,但梅蘭希頓是妥協的、和平的、為恢復隔閡而努力的人。他們兩家的院子是相通的,即使在大的矛盾中,他們也互相安慰,互相鼓勵。

  路德是農夫出身,通過修道院式的禁欲主義,形成了宗教改革思想;而梅蘭希頓出身於中產階級,通過古典研究形成了家教改革思想。

  所以,路德在普通的市民中展開了宗教改革運動,梅蘭希頓則在德國學者中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若沒有路德,梅蘭希頓就決不會成為第二個伊拉斯謨;路德是最偉大的宗教改革者,梅蘭希頓則是最偉大的基督徒。

  梅蘭希頓是調和人文主義文化和聖經神學和敬虔的人,是最終醫治基督教的分裂和鬥爭、實現基督徒一致及天主教徒精神的先驅者。

  1521年梅蘭希頓出版第一部系統神學作品《神學的基本主題》(Loci Communes) 時顯示出他系統式的思考天才。這本著作作為路德教的最佳傑作,可以與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相媲美。這兩部著作都經過他們一生不斷地修改。並且,第一個改新教系統神學作品都由平信徒寫下來的,真是令人囑目的事。《神學的基本主題》代替了彼得·隆巴多的《文章》,作為路德教神學的教科書在維滕貝格大學被講授。

  路德稱自己的聖經譯本和梅爾希頓的《神學的基本主題》是最偉大的神學傑作。路德的著作是為在百姓中間鞏固地建立宗教改革而用德語寫的,而梅蘭希頓專為學者們用拉丁語寫的。

  梅蘭希頓的著作比路德的著作更為有邏輯性和合理性。1521年4月完成的這本《神學的基本主題》,在12月以《Loci Communes Rerum Theologicarum》為名出版。

  經過反覆修改,1559年出版了最後一版。他在二十四歲出版此書,這對當時有影響力的學者們是一場新鮮的衝擊。這思想是在爭論中成長起來的,因而為《奧格斯堡信綱》(1530)開闢了道路。這本書共二十四章,從神和創造開始到身體的復活,並以基督徒的自由結論。

  因這本著作是從他的「羅馬書講解」(七次講義)發展而來的,其中心思想不是善行,而是在基督里的神的恩寵。他強調了借着恩典的寬恕和救贖的教義,還強調了人論。所以,可以將它看成是福音主義的大憲章(Magna Charta)。

  比起預定決定論(necessitarianisn),梅蘭希頓更強調神人協作說,這是他在神學上的變化。他研究聖經及初期教父,起初,與路德一樣肯定人類意志的奴隸性,但受伊拉斯謨影響發現了斯拖伊式命運論和決定論的危險。他對所有行為的決定性預定,即大衛的姦淫、猶大的背叛、保羅的悔改等解釋與起初路德的觀點一樣,但後來逐漸改變了。

  他認為在悔改里有神與人的協作(Synergism),開拓了阿明尼烏主義(Arminianism)的道路。他同阿明尼烏一樣認為先有神的恩典(initiative)人類才能有回應。

  1535年,他認為神既不賦予犯罪的原因,也從不讓人犯罪,只有惡魔的意志和人的意志是惡的根源。並且認為人類本性雖然腐敗,但並不是毫無希望地徹底腐敗了。沒有聖靈的幫助就沒有靈性的對神的感情、敬畏或愛神。神先呼召、感化、幫助,我們只要跟從既可,但是人類的本性既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神的思寵。接受的自由意志的決心導致了人的悔改。因此,神的話語+聖靈+人類意志=悔改之公式得以成立。

  梅蘭希頓接納了希臘教父科里索斯滕(Chrysostom)的強調人類自由意志的觀點。根據科里索斯滕的觀點是神感化、引導自由意志。約翰·衛斯理也接納了科里索斯滕的神人協作說。他也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東方教父神學的傳統。在這一點上,梅蘭希頓與衛斯理相似。因此在改編的《奧格斯堡信綱》十八條中提及了神人協作說。

  但是他批判善行功勞思想,即批判通過善行的功勞得救。在《神學的基本主題》的法語翻譯版的序言中,加爾文對梅蘭希頓不相信永遠的預定表示驚訝。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之間的友情。

  梅蘭希頓雖然沒拋棄信仰義認化(稱義),但強調了信仰上善行的必要性。他反對律法廢棄論,即強調不是為了得到救贖的條件或功勞,而是對神旨意的福音意義上善行的必要性。在這裏說明神人協作說式的人類意志的參與是為了善行而有必要。

  梅蘭希頓在對聖餐的解釋上介於路德的肉體臨在說和茨溫利的象徵說中間,主張加爾文的靈的臨在說,並且重視與基督在靈裏面的交通。1540年他改了《奧格斯堡信綱》中的第十條。刪去了反對茨溫利的章句,接納了改革教會式信綱。但是,並沒有接納茨溫利的單純記憶和象徵概念。


  (討論題目)

  討論一下路德和梅蘭希頓思想之間的差別。

  找一下今天的中國教會狀況和德國宗教改革時代狀況之間的類似點。


Template:基督徒百科未授權書籍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