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約翰福音 14
約翰福音14章
這一章繼續基督晚餐後與門徒的講論。祂定了猶大的罪,將他拋棄後,就讓自己來安慰其餘的人,他們因祂所說,祂要離開他們的話充滿憂愁;祂在這裡對他們說了極多美言和安慰的話。這是插話的講論,正如彼得在前一章,同樣在本章多馬、腓力和猶大按照祂樂意許他們的自由,對祂所說的加入自己的想法。自由的交談和嚴肅的演講一樣有益,是更有益。這一章的總體目的是在第一節,是為了不讓他們心裡憂愁;現在為了這樣,他們就必須相信,並讓他們思想,I. 天堂是他們永遠的安息,2-3節。 II. 基督祂自己是他們的道路,4-11節。III. 因他們的禱告蒙垂聽,他們要披戴的大能,12-14節。IV. 另一位安慰者來到,15-17節。 V. 祂離開後祂與他們之間的團契與相交,18-24節。VI. 聖靈要給他們的教訓,25-26節。VII. 基督留給他們的平安,27節。VIII.基督離開,祂自己的歡喜,28-31節。祂對他們說的這些話,是為了安慰所有忠心跟從祂的人。
約 14:1-3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哪裡。」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
I. 基督向門徒發出的一個總體警告,防備心裡憂愁(約14:1):「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他們現在開始憂愁,正進入這試探。現在在此請看,
1. 基督是怎樣注意到這一點。也許這顯明在他們的表情上;聖經說(約13:22),門徒彼此對看,帶着焦慮和關心,基督看着他們所有人,留意到這一點;至少主耶穌是明白這點,祂知道我們所有秘密未知的憂愁,裡面流血的傷口;祂不僅知道我們怎樣憂傷,還知道我們在憂傷中受到怎樣的影響,這些憂傷何等貼近我們的內心;祂認識到任何時候祂百姓面對、有被其勝過的危險的一切愁苦;祂知道我們心裡的愁苦。很多事情一起發生,讓門徒現在愁苦。
(1.) 基督才剛剛告訴他們,祂要從他們一些人那裡受到不良對待,這使他們全體憂愁。無疑彼得對基督對他說的非常憂愁,其餘所有的人為他,也為他們自己感到難過,不知道接着要輪到誰,被告知他們要做的這樣或那樣的不好事情。在這方面,基督安慰他們;雖然一種為着我們自己所發的敬虔謹慎提防,在讓我們保持謙卑警醒方面大有用處,但它決不可壓倒一切,以致讓我們心裡不安,抑制我們神聖的喜樂。
(2.) 祂才剛剛告訴他們,祂自己要離開他們,祂不僅要離開,還是在如雲彩般大大的受苦中離開。他們不久必將聽到人把辱罵如擔子加在祂身上,這好像要打碎他們的骨頭;他們必將看到祂遭受野蠻的虐待,並被處死,這一切都要像刀把他們自己的心刺透,因為他們已經愛祂,選擇了祂,撇下了一切跟從祂,當我們現在仰望被扎的基督,我們就不能不悲哀愁苦,雖然我們是看到這件事充滿榮耀的結局與結果;他們那時無法看得更遠,這景象是何等更大大令他們憂愁呢。如果基督離開他們,[1.] 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蒙羞失望;因為他們把祂看作是要拯救以色列,要用世上的大能和榮耀建立祂國度的那一位,他們指望這事發生,就拋棄了所有來跟從祂。現在,如果祂離開世界,光景與祂活着時一樣卑微貧窮,甚至更糟,他們就是相當被挫敗了。[2.] 他們會認為自己可悲地被拋棄,被暴露在危險之中。他們從經歷得知,在困難情急的時候他們是何等驚慌失措。若他們離開他們的夫子,就只能肯定要被摧毀勝過。現在,針對這一切,「你們心裡不要憂愁。」 這裡有三個詞,對每一個都是可以大大強調的。第一,是憂愁這個詞,me tarassestho。不要像落入匆忙和混亂那樣憂愁,不要像不得平靜翻騰的海那樣憂愁。祂不是說「你們的心不要感受到憂傷,不要因此難過」,而是「不要急躁不安,不要憂悶煩躁」,詩42:5。第二,是心裡這個詞:雖然通國通城憂愁,雖然你們小小的家庭和群羊憂愁,然而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不能保守任何別的事情的時候,要保守你們自己的心。 心是主要的要塞;無論你做什麼,都要把憂愁擋在它的外面,要切切將它保守。人有疾病,心能忍耐,所以要確保它不至憂傷。第三,是你們這個詞:「你們是我的門徒,跟從我的人,是我所救贖、揀選、使之成聖的人,不管別人怎樣被當前的憂愁勝過,你們卻不要這樣,因為你們知道得更清楚;讓錫安中的罪人都懼怕,但是讓錫安的民因他們的王快樂。」在這方面基督的門徒應該比別人更強,其它任何事情不得安寧的時候,應該保守他們心思平靜。
2. 祂看到這種心裡愁苦將要勝過他們,於是為此開出解藥;總體上,信 — pisteuete。(1.) 一些人把這解讀為兩部分都是命令式的,「應當相信神,相信祂的完全和護理,也應當相信我,相信我的中保之工。帶着信心在自然信仰那人所承認的偉大原則上建造,這些原則就是:有一位神,祂至為聖潔、智慧、大能和良善;祂治理世界,有主權安排萬事;並要同樣用我已經教導你們的那神聖信仰的具體教義來安慰自己。」但是,(2.) 我們這樣解讀,前者是承認他們確實相信神,為此祂稱讚他們;「但是,如果你們要為暴風雨的日子作有效準備,也當信我。」藉着基督我們被帶入與神所立的聖約,變成在祂的眷顧與應許中有份,否則作為罪人,對此我們必然是無望,想起神都要使我們憂愁;但是,藉着相信基督是神人之間的中保,我們對神的相信就成為對我們的安慰;神的旨意就是,叫人通過相信子,就像他們相信父一樣,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正確相信神的人必要相信神已經向他們顯明的耶穌基督;藉着耶穌基督相信神,這是防止心裡憂愁的一個絕佳方法。信心的喜樂是對付感覺憂愁的最好解藥;這是附帶有應許的解藥;義人必因信得生;這解藥附帶着一種probatum est。我若不信,就早已喪膽了。
II. 這是一條具體的指引,要對永生的應許有信心,約14:2-3。祂已經指導他們要信靠神,並信靠祂;但他們一定要為着什麼信靠神和基督?為着這個身體和這個世界不再有的時候,要有一種福臨到,為着一種和不滅的靈魂和那永遠的世界一樣持久的福而信靠祂們。在這裡,基督提出這一點,作為落在當前時候一切憂愁之下的一種出於神主權的強心藥,這是如此美好地適應切合天上的福。眾聖徒在最大的苦境中已經以此鼓勵自己,就是天堂要補償一切。讓我們來看基督在這裡是如何提出這一點的。
1. 相信並思想真是有這樣的一種福:「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約14:2。
(1.) 請看這裡是用什麼觀念來表明天上的福:就是住處,在基督的父的家裡許多住處。[1.] 天堂是一個家,不是一頂帳篷或帳幕;它是那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2.] 它是一位父親的房屋:我父的家裡;祂的父就是我們的父,祂現在就要升天回到祂的父那裡;所以因着他們的長兄,所有真信徒都要像歡迎回家一樣得着這福。這是那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住在光中,居於永恆的神的家。[3.] 那裡有住處;就是,第一,不同的居住之處,每個人都有一個宮殿裡的房間。也許這是指着聖殿中祭司的屋子說的。在天上有為具體的聖徒安排的住處;雖然一切都要匯聚在神裡面,但我們的個性並不會在當中消失;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在迦南地有自己的分,每一位長老都有座位, 啟4:4。第二,長久的住處。Monai,這個詞出自mneio,maneo,長久之地。 這家本身是永久的;我們在當中的家產不是按年數計算,而是永遠的。在這地上我們就像住在客店裡;在天上我們要得到一個安定的地方。門徒已經拋棄了他們的家,來跟從連枕首的地方都沒有的基督,但天上的住處要補償這一切。[4.] 有很多地方,因為有很多兒子要被帶進榮耀里,基督清楚知道他們的人數,不會因着來的人群多於祂預料的而地方不夠。祂已經告訴彼得,讓他跟從祂(約13:36),但讓其他的人不要灰心,在天上有給他們所有人的地方。利河伯,創26:22。
(2.) 請看我們有何等的確據,是關於這福本身的實在,以及傳這福給我們的真誠:「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如果你們為着一種將來和不可見的福分放棄生計,為我冒險把命擺上而自己騙了自己,我早就會讓你們醒悟過來了。」這確據是建立在,[1.]祂話語的真實之上的。這意味着,「如果沒有這樣的福分,這貴重和可以得着的福分,我就不會告訴你們說有了。」[2.]祂愛他們的真誠之上。正如祂是真實的,不會自己欺騙他們,同樣祂是良善,不會讓他們受騙。如果沒有這些地方,或者沒有一處是指定給他們這些拋棄一切來跟從祂的人,祂就會及時告知他們這齣錯,使他們可以體面再次回到世界上,盡其所能好好享受這世界。請注意,基督對我們的善意,這大大鼓勵我們以祂作我們的盼望。祂太愛我們,太為了我們的好處,以致不會祂自己讓人生出盼望又使人失望,也不會讓那些最順服祂的人比眾人更可憐。
2. 相信和思想基督離去的目的,是在天上為祂的門徒預備一個地方。「你們想到我離去就憂愁,而我是去辦你們的事,是作先鋒;我要為你們進入。」祂去為我們預備地方;就是,(1.) 作為我們的律師、事務律師,為我們接管產業,確保我們的所有權是不能取消的。合法接管所有權的批准書是交給了基督,是為了所有要相信祂的人的使用和利益。(2.) 作為我們的朋友和父,為我們作預備。天堂的福分雖然是在創立世界以前預備的,卻必須要為在墮落光景中的人進一步預備。這很大一部分是在於基督在當中同在,所以有必要祂要先去,進入祂的門徒要與祂分享的那榮耀里。基督若不在天堂,天堂對基督徒來說就是一個沒有預備好的地方。祂去為他們筵席,為他們預備寶座,路22:30。就這樣基督宣告,為聖徒預備的天堂福分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
3. 相信和思想,所以祂肯定要在恰當的時候再來,接他們去祂現在要去親自為他們接管、為他們預備的那蒙福地方(約14: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如果這是我行程的任務,你們就可以肯定,每一件事情都準備好的時候,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好叫你們可以後來跟我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哪裡。」這確實是安慰人的話語。(1.) 耶穌基督要再來;erchomai —我確實要來,表明此事的確定性,祂要來,祂每天都正在來。我們在為我們來忙碌預備的時候,我們說,我們來了,同樣祂也如此;祂所做的一切,都是參照指着祂的再來。請注意,相信基督已經向我們保證祂再來,這是防止內心愁苦的絕佳辦法,腓4:5;雅5:8。(2.) 祂要再來,接所有忠心跟從祂的人到祂那裡去。在他們死的時候,祂私下接他們,一個一個收聚他們;但他們要在末日一起莊嚴公開進去,那時基督要親自來接他們,以祂豐盛的恩典護送他們,以祂豐富的慈愛歡迎他們。祂要藉此證明人能想象最大的尊重和喜愛。基督再來是為了招我們到祂那裡聚集,帖後2:1。(3.) 祂在哪裡,叫你們也在哪裡。這表明很多其它經文所宣告的,就是天堂福分的精髓,在於在那裡與基督同在,約17:24;腓1:23;帖前4:17。基督把祂在那裡說成是現在的臨在,我現在在哪裡;我很快要在的地方,我永遠在要的地方;你們很快要在那裡,你們永遠要在那裡:不僅在那裡, 在同一個地方;還在這裡,在同樣的光景里:不僅像山上的那三位門徒,觀看祂的榮耀,還是在當中有份。(4.) 這可以從祂去為我們預備地方推論出來,因為祂的預備不會徒然。祂不會建造裝飾住處,讓它們空置。祂要使祂創始的成終。如果祂已經為我們預備了地方,祂就要為着這地方預備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讓我們擁有這地方。正如基督復活是我們復活的保證,同樣祂升天、得勝和得榮,也是我們升天、得勝、得榮的保證。
約14:4-11
「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多馬對祂說:「主啊,我們不知道禰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着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
基督已經把天堂的福分擺在他們面前,作為他們的目標,就在這裡向他們表明,祂自己是通往這目標的道路,並告訴他們,他們其實比他們以為的,更熟悉他們瞄準的目標和他們在當中行走的道路:你們知道,這就是說,1. 「你們可以知道;這根本不是那不屬於你們的隱秘的事,而是其中一樣明顯的事;你們不需要升到天上去,也不需要下到陰間去, 因為這道離你不遠(羅10:6-8),與你在同一高度。」 2.「你們確實知道;你們知道那是家是路的,雖然可能不知道那就是家就是路。我已經把這告訴你們了,如果你們回憶並思想,你們就不可能不知道。」請注意,雖然耶穌基督的百姓知識不多,並有不足,祂卻願意最強調當中那好的部分。祂比他們更清楚他們裡面那美好的事,肯定他們具有他們自己沒有感覺到、或者不肯定的那知識、信心和愛心。
基督的這話給了祂的兩位門徒向祂說話的機會,祂對他們都作了回答。
I. 多馬詢問關於那條路的問題(約14:5),對於反駁祂夫子的話並沒有感到任何歉意。
1. 祂說:「主啊,我們不知道禰往哪裡去,不知道禰往哪個地方,哪種光景里去,我們怎麼知道那條路,那條我們一定要跟從你去的那條路呢?我們既不能猜,也不能問個水落石出,肯定還是糊塗的。」基督對他們知識所作的見證,更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無知,更詢求進一步的光照。多馬在此表現出比彼得更大的謙虛,彼得以為自己現在能跟從基督。彼得更關心要知道基督往哪裡去。多馬在這裡雖然抱怨不知道這一點,看來卻是更關心要知道那條路。在此,(1.) 他承認自己無知,這是相當值得表揚的。如果好人矇昧無知,只知道部分,他們卻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但是,(2.) 他無知的原因是當受責備的。他們不知道基督往哪裡去,因為他們幻想着一個現世、外在華麗大有能力的國,沉迷於此,雖然祂一次又一次說明相反的情況。所以當基督講到離開,他們要跟着祂去的時候,他們所幻想的,是祂去某座大城,或別的城,如伯利恆、迦百農,或加利利的一些城,就像大衛去到希伯倫,在那裡受膏作王,復興以色列國;至於這個地方在哪條路上,要在那裡建造這些空中樓閣,是在東西南北,他們不知道,所以不知道那路。就這樣,關於教會將來的光景,我們仍認為與需要知道的相比,自己是知道得更少,因為我們盼望的是教會屬世的興旺,而應許所指的是屬靈的推進。要是多馬按理當的明白,基督要去那看不見的世界,萬靈的世界,只有屬靈的事才能指向的那世界,他就不會說,「主啊,我們不知道那條路。」
II. 在此,對於他們不知道的抱怨(這抱怨也包含一種願意受教的願望),基督作了全面回答,約14:6-7。 多馬問祂往哪裡去,那條路是什麼,基督回答了這兩個問題,證明祂已經說過的話,就是如果已經正確理解,他們本來就不需要解答;因為他們認識祂,祂就是道路;他們認識父,父就是目的地;所以,「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相信神就是目的地,相信我就是道路(約14:1),你們就要做你們應當做的事。」
(1.) 祂說自己就是那條道路,約14:6。「你們不知道那條路嗎?我就是道路,唯有我是,因為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基督在這裡論到祂自己極重大的事情,向我們表明,
[1.] 祂中保之工的實質: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第一, 讓我們首先分開思想這些事情。1. 基督是那條道路,賽35:8講到的那條大道。基督是祂自己的道路,因為祂用自己的血進入聖所(來9:12),祂也是我們的道路,因為我們是借着祂進入。祂用自己的教訓和榜樣教導我們當盡的責任,藉着祂的功德和代求,祂為我們得着我們的福分,所以祂是道路。在祂裡面神與人相遇,被帶到一起。我們不能通過自己無罪的道路去到生命樹那裡;但是基督是通向這生命樹的另外一條道路。以基督為道路,天地間的交通就得到解決和保持;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借着祂我們的禱告去到神那裡,祂的祝福臨到我們;這是那帶領人進入安息的道路,那條美好的古道。門徒跟從祂,基督告訴他們,要跟從這條道路,只要他們繼續跟從祂,就永遠不會偏離他們的道路。2. 祂是真理。 (1.) 祂是真理,與影像和影兒相對。基督是舊約預表的實體,所以預表被稱為真的影像,來9:24。基督是那真正的嗎哪(約6:32),真帳幕,來8:2。 (2.) 祂是真理,與虛謊和錯謬相對;基督的教訓是真教訓。我們尋求真理時,我們需要學習的,不過就是在耶穌里的真理。 (3.)祂是真理,與誤導和欺騙相對;祂誠實對待所有信靠祂的人,像真理本身一樣真實,林後1:20。3. 祂是生命;因為唯有借着耶穌基督,在耶穌基督里,我們才是向神活的,羅6:11。基督成形在我們裡面,這對於我們的靈魂,就如我們的靈魂對於我們的身體一般。復活和生命都在於基督。
第二,讓我們合在一起思想這些問題,並互相對照。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這就是說,1. 祂是起頭、中間和終點。我們必須在祂裡面出發、繼續、到達終點。作為真理,祂是我們行路的嚮導;作為生命,祂是這道路的終點。2. 祂是那又真又活的路(來10:20);在這條道路中,在這條道路的終點,都有真理和生命。3. 祂是通往生命的真道路,唯一的真道路;其它道路可能看似為正,但在盡頭是死亡之路。
[2.] 祂中保之工的必要性:「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墮落的人必須來到神面前,由神審判他們,但若不借着基督,以基督為中保,就不能來到祂面前,由祂作他們的父。離開聖靈和基督的恩典,我們就不能履行靠着悔改和敬拜到神這裡來的責任;沒有祂的功德和義,也不能得到到神這裡來,以祂作我們的父的福;祂是我們所認的大祭司,我們的中保。
(2.) 祂講到祂的父,以祂為最終目的(約14:7):「你們若認識我,正確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藉着你們已經在我裡面看到的榮耀,你們已經從我這裡聽到的教訓,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這是,[1.]對他們默默的責備,責備他們在認識耶穌基督方面的遲鈍和粗心,雖然他們一直不斷跟從祂,與祂在一起:「你們若認識我」 — 他們認識祂,卻沒有按本來可以,理所應當的那樣如此熟悉認識祂。他們認識祂是基督,但沒有繼續認識在祂裡面的神。基督曾對猶太人說過(約8:19):「你們若是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祂在這裡對門徒說同一番話;很難說哪一樣更離奇,是那些與這光為敵的人的故意無知,還是有這樣認識機會的光明之子的不足和錯誤。他們若是正確認識基督,就本可以認識到祂的國是屬靈的,不屬這世界;就本可以認識到祂從天降下,所以一定要回到天上;這樣,他們就本可以也認識祂的父,認識到祂說「我到父那裡去」的時候,祂的意思是要往哪裡去。是到另外那世界,而不是這世界的榮耀里去。如果我們真的更好認識基督教信仰,我們就能更好認識自然信仰。[2.] 贊同他們的暗示,表明雖然他們的認識不足,但對他們的真誠非常滿意:「從今以後,從我給你們這提示,這提示要成為解開到目前為止我給你們一切教訓的鑰匙之後,讓我告訴你們,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就像你們認識我,並且已經看見我一樣;」因為在基督的面上我們看到神的榮耀,正如我們在一位兒子身上看到與他相像的父親一樣。基督告訴他的門徒,他們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無知;因為他們雖然是小子,他們卻認識父,約壹2:13。請注意,基督的許多門徒有比自己以為更多的認識和更多的恩典,基督注意到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他們身上具有的好處,對此十分高興;因為那些認識神的人,並不是馬上知道他們是認識祂,約壹2:3。
II. 腓力詢問關於父的事(約14:8),基督回答他的問題,約14:9-11,在當中請留意,
1. 腓力請求某種對父特殊的顯明。他不像他們當中其他人一樣爭着要說話,然而出於對要得到進一步光照的真誠願望,他喊出聲來,「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腓力聽着基督對多馬說的話,緊緊抓住最後那句,「你們已經看見祂。」腓力說:「好,這是我們要的,這是我們希望得着的: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 (1.)這表明一種強烈的願望,要認識神,以祂作為父。這懇求就是,「將父顯給我們看;讓我們按照這種與我們的關係來認識祂;」為着這一點祂祈求,這不僅是為了祂自己,還是為了其餘的門徒。請求的主張就是,「我們就知足了。」他不僅自己這般承認,還要替他的門徒同伴說這番話。只要讓我們看父一眼,我們就知足了。詹森說:「雖然腓力沒有這個意思,但聖靈藉着他的口,在此為要教導我們,靈魂的滿足與福氣在於得見神,以神為樂,」詩16:11;詩17:15。悟性以認識神為滿足,是它追求的頂峰;認識神是我們的父,我們的心就得滿足;看父一眼,這就是在地如在天,使我們充滿說不出來的大喜樂。(2.) 正如腓力在這裡說的一樣,這暗示他並不滿足於按基督認為適合向他們顯明的那樣來發現父,他而是要指示基督,催逼基督,要得到某樣事情,是更進一步,不亞於神榮耀的某種可見的顯現,就像那向摩西的顯現(出33:22),向以色列的長老的顯現,出24:9-11。「讓我們用肉眼看見父,就像我們看見禰一樣,我們就知足了;我們就不再煩禰,不再問禰往哪裡去。」 這樣,這不僅表明他信心的軟弱,還表明他對父顯現的福音之道的無知,這顯現是屬靈的,而不是感官的顯現。他認為,這樣看父一眼,就會讓他們知足,但那些確實曾經這樣看見過祂的人並不知足,而是很快就雕刻偶像,敗壞自己。基督指定設立的,比我們自己發明的,更能堅固我們的信心。
2. 基督的回答,指示他去看對父已經作出的顯明,約14:9-11。
(1.) 祂指示他去思想他已經看見的,約14:9。祂責備他的無知和粗心大意:「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到現在超過三年與你們親密交往,你還不認識我嗎?」哎呀,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你要求那你已經得着的嗎?」在這裡,
[1.] 祂責備他們兩件事:第一,不按理當的那樣善用他與基督的相熟,來得到對祂清楚明顯的認識:「腓力!你還不認識我嗎?你還不認識跟從如此之久,多多與之交往的我嗎?」腓力第一天到祂這裡來的時候,就宣告他知道祂是彌賽亞(約1:45),然而直到今天,還不認識父,在祂裡面的父。許多對聖經和神的事情有很多知識的人,因着沒有把他們的認識調合在一起,進到完全的地步,就沒有達到理所當然期望他們應該達到的地步。許多人認識基督,然而卻沒有認識到他們能從祂身上認識到什麼,也沒有看見他們在祂身上應當看見的。那使腓力的愚鈍更加當受責備的,就是他有如此長時間的機會善用這一切:「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請注意,我們享有得知識和恩典的途徑越久,我們若顯為在恩典和知識方面有缺陷,就越難逃其咎。基督期望我們的通達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對應我們的地位,我們不應總是嬰孩。讓我們這樣與自己理論:「我聽道、學習聖經、在基督的學校里學習如此之久,卻在對基督的認識上如此軟弱,在仁義的道理上如此不熟練嗎?」第二,祂責備他在「將父顯給我們看」這祈求中的軟弱。請注意,這顯出基督門徒極大的軟弱,就是他們不曉得當怎樣禱告(羅8:26),而是常常妄求(雅4:3),求那沒有應許的,或者正如這裡的情形,那已經按照應許賜下的。
[2.祂指教他,給他一句格言,這格言不僅在總體上高舉基督,帶領我們去認識在祂裡面的神,還證明基督已經說過的話(約14:7),「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是有道理的,這句話回答了腓力所求的,即「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 基督說,這難處很快就要過去,因為「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第一,所有看見肉身中的基督的人,如果撒但沒有弄瞎了他們的心眼,攔阻他們看基督是神的像,林後4:4,就是已經看見了在祂裡面的父。第二,所有憑信心看見了基督的人,確實是看見了在祂裡面的父,雖然他們並不是突然曉得他們是這樣看見了。在基督教訓的光照下,他們看見神是眾光之父;在神跡中他們看見神是大能的神,看見神的手指。神的聖潔在基督無斑點純潔的一生中閃耀,祂的恩典在基督所行的一切恩典作為中發光。
(2.) 祂指示他去想他有理由要相信的(約14:10-11):「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所以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不信嗎?你還不信這一點嗎?如果還不信,就聽我說,現在就信。」
[1.] 在這裡請看我們當信什麼:「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這就是正如祂說過的(約10:30),「我與父原為一。」祂把父和祂自己說成是兩位,然而卻如此為一,是任何其他兩位從未,決不能達到的。我們認識基督是出於神而為神,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一體,萬物都是借着祂造的,這樣我們就認識父。在基督里我們比摩西在何烈山上看到更多神的榮耀。
[2.] 在此请看有何原因,我们要相信这一点;原因有两个: — 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一点,第一, 这是为祂话语的缘故:“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见约7:16,“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在他们看来祂说的话无关紧要,就像人说的话,是按祂自己的意思讲出祂自己所想的;但其实是神的智慧撰写这话,是神的旨意推行这话。祂不仅不是凭着自己说, 还是按照亘古的旨意说出神的心意。第二,是为祂作为的缘故:“住在我里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所以要“当为它们的缘故相信我。”请观察,这里说父住在祂里面,ho en emoi menon — 祂常在我里面,藉着神性与人性不可分的联合住在祂里面:神在地上住在其中的殿,从未有一个是比得上主耶稣的身体的,约2:21。 这是真正的神的荣光,那在会幕里的只不过是它的预表。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祂里面,西2:9。 父是如此住在基督里面,以致人可以在基督里找到祂,就像可以在一个人住的地方找到这人一样。你们若寻求耶和华,在基督里寻求祂,就必寻见,因为祂住在祂里面。2. 祂作事。基督说了许多大能的话语,做了许多怜悯的工作,并且父在祂里面作事;救赎的工作在总体上是神自己的事。3. 我们一定要只是为了所作的事就相信这一点。正如我们为了那宣扬神荣耀的创造之工,就当相信神的存在与完全;同样我们为了救赎主所作的事,就当相信神在耶稣基督里向人所作的启示,这些异能发出来(太14:2),就彰显出祂,以及在祂里面的神。请注意,基督所行的神迹证明祂从神而来的使命,这使命不仅要让不信的人相信,还要坚固祂自己门徒的信心,约2:11;约5:36;约10:37。
約14:12-1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
正如門徒想到與他們的夫子分離就充滿憂愁,同樣他們充滿憂慮,不知道祂離開後會有什麼臨到自己身上;祂與他們在一起時,祂是對他們的支持,讓他們保持鎮靜,保守着他們的心;但如果祂離他們而去,他們就會變得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輕易變成那些企圖要擊倒他們的人的獵物。現在,為要止息這些懼怕,基督在此向他們保證,他們要披戴能力,足以讓他們可以承受這一切。正如基督擁有所有的權柄,他們奉祂的名,也要大得權柄,天上、地上的權柄。
I. 地上極大的權柄(約14:12):「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我知道你們確實信我)也要作。」 其他人也要作大事,這並不削弱基督根據祂所作的事列出的證據,證明祂與父為一,反而是加強了這論證;因為使徒所行的神跡,是奉祂的名,因信祂所行的;這比任何事情都更大大尊崇祂的權柄,祂不僅自己行神跡,還賜別人權柄如此行。
1. 祂向他們保證的兩件事:—
(1.) 他們要得着能力,做祂做過的這些事,他們要比祂第一次差遣他們出去的時候,太10:8,得着更充足的權柄去做這些事。基督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瘋的潔淨嗎?他們也要做這些事。祂使罪人知罪歸正,吸引眾人到祂這裡來嗎?他們也要如此。雖然祂要離開,工作卻不會停止,也不會失敗,而要像以往一樣有力、成功地繼續下去;這工作仍在進行。
(2.) 他們要做比這更大的事。[1.] 在自然的國度里他們要行更大的神跡。沒有一件神跡可謂小,但對我們的理解來說,一些看起來比另外一些更大。基督用祂的衣服繸子醫治,但彼得用他的影子醫治(徒5:15),保羅用接觸過他的手巾醫治,徒19:12。在兩三年間,基督在一個地方行神跡,但跟從祂的人奉祂的名,在多個世代,在各個地方行神跡。若有機會,「你們要作比這更大的事」,以此榮耀神。出於信心的禱告,若在任何時候是必需的,就連山也要挪去。[2.] 在恩典的國度里,他們靠着福音,要比基督還在地上的時候取得更大的勝利。事實就是,在外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把如此一大部分的世界征服歸向基督,這是所有神跡的神跡。我想這是特別指着方言的恩賜說的;這是聖靈澆灌直接的果效,這是作用在人思想上的一個即時神跡,話語在思想中形成,被用來服務於如此榮耀的目的,就是用萬民各自的語言向他們傳福音。這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林前14:22),作更大的證據,比任何其它各種各樣的神跡更有令他們知罪的能力。
2. 基督說明這件事的原因,「因為我往父那裡去」,(1.) 「因為我去,你們得着這樣的能力是必需的,免得因為我不在,這工作要遭受損失。」(2.) 「因為我往父那裡去,我要得着一種地位,賦予你們這樣的能力,因為我到父那裡去,差遣保惠師來,你們要從祂得着能力,」徒1:8。他們奉基督的名所行的奇妙作為,是祂升上高天的時候,弗4:8,祂所處高升狀態榮耀的一部分。
II. 極大的天上的能力:「你們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14),正如在神面前為王子的以色列。所以你們要行如此大能的事,因為你們在我裡面有如此的關係,我在我的父裡面有如此的關係。」請觀察,
1. 祂往父那裡去的時候,他們用什麼方式保持與祂相交,從祂得着能力 — 就是通過禱告。當親愛的朋友分開,彼此相距甚遠,他們安排通過通信來解決問題;同樣,當基督往父那裡去的時候,祂告訴門徒,他們如何能在每一種情況下給祂寫信,用一種安全便利的傳遞方式傳信,不會有寄送不達或在路上落下的危險:「讓我通過禱告,出於信心的禱告得到來自你們的消息,你們要靠着聖靈聽到我的消息。」這是與上天交通的古老方式,自從人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以來便是如此;但基督藉着祂的死把這變得更加敞開,這方式仍向我們敞開。在這裡,(1.) 是對謙卑的描述:「你們求。」雖然他們已經為了基督拋下一切,卻不能以基督有欠於他們,向祂作任何要求,而是必須作謙卑懇求的人,不乞求就要挨餓,不乞求就要死。(2.) 許可的自由:「求任何事,任何對你們好和恰當的事;任何事,只要你們知道自己求的是什麼,你們都可以求;你們可以求做工得幫助,求言語和智慧,求得保守脫離仇敵的手,求有需要時行神跡的能力,求在使靈魂歸正的事奉上取得成功;求明白、得引導、得辯白。」 情形各有不同,但在各種情形下,都歡迎他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2. 他們應當奉誰的名呈上他們的懇求:「奉我的名求。」奉基督的名求就是,(1.) 以祂的功德和代求作為懇求,並依靠這懇求。舊約聖徒為主的緣故禱告,求祂為自己行事(但9:17),為受膏者的緣故求(詩84:9)時,他們就是着眼於這一點;但基督的中保之工因着福音更清楚發出光照,所以我們被賦予力量,更直接奉祂的名求。基督教導人用主禱文禱告時,這句話還沒有插進來,因為那時他們還不像後來,當聖靈澆灌下來的時候那樣如此完全明白這事。如果我們奉我們自己的名求,我們不能期望成功,因為我們是外人,在天上無名;我們是罪人,在那裡有惡名;但基督的名是美名,在天上聲名遠揚,非常寶貴。(2.) 這是以祂的榮耀為目標,尋求這點作我們一切禱告最高的目的。
3. 他們的祈求要得到怎樣的成功:「你們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 再一次(約14:14),「我必成就。你可以肯定我要成就:不僅這事要成就,我確保它成就,或者下令要它成就,我還必成就,」 因為祂不僅有代求者的關係,還有主權君王的權柄,坐在神的右邊;祂手要作為,在神的國度里成就一切。因着相信祂的名,我們可以得着我們所求所想的。
4. 他们的祷告要如此成功的原因:叫父因儿子得荣耀。就是说, (1.) 这是他们祈求时当瞄准的,当注目的。我们一切的愿望和祷告都应在这一点上相遇,以此作为它们的中心;它们一定要被引导到这一点上,就是在基督里神因我们的服事得荣耀,在我们得拯救这件事上得荣耀。尊祢的名为圣,这是一个神应允的祷告,是首先发出的,因为,如果人心在这一点上真诚,它就要以一种方式使所有其它恳求成为圣。(2.)基督在应允人祷告时,祂追求的是这一点,为此缘故成就他们所求的,藉此父在子里面的荣耀得彰显。当救赎主的门徒和工人靠着从祂而来的权柄,奉祂的名、为服事祂行使这权柄,得力量行如此的大事,证明他们的教训,并且他们的教训取得成功时,神的智慧、权柄和良善就在救赎主身上得到彰显。
約14:15-17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
基督不僅向他們提起這些事,作為他們得安慰的根據,還在這裡應許要差遣聖靈,聖靈的職分將是作他們的保惠師安慰他們,讓他們深深感受到這些事。
I. 祂提醒他們的責任,作為這應許的前提(約14:15):「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遵守基督的命令,這裡被說成是在普遍方面操練敬虔,在具體方面忠心勤奮履行他們的使徒職分。在此請觀察,1. 基督安慰他們的時候,祂命令他們遵守祂的命令;因為若非行在盡責的道中,我們就不可期望得到安慰。Parakaleo這同一個詞意味着告誡與安慰。2. 現在他們的夫子要離開他們,他們擔心自己當做什麼,現在會有什麼臨到他們身上時,祂命令他們遵守祂的命令,這樣什麼也不能妨礙他們。在困難時候,我們對當前發生之事的擔憂,應當被我們對當前當盡責任的關注吞沒。3.當他們想起基督離開就傷心,預見此事心裡就充滿憂愁,以此表現出他們愛祂時,祂命令他們,如果他們要表明對祂的愛,就表明出來吧,但不是通過這些軟弱陰柔的感情,而是通過他們真心實意關注要履行所託付他們的責任,以及通過普遍順服祂的命令;這強如獻祭,比流淚更好。「你愛我嗎?餵養我的小羊。」 4. 基督賜給他們寶貴應許,就是聽他們的禱告,保惠師要來的時候,以此作為對這各樣應許的限制,「只要你們出於愛我的動因,遵守我的命令。」除了那些願意被祂掌管,聽從祂命令受教的人之外,基督不為任何人作中保。順從聖靈的指揮,你就要得到聖靈的安慰。
II. 祂應許賜他們這極大和說出不來的福氣,約14:16-17。
1. 祂應許他們要得到另外一位保惠師。這是新約偉大的應許(徒1:4),正如賜下彌賽亞,那是舊約偉大的應許一樣;這應許切合門徒目前的憂愁,他們愁苦,需要一位保惠師安慰他們。在此請留意,
(1.) 所應許的祝福:allon parakleton。這個詞只用在這裡,用在基督的這番講論中,以及約壹2:1,在那裡我們把這個詞翻譯為中保。雷米版聖經的編著者,以及哈蒙德博士,贊同保留Paraclete這個希臘文單詞,我們在徒9:31看到paraklesis tou hagiou pneumatos,聖靈的安慰,這包括祂作為Paraclete(「在旁的一位」,為人辯護、幫助人的律師之意,譯者注)完全的職分。[1.] 你們要得到另外一位中保。聖靈的職分是面對他們和其他人作基督的中保,在地上為祂的工作求,看顧祂所關心的;正如一位古人說的,作vicarius Christi— 基督的代理;面對他們的敵人為他們辯護。基督與他們在一起時,若有必要祂就為他們說話;但現在祂即將離開他們,他們必不被打倒,父的靈要在他們裡面說話,太10:19-20。由這樣一位中保代求的事業不可能失敗。[2.] 你們要得到另外一位夫子或教師;另外一位勸勉你們的。他們有基督與他們在一處時,祂激發勸勉他們盡責;但現在祂即將離開,祂要留下一位與他們同在,這一位雖然是沉默無言,卻要同樣有效做成此事。詹森認為對這個詞最恰當的翻譯應當是庇護恩主,既教訓又保護你們的那一位。[3.] 另外一位保惠師。人盼望基督作以色列的安慰。在猶太人當中,彌賽亞的其中一個名字就是Menahem,米拿 — 安慰者。亞蘭文舊約聖經稱彌賽亞的日子作安慰的年月。基督與門徒在一處時安慰他們,現在祂在他們有最大需要時離開他們,祂應許賜他們另外一位保惠師。
(2.) 賜下這祝福的那一位:父要賜下祂來,我的父和你們的父;包括這兩位。賜下子作我們救主的同一位,要賜下祂的靈作我們的保惠師,這是按照同一個計劃。聖經說子差遣保惠師(約15:26),但父是首要的差遣者。
(3.) 如何得到這祝福 — 靠着主耶穌的代求:「我要求父。」 祂曾說過(約14:14)「我必成就」;在這裡祂說,「我要為此祈求」,不僅表明祂既是神也是人,還表明祂即是君王也是祭司。作為基督,祂被設立為人代求;作為君王,祂由父授權執行審判。當基督說「我要求父」時,這並不意味着父不情願,或者要被強求才做成此事;這只不過是表明聖靈的恩賜是基督中保之工的結果,由祂的功德買得,由祂的代求帶出。
(4.) 這祝福的持續:「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這就是說, [1.] 「只要你們還活着,就與你們同在。你們絕不會嘗到缺乏安慰者的滋味,也不會像哀嘆我離去那樣哀嘆祂離去。」請注意,我們失去那些是要給我們一段時間的安慰時,認識到有永遠的安慰為我們預備,這要給我們支持。基督永遠與他們在一處,這是不便利的,因為計劃要成為服務大眾的人,絕不可永遠過一種學校生活;他們一定要分散出去,所以無論他們分散去到哪裡,不管他們如何憂愁,一位要與他們所有人同在,在各地都同在的保惠師,唯獨適合與他們永遠同在。[2.] 「你們離開之後,與接續你們的人,在基督教信仰里,在事奉中接續你們的人同在,直到時間末了。」[3.] 如果我們按永遠這個詞最大的程度理解,這應許就要成就在神賜人的那些安慰上,就是所有聖徒直到永遠的喜樂,永遠的福樂。
2. 這保惠師是「真理的聖靈,你們是認識祂,」約14:16-17。 他們可能以為得着一位與是神兒子的祂同等的保惠師,這是不可能的事:基督說,「是的,你們要得着真理的聖靈,祂是與子同權同榮的。」
(1.) 所應許的保惠師是聖靈,以屬靈的方式方法,內在、眼不能見、在人的靈上動工,做成祂工作的那一位。
(2.) 「祂是真理的聖靈。」 祂要對你們,對祂為你們承擔的工作顯為真實,祂要做成祂的工作,直到極處。祂要教導你們真理,要用對真理的認識光照你們的思想,加強堅固你們對真理的信心,加增你們對真理的愛慕。外邦人因着他們的偶像崇拜,猶太人因着他們的傳統,被帶進極大的錯謬和錯誤之中;但真理的聖靈不僅要帶領你們進入一切真理 ,還要藉着你們的事奉帶領其他人進入。基督是真理,祂是基督的靈,祂受這靈膏抹。
(3.) 祂是“世人不能接受的”那一位;但“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 [1.] 基督的门徒在这方面与世人有别,因为他们蒙拣选得呼召,脱离卧在那恶者手下的这世界;他们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这世界的儿女与后嗣。[2.] 那些不顾一切向这个世界献身的人,他们的愁苦就是不能领受真理的圣灵。圣经把世上的灵和从神来的灵说成是是彼此直接对立的(林前2:12);因为在哪里世上的灵占优,神的圣灵就被人排斥。就连这世上有权有位的人,虽然有权有位,有知识方面的长处,然而作为这世上有权有位的人,他们是在无法想象的偏见下劳碌,以致他们不能领会神圣灵的事,林前2:8。[3.] 所以人不能接受真理的圣灵,因为他们不见祂,也不认识祂。圣灵的安慰就像基督的十字架一样,在他们为愚拙;福音的大事,就像律法的大事一样,被看作奇怪之事。这些判断是远超他们所能看见的。对今世之子说圣灵的作为,你在他们看来就像不开化的野蛮人一样。[4.]对真理的圣灵最好的认识,是通过经历得到的:“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 基督已经常与他们同在,他们因认识祂,就不可能不认识真理的圣灵。他们自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着圣灵。是什么使他们有力量撇下一切跟从基督,在祂受试探时仍继续与祂在一处?是什么使他们有能力传讲福音,行出神迹?不就是那常与他们同在的圣灵吗?圣徒的经历是对应许的阐明;对其他人来说是悖论的,对圣徒而言则是自明之理。[5.] 那些在经历方面认识圣灵的人,有令人安慰的确据,知道祂不断与他们同在: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因为配得称颂的圣灵没有更换住处的习惯。认识祂的人,知道应该如何看重祂、邀请祂、欢迎祂,好使祂在他们里面,如光在空气中,汁液在树木中,灵魂在身体中一样。他们与祂相交是亲密的,他们与祂联合是不可分隔的。[6.] 圣灵的恩赐是独特的恩赐,以一种分别的方式赋予在基督的门徒身上 — 赋予他们,而不是世人;对门徒而言,这恩赐是隐藏的吗哪,是那白石。没有安慰比得上那些不炫耀、不喧嚷的安慰。这是神赋予祂选民的恩待,这是那敬畏祂名的人的产业。
約14:18-24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着,你們也要活着。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問耶穌說:「主啊,為什麼要向我們顯現,不向世人顯現呢?」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
朋友分離時,一種常見的彼此請求就是,「請儘可能按能做到的,讓我們收到關於你的情況:」基督承諾對門徒如此行,就是祂雖然不再見他們,卻不會不想念他們。
I. 祂應許要繼續顧念他們(約14:18):「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或沒有了父親;因為雖然我離開你們,卻要把這安慰留給你們,就是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祂離開他們,這讓他們憂愁;但這並不像他們懼怕的那樣糟,因為這既不是完全離開,也不是最終離開。1. 不是完全離開。「雖然我離開你們,不再在身內與你們同在,我卻不撇下你們,讓你們沒有安慰。」雖然是孩子,被留下,是小孩子,他們卻得了兒子的名分,祂的父要作他們的父,要不然他們就成為無父的孤兒,他們可以到父那裡尋求憐憫。請注意,真信徒的情況雖然有時充滿憂愁,卻從不缺乏安慰,因為他們絕不會成為孤兒:因為神是他們的父,祂是一位永在的父。2. 不是最終的離開: 「我必到你們這裡來,erchomai — 我確實要來;」就是說,(1.) 「我復活的時候要快快到你們這裡來,我不會長久離開,而要在短時間之內再次與你們在一起。」祂曾常說,「第三日我要復活。」(2.) 「我要藉着我的靈每天到你們這裡來;」通過祂愛的表明,恩典的眷顧,祂仍到人這裡來。 (3.)「時間末了的時候我必然要來;肯定的是,我要快快來接你們進入你們主的喜樂。」請注意,思想基督到我們這裡來,這不至讓我們在祂離開我們時失去安慰;因為如果祂暫時離開,這是為了叫我們永遠得着祂。主已經近了,讓這舒緩我們的憂愁。
II. 祂應許,他們要繼續認識祂,繼續保持在祂裡面的關係(約14:19-20):「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就是說,「現在我不在在世上。」在祂死後,世人不再看見祂,因為雖然祂復活了,祂卻從未顯給眾人看,徒10:41。充滿惡意的世人認為他們已經看祂看夠了,並喊着說,「除掉祂,釘祂在十字架上;」 所以對他們的審判也要如此,他們不再看見祂。只有那些用信心的眼睛看基督的人才要永遠看見祂。世人不再看見祂,直到祂再來;但門徒在祂不在的時候也與祂相交。
1. 「你們卻看見我,世人不再看見我的時候,要繼續看見我。」他們在祂復活之後用肉眼看見祂,因為祂用許多的憑據向他們顯現自己,徒1:8。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在祂升天、坐在神的右邊,作萬有的主後,他們用信心的眼睛看祂;在祂裡面看見那世人看不見的。
2. 「因為我活着,你們也要活着。」讓他們憂愁的是,他們的夫子要死了,除了與祂同死,他們什麼指望也沒有。基督說,不是這樣的, (1.)「我活着;」這一點是偉大的神以此為榮的,耶和華說,「我活着」, 基督說同樣的話;不僅僅是我要活着,像祂論到他們那樣,還是,我確實活着;因為祂在自己有生命,並且是永遠活着。當我們知道我們的救贖者活着,我們就不是不得安慰。(2.) 所以「你們也要活着」。請注意,基督徒的生命是與基督的生命相連;只要祂的的確確活着,那些憑信心與祂聯合的人就也要活着;他們要在靈里活着,有一種與神相交的屬神生活。這生命是與基督藏在一起的;如果頭和根活着,肢體和枝條也要活着。他們要永遠活着; 他們的身體要靠着基督復活的功德復活;在將來的世界裡他們一切都好,所有屬祂的人,不會是別的,只會是一切都好,賽26:19。
3. 你們要得到關於此事的保證(約14:20):到那日,我得榮耀的時候,聖靈澆灌下來的時候,你們就要比現在更清楚、更確定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1.)這些榮耀的奧秘要在天上完全顯明;到那日,我接你們到我自己這裡來的時候,你們要完全知道現在你們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的事情。我們將來如何,現在還未顯明,但那時要顯明我們曾經如何。 (2.) 在聖靈澆灌在使徒身上後,這些奧秘要更完全顯明;到那日神的光要閃耀,他們的眼睛要看得更清楚,那時他們的認識要大大推進加增,要越來越廣闊,越來越清楚,就像那瞎眼的人被基督的手第二次觸摸之後那樣,那人一開始看見人,好像樹木,並且行走。 (3.) 這些奧秘要為所有領受真理聖靈的人所知,令他們大大滿足,因為對此的認識,是他們與父相交,與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基礎。他們知道,[1.] 基督在父裡面,與父為一,他們通過經歷祂為他們成就的事,在他們裡面成就的事知道這一點;他們發現基督教信仰和自然信仰之間存在着何等令人稱奇的一致與和諧,那是被嫁接進這裡面的,所以他們知道基督是在父裡面。[2.] 基督在他們裡面;有經驗的基督徒靠着聖靈知道,基督常在他們裡面,約壹3:24。[3.] 他們在基督裡面,因為這關係是相互的,雙方都同樣親近,基督在他們裡面,他們在基督裡面,這表明一種親密與不可分離的聯合;因着這效力,情況就是因為祂活着,祂們也要活着。請注意,第一,與基督聯合是信徒的生命,並他們與祂的關係,他們的福分就是借着祂到神那裡去。第二,認識到這聯合,這就成了他們說不出來的喜樂與滿足;他們現在在基督裡面,祂在他們裡面,但祂把這說成是一種進一步的恩典作為,是他們要知道的,因此要得到安慰。在基督里的關係,以及對此的認識,有時候可能是脫節的。
III. 祂應許要愛他們,並要親自向他們顯現,約14:21-24。在此請觀察,
1.基督要看顧、接納,以他們為愛祂之人,這些人是誰;就是那些有了祂的命令又遵守的人。藉此基督表明,祂在這裡對門徒所說的美言,不僅是為那些只是此時跟從祂的人,還是為所有那些因他們的話信祂的人說的。在這裡講到,(1.) 那些宣告自己歸為基督門徒之人的責任。我們有了基督的命令,就一定要遵守;作為名為、認信是基督徒的人,我們有了基督的命令,我們耳邊聽到、眼前寫有這些命令,我們認識這些命令;但這還不夠;我們要證明自己真是基督徒,就一定要遵守基督的命令。我們頭腦里有了基督的命令,就一定要我們心裡、生活里遵守。(2.) 盡門徒責任的人的尊貴。他們被基督看作是愛祂的人。愛祂的,並不是那些有最大的機智,知道如何為祂說話的人,而是那些遵守祂的命令的人。請注意,證明我們愛基督的最確實證據,就是順服基督的律法。這就是一位臣民對他君主的愛,一種盡本分、尊重、順服的愛,順從祂的旨意,以祂的智慧為滿足。
2. 對他們的愛,祂給他們何等的回報;是豐富的回報;對基督的愛是不會沒有回報的。 (1.) 他們要得着父的愛:「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神若不出於對我們的善意,把祂的恩賜賜予我們,讓我們愛祂,我們就不能愛祂;但對那些確實愛神的人,神應許他們要得着一種滿足的愛,箴8:17。祂愛他們,讓他們知道祂愛他們,對他們發出微笑,接納他們。神如此愛子,以致祂愛所有愛子的人。(2.)他們要得着基督的愛:「我要愛他,」 作為神人,作為中保愛祂。 神要作為父愛他,我要作為弟兄,長兄愛他。創造主要愛他,賜福他的生命;救贖主要愛他,保護他的福祉。在神的本性中,沒有什麼比神是愛這一點更明亮發光。在基督承擔的工作中,沒有什麼比祂愛我們顯得更充滿榮耀。這兩種愛是冠冕和安慰,恩惠和榮耀,這些要賜給所有誠心愛主耶穌基督的人。基督現在要離開門徒,但應許要繼續愛他們;因為祂不僅雖然離開仍保留對信徒的慈愛,還在不在的時候向他們行善,因為祂在心裡顧念他們,永遠活着為他們代求。(3.) 他們要得着這愛帶來的安慰:「我要向他顯現。」一些人把這理解為基督復活之後活活的顯給門徒看;但因為這是應許給所有愛祂並遵守祂命令的人的,就一定要被理解為也是向這些人顯現。有一種基督和祂的愛在靈里的顯現,是給所有相信的人的。當祂光照他們的心思,讓他們認識祂的愛,以及祂愛的各個方面(弗3:18-19),喚醒他們的美德,吸引他們發揮美德,就這樣擴展他們在祂自己裡面所得的安慰 — 當祂清楚表明他們與祂關係的證據,賜他們祂愛的標記,讓他們經歷祂的溫柔,得着祂國度和榮耀的憑據時 — 那時祂向他們顯現;並且基督唯獨向祂樂意向他們顯現自己的人顯現。
3. 基督作出這應許時發生的事。
(1.) 其中一位門徒表達出對此的驚奇,約14:22。請觀察,[1.] 說這話的人是誰 —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猶大是一個聞名的名字;以色列最出名的支派就是猶大支派;基督有兩位門徒是起了這名字:其中一個是那叛徒,另外一個是雅各的兄弟(路6:16),與基督同族之人的其中一位,太13:55。他被稱作達太,是最後那封書信,猶大書的筆者。這裡講的就是他。請觀察,第一, 有一個極好的人,也有一個極壞的人,人以同一個名字相稱;因為名字不能把我們舉薦給神,也不能使人變得更糟。因着同名的緣故,使徒猶大絕不會變得更糟,離道反教的猶大也絕不會變得更好。但是,第二,本福音書作者仔細區分他們;他講到這位敬虔的猶大時加上一句,不是加略人猶大。小心不要弄錯;讓我們不要把寶貴和無價值的混淆。[2.] 他說了什麼 — 「主啊,怎麼會這樣呢?」這表明,第一,他理解不足。一些人是這樣認為。他盼望彌賽亞在現世的國,在外在的排場和大能中顯現,全世界都要驚奇。他想:「那麼它怎麼會只局限於我們呢?」 ti gegonen —「現在出了什麼問題,你不願按期望的公開顯現自己,讓萬國要來就禰的光,君王要來就禰發現的光輝?」請注意,我們誤解了基督國度的性質,以為它屬於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給自己製造麻煩了。或者,第二,表達他強烈的愛,謙卑感恩,認識到基督把他們分別出來,對他們施加的眷顧:「主啊,怎麼會這樣呢?」他像大衛一樣,對神屈尊俯就的恩典感到驚奇,撒下7:18。我們有何德何能,配得如此大的眷顧呢?請注意,1. 基督以把門徒分別出來的方式,向門徒顯明自己 — 向他們,而不是向坐在黑暗中的世人顯現;向卑賤的,而不是向有能力的和有尊貴的顯現;向嬰孩,而不是向聰明通達人顯現。思想到哪些人被略過,哪些人被抓住,使人分別出來的眷顧就是非常讓人感恩的。2. 確實這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因為這無法解釋,必須被歸於白白和主權的恩典。父啊,是的,因為禰的美意本是如此。
(2.) 基督對此回答時,解釋並證實祂說的話,約14:23-24。 祂寬容猶大話中的軟弱,繼續說安慰他的話。
[1.] 祂進一步解釋了這應許的條件,就是愛祂,遵守祂的命令。關於這一點,祂表明愛與順服之間有何等不可分的聯繫;愛是根,順服是果子。第一,在哪裡人心中有對基督誠心的愛,在那裡就有順服:「人若愛我,真的愛我,這愛就要成為祂裡面如此指揮他、約束他的原則,結果就是毫無疑問,他就必遵守我的道。」人對基督有真正的愛,就看重祂的眷顧,敬畏祂的權柄,全人降服於祂的指引和支配。有愛的地方,盡責自然就接續而來,是容易自然的,從感恩的原則流出。第二,另一方面,人沒有對基督真正的愛,就不在乎要順服祂:「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約14:24。這句話在這裡出現,是對那些不愛基督的人的揭露;不管他們如何裝假,肯定的是,不相信祂的真理,不順服祂的律法的人就不愛祂,對這樣的人而言,基督的道不過是閒談,他不在意,或難聽的話,他不喜歡。這也是基督不向不愛祂的世人顯現自己的一個原因,因為他們不遵守祂的道,如此冒犯祂;基督為何要與那些執意與祂疏遠的人親近?
[2.] 祂進一步解釋這應許(約14:23):「人若這樣愛我,我就要向他顯現。第一,我父必愛祂;這是祂之前曾說過的(約14:21),在此重複,為要堅固我們的信心;因為很難想象,偉大的神要使那些讓自己作祂可怒的器皿的人作祂愛的對象。猶大驚奇基督要向他們顯現; 但這回應了這驚奇,「如果我父愛你們,我為什麼不善待你們呢?」第二,「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這揭示了基督向他顯現自己的含義,並大大尊榮了這恩待。 1. 不僅我要,而是我們要,我和父,在這方面祂和父為一。 見約14:9。神的光和愛,在救贖主的光和愛中向人傳遞,所以無論基督在何人裡面成形,這人身上就戳上了神的形象。2. 不是「我要遠遠向他顯現,」而是,「我們要到他那裡去,去親近他,與他同在,」這就是神的恩典與安慰在那些真誠愛基督的人身上大能的作用。3. 不是,「我要讓他一時短暫看到我,或者我短暫草草臨到他,」而是「我們要與他同住,這表明滿意他,恆久信實待他。神不僅愛順服的信徒,還喜悅愛他們,默然愛他們,以愛他們為舒暢,番3:17。祂要以他們作祂的家,與他們同住。
[3.] 祂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既约束我们遵从条件,也鼓励我们依靠应许。“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约14:24。祂曾常常讲到这重要的事(约7:16;约8:28;约12:44),这里讲得非常贴切。第一,责任的重点是放在基督的命令之上,以此作我们的准则,这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我们要遵守的那基督的道,是父的道,要遵从的祂的意思,是父的意思。第二,我们安慰的重点是放在基督的应许之上。但因为要依靠这应许,我们就必须舍己,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撇下所有,我们就需要探究,这应许是否稳妥,足以让我们把一切大胆交托其上;让我们放心的是,它确实稳妥,这应许不光是基督的道,乃是差祂来的父的道,所以我们可以依靠。
約14:25-27
「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象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基督在此用兩件事安慰門徒:—
I. 他們要受祂的靈的教誨,約14:25-26,在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
1. 基督要他們思想祂已經對他們作的教訓:「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指的是他們自從進了祂的學校以來,祂已經教導他們的所有美好教訓)。」這表明, (1.) 祂已經說了的話,祂不收回取消,而是驗證、堅持。祂已經說過的,是已經說了,並要堅持。 (2.)祂已經善用在肉身內與他們同住的機會,去到極處:「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你們知道我並沒有浪費時間。」請注意,我們的老師離開我們時,我們應當想起他們還與我們同住的時候對我們說過的話。
2. 基督給他們的鼓勵,要他們等候另外一位教師,基督離開他們之後,要找到一種方法對他們說話,約14:26。祂之前曾經告訴他們,父要賜給他們這另外一位保惠師(約14:16),在這裡祂再次回過頭來講論此事;因為正如過去那關於彌賽亞的應許,現在關於聖靈的應許也是對以色列的安慰。祂在此進一步告訴他們兩件事,是關於差遣聖靈的:—
(1.) 祂要因誰的緣故受差遣:「父因我的名,就是說,為我的緣故,在我特別的建議和要求之下所要差來的聖靈:」或者,「作我的代理和代表。」基督奉父的名來,作祂的使者:聖靈奉基督的名來,在祂不在時駐守,繼續祂的工作,讓各樣事情成熟,準備祂的再來。所以祂被稱作基督的靈,因為祂為基督的事業懇求,做祂的工作。
(2.) 祂奉差要完成什麼任務;有兩件事是祂要做的:— [1.] 「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作為智慧和啟示的靈,基督教導祂的門徒;祂若現在離開他們,他們仍如此不通達,他們會怎樣呢?啊,聖靈要指教他們,要作他們長期的教師。祂要指教他們自己學習,或教導他人所需的一切事。因為要教導神的事情的人,自己必須首先受教於神;這是聖靈的工作。見賽59:21。[2.] 「祂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有許多美好的教訓,基督已經教導他們,是他們已經忘記,他們需要的時候,是要尋找回來的。有很多事情,他們不再記得,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理解它們的意義。聖靈不是要教導他們一個新的福音,而是通過帶領他們明白這福音的意義,讓他們記起他們曾經受教的事情。眾使徒都要傳道,其中一些人要寫下耶穌做過、教導過的事情,把這些傳遞給遠方的萬民和將來的世代;如果在這方面任由他們自己,因着他們記憶不可靠,一些必不可缺的事可能就會被遺忘,其它的則遭誤傳;所以基督應許差聖靈,使他們有能力真正敘述記載基督對他們說過的話。所有聖徒都被賜予施恩的聖靈,作提醒他們的聖靈,我們應當憑信心和禱告,把我們聽到和知道的事情交託給祂。
II. 他們要在祂平安的影響作用之下(約14: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基督即將離開世界時,祂立下遺囑。祂把靈魂交給祂的父;祂的身體遺贈給約瑟,妥當下葬;祂的衣服落在兵丁手裡;祂的母親,由祂交給約翰照顧:但祂要把什麼留給為祂撇下一切的貧窮門徒呢?金銀祂一點也沒有;但祂把那好得無比的留給他們,就是祂的平安。「我留下給你們,但我留下我的平安給你們。我不只是給你們留下它的所有權資格,而是讓你們擁有它。」祂不是在怒氣中,而是在愛中離別;因為這是祂的告別,「我留下平安給你們,」就像一位臨死的父親把他的分留給兒女;這是雙分。請觀察,
1. 這裡遺贈的遺產是「平安,我的平安」。平安代表一切美事,基督已經留給我們所需的一切美事,所有真正和實在的美事,是所有祂買贖應許的美事。平安代表和好與愛;所賜下的這平安是與神相和,與彼此相和;看來這裡特別是指我們自己懷中的平安;因着認識到我們在神面前稱義而來的一種內心平安。這對應我們罪得赦免,心思泰然自若。基督把這稱作是祂的平安,因為祂自己就是我們的和睦,弗2:14。這是祂為我們買得和向我們所傳的平安,天使為此在祂降世時恭賀人,路2:14。
2. 這遺產是留下給誰的:「給你們,我的門徒,跟從我的人,要暴露在苦難中,需要平安的人;給你們這些平安之子,有資格領受這平安的人。」這遺產是留給那些作為教會代表的人,留給他們和他們的繼承人,留給他們和歷世歷代所有的真基督徒的。
3. 它以什麼方式留下:「我所賜的,不象世人所賜的。」就是說, (1.) 「我不是作為恭維留下平安給你們;不是的,這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真正的祝福。」 (2.) 「我說賜的平安性質如此特別,世人的微笑不能把它賜下,世人的皺眉反對也不能將它奪去。」或者,(3.) 「我給你們的恩賜不像這世界給它的兒女和追隨者的,世界對這些人倒是善待。」世界的賜予只關乎身體和時間之內;基督的恩賜讓靈魂富足,直到永遠;世界給人虛謊的虛空,那些要欺騙我們的;基督賜下實在的祝福,永遠不會令我們羞愧;世界賜下又奪走;基督賜下那上好的福分,是絕不能奪去的。(4.) 基督所賜的平安比世界所賜的有無限大得多的價值。世界的平安始於愚昧,過程是在罪中,結局是無盡的愁苦;基督的平安始於恩典,過程不容有罪,最終結局是永遠的平安。正如使人死的嗜眠和讓人得力煥然一新的睡覺之間的分別一樣,基督的平安和世界的平安之間的分別也是如此。
4. 他们对此当如何应用:“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不要为着任何过去或现在的恶事感到忧愁,也不要胆怯,惧怕任何要临到的恶事。”请注意,在恩典之约中有份,有权得到基督所赐平安的人,不应屈服于压倒一切的忧愁和惧怕。这是对整件事的结论;祂曾说过(约14:1),“你们心里不要忧愁 ”,现在祂已经为此表明了充分的理由,就在这里再说一次。
約14:28-31
「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就,我預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就可以信。以後我不再和你們多說話,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牠在我裡面是毫無所有;但要叫世人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起來,我們走吧。」
基督在此告訴門徒另外一個原因,說明他們內心不應因祂離開憂愁;這原因就是,祂內心並不憂愁。在此祂告訴他們,是什麼使祂有能力忍受十字架,蔑視羞辱,讓他們能仰望祂,存心忍耐奔跑那前面的路程。祂安慰自己,
I. 雖然祂離開,卻要再來:「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現在我再說一次,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請注意,我們聽到的關於基督的教訓,特別是關於祂再來的教訓,需要被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落在任何極度的憤怒、憂傷或懼怕的權勢之下時,就忘記了基督要再來。見腓4:5。 基督在受苦和死的時候以此鼓勵自己,就是祂要再來,我們死離開的時候,同樣的事要鼓勵我們;我們去,是要再來;我們在那離開時與朋友道別,這只不過是再見,不是最終的告別。見帖前4:13-14。
II. 祂到祂的父那裡去:「你們若愛我,就像你們藉着憂愁說你們愛我那樣,就就必喜樂,而不是憂愁,因為雖然我離開你們,然而我卻說過,我到父那裡去,不僅僅是我的父,還是你們的父,這對我是高升,對你們是有益處;因為父是比我大的。」在此請觀察,1. 基督離開到父那裡去,為孤兒得着產業,為過犯之人代求,這是讓門徒喜樂的事。祂的離開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所以祂在復活之後發出這信息(約20:17),「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這是最安慰的。2. 這原因就是,因為父是比祂大的,如果這是正確證明了那所說的(無疑所說的確實如此),那麼這就必須被理解為,祂與父在一起的光景比祂目前的光景美好榮耀得多;正如哈蒙德博士認為的那樣,祂回到父那裡去,祂是高升到比現在所處高得多的光景。或者是這樣,祂到父祂自己那裡去,把所有跟從祂的人帶到祂那裡,這是祂工作的最終目的,所以比方法更重要。就這樣,基督提升門徒的思想與期望,去到比他們現在以為自己所有幸福都包括在其中的那更大事情上。父在當中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的國度,要比中保的國度更大。3. 基督的門徒要通過以祂高升的榮耀為樂,而不是為祂降卑的愁苦哀嘆,來表明他們愛祂,歡喜祂離開到祂父那裡去,祂在那裡,我們很快也要和祂一道在那裡。很多愛基督的人,讓他們的愛在錯誤的渠道里流露出來;他們以為如果他們愛祂,就必須不斷因着祂落在痛苦之中;其實愛祂的人應當與祂一道安然居住,應當以基督耶穌為喜樂。
III. 祂離開,與在這之前的預言相比較,就要堅固祂門徒的信心(約14:29):「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就,我預先告訴你們,我必須死,並要復活,升天到父那裡去,差保惠師來,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就可以信。」看這個原因,約13:19;約16:4。基督把祂死的事情告訴門徒,雖然祂知道這既要讓他們不得其解,也要使他們難過,但祂告訴他們,因為這要在以後回過來,在兩方面堅固他們的信心:— 1. 祂預先告訴這些事,有一種屬神的預知,預先知道時候要帶出什麼事來。聖徒保羅前往耶路撒冷時,他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什麼事,但基督知道。2. 預先告訴的事情,是按照神的旨意和計劃,不是突然的決定,而是對應一個亙古的旨意。所以他們不應為着那要堅固他們信心,要轉過來使他們真正得益的事情憂愁;因為我們的信心被試驗,雖然這要讓我們現在憂愁,落在百般的試煉中,但這卻是非常寶貴,彼前 1:6。
IV. 祂肯定要勝過撒但,祂知道離開時要與牠有一場爭戰(約14:30):「以後我不再和你們多說話,沒有很多要說,而是要暫停,直到聖靈澆灌下來。」在這之後祂與他們說了極多美好的話(約15-16章),但與祂已經說過的相比,這不算很多。祂的時候現在短暫,所以現在多多對他們說,因為機會很快就要過去。請注意,我們總要努力有的放矢多說,因為我們可能沒有時間再多說。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氣息多快就要被終止,所以總要呼氣說出某些美好之事。我們生病要死的時候,也許我們不能對身邊的人再多說什麼;所以我們有什麼好意見要給他們,就讓我們在身體健康時說出來。祂不再和他們多說話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祂現在還有其它工作要親自去做:「這世界的王將到。」 祂把魔鬼稱作這世界的王,約12:31。 門徒夢想他們的夫子作這個世界的王,他們作祂手下世界上的諸王。但基督告訴他們,這世界的王是祂的仇敵,這世界上的王也是如此,是被牠驅使控制的,林前2:8。但「牠在我裡面是毫無所有。」在此請觀察,1. 基督望見一場臨到的衝突,不僅是與人,還是與黑暗勢力的衝突。魔鬼曾用試探攻擊祂(太4章),讓祂若指望基督蔑稱的這世界的王,把世上的萬國當作牠的附庸國,就把這一切給祂。魔鬼就暫時離開祂;「但現在,」基督說,「我看見牠再次重振旗鼓,準備發動一場猛烈進攻,要用威脅得着牠用引誘得不到的東西;」當牠不能用吸引讓基督不作祂的工,就威嚇祂放下這工作。請注意,預見一個試探,這給我們極大優勢去將它抵擋;因為預先得到警告,我們就要預先裝備好。我們還在這世上時,可以看到撒但不斷來反對我們,所以應當常常警惕。2. 在這場衝突中祂有大勝的保證:「牠在我裡面是毫無所有,ouk echei ouden — 牠根本毫無所有。」 (1.) 基督身上沒有罪責,讓這世界的王的威嚇可以控制祂。聖經說魔鬼有死權 (來2:14);猶太人稱牠是死亡使者,是執行死刑的。因為基督沒有行惡,撒但就沒有能反對祂的合法勢力。所以儘管牠得勝將祂釘十字架,卻不能得勝讓祂懼怕;雖然牠催趕祂到死地,卻不能驅使祂至絕望。撒但來讓我們不得安寧時,牠抓住我們裡面某些東西,讓我們混亂,因為我們都犯了罪;但當牠要攪擾基督,卻找不到機會反對祂。(2.) 基督身上沒有敗壞,讓這世界的王在試探中占據優勢。牠不能吸引祂犯罪,以此破壞祂的工作,因為祂裡面沒有任何有罪的事情,沒有任何不正當的事情,讓牠的試探可以抓住不放,沒有任何火絨,讓牠可以將火噴發其上;祂的本性如此純潔毫無瑕疵,以致祂沒有可能犯罪。撒但在我們裡面的勢力越被擊破和衰敗,我們面對受苦和死就越是安舒。
V. 祂離開是遵從、順服祂的父。撒但不能強奪祂的生命,然而祂卻願意死:「但要叫世人知道我愛父,」約14:31。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
1. 證實祂常說過的話,就是作為中保,祂的工作是向世人證明,(1.) 祂遵從父,以此顯出祂愛父。 正如祂為拯救人而死,以此證明對人的愛,同樣祂為神的榮耀和成就神的旨意而死,以此證明祂對神的愛。叫世人知道,父與子之間沒有失去愛。正如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同樣子愛父,將靈魂交在祂手裡。 (2.) 祂順服父:「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 — 按吩咐的方式行吩咐的事。」請注意,我們愛父的最佳證據,就是我們行祂吩咐我們的事。正如基督愛父,順服祂,以至於死,我們也必須愛基督,順服祂。基督看重父的命令,讓祂願意受苦和死,用歡喜支持着自己,勝過肉體的猶豫;祂所行的是順服父的命令,這除去了十字架那討厭的地方。神的命令足以在最受其他人爭議的事情上給予我們支持,所以應當足以在對我們來說最難的事上支持我們:這是那造我,差我來者的意思。
2. 结束祂到现在为止已经说过的话;已经说到这一点,在这里祂就停下:“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你们要看到我是怎样欢欢喜喜迎接那所定的十字架:“起来,我们走吧。去那园子里;”一些人这样理解;或者去耶路撒冷。我们谈论远处的困难时,说“祢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祢”,这很容易;但临到痛处,无可避免的十字架挡在尽本分的道路上,那时说,“起来,我们走吧,去迎接这十字架,”而不是离开我们的道路逃避,这就要叫世人知道我们爱父。如果这讲论是发生在逾越节晚餐结束的时候,那么看来祂说了这话,就从桌子旁起身,退到 客厅里,在那里祂可以更自由地继续记载着接下来几章中祂对门徒的讲论,并与他们一起祷告。古德文先生对此的讲解是,基督提到祂受苦的伟大动机,祂父的吩咐,这是都在匆忙出去受苦和死的时候发生的,祂怕错过了犹大来找祂的时候:祂说,“起来,我们走吧。” 但似乎祂看沙漏,看到时间还没有到,所以又坐下,传讲另一篇道。在这里,(1.)祂用这些话鼓励门徒来跟从祂。祂不是说,“我一定要走;”而是说,“让我们走吧。” 祂呼召他们出来所受的苦,无非是祂自己在他们之前去,作为带领他们的去承受的。他们已经答应,他们不会抛弃祂:他说,“来,那么我们走吧;让我们看看你们要怎样信守诺言。”(2.)祂给他们一个榜样,在一切时候,特别是在受苦的时候教导他们,要对这下面地上的一切放手,常常思想、谈论撇下这一切的事。虽然我们轻松坐下,正处在愉快交谈的喜悦当中,却不可以为我们要永远在这地上:起来,我们走吧。如果这事发生在逾越节和主餐结束的时候,这就教导我们,在这世上我们与神庄重的相交并不总是固定常有的。当我们欢喜坐在基督的荫下,说,“我们在这里真好;”却一定要想到起来出去,从山上下去。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