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約翰福音 12
20120714【譯】何葉-【校】陳傳道
第12章
章節大綱
第1-11節 馬利亞膏抹耶穌。 第13-19節 主進入耶路撒冷。 第20-26節 希利尼人請求見耶穌。 第27-33節 從天上來的聲音為基督作見證。 第34-36節 主對眾人講道。 第37-43節 猶太人的不信。 第44-50節 基督對眾人的講話。
第1-11節
之前馬大因在桌前服事,忙不過來而焦慮,耶穌責備了她。誕生馬大並沒因受了責備而不再伺候,不像有些人,這事做得離譜受了批評就氣急敗壞地把那事做過火;馬大仍舊伺候耶穌,同時也聆聽基督恩慈愛的話語。基督深愛馬利亞及其全家,馬利亞也深愛基督。神的受膏者自然也當為我們所愛戴。既然神將恩惠的膏油藉馬利亞傾灑到基督身上,那麼,我們也要將我們至誠的深情傾注給基督。猶大用欺世盜名的虛偽給邪惡的罪鑲上金邊。而我們,切莫認為人若沒按常規辦事就不能接受。愛金錢勝過一切,這就蒙蔽了內心。基督恩惠的講道在舉手投足間盡顯他的恩典,不論資質佳劣都善加使用。機會是要把握的;那些很可能是最貧窮缺乏的卻往往是最心甘情願、最剛強不屈的。祭司長們商議處死拉撒路以防神跡產生更大果效,多麼邪僻、惡毒、愚昧,對此唯一的解釋就是人冥頑不靈地敵視神。他們居然決定連主從死里復活的拉撒路也要殺了,真是陰險歹毒。面對福音的成功,惡人常常恨得咬牙切齒以至於口無遮攔說什麼誓要取得勝利超越全能之主,哎,悲哉!
第12-19節
基督在眾人的簇擁中騎着驢駒前往耶路撒冷,這在經上眾先知早已預言。在神的真道和旨意中顯明的諸多卓而不凡的事,門徒剛接觸那些神跡時尚且不能參透,那麼我們就更要正確領受基督國度及聖靈的性情,以免謬解經文中相關記載。
第20-26節
在謹守聖潔的律法時,尤其是在逾越節,我們靈魂深處最大的願望莫不是親眼看見耶穌,親眼看見祂同我們一樣,親自與祂相交,並從祂那尋求恩惠。外邦人前來尋找耶穌,這是對救主的讚美。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就不能結出許多麥子。同理,基督若不道成肉身,天國的榮耀也許就一如既往只屬於基督。換言之,耶穌披戴人的形狀,若不遭難受死,能憑自身完美的聖潔進到天國的唯有基督一人;而有罪之人卻沒有一個能得到拯救。故此,靈魂的得救,從今時直到永遠,都要歸功於這粒麥子的落地而死。我們要考查基督是否在我們裡面得着榮耀的盼望,祈求基督使我們我們不再為生活憂慮,而能以順服的心服事主耶穌,效仿祂聖潔的榜樣。
第27-33節
基督救贖我們,為我們的罪貢獻自己的靈魂,而我們靈魂的罪卻使祂的靈魂甚為憂愁。基督甘願受難,卻也祈求神能救祂脫離受難。苦難時的禱告最好要耐心等候,順服神在困境中的旨意。神的榮耀因我們的罪而受損,主耶穌背負着將其完滿的使命,於是,祂為此屈就自己。在耶穌受洗並得尊貴時,父的聲音從天而來,宣布耶穌是祂愛子,宣布神已經榮耀了自己的名,且要再榮耀。基督,以親身受死的工價讓世人得以與神和好,衝破了死亡的陰霾,也扼殺了撒但的敗壞。基督以十字架的就義將世人領到神的面前,掙斷了罪的捆綁,也摧毀了撒但的誘惑。曾經漠視基督的那些靈魂,從此心悅誠服地投向基督愛祂且信靠祂。當時耶穌已快回天國了,祂一直吸引着人心隨祂去到天國。基督的死難總是散發出召聚靈魂歸屬祂的魅力。我們早就聽聞歌頌這白白恩典的福音,我們也早就聽聞要恪守本分的命令;對此二者我們當不予分割,都要從心底全然信奉。
第34-36節
人之所以謬解聖經,是因為忽視經文中有關基督死難的預言。我們的主警告說光不會常與他們同在,勸誡他們要趁黑暗臨到之前在光里行走。一直行在光里的自然對此深信不疑,並遵循基督的訓示;而那不信的人,不能領悟在耶穌身上和十字架上所預表的一切,其實聖靈已然使這一切為人知曉,而他們卻熟視無睹;他們搜腸刮肚用無數悖論為自己的不信陳詞開脫。
第37-43節
我們要注意在此暗示的改變之法。首先,罪人被主引導,要看見並認識真實的神跡;其次,罪人要洗心革面,切實離罪就主,以之為自己的福氣和有份。神願醫治罪人,願為他們辯護且潔淨他們;願饒恕他們猶如流血之創的罪,願遏制他們好像潛伏隱病一樣的敗壞。個別人在乎人的肯定與指摘,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人對信服也是有着影響的。為着心的私慾而愛人的褒揚,這將導致人在宗教鼎盛時扮演偽善的角色,並藉此居功;仗着惡的標準而愛人的讚賞,這將導致人在宗教受逼迫時成為叛徒,並因此失信。
第44-50節
我們的主公然宣布,凡作祂忠實的門徒信賴祂的,不是信祂,乃是信那差祂來的父。我們在耶穌里仰望父的榮耀,學習順服、愛,和信靠。藉着時時仰賴從光中來到世界的耶穌,我們漸漸擺脫了愚昧、謬誤、罪惡並苦難這一切的黑暗;我們也明白了親愛的救主,我們的神的命令是永生。也正是這同樣的命令將給那對此充耳不聞嗤之以鼻之人貼上罪的印記。阿們!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470083&PostID=45877228
全本
約翰福音12章
上一章結束時,文士和法利賽人宣告我們的主耶穌是他們教會的叛徒,把一切能找到的羞辱標記加在祂身上,這真是關於侮辱祂的傷心記載;但這一章的記載對此作了平衡,記載了雖有堆在祂身上的一切責難,人卻尊榮這位救贖主的事,就這樣一件事抗衡另外一件。讓我們來看,即使在主耶穌受辱極深的時候,也有什麼尊榮加在祂的頭上。I. 馬利亞尊榮祂,在伯大尼的筵席間膏抹祂的腳,1-11節。 II. 普通人尊榮祂,祂得勝駕騎進入耶路撒冷時喜樂歡呼,12-19節。III. 希臘人尊榮祂,詢問祂在哪裡,渴望要見祂,20-26節。 IV. 父神尊榮祂,從天上發聲,為祂作見證,27-36節。V. 祂有舊約先知來尊榮祂,他們預言那些聽了所傳關於祂的事的人的不信,37-41節。VI. 有一些官長來尊榮祂,雖然他們沒有勇氣承認,卻在良心裡為祂作見證,42-43節。VII. 祂斷言祂從神而來的使命,敘述祂來到世上的任務,宣告尊榮要歸於祂自己,44-50節。
約12:1-11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從死里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着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周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着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也是要看祂從死里所復活的拉撒路。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我們在這些經文中看到,
I. 我們的主耶穌行善探訪祂在伯大尼的朋友,約12:1。逾越節前六日,祂從鄉下出來,出現在伯大尼,這村莊按照我們教區的計算,是離耶路撒冷如此之近,以致就是在它的管轄範圍之內。祂與祂的朋友,剛剛叫他從死里復活的拉撒路住在一起。祂到伯大尼這裡來,這可被看作是,
1. 祂打算要過的逾越節的前奏,這裡指到逾越節,說明祂來的時候,逾越節前六日。敬虔之人預先撥出時間,為那莊嚴之事預備自己,所以我們的主耶穌盡諸般的義,這對祂來說是合宜的。就這樣祂為我們樹立了在嚴肅的福音逾越節之前,嚴肅把自己分別出來的榜樣;讓我們聽這呼喊的聲音,預備主的道。
2. 自願把自己暴露在祂仇敵的憤怒之下;現在祂的時候近了,祂來到他們能觸及的範圍之內,自願把自己交給他們,儘管祂已經讓他們看到,祂能多麼輕易逃避他們一切的網羅。請留意, (1.) 我們的主耶穌自願受苦;祂的生命不是被強迫從祂那裡奪去,而是祂舍的:看哪,我來了。正如逼迫祂的人的勢力不能勝過祂,同樣他們的狡猾不能讓祂措手不及,而是祂死了,是因為祂願意死。(2.) 正如有一段時候,神容許我們保守自己,同樣也有一段時候,神呼召我們為祂的工作冒生命危險,如聖徒保羅往耶路撒冷去,心被捆綁的時候。
3. 表明祂對他在伯大尼朋友的愛,他們是祂所愛的,不久祂就要被奪去,離開他們。這是告別的到訪;祂來向他們道別,給他們留下安慰的話語,抵禦那臨到的試煉日子。請留意,雖然基督有一段時間離開了祂的百姓,卻向他們表明,祂是在愛中,而不是在怒氣中離開。伯大尼在這裡被描寫為就是祂叫拉撒路從死里復活之處。在這裡行的神跡給這地方帶來新的尊榮,讓它成為了不起的地方。基督來是要看人如何善用這神跡;因為在基督行神跡,表明對人特別眷顧的地方,祂要看人如何善用這些,看這些事的目的是否達到。在祂多多撒種的地方,祂要觀察種子是否再長出來。
II. 在那裡祂的朋友對祂熱情款待:他們給祂預備筵席(約12:2),豐富的晚飯,一場筵席。人問這是否與太26:4等記載的,在西門家裡的是同一次筵席。大多數解經家認為是;因為故事的內容和許多細節是一致的;但那是在聖經所說逾越節前兩天的事,而這是在之前六天發生的;馬大也不大可能在她自己家中以外任何人家裡侍候;所以我傾向於萊福博士的看法,把它們看作是不同的事件:在馬太福音,那是在逾越節那一周的第三日,但這是之前一周的第七日,是猶太人的安息日,祂得勝駕騎進入耶路撒冷的前一天晚上;那次是在西門家中,這次是在拉撒路家中。這兩次是在伯大尼人對祂最公開和最正式的接待,馬利亞很有可能兩次都在場,表明她的敬意;這頭一次她剩下的香膏(她只是用了一斤,約12:3),她第二次使用,把香膏全部澆出, 可14:3。讓我們來看對這次接待的記載。1. 他們給祂預備筵席;對他們而言,晚餐通常是最好的一餐。他們這樣做,是表明他們的尊敬和感激,因為筵席是為友情而設的;這也使他們有機會與祂自由愉快地交談,因為筵席是為相交而設的。也許基督是指着祂在肉身之內時這樣和類似的接待發出應許,那些向祂打開心門的人,祂要與他們一同坐席,啟3:20。2. 馬大侍候,她親自在桌前服事,表明對主極大的敬意。儘管她是一個有一定身份的人,卻不認為基督坐席時侍候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我們也不應當認為屈身服事、藉此基督可以得尊榮,這對我們是羞辱或貶損。基督從前曾責備馬大為許多的侍候煩惱。但她沒有因此放棄侍候,沒有像一些人那樣,因走到一個極端受責備,就惱怒闖入另一個極端;不,她仍侍候;不像從前遠遠侍候,而是邊聽着基督的恩言侍候,承認那些像示巴女王論到所羅門的僕人那樣,常侍立在祂面前聽祂智慧話的人是有福的;在基督的桌前侍候,強如在君王的桌前作客。3. 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這證明他的復活是真實的,就像基督的復活是真實的,有人和祂同吃同喝一樣,徒10:41。拉撒路沒有在復活之後隱退進入曠野,仿佛他已經到訪了那另一個世界,之後就必然要在這世上作一名隱士;不,他親密與人來往,就像別人所做的一樣。他坐席,作了基督所行神跡的紀念碑。那些基督使之復活得屬靈生命的人,要與祂一同坐着。見弗2:5-6。
III. 馬利亞用香膏膏祂的腳,向祂表明超越對其餘人的特別尊敬,約12:3。她有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很有可能是她自己擁有,給自己使用的;但她兄弟的死和復活已經相當讓她斷絕了對這些事情的使用,她用這香膏抹耶穌的腳,並且作為對尊崇祂和舍己的進一步憑證,她又用自己頭髮去擦,所有在場的人都留意到了這一點,因為屋裡滿了膏的香氣。見箴27:16。
1. 無疑她以此作為愛基督的標記,基督已經表明了對她和她家人的愛的真正標記;她於是認真思量該獻上什麼。藉此她對基督的愛顯為是,(1.) 豐富的愛;她根本不是在服事祂時顧惜不盡當盡的責任,而是想方設法創造機會,在信仰方面付出,大多數人對此是迴避的。如果她有任何是比其它更寶貴的,那必然會拿來尊榮基督。請留意,真愛基督的人,愛祂是如此大大過於愛這世界,以致他們願意為祂擺上他們擁有最好的。(2.) 屈尊卑微的愛;她不僅把她的香膏用在基督身上,還親手將它傾倒在祂身上,她本是可以命令她其中一位僕人這樣做的;不,她沒有像往常那樣,用這香膏膏祂的頭,而是抹祂的腳。真正的愛,在尊榮基督時既不顧惜不盡當盡的責任,也不顧惜不付出勞苦。思想基督為我們成就和受苦的,我們若認為有任何服事是太難去行,或太卑微不願屈尊卑微,以此讓祂真正得榮耀,我們就是太過忘恩負義了。(3.) 相信的愛;這是生發這愛的信心,相信耶穌是彌賽亞、基督、受膏者,相信祂既是祭司也是君王,像亞倫和大衛一樣受膏的信心。請留意,神的受膏者應成為我們的受膏者。神豈不是用喜樂油膏祂,勝過膏祂的同伴嗎?那麼讓我們把我們最大的愛的膏油傾注在祂身上,勝過所有的競爭者。我們承認基督是我們的君王,就必須遵從神的旨意,立神所立的那一位為我們的首領,何1:11。
2. 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那令人愉悅的香氣,這向我們表明,(1.) 那些在心中和家中接待基督的人,把一種甜美的香氣帶給他們的內心和家;基督的同在伴隨帶來一種膏油與香料,使人心喜悅。(2.) 為尊榮基督所做之事,是對祂所有朋友和跟隨之人的安慰;它們對神和好人來說都是一種馨香的供物。
IV. 猶大不喜悅馬利亞的敬意,她對基督尊敬的表示,約12:4-5,從中請觀察,
1. 對此事吹毛求疵的人是祂的一個門徒猶大;不是與眾門徒同心的人,只不過是他們中的一份子。最壞的人在最好認信的偽裝下潛伏,這是有可能的;有許多人假裝與基督有關係,實際上卻沒有對祂的愛。猶大是一位使徒,一位福音傳道人,然而卻是一個勸阻和制止這敬虔愛慕與敬拜實例的人。請注意,看到信仰的生命和聖潔的熱心遭一些人厭惡和冷淡對待,而這些人因他們職分的緣故,是必須對此加以協助鼓勵的,這就真令人傷心。但就是這人,他將要賣耶穌。請注意,對基督的愛冷淡,秘密藐視嚴肅的敬虔,當這些顯露在承認相信信仰的人身上時,這是最終離道反教的可悲先兆。假冒為善的人,因着愛世界這些小小的實例表現,就要發覺自己容易順從更大的試探。
2. 他用來掩蓋不悅的藉口(約12:5):「這香膏,既然目的是為了敬虔的使用,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周濟窮人呢?」 (1.) 這是污穢的不義,鍍上一層外表好看、貌似有理的藉口,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2.) 這裡是屬世的智慧責怪虔誠的熱心,指責它是犯了魯莽和管理失當的罪。那些因自己世俗的謀略自視甚高,輕看其他人嚴肅敬虔的人,他們自己裡面有的更多是猶大的靈,是超過他們所能承認的。(3.)在這裡,向窮人行善成了反對一件對基督敬虔的事的藉口,秘密地成了貪婪的幌子。許多人以為行善積蓄為藉口,為自己不花費行善開脫:其實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而出。猶大問,「為什麼不周濟窮人呢?」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因為用在主耶穌身上更好。請注意,我們絕不可斷定,那些不按我們方式、不完全按我們希望事奉的人,他們的事奉就不蒙神悅納;仿佛每一件不按我們標準和我們意見所行的事,必然就被判定為輕率不當。驕傲之人認為,不徵求他們意見的人都是沒有頭腦。
3. 在此猶大的虛偽敗露被發現,約12:6。這裡是福音書作者根據察驗人心的那一位的指引對此作的評論: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並不像他假裝的那樣,乃因他是個賊,又帶着錢囊。
(1.) 這不是出於慈善的動因:他並不是掛念窮人。他不同情他們,不關心他們:窮人對於他而言,難道不過就是他可以作救濟他們的人,以此服務他自己的目的嗎?就這樣,一些人竭力爭取教會的權力,就像別人為教會的純潔努力爭取一般,而實際上可以說,他們並不是掛念教會;教會真利益興衰與否,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回事,但以此為藉口,他們是在使自己出人頭地。西緬和利未假裝為割禮大發熱心,不是他們掛念這聖約的印證,正如耶戶說,「看我為耶和華怎樣熱心」時,他並不是為萬軍之耶和華發熱心一樣。
(2.) 這確實是出於貪婪的動因。事情的真相就是,這香膏是專為他的主預備的,他卻寧可把它換為銀子,放在他受託管理的一般銀錢當中,然後就知道該如何處置。請觀察,
[1.] 猶大是基督家裡的出納,所以有人認為他被稱為加略人猶大,那背着錢囊的人。第一,請看耶穌和祂的門徒賴以為生的財產是什麼。它只不過是一點點;.他們既無農田也無商品,既無穀倉也無倉房,只有一個錢囊;或者正如一些人認為這詞代表的含義那樣,是一個盒子,或箱子,在裡面存着他們生活剛剛夠用的錢,如果有任何多餘的,就周濟窮人;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隨身帶着這錢囊。Omnia mea mecum porto—我隨身帶着我一切的財產。這錢囊由好人的奉獻供應,主人和祂的門徒一切都共用;讓這使我們輕看世上的財富,使我們向地位禮節的纏文細節死,使我們甘於卑微和受人藐視的生活方式(若這就是我們的分,這是我們主的分);祂為我們成了貧窮。第二,請看他們所有的這一點點的管家是誰;是猶大,他是管錢囊的。他的職分是收錢和付錢,我們沒有看到他對怎樣用錢有所交代。他被指派擔任這職分,1. 因為他是所有使徒當中最小最卑微的;作管家的不是彼得或約翰(儘管這是一個人信賴和有益的職分),而是猶大,他們當中最卑微的。請注意,世俗的工作對福音的牧師而言,正如是枝節之事,同樣也是一種降格的事;見林前6:4。基督國度當中首要的牧師曾拒絕涉及收入的事,徒6:2。2. 或是因為他想得到這職位。他心中喜愛偷錢,所以錢囊交給他,(1.) 是對他好,讓他高興,所以責成他要向他的主忠心。臣民有時因不滿自己不受重視而對管治他們的人不滿;但猶大沒有理由作這樣的抱怨;錢囊是他選擇的,錢囊他得到了。或者,(2.) 這是對他的審判,為着他秘密的邪惡懲罰他;交在他手裡的要作他的網羅和陷阱。請注意,神常常使用人外面犯罪的強烈試探,來公義審判人裡面強烈的犯罪傾向。我們幾乎沒有什麼理由喜歡錢囊,或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充其量我們不過是它的管家;是猶大,一個品行惡劣、生來要被吊死的人(其原諒我這說法【亨利先生這裡使用的英文,「吊死」和掛着錢囊的「掛」是同一個詞,譯者注】),作這錢囊的管家。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
[2.] 他受託付管理錢囊,卻是個賊,就是說,他有一種賊的品性。轄制人的對金錢的愛是內心作賊,這和動怒和報復是內心殺人是一樣的。或者他確實已經犯了貪污他主人物品的罪,把交付公用的轉為私用。一些人推測,他此時聽了他主人如此大大講論那臨到的苦難,對此他絕不能使自己接受,就正在設計如何裝滿口袋,然後逃走、撇下他的主人。請注意,受託於管理使用公款的人,需要受公義誠實的堅定原則控制,手裡沒有被污點纏繞;因為雖然有人把欺騙政府、或教會、或國家當作一件好笑的事,但如果欺騙是作賊,集體比具體個人更大,搶奪集體是更大的罪,那麼作賊的罪和賊的下場就不是一件可笑之事了。猶大出賣了對他的信任,很快就出賣他的主。
V. 基督為馬利亞所作的辯護(約12:7-8):「由她吧。」祂藉此表明悅納她的愛(雖然祂向感官一切的嗜好是完全死了,然而因為這是她善意的標記,他就表明對此大大歡喜),以及祂確保她不會因此事受攪擾:所以這可以讀作:原諒她,「 這一次原諒她,因為如果這是錯,這也是她愛的錯。」請留意,基督不願讓那些真誠為要討祂喜悅的人受人責備或潑冷水,雖然他們真誠的努力可能沒有當有的一切慎重考慮,羅14:3。 雖然我們不會像他們那樣去做,然而由他們吧。基督為馬利亞辯護,
1. 對她所行的作善意解釋,是那些譴責此事的人沒有認識到的:「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或,「她是為我身體被膏之日存留的」;哈蒙德博士是這樣認為。「你們不會吝惜膏你們死去朋友的香膏,也不會說要把那香膏賣了,周濟窮人。這膏抹有這樣的目的,至少可以作這樣的解釋,因為我埋葬的日子近了,她膏抹的身體仿佛已死。」請注意,(1.) 我們的主耶穌常常並深入思想祂自己的死和埋葬;我們也如此思想,這是好的。(2.) 神的護理之工確實經常向忠心的基督徒打開機會之門,施恩的聖靈確實常常打開他們的心,讓他們的熱心表現出來,顯為更得時,更美好,遠超他們自己預先所能想到的。(3.) 基督的恩典善意評價好人敬虔的言行,不僅儘量彌補他們不足的 ,還儘量稱讚他們好的方面。
2. 祂對猶大的反對作了充分回答,約12:8。 (1.) 在神護理的國度中,神安排常有窮人和我們同在,有這有那施行愛心的對象(申15:11);只要在人類這般失敗的光景中有如此多的愚昧和如此多的苦難,情況就將一直如此。(2.) 在恩典的國度中,神安排教會並不常有耶穌基督身內的同在:「你們不常有我,有我只是短短的時候。」請留意,兩樣責任起衝突時,我們當有智慧,要知道優先哪一樣,這一定要由實際情形決定。當善用機會,首先出現和最大的機會,有可能是持續最短暫,我們要看着最快快消逝的機會。那隨時可行的美好本分,應當讓位於除了目前以外就不能行的本分。
VI. 在伯大尼的這次筵席上,眾人留意到我們的主耶穌(約12:9):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因為祂是人人談論的對象,他們來,蜂擁而至;情況更是如此,因為祂最近隱退,現在就像日頭從烏雲背後噴薄而發一樣。1. 他們來看耶穌,因着祂最近行的、讓拉撒路從死里復活的神跡,祂的名大得尊榮、顯為大受重視。他們來,不是為要聽祂講論,而是怕祂在這次逾越節上不會像往常一樣公開露面,要在伯大尼看祂一眼,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他們來,不是為要捉拿祂,或告發祂,雖然官府已經逼迫祂,把祂看作是非法;他們來,而是要看祂,向祂表明敬意。請注意,有一些人,雖然基督的敵人企圖污衊祂,但基督仍得着他們的一些愛戴。我們知道,基督在哪裡,眾人都到祂那裡去。請注意,君王在哪裡,臣子就在那裡;基督在哪裡,百姓也聚在那裡,路17:37。 2. 他們來一起看拉撒路和基督,這是非常吸引人的觀看。一些人來,為要堅固他們對基督的信心,也許要聽拉撒路親口講這故事。其他人來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好使他們可以說他們看見了一個死了埋葬,卻又復活了的人;所以對那些像雅典的人一樣,把時間花在將新聞說說聽聽的人而言,拉撒路的作用就像一場表演,就像那些聖日。也許一些人來好奇詢問拉撒路關於死人光景的問題,來問另外那個世界有什麼新聞;我們自己也有時說,若有可能,我們也會不辭勞苦,為要與拉撒路交談片刻。但若有人是為此而來,有可能拉撒路是沉默不語,不向他們述說自己的旅程;至少聖經在這件事上是沉默的,沒有向我們陳述;我們絕不可貪求比聖經所寫的更有智慧。但我們的主耶穌在場,祂比拉撒路合適得多,可以給他們來求問;因為如果我們不聽摩西和眾先知、基督和使徒的話,如果我們不留心聽他們對我們說的關於那另外一個世界的話,我們也不會被從死里復活的拉撒路說服。我們有先知更確的預言。
VII. 祭司長因我們主耶穌影響日益強大而動怒,他們設計要將它鎮壓(約12:10-11): 他們商議(或下令)連拉撒路也要殺了,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因着基督對他做成的事,不是因為他所說所做的任何事),回去信了耶穌。在這裡請觀察,
1. 迄今為止他們反對基督的企圖是多麼不成功和徒然。他們已經盡其所能要使百姓與祂疏離,激怒他們起來反對祂,然而許多猶太人,他們的鄰舍,在他們之下、景仰他們的人,如此被基督神跡那說服人的證據勝過,以致他們回去,離開了祭司的影響和他們的這一派,離開了對他們暴政的順服,信了耶穌;這是因為拉撒路的緣故;他的復活把生命注入了他們的信心,說服他們這位耶穌無疑就是彌賽亞,在祂自己裡面有生命,有權柄賦予人生命。這神跡堅固了他們去相信祂行的其它神跡,他們聽到的祂在加利利行的神跡:祂能使死人復活,對祂來說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2. 這一天的表決,就是一定要把拉撒路處死,是何等荒唐不合情理。這是獸性的狂怒能到什麼地步的例子;他們就好像是黃羊在網羅之中,充滿狂怒,不加任何思索,任意狂怒。這是他們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的記號。因為如果他們懼怕神,就不會行這一件如此抗拒祂的事了。神要借着神跡讓拉撒路活着,他們要借着惡謀讓他死。他們大喊,這樣的人,從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當活着的;而神如此最近把他送回世上,宣告他極其應當活着;這不是違背神而行還是什麼?他們要處死拉撒路,若是能夠與神爭辯,判斷萬王之王是否有權,就會挑戰神的大能,讓祂使之再次復活。誰有死亡和墳墓的鑰匙,是祂還是他們?O cæca malitia! Christus qui suscitare potuit mortuum, non possit occisum. — 盲目的惡毒,認為能使一個自然而死之人復活的基督,不能使一個被殺之人復活!— 奧古斯丁對此段的注釋。拉撒路被單獨挑出來,作他們特別仇恨的對象,因為神已經用祂特別的愛的標記將他分別出來,他們仿佛已經與死和地獄結成攻守同盟,決心嚴懲逃離之人。人會以為他們反倒應該與拉撒路和他的家人親善,通過他們介紹,與他們逼迫的這一位耶穌和好;但這個世界的神弄瞎了他們的心眼。 (2.) 如果他們尊重世人,就不會向拉撒路,一個無辜之人,一個他們不能謊稱要控告他犯了任何罪的人行如此不義之事。有什麼繩索是足夠牢固,能綁住那些能如此輕易擊破普遍公義的神聖聯繫,連本性自身也教導的準則都侵犯的人呢?但就像羅馬天主教一樣,他們認為自己暴政和迷信的支持足以不僅為最大的惡行辯護,還能使之聖化,使之成為功德之事。
約12:12-19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樹枝出去迎接祂,喊着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錫安的民哪,不要懼怕!你的王騎着驢駒來了。」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才想起這話是指着祂寫的,並且眾人果然向祂這樣行了。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里復活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裡的眾人就作見證。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跡,就去迎接祂。法利賽人彼此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祂去了。」
所有福音書作者都記載了基督得勝駕騎進入耶路撒冷這個故事,這值得特別一提,在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
I. 普通人對我們主耶穌的尊敬,約12:12-13,我們被告知,
1. 向祂表明這敬意的人是誰:許多人,ochlos polys — 一大群上來過節的人;不是耶路撒冷的居民,而是從偏僻地方來過節敬拜的鄉下人;離主的聖殿越近,離聖殿的主就越遠。他們是那些上來過節的人。(1.) 也許他們在鄉下曾經作過基督的聽眾,在那裡極仰慕祂,所以踴躍在耶路撒冷,他們知道在當中祂有許多仇敵的地方見證他們對祂的敬意。請注意,那些真正看重和尊崇基督的人,不恥不怕在任何情形在人面前認祂,好使他們能榮耀祂。(2.) 也許他們是那些敬虔的猶太人,提前一段時間上來過節,潔淨自己,比他們的鄰舍更重視信仰,那些如此踴躍尊榮基督的是這些人。請留意,普遍來說人越看重神和信仰,他們就越是準備好接待基督和祂的信仰,祂的信仰並不摧毀、而是完全所有之前的認識和制度。出去迎接基督的不是官長,不是大人物,而是普通人;一些人會稱他們為烏合之眾;但基督揀選了軟弱和愚拙的人(林前1:27);因跟從祂的人眾多、而非尊貴,便更得尊榮;因為祂看重人的靈魂,而不是他們的名聲和尊號。
2. 他們在什麼情形下做這樣的事:他們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他們曾找祂(約11:55-56),說: 「祂不來過節嗎?」現在他們聽見祂將到;尋求基督的人,沒有一個是徒然尋求的。現在他們聽說祂將到,就激發自己,給祂合宜的接待。請注意,基督和祂的國度臨近的消息,要喚醒我們思想今日要做什麼工,好使在這日可以做這工。以色列必須預備迎見他們的神(摩4:12),童女必須預備迎接新郎。
3. 他們如何表達他們的敬意;他們沒有城的鑰匙可以送給祂,也沒有兵器可以扛着走在祂前面,沒有城裡的音樂來歡迎祂,但他們有的,他們就向祂獻上;就連這群遭蔑視的人也與約翰看見,在寶座和羔羊面前的那充滿榮耀的人群(啟7:9-10)略略相似。雖然這些人並不是在寶座前,他們卻是在羔羊、這逾越節的羔羊面前,祂現在按照通常的禮儀,在逾越節四天之前,被分別出來,預備為我們犧牲。在這裡聖經講到這天上的詩班,
(1.) 他們手裡拿着棕樹,所以有這些棕樹枝。棕樹一直是得勝的標誌;西塞羅把一個贏得許多獎賞的人稱作plurimarum palmarum homo — 有許多棕樹的人。基督現在通過祂的死勝過了執政的和掌權的,所以配得人拿着勝利者的棕樹走在祂前面;雖然祂只不過穿着騎行的裝束,卻能誇口,仿佛已經得勝脫下鎧甲。但這並非全部;拿着棕樹枝是住棚節禮儀的一部分(利23:40;尼8:15), 他們在歡迎我們主耶穌的時候使用這表明喜樂的方法,表明所有的節期都是指向祂的福音,在當中成就,特別是在住棚節中成就,亞14:16。
(2.) 他們大聲喊着說:「願救恩歸與我們的神」(啟7:10);這些人在這裡也是一樣,他們像在通常的歡迎中一樣,在祂前面大喊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和散那的意思是拯救。這是引自詩118:25-26。請看這些普通人是多麼熟悉聖經,是多麼貼切把它應用在彌賽亞身上。對基督極看重的想法,用聖經的話表達出來是最恰當的。在他們的歡呼中,[1.] 他們承認我們的主耶穌是以色列的王,是奉主名來的。雖然祂現在貧窮蒙羞,然而與他們的文士告訴他們的關於彌賽亞的觀念相反,他們承認祂是王,這表明祂的尊貴與榮耀,是我們一定要頌讚的;祂的統治和權能,是我們一定要順服的。他們承認祂,首先是一位理所當然的君王,是奉主名來的(詩2:6), 由神差遣,不僅作祭司,還作君王。其次,祂是所應許、人長久盼望的王、君王彌賽亞,因為祂是以色列的王。按照他們所得的光照,他們在耶路撒冷的大街上宣告祂是以色列的王;他們自己是以色列人,所以這樣他們就公開承認祂是他們的王。[2.] 他們衷心祝願祂的國度興盛,這是和散那的含義;讓以色列的王興盛,正如當所羅門加冕時他們喊叫,願所羅門王萬歲,王上1:39。 在呼喊和散那時,他們祈求三件事: — 第一,願祂的國降臨,在對它的看見和認識中,在它的能力和功效中降臨。願神使福音的犁奮進。第二,願它得勝,勝過一切的攔阻,啟6:2。第三, 願它長存,和散那的意思是願萬萬歲;雖然祂的國會受干擾,但它絕不會被毀滅,詩72:17。 [3.] 他們歡迎祂進入耶路撒冷:「歡迎祂來;我們看見祂是真心歡喜;禰這蒙耶和華所祝福的,請進來;讓我們可以稱頌用祂的祝福與我們相遇的那一位。」這歡迎就像那歡迎(詩24:7-9),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就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歡迎基督進入我們心裡,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讚美祂,以祂為樂。正如我們應當以神祂自己和祂的屬性、祂與我們的關係大大為樂,同樣我們應當以主耶穌祂自己和祂的職分、祂在我們和神中間為中保大大為樂。信心說,那來的是當稱頌的。
II. 基督為接受人對祂的敬意採取的姿勢(約12:14):耶穌找到,或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祂作出的不過是一種卑微的姿勢,祂一個人坐在驢駒上,一群人在祂身邊高呼和散那。1. 這大大超過祂常身處的光景;祂過去步行,但現在有坐騎。雖然跟從祂的人應當甘願接受卑微之事,不要喜愛任何看來宏偉的事,但神容許他們使用低級受造物來服務他們,這些受造物是神在護理中給人具體擁有的,按照祂與諾亞和他兒子們所立的約,祂已經賦予人對這些受造物有普遍的治理權。2. 然而這遠遠不及世上偉人通常所處的光景。如果祂要按照偉人處的光景公開進城,祂就會乘一座像所羅門那樣的華轎(歌3:9-10),有銀做的轎柱,金做的轎底,紫色的坐墊;但如果我們按照這世界的潮流判斷,按此把祂引入,這對以色列的王反倒是一種輕視,卻沒有任何尊榮,因為這看上去就像祂要顯為大,卻不明就裡。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不是帶着外在的華麗降臨。祂現在使自己降卑,但在祂高升的狀態中,約翰在異象中看見祂騎着白馬,拿着弓,戴着冠冕。
III. 在這件事上聖經得到應驗:如[經上]所記的說:「錫安的民哪,不要懼怕!」約12:15。這是引自亞9:9。所有先知都是為祂作見證,在這件關於祂的事情上尤為如此。
1. 聖經預言錫安的王要來,要這樣來,騎着驢駒來;連這微小的細節也預言了,基督小心讓這得到準確的應驗。請注意,(1.) 基督是錫安的王;錫安的聖山遠古就定了要作彌賽亞的大城、王城。(2.) 錫安的王確實,將要看顧她,到她這裡來;雖然祂短暫退下,時候到了卻要再來。(3.) 雖然祂來,只不過是慢慢來(驢是走得慢的),但祂確實來到,帶着如此謙卑和屈尊俯就的樣式,大大鼓勵祂忠心的臣民祈求盼望。謙卑懇求的人可以來與祂說話。如果錫安的王不是在更宏大的光景中、不是帶着更大的能力顯現,這會讓她灰心,那麼讓她知道,雖然祂到她這裡來,是騎着驢駒,然而祂出去,與她的仇敵爭戰,是乘在天空,給她幫助,申33:26 。
2. 所以錫安的女兒被呼籲來看她的王,留意祂和祂的到來;看並驚奇,因為祂來,讓人注目,雖然沒有外在的炫耀,歌3:11。 不要懼怕。神在預言中告訴錫安要大大喜樂,應當歡呼,但在這裡被說成是不要懼怕。不信的懼怕是靈里喜樂的敵人;它們若被治癒,它們若被征服,喜樂當然就來了;基督到祂的百姓這裡來,是要平息他們的懼怕。如果情形使我們不能達到大大喜樂,我們卻應該努力脫離懼怕的壓制。大大喜樂;至少,不要懼怕。
IV. 福音書作者所說關於門徒的話(約12:16):他們起先不明白基督為什麼這樣做,聖經是如何應驗的;但是當耶穌得了榮耀,聖靈澆灌下來之後,那時他們記起指着祂寫的這些舊約聖經,他們和其他人按照聖經向祂這樣行了。
1. 在這裡請看門徒在嬰孩狀態下的不完全;連他們也起先不明白這些事。他們沒有想到,當他們去取那驢駒,讓祂坐在上面時,他們是在行錫安王的就職典禮。這裡請留意, (1.) 聖經常常是由那些自己沒有在聖經中看到自己做了什麼的人的作為應驗的,賽45:4。(2.) 有許多在神的話語和護理當中極美之事,是門徒他們自己一開始並不明白的:他們一開始認識神的事情時不明白,那時他們看人好像樹木,並且行走;一開始提出事情讓他們看到和思想時不明白。後來清楚的,一開始是黑暗讓人疑惑的。(3.) 基督的門徒在知識上成長,達到成熟後,經常思想他們一開始的愚昧和軟弱,這是好的,好叫恩典在他們變得通達的事情上得榮耀,並叫他們可以憐憫無知的人。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
2. 這裡請看門徒在成人狀態的進步。雖然他們曾經是孩子,但並非永遠是這樣,而是繼續進步到完全。請觀察,
(1.) 他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因為,[1.] 在這之前他們不能正確理解祂國度的實質,而是期望它以外在的排場和能力出現,所以不曉得如何把論到這國度的聖經應用在外表如此卑微的事情上。請注意,對基督國度、它的大能、榮耀和得勝的屬靈實質的正確理解,要防止我們錯誤解釋和錯誤應用論到這國度的聖經。[2.] 在這之前要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真理的聖靈還沒有澆灌下來。請注意,基督的門徒靠着寫作聖經的這同一位聖靈得能力來理解聖經。對所有的聖徒來說,賜人啟示的靈是賜人智慧的靈,弗1:17-18。
(2.) 他們是怎樣明白的;他們把預言和發生的事作比較,把它們放在一起,使它們可以互相領受彼此的光照,他們就是這樣明白了這兩樣:才想起這話是指着祂寫的,先知所寫的和他們對祂所做的事一致。請注意,神的話語和作為之間存在如此令人驚嘆的和諧,以致記起所寫的,就使我們能明白所做的,觀察所做的,就要幫助我們明白所寫的。所看見的,正如我們所聽見的。聖經每日都在應驗。
V. 雖然當局如此反對我們的主耶穌,但祂進入耶路撒冷時,導致百姓向祂發出此敬意的原因。這是因為最近祂使拉撒路復活這卓越的神跡。
1. 在此請看他們對這神跡有何說法,有何確信;無疑全城都在談論此事,人人口裡都是對此的議論。但那些把它看作是基督使命的證明,他們相信祂的根據,深深確信此事實在的人,是把這議論追溯回此事的目擊證人那裡,因着這事能擁有的最有力證據,他們可以知道這事是確實的: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出墳墓的時候,同耶穌在那裡的眾人,被找出來盤問時,就作見證,約12:17。他們一致證明這事是真的,無可置疑,不容反駁,如果被召,願意宣誓證實此事,這是Emartyrei 這個詞深深包含的意思。請注意,基督所行各個神跡的真實性,有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很有可能那些看見這神跡的人不僅向那些問他們的人訴說此事,還不問就宣揚開來,這可能加大了這莊嚴日子的得勝;基督現在從行這神跡的伯大尼來,這要讓他們想起此事。請注意,那些希望基督國度成功的人,應當熱心宣告他們知道要把榮耀歸於祂的事。
2. 他們如何從此事當中得益,此事對他們的影響(約12:18):眾人因此,大大超過因着其它事情,就去迎接祂。(1.) 一些人出於好奇,很想見行了如此奇妙之事的這一位。祂曾在耶路撒冷講了許多很好的道,但都不及這神跡吸引這麼多的眾人跟隨祂。但是,(2.) 其他人,出於良心的緣故,刻意要尊榮祂,看祂是神差遣的那一位。這神跡被留着,成為其中一個最後神跡,為要使它證實之前的神跡,可以就在祂受苦之前為祂得着這尊榮;基督的工作不僅全部都做得好,還是都做得合時。
VI. 法利賽人對這一切大大發怒;他們一些人很有可能看到了基督公開入城,他們全部人不久都聽到了這件事。祂隱退時,設立去找便利方法將祂鎮壓的委員會以為他們已經達到目的,祂很塊會在耶路撒冷遭人遺忘;但當他們發現,他們以為的只不過是虛妄的事, 現在就大怒煩惱。1. 他們承認在對抗祂的事情上沒有取得進展;清楚可以看到他們是徒勞無益。他們用盡一切含沙射影的方法,都不能離間百姓對祂的愛,也不能使用威嚇的手段,攔阻他們向祂表明這愛。請注意,那些反對基督,與祂的國爭戰的人,要被迫看到他們是徒勞無益。儘管有他們這樣的人,有他們無能惡意的小小努力,神卻要成就祂自己的旨意。你們是徒勞無益,ouk opheleite — 你們得不到任何好處。請留意,反對基督,這得不到任何好處。2. 他們承認祂占了上風:世人都隨從祂去了;有一大群人跟隨着祂,世人:在大多數語言裡常見的誇張用法。然而在這裡,就像該亞法,他們不知道的時候,就預言了世人要隨從祂; 各種人中都有一些人,所有地方都有一些人;萬民都要作門徒。但說這句話,是要達到什麼目的? (1.) 就這樣,他們表達了因祂影響力加增,他們自己的焦慮;他們的嫉妒讓他們煩惱。如果義人的角被高舉,大有榮耀,惡人看見便惱恨(詩112:9-10);看到這些法利賽人是多麼顯赫,人們是多麼極大尊重他們,人會以為他們無需嫉妒基督得着現在人對待祂的,這如此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尊榮;但驕傲之人要壟斷尊榮,不願任何人與他們分享,就像哈曼一樣。(2.) 就這樣,他們激發自己,彼此鼓動,要更努力開展反對基督的爭戰。仿佛他們要說,「這樣閒蕩拖延絕對是不行的。我們一定要採取其它更有效的方法來阻止這病傳染;是時候嘗試我們最大的技巧和力量,免得這糟糕的事大得無法糾正。」就這樣,信仰的仇敵因着被挫敗而變得更加堅決主動;信仰的朋友知道它的目標是義的,最終必要得勝,他們豈應面對每一個挫折就灰心喪膽嗎?
約12:20-26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幾個希利尼人帶着敬意找基督,就這樣把榮耀歸給祂。我們沒有被告知這是基督最後一周哪一天的事,很有可能這不是祂駕騎進入耶路撒冷的同一日(因為祂把那一日用在公開做工上),而是之後一兩天。
I. 我們被告知,把這榮耀歸給我們的主耶穌的人是誰: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約12:20。 一些人認為他們是散住的猶太人,分散在外邦人當中的十二支派中的一些人,他們被稱作希利尼人,希臘化的猶太人;但其他人認為他們是外邦人,他們稱之為一半歸信猶太教的人,比如那位太監和哥尼流。單純的自然信仰得到猶太人當中最好的協助,所以在外邦人當中,那些有敬虔的心的人,按着能容許的加入猶太人的嚴肅會。就連在以色列國民之外也有敬虔敬拜真神的人。在猶太人教會的後期,有這樣的外邦人聚集前往耶路撒冷聖殿的事 — 這是拆除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分割的牆的可喜前兆。約瑟夫說,禁止祭司接受外邦人任何的供奉或獻祭(這是由大祭司亞拿尼亞的兒子以利亞撒規定的),是導致羅馬人攻擊他們的其中一件事,《猶太戰爭史》,卷2,409-410頁。雖然這些外邦人若不受割禮,就不得允許吃逾越節的晚餐,然而他們還是來過節禮拜。我們一定要帶着感恩的心使用我們能得着的特權,儘管可能有其它特權,是我們被關在其外的。
II. 他們把怎樣的尊榮歸給祂:他們希望認識祂,約12:21。 他們來過節禮拜,希望最好利用時間,所以來見腓力,希望他安排讓他們有辦法親自與主耶穌交談。1. 他們希望能見基督,就努力使用正確的方法。他們不是下結論說,要與祂說話,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祂太受人擁擠;也不是安於僅僅是希望,而是決心嘗試能做的。請注意,那些希望認識基督的人,一定要尋求這種認識。2. 他們向祂的一位門徒腓力申請。一些人認為他們之前就認識他,他們是生活在外邦人部分,加利利的伯賽大附近;因此這教導我們,我們應該善用我們與好人的結交,來加增我們對基督的認識。認識那些認識主的人,這是好的。但如果這些希利尼人真的住在加利利附近,那麼很有可能他們已經在那裡就近基督,祂大部分時間是住在那裡;所以我認為他們來找他,只是因為他們看到他是一個緊密跟從基督的人,他是他們能與之說話的第一個人。這是他們尊崇基督的一個實例,他們與祂的一位門徒結交,好使他們有機會與祂談話,這表明他們看祂是一個偉大的人,雖然祂看似卑微。那些要憑信心看見耶穌的人,因為現在祂在天上,就必須來找祂的牧師,祂已經為此目的設立他們,引導可憐的人來尋求祂。保羅一定要請人去找亞拿尼亞,哥尼流一定要請人去找彼得。通過腓力把這些希利尼人帶來認識基督,這表明使徒的作用,以及在讓外邦人歸正相信,使萬民作主門徒這件事上他們事奉的用處。3. 他們對腓力說的話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他們以尊稱稱呼他,把他作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因為他與基督有關係。他們的事就是,他們要見耶穌;不僅僅見祂的面,使他們回家時能夠說,他們看見了人如此大大議論的那一位(很有可能祂公開出現時,他們已經看見了祂);而是可以與祂有一些自由交談,接受祂的教訓,因為要發現祂有閒暇的時間,這並非易事,祂手頭如此滿了公開的工作。既然他們來過節禮拜,他們就願意見耶穌。請注意,我們領受神聖的蒙恩之道,特別是福音的逾越節晚餐時,我們心裡極大的願望就應該是要見耶穌;讓我們對祂認識加增,依靠祂得到鼓勵,與祂形象相符的工作繼續深入;看祂是屬我們的,保持與祂相交,從祂領受恩典的傳遞:如果我們看不見耶穌,我們來的目的就錯過了。 4. 這裡是腓力向他的主作的報告,約12:22。他對同是伯賽大人,在使徒這一群人中是一位長者,與彼得同輩的安得烈說這件事,徵求他的意見該如何行,他認為這舉動可否接受,因為基督有時曾經說過,祂奉差遣只不過是要到以色列家去。他們同意一定要問;但這時他希望安得烈與他同去,想起要是他們中間有兩個人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太18:19,基督已經應許他們要蒙悅納。請注意,基督的牧師應當彼此幫助,同心幫助人到基督這裡來: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看起來基督在作公開教導時,安得烈和腓力把這口信帶給祂,因為我們讀到(約12:29)有人在旁邊站着,但祂很少是單獨一人。
III. 基督接受對祂的這尊榮,這表現在祂在這裡對人說的話上,約12:23,等,在這段話中祂預言了祂自己被人跟從所得的尊榮(約12:23-24),以及那些跟從祂的人要得到的尊榮,約12:25-26。這是為了指引和鼓勵這些希利尼人,以及所有希望認識祂的人。
1. 祂預見到外邦人歸正的大豐收,而現在的事好像是這大豐收初熟的果子,約12:23。基督對這兩位為這些希利尼人美言的門徒說這番話,但懷疑他們是否明白,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人子是通過外邦人進入教會得榮耀,為此祂必須被猶太人棄絕。請觀察,
(1.) 為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救贖主得榮耀:「是這樣嗎?外邦人開始來找我嗎?晨星向他們顯現了嗎?那配得稱頌,也知道自己的所在和時間的清晨的日光,開始普照地的四極了嗎?那麼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就到了。」這並不讓基督感到驚奇,但對祂身邊的人來說是一個謎。請注意,[1.] 呼召,有效呼召外邦人進入神的教會,這大大加增了人子的榮耀。被贖之人加增,是對救贖主的尊榮。[2.] 有一個時間,一個定下的時間,一個時刻,一個確定的時刻來使人子得榮耀,這時刻終於來到,這時祂降卑的日子被數算,並且滿了,祂是帶着大喜和夸勝說到這時候臨近:時候到了。
(2.) 達到祂目的的奇怪方式,就是藉着基督的死,在這比喻中表明出來(約12: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已經對你們說過我的死和受苦,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不僅在地上,還是在地里,死了,被埋葬,失去了,它仍舊是一粒;你們就不再看見它,但若是死了,按照自然進程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否則就是神跡了),神給每一粒都有它自己的身體。」基督是那粒麥子,最有價值和用處的那一粒。在這裡,
[1.]表明了基督降卑的必要。如果祂不從天上降下到這受咒詛的地,從這地升到那受咒詛的十字架上,祂就絕不可能成為教會那活着、使人活過來的頭和根,祂就是這樣作成我們的救贖。祂必須將命傾倒,以致於死,否則就不能與位大的同分 ,賽53:12。 祂要得着神給祂的一群後裔,但必須流血買贖和潔淨他們,必須贏得他們,帶着他們。同樣關於祂將要得到的那榮耀,條件必然是眾人進入祂的教會;因為祂若沒有通過受苦為罪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因此引進永義,就不可能為接待那些要到祂這裡來的人作充分供應,就必然要獨住了。
[2.] 舉例說明基督降卑的好處。祂在道成肉身中落在地里,看似被活埋在這地中間,以致祂的榮耀都被遮蔽了;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祂死了。這不死的苗裔順服在必死的定律之下,祂躺在墳墓里,就像種子落在泥土裡;但正如種子再次起來發出綠芽、渾然一新、興旺、大大加增,同樣一位經歷死的基督,把數以萬計活的基督徒收聚歸給祂自己,祂成為了他們的根。現在靈魂得救,從此直到時間盡頭,這一切都歸功於這麥粒的死。藉此父與子得榮耀,教會被加滿人,奧秘的身體得保守,最終得完全;時候不再有的時候,我們救恩的元帥因祂死的功德,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里去,因着受苦得以完全,要永遠得着聖徒和天使讚美頌揚的稱讚,來2:10,13。
2. 祂預言和應許,那些真心接受祂和祂的福音與利益,以忠心為祂受苦、服事祂表明他們確實如此的人,要得到豐盛的賞賜。
(1.) 在為祂受苦方面(約12:25):愛惜自己生命,勝過愛基督的,就失喪生命;但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看重神的眷顧和在基督里的分勝過這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這教訓是基督大大強調的,祂信仰的目的,就是在我們面前擺出另外一個世界,讓我們擺脫對這個世界的依賴。
[1.] 這裡請看過度愛生命的致命後果;很多人因過分愛生命而緊抱自己至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愛自己肉體生命,以致放縱慾望,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的人,要因此縮短他的年歲,要失去他如此鍾愛的生命,以及另外一個好得無比的生命。如此愛身體的生命,身體的裝飾與喜好,以致因為懼怕這生命和這些事遭遇危險,就不認基督的人,要失去這生命,就是說,他以為得到在這世界上一種虛妄的幸福,卻失去了在另外一個世界裡真正的福。人以皮代皮,可能會捨去其它保全性命,就賺得好處;但為生命捨去他的靈魂、他的神、他的天堂的人,是為生命付出太高昂的代價,犯了為一碗紅豆湯出賣長子名分的那一位的愚昧。
[2.] 也請看,一種聖潔的輕看生命要得何種蒙福的賞賜。如此恨惡身體生命,以致願意為保守靈魂生命付出身體代價的人,要在永生中得着這兩樣,得着說不出的好處。請注意,第一,基督要求祂的門徒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這世上有生命,意味着在另外那世界裡有生命,當人愛這世上生命,不及愛那世界的生命時,就是恨惡這世上的生命。我們在這世上的生命包括享受我們目前的光景、富有、尊榮、快樂,以及得着這一切的長壽;這一切是我們必須恨惡的,就是說,我們必須輕看它們,看它們是虛空和不足以使我們幸福,懼怕存在於它們當中的試探,無論何時它們與服事基督衝突,就甘心樂意拋棄它們,徒20:24;徒21:13;啟12:11。 在這裡看到極大的敬虔的能力 — 它勝過了最強烈的本性之愛;並看到極大的敬虔的奧秘 — 它是最大的智慧,卻使人恨惡自己的生命。第二,那些因為愛基督,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人,要在義人復活時得到豐富的賞賜。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他把這生命交在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的那一位手中,祂要使生命復原,按着屬天生命改變地上生命的能力,使它大得進步。
(2.) 在服事祂方面(約12:26):若有人承認是服事我,就讓他來跟從我,就像僕人跟從主人一樣;我在哪裡,ekei kai ho diakonos ho emos estai —讓服事我的人也在哪裡,一些人解讀這一點,當作責任的一部分,讓他在那裡服事我;我們把它讀作是那應許的一部分,他也在哪裡,與我一同享福。而且,免得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祂加上一句,「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這就足夠了,比足夠更足夠了。希利尼人希望見耶穌(約12:21),但基督讓他們知道,見祂還是不夠的,他們一定要服事祂。祂降世,不是作表演讓我們定睛觀看,而是作君王,讓我們受祂統治。祂說這句話,為要鼓勵那些尋求祂的人作服事祂的人。人接收僕人時,通常定下工作和工價;基督在此兩樣都定好了。
[1.] 這裡有基督期望服事祂的人做的工;這工非常容易合理,是於他們合宜的。
第一,讓他們跟隨他們主人的活動:「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 基督徒必須跟從基督,跟從祂的方法和吩咐,做祂說的事,跟從祂的榜樣和模式,行祂所行的,跟從祂藉祂的護理和靈所作的帶領。祂帶領我們到哪裡,我們一定要到哪裡,行在祂帶領我們的道中;祂在我們面前行,我們無論去到哪裡,都必須跟從羔羊。「若有人服事我,若他與我建立這種關係,就讓他自己做服事我的工作,總是預備聽我的召喚。」或者,「若有人真的服事我,讓他通過跟從我來公開承認與我的這種關係,就像僕人在大街上跟從主人一樣承認他是主。」
第二,讓他們跟隨他們主的所在:「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在那裡侍候我。基督的教會在哪裡,祂就在哪裡,在祂聖徒的會中,在施行祂的蒙恩之道的地方;服事祂的人也要在那裡,來到祂面前,領受祂的指示。或者,「我將要在天堂里,我現在要去的地方,讓服事我的人的思想和所愛也在那裡,基督坐在那裡,讓他們也作天上的國民。」西3:1-2。
[2.] 這裡有基督應許服事祂的人的工價;這工價非常豐富崇高。
第一,他們要與祂在一起得福:「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裡。」當祂在地上貧窮蒙羞,與祂同在,這看起來不過是糟糕的事,所以無疑祂是指與祂在樂園裡,與祂一同坐席,在那裡坐在祂的寶座上;天堂的福,就是在那裡與基督同在,約17:24。 基督講論天堂的福,仿佛祂已經身處其中:「我在哪裡」;因為祂對此肯定,與它近了,它仍在祂心上,在祂眼裡。祂認為足以作祂一切服事和受苦獎賞的同一喜樂和榮耀,祂要給服事祂的人,作對他們服事和受苦的獎賞。在道中跟從祂的人,要與祂同在終點。
第二,他們要得祂的父尊重;祂要加給他們一種尊榮,補償他們一切痛苦和損失,這尊榮是配得一位偉大的神賜下,卻遠超這些如此無價值的地上的蟲期望得到的。賞賜人的是神祂自己,祂把向主耶穌作的服事當作是向祂自己作的。這賞賜是尊榮,真正持久的尊榮,最高的尊榮;這是從神而來的尊榮。聖經說(箴27:18),(謙卑努力)敬奉主人的,必得尊榮。那些敬奉基督的人,神要尊榮,雖然今天被遮蔽,另一日卻得到承認。那些服事基督的人一定要降卑自己,並且常常受世人辱罵,作為對這兩樣的獎賞,時候到了他們要得高舉。
到目前為止,基督的講論都是指着那些要見祂的希利尼人說的,鼓勵他們來服事祂。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那些希利尼人最後如何,但我們情願盼望,那些面朝天上,尋求通往天上道路的人,找到了這道,並行在其中。
約12:27-36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禰榮耀禰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祂說話。」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耶穌這話原是指着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你們應當趁着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在這裡父從天上發出聲音尊榮基督,這是由祂講論接下來的部分引起的,這事又引發出與眾人進一步的談論。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
I. 基督對祂的父說話,這是在此時憂愁抓住祂的靈引發的:「我現在心裡憂愁,」約12:27。從基督口中出了一句奇怪的話,在這時候令人驚奇,因為這是在若干令人歡喜的前景當中說出的,按照這些前景,人可能會以為,祂會說,我現在心裡歡喜。請注意,有時靈里大得釋放之後,會有心裡憂愁接踵而至。在這混雜多變的世界上,我們一定要預料到會有沮喪臨到我們的喜樂之上,最高層次的安慰要成為通往憂愁的下一個層次。保羅身處第三層天之後,有一根刺加在他肉體上。請觀察,
1. 基督懼怕臨到祂的受苦::「我現在心裡憂愁。」現在黑暗慘澹的場景開始了,現在是祂心裡生產之痛的第一陣作動,現在祂死的痛苦開始,祂心開始極其憂愁。請注意,(1.)基督承擔要救贖拯救我們,為我們的罪,把祂的心獻上作贖罪祭時,我們心裡的罪是祂心裡的憂愁。 (2.) 祂心裡憂愁,為的是舒緩我們心裡的憂愁;因為在這之後,祂對門徒說(約14:1):「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為什麼要心裡憂愁,為什麼我心也要憂愁呢?」我們的主耶穌看見擺在祂前面的喜樂,就繼續歡喜做祂的工作,然而卻服在心裡的憂愁之下。聖潔的憂愁是與屬靈喜樂一致的,是通往永遠喜樂的道路。基督現在憂愁,現在愁苦,現在懼怕,是現在,一段時間;但這不是永遠的,這不會很久。同樣這給有憂愁中的基督徒帶來安慰;憂愁不過是一時,將要變成喜樂。
2.祂於是看來落入的艱難境況,是表現在這句話里,「我說什麼才好呢?」這不是意味着祂尋求其他任何人的意見,仿佛祂需要建議,而是自己思想現在應當說什麼。我們心裡憂愁時,必須小心不要輕率說話,而是要在自己裡面斟酌當說什麼。基督好像一個手足無措的人說話,仿佛祂不知道當選擇什麼。祂自己承擔需要受苦的工作,和祂取的,害怕受苦的人性之間有一場掙扎;在這裡,在這兩者之間祂停下說,「我說什麼才好呢?」祂看,無人幫助, 這使祂停下來。加爾文看這是基督降卑的一個突出例子,祂竟這樣說話,仿佛一個手足無措的人。Quo se magis exinanivit gloriæ Dominus, eo luculentius habemus erga nos amoris specimen—榮耀的主更完全倒空自己,祂對我們愛的證據就更顯明。就這樣,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為要鼓勵我們,在我們不知如何行時轉眼定睛在祂身上。
3. 在這艱難境況中祂向神發出的祈求:「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ek tes oras tautes —離開這時候,不是祈求這時候不來,而是祂能被帶領度過這時候。「救我脫離這時候;」這是無辜本性的用語,在禱告中傾訴出來的感情。請注意,受苦之人的本分和利益,在於憑信心和熱切的禱告求助於神,在禱告中看祂是父。基督受苦是自願的,然而卻祈求神救祂脫離這些苦。請注意,禱告求脫離一樣苦難,可以是與在當中忍耐,在當中順服神的旨意非常一致。請觀察,祂把祂的受苦稱作這時候,指的是現在馬上臨到的時候料到要發生的事。藉此祂表明,祂受苦的時候是,(1.) 一個定好的時候,是定到一個時刻,並且祂知道這時候。 在這之前聖經兩次說祂的時候還沒有到,但現在這時候如此臨近,以致祂可以說它到了。(2.) 很短的時候。一刻很快就要過去,基督的受苦也是如此;祂可以通過這些受苦看到擺在祂前頭的喜樂。
4. 雖然如此,祂仍順服祂父的旨意。祂現在糾正自己,仿佛想起祂曾說過的話:「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無辜的本性首先說話,但神的智慧和慈愛有最後的話語權。請注意,那些要按規律繼續行事的人,行事時必須重新考慮。抱怨的人首先說話;但我們若要公義判斷,就必須聽另一方的話。祂重新考慮,遏制自己:「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祂不是用這理由,即祂不能逃避此事,沒有解決的辦法來讓自己沉默不言;而是用這理由,即祂不願逃避此事,因為它是按照祂自己自願的委身,是祂整個工作的頂峰來讓自己滿足;他若現在飛走,這就要挫敗到目前為止所做的一切。這裡所指的是關於祂受苦的神的旨意,因這旨意,祂如此順服和受苦是合宜的。請注意,我們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候,都是神一直在為我們安排的,這要讓我們坦然接受這些時候;見帖前3:3。
5. 祂在此對父榮耀的看重。祂收回之前的祈求,呈上另外一個,是祂將要堅持的:「父啊!願禰榮耀禰的名」,這與「父啊,願禰的旨意成全」意義是一樣的;因為神的旨意是為祂自己的榮耀。這表達的不僅是對神旨意的順服,這還是將祂的受苦分別為聖歸為神的榮耀。這是一個中保的用詞,由我們的中保,為我們的罪承擔滿足神公義的那一位說的。我們因犯罪而對神的得罪,是歸於祂的榮耀,祂宣告性的榮耀;因為在別的任何事上,我們都不能對祂造成傷害。我們絕不能為着這對祂的得罪滿足祂的公義要求,任何受造物也不能為我們滿足祂的要求;所以剩下的,就是神完全毀壞我們,使祂得榮耀。因此我們的主耶穌在這一點上干預,作出承擔來滿足神受傷害榮耀的要求,祂是通過降卑做成這一點的;祂自己捨棄、自己剝奪了道成肉身的神的兒子當得的榮耀,服在最大的羞辱之下。現在,在這裡,祂把提供這滿足等同於:「父啊!願禰榮耀禰的名;讓禰的公義在祭物、而不是在罪人身上得尊榮;讓所欠的債加在我身上,我來償還,不是由主犯來償還。」就這樣,祂沒有搶奪的,祂償還。
II. 父對這祈求的回答;因為過去父總聽祂,現在仍是這樣。請觀察,1. 父是怎樣作出這回答的。用來自天上的聲音。猶太人大談特談一種Bath-kôl — 一個聲音的女兒,說這是神在過去曉諭眾先知的多種方法中的其中一種;但除了祂對我們的主耶穌說話,我們並沒有看到祂這樣對任何人說話的例子;這是為祂保留的一種榮耀(太 3:17;太17:5),在這裡,這種聽得見的聲音很有可能是有某種看得見的顯現,或是光或是黑暗引入的,因為這兩樣都曾被神使用過,作為神榮耀的載體。2. 這回答是什麼。它直接回答了「父啊!願禰榮耀禰的名」這懇求:「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當我們按着所教導的來禱告,「我們的父,願人尊禰的名為聖」,安慰我們的就是,這是一個神已經答應的禱告,在這裡神答應了基督,在基督里答應了所有真正相信的人。 (1.) 神的名在基督的生命中,在祂的教訓和神跡中,在祂作的一切聖潔和良善的榜樣中已經得了榮耀。(2.) 神的名要在基督的死和受苦上進一步得榮耀。祂的智慧和能力、祂的公義和聖潔、祂的信實和良善大得尊榮;一條遭違背的律法的要求得到完全滿足;對神治理的侵犯得到滿足;神接納了這滿足,並宣告祂自己對此非常悅納。神為榮耀祂自己的名所做的事,鼓勵我們盼望祂要再做更多。祂已經保護了祂自己榮耀的利益,祂仍要保護。
III. 一旁的人對這聲音的看法,約12:29。我們希望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如此預備好了領受神的啟示,可以明白這聲音說了什麼,並為此做記錄。但這裡請留意眾人乖謬的看法:他們當中一些人說打雷了,其他人留意到這很清楚是一個發音清晰、有意思的聲音,說肯定的是天使對祂說話。這表明,1.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就連那些根本不愛祂的人也作了如此的判斷。2. 他們厭惡不承認基督從神而來使命這如此清楚的證據。他們寧願說它是這是那,或任何別的事情,就是不是神對祂說話,回答祂的禱告;然而如果用發音清晰的聲音打雷(就像啟10:3-4),那豈不是神的聲音嗎?或者,如果天使對祂說話,他們豈不是神的使者嗎?但就是這樣,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
IV. 我們的救主對這聲音親自的說明。
1. 它為何發出(約12:30):「這聲音不是為我,不是僅僅為鼓勵我,使我滿足」(若是這樣就可以在祂耳邊低聲私下對祂說了),「是為你們來的。」(1.) 「讓你們所有聽見這聲音的人可以相信父差了我來。」天上聲音所說關於我們主耶穌,以及在祂身上父得了榮耀的話,是為我們說的,好使我們可以被帶領來順服祂,以祂為安息。(2.) 「讓你們這些我的門徒,在受苦中跟從我的人,可以因着這支持我的同樣安慰得安慰。」讓這鼓勵人,若蒙召為祂的緣故放棄生命,就如此行,使這歸榮耀給神。請注意,神在我們主耶穌受苦時賜給祂的應許和支持,也是為了我們。為我們祂使自己成聖,並安慰祂自己。
2. 它的意思是什麼。曾在父懷裡的祂認識父的聲音,認識這聲音的意思;神說祂要榮耀祂自己的名時,祂打算表明兩件事:—
(1.) 藉着基督的死,撒但要被征服(約12:31):現在有審判。祂帶着神的高舉與得勝說這番話。「現在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預先已經定下要打碎蛇的頭,完全撕裂黑暗權勢的時候已經來到;現在要有那充滿榮耀的成就:現在,現在, 神旨意中已經考慮如此之久,在筆之於書的神話語中已經被人談論如此之久的時候,聖徒如此大大盼望,鬼魔如此大大懼怕的那大工將要做成。」得勝的內容是,[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krisis,把它作為一個醫學術語理解:「現在是這世界危機的時刻。」染病的世界現在處於轉折點;現在是關鍵的日子,對全人類來說,抖動的錶針要轉向生或死;所有不被此挽回的人,要被留在無助和無望里。又或者,這是一個法律術語,正如我們理解的:「現在審判來到了,為了執行對這世界的王的判決。」請注意,基督的死是對這世界的審判。第一,這是發現和分別的審判 — judicium discretionis;奧古斯丁如此認為。現在這世界受審判,因為人要按照基督的十字架對他們的意義,顯明他們的品格;對一些人來說,它是愚拙和絆腳石,對其他人來說,它是神的智慧與大能;這在與祂同釘十字架的兩個強盜身上象徵出來。藉此人受審判,顯明他們對基督的死的看法。第二,這是對世界上的選民眷顧和赦罪的審判。基督在十字架上,作為為罪獻上的祭物和罪人的中保,在一位公義的神和一個有罪的世界之間調解,所以祂受審判時,罪孽歸在祂身上,祂因我們的過犯受傷,這就好像是對這個世界的審判,因為有一種永遠的義要被引進來,不是只為猶太人,還是為世人,約壹2:1-2;但9:24。第三,這是對黑暗權勢定罪的審判;見約16:11。審判是給受審的辯白和陳述主張,維護受到侵犯的權利。基督死的時候,在基督和撒但之間、那蛇和那應許的後裔之間有一場著名的審判;這審判是為了這世界,為了對這世界的主權;魔鬼長久以來在人中間施行統治,已經不知有多久;牠現在依據這種長期統治作為辯解,也把牠的訴求建立在人因罪招致的權利喪失上。我們看到牠願意妥協(路4:6-7);牠願意把這世界上的萬國給基督,條件是基督靠牠、從牠那裡、在牠之下掌管萬國。但基督要執行審判;通過死,祂除去面對神公義的權利喪失,然後公平地為所有權作爭辯,在天上的法庭上得回這所有權。撒但的統治被宣判為是一種篡權,世界被裁決歸於主耶穌,是祂權利當得的,詩2:6,8。 對這世界的判決就是,它是屬於基督,不是屬於撒但; 所以讓我們都以基督為主。[2.] 現在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第一,是魔鬼,在這裡被稱作這世界的王,因為牠通過這世界的事統治這世界的人;牠是管轄這幽暗世界的, 就是這幽暗世界,以及在這世界上行在黑暗中的人,林後4:4;弗6:12。第二,這裡說牠要被趕出去,現在要被趕出去;因為到目前為止,在削弱魔鬼國度方面已經做成的一切,是因着有一位基督到來而做成的,所以聖經說這是現在做的。基督靠祂死的功德使世人與神和好,打破了死亡的權勢,把毀滅人的撒但趕了出去;基督通過祂十字架的教義使世人認識神,打破了罪的權勢,把欺騙人的撒但趕了出去。祂的腳跟受傷,這就傷了蛇的頭,創3:15。當牠的話被壓制,牠的廟宇被棄絕,牠的偶像斷了供奉,這世界上的國成了基督的國,那時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通過把這和約翰的異象(啟12:8-11)相比就能看出這一點,在那裡聖經說這是由羔羊的血做成的。基督經常把鬼從人身上趕出去,這表明了祂整個工作的偉大計劃。請觀察,基督在這裡是多麼肯定要勝過撒但;這就像事情已經成就一樣,就連祂服在死之下的時候,祂也是勝過了死。
(2.) 藉着基督的死人要被歸正,這就是把撒但趕出去了(約12: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這裡請留意兩件事:—
[1.] 我們主耶穌的偉大計劃,就是吸引萬人來歸祂,不僅是長久以來承認與神相近的猶太人,還有一直遠離的外邦人,因為祂是萬國所羨慕的(該2:7),萬民都必歸順祂。祂的仇敵懼怕的,是世人要跟隨祂去了;儘管他們攔阻,祂卻要吸引他們來歸祂。在這裡請觀察,在人的歸正中,基督祂自己如何是那做成一切的。首先,吸引人的是基督:「我就要吸引。」這有時被歸於父(約6:44),但在這裡被歸於子,子是耶和華的膀臂。祂不是用武力驅趕人,而是用人的繩吸引(何11:4;耶31:3),像磁石一樣的吸引;人變得甘心,但這是在掌權的日子。第二,我們是被吸引到基督這裡來:「我要吸引他們到我這裡來,以我作他們合一的中心。」遠離基督的人被帶來認識祂,懼怕、不信任祂的人被帶來愛祂、信靠祂 — 被吸引,與祂交誼,進入祂的懷中。基督現在往天上去,祂要吸引人心與祂一起到那裡去。
[2.] 祂成就祂的目的的不可思議的方法,就是從地上被舉起來。 為防止誤解,我們被告知這是什麼意思(約12:33):耶穌這話原是指着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在十字架上死,雖然他們定好了,並嘗試用石頭把祂打死。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首先是用釘子釘在上面,然後被舉起來。祂被舉起來,成了給世人看的一台戲;在天地之間被舉起來,仿佛是不配天與地的人;然而這裡的用詞意味着一種尊榮的高升,ean hypsotho — 我若被高舉;祂看祂的受苦為祂的榮耀。不管我們的死法如何,若我們是在基督里死,我們就要被高舉離開這牢獄,這獅子坑,進入光明與愛的領域。我們應當效法我們的主,用一種聖潔的喜悅談論我們的死,說到:「那時我們要被舉起來。」基督吸引萬民到祂這裡來,這是跟在祂從地上被舉起來之後。第一,在時間上這是跟在它之後。教會大大的加增是跟在基督的死之後;基督活着的時候,我們讀聖經看到,在祂一次講道的時候,數千人神跡般得吃飽,但在祂死後,我們讀到在一次講道的時候,數千人被加給教會。約瑟死後,以色列開始在埃及加增。第二,這因着它配得稱頌的結果跟在它之後。請注意,基督的死有一種大能的功德和功效,吸引人到祂這裡來。基督的十字架雖然對一些人來說是絆腳石,但對其他人來說卻是一塊磁石。一些人把這比作吸引魚入網;基督被高舉,就像撒網一樣(太13:47-48);或者是樹立一面旌旗,把士兵吸引到一起;又或者倒不如是指向在曠野舉銅蛇這件事,所有被火蛇咬了的人,一得知銅蛇被舉起來,都被它吸引,它裡面有醫治的功效。哦,當時人是何等蜂擁而至!當靠着祂得救這件事傳給萬民時,人也是這樣被吸引到基督這裡來;見約3:14-15。也許這在某方面是指基督被釘十字架的姿勢,祂的雙臂伸展開,邀請萬民到祂這裡來,擁抱所有來的人。那些如此羞辱處死基督的人,以為這樣就能把所有人從祂那裡趕走;但魔鬼在牠自己的詭計上被反勝。吃的從吃者出來。
V. 人不服祂的話,他們對此的吹毛求疵,約12:34。雖然他們聽見了從天上來的聲音,從祂口中出的恩言,然而他們反對,向祂挑起爭端。基督曾自稱為人子(約12:23),他們知道這是彌賽亞幾個稱號中的一個,但7:13。祂也說過人子一定要被舉起來,他們把這理解為是祂的死,很有可能這是祂自己解釋的,一些人認為祂是重複了對尼哥底母說的話(約3:14),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他們反對這一點,
1. 他們舉出那些講到彌賽亞直到永遠的舊約經文,宣稱祂根本不是要在祂的日子被剪除,而是要永遠為祭司(詩110:4),永遠為王(詩89:29,等等),祂要日子長久,直到永遠,祂的年歲必存到世世(詩21:4;詩61:6),從這一切他們推論出彌賽亞不會死。就這樣,若人心未成為聖潔,對聖經字句極大的認識就可以被濫用,為不信的主張服務,用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武器反對基督教信仰。只要我們思想以下幾點,就可以看出他們用這些來反對耶穌的話是何等乖張, (1.) 當他們用聖經斷言,彌賽亞是永存的時候,他們沒有留意到那些講彌賽亞的死和受苦的經文;他們從律法聽出彌賽亞要永存,他們難道從未從律法聽出彌賽亞要被剪除(但9:26),祂要將命傾倒,以致於死(賽53:12),特別是祂手腳要被刺透的話嗎?那麼為什麼他們對人子被舉起來感到如此大驚小怪呢?請注意,我們常常奔向錯誤之中,然後用聖經論據捍衛這些錯誤,把神在祂的話語中配合的分開,以支持一個真理為幌子反對另外一個真理。我們從福音聽出那高舉無條件恩典的,我們也聽到了那吩咐要盡責的,我們當然地真心兩樣都接受,不把它們分開,不離間它們。 (2.) 他們反對基督所說關於人子受苦的話時,不注意祂曾說過關於祂得榮耀得高舉的話。他們從律法聽出基督永存, 他們豈沒有聽到我們主耶穌說祂要得榮耀,祂要多結果子,吸引萬人歸向祂嗎?祂豈不剛才還應許跟從祂的人要得到永遠的尊榮嗎?這豈不是認定祂要永存嗎?但這是他們忽視的。就這樣,不公平的辯論之人反對一位對手主張的某些部分,如果只要按整體看這主張,他們就不得不接受;在基督的教訓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對思想敗壞的人來說是絆腳石 — 如基督被釘十字架,卻要得榮耀;從地上被舉起來,卻要吸引萬人來歸祂。
2. 他們於是問,「這人子是誰呢?」他們問這個問題,不是希望受教,而是奚落和侮辱地發問,仿佛現在他們已經讓祂受挫,把祂打倒。「禰說人子必死;我們已經證明彌賽亞絕不會死,那麼禰的彌賽亞資格又在哪裡呢?禰稱呼自己的這人子不可能是彌賽亞,所以禰必須去想出別的東西來謊稱自己是。」在這裡,令他們產生偏見反對基督的,是基督的卑微與貧窮;他們寧願沒有基督,也不要一位受苦的基督。
VI. 基督對這反對說的話,倒不如說是祂在這個問題上說的話。這反對完全是無端指責;他們若是樂意,可以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人要死,然而卻是不死的,要永存,人子也是如此。所以,祂不是按愚昧人的話回答愚昧人,而是向他們發出一個嚴肅警告,小心不要在像這些虛妄無結果的吹毛求疵問題上浪費掉他們得機會的日子(約12:35-36):「還有不多的時候,只不過是不多的時候,光在你們中間; 所以你們自己當有智慧,應當趁着有光行走。」
1. 總體上我們在此可以觀察到,(1.) 基督對人靈魂的關注,祂願意他們得到福益。祂在這裡帶着何等溫柔警告那些設計反對祂,卻自以為是的人!就算在祂忍受罪人頂撞的時候,祂也努力要他們歸正。見箴29:10。 (2.) 祂對待這些反對者的方法,是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提後2:25。人的良心只要甦醒,正確關注他們永遠的光景,思想他們能用的時間多麼少,沒有一點時間可以保留,就不會把寶貴的思想和時間用在無聊的吹毛求疵上。
2. 具體方面我們在此看到,
(1.) 他們享有好處,就是有基督和祂的福音在他們中間,享有的這好處的短暫和不定:「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基督是這光,一些古人認為,基督稱自己是光,就是默默回答了他們的反對。祂死在十字架上,這是與祂永存一致的;正如太陽每天晚上下山與它的長久一致一樣。聖經把基督國度的長久比作日月的長久,詩72:17;詩89:36-37。 天上的定律是不變固定的,然而太陽和月亮有落下,會被日食月食遮蔽;同樣基督這公義的日頭是永存的,然而卻被祂的受苦暫時遮蔽,留在我們的地平線上不過是不多的時候。在這裡,[1.] 猶太人這個時候有光在他們中間,他們有基督在身內與祂們的同在,聽到祂的傳道,看見祂的神跡。聖經對我們來說,就是在黑暗處發亮的一束光。[2.] 這光在他們中間不過是不多的時候;基督很快要離開他們,他們有形的教會國家在這之後不久就要消散,神的國要從他們那裡奪去,瞎眼和心硬要臨到以色列身上。請注意,我們都思想,光在我們中間不過是何等不多的時候,思想這一點是好的。時間短暫,也許機會也不如此長久。燈台可能被挪去,至少我們不久必然要被挪走。生命的光在我們中間只不過是不多的時候;福音的光在我們中間只不過是不多的時候,蒙恩的日子,蒙恩之道,賜恩典的聖靈,在我們中間不過是極不多的時候。
(2.) 對他們發出的警告,在享有這好處的時候充分利用,因為他們有失去這好處的危險:「應當趁着有光行走。」 就像旅行的人儘可能趕路,不至趕路到天黑,因為在夜間旅行不舒服也不安全。旅行的人說:「來,讓我們趁着還有日光加快步伐向前。」我們這些旅行走向永世的人,應當這樣智慧對待我們的靈魂。請注意,[1.] 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行走,朝前趕往天堂,因着被改變更適應天堂而越與它靠近。我們的生命只不過是一日,我們有一日的路程要走。[2.] 行走最好的時間是趁着還有光。白日是應當工作的時候,就像夜晚是應當休息的時候。恰當的蒙恩時候,就是我們有恩典的話語向我們傳講,施恩的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時候,所以這是應當忙碌的時候。[3.] 因為我們要高度關注善用我們的機會,免得我們的日子完結,我們白日的工作和我們白日的路程還沒有完結:「免得黑暗臨到你們,免得你們失去機會,不能重新得到,因失去機會不能快快做完你當做的工作。」那時黑暗臨到,就是說,這樣徹底不能得到那極大救恩,使得漫不經心的罪人的光景變得很可悲;所以他的工若那時還沒有做完,那就真的永遠也做不成了。
(3.) 那些犯罪,把福音拋棄,蒙恩的日子到頭的人的可悲光景。他們在黑暗裡行走,不知道身在哪裡,也不知道往哪裡去;不知道他們行在當中的路,也不知道他們走向的目的地。沒有福音之光的人,是不知道這光的顯明和指引,無目的地在錯誤和謬誤,千條彎曲的道路之間遊蕩,對此卻不知情。把基督教教義的教訓擺在一旁,我們就對善惡之間的分別一無所知。他正走向毀滅,不曉得他的危險,因為他正睡在那深坑的邊緣,或在上面跳舞。
(4.) 從這一切推論出的,我們每一個人的重大責任和利害關係(約12:36):「你們應當趁着有光,信從這光。」猶太人現在有基督與他們同在,讓他們善用這一點;後來使徒無論去到哪裡,都首先把福音傳給他們;現在這裡是告誡他們不要錯過他們的機會,而要在傳給他們的時候接受:基督對全部享有福音的人說同樣的話。請注意,[1.] 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就是信從福音之光,接受它是從神而來的光,信服它顯明的真理,因為它是照亮我們眼睛的光;跟從它的引導,因為它是我們腳前的光。基督是這光,我們必須按着祂向我們啟示的來信從祂;相信祂是真光,不會欺騙我們,是確定的光,不會誤導我們。[2.] 趁我們有這光時,我們應當如此行;當我們有福音表明到祂那裡的路,引導我們走在那路中時,我們應當抓住基督。[3.] 那些信從這光的人當作光明之子;他們應當被人看作是基督徒,基督徒被稱作是光明之子(路16:8;弗5:8),白晝之子,帖前5:5。那些有神作他們的父的人是光明之子,因為神就是光;他們是從上頭生的,是繼承天上為產業的,光明之子,因為天堂就是光。
VII. 基督於是從他們當中退下:耶穌說了這話,現在就不再說了,而是把這留給他們思考,就離開他們隱藏了。祂這樣做,是 1. 要他們相信和甦醒。如果他們不顧祂所說的,祂就不再對他們多說。他們親近他們的不信,就像以法蓮親近偶像一樣;任憑他們吧。請注意,基督公義地從與祂爭吵的人那裡除去蒙恩之道,要向乖僻的族類掩面,申32:20。 2. 要保護自己。祂離開他們的怒氣和狂怒,把自己隱藏起來,離開,很有可能去了伯大尼,祂住宿的地方。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祂說的話激怒了他們,那本應使他們變得更好的,使他們變得更糟。
約12:37-41
祂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跡,他們還是不信祂。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臂膀向誰顯露呢?」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以賽亞因為看見祂的榮耀,就指着祂說這話。
我們在此看到舊約先知對我主耶穌的尊榮,他們預言並哀嘆許多不相信祂的人的不信。基督的教訓遇到如此少的接受,如此多的反對,這確實是對基督的羞辱,令祂難過;但因此聖經得到應驗,這就讓人不再驚奇,除去了羞辱,讓它不再使人跌倒,讓它不令基督失望。這裡講到兩件關於這群不受控之人的事,兩樣都是由傳福音的先知彌賽亞所預言的,就是他們不信,他們不能信。
I. 他們不信(約12:37):祂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跡,人以為這當說服他們,然而他們不信,反而反對祂。請觀察,
1. 基督給了他們大量相信的途徑:祂行神跡,許多神跡;tosauta semeia ——意思是如此多,如此大。這指的是祂從前行的一切神跡;在殿裡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祂就治好了他們,太21:14。 祂的神跡大大證明祂的使命,祂依靠這些證據。關於這些神跡,有兩件事是祂在此強調的— (1.) 神跡的數目;它們有許多 —各種各樣;眾多,常常重複;每一件新的神跡都證實之前所有神跡的實在。祂行的神跡眾多,不僅證明祂無窮的大能,還給了人更多機會察驗它們;如果當中有欺騙,確實不可能不在這些或那些神跡當中被發現;因為所有的都是施憐憫的神跡,神跡越多,所行的善就越多。 (2.) 這些神跡是廣為人知的。祂在他們面前行了這些神跡,不是遠遠地行,不是在角落裡,而是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行,讓他們親眼看見。
2. 這些途徑的無效:他們還是不信祂。他們不能反對前提,然而卻不認同結論。請注意,最大量、最有力的讓人知罪的方法,本身並不能在人敗壞、充滿偏見的心裡生出信心。這些人看見,然而卻不信。
3. 在這件事上聖經得到應驗(約12:38):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不是這些不信的猶太人設計好應驗聖經(他們倒是幻想,那些講論教會最好之人的經文應驗在他們身上),而是這件事完全應驗了預言,要(ut for ita ut) 以賽亞說的這句話應驗。任何事件看上去越是不可能,在預言這事件發生這件事上就越顯出神的預見。人無法想象彌賽亞的國度得到如此大量的證據,竟會在猶太人當中遇到如此大的反對,所以他們不信,這被稱為奇妙又奇妙的事,賽29:14。基督祂自己對此感到驚奇, 但這是以賽亞預言的(賽53:1),現在得到應驗。請觀察, (1.) 在這裡福音被稱作他們所傳的:有誰信,te akon hemon— 我們聽見的,我們從神聽到的,你們從我們聽到的。我們所傳的是我們帶來的報告,就像報告事實,或是報告議院一項莊嚴的決議。(2.) 聖經預言聽到這報告的人,只有相對很少被勸服相信它。很多人聽見,但留心並接受的人寥寥無幾:有誰信呢?這裡那裡有一個人,但說起來可謂是無人信;有智慧的,有高貴的人不信,對他們來說,這所傳的缺乏證據。 (3.) 聖經說如此少的人相信所傳的福音,這是一件當大大哀嘆的事。這裡的「主啊」 是從七十士譯本中取來加在前頭的,但希伯來文原文中並沒有這個詞,這表明信使難過地把消息帶給神,述說他們和他們所傳的遭遇冷待待遇;正如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路14:21。 (4.)人不信所傳的福音,原因是耶和華的膀臂沒有向他們顯露,就是說,因為他們不認識,不順服神的恩典;他們沒有在經歷上認識基督死和復活的功德,以及這與他們的關係,耶和華的膀臂顯明在這些事情當中。他們看見基督所行的神跡,但看不見在當中顯露的耶和華的膀臂。
II. 他們不能信,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主叫他們瞎了眼。」這是一句難解的經文,有誰能解釋它呢?我們肯定神是無限公義與憐憫,所以我們不能以為神的旨意有任何在行善方面的無能為力,以致使他們落在一種宿命的,不得不成為邪惡的光景里。神不是僅僅用主權定人的罪,然而聖經說,他們不能信。聖奧古斯丁到了解釋這句話的時候,表明了一種聖潔的懼怕,不敢察究這奧秘。Justa sunt judicia ejus, sed occulta— 祂的審判是公義,但卻是隱藏的。
1. 他們不能信,就是說,他們不願信;他們頑固堅持他們的不信;屈梭多模和奧古斯丁願意這樣理解;前者舉出若干聖經例子,說明無能代表不可勝過的意志方面的拒絕,如創37:4,他們不與(不能與)他說和睦的話。以及約7:7。這是一種道德的無能,就像那種習慣行惡的無能一樣,耶13:23。但是,
2. 他們不能,因為以賽亞已經說了,「主叫他們瞎了眼。」這裡難度增加了;肯定的是神不是罪惡之源,然而,
(1.) 聖經承認,在頑固不悔改不信的人身上,有時有神公義的手在當中行事,藉此他們為着他們從前抵擋神的光,悖逆神的律法而受公義的審判。如果神扣下了遭人濫用的恩典,任由人放縱私慾,若祂容許邪靈在那些抵擋聖善的靈的人身上動工,如果在祂的護理作為中,祂在罪人道上放下絆腳石,證明他們的偏見,那麼祂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這些是靈里的審判,就像任憑拜偶像的外邦人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任憑墮落的基督徒生發錯誤的心一樣。請觀察這裡隱含說明的歸正方法,以及在當中採取的步驟。[1.] 神帶領罪人用眼睛看見,看到屬神事情的實在,並對此有一些認識。[2.] 用心明白,把這些事情應用在自己身上;不僅是贊同贊成,還是認同接受。[3.] 被歸正,被有效從罪中調轉歸向基督,從世界和肉體中迴轉歸向神,作為他們的福分。[4.]然後神醫治他們,要使他們稱義和成聖;要赦免他們的罪,這些罪就像流血的傷口;治死他們的敗壞,這些敗壞就像潛伏的疾病。當神不賜下祂的恩典,這些事一件也做不成;人心思遠離、厭惡神和屬神的生命,就變成一種根深蒂固和無法勝過的厭惡,情況就變得絕望了。
(2.) 神的話語中有講到審判造成的瞎眼和硬心,是為了警告那些故意堅持邪惡的人,特別是預言關於猶太人教會和國家的事。神一切的作為祂都知道,我們一切的作為神也知道。基督預先知道誰要出賣祂,並講到此事,約6:70。這是為要證明聖經預言的真實,就這樣,連猶太人的不因也有助於加強我們的信心。這也是為了警告具體的人,要他們小心,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他們,徒13:40。
(3.) 神預言的必然要發生,所以為論證起見,必然的結果就是可以說,他們所以不能信,是因為神已經藉着先知預言他們不願信;神有如此的知識,不能在預見的事情上受騙,祂有如此的真實,不能在預言的事情上騙人,所以聖經是不能違背的。然而我們可以觀察到,預言並沒有點具體人的名字,所以我們不可說:「某某人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已經這樣那樣說了;」這而是指着猶太人民族整體說的,他們要堅持不信,直到他們的城邑荒涼,無人居住,結果就是這樣(賽6:11-12);然而還有一群余民要保留(賽6:13,還有十分之一),存留的足以向具體的人開一道盼望的門;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我為什麼不能身列那余民之中呢?
之後,福音書作者在引用預言的話之後,表明(約12:41)這預言目的是展望,超越先知當時的時候,它主要所指的,是彌賽亞的日子:以賽亞因為看見祂的榮耀,就指着祂說這話。1. 我們在預言中看到,這預言是對以賽亞說的,賽6:8-9。但在這裡我們被告知,這是為此目的由他說的。因為由他作為一位先知說的話,沒有一句不是首先由神對他說的;神對他說的話,沒有一句不是後來由他對他奉差遣到他們那裡去的人說的。見賽21:10。2. 先知在那裡得到的神的榮耀的異象,在這裡被說成是他看見耶穌基督的榮耀:他看見祂的榮耀。所以耶穌基督與父同權同榮,同樣配得稱頌。基督在創立世界以前有一榮耀,以賽亞看到這一點。3. 聖經說先知在那裡指着祂說這話。看起來在那裡是指先知本人說的(因為在那裡使命和教訓是交給他的),然而這裡說這是指着基督說的,因為正如所有先知都是見證祂,同樣他們都是預表祂。他們指着祂說這話,就是對許多人而言,祂到來不僅沒有結果,還是致命的,是作死的香氣叫人死。人可能這樣反對祂的教訓,就是如果這教訓是從天上來的,那麼猶太人為什麼不信呢?但這是對此反對的回答,這不是因為缺乏證據,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蒙脂油,他們的耳朵發沉。這是講到基督,祂既要在一群分別出來的余民得拯救這件事上,也要在不信的眾人敗亡上得榮耀。
約12:42-43
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這些官長把一些榮耀歸給基督:因為他們信祂,相信祂是神差來的,接受祂的教訓是神的教訓;但他們把榮耀歸給祂歸得還不夠,因為他們沒有勇氣承認相信祂。很多人承認愛基督,多於他們實際的愛;這些人對祂的愛多於他們願意承認的。在這裡請看,這些官長在他們的信和他們的敗壞之間有何等掙扎。
I. 請看在他們許多人相信這件事上神話語的能力,這些人沒有故意閉眼不看光。他們信祂,就像尼哥底母信祂一樣, 接受祂是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請注意,福音真理可能在人良心中發揮着一種更大影響,是我們不知道的。許多人對他們外在不敢承認的,心裡卻不得不承認。也許這些官長是真信徒,儘管非常軟弱,他們的信心就像將殘的燈火。請注意,世上可能有比我們以為更多的好人。以利亞以為他是唯一剩下的好人,而當時神在以色列有七千忠心敬拜祂的人。一些人其實比他們看起來的更好。他們的缺點是明顯的,但他們的悔改卻並非如此;人的良善可能被一種當受責備、卻是可原諒的軟弱遮蔽,這軟弱是他自己真心感到懊悔的。神的國來到,並不都是按照同樣眼能見的程度;並非所有好人都同樣看起來是如此。
II. 請看世界壓制這些信的力量。他們相信基督,但因為法利賽人的緣故(法利賽人有權惡待他們),就不敢認祂,害怕被趕出會堂。在此請觀察,1. 他們在哪方面失敗、有缺陷;他們不承認基督。請注意,人有理由懷疑那種懼怕或恥於表明自己信心的人是否真誠;因為那些心裡相信的人,應當口裡承認,羅10:9。2. 他們害怕什麼:怕被趕出會堂,他們認為這對他們是一種羞辱和傷害;仿佛被趕出一所已經自己淪為撒但一會,神已經離開的會堂,這會給他們造成任何傷害。3. 這種懼怕的根源在哪裡:他們愛人的榮耀,選擇以此為更有價值的好事,作為更值得羨慕的目標加以追求,過於愛神的榮耀;這是一種隱含的偶像崇拜,就像那種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羅1:25)的偶像崇拜一樣。他們把這兩樣放在一座天平上彼此衡量,在衡量它們的分量之後相應行事。 (1.) 他們把人的榮耀放在天平一邊,思想榮耀人、順從法利賽人的意見,領受人的榮耀,受到祭司長的嘉許,得到百姓的誇獎,被看作是教會、猶太人教會的孝子,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他們不願承認基督,免得他們因此壞了在法利賽人心目中的名聲,喪失了自己的名聲,因此妨礙他們自己的高升。另外,跟從基督的人被冠以惡名,遭藐視,這是習慣於尊榮的那些人不能忍受的。然而他們如果了解彼此的想法,可能就會更有勇氣;但每個人都以為,他若承認支持基督,自己就是孤身一人,沒有人會支持他;實際上如果任何人有破冰的決心,他就會有比他想象更多的支持。(2.) 他們把神的榮耀放在天平的另一邊。他們知道,若承認基督,他們就要把榮耀歸給神,也要從神得到稱讚,神會悅納他們說,好;但是,(3.) 他們喜愛人的榮耀,這把天平調轉過來;感覺勝過信心,表明被法利賽人看為正,這比被神接納更值得羨慕。請注意,愛人的榮耀,這極大損害了信仰與敬虔的權能和實踐。許多人因看重人的稱讚而虧缺了神的榮耀。人榮耀為善之事,存私心去愛人所榮耀的,在信仰流行,因信仰能得名望時,這要使人成為假冒為善之人;人榮耀為惡之事,心存卑賤動因去愛人所榮耀的,在信仰遭人羞辱,因信仰名望盡失時,要使人離道反教,正如這裡的情形一樣。見羅2:29。
約12:44-50
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因為我沒有憑着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我也知道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着父對我所說的。」
我們在此看到,在基督對祂的使命、祂到世上來的任務的敘述中,祂不是設想、而是斷言自己有榮耀。很有可能這講論與之前的講論不在同一時候(祂離開他們,約12:36),而是發生在一段時間之後,那時祂再次公開出現;正如這位福音書作者記載的,這是基督對猶太人道別時作的講道,是祂最後一次公開講論;後面接着的一切都是與祂門徒私下的講論。現在請觀察,我們的主耶穌是怎樣傳講這道別的話的:祂大聲說。智慧豈不呼叫(箴8:1),在街市上呼喊?箴1:20。祂提高聲音大聲說話,這表明,1. 祂勇敢說話。他們雖然沒有勇氣公開承認相信祂的教訓,祂卻有勇氣公開宣講;如果他們以此為恥,祂卻不是,而是硬着臉面好像堅石,賽50:7。 2. 祂熱切說話。祂像一個嚴肅和迫切的人那樣大聲說,在祂說的事情上大發熱心,不僅願意把福音傳給他們,還願意連自己的性命也給他們。3. 這表明祂願望所有人都留心這話。這是祂親身最後一次公開宣告祂的福音,祂必須宣告,「願意聽我的,現在就來。」在這裡,整件事的結論,基督一切講論結束的概括是什麼?這很像摩西說的那話(申30:15):看哪,我將生與死陳明在你面前。就這樣,在這裡基督離開聖殿,莊嚴宣告三件事 —
I. 相信之人的特權與尊貴;這大大鼓勵我們來相信基督,承認這信。這有如此美好的性質,我們無需羞於信或承認;因為,
1. 相信基督,我們就被帶領進入一種有尊貴的與神相識(約12:44-45):「信我的,這樣看見我的,就是信那差我來的,就這樣看見那差我來的。」相信基督的人, (1.) 不是相信僅僅一個人,一個祂看起來是,人通常認為的人,而是相信是神兒子,與父同權同榮的那一位。或者其實是,(2.) 他的信並不止於基督,而是藉着祂伸延到差祂的父那裡,父是我們最終要去到的,我們以基督作為道路到祂那裡去。基督的教訓被人相信、接受作神的真理。一個相信之人的安息,是藉着作中保的基督,在神裡面的安息;因為他把自己交託給基督,為要基督把他交給神。基督教信仰不是由哲學或政治,而是由純粹的神學組成。這由約12:45例證說明。「看見我」的(這與信祂是一樣的,因為信心就是靈魂的眼睛),「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 ;認識基督,我們就是有了對神的認識。因為,[1.] 神在基督的面上把自己顯明(林後4:6),基督是神本體的真像,來1:3。[2.] 所有對基督有一種相信看見的人,都被祂帶領來認識神,基督已經藉着祂的話語和靈向我們啟示了神。基督作為神,是祂父本體的像;但基督作為中保,是父與人關係方面的代表,神的光、律法和愛,是在基督里,並藉着祂傳遞給我們的;所以看見祂(就是在救贖權利方面看祂是我們的救主、君王和主),我們就是看見、注目於父,在創造權利方面以祂作擁有我們的主,我們的王和恩主:因為神喜悅通過代理與墮落的人相處。
2. 我們因此被帶領進入一個安舒的親身享受(約12:46):「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不住在黑暗裡。」請觀察,(1.) 基督的特徵:「我到世上來,乃是光」,作世界的光。這意味着祂到世上來之前有一種生命,一種作為光的生命,就像日出前的太陽一樣;先知和使徒被當作向世人發的光,但唯有基督是到這世界上來的光,之前在那上面的世界,是榮耀的光,約3:19。 (2.) 基督徒得到的安慰:他們不住在黑暗裡。[1.] 他們不繼續處在原本他們那黑暗的光景里;他們在主裡面是光明的。他們曾沒有任何真安慰、喜樂或盼望,但不繼續落在那光景里;有光為他們發出。[2.]不管他們以後會落在何等苦難、不安或懼怕的黑暗裡,基督已經命定他們不會長久住在其中。[3.] 他們得救脫離了那永遠的,長存的黑暗,那沒有一絲光,沒有一絲得見光的盼望的徹底黑暗。
II. 不信之人的危險,這發出充分的警告,讓人留心不要堅持不信(約12:47-48):「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自己不審判,現在不審判,免得我被看作是在我自己的事上作審判,不公平;然而不要讓不信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受懲罰,我不審判他,但有審判他的。」所以在此我們看到對不信的審判。請觀察,
1. 那些他們的不信在此被定為有罪的人是誰:是那些聽見基督的話,然而卻不遵守的人。那些從未聽到福音,不可能聽到福音,將不按照他們對福音的不信被定罪;人人都要按照他所得的光照受審判:沒有律法犯了罪的,要不按律法受審判。但那些聽見了,或者本可以聽見,卻不願意聽的人,要受這樣的審判。
2. 推定他們要受審判的不信惡意是什麼:不領受基督的話;這被解釋為是(約12:48)棄絕基督, ho atheton eme。這表明的是一種帶着侮辱藐視的棄絕。福音的旗幟在哪裡飄揚,那裡就不容中立;每一個人不是臣民,就是仇敵。
3. 我們主耶穌對那些祂到地上這裡來時輕慢祂的人施行的奇妙耐心與忍耐:「我不審判他」,不是現在。請注意,基督不是快快或匆忙審判那些拒絕第一次傳給他們的恩典的人,而是繼續等候施恩。祂沒有擊打那些反對祂的人,讓他們變啞或死掉,從來不像以利亞那樣,在神面前祈求控告以色列;雖然祂有審判的權柄,卻暫緩使用這權柄,因為祂首先有另外一種性質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拯救世界。(1.) 有效拯救那些在祂來審判墮落人類之前神賜給祂的人。 (2.) 傳救恩給全世界的人,並如此去到極處拯救他們,以致他們若不得救,這就是他們自己的過錯。祂要通過獻上自己為祭除去罪。此時行使審判的權力,是與要做成這工不相符的,徒8:33。祂卑微的時候,祂的審判被奪去,這審判暫停一段時間。
4. 在那大日,神公義的審判顯明出來的那一日,不信的人受審判,這是確定、不可逃避的:不信肯定是一種當死的罪。一些人認為,基督說「我不判斷人」時,祂是指他們罪已經定了。不需要審判的過程,他們自己審判了自己;不需要行刑,他們是自我敗壞了;當然審判要臨到他們,來2:3。基督無需來控告他們,反對他們;祂若不來作他們的中保,他們就是可悲的;然而祂清楚告訴他們,他們要何時何地受審判。 (1.) 有審判他們的。沒有什麼比濫用的忍耐,踐踏的恩典更可怕的了;雖然有一陣子憐憫向審判夸勝,然而將來人必受無憐憫的審判。(2.) 他們最後的審判是留到末日;基督在這世上使所有不信的人要面對那審判日,到了那時為他們對祂一切的藐視作交代。神的公義已經定了日子,把宣判延期到那日,正如太26:64所言。 (3.) 那時基督所講的道要審判他們:「我所講的道」 ,不管你們如何輕慢它,這道在末日要審判不信的人;正如聖經說使徒,基督話語的傳道人要審判一樣,路22:30。基督的話語要在兩方面審判不信的人 — [1.] 作為他們罪行的證據,這道要令他們知罪。基督講的每一句話,每一篇布道,每一個論證,每一樣善意所傳的,都要被當作見證,指證那些輕慢祂所說一切話的人。[2.]作為審判他們的標準;他們要按照基督立成並宣告的那約的要旨受審。基督說過的那句話,「不信的必被定罪」,要審判所有不信的人,使他們落入永遠的毀滅;還有許多這樣的話。
III. 莊嚴宣告基督擁有權柄,要求我們相信,要求我們領受祂的教訓,否則就要受定罪之苦,約12:49-50,在當中請觀察,
1. 我們的主耶穌從父領受使命,向世人傳講祂的教訓(約12:49):「我沒有憑着自己講;沒有作為僅僅一個人,更沒有作為一個普通人憑着自己講;惟有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這和祂在約7:16 講的是一樣的。「我的教訓」,(1.) 「不是我自己的」,因為「我沒有憑着自己講」。基督作為人子,講的不是人發明或創作的話;作為神的兒子,祂沒有單獨行事,沒有憑祂自己行事,而是祂所說的,是成就和平的籌算的結果;作為中保,祂是自願進入世界,完全同意,但不是獨斷,出於自己的意思。而是, (2.) 差遣祂的是父的意思。父神賦予祂,[1.]祂的使命。神差遣祂作祂的代理和全權大使,協調祂和人之間的事,建立起一個和平的協定,定下條款。[2.]祂的教訓,這裡被稱作是一條命令,因為這就像交給一位大使的,指示祂不僅可以說什麼,還指示祂一定要說什麼。這約的使者受託有一個口信,是祂一定要傳達的。請注意,我們的主耶穌雖然身為兒子,但仍在教導我們順從之前,自己學了順從。耶和華神吩咐第一位亞當,而他因着悖逆敗壞了我們;祂命令第二位亞當,祂藉着順從拯救了我們。神命令祂當說什麼講什麼,這兩個詞表明同一件事,意味着每一個字都是從神而來的。舊約眾先知有時憑自己說話;但基督全時間藉着聖靈說話。有人作這分別:祂得到指示,在祂正式講道中當說什麼,在祂親密的講論中當講什麼。其他人這樣區分:祂得到指示,在祂現在的傳道中當說什麼,在末日的審判中當講什麼;因為為着這兩樣祂都領受了使命和指示。
2. 這使命的範圍、目的和傾向:「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約12:50。賦予基督的使命與人永遠的光景有關,為的是在那光景中他們得永生和永福:賦予作先知的基督的教訓是顯明永生(約壹5:11);賦予作君王的基督的權柄是賜永生,約17:2。就這樣,交給祂的命令就是永生。這點基督說祂是知道的:「我知道是這樣,」這表明基督是多麼喜樂,帶着何等確信來努力做祂的工作,很清楚祂是執行一個美好的任務,要結出果實直到永生。這也同樣表明,那些拒絕基督和祂的道的人滅亡是多麼公義。那些悖逆基督的人是藐視永生,將它棄絕;所以不僅基督的道要審判他們,連他們自己的話也要如此;他們要如此滅亡,他們自己決定了是這樣;有誰能反對這一點呢?
3. 基督完全遵从了赋予祂的使命和教训,在推行这些事情方面踏实行事:“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基督深知神的旨意,按照商定该如何显明的,忠心向人显明这旨意的极多部分,凡有益的,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就像一位忠心的见证人解救人,同样祂救人,讲出真相,全备的真理,不是别的,只是真理。请注意, (1.) 这大大鼓励信心;基督的话,正确予以理解,是我们可以大胆把我们灵魂信靠在其上的。(2.) 这是顺服的极好榜样。基督按领受的命令讲话,我们也必须如此;基督传递父对祂说的话,我们要必须如此。见徒4:20。在一切归给祂的荣耀中,这是祂自己看重的荣耀,就是父对祂说的,祂讲了,按照指示祂的方式讲。这是祂的荣耀,即作为子,祂忠心于设立祂的那一位;我们必须藉着对基督每一句话无伪的信,全心对祂道的顺服,把祂的名当得的荣耀归给祂。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