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缺乏自律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靈修生活》
靈修生活‎
維持靈修的品質‎
選擇時間的原則‎
記錄的原則
處理問題‎
精神渙散
靈性枯竭
缺乏自律
缺乏應用
提出正確的問題

如何自律才能使我們的靈修持之以恆呢?

糾正對信心的誤解。有些人對信靠上帝有錯誤的見解,以為上帝會將所有事情象變魔術般地安排好,只要順其自然交給上帝就行了。這是一種狡辨,其真正的意思是:「我們無須對所發生的事負責,一切都在上帝的控制之下。」

  這種對信心的錯誤見解是缺乏自律的主要原因。保羅在腓立比書2章13節說:「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上帝在我們心裡動工,那是他負責的部分。現在請聽上帝在前一節是如何說的:「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這是我們要做的部分。上帝並不是說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救贖,但是我們得到的救贖要在生活當中成就。基督徒的生活是由上帝做十分,自己也要做十分。我們是依靠對上帝的信心來做。我們儘自己所能的去做,上帝則會完成我們做不到的部分。有些人缺乏自律,因為他們只依賴上帝的工作,然而上帝也讓我們承當責任。

認識惰性。簡單來說,造成沒有規律生活的原因就是懶惰。它真可以稱為罪。上帝並未將我們創造為懶惰之人,是我們的罪性把我們拖往這個方向。

  當亞當犯罪時,他的天性就受到罪的污染。這種罪性也遺傳到我們身上。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在某些方面有懶惰的問題。我們繼承了惰性,不願為上帝做事。

  我們要戰勝這個罪。我必須說:「主呀!我承認自己懶惰。這個禮拜我已經認錯了89次,但是我要再次來到你面前認罪,重新悔改。」我們要辨別出什麼是懶惰,並繼續努力建立良好的習慣。

分清先後次序。要做到自律,最棘手的問題是如何在做事時分出輕重緩急。如果我們不是懶惰,並能正確地把對上帝的信靠當作自己的責任,卻仍為自律問題所苦的話,問題必出自優先次序的選擇。這件事是許多人在生活中最苦惱的事。別忘了,撒但並不笨。它想要封鎖我們,鼓勵我們做事時吹毛求疵和不分先後是它最慣用的伎倆。當你考慮優先次序時,問問自己下列這三個問題:

1.「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是最重要問題。我希望有什麼樣的靈性生活?什麼樣的靈修?從中得到什麼?聖經中有什麼是我生命中真正渴望的東西?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自己希望靈修產生什麼結果。我們必須自己回答這些問題。我是否真的想認識上帝?我是否想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的基督徒?我是否想對上帝表達我對他的愛和崇敬?我是否想成為一個順服上帝的人?我們必須決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2.「如何做才能達成目標呢?」需要經過哪些步驟?每天15分鐘﹑30分鐘﹑或一個小時是否能達成目標呢?我們多久想與上帝相聚一次?每天,兩天一次,或一個星期三次,都會決定我們是否能達成目標。

3.「我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代價是多少?毫無疑問的,我們得付出代價。我們投資的多寡將決定我們收穫的品質。

  改變一個人命運的不是願望而是決定。我們都有願望。我們都渴望能效法我們所崇敬的偉大基督徒,但是僅有渴望還不夠,我們必須做決定。我們必須選擇自己所願意過的基督徒生活,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要決定為達成目標所需付出的代價。成功沒有快捷方式。如果我們想要有成功的靈修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在生活中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昂貴的。

  聖經充滿了勸戒和自律的例子。我最喜歡的例子是以斯拉。以斯拉記7章10節說:「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以斯拉做了一個決定﹑一個承諾,他願為考究和實踐律法付出一切代價。他決定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他所願付出的代價。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章7-8節發表了同樣的意見。他以運動選手為例:「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鎖定目標。以下列的摘要作為結束我們對自律和每日靈修的討論是很重要的:愈能持之以恆愈好,愈頻繁愈好,時間愈長愈好。就像是任何重要的關係,我們投入的愈持續﹑愈頻繁﹑時間愈長,關係也就愈鞏固。

  我們必須再一次問自己:「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基督徒生活?」我們的目標是爭取更長﹑更頻繁的靈修時間。因為上帝愛我們,願意與我們同在,他要我們儘可能將最多最好的給他。他對我們的愛是我們唯一的推動力。這激發大衛在詩篇第1篇里說道:「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因為他對我們的愛,所以我們靈修愈多,就愈想要和他在一起。大衛幾乎每天都靈修,即使只是睡前的一個禱告,但顯然上帝時時刻刻都在他心中(詩篇25篇4-5 節;63篇6節;119篇55節﹑9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