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世界基督教歷史故事8 -2
〖 第二節 德國的虔敬主義運動(Pietism) 〗
1. 斯彭內爾
菲利普·雅各·斯彭內爾(Philipp Jakob Spener:1635-1705)認真研究了路德神學,並在這個基礎上閱讀了強調靈性體驗和禁欲主義式敬虔的書籍,成為了反對理性主義信仰展開了靈性運動的虔敬主義始祖。
他還從約翰·阿恩特(Johann Arndt)的神秘主義作品《True Christianity》,英國清教徒著作家理查德·貝克斯特(Richard Baxter)的《The Practice of Piety》和劉易斯·貝利(Lewis Bayly)的《Praxis Pietatis》等受許多影響。
斯彭內爾展開了所謂「Collegis Pietatis"運動,即展開教會裡面的小教會(ecclesiola in ecclesia)運動。從1670年開始,主日禮拜後他們一直在斯彭內爾家裡舉行小聚會,討論主日講道和編輯文化作品。
1675年以後,他們只使用聖經。努力讀經專心禱告,各人在基督內敬虔,結成深厚的友誼,而且彼此更多地學習基督教,愛火在他們中間漸漸燃旺起來。
1675年,當他的《敬虔的欲望》(Pious Desire: Pia Desideria)出版後進一步掀起了正規的虔敬主義運動。在他的書中他提出了六種具體的教會改革方法論。
1)不要單單依靠牧師,而要在家裡的小聚會中用心閱讀全部聖經。
2)所有的信徒領悟到自己是研究聖經,教導,慰勞他人,實踐敬虔生活的祭司長。
3)勸勉從單純的教義知識集中到作為活的信經的敬虔訓練中。
4)減少神學爭論,通過悔改和敬虔生活確立真正的教義
5)強調神學教育的改革,即通過德國神學、托爾勒的證道,以約翰·阿林特和托馬斯·阿·肯培斯的著述為依據,強調不僅是課程的改革,而且也是包括強調基督徒生活和敬虔的制度改革。
6)主張不是修辭學式的證道,而回復到培養道德、提高靈命的證道。
斯彭內爾的活動核心是強調整個人格的更新,即強調舊人和新人的根本上差異、世俗生活和靈命生活的根本差異。強調了從欲望、追求名譽、學知上的驕傲、醉酒、看戲、跳舞、玩牌等誘惑中脫離出來的敬虔的生活。
活的信仰不是從聖經來的,乃是通過聖靈的引導產生的,所以認為路德的「由聽道而生的信心」(fides ex auditu)上不加聖靈的能力是不可以的,即強調了林前1:18-25的"神的國不在話上而在於能力"。
並且,比起路德所強調的義認化(稱義)(Justification),他更強調重生(Rebirth)。從這意義上可以認為他比起路德的話語信仰或義認化(稱義)神學更接近於強調靈性體驗的神秘主義靈性。
2. 弗蘭克
奧古斯特·赫爾曼·弗蘭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受斯彭內爾的靈性影響有了重生的經驗,但他比斯彭內爾更為虔敬主義起了決定性的貢獻。他基本上贊成路德在羅馬書緒論中的信仰敘述,但更強調靈性經驗和敬虔。
他得到靈性經驗後在萊普茨何大學教書,他的注釋式、經驗式的教學給了他們相當的影響力。許多學生愛戴他,學生們被敬虔主義的二元論式敬虔生活和屬靈的關心所吸引,而忽視了他們的專業,只關心信仰生活和證道。
結果1694年在哈雷(Halle)成立了虔敬主義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哈雷市成為敬虔主義運動的中心,先後創立了貧困人學校(1695年)、孤兒院(1696年)和高中(1697年),強調通過個人的人格變化達到的世界變化(The chang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the changing of persons)。
以哈雷大學為中心的許多年青人自願去海外宣教。十八、十九世紀通過這種敬虔主義運動,數萬人獻身於世界宣教活動中。
3. 親岑道夫與摩拉維亞弟兄會(Moravianism)
親岑道夫(Nikolas Ludwig Zinzendorf: 1700-1760)伯爵出生於敬虔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Dresden。他父親是斯彭內爾的朋友,他曾就學於弗蘭克的Paedagogium和哈雷大學。
他將自己所有的薩克遜的海侖胡特的領土給三十年戰爭時從包哈米避難而來的兄弟們(Bohemian Brethren),並與他們一起進行敬虔活動,後來成為其領導者。根據他們的出生地之名摩拉維亞(Moravia)起名為摩拉維亞弟兄會(Moravian)。
他們的神學是基本上接受了路德的義認化(稱義)神學和《奧格斯堡信綱》的虔敬主義,所以衛斯理雖然受拉維亞弟兄會的影響在奧爾德斯格特有了重生的體驗,但直接訪問了親岑道夫生活的撒克遜後,開始批判他們的路德式敬虔主義,即靜肅主義(Stillness, Quietism)。
衛斯理批判從上帝賜予義和聖潔(imputed righteousness and holiness),強調通過我們人類的自由意志的參與,人的本性成為上帝本性的參與者的義和聖潔(imputed and imparted righteousness and holiness),與路德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分離了。
摩拉維亞信徒們的宣教熱情很強烈,到十八世紀末已派送六十七名宣教土去西印度(West India)、十名宣教土為北美印第安人、二十五名宣教土往南美、十八名宣教土去格林蘭(Greenland)、二十六名宣教士去拉布拉多(Labrador),十名去往非州好望角、五名去往印度。
4. 英國的衛斯理宗運動和美國的大覺醒運動
斯彭內爾的「教會裡的小教會」(Collegia Pietatis)運動以衛斯理的神聖俱樂部(Holy Club)形態在牛津大學校園裡開始。當1738年5月24日8點45分衛斯理在牛津大學校園經歷了摩拉維亞式聖靈體驗後,掀起了衛斯理宗運動,但衛斯理的虔敬主義發展與斯彭內爾、弗蘭克、親岑道夫等路德神學的虔敬主義發展不同。
第一,他不僅僅講以路德的奴隸意志論為基礎的被動的義和敬虔,而且受東方教父(Gregory of Nyssa, Macarius the Egyptian, Chrysostom)的影響主張強調自由意志的作用是回報恩典工作的福音神協作說(Evangelical Symergism)。
第二,他還受威廉·羅、哲羅姆·泰勒(Jeremy Tailor)、托馬斯·阿·肯培斯等影響,主張去世之前在地上有可能達到完全成聖的恩典樂觀主義(Optimism of Grace)--雖然承認原罪,但比起罪的深度更強調恩典的高度。
第三,路德式的敬虔主義認為死前是「被赦免的罪人」(simul iustus et peccator)、如同陌生客人般的義(aliena iustitia)、從法律上被承認為義的客觀的義(forensic justification),僅僅是在我們裡面基督轉給我們賜給我們的義(imputation, imputed righteousness),而衛斯理的敬虔主義比起義認化(稱義)更重視成聖,即達到基督的形象,參與上帝的本性的義和聖潔(partner and partaker of Divine reghteousness and holiness)。
第四,衛斯理的成聖是強調社會的行動和參與,而且是在英國產業革命中最初的勞動組合是由衛斯理宗徒們組織。他們呼喚社會成聖(social sanctification)的道成肉身式(incarnational)的要素--參與社會改革的要素與世界區別的敬虔要素(holistic)一起辨證地協調。
與衛斯理一起展開復興運動,但因站在加爾文神學立場而分離的懷特和喬納森·艾德沃掀起的美國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ning Movement)也是受到這種敬虔主義的影響。
特別艾德沃的安靜的知識性的證道,使美國信徒們痛悔認罪,掀起了火熱的靈性運動,特別的是他的神學中心帶有強調上帝無限的榮耀和主權的加爾文神學,另一方面也強調衛斯理式的自由意志。
1754年他在自己寫的《Election and Free Will》中講無條件的選擇與預定,但解釋說這種選擇不破壞人的自由意志。
他說上帝的不可抗拒的恩典使人類意志選擇,這是當恩典作工時人類意志能夠活動,並向應的衛斯理式的表達,但他還是講了拯救人類的預定思想。
第二覺醒運動的主導者查爾斯·芬尼也相信加爾文的預定論,但能感覺到在美國式復興運動中仍存在追求人類意志的決斷和打開心靈之門的衛斯理式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