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约翰福音 6

来自基督徒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约翰福音第6章

在这一章我们看到,I. 五饼二鱼的神迹,1-14节。 II. 基督在水面行走, 15-21节。 III. 群众蜂拥跟从祂到迦百农,22-25节。 IV. 因着五饼二鱼神迹引发的祂与他们的谈话,在当中祂责备他们寻求属肉体的食物,并指引他们寻求属灵的食物(26-27节),向他们表明,他们如何一定要为属灵的食物作工(28-29节),这属灵的食物是什么,30-59节。V. 他们对祂所说的不满,为此祂对他们的责备,60-65节。VI. 很多人背道离开祂,祂针对这种情形,与跟从祂的门徒所作的交谈,66-71节。

约 6:1-14

这事以后,耶稣渡过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亚海。有许多人,因为看见祂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就跟随祂。耶稣上了山,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那时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祂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原来那地方的草多,众人就坐下,数目约有五千。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就分给那坐着的人。分鱼也是这样,都随着他们所要的。他们吃饱了,耶稣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他们便将那五个大麦饼的零碎,就是众人剩下的,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

我们在此看到关于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记载,这个神迹在这方面是特别的,就是这是唯一一段所有四福音书作者都记载的基督生平的作为。约翰通常不会叙述那些在他之前写作的人已经记录的事,然而却叙述了此事,是因为下列的讲论针对此事所论述到的事情的缘故。请留意,

I. 地点与时间,这个神迹发生的地方和时候,指出这点,是因为这更有力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里没有说这是从前所行的,没有人知道这在哪里发生,而是情形是具体的,事实是可查究的。

1. 基督所在的乡间(约 6:1):耶稣渡过加利利海,在其它地方这被称为革尼撒勒湖,这里被称作提比哩亚海,这是从旁边一座城所取的名,这城是希律最近扩建和美化的,取这个名是为了向皇帝提比里乌斯致意,很有可能把这座城作为他的大城。基督不是直接渡过这个内陆湖,而是沿着岸边航行,去到同一边的另外一个地方。我们本可以沿陆路去到的地方,如果方便,我们选择走水路,这并不是试探神;因为基督从来不试探主祂的神,太 4:7。

2. 跟从祂的那群人:有许多人,因为看见祂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就跟随祂,约 6:2。留意,(1.) 我们的主耶稣四处去行善时,是一直生活在人群当中,这给祂带来的更多是麻烦,而不是尊荣。良善、被神使用的人,在服事神和他们世代的人时,绝不可抱怨事务急促;当我们去到在当中我们要享受神的那个世界时,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享受自己。(2.) 基督的神迹吸引很多人跟随祂,他们并不是有效地被吸引到祂这里来。他们的好奇心因着这些神迹的奇异得到满足,他们的良心并没有因着这些神迹的能力而被说服。

3.基督自己取了一个有利地形来接待他们(约6:3):祂上了山,和门徒一同坐在那里,使祂可以更方便地被拥挤着跟随祂的众人看见和听到;这是一个天然的讲坛,不像以斯拉的那个讲坛,是特备的。基督现在不得不作一个旷野传道人;但祂的话语对于那些懂得如何看到其价值的人来说,并不因此变糟,或变得不能接受,这些人仍跟从祂,不仅在祂出去去到旷野的时候,还在祂上山的时候,尽管这是费力,不是随心所愿。祂坐 在那里,像夫子在座位上 — 在教训的位置上一样。 祂不是随意轻松坐下,也不是威严地坐着,然而祂坐下,是一个有权柄的人,坐下准备听向祂说的话;愿意的人都可以来,在那里找到祂。祂和门徒一同坐下,祂屈尊俯就,让他们与祂同坐,在众人面前抬举他们,给他们一个凭据,很快他们就要与祂同坐的那荣耀的凭据。圣经说我们要与祂同坐,弗 2:6。

4. 这件事的时间。第一句话,就是这事以后,并不表明这是马上跟着前一章讲述的事,因为这是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它表明的不过就是在一段时间后;但我们被告知(约6:4) ,这时逾越节近了,这里指出这点,(1.) 因为很有可能这把门徒从他们各自外出的工作中带回来,他们是奉差遣作为巡回传道人出去;让他们可以伴随他们的主去耶路撒冷守节。(2.) 因为这是一个犹太人虔诚遵守的风俗,在逾越节到来三十天前,带着某种庄严遵守的;之前很久他们就想到这节期,如有需要,就修桥补路,并谈论逾越节和它的设立。(3.)因为,也许随着逾越节的临近,每个人都知道基督要上耶路撒冷,要离开一段时间,这使得众人更加蜂拥跟随着祂,更殷勤随从祂。留意,料想到我们要失去机会,这要使我们快快加倍殷勤善用机会;还有,当严肃的圣礼临近时,熟悉基督的话语,以此为这些作预备,这是好的。

II. 这神迹本身。在此请留意,

1. 基督留意跟从祂的众人(约6:5):祂举目看见许多人来,无疑是贫穷、卑微、普通的人,因为群众是由这样的人组成,特别是在乡间这样偏僻的角落;然而基督表明祂欢喜他们来跟从祂,关心他们的福祉,为要教导我们俯就那些卑微的人,不要把基督列在祂羊群中羔羊的人,列在我们羊群中的狗当中。穷人的灵魂对基督来说同样宝贵,对我们来说也当如此,就像那些富有之人的灵魂一样。

2. 祂问怎样供应他们的方法。祂亲自问腓力,腓力是一开始就作祂门徒的,见过祂所行的一切神迹,特别是祂把水变为酒的神迹,所以我们可以期望他会回答说,“主,如果祢愿意,要给他们所有人吃饱,这很容易。”那些像以色列一样见证过基督的作为,在这些作为中分享益处的人,要是说,神在旷野岂能摆设筵席吗?他们就是不可原谅了。腓力是伯赛大人,伯赛大是在基督现在所在城镇附件的地方,所以他最有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能最好供应他们食物的地方;很有可能这群人中有很多人是他认识的,他关心他们。此时基督问:“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1.) 祂理所当然认为,他们所有人都一定要与祂一同吃饭。人可能以为,当祂教导了他们,医治了他们,祂就已经尽了祂的本分;他们现在反而要想怎样招待祂和祂的门徒,因为其中一些人很有可能是富有的,我们肯定基督和祂的门徒是贫穷的;然而祂却关心要招待他们。那些要接受基督的属灵恩赐的人,不是为这些恩赐付出,而要因着他们的接受而得到收获。基督已经用生命的粮喂养他们的灵魂,也用需用的饮食喂养他们的身体,这是要表明,主是为身子,为要鼓励我们为我们日用的饮食祷告,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怜悯穷人,雅2:15-16。(2.)祂的问题是,“我们从哪里买饼呢?”人可能会想,鉴于祂是贫穷的,祂倒应当问,“我们到哪里找钱为他们买食物呢?”但祂宁愿交出祂的一切所有,而不愿他们有缺乏。祂要买,然后分给人,我们一定要劳力,使我们可以分给人,弗 4:28。

3. 这个提问的目的;这只是为了试验腓力的信心,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约 6:6。请留意,(1.)我们的主耶稣从来不会不知如何打算;而是不管情况多么困难,祂都知道祂要做什么,要采取什么方法,徒15:18。祂知道祂向祂的百姓所怀的意念(耶 29:11),绝非不确定;我们不知道的时候,祂知道要怎样行。(2.) 当基督愿意让祂的百姓迷惑不解时,这只是为了试验他们。这问题使腓力为难,然而基督提出这个问题,要试验看看他是否会说:“主,如果祢为他们使用祢的能力,我们就不需要买饼。”

4. 腓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也是不够的,约6:7。主,说要为他们买饼,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乡下没有这么多的饼,我们也不能拿出如此多的钱;问拿着钱袋的犹大就知道了。”按他们的二十两银子,约等于我们的六英镑,如果我们一次把这数目全部拿出,这要穷尽他们的资金,使他们身无分文,他们自己就必然挨饿了。格鲁修(Grotius)计算出,二十两银子的饼仅仅够两千人吃,但腓力要尽可能,叫各人吃一点;我们有话说,自然满足于少少。请看腓力的信心,在这窘况中,仿佛家主是一个普通人,他只是用普通的方法寻找供应。基督现在本可以对他说,就像祂后来说的那样,“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或者,像神在一个类似的情形里对摩西说的那样,“耶和华的臂膀岂是缩短了吗?”当眼见和一般的方法失败时,我们很容易就这样不信靠神的能力,就是我们信靠祂的,并不超过我们能眼见祂的程度。

5. 耶稣从另外一个门徒那里得到的,关于他们拥有的食物的情况。这门徒的安得烈,圣经在这里说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尽管他早于彼得作门徒,在把彼得带到基督这里这件事上发挥作用,但然后彼得后来光芒远远超过了他,圣经就用他与彼得的关系来描述他:他告诉基督他们手头有什么;在这事上我们可以看到,

(1.) 他对于那些他看到他的主关心的人的强烈的爱,在这件事上他愿意把他们所有的都拿出来,尽管他知道他们自己都不够,任何人都会说,做人首先得照顾自己。他没有打算隐藏这件事,假装他比主是更好管理看顾他们有的供应,而是诚实把他们所有的一切进行交账。这里有一个孩童,paidarion— 一个小子,可能是一个常常跟着这群人的人,就像当地的人跟着扎营的人一样,售卖食物,门徒已经知道他可以卖给他们的,就是五个大麦饼,还有两条小鱼。在这里,

[1.]这食物是粗粮,是普通;这些是大麦饼。迦南那地有小麦(申8:8);它的居民常常有上好的麦子作食物(诗81:16,申32:14);然而基督和祂的门徒有大麦饼就很高兴了。这不是得出结论说,我们应该让自己守着这些粗粮,把这当作有信仰的意义(当神把那更好的交在我们手中时,让我们领受,并且感恩);但确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此我们不可贪恋美食(箴23:3);如果我们不得已要吃粗粮,我们不可抱怨,而要知足感恩,好好接受;大麦饼是基督吃的,比我们配得的更好。让我们不要轻看穷人卑贱的食物,不要蔑视,要记住基督是怎样得着食物供应的。[2.] 这食物不过是简单稀少,不过有五个饼,这些饼如此之小,一个小孩子就能拿着全部这些;我们看到有(王下4:42-43)二十个大麦饼,还有一些其它的食物帮助解决问题,没有一个神迹,就不能给一百人吃饱。这里只不过有两条鱼,是小鱼(dyo opsaria),如此之小,一条只不过是一口而已,pisciculi assati ,我认为这鱼是腌制、腌渍的,因为他们没有火烹调食物。饼这食物很少,但按比例,鱼更少,所以要吃这食物,他们一定要先一点一点干啃许多口饼才行;但他们对此满足了。饼是解决我们饥饿的食物,但是对于那些口出怨言要吃肉的人,圣经有说,他们随自己所欲的求食物,诗78:18。安得烈还是愿意,只要这食物够分,大家就吃这些。请注意,不能信靠,惧怕我们自己会有缺乏,这不应当拦阻我们向别人行必需的善。

(2.) 请看在这句话中,他信心的软弱,“ 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把这些给如此多的众人,这只不过是戏弄他们而已。”腓力和他没有真的思想基督的大能(对此他们是有如此多的经历),他们本应如此思想。是谁在旷野给以色列营吃饱呢?使一人追赶千人的那一位,可以用一块饼喂饱千人。

6. 基督指挥门徒让客人就坐(约6:10):“叫众人坐下,尽管你们没有什么可以摆在他们面前,但要为此信靠我。”这就好像派遣节俭去市场,要不花钱买食物:基督要这样试验他们的顺服。请留意,(1.) 这饭厅的家具:尽管那是荒野,但那地方的草多;请看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它使草生长在山上,诗147:8。这草是未被牛羊吃过的;神不仅赐下够用的,还超过够用。这里,在基督讲道的地方有很多草;福音把其它的祝福与它自己一同带来:地已经出了土产,诗 67:6。这许多的草使这个地方更方便那些一定要坐在地上的人,给他们作垫子,或床榻(这是他们对坐在上面吃饭的地方的叫法,帖1:6),思想基督对野地里的草的说法(太6:29-30),这些床榻胜过亚哈随鲁王的床榻:大自然的华丽是至为荣耀的。(2.) 客人的人数:数目约有五千:接待众多,象征着福音的款待,那是为万民设摆筵席(赛 25:6),给所有来的人摆设的筵席。

7. 食物的分发,约 6:11。请留意,

(1.)是带着感恩分发:祂祝谢了。留意,[1.]我们应当为着我们的食物向神感谢,因为得着食物,这是蒙了怜悯,我们从神手里得着食物,一定要感谢着领受,提前 4:4-5。这是我们得着造物安慰的甘甜所在,这些安慰为我们提供了尽感谢这卓越责任的实质内容,尽这责任的机会。[2.]尽管我们的食物粗糙稀少,尽管我们所有的不丰富,也非美食,然而我们一定要为着我们所有的向神感恩。

(2.) 这是藉着基督门徒的手,从祂手里分发的,约 6:11。留意,[1.] 我们所有的安慰都是原本从基督的手里临到我们的;不管是谁把它们带来,差遣他们的是祂,祂向那些给我们分发的人分发。[2.]在向那些跟从祂的人分发生命的粮时,祂乐意使用祂门徒的侍奉工作;他们是基督桌前的侍从,其实是祂家中的管家,按时分粮给各人。

(3.) 这分发使所有人得到饱足。他们不是每个人吃一点点,而是所有人随着他们所要的;不是有限的酌量,而是全餐;请想一想他们没有吃饭有多久了,他们坐下有什么样的胃口,这行神迹而来的食物是何等可口,超过一般的食物,他们尽量、白白不花钱吃,给他们吃的绝不是一点点。对基督给他们生命粮吃的人,祂决不吝啬,诗81:10。只不过有两条小鱼,然而他们随着他们所要的吃了。祂没有把这留下给更尊贵的客人,用干干的饼打发穷人,而是同等待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同样受欢迎。那些把吃这鱼称为禁食的人,是在责备基督在此对人的款待,这招待是一场丰盛的筵席。

8. 对碎饼的处理。(1.) 基督对此下的命令(约6:12):他们吃饱了),每一个人在他里面都感触见证这个神迹的真实,基督对门徒说,对祂使用的仆人说,“把零碎收拾起来。”请注意,我们必须总要小心,不要浪费任何神美好的造物;因为我们得着这些,尽管丰富充足,却受这条件的限制,只是故意浪费除外。在我们浪费的事情上神使我们缺乏,祂这样做是公义的。犹太人非常小心不丢失任何饼,不让它落在地上,被人践踏。 Qui panem contemnit in gravem incidit paupertatem—轻看饼的落入穷困的深渊,这是他们中的一种说法。尽管基督什么时候愿意,都可以命令有供应,然而祂却要人把零碎收拾起来。我们吃饱时,一定要记住其他人缺乏,我们可能也会缺乏。人要以什么施舍,就要在什么事情上节俭。如果这掰碎的饼留在草地上,牲畜和飞鸟会把它收拾起来;但适合给人作食物的,如果扔给受造的畜生,就是浪费失去了。直到所有人吃饱了,基督才命令把掰碎的食物收集起来;直到所有应该摆出来的都摆出之后,我们才可以收聚储藏,否则就是扣住不给超过应当的程度了。巴克斯特先生在此观察说,“这样我们丢失的神的话语、帮助,或者我们的时间,或如此更大的怜悯,就会何等少得多呢!”(2.) 对这些命令的遵守(约6:13):他们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这不仅证明这个神迹的真实,证明他们得饱足,吃的不是幻想,而是真正的食物(有那些剩下的为证),还证明这个神迹的伟大;他们不仅得饱足,还远超这一切。请看神的丰富是何等浩大;它不仅使杯充满,还使之满溢;我们的父家口粮有余。零碎装满了十二个篮子,每一个门徒都有一篮;为着他们愿意交出他们所有的服务大众,他们就这样得着利息偿还;见代下31:10。犹太人给自己定下一个条例,他们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在桌上留下一块饼,以此承载饭后的祝福;因为其余的没有一样他不吞灭,这是对恶人的咒诅(伯20:21)。

III. 这是这个神迹对那些尝了它益处的人所施的影响(约6:14):“ 这真是那先知。”留意,1.就连一般的犹太人也非常肯定盼望弥赛亚要降世,作一位 大先知。他们在这里讲的,是肯定祂要来。法利赛人蔑视那些不明白律法的人;但看来他们比法利赛人更明白祂是律法的总结。2. 基督所行的神迹确实清楚证明祂是所应许的那位弥赛亚,从神来作师傅的,那位大先知,这些神迹只能让惊奇的观众相信,祂就是要来的那一位。有很多人相信祂就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却不热诚领受祂的教训,因为他们不持守在这教训中。败坏、不圣洁之人的思想存在着如此卑劣的支离破碎和前后不一,以致人有可能承认基督就是那先知,却对祂充耳不闻。

约 6:15-21

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祂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到了晚上,祂的门徒下海边去,上了船,要过海往迦百农去。天已经黑了,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门徒摇橹约行了十里多路,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走,渐渐近了船,他们就害怕。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门徒就喜欢接祂上船,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


在此,I. 基督从人群中退去。

1. 请留意,是什么使得祂退下;因为祂看到那些承认祂就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的人要来,强迫祂作王,约 6:15。在此我们看到,


(1.) 一些跟从基督的人不正当的热心;除了让祂作王以外,没有什么能满足他们。在此,[1.] 这是为基督的荣耀发热心的举动,与犹太教会治理的那部分人对祂的蔑视形成对比。看到如此造福这世界的恩主,竟在这世上如此不被人看重,他们就担忧;因为王的称号被认为是最卓越的,所以他们要祂作王,知道弥赛亚是要作王的;如果是一位先知,像摩西一样,那么就要像他,作一位有主权的王,颁布律法;如果他们不能在锡安的圣山上立祂为王,在加利利的一座山上也能在当前凑合。基督用天上王的美食摆设筵席招待的人,要回应祂的恩待,以祂作他们的王,使祂坐在他们心里的宝座上;让喂饱我们的那一位作我们的王。但是,[2.] 这是一种不正当的热心;因为第一,这是建立在一种对基督国度性质错误的看法之上的,仿佛它是属这世界,祂一定要带着外表的荣华显现,头戴冠冕,脚前有一支大军;他们要使祂作这样的一位君王,这是对祂荣耀的极大污蔑,就像要给金子涂漆,或者给红宝石涂油一样。对基督国度的正确认识,要使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推进这国度。第二,这是被对肉体的爱激发起来的;他们要使祂作他们的王,因为祂能使他们如此充足地吃饱,无需他们劳动,救他们脱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的咒诅。第三,这是为了实现一个属世的目的;他们希望这会是一个摆脱他们厌倦的罗马的轭的好机会。如果他们有一位能供养一支军队,所需花费比人养家的花费更少,让这一位作王,他们就肯定能有军费,不会不得胜,重得他们古时的自由。这样信仰就常常被出卖给属世的利害关系,只是为了满足己需而服事基督,罗16:18。 Vix quæritur Jesus propter Jesum, sed propter aliud — 人通常寻求耶稣,并非为祂自己的缘故,而是有所他求。 — 奥古斯丁。还有,第四,这是一次喧嚷煽动性的企图,是对公共安宁的骚扰;这要使国家成为战争的所在地,把它暴露在罗马权势的怒气之下。第五,这是违背我们主耶稣祂自己的心意的;因为他们要强迫祂,不管祂是否愿意。请留意,那些把基督不要求从他们手中得到的尊荣强加在祂身上的人,是令祂不悦,是对祂最大地不尊。那些说“我是属基督的”,反对那些属亚波罗和矶法的人(这样就把基督变成一党的头目),是强迫祂,让祂作王,违背祂自己的意思。

(2.) 这里是主耶稣谦卑和舍己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他们要让祂作王时,祂退下;祂根本不是纵容这种打算,而是实际上将它击破。在此祂留下一个见证,[1.] 反对野心和对属世荣耀的喜爱,对于这些祂是完全向自己治死了的,教导我们也要如此。当他们要让祂作王时,祂是极力隐匿,就像他们来强迫抓住祂,将祂囚禁一样。那么让我们不要贪心,去作众人的偶像,也不要贪图虚浮的荣耀。[2.] 反对结党和暴动,谋反和叛逆,以及任何扰乱君王和各行省和平的企图。借此看出祂不是该撒的敌人,也不要跟从祂的人作该撒的敌人,而是要作地上的安静人;祂要祂的工人回避各样看起来像是暴动,或者有这样倾向的事情,只要为他们工作的缘故更加尽心。

2. 请看祂退下去了哪里:又退到山上去了,eis to oros— 进到山上,祂在上面讲道的那座山(约6:3),祂从上面下来,给众人吃饱,然而独自回去,一个人独处。基督尽管在人群汇集的地方如此大大做工,然而有时却选择独处,为要教导我们时不时让自己从世上退下,为要更自由与神,与我们自己的灵魂相交;认真的基督徒说,独处的时候最不孤单。公开的事奉绝不可排挤个人的灵修。

II. 这里看到门徒在海上的困境。在海上坐船,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祂一吩咐,狂风就起来,诗107:23-24。把这用在门徒身上。

1. 在这里,他们坐船下海边去(约6:16-17):到了晚上,他们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是时候要回家,所以他们上船,起航前往迦百农。他们是按照他们的主的特别吩咐如此行的,(看来)为的是让他们脱离试探,不遇见那些要让祂作王的人。

2. 有狂风兴起,成就神的命令。他们是基督的门徒,现在正在履行他们的职责,基督现在在山上为他们祷告;然而他们落在这困境中。此刻的危险和困苦可能与我们在基督里有份,基督为我们祷告非常切合。他们刚刚在基督的桌前饱尝筵席,但是在安慰的阳光之后,要预料会有狂风。(1.) 天已经黑了;这让狂风更危险、更令人不安。有时候神的百姓落在困苦之中,看不到摆脱的出路;在黑暗中为他们受苦的原因担忧,为这受苦的目的和发展,到底是有什么问题担忧。(2.)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他们落在那狂风中的时候(太8:23,等等),耶稣和他们一道;但现在他们亲爱的主抽身退下,不在。基督不在,让基督徒的受苦大大加深。(3.) 忽然狂风大作,海就翻腾起来。他们出海的时候,风平浪静,天色晴好(他们还没有到在狂风中开船那如此自以为是的地步),但是当他们在海上时,这风就起来了。在平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为苦难作预备,因为我们对此不加思想的时候,苦难可能出现。当好人在海上遇上狂风的时候,让他们以基督的门徒也是如此作为安慰;让一位满有恩典的神的应许抵消怒海的威胁。尽管在狂风中,在黑暗中,他们的处境却不比基督门徒的处境更糟。乌云和黑暗有时候包围光明之子,白昼之子。

3. 这里讲到他们落在这危险中时,基督及时就近他们,约6:19。他们摇橹(逆风逼着他们摇起撸来),行了十里多路。表明此事的圣灵本可以精确说明里数,但这只是次要的,就按着笔者的推测表明出来。当他们在海上航行了相当远之后,他们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行走 。这里请看,(1.)基督在大自然定律和常例之上,按祂的意思控制、打消这些的能力。沉重的身躯沉到水里,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基督在水面上行走,就像在旱地上行一样,这比摩西把水分开,穿越水中行走更厉害。(2.)基督关心祂受苦的门徒:渐渐近了船;因为祂这样在水面行走,就像祂为帮助祂的百姓,乘在天空一样,申33:26。他们看似被风飘荡不得安慰时,祂不会让他们不得安慰。当他们像约翰一样被放逐到荒凉地方,或者像保罗和西拉一样被关在密室之中时,祂要寻得通路到他们那里,与他们接近。(3.)基督给恐惧的门徒带来的解救。他们害怕,害怕是鬼怪(因为他们以为祂是),胜过怕风浪。与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摔跤,比与狂风汹涌的大海对抗更为可怕。他们以为一个鬼怪在缠绕着他们,也许是这鬼怪在兴起狂风的时候,他们就比在狂风中什么也看不见,一切只是出于自然更加害怕。请留意,[1.] 我们真正的苦常常因着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我们自己幻想造出来的东西大大加增。[2.] 就连安慰解救临近,也常常因为被如此误会而变成惧怕和困惑的原因。我们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常常不仅更害怕,超过所受的伤害,还是就在此时最担惊受怕。但是,当他们惧怕,基督是何等慈爱用那温柔话语消除他们的恐惧(约6:20),“是我,不要怕!”没有什么比“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这句话更能使罪人知罪;没有什么比“我就是你所爱的耶稣,爱你,为你求益处的是我;不要怕我,也不要怕这狂风”这句话更有力安慰圣徒。苦难临近之时,基督临近。

4. 这里讲到他们快快抵达他们要去的港口,约 6:21。(1.) 他们欢迎 基督上船;他们喜欢接祂。请注意,基督让自己离开片刻,只不过是在祂回来的时候,使看重祂的同在胜过一切的门徒更爱祂自己;见歌3:4。(2.)基督带他们安全抵达岸上:船立时到了他们所要去的地方。留意,[1.] 基督的门徒自己登上,把他们的所有也安置其上的教会这艘船,可能备受冲击,大大受苦,然而它最终要安全到港;在海上被吹来吹去,但没有失丧,被压倒,但没有被摧毁;荆棘燃烧,但没有被烧毁。[2.]教会的王的能力与同在,要加速达成它的解救,胜过挫败它其他一切朋友技巧和努力的难处。门徒用力摇橹,但基督没有上船,他们就不能前进,然后这工作突然作成了。如果我们接受主耶稣基督,欢喜迎接祂,那么尽管夜色黑暗,风高浪急,然而我们却可以以此安慰自己,就是我们很快就要到岸,比我们以为的更靠近了。很多疑惑的人被惊喜接进天堂,自己还不晓得。

第二日,站在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祂的门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他祂:“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在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

I. 众人关心询问基督,约6:23-24。他们看到门徒出海;他们看到基督退到山上,可能表明祂希望独处一段时间;但是他们的心思放在使祂作王这件事上,就等候祂回来,第二日,他们热情的火热喷发仍在继续,

1. 他们苦苦寻找祂。祂不在,他们不知道祂出了什么事。他们见到那里除了门徒离开乘坐的那条船以外,并没有别的船,神的护理如此安排此事,为要证实祂在海面行走这神迹,因为没有别的船供祂出去。他们也留意到耶稣没有同祂的门徒上船,而是他们自己去的,留下祂在他们所在的湖的这一边,在他们中间。留意,那些要找到基督的人,一定要努力观察祂一切的行踪,学会辨认祂同在和离开的记号,好使他们可以相应改变方向。

2. 他们非常努力找祂。他们搜寻周围各个地方,当他们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找不到祂或任何能报告关于祂消息的人),他们决心在别处寻找。请留意,那些要找到基督的人,一定要勤奋寻找,一定要寻找直到找到为止,一定要从这海到那海,寻求神的话语,也不愿没有神的话语而活着;基督已经用生命的粮设筵席招待的人,应当全心投入热切渴求祂。与基督相交,多多还要更多。在此,(1.) 他们决心去迦百农找祂。那里是祂的总部,祂通常住在那里。祂的门徒往那里去了,他们知道祂不会长久离开他们。那些要找到基督的人,一定要跟着羊群的脚步走。(2.) 神的护理眷顾他们,给他们机会过海去到那里,这是最快速的办法;因为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提比哩亚是位于同一岸边更远的地方,靠近,尽管不是如此接近他们确实吃饼的地方,他们乘坐这些船,可以很快到达迦百农,这些船可能就是要前往那个港口的。留意,那些真诚寻找基督,寻找机会与祂相交的人,神的护理通常承认这些寻求,并加以协助。福音书的作者趁此提到他们吃了加增的饼,补充了一句,主祝谢后,约6:11。门徒被他们的主祝谢这件事如此深深感动,以致他们绝不能忘记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印象,而是欢喜记起当时从祂口而出的感恩言语。这就是那顿饭满有恩典和美好的地方,使之成为特别;他们的心在他们里面燃烧。

3. 他们抓住不请自来的机会, 就上了船,往迦百农去找耶稣。他们没有拖延,希望在海的这一边再次见到祂;而是他们决意坚定,愿望强烈,现在就跟从祂。好的动机因着没有及时跟进,常常就被压制,一事无成。他们去迦百农,从情况来看,这些不正、虚伪跟从基督的人航行平稳愉悦,而祂真诚的门徒航程则是艰难、经历风暴。在这个邪恶的世界上,最好的人有最糟的遭遇,这并不奇怪。他们去找耶稣。留意,那些要寻找基督,寻找在祂里面安慰的人,一定要愿意花大力气,像在这里一样,穿越大海和陆地,寻找和服事从天上到地上来寻找和拯救我们的那一位。

II. 这寻求的成功:他们在海那边找着了,约6:25。请注意,基督迟早要被那些寻找祂的人寻见;只要我们能最终找到基督,那么过海,不,就是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去寻找祂,这也值得。这些人后来显为不正,不为任何好的动因驱动,然而却是如此热心。请注意,假冒为善的人在遵循神的蒙恩之道方面可能非常热心。如果人除了热心听讲道和祷告,情意切切喜爱好的讲道以外,就别无其它来显明他们对基督的爱,那么他们就有理由怀疑他们自己并不强于这群心急的群众。但尽管这群人没有更好的动因,并且基督知道这点,然而祂却愿意被他们找着,接纳他们与祂相交。如果我们可以明白假冒为善之人的内心,然而,只要他们的认信还是表面讲得通,我们就决不可把他们排斥在我们的团契之外,更何况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内心。

III. 他们找着祂的时候向祂提出的问题:“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 ”从约6:59可以看出,他们是在会堂里找到祂的。他们知道这是最有可能在当中找到基督的地方,因为参加公众聚会作信仰敬拜,这是祂平常的规矩,路4:16。留意,一定要在基督百姓的聚会中,在祂蒙恩之道的施行中寻找基督,祂也必在这些当中被寻见;公众的敬拜是基督要承认,施恩在当中同在的。他们在那里找到祂,他们对祂所说的一切就是,“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他们看见祂不愿被人拥戴为王,所以不再提此事,而是称呼祂为拉比,他们的夫子。他们的询问不仅是指着祂让自己到这里来的时间,还是指着祂来的方法问的;不仅是几时,还是“祢是怎样到这里来的? ”因为没有船让祂可以到这里来。他们好奇询问基督的作为,但并不关心留意他们自己的作为。

IV. 基督对他们的回答,不是对他们问题的直接回答(他们所问的祂是几时和怎样到这里来的),而是他们的情况所需要的回答。

1. 祂揭露了他们跟从祂的败坏行事动机(约6:26):“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是察验人心的,知道人心里存着什么,我是那为阿们的,为诚实真实见证的,启3:14-15。你们找我,这是好的,但不是出于一个好的动因。”基督不仅知道我们做什么,还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这些跟从基督的人,(1.)不是为了要听祂教训的缘故:并不是因见了神迹。神迹是大大证实祂的教训的;尼哥底母是为了神迹的缘故来找祂(约3:2),以祂作为的能力作论据,证明祂话语的真实;但这些人如此愚蠢无心,以致他们从未考虑过这一点。但是,(2.) 这是为了他们自己肚腹的缘故:“乃是因吃饼得饱”;不是因为祂教导他们,而是因为祂给他们吃饱。祂给他们,[1.] 饱足的食物:他们吃饼得饱足;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可能如此贫穷,以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饱,有吃的,还有剩下。[2.] 美好的食物;很有可能就像神迹变成的酒是最好的酒一样,同样这神迹变成的食物比一般的更美好。[3.] 廉价的食物,不花费他们分毫;不向他们算账。请留意,很多人跟从基督是为了饼,而不是为了爱。那些承认有信仰,以此追求世俗的好处,因着借此手段得到提升的人就是如此行。Quanti profuit nobis hæc fabula de Christo—我们利用这个关于基督的传说,把它变成何等获利的事情!其中一位教皇如此说。这些人用拉比的称呼恭维基督,向祂表示极大的尊敬,然而祂如此忠心向他们指出他们假冒为善;祂的工人因此必须学会不恭维那些恭维他们的人,不被美言贿赂,向所有向他们呼叫拉比的人呼叫平安,而是有必要就发出忠心的责备。

2. 祂把他们引向更好的动因(约6:27):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对那位撒玛利亚妇人,祂用水作类比谈论属灵的事;在此祂以他们已经吃过的饼为机会,以食物作类比讲论这些事情。祂的目的是,

(1.) 控制我们在世界上的追求: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这并不禁止为合宜的食物诚实劳力,帖后3:12。但我们绝不可把这世界的事作为我们首要的顾虑和关心。请留意,[1.] 世上的事是必坏的食物。世上的财富、尊荣和快乐是食物;它们满足嗜好(很多时候这就是一切),填饱肚腹。这些事情是人当成食物来渴求,以此使自己饱足,只要这些事情还在,属肉体的心就想法设法为此而活的;但它们是必坏的,实质是必坏的,本身要衰残,暴露在千万变故之中;那些拥有最多这些事情的人,活着的时候不肯定能否保留它们,但死的时候肯定要离开它们,失去它们。[2.] 所以我们过度为它们劳力,这就是愚昧了。第一,我们决不可为这必坏的食物在信仰上劳力,做信仰的工,以此为目标;我们决不可使我们的信仰屈从在世界的利益之下,也不可用神圣的操练追求世界的好处。第二,我们决不可在根本上为这食物劳力,就是说,我们决不可把这些必坏的东西当作我们的至善,把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挂虑和苦恼变成我们主要的工作;把它们作为我们第一和最大的追求,箴23:4-5。

(2.) 唤醒激发我们对恩典的追求:“把你们的劳力用在更好的目的上,为那属于灵魂的食物而劳力”,对于此,祂向我们表明,

[1.]这是好得无法言说的:这是存到永生的食物,这是和我们必然要存到永远一样永久的福,它本身不仅存到永远,还要滋养我们直到永生。新约的祝福是为我们得永生作预备的,保守我们得永生,是永生的质和抵押。

[2.]这是毫无疑问可以得到的。搜遍世界全部的珍宝,收集地上所有的果子,这能给我们持久直到永远的食物吗?不能,对于藏在沙中一切的珍宝,沧海说,不在我中。这非用黄金可得;但这是人子要赐给的;hen dosei,人子要赐给的,是粮,是生命。在此留意,第一,是谁赐给这粮:人子,那位伟大的家主和库房的主,神委托祂在人当中治理神的国度,分发这国的恩赐、美德和安慰,有能力赐永生,以及赐下得永生的一切方法,为得永生所作的一切预备。我们被告知要为这劳力,仿佛是靠我们自己努力得着的,是根据那有价值的想法得着的,正如那位异教徒所说的,Dii laboribus omnia vendunt—天道酬勤。但是我们为此大大劳力的时候,我们得着,也不是作为我们的工价,而是人子赐给的。还有什么是比恩赐更白白赐予的呢?赐给这的是人子,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盼望,寻求,为此劳力的众人子,就不会得不着。第二,祂有什么权柄可以赐给这食物;因为 祂是父神所印证的,touton gar ho Pater esphragisen, ho Theos —因为父印证(证实、证明)祂是神;一些人如此解读;祂已经宣告祂是大能的神的儿子。祂已经印证祂,就是已经赐给祂完全的权柄在神与人之间行事,作神向人指派的使者,为人向神代求,用神迹证明祂的使命。父神已经赐祂权柄,也把此事的确据赐给我们;已经把无限的能力交托给祂,祂已经用关于这些能力无可置疑的证据使我们感到满意;所以祂可以继续充满信心为我们成就大事,使我们可以有信心把自己交托给祂。父神已经用安歇在祂身上的圣灵,用来自天上的声音,用在神迹奇事中为祂所作的见证印证祂。神的启示在祂身上得以完全,在祂里面异象和预言被封住(但9:24),所有相信的人都印证证明祂是真实的(约3:33),在祂里面他们都得到印证,林后1:22。

约 6:28-59

众人问祂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他们又说:“祢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祢。祢到底作什么事呢?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的真粮赐给你们。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祂。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祂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祂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神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这不是说,有人看过父,惟独从神来的,祂看见过父。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粮。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祂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祂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个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些话是耶稣在迦百农会堂里教训人说的。

这是与基督现在身处会堂所在之处迦百农的人,还是与那些从海那边来的人进行的交谈,这不确定,也不重要;然而基督容许他们向祂发问,不嫌弃打扰,把这看作是冒犯(不嫌弃祂普通听众的打扰,尽管他们不是亲密跟从祂的人),这是基督屈尊俯就的一个例子。那些希望要成为善于教导的人,一定要快快地听,努力回答提问。当教师被提问,甚至是无关无益的问题时,抓住机会作有益的回答,让问题被拒绝,发问却不遭拒绝,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了。在此,

I. 基督告诉他们,他们一定要 为祂讲过的食物作工,一定要为此劳力之后,他们问,他们一定要作什么工,祂回答他们,约6:28-29。1.他们的问题是够相关的(约6:28):“ 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一些人把这理解为是一个冒失的问题:“除了我们为服从摩西律法所作的工,我们还要作更多更好的工吗?”但我宁愿把这看作是一个谦卑认真的问题,表明他们至少目前有良好的心态,愿意明白并履行他们的责任; 我认为那些问这个问题,问如何、问什么(约 6:30),提出请求(约 6:34)的人,与发怨言(约6:41-42),争论(约6:52)的那些人并不是同一批人,因为那些人被清清楚楚称为是犹太人,那些人从犹大(因为那里的人严格来说被称为犹太人)来吹毛求疵,而这些人是加利利的人,来是为了受教。这里的这个问题表明,他们相信那些要得到这存到永远食物的人,(1.) 一定要有做一些大事的志向。那些在期望方面远大,盼望得享神的荣耀的人,一定要在这些努力的事情上胸怀大志,努力作神的工,作神要求的工,领受神的工,与世人在世追求的工有别。口说神的话语,这还不够,我们还一定要作神的工。(2.)一定要愿意作任何事:我们当行什么?主,我愿意作祢安排的任何事,尽管这是如此不讨属肉体血气之人的欢喜,徒9:6。2.基督的回答是够清楚的(约6:29):“信,这就是作神的工。”请留意,(1.) 相信的工是神的工。他们问关于神各样的工的事(是用复数),关注许多事情;但是基督引导他们到一件工作上,这是包括全部的,是不可少的那一件事:就是信,这废弃了所有礼仪律的工;所有其它的工要得接纳,这件工作就是必需的,这工生出其它的工,因为你没有信,就不能讨神喜悦。这是神的工,因为这是祂在我们里面作成的,它使人心服在祂在我们身上的作为之下,使人心苏醒,去为祂作工,(2.) 信是神的工,这工抓住基督,依靠祂。它是信祂是神所差来的,信祂是在神和人中间成就和睦这件大事上神的特派专员,以祂为这样的人,以祂为安息,把我们自己交托给祂。见约14:1。

II. 基督告诉他们人子要把这粮赐给他们后,他们问关于祂的事,祂回答他们的询问。

1. 他们所问的是求一个神迹 (约 6:30):“祢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到目前为止,他们是对的,因为祂要求他们信祂,祂就应该举出祂的凭证,通过神迹表明祂是神所差来的。摩西用神迹证实他的使命,来废除礼仪律的基督,应该同样证实祂的使命,这是必需的:“祢到底作什么事呢?祢的目的是什么呢?祢打算给祢的教训加上什么持久的特征,表明一种来自神的能力呢?”但在这里他们看不到,

(1.) 他们忽视了他们已经看过的,由祂所行的许多神迹,这些神迹等同充分的证据,证明祂从神而来的使命。这是问“祢行什么神迹 ”的时候吗?特别是在迦百农,这个神迹的中心,在此祂已经行了如此多的异能,如此表明祂的职分和工作的神迹的这个地方,他们应该问这个问题吗?岂不正是这些人,在那一天由祂行神迹、给他们吃饱吗?没有比不愿意看见的人更瞎眼的了;因为他们可能如此瞎眼,阳光照在他们脸上的时候,他们都要问现在是否是白日。

(2.) 他们看重在旷野中给以色列吃饱这个神迹,胜过基督行的所有神迹(约 6:31):“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为了加强他们的反对意见,他们引用了一节经文来支持这一点: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取自诗78:24),将天上的粮食赐给他们。他们本应可以从他们在这里提到的这个故事得出何等好的应用!那是表明神大能和良善的一个难忘例子,经常被提起,把荣耀归给神(尼 9:20-21),然而请看这些人是如何曲解这事,错误应用此事。[1.]基督责备他们喜爱神迹的食物,命令他们不要把心思放在那必坏的食物上;他们说:“嗨,肚腹的食物是神在旷野赐我们祖先极好的东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为这食物劳力?如果神重视这些食物,我们为什么不应该追求那对我们如此重要的食物?”[2.]基督用五饼给五千人吃饱,以此给他们一个神迹,证明祂是神所差来的;但是,他们在尊崇摩西的神迹的幌子下,心照不宣地轻视基督所行的这个神迹,对这个神迹的证据避而不见。“基督给祂的几千人吃饱,但是摩西给他数十万计的人吃饱;基督只不过是给他们吃饱一次,然后责备那些跟从祂希望再得吃饱的人,用一篇关于属灵的粮的讲论把他们拒之门外,但是摩西四十年给跟从他的人吃饱,神迹不是他们极少见到的,而是他们每天的粮:基督用出于地的饼,大麦饼,还有出于海的鱼给他们吃饱;但是摩西用从天上来的粮,天使的食物给他们吃饱。”就这样这些犹太人大肆谈论他们的祖先确实吃过的吗哪;但是他们的祖先就像他们现在轻看这些大麦饼一样,轻看这吗哪,把它称为淡薄的食物,民21:5。我们就是这样容易轻看忽视在我们自己的时代神大能和恩典的显现,与此同时却假装羡慕我们祖先告诉我们的神迹。假使基督的这个神迹被摩西行的那些神迹超过,然而还有其它的例子,在当中基督的神迹是超越摩西的神迹的;另外,所有的真神迹都证明一个神的教训,尽管在情形方面都不是同样明显,这些是按照时机要求的,各有变化。像吗哪超越大麦饼一样,基督的教训超越摩西律法,超越得极多极多,祂设立的属天制度远超那时代属肉体的条例。

2. 这里是基督对此问题的回答,在当中,

(1.)祂纠正他们关于那起预表作用的吗哪的错误观念。确实他们的祖先在旷野吃了吗哪,但是,[1.]这不是摩西赐给他们的,他们无须为此感激他;他只不过是工具,所以他们一定要超越他以外,去仰望神。我们看不到摩西为着吗哪向神祈求,当摩西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他是在鲁莽说话。摩西既没有给他们那粮,也没有给他们 那水。[2.] 那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是从天上,从至高的天上赐给他们的,那只不过是从云中而来的,所以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是如此大大超越出于地上的食物。因为圣经说,祂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这并不必然意味着这就是 天粮,或者是要作对灵魂的滋养。对圣经用词的误解带来对神事情的许多错误观念。

(2.)祂告知他们关于真 吗哪的事,吗哪是它的预表:这“乃是我父将天上的真粮赐给你们”;这是真正完全的天上的粮,吗哪只不过是影儿和预表,如今赐下,不是给你们的祖先,他们死了,不在了;而是给你们,现今这个世代的人,为了你们神保留了更美的事:祂现在赐给你们那天上的粮,如此称它,这是名副其实的。正如神荣耀的宝座超越空中的云朵之上,同样持续到永远的福音这灵粮超越吗哪。祂称神为祂的父,就是宣告自己比摩西更大;因为摩西尽忠,但是是作为仆人尽忠,基督是作为儿子尽忠,来3:5-6。

III. 基督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根据他们关于吗哪的反对主张,进一步抓住机会,谈论以粮为比喻的祂自己,以吃喝为比喻的信;本次谈话余下的内容,可以归类为这些讲论,以及祂把吃祂的肉、喝祂的血放在一起说的事,以及听众对此作的评论。

1. 基督说了祂自己是从神而来极大的恩赐,是真粮之后(约 6:32),详细解释和证明了这一点,使我们可以正确认识祂。

(1.) 祂在这里表明,祂是真粮,这是祂重复了一次又一次的,约6:33,35,48-51。请留意,[1.] 基督是灵魂的粮,正如饼是身体的粮一般,滋养和支持属灵的生命(是它的必需品),就像粮对肉身生命的作用一样;这是生命的必需品。关于基督的福音教义 — 祂是神和人中间的中保,祂是我们的和睦,我们的义,我们的救赎主;人靠这些事情活着。我们的灵魂没有基督就不能活,正如我们的身体没有食物就不能活一样。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 (赛 28:28),基督也是如此;祂生在伯利恒,伯利恒就是粮仓的意思,有陈设饼作祂的预表。[2.]祂是神的粮(约 6:33),属神的粮;祂是从神来的(约6:46),“我父赐的粮”(约 6:32),神使祂作我们灵魂的粮;神的家的粮,祂儿女的粮。利未人的献祭被称为神的食物(利21:21-22),基督是那伟大的献祭;基督在祂的话语和圣礼中,是作为筵席供我们享用的献祭。[3.] 祂是生命的粮(约 6:35,再一次,约 6:48),那生命的粮,暗指那在伊甸园当中的生命树,这生命树对亚当来说,是圣约的那部分,就是照这而行就得存活的印证,他可以吃这生命树的果子而活。基督是生命的粮,因为祂是生命树的果子。第一,祂是生命的粮,有生命的粮,(祂是这样说明自己,约6:51):“我是生命的粮”。粮本身是死物,靠着有生命身体的机能的帮助才能滋养人;但基督祂自己是生命的粮,有生命的粮,靠祂自己的能力滋养人。吗哪是死物;只要留一夜,就变坏生虫;但基督是永远活着,是直到永远的粮,绝不会发霉,绝不会变旧。基督钉十字架这教义现在和从前一样,仍给相信的人加力和安慰,祂的中保之工和从前一样大有价值和功效。第二,祂赐生命给世界(约 6:33),赐属灵和永远的生命;是灵魂在这世上与神联合相交的生命,在将来的世界得见祂和结出祂的果子的生命;这生命本身包括所有的福。吗哪只不过是存留和维持生命,并不保守和延续生命,更不用说恢复生命了;但基督赐生命给那些死在罪中的人。吗哪只是为以色列人的生命、由神命定,但基督是为世人的生命被神赐下的;除了把自己排除出去的人以外,没有一人被排除在这粮的益处之外。基督来,把生命放在人的思想中,把生出蒙神接纳行为的原则放在人的思想中。[4.]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在这里,这话常常重复,约6:33,50-51,58。这表明,第一,基督位格的神性。作为神,祂有天上的生命,祂从天上下来,取了我们的人性在祂身上:我从天上降下来,从中我们可以推出祂的远古,祂是起初与神同在;祂的能力,因为天是充满能力的天;还有祂的权柄,祂来是奉神的差遣。第二,所有藉着祂流向我们的美善都是源于神的。祂来,不仅是 katabas—降了下来(约6:51),还是 katabainoi—正降来;祂正降下,表明一种不断的光、生命和爱的传递,藉着基督从神传递到相信的人那里,就像吗哪每天降下一样;见弗1:3。Omnia desuper—从上而来的各样事情。 [5.]祂是那粮,吗哪是这粮的预表和影儿(约6:58),那粮,真粮,约6:32。正如他们饮于的那磐石是基督一样,他们吃的吗哪是灵食,林前 10:3-4。吗哪是赐给以色列的;同样基督是赐给属灵的以色列的。有足够的吗哪给他们全部人;同样在基督里有充满的恩典,给所有相信的人;多收这吗哪的人,用的时候没有余,少收的人,当他所蒙的恩在荣耀中得完全的时候,要发现他没有缺。吗哪是要在早上收的,那些要找着基督的人,一定要早早将祂寻找。吗哪是甘甜的,正如《智慧论》 的作者告诉我们的(《智慧论》16:20),是适合每种人口味的;对那些相信基督的人来说是宝贵的。以色列以吗哪为生,直到他们进入迦南为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吗哪存在约柜里留作纪念,同样基督在主餐里作为灵魂的粮得到纪念。

(2.) 祂在这里表明祂的工作是什么,祂来这世界的使命是什么。祂把隐喻放在一边,明说,不用比喻,向我们讲述祂在人当中的工作,约6:38-40。

[1.] 祂在总体上向我们说明,祂从天上来做祂父的工(约 6:38),不是要按祂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祂来者的意思行。祂从天上降下来,这说明祂有理智活跃的生命,是自愿降下来到这个下面的世界,鉴于祂来自的那世界的荣耀,以及祂来到的这世界的多灾多难,这是遥远的旅程,向下迈出的一大步;我们完全可以惊奇地问,“是什么感动祂作如此的远征?”在此祂说祂来,不是按祂自己的意思,而是按祂父的意思行;不是说祂的意思有任何和祂父的意思冲突的地方,而是祂对他们说话的那些人怀疑祂会按自己的意思行。祂说:“不,我自己的意思不是我行事的源头,也不是我行事的准则,我而是来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 。”就是,第一,基督来到这世界,不是作为一个个人,只是代表自己行事,而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一位使者为其他人行事,或者作为一位全权大使,得到一个事关公众的使命的授权;祂来到这世界,作神伟大的代理,这世界的大医生。把祂带到这里来的并不是任何私事,祂而是来解决大事,那不亚于是伟大的创造主和整个受造界之间双方的事。第二,基督在这世上的时候,不是带着任何个人的目的,根本不追求任何另外的利益,与祂代表为之行事的人利害关系有别的利益。祂整个一生的活动就是为要荣耀神,向人行善。所以祂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安逸、安全、安宁;而是当祂要舍弃祂的生命时,尽管祂有人性,因这事不安,祂却把这考虑放在一边,把作为人祂的意思变成神的意思:“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2.] 祂具体让我们认识到祂来行的父的旨意;祂在这里传圣旨,传祂要奉行的指示。

第一,向基督所作,给祂个人的指示,就是祂要确实拯救所有拣选的余民;这是父与子之间的救赎之约(约 6:38):“差我来者的意思,我受托的使命,就是祂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请注意,1. 父赐给耶稣基督,让祂看顾,因此使祂得名声,得颂赞的人,是有确定的人数;这些人是给祂作产业,给祂为业的。让祂按照他们情形所要求的,向他们行一切当行的事;教导他们,医治他们,偿还他们的债,为他们的案子恳求,预备他们、保守他们得永生,然后祂按自己看为最好的来使用他们。父本来可以随自己的意思处置他们:作为人,他们的生活和生命是出自于祂;作为罪人,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对祂而言是失丧了的。祂本可以把他们卖掉,以此满足祂的公义,把他们交在行刑的手里;但是祂拣选他们,作祂怜悯的丰碑 ,把他们交给救主。那些神拣选作祂特别之爱对象的人,祂要交托在基督手里。2. 耶稣基督承诺,父这样赐给祂的,祂一个也不失落。祂要领进荣耀里去的许多的儿子都要来,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会失落,太 18:14。他们当中没有一人会因着缺乏使他们成圣的恩典而失落。我若不带他回来交在你面前,我情愿永远担罪,创 43:9。 3. 基督为赐给祂的那些人承担要作的,包括他们身体得复活。“在末日却叫他复活”, 这以前面所讲的一切为先决条件,但这要给基督的工作加冕,使之完全。身体是人的一部分,所以是基督买赎和承担的责任的一部分;身体与诸般应许有关,所以不会失落。这保证不仅是祂叫一个也不失落,不仅叫人不失落,而且祂要叫什么也不失落,人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失落,所以身体也不失落。基督的保证要直到复活才成就,那时圣徒的灵魂和身体要重新联合在一起,被收聚归向基督,使祂可以把他们献给父:“看哪,我与神所给我的儿女”,来2:13,提后1:12。4. 这一切的源泉和原本是神主权的旨意,祂旨意的计划,祂按此作成这一切。这是祂差祂儿子来到世上时,祂给祂的命令,子总是以此为目的。

第二,向人作的给众人的指示,他们要用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条件得到基督的拯救;这就是神和人之间的恩典之约。赐给基督的有哪些具体的人,这是一个秘密:主认识谁是祂的人,我们不认识,这也不是我们应当认识的;但尽管他们的名字是隐藏起来的 ,他们的特征却是公诸于众的。神按照福音的条件向人传生命和幸福,好让那些被赐给基督的人可以借此被带祂这里来,其他人被撇下,没有借口(约6:40):“这是我父的意思,是那差我来者显明出来的意思 ,是认定好的方法,以此方法待人,让一切人,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那见子而信的人可以得永生,并且我要叫他复活。”这确实是福音,好消息。听到这事岂不令人振奋吗?1. 那要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罪过,我们本来可以得着的永生,反而因着首先的亚当的罪,通往生命树的道路被关闭,靠着末后的亚当的恩典,现在人可以再次得着。荣耀的冠冕摆在我们面前,作神从上面召我们来得的奖赏,我们可以追求得着它。2. 每一个人都可以得着它。这福音要向万民传讲,这所传的要向万民传,无人可以说,“这不属于我”,启22:17。3. 这永生确实是给所有相信基督的人的,是只给他们的。见子 而信的人要得救。一些人把这见理解为是对这得救条件的限制,只是给那些得到基督的启示,祂向他们施恩的人的。每一个有机会认识基督,使用这机会以致相信祂的人,可以得到永生,所以除了那些有福音传给他们,像这里的犹太人一样(约6:36),已经看见,然而却不信,已经认识基督,却不信靠祂的人以外,没有一人因着不信被定罪(然而他们可能因为其它罪被定罪)。但我宁可把这里的见理解为是与信意思相同,因为它是theoron,与其是眼睛的看见(像约6:36, heorakate me —你们已经看见我),倒不如更多是意味心思的思量。每一个见子,就是信祂的人,是用信心的眼睛看见,借此我们来正确认识关乎祂的福音教义,受其感动。这是仰望祂,就像被蛇咬的以色列人抬头看那铜蛇一样。基督要求的不是一种盲目的信心,不是我们应该愿意把我们的眼睛挖掉,然后跟从祂;而是我们应该见祂,看见我们相信的根基。这不是因为道听途说而相信(教会信什么就信什么),而是因着充分的思考并察验相信的动机而信,那么这就是正确的信:现在我的眼见祢。是我们亲自见了。4.那些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为了让他们得到永生,要在末日靠着祂的能力得复活。这是祂父的意思,祂负责此事(约6:39),在此祂庄严地以此作为祂自己的工作:我要叫他复活,这不仅表明身体重得生命,还表明让全人完全得着所应许的永生。

2. 现在基督这样谈论祂自己,说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的粮,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祂的听众对此有何评论。

(1.) 当他们听说有赐生命的神的粮这样的事,他们真心祈求要得着它(约6:34):“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我不认为他们是像大多数解经家理解的那样,用嘲笑的口吻,用取笑的方式说这句话:“如果祢能够,就赐我们像这样的粮;让我们吃这粮,不是吃一顿,像吃那五饼,而是常吃”; 仿佛这祈求不过就像那位不悔改的强盗的祈求:“祢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 但我认为这请求尽管是出于无知,却是真诚,是好意的;因为他们称祂主,希望在祂所赐的当中有份,不管祂指的是什么。 对神的事情泛泛和糊涂的观念,在属肉体的人心中产生出某种对这些事的渴望,要得到它们的希望;就像巴兰愿如义人之死而死。那些对神的事认识不清,看人如树木行走的人,为要得到属灵的祝福,发出那我可以称之为矛盾的祈求。他们认为神的眷顾是一件好事,天堂是一个好地方,禁不住希望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这一切,却对对这一样和另外一样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圣洁根本不加看重,不想得到。让这成为我们内心所渴望的:我们尝到了主是满有恩惠,已经享受到神的话语,在神话语中的基督了吗?让我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让这生命的粮作我们每天的粮,这天上的吗哪作我们不断的盛宴,让我们永远不会有对此的缺乏。”

(2.) 但是当他们明白耶稣祂自己对这生命的粮]是怎么说的时候,他们就藐视它。他们是祈求这粮的同一批人(约6:34),还是人群中的其他人,这里没有明说;看来是一些其他的人,因为他们被称为犹太人。这里说(约6:41),他们私下议论祂。这是在基督庄严宣告在人得救的事情上神的旨意,以及祂自己的工作(约6:39-40)之后马上发生的,这宣告肯定是曾经出自我们主耶稣的口的一些最有分量、最恩惠的话,是最可佩服的。人可能会以为,像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当他们听到神这样眷顾了他们,他们就本应低头下拜;但相反,他们不是抓住这传给他们的,而是私下议论,挑基督说的话的毛病,尽管他们没有公然反对反驳这话,他们却私下彼此低声议论,藐视它,在彼此的思想中灌输反对它的偏见。很多不愿公开声明反驳基督教训的人(他们的无端指摘如此根据不充分和无理,他们不是羞于承认这指摘是出于自己,就是害怕他们的指摘被驳斥得无话可说),却在心里说他们不喜欢这教训。在这里,[1.] 让他们跌倒的是基督的宣告,就是祂原本是从天上来的,约6:41-42。祂怎么可以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的呢?他们听说过天使从天上降下来,但从未听说有一个人是从天降下,忽略祂表明的祂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证据。[2.]他们以为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有理的,就是他们知道祂在地上的出身:“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祂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 ?” 他们认为祂是他们中的一个人,竟说祂是从天上来的,这就错了。他们轻蔑提起祂配得称颂的名,耶稣,这不是耶稣吗。他们理所当然认为约瑟其实是祂的父亲,尽管他只是名义上如此。留意,关于基督位格的错误,以为祂只是一个人,由一般的生育成孕生出,就使得人因祂的教训和职分跌倒。那些把祂和其他人,他们的父母是我们认识的人放在同一个层次的人,贬低祂满足神公义的尊荣,祂承担工作的奥秘,像这里的犹太人一样,私下议论祂要在末日叫我们复活的应许,这就不足为怪了。

3.基督在说了信是作神的大工(约 6:29)之后,主要论述了关于这工的事,在当中给我们教训和鼓励。

(1.) 祂表明什么是信基督。 [1.]信基督就是到基督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人是和信我的是同一个人(约 6:35),再说(约6:37):“ 到我这里来”,约6:44-45也是如此。向神悔改是到祂这里(耶 3:22),以祂作我们的至善和最大的目的;所以相信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是到祂这里来,以祂作我们的王和救主,我们到父那里去的道路。这意味着我们对祂的爱的流露,因为这些是心灵的作动,合宜的行动;这是离开所有反对祂、或者与祂竞争的事,来到藉着祂向我们传的生命和救恩的条件那里。祂在这地上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到祂所在之处;同样,现在这不仅仅是到祂的道和典章这里来。[2.] 信基督就是吃基督(约6:51):人若吃这粮。前者意味着把我们自己交给到基督;这意味着带着喜好和喜悦,把基督应用到我们身上,使我们可以从祂那里领受生命、力量和安慰。以祂为粮吃下,就像以色列人吃吗哪,放弃了埃及的肉锅,不依靠他们手的努力(去吃那食物),而是完全以吃从天上赐给他们的粮而活。

(2.) 祂表明相信基督可以得着什么。如果我们到祂这里来,祂要给我们什么?我们吃祂,我们要得到什么好处?缺乏和 死亡是我们主要害怕的事;只要我们能得到保证,我们可以活着得安慰,在这些安慰中继续活下来,我们就满足了;在这里,这两样事情是保证给真正相信的人的。

[1.] 他们不再缺乏,必定不饿,永远不渴,约 6:35。他们的愿望,恳切的愿望,如此合适、如此合时、如此充足地得到满足,以致不能被称作饿和渴,饿和渴就是不安和痛苦。那些确实吃了吗哪,饮于那磐石的,后来饿了,渴了。吗哪令他们感到厌烦,出于那磐石的水停了,不能令他们满足。但在基督里有如此丰满盈溢,是绝不会穷尽的,从祂那里有如此长流的传递,是绝不会中断的。

[2.] 他们必不死,不永死;因为第一,相信基督的人有永生(约 6:47);他有永生的确据,永生的授予,永生的凭据;他在应许和初熟果子里得到永生。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与神相交,这是永生的起头。第二,那些吃了吗哪的人死了,但基督是如此这般的粮,人吃了就不再死,约6:49-50。在此留意,1. 起预表作用的吗哪的不足:“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我们祖宗的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好的教训;他们的坟墓对我们说话,他们的纪念碑使我们回忆起往事,特别是这事,即最美味的食物纵有最多,也不能延长生命,避免死亡的打击。那些确实吃了吗哪,那天使的食物的人,还是像其他人一样死了。他们的饮食不可能有缺乏,以致缩短他们的年日,他们的死也不可能是由生活的劳苦促成(因为他们不种也不收),然而他们还是死了。(1.) 他们很多人因着不信和抱怨,被神报应直接击打而死;因为虽然他们确实吃了那灵食,然而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林前10:3-5。他们吃了吗哪,这并不保护他们脱离神的忿怒,不像对我们而言,相信基督保证我们脱离一样。(2.) 他们其余的人在自然的过程中死去,他们的尸首倒下,倒在神的宣判之下,倒在那在其中他们确实吃了吗哪的旷野。就是在那神迹如日用饮食一般的世代,人的寿命被减少到现在有的限制,正如诗90:10所说。那么让他们不要为吗哪如此大大夸口。2. 那真正吗哪全然充足的能力,另外那样是这真吗哪的预表: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那真正从神而来的天粮,叫人吃了就不死;就是说,不在神的忿怒下倒毙,神的忿怒是杀人灵魂的;不死那第二次的死;不死,不最终和无可挽回地死那第一次的死。不死,就是不灭亡,不会不能进入那天上的迦南,不像以色列人因缺乏信心不能进入地上的迦南那样,尽管他们吃了吗哪。这由接下来的话中的那应许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约 6:51。这就是不再死的含义:尽管他下去到死里去,他却要经过它去到那世界,在那里不再有死亡。永远活着不是永远存在(地狱中被定罪之人要永远存在,人的灵魂是为无休止的光景而造的),而是永远幸福。因为身体必然要死,就像水洒在地上,基督在此承诺要把身体也收聚来使之复活(如前面,约6:44,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就是要永远活着。

(3.)祂表明,我们可以得着什么鼓励来相信基督。基督在此讲到一些人,他们已经看见祂,还是不信,约6:36。他们看见祂这个人,还有神迹,然而却没有被带来相信祂。信并非总是看见的结果;兵丁是祂复活的目击证人,然而他们不是信祂,反而扭曲祂的真相;所以让人来相信基督,这是一件难事:靠着施恩的圣灵动工,有人没有看见就信了。在此,在两件事上我们得到保证,鼓励我们的信心:—

[1.] 子要欢迎所有到祂这里来的人(约6:37):“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这句欢迎我们到基督这里来的话,是何等令我们的心欢喜!来的人,这里是单数,表明不仅眷顾普遍一群信徒,还是眷顾把自己交给基督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在这里,第一,所要求的责任是一种纯全的福音责任:到基督这里来,叫我们藉着祂到神这里来。祂的美好和爱,这些极大的吸引,必然吸引我们到祂这里来;感受到有需要,惧怕危险,这必然驱使我们到祂这里来;每一样事情都把我们带到基督这里来。第二,所应许的是一个纯全的福音应许:“我总不丢弃他—ou me ekbago exo。原文这里有两个否定词:我绝不,不,我绝不。1. 这里表达了极大的恩待。我们有理由惧怕祂会丢弃我们。看我们的卑贱,我们的恶劣,我们不配来,我们来的时候软弱,我们可以很有道理地认为,祂要对我们皱眉,把祂的门向我们关上;但是祂用这保证打消这些惧怕,祂绝不这样做;尽管我们卑贱,却不鄙视我们,尽管我们有罪,却不拒绝我们。糟糕的学生到祂这里来要受教于祂吗?尽管他们愚钝迟缓,祂却不丢弃他们。可怜的病人到祂这里来为求得治愈,可怜的委托人到祂这里来为求得建议吗?尽管他们的情形是糟糕的,尽管他们两手空空而来,祂却总不丢弃他们。但是,2. 当中包含的眷顾比表达出来的更多;当这里说祂不丢弃他们时,这意思就是,祂要接纳他们,招待他们,赐他们到祂这里来所求的一切。就像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祂不会拒绝他们,同样后来祂不会因着各样不喜悦的事把他们弃绝。祂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

[2.] 父要全无失败,在适当时候把所有赐给祂的人带到祂这里来。在父与子之间关乎救赎人的约的协定中,正如子承担要使所有到祂这里来的人称义、成圣和得救(“请祢把他们放在我手中,把管理他们的事交给我”),同样那是存有、生命和恩典的源头和原本的父,承担把所有赐给祂的人交在祂手中,把他们带到祂这里来。在此,

第一,祂在这里向我们保证:“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约6:37。基督已经控诉那些人(约6:36),他们尽管已经看见祂,然而却不信祂;然后祂补充这话,

a. 为使他们知罪和苏醒,清楚表明他们不到祂这里来信祂,如果他们坚持这样,这就是一个明确的标记,说明他们并不属于恩典的拣选;因为如果我们把自己交给世界和肉体,那么我们怎能认为神是已经把我们赐给了基督?彼后 1:10。

b. 为使祂自己得安慰和鼓励:即使以色列不被收聚,我仍要得荣耀(亨利先生引用的是英文钦定版赛49:5,译者注)。蒙拣选的人得着了,尽管众多的人要顽梗不化,罗 11:7。尽管祂失去很多祂所造的人,交托给祂负责的人祂却没有失去一个:尽管如此,凡父所赐给祂的人,必到祂这里来。在此我们看到,(a.) 对蒙拣选的人的描写:凡父所赐给我的人,pan ho didosi —父赐给我的每一样东西;拣选的人,以及属于他们的一切;他们所有的服事,他们所有的利益。祂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的,同样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祂的,祂说到他们,把他们当作祂所有的一切:他们被赐给祂,作为对祂工作完全的报酬。不仅所有人,而且还是所有的事,都被收聚在基督里(弗1:10),与神和好,西1:20。把蒙拣选的余民赐给基督,在约 6:39被说成是一件已经成就的事;祂已经赐下他们。在这里这被说成是一件正在作成的事;祂赐下他们;因为当这位首生的被带到世上来的时候,看来这是更新了这赐与;见来10:5,等等。神现在要将列国赐祂为基业(诗2:8),让祂承受荒凉之地为业(赛49:8),使祂与位大的同分,赛53:12。尽管犹太人看见祂却不信祂,然而(祂说)这些人要“到我这里来”;其它不是这个圈里的羊要被领来,约10:15-16。见徒13:45-48。(b.) 这获得的果效:他们“必到我这里来 。” 这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应许 ,而是一个预言,就是凡在神意旨中命定得生命的人,都要藉着被带到基督这里来而被带领得生命。他们被分散,散布在列国当中,然而他们没有一人会被忘记;正如应许的那样,基督的谷一粒也不失去,摩 9:9。按本性他们是与神隔绝的,仇恨祂,然而他们要来。正如神使用祂的全知来把他们都寻找出来,同样祂使用祂的全能把他们都带来。不是他们都要被驱赶到我这里来,而是他们要自由地来,要被改变成为愿意。

第二,祂在这里让我们了解这事要如何成就。 那些被赐给基督的人,要怎样被带到祂这里来?为此要做两件事:—

a. 他们的悟性要被照亮;这是在约 6:45-46中应许的。这是在先知书中记载的,先知之前说到这些事情,他们都要受耶和华的教训,我们在赛54:13看到这一点,还有耶31:34,他们都必认识我。请注意,

(a.) 要相信耶稣基督,我们就一定要受教于神;就是,[a.]要有神的启示向我们显明,让我们看到,关于基督我们当相信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如此信。有一些事情,是连大自然也教导的,但要把我们带到基督这里来,这就需要一种更高的光照。[b.] 要有神的工作成就在我们里面,使我们能够明白和接受这些启示出来的真理,以及关于它们的证据。神通过赐我们理智,就教训我们胜于地上的走兽;但通过赐我们信心,祂就教训我们胜过属血气的人。就这样,所有教会的儿女,所有是真儿女的,都受教于神;祂已经作工教育他们。

(b.)通过由此作出的引申,那么必然的就是,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基督这里来,约6:45。[a.] 这里意味着除了那些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人以外,没有一个会到基督这里来。除了在一种神的引导下,我们就绝不会被带到基督这里来;除非神施恩光照我们的心思,教导我们的判断力,纠正我们的错误,不仅仅告诉我们应当听,还教导我们应当学习那在耶稣里的真理,我们就绝不会被带来相信基督。[b.] 这种神的教训确实必然生出神选民的信心,这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些不到基督这里来的人,是从未听见父,或学习受教于父;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是这样,那么无疑他们就要到基督这里来。人如果不相信基督,他们谎称是受教于神,这就是枉然,因为祂不教导别的教训,加1:8-9。请看神是如何对待人,把他们看作有理智的受造之人,用慈绳牵引他们,首先开他们的悟性,然后借此固定地影响在悟性之下的其它官能;就是这样,祂是从门进来,但撒但是盗贼,是从别的路爬进来。但免得有人幻想神有形向人显现(教导他们这些事情),心存任何关于听见和学习父教训的错误观念,祂补充说(约6:46):这不是说,有人看过父;这意味着,人不能用肉眼的眼睛看见祂 ,也不可期望像摩西那样学习祂的教训,神是面对面向摩西说话;但神光照人的眼睛教训他们,是用一种属灵的方法动工。万灵的父进到人的灵面前,并影响人的灵,这是在人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些没有见过祂的面的人,是已经感受过祂的能力。然而有一位是亲密熟悉神的,基督祂自己是从神来的,祂看见过父,约1:18。请留意,第一,耶稣基督是按独特的方式从神来的,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不仅由神差遣,还是在万世之前为神所生。第二,见过父,完全认识祂和祂的定旨,这是基督的特权。第三,就连为信心作预备的光照也是神藉着基督供应给我们的。那些蒙父的教训的人,由于他们不能自己看见神,就一定要蒙基督的教训,唯有祂曾看见过祂。正如所有对神的认识都是藉着基督而有的,同样所有神的能力都是藉着祂成就的。

b. 他们的意志要被降服。如果人的灵魂现在具有它起初的正直,那么就像无需光照悟性一样,同样无需影响意志;但是在堕落之人败坏的灵魂中,意志是对抗悟性正确的指示;人体贴肉体,这本身是神的光照和律法为仇的。所以必需要有恩典对意志动工,这在这里被称作吸引(约6:44):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犹太人议论基督的教训,不仅自己不接受,还对接受的人发怒。基督在一旁听到他们秘密低声说的话,就说(约6:43),“你们不要大家议论;不要彼此背负厌恶我的教训这个罪过,仿佛你们认为这是普遍令人厌恶的;不是的,问题在于你们自己,在于你们自己败坏的性情,你们的性情如此败坏,这等于是一种道德的无能;你们对神真理的反感,对神真理的偏见如此强烈,除了一种从神而来的能力以外,就没有任何东西能把它们征服。”这是全人类的光景:“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就没有能说服自己接受福音的条件的”,约6:44。请留意,(a.) 这作为的实质:这是吸引,这表明不是作用在意志上的一种强力,借此我们由不愿意被改变为愿意,有一种新的倾向被赋予人心,借此人心归向神。这看来不止是一种道德规劝,因为这有能力吸引;然而这不可称为是一种身体的冲动 ,因为这是在本性的范畴之外的;而是用祂创造的能力造人里面之灵,用祂护理的作用塑造人心的那一位,知道怎样重新塑造 人心,改变它的倾向和脾性,使之与祂自己,与祂自己的意志相符,却不破坏它本性的自由。这是如此的吸引,不仅生出服从,还生出一种欢喜的顺服,一种满足:愿祢吸引我们,我们就快跑跟随祢 。(b.) 这作为的必要性:就没有人,在这软弱无助光景中的人,没有一个能不需这作为就到基督这里来。正如没有普遍护理的同时发生,我们就不能行任何出于本性自然的作为一样,同样没有特殊恩典的影响,我们就不能行任何道德方面的善;新人是在这特殊恩典中生活、行事、存在,就像仅仅为人的人在神的护理之中生活、行事、存在一样 (c.)这作为的创始者:差我来的父。父差遣了基督,就要使祂获得成功,因为祂不会差遣祂行事,却无果效。基督已经承诺要把人带进荣耀,为此神应许把他们带到祂这里来,使祂得着祂赐祂有权得着的这些人。神藉着应许把以色列国赐给大卫,确实最终吸引百姓的心归向他;同样,神差遣了基督救人,祂就差遣人到祂那里,被祂拯救。(d.) 这作为的巅峰和完全:“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这篇讲论第四次提到这一点,无疑这包括神恩典所有在中间和预备性的作为。当祂在末日叫他们复活,祂要给祂的工作加上最后一手的推动,祂要搬出一块石头安在殿顶上。如果祂做此事,肯定祂能做任何为作成此事所需做的事,并要做为作成此事所需的每一件事。让我们盼望那为末日存留的福,那时所有的年岁要完全完成并结束。

4. 基督在这样讲了祂自己是生命的粮,相信就是作神的工之后,现在更具体说明祂自己的什么是这粮,就是祂的肉,相信就是吃这肉,约6:51-58,在这当中祂仍继续使用食物这个隐喻。在这里请留意,这食物的预备:“ 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约6:51),“人子的肉,人子的血”,约6:55。也请留意这食物的分享:我们一定要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约6:53);再一次(约6: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还有同样的话(约6:56-57),“吃我肉的人”。这肯定是比喻,或比喻性的讲论,在当中用身体对能感触之事的作为来说明灵魂对属灵和属神之事的作为,这使得基督的真理对一些人来说更容易明白,对其他人则是更难理解,可 4:11-12。在这里,

(1.) 请让我们来看,基督的这篇讲论是多么容易被误解和歪曲,以致人看是看见,却不晓得。[1.] 属血气的犹太人将它曲解,而这是首先传给他们的(约6:52):他们彼此争论,他们在彼此的耳边喃喃细语,表达他们的不满:“这个人怎能把祂的肉给我们吃呢?”基督讲到(约 6:51)把祂的肉为我们赐下,受苦并死;但是他们没有正确思想,而是把这理解为祂把祂的肉给我们,拿来吃,这就使得基督对他们说,尽管祂所说的要表明别的意思,然而就连吃祂的肉,如果按他们理解的被当作主要的事加以正确理解,这也不会如此荒谬。[2.]这被罗马教会恶毒扭曲,来支持他们那可怕的化质说教义,这是违背我们的认识,与圣礼的实质背道而驰,推翻所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就像这里的犹太人一样,把这理解为在身体和肉体方面吃基督的身体,就像尼哥底母的认识一样,约3:4。主餐还没有设立,所以这是不可能指着它说的;这里讲的是在灵里的吃喝,而不是圣礼的吃喝。[3.] 这遭到许多无知的属肉体之人的误解,他们按此得出推论,如果他们死的时候领圣餐,他们就必然要上天堂,这就使很多软弱的人如果不得领圣礼,就毫无道理地不安;同样这使很多邪恶之人如果领了圣餐,就毫无道理地心安理得。所以,

(2.)让我们来看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基督的这讲论。

[1.] 基督的肉和血是什么意思。这被称作人子的肉,人子的血(约6:53),这人子是弥赛亚和中保:祂道成肉身时取的血肉之体(来 2:14),是祂在死和受苦时交出来的:“我的肉”是为钉十字架和被杀所赐的。圣经说这是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这就是,第一,不是因着罪被没收的世人的生命,基督赐祂自己的肉作为赎价代价。基督是我们的保释,正如我们所说,以身体代替身体,所以祂的生命一定要为我们的生命舍弃,使我们的生命可以得到幸免。“我就是,就让这些人去吧。” 第二,为叫世人得生命,为所有的世人买得一种永生的普遍传讲,给所有相信的人买得永生的特别确据。所以人子的肉和血意味着道成肉身和要死的救赎主;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由祂成就的救赎,以及救赎一切的宝贵益处:罪得赦免,被神接纳,得儿子的名分,可以来到施恩座前,约的诸般应许,以及永生;这些被称作是基督的肉和血,1. 因为这些是由祂的肉和血,由祂的身体被掰开,以及流出祂的血置买回来的。愿这些置买回来的特权用为它们付出的代价来衡量,因为这代价赋予它们价值;在它们之上写下 pretium sanguinis—血的代价。2.因为它们是我们灵魂的饮食。肉带着血是禁止吃的(创 9:4),但是福音的特权对我们就像肉和血,是为我们灵魂的滋养预备的。祂之前曾把自己比作粮,这是必需的食物;在这里比作肉,这是美味的。这是用肥甘摆设的筵席,赛25:6。灵魂因基督得满足,就像满足于骨髓肥油一般,诗 63:5。这是真是可吃的肉,真是可喝的血;真是如此,就是从属灵方面来讲;惠比博士如此认为;基督被称作真葡萄树,被称作真是可吃的肉,与世人谎称那些以此为食物的人吃是假装和幻影相反对。在基督和祂的福音里有真正的供应,实在的满足;那使人饱足和振作的,是真可吃的,真可喝的,耶 31:25-26。

[2.] 这如此有必要,如此有益的吃这肉、喝这血是什么意思;肯定的是,它的意思正正就是相信基督。正如我们通过吃喝与吃的、喝的有份,同样我们通过相信与基督和祂的益处有份:相信基督包括了这四件事,是吃喝所包括的:—第一,这意味着对基督有胃口,这属灵的吃喝始于饥渴(太5:6),诚恳和迫切地追求基督,不愿意以任何不及在祂里面有份的事情为满足:“赐我基督,否则我就要死了。” 第二,把基督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眼看的食物不会滋养我们,但吃,因此成为我们的,就像与我们为一食物却会。我们一定要接受基督,以致是把祂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第三,以基督和祂的救恩为乐。基督钉十字架的教训一定要成为我们的食物,最愉快、最令我们欢喜的。我们一定要饱尝在基督血中的新约 这美好的食物,以无限智慧的神所采取的赎我们、救我们的方法为极大的满足,就像我们以大自然最需要的供应或最令人感恩的乐事为满足一样。第四,从祂获得滋养。为支持和安慰我们属灵的生命,使这新人得力、成长和充满活力而依靠祂。把基督作食物吃了,就是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奉祂的名,靠着从祂而来的功德;就是靠着祂而活,就像我们靠着我们的食物而活一样。我们的身体怎样因我们的食物得到滋养,对此我们无法描述,但我们知道、我们发现情况确实是如此;这属灵的滋养也是如此。我们的救主对这隐喻如此满意(因它很有意义,非常生动),以致后来祂要设立某些外在可感触的标记,借此代表我们从祂的死领受益处时,祂选择吃和喝的这记号,使之成为圣礼的举动。

(3.) 就这样解释了基督讲论这部分的大致含义,具体则可以被归纳为两点:—

[1.] 我们以基督作为食物吃下的必要性(约6:53):“ 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就是,第一, “如果你没有对基督的渴望,不以祂为乐,这就是你没有属灵生命的确实记号。”如果灵魂不饥渴,肯定它就不是活的:如果我们对这样的食物是死的,这就表明我们真是死的。人说,用奇妙的弹簧造的人造蜜蜂可以前后移动,要把它们和自然的蜜蜂分别开来,就可以把蜜放在它们中间,只有自然的蜜蜂才会涌向这蜜,但人造的则不加理会,因为它们里面没有生命。第二,“除非你凭信心从基督得属灵生命,否则肯定你不可能有属灵的生命;与祂分离,你就不能做什么。”对基督的信心,这是恩典的primum vivens—第一动因;没有它我们就没有属灵生命的实在,也没有任何资格得永生:如果我们的灵魂无需基督而活,我们的身体就可以无需食物而活了。

[2.] 它的益处和长处,在两方面:—

第一,我们要与基督为一,就像我们吃的食物被消化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与这食物为一一样(约 6:56):“吃我肉喝我血的人”,那因信被钉十字架而活的人(这里讲的是一种持续的行动),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因信我们有与基督亲近密切的联合;祂在我们里面,我们在祂里面,约17:21-23;约壹3:24。相信的人住在基督里,以祂作他们的山寨和逃城;基督住在他们里面,作家主,治理它,为它作供应。基督和信徒之间有如此的联合,以致祂分享他们的愁苦,他们分享祂的恩典和喜乐;祂与他们同吃苦菜,他们与祂同吃祂的丰富美食。这是一种不可分的联合,就像身体和消化的食物之间的联合一样,罗8:35;约壹 4:13。

第二,我们要因祂活着,永远活着,就像我们的身体因食物而活一样。

a.我们要因祂活着(约6:57):“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 在此我们看到属神生命的次序和顺序。(a.)神是永活的父,在祂自己有生命,自己就是生命。我是自有永有的,这是祂永远的名。(b.) 耶稣基督作为中保,因父活着;祂在自己有生命(约5:26),但祂有的是父的生命。父差遣祂,不仅使祂得着为承担这如此重大工作所需的那生命,还使祂为我们成为神生命的宝藏;祂将属灵生命的气息吹进这末后亚当里,就像把天然生命的气息吹进那首先的亚当里一样。(c.) 真正相信的人因着他们与基督联合而领受这种属神的生命,这联合是从父与子的联合推出,正如它与父与子的联合作比较一样,约17:21。所以吃我肉的人,以我为粮吃下的人,也要因我活着:那些以基督为粮活着的人,要因 祂活着。相信的人的生命是从基督领受的(约1:16);是藏在基督里的(西3:3),我们因祂活着,就像肢体因头活着,枝子因根活着一样;因为祂活着,我们也要活着。

b. 我们要因祂永远活着(约6: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这些是在福音中预备作灵魂的食物的),就有永生,他现在就有,如约6:40所言。他里面有的是永生的起头;他有永生的凭据和预尝,永生的盼望;他要永远活着,约6:58。他的福要与永恒本身最长的线路并行。

最后,这位历史学家以叙述基督在哪里与犹太人作这番讲论作为结束(约 6:59):祂是在会堂里教训人说的,暗示着除此之外,祂还教导其它许多别的事情,但这是在祂的这讲论中新的东西。他加上这句,说祂是在会堂里说这些事情的,为要表明,1. 基督教训的好名声。祂的真理无需躲闪隐藏,而是在人混杂的聚会中公开传讲,能经受最严厉和公平的考验。基督在受审时声明这一点(约18:20):“我常在会堂里教训人。” 2. 对此的这叙述的可信性。要向你们保证这讲论是诚实地记叙出来,他就指出在迦百农的会堂,使之可以在那里得到验证。


约 6:60-71


祂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耶稣心里知道门徒为这话议论,就对他们说:“这话是叫你们跌倒吗?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祢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祢是神的圣者。”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的。

我们在此看到对基督讲论效果的叙述。一些人因它跌倒,其他人得造就;一些人被驱使离开祂,其他人被带来更向祂靠近。

I. 对一些人来说,这 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不仅对犹太人来说是这样,他们公然与祂和祂的教训为敌,而且对许多祂的门徒也是如此,像那些一般的门徒,他们经常听祂讲论,公开跟从祂;一群混杂的人,像以色列中的人一样,所有的不满从他们开始。在此我们看到,

1. 他们议论所听到的教训(约 6:60):“这话甚难,谁能听呢?”(1.)他们自己不喜欢这讲论:“这是什么东西?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如果要按比喻来理解,这是不可理会的;如果按字面理解,则是不可行的。什么!我们一定要变成食人族吗?我们不能作虔诚人,而是一定要作野蛮人吗?” Si Christiani adorant quod comedunt , sit anima mea cum philosophis(阿维罗伊语)—如果基督徒敬拜他们所吃的,我的思想就继续跟从哲学家们好了。在此,当他们发现这话难懂时,如果他们谦卑恳求基督将这比喻讲给他们听,祂是会将它打开阐明的,祂也会开启他们的心智;因为祂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祂的道教训他们。但是他们不愿意基督的话向他们作解释,因为他们不愿失去拒绝这话的这借口— 就是这话甚难。(2.) 他们以为任何其他人也不可能喜欢这话:“谁能听呢?肯定没有人能听。”讥笑信仰的人就是这样很容易地断言,所有有理智的人都会认同他们的意见。他们很有把握地得出结论,就是有理性的人,没有一个会承认基督的教训,也没有任何属灵的人会服从祂的律法。因为他们自己受不了如此教导,如此被约束,他们就以为没有其他别的人能:“谁能听呢?”感谢神,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听了基督的这些话,已经发现这些话不仅是容易的,还是令人喜悦的,是他们必需的食物。

2. 基督对他们议论的批评。

(1.) 祂非常清楚他们在议论,约6:61。他们的无端指责是秘密在他们自己心里的,或者在一个角落,在他们当中细语。但是,[1.] 基督知道这些;祂看见这些,祂听到这些。请注意,基督不仅注意到大胆罪人对祂的名和荣耀的大胆和公然对抗,还注意到属肉体的认信之人对祂教训的秘密轻慢;祂知道那些愚昧人心里说,羞于说出来的东西;祂观察到,祂的教训是如何受到这些教训传给他们的那些人的恨恶,有哪些人是以之大大欢喜,哪些人对此议论;哪些人接受这教训,在它面前屈身下拜;哪些人与之争吵,悖逆它,尽管是如此秘密进行。[2.] 祂是靠自己就知道,不靠任何给祂的信息,也不靠任何事情外在的表征,而是靠祂自己属神的全知。祂不像先知那样知道,靠着向祂所作的一种神的启示(先知想知道的,有时是向他们隐藏的,如王下4:27),而是靠祂里面一种神的知识。祂是那根本的道,表明心中的思念,来4:12-13。对基督来说,思想就像话语,所以我们应该不仅注意我们说什么、做什么,还要注意我们想什么。

(2.) 祂很清楚应该怎样回答他们:“这话叫你们跌倒吗?这对你们是绊脚石吗?”请看人是怎样用他们自己故意的错误,造出令他们自己跌倒的东西:在没有可让他们跌倒的地方,他们跌倒,甚至在没有什么可以成为让他们跌倒的事的地方,他们制造出跌倒之物。请注意,我们可以很有理由地惊奇,为着如此小小的缘故,人竟如此大大跌倒。基督在此是带着惊奇说话:“这话叫你们跌倒吗?”在这里,作为对那些谴责祂的教训是复杂隐晦的人(Si non vis intelligi, debes negligi—如果祢不愿让人明白,祢就应当被人忽视)的回应,

[1.] 祂向他们稍微暗示,祂要升到天上,这要成为不可抗拒的证据,表明祂教训的真实(约6:62):“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 ”那么怎么样呢? 第一,“如果我对你们说那件事,肯定你们会更大大跌倒,你们会以为我的托辞确实太大了。如果这话如此之难,你们不能听,我对你们说我要回到天上,那我来自的地方,你们又怎能消化这话呢?”见约3:12。那些在更小的难题上跌倒的人,应该思想他们怎能跨越更大的难题。第二,“你们看到人子升天的时候,这要更令你们大大跌倒,因为那时我的身体更不能按照你们现在理解的那种世俗意义,被你们吃下;”惠比博士如此认为。或者第三,“当你们看见此事,或者从那些要看见此事的人那里听到此事的时候,肯定那时你们就要明白。你们以为当我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我是太放肆,因为你们议论的就是这话(约6:42);但是当你们看到我回到天上,你们还会如此认为吗?”如果祂升上,那么肯定祂降下,弗4:9-10。基督确实经常用这样的后来的证据指着自己说话,如约1:50-51;约2:14;太12:40;太26:64。让我们稍候片刻,直到神的奥秘事完成,那时我们就要发现,没有理由为着基督说的任何话跌倒。

[2.] 祂给他们一条通用的钥匙,打开这个以及所有这样比喻性的讲论,教导他们要按灵意解释这些讲论,而不是用实体的、属肉体的方式理解: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6:63。 正如天然的身体,感性的灵使之苏醒活过来,没有这灵,最滋养的食物也是无益的一样(身体若不被灵苏醒,赋予生机,给它食物又有何用呢),灵魂也是如此。第一,仅仅参加圣礼,除非有神的灵与它们一道动工,使用它们使灵魂苏醒,否则这就是无益的;神的话语和圣礼,如果有神的灵与它们一道动工,就像对于活人的食物一样,如果不是,它们就像给死人的食物。除非配得称颂的圣灵藉着基督的肉,这为罪所献的祭,以此苏醒我们的灵魂,把祂的死的强有力影响作用在我们身上,直到我们靠着祂的恩典,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否则就连基督的肉,这为罪所献的祭,对我们也是无用。第二,吃基督的肉,喝基督的血的这个教义,如果按字义理解,就是无益的,反而要带领我们进入错误和偏见;但是它属灵的意思、含义,要苏醒灵魂,使它活过来,充满活力;因为接着的这话就是这样意思:“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吃基督的肉!这话甚难,但在我到神面前来,在我抵挡罪,为将来作预备的这些事情上,相信基督为我死了,从这个教义中得出力量和安慰,这就是这话的灵和生命,这样加以解释,这就是一句甚好的话。人不喜欢基督的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误解了祂的话。一个比喻字义的含义对我们不会有造就,我们不会因此就更有智慧,但是属灵的含义是指教人的。第三,肉体是无益的 — 那些在肉体中的人(一些人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那些在属肉体的思想的权势之下的人,不会从基督的讲论中得益;但是叫人活着的乃是灵 — 那些有圣灵的人,那些属灵的人,是因着这些讲论苏醒过来,活过来;因为这讲论是ad modum recipientis — 对应着领受者思想的状态,被人领受。他们挑基督的话的毛病,而毛病是在他们自己身上;只是对于属肉体感觉的人的思想,属灵的事情才是无意义,无生机,属灵人的思想是享受这些事;见林前 2:14-15。

[3.] 祂向他们通告,祂认识他们,尽管他们自称是祂的门徒,祂却对他们不怀期望,约6:64-65。讲到基督和祂的教训的那先知的话(赛53:1)在此应验了,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基督在这里注意到了这两件事。

第一,他们不信祂所传的:“你们中间有人说要舍下一切跟从我,却是不信;”这就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来4:2。他们不相信祂是弥赛亚,否则他们就会认同祂传的教义,而不是与之争辩了,尽管当中有一些事是晦涩,难明白的。Oportet discentum credere — 刚刚开始学习的人一定要按他们老师的话看待事情。请留意,1. 在那些挂名基督徒中,有很多人是实在的不信之人。2. 假冒为善之人的不信,在向世人显露出来之前,在基督的眼前是赤露敞开的。祂从起头就知道跟从祂的众人当中谁是信的,那十二人当中谁是出卖祂的;祂从起头就知道,从他们认识,来跟从祂的起头就知道,他们热心最炽热的时候,谁像拿但业那样是真诚的(约1:47),但谁不是。在他们藉着明显的作为彼此分别出来之前,祂能真切地分别出谁信谁不信,谁的爱是伪装的,谁的爱是诚挚的。我们可以因此推断出,(1.) 那些长久以来作出看似真实的信仰认信的人,他们离道反教,这是他们一直在假冒为善的确凿证据,证明从起头他们就不信,但这不证明任何真正相信的人,有可能完全和最终离道反教:这样的叛逆不应被称作真圣徒的堕落,而是对假冒者的发现;见约壹 2:19。Stella cadens non stella fuit—坠落的星从来就不是一颗星。(2.) 知道人心,这是基督的特权。祂知道谁是不信,不过是假装认信,却继续留在祂的教会里,使用祂的蒙恩之道,承认祂的名,除非藉着他们自己的恶显明自己,否在在这世上就不显露出来;因为这就是祂有形教会组成的样子,显明的日子还没有到。但如果我们妄想要判断人的心,我们就是踏足基督的宝座,先于祂审判了。我们常常被人欺骗,发现有改变对他们感受的理由;但关于这一点,我们是肯定的,就是基督知道所有的人,祂是照真理审判。

第二,他们不信祂所传的,原因就是因为耶和华的膀臂没有向他们显露(约 6:65):“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这是指约6:44说的。因此基督不能不知道谁信谁不信,因为信心是神的恩赐和作为,祂父一切的恩赐和作为不能不为祂所知,因为它们都经过祂的手。在那里祂曾说过,若不是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祂这里来的;在这里祂说,“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这表明神通过赐给人恩典和力量,以及一颗到祂这里来的心,以此来吸引人,没有这些,人在堕落光景中道德是如此无能,以致他是不能来。

3. 我们在此看到他们于是最终背道离开基督: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约6:66。当我们容许对基督话语和作为责难的念头进入我们的思想,生出一种隐秘的不悦,愿意听要责备这些的暗示时,我们此时就是进入试探了;这就像开闸放水一样;这是回头看,若不是无限的怜悯拦阻,结果就会是退去;所以要Obsta principiis—小心起头,小心背道的起头。(1.) 在此看这些门徒的后退。他们中多有退去的,回到他们家里,家人中,工作中,这些是他们为了跟从祂曾经一度撇下的;退去,一人回到他的农场,另一人回到他的店铺;退去,就像俄珥巴,回到他们的本国,回到他们所拜的神那里,得 1:15。他们自己已经进入了基督的学校,但他们后退,不仅仅是逃学片刻,而是永远告假离开祂和祂的教训。请留意,基督的门徒背道离开祂,尽管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然而这已经如此常见,以致我们无需对此感到惊奇。在这里多有退去的。情况常常是这样,一些人退后的时候,很多人跟他们一道退后;疾病是会传染的。(2.) 这退去的情形:从此,从基督传这安慰人的教义,就是祂是生命的粮,那些凭信心以祂为粮吃下,就要靠祂活着的这教义时开始(人会以为这教训本应使他们更紧紧与祂贴近)— 从那时候起他们退下。请注意,人败坏和邪恶的心, 常常把那确实是最大安慰的事变成跌倒的缘由。基督预见他们会这样因祂说的跌倒,然而祂还是说了。那是基督不可置疑的话语和真理的,一定要被忠心传讲,不管谁会因此跌倒。人的性情一定要被降服在神的话语之下,而不是神的话语迁就人的性情。(3.) 他们背道的程度。他们不再和祂同行,不再回到祂那里,不再参与祂的服事。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神善道的滋味 的人,若是离弃道理 ,就很难叫他们从新懊悔了,来 6:4-6。

II. 这讲论对其他人来说是活的香气叫他们活。多有退去的,但感谢神,就在那时候,那十二个人紧跟着祂。尽管好些人的信心败坏了,然而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在此留意,

1. 基督向这十二个人提出的这情真意切的问题(约6:67):“你们也要去吗?”祂对那些退去的人什么也没有说。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们离去吧;那些祂从未拥有的人,他们离去,这对祂并不是重大的损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但祂抓住这个机会对那十二个人说话,为要坚固他们,通过试验他们的稳固,更坚定他们:“你们也要去吗?”(1.) “你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这由你们选择;如果你们离弃我,现在就是时候,现在如此多的人离开我:这是试探的时刻;如果你们要回去,现在就回去吧。”请注意,基督不会把任何人强留在祂身边,违背他们的意愿;祂的士兵是自愿的,不是受强迫的人。这十二个人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试验他们是多么喜爱基督和祂的教训,以致没有一人会后来说他们是被引诱来作门徒,如果要再来一次,他们也不会离去,祂在这里许他们有撤消的权利,任由他们自由决定;如书 24:15;得 1:15。(2.) “如果你们真的离去,你们就是风险自负。”如果他们任何一个人心里有任何秘密念头要离祂而去,祂是用这使人苏醒的问题,“你们也要去吗”来打消这念头。“不要以为你们像他们一样若即若离,可以像他们一样轻易离去。他们不像你们一样与我如此亲密,也没有从我这里领受如此多的眷顾;他们走了,但你们也要去吗?记住你们的为人,要说,不管其他人做什么,我们绝不离开。像我这样的人岂要逃跑呢?”尼 6:11。请注意,我们越与基督相近,我们与祂在一起越久,我们就已经越多承诺让自己服在祂之下,如果我们离弃祂,我们的罪就更大了。(3.) “我有理由认为你们不会走。你们要走吗?不会,我已经比那些人更紧紧抓住你们;我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来6:9),因为常与我同在的就是你们,”路22:28。当一些人离道反教,这令主耶稣忧伤,其他人坚忍,这是更荣耀祂,祂相应喜悦这事。基督和相信祂的人太互相了解对方,不会因着随便哪一件不快之事分开。

2. 彼得以其他人的名义,对这个问题所作的表明相信的回答,约6:68-69。基督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就像约书亚让以色列选择他们要事奉谁一样,为要从他们引出一个跟从祂的承诺,这有类似的效果。不然,我们定要事奉耶和华,彼得在一切场合总是其他人的出口,不是因为他比他们更得他主的耳听,而是因为他自己口舌更快;他说的,有时得到赞同,有时得到责备(太16:17,23)— 这是那些快快说话的人常有的事。在这里他说的话,好得令人羡慕;很有可能他说这话,是得到与他同作门徒之人的指示和明明白白的认同;至少他明白他们的心意,把他们所有人的意思都说出来了,没有不包括犹大,因为我们一定要往最好的方面想。

(1.)这是一个要跟从基督的美好决心,如此表达出来,说明他们一点也没有想过要离祂而去:“我们还归从谁呢?离开祢,这是愚昧的,除非我们知道哪里可以使我们更得益;不,主啊,我们太喜欢我们的选择,不愿改变。”留意,那些离开基督的人,要是思想他们要去到谁那里,除在祂里面,他们是否能期望在任何别的地方得到安息和平安,这就好了。见诗73:27-28;何 2:9。“我们要去哪里呢?我们要讨好世界吗?它肯定要欺骗我们。我们要回到罪中吗?它肯定要毁灭我们。我们要离开活水的源头,去得不能存水的池子吗?”门徒决心继续他们对生命和幸福的追求,要得着一位带领他们追求的向导,要紧紧跟从基督作他们的向导,因为他们绝不能有一位更好的向导。“我们要去到异教的哲学家那里,成为他们的门徒吗?他们的心思变为虚妄,自称他们在其它事情上有智慧,在信仰上成了愚昧人。我们要去到文士和法利赛人那里,坐在他们的脚前吗?他们用遗传废了神的诫命,能给我们什么好处呢?我们要去摩西那里吗?他要把我们送回再到祢这里来。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找到幸福之路,这道路必然就是跟从祢。”留意,基督神圣的信仰和其它制度比较时,显为有极大的优势,因为那时人要看到它是何等超越它们一切。让那些挑剔这信仰的人,找到一个更好的才离开。我们一定要得着一位是神的教师,我们可以找到有比基督更好的吗?我们不能没有从神而来的启示,如果圣经不是这样的启示,我们还要去哪里找呢?

(2.) 这里是这个决心一个很好的理由。这不是一种盲目之爱的轻率决心,而是周密考虑的结果。门徒决心绝不离开基督,

[1.]因为他们靠着祂,认定他们要得到的好处:“祢有永生之道。”他们自己并不完全理解基督的讲论,因为十字架的教训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个谜;但大体上他们满足于祂有永生之道,这就是,第一,祂教训的话指出通向永生的道路,把这摆在我们面前,引导我们该做什么,使我们能承受永生。第二,祂的决定的话语必然要赐人永生。祂有永生之道,这和祂有能力将永生赐给父所赐给祂的人是一样的,约17:2。祂在前面的讲论中保证要赐跟从祂的人永生;这些门徒紧紧抓住这清楚的话,所以决心要跟从祂,而其他人忽视这一点,紧紧抓住那甚难的话,所以将祂离弃。尽管我们不能解释基督教训中的每一个奥秘,每一个难明的地方,然而我们知道,在总体上,这是永生之道,所以生死也一定要为了它;因为我们若弃绝基督,我们就是弃绝我们自己的怜悯了。

[2.] 因为他们有对祂的确信(约 6:69):“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祢是神的圣者。”如果祂是那所应许的弥赛亚,祂就必然引进永义(但9:24),因此有永生之道,因为义作王叫人得永生,罗5:21。请留意,第一,他们相信的教义:这位耶稣是神向列祖应许,他们盼望的弥赛亚,祂不是仅仅一个人,而是永生神的儿子,是神曾经说,祢是我的儿子,诗2:7,的同一位。在受试探的时候,可以依靠我们首要的原则,坚持不放,这是好的;如果我们忠心坚持那不容争议的,我们就能更好在让人起疑心的争论问题上找到并持守真理。第二,他们信心的程度:这信心上升到完全的确信:“我们知道。” 我们已经藉着经历知道;这是最好的认识。我们应该在其他人的摇摆不定的时候,以此为契机更得建立,在这眼前的真理方面更应如此。当我们对基督的福音有如此坚定的信心,以致可以放胆把我们的灵魂交托其上,知道我们所信的是谁,这时,只有到这时,我们才愿意为此放胆交出其余的一切。

3. 我们的主耶稣对彼得这回答说的令人深思的话(约6:70-71):“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福音书作者告诉我们祂是指什么: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犹大说的。彼得已经代表他们所有人,说他们要对他们的主忠心。在这里基督不是责备他对人所怀的善意(往最好的想,这总是好的),而是暗中纠正他的信心。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太过确信。神认识那些属于祂的人,但我们不认识。在此留意,(1.) 假冒为善的人,出卖基督的人不比魔鬼好得到哪里。犹大不仅身上有一个魔鬼,他还是一个魔鬼。你们当中有一个是好说谗言的人,diabolos这个词有时是这个意思(提后 3:3);很有可能犹大向祭司长出卖他的主时,向他们说祂是一个恶人,证明他出卖祂是正确的。但我宁可按着我们看到的理解:他是一个魔鬼,一个取了人的肉身的魔鬼,一个堕落的使徒,就像一位堕落的天使一样是魔鬼。他是撒但,拦阻的,是基督的敌人。他是亚巴顿,是亚玻伦,是沉沦之子。他属他的父魔鬼,像该隐一样,行他的私欲,遵循他的利益,约壹3:12。那些身体被魔鬼占有的人,圣经从来不称他们是魔鬼(他们被称为是被鬼附,但不是魔鬼);但撒但进了他的心的犹大,圣经称他是魔鬼。(2.) 很多看似圣徒的人,其实是魔鬼。犹大和其他使徒一样外面看起来很好,他的恶毒,就像蛇的恶毒一样,是被一层漂亮的皮肤覆盖。他赶鬼,好像是与魔鬼国度为敌,然而至始至终自己却是一个魔鬼。他不仅很快就要成为一个魔鬼,而且他现在就是。这真稀奇,让人感到十分奇怪;基督是带着惊奇说这番话的:“我不是……吗?”基督教信仰竟被当作魔鬼崇拜的幌子,这真令人难过,让人哀叹。(3.) 假冒为善之人的伪装,不管是如何蒙蔽人,欺骗他们,却骗不过基督,因为祂穿透一切的眼目看穿这些伪装。祂能称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为魔鬼,就像那位先知向化装来找他的耶罗波安的妻子开口说话一样(王上14:6):“耶罗波安的妻,进来吧。”基督身为神的看见远比任何双准星更好,能看到灵。(4.)有一些人被基督拣选进行特别的服事,却向祂显为是虚谎之人:“我已经拣选你作 使徒,”因为圣经明明白白地说,犹大不是蒙拣选得永生(约13:18),然而你们当中有一个是魔鬼。留意,在教会中晋升到尊贵和可信的位置,这不是有得救恩典的必然证据。我们不是奉祢的名传道吗?(5.) 在天堂的这一边,在最精华的人群中,遇上败坏之人,这并非什么新奇的事。这十二个人蒙拣选与一位道成肉身的神亲密来往,这是人曾蒙拣选能得到的极大的尊荣与特权,但其中一位是成了肉身的魔鬼。这位记载历史的作者强调这一点,就是犹大是如此得到尊贵、卓著的十二门徒中的一位。让我们不要因为他们其中一位是魔鬼,就不承认他们,把他们赶出教会,也不要因为他们其中一位是骗子,是假冒为善的人,就说他们所有人都是如此;让那些是这样的人,而不是那些在这般人未被发现时与他们在一起的人受责备。在不洁之物不能进入的那幔子内有一群人,是长子的教会,在当中是没有假弟兄的。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