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约翰福音 11
120626【译】何叶-【校】陈传道
第11章
章节大纲
第1-6节 拉撒路病了。 第7-10节 基督要再去犹太。 第11-16节 拉撒路的死。 第17-32节 基督到了伯大尼。 第33-46节 基督复活了拉撒路。 第47-53节 法利赛人商议谋害耶稣。 第54-57节 犹太人寻找耶稣。
第1-6节
基督所爱的人病了,这也是正常的;肉体的疾病能矫治人的堕落,也试验神的子民的美德。基督的到来不是为了保守祂的子民脱离这些愁苦,而是为了拯救他们脱离罪恶以及将来上帝的震怒;然而,生病或苦难时,我们应当像需要亲朋一样呼求我们的主。愿我们能对此体会上帝在这些表象背后的美意,这一切全都为着荣耀神:病痛、损失、失望,都是如此;当神得着荣耀时,我们就得着了满足。耶稣爱马大和她妹妹,也爱拉撒路。这一家子满得主的爱和平安;耶稣所爱的人都是最喜乐的人,而他们也正是爱耶稣的人。哎,即便在小家庭里,这中例子也该是罕见的。神其实一直预备着慈爱的心意,即便在看似耽延的时候。所以,当肉体的或灵魂的,普众的或个人的解救之工处于耽延,请耐心等候,救恩必定会来,只是要等到最合宜的时候。
第7-10节
基督从不领子民进入危险境地,却会在危险中与众共进退。我们总是倾向于觉得自己对主很热情,其实我们只热衷于自身的财富、名誉、安逸和平安;因此我们有必要审查自己的操守。我们在世的日子会被延长,直到我们的做工结束,直到我们的见证完成。按神话语所说的,按神旨意确定的,当人在履行职责时就会享有安慰和满足。基督,不论去到何处,都与我们随时同行;我们若愿意跟随祂的脚步,也当如此行。如果一个人顺着自己的心思意念行事,循着尘世的航向走行,如果他喜爱自己属世的逻辑胜于顾念神的旨意和荣耀,那么,他就会堕入诱惑和网罗里。他跌倒是因为在他里面没有亮光;而我们里面的光是指引我们道德行为的,不是叫我们顺着天然本性行事。
第11-16节
既然我们对末日复活胸有成竹,那么,对于死后得着永生的复活我们为何不能满怀信心盼望、把褪掉躯壳死亡当做脱衣睡觉一样容易呢?对真正的基督徒而言,死亡只不过是睡着了,放下在世的辛劳,安然休息。不但如此,这里的死亡比入睡更幸福,因为入睡只是暂时的歇息,而死亡却是尘世中沉溺和艰苦的终结。门徒们当时认为基督没必要去拉撒路那儿,暴露主自己和大家。就是这样的啊,如果一份正当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此过程中危险重重,我们常常就会盼着由别人去完成。但是,请注意,当基督将拉撒路从坟墓中复活,很多人便因而信赖了祂;就是这很多的作为使得那些人所信的真理得以完全的啊。让我们就到基督吧;死亡不能隔绝基督的爱,也不能阻挡我们听令主的呼召。向多马学习吧,在艰难的岁月里,基督徒们务要彼此鼓励。既然主耶稣甘为我们献出生命,那么,不论何时神要我们死,我们也必当心甘情愿就义。
第17-32节
有一间房子,里面装着对神的畏惧,其上停着神的赐福;尽管它被设计成充满忧伤的房子。恩典会保守心灵远离悲伤,却不会远离这房子。当神凭借恩典和旨意,通过怜悯和安慰向我们前来,我们应该,像马大那样,用信心和盼望以及祷告迎上去拜祂。当马大迎接耶稣,马利亚仍旧坐在屋里;如此性情从前曾对她极为有益,使得她伏在基督的脚前静听主的话语;但是,当灾难来临时,也正是这同一性情导致她难受不堪。我们须凭智慧防备如此性情啊,要善用我们天性中的优点。当我们无知该对什么特别寻求或期盼时,请让我们把自己交托给上帝;请由上帝来成就祂的旨意。为了增强马大的盼望,我们的主宣告说自己就是复活和生命。我们的主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复活,包括源头、实体、初熟的果子,以及复活的意义。经历死亡后,蒙赎的灵魂活在喜乐中;而复活之后,身体与灵魂都将永远摆脱罪恶。在我们熟读熟听基督讲论另一个世界的种种伟大时,我们要俯伏思量,我们真的相信这一真理吗?如果我们像我们应该相信那样相信永生的事实,眼目下的苦与甜便不能像现在这样让我们刻骨铭心。当我们的主基督来了,祂会呼召我们。祂从祂的话语和命令中来,用祂的话语和法令要求我们,要求我们遵循祂的话语和法令,要求我们就到祂。所以,那些,在平安中伏在基督脚前聆听主的教训的,可以满得安慰;那些,在困境中俯伏在主的脚前聆听主的教训的,也可以饱享恩典。
第33-46节
基督对这些遭受苦难的朋友所怀的温慈的同情,透过祂心灵深处的忧虑表现了出来。信徒们的一切愁苦,主都是一同承受的。祂对大家的怜爱,在祂对已故友人生还时的亲切慰问中毕现无余。祂道成肉身,成了血肉之躯,一颦一笑都与人的儿子无异。这些在祂的流泪中体现无遗。祂是忧患之子,熟知哀痛。同情的眼泪恰似基督的悲悯。但是,很多人听闻伤心故事后表面落泪,其实质却是铁石心肠,反倒认为自己感情丰富而引以为豪,对此,基督从未给予过认可。从迷乱的欢笑中全身而退,安慰人之困苦,这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主耶稣为我们做了表率。况且,我们所有的疾病愁苦,我们的主无不体恤。当石头挪移,当偏见不再,当万难都被克服,时进到内心的路也就铺成了,这便是高举灵魂达到圣洁生活的妙招。我们若遵行基督的话,仰赖祂的能力和诚实,我们就会看见上帝的荣耀,并会因这看见而喜乐不已。我们的主耶稣已经以己为例告诉了我们在祷告中要呼求父神,要恭敬谦卑、虔诚无畏地,像孩子亲热自己的父亲一样去亲近神。祂公然地,双目炯炯、掷地有声,在神面前慷慨陈词,令众人信服是神差遣祂这独子来的世界。祂本来可以默然无声地运行能力和旨意以及圣灵不可见的作为来医治拉撒路,但祂却大张旗鼓地行了。这就是福音呼召的一个模型,死的灵魂借此从罪的墓穴里被拯救提升:在末日,天使长一声吹号,尘土中睡着的人都将醒来,被传唤到至高的审判长面前。基督所复活之人在罪的墓穴与这世界中是没有安身之处;他们必须前行。拉撒路彻底重生了,不仅重获了生命,也拥有了健康。罪恶的人不能自我复苏灵魂,但可以运用恩典;信徒不能自我圣化,但可以将每一份重担阻挠卸下交托。同样地,我们不能转变我们的亲朋,但我们要引导他们、警戒他们,也要邀请他们。
第47-53节
再没有能比这里所记载的更透彻地洞悉人内心处的愚昧狂野,以及对神冥顽不灵的敌视的了。口里所预言的话,却非心中美德之道义的清楚见证,悲哉。我们企图通过犯罪逃脱灾难,我们采取最有效的程序提升地位;正如那些以反对基督的国度妄想掠夺属世利益的人所做的一样。如此下去,对恶者的惧怕必将向他们袭来。他们必然朝基督聚集,以基督为统治者和庇护所,这才是灵魂的彻底改变;而基督的死就为了成就这事。主以死买赎了他们,赐圣灵给他们:祂在受死中对信徒们的爱必然将他们紧紧绑在一起。
第54-57节
在逾越节前,我们应当重新悔改。很多人自愿受洗,凭信仰操练,远比附近的居民更虔诚,在逾越节前花时间来了耶路撒冷。我们若盼望见着上帝,就必须郑重其事地做准备。人的任何策略总不能更改神的旨意:当假冒伪善者以政体和驳斥自我取悦,当世俗之人为自我的筹划趋之若鹜时,耶稣却为自己的荣耀和对子民的救赎而预备一切,毫不动摇。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470083&PostID=45877189
全本
约翰福音11章
我们在本章看到基督在接近死前所行那件著名神迹的记载,就是让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这件事只有这位福音书作者才记载了下来;因为其他三位福音书作者是让自己专注于基督在祂最经常居住的加利利所做的事,在受难周之前极少把他们的记载放在耶路撒冷;而在这方面,约翰的回忆主要是讲述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所以这一段是为他的笔保留的。一些人认为,其他福音书作者写作时,拉撒路还活着,所以在此时,他应该已经去世之前记载此事,这既不与他的安全,也不与他谦卑不愿记录此事的情况吻合。对它的记载比对基督所行的任何其它神迹的记载更详细,这不仅是因为它的许多详情非常具有启发性,这神迹本身是如此极大的证据,证明基督的使命,还是因为它是那将要成为一切证据中至高无上的那一件,就是基督祂自己的复活的一个凭据。在此有,I. 传到我们主耶稣那里关于拉撒路病了的消息,祂是怎样对待这消息的,1-16节。II. 当祂听到他的死讯,祂探访他的亲人,她们对这探访的接待,17-32节。III. 所行的让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神迹,33-44节。IV. 这神迹对其他人带来的影响,45-57节。
约11:1-16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姐姐马大的村庄。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祂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祢所爱的人病了。”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祢,祢还往那里去吗?”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多马,又称为低士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祂同死吧。”
我们在这些经文中看到,
I. 对这故事中主要涉及各方的具体叙述,约11:1-2。 1. 他们住在伯大尼,一个离耶路撒冷不远的村庄,基督上去过节时通常住在那里。它在这里被称作是马利亚和马大的村庄 ,就是说,她们居住的村庄,就像伯赛大被称作是安得烈和彼得的城一样,约1:44。因为我看不到有理由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马大和马利亚是这村庄的主人,其他人是她们的佃户。2. 有一位兄弟叫拉撒路;他的希伯来文名字很有可能是以利亚撒,这名字被简略,加上一个希腊文词尾,就变成了拉撒路。我们的救主可能是预料到有这一件事,而在那故事中用了拉撒路这个名字,在那故事当中,祂的目的是要表明义人死后马上在亚伯拉罕怀里蒙福的光景,路16:22。3. 有两姊妹,马大和马利亚,她们看起来是持家的人,管理家庭事务,而拉撒路可能是过着一种隐退的生活,让自己专注于学习和默想。这是一个正派、幸福、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家庭,一个基督大大与之交往的家庭,然而在当中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妻子(因为看不出有任何这样的迹象),而是由一位弟兄掌管,他的姐姐和睦同住。4. 两姊妹中其中一位被特别描述为是那用香膏抹主的马利亚,约11:2。一些人认为她是那位我们在路7:37-38看到的妇人,她曾经是一个罪人,一个坏女人。我倒是认为这指的是这位福音书作者所讲的膏基督的那件事(约12:3);因为其他福音书作者确实没有指这一件事是另外一件事,但约翰经常在他写的福音书中一个地方指着另外一件事说话。敬虔和敬拜的非同平常之举,不仅要蒙祂悦纳,还要在教会中得到赞誉,太26:13。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我们所爱的人患病,这是我们的痛苦。我们朋友越多,我们就越经常因同情而受痛苦;他们对我们越亲爱,这痛苦就越大。我们安慰的加增不过就是我们忧虑和苦难的加增。
II. 那传给我们主耶稣,关于拉撒路病了的消息,约11:3。他的姊妹知道耶稣在哪里,在约旦河外很远的地方,她们派一位特别的信使到祂那里去,告诉祂她们家所受的苦,在这件事当中她们显明了,1. 她们对兄弟的爱和关切。尽管可能他的产业在他死后要归给她们,然而她们却热切希望他活下去,正如她们应当希望的那样。现在他病了的时候,她们显出对他的爱,因为弟兄为患难而生 ,姊妹也是如此。正如我们的朋友喜乐时,我们一定要与他们同乐,我们的朋友哭泣,我们也一定要与他们同哭。 2. 她们对主耶稣的看法,她们愿意把她们一切的忧虑让祂知道,就像耶弗他一样,把她们一切的话说给祂听。虽然神知道我们一切的缺乏、忧伤和挂虑,祂却要从我们这里知道这一切,并因我们把这些陈明在祂面前而得尊崇。她们传递的信息非常简短,不是祈求,更不是命令或强迫,只是把情况讲明,带着一种有力恳求的温柔提示,“主啊,祢所爱的人病了。”她们不是说, 我们所爱的,而是说,祢所爱的。我们在祷告中得到的最大鼓励是从神祂自己那里,从祂的恩典那里得来的。她们不是说,主,看啊,他爱祢,而是祢爱他;因为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这就是爱了。我们对祂的爱是不值一提的,但祂对我们的爱是永远也说不够的。请注意,(1.) 在主耶稣的朋友和跟从者当中,有一些人是祂特别爱,超过爱别人的。在十二门徒当中,有一个是耶稣所爱的。(2.) 基督所爱的人生病,这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万事都同样临到所有人身上。身体方面的疾病纠正神百姓的败坏,试验他们的美德。(3.) 我们病了的时候,我们身边有为我们祷告的人,这对我们是极大的安慰。(4.) 我们为那些病了的人祷告,如果我们有根据指望他们是基督所爱的人,我们的祷告就大得鼓励;我们有理由去爱那些我们有理由认为基督爱他们、看顾他们的人,并为他们祷告。
III. 关于基督如何接受带给祂、关于祂的朋友病了的消息的叙述。
1. 祂预言这件事,以及病的结果,可能派专差把这预言作口信急送给拉撒路的姊妹,作为在祂拖延到她们这里来的时候对她们的支持。祂预言两件事:—
(1.) “这病不至于死。”这病是致命的,证明是不治的,无疑拉撒路确实是死了四天。但是,[1.]那并不是这病被派来要作成的差事;不像通常的情形,这病来不是传召人进坟墓,而是在当中有一个进一步的目的。要是它真是被派来作成这差事,他从死里复活就要挫败这企图了。[2.] 那不是这病的最终结果。他死了,然而可以说他没有死,因为factum non dicitur quod non perseverat—那没有永远成的事,不能说是成了。死是永远告别这个世界;这世界是我们不再回转走在其中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这病不至于死 。坟墓是拉撒路永远的家,他直到永远的家。就这样基督讲到祂要使之复生的小姑娘,“她不是死了。”好人的病不管如何严重,是不至于死,因为它不是至于永死。身体向这个世界死,是灵魂向另外一个世界生;当我们或我们的朋友病了的时候,有康复的盼望,这会给我们主要的支持,但对于这盼望,我们可能会失望落空;所以在我们不可能失望落空的事情上建造,这就是我们的智慧了;如果人是属基督的,就让最糟糕的来得淋漓尽致吧,他们不可能受第二次死的害,那么第一次的死也不能伤害他们过甚。
(2.) “乃是为神的荣耀,”可以有一个机会,显明神荣耀的大能。圣徒受苦,目的是为神的荣耀,使神有机会向他们表明眷顾;因为最甘甜的怜悯,最有果效的怜悯,是那些由苦难引发生出的怜悯。让这使我们顺从神护理最难明的安排,它们都是为了神的荣耀,这疾病,这损失,或这失望都是如此;如果神得荣耀,我们就当心满意足,利10:3。这是为神的荣耀,因为这“ 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因为这给祂行那充满荣耀的神迹的机会,使他从死里复活。就像之前,那人生来瞎眼,让基督可以得医治他的荣耀(约9:3),同样拉撒路必须要病和死,使基督得荣耀,显明是生命的主。让这安慰那些为基督所爱的人,在他们一切苦难之中,这些苦难的目的都是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祂的智慧、能力和良善,在支持和解救他们的事情上得荣耀;见林后12:9-10。
2. 祂推迟探望祂的病人,约11:5-6。她们已经恳求,“主啊,祢所爱的人病了,”这恳求得接纳(约11:5):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就这样信心的主张在天庭得到认可。在这里人可能会认为事情接着会是这样,祂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尽祂所能急忙往他那里去;如果祂爱她们,现在就是时候急忙往她们那里去,以此表明这爱,因为祂知道她们在耐心等候祂。但是祂采用了相反的方法来表明祂的爱:圣经不是说祂爱她们却拖延;而是说祂爱她们所以拖延;当祂听见祂的朋友病了,祂不是快快到他那里去,而是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1.) 祂 爱她们,就是说,对马大和马利亚,对她们的智慧和美德评价甚高,超过祂门徒中的其他人,所以祂延迟到她们那里,好使祂可以试验她们,使她们所受的试验最终可以得着称赞和荣耀。(2.) 祂爱她们,就是说,祂定意为她们作某样重大和非比寻常之事,为安慰她们行如此一件神迹,是祂从未为祂任何一位朋友行过的;所以祂推迟到她们那里去,让拉撒路可以在祂来之前死并埋葬。如果基督马上来,并且医治好拉撒路的病,祂所行的不过就像为许多人行的;如果祂在他刚刚死去的时候让他从死里复活,祂所行的不过就像为一些人行的;但是推迟祂的解救如此之久,祂就有一个机会,为他行的超过为任何人行的。请留意,即使在看似延误的事情上,神也有恩惠的计划,赛54:7-8;赛49:14,等等。基督在伯大尼的朋友没有被祂忘掉,虽然当祂听到她们的困苦,祂并没有急忙往她们那里去。当拯救的工作,无论是在现世还是在属灵方面,在集体还是个人方面停留不动,这只不过是暂时停下,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IV. 祂准备前往探访在伯大尼的朋友时与门徒的谈话,约11:7-16。这谈话如此极其无拘无束和亲密,以致它表明基督所说的,“我乃称你们为朋友。”祂谈论了两件事 — 祂自己的危险和拉撒路的死。
1. 祂去到犹大,自己要遇到的危险,约11:7-10。
(1.) 在这里基督告知祂的门徒,祂去到犹大,往耶路撒冷去的目的。祂的门徒是知道祂意图的人,对于他们,祂这样说(约11:7),“我们再往犹太去吧,虽然犹大的那些人不配这样的眷顾。”就这样基督对那些已经常常拒绝祂的人再发温柔的怜悯。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1.] 对祂在伯大尼的朋友行善的目的,对于她们的受苦,以及这一切恶化的光景,祂是非常清楚,尽管她们没有再送信给祂;因为尽管在身外,祂却是在灵里与她们同在。当祂知道她们被带到最后情急的时候,兄弟和姊妹已经彼此最后告别的时候,祂说:“现在让我们去犹大吧。”当可怜他们的时候,日期已经到了的时候,基督必起来怜恤祂的百姓;最糟糕的时候通常就是定下的日期 — 当我们指望失去了,我们灭绝净尽了;那时祂要开坟墓,我们就知道祂是耶和华,结37:11,13。在苦难的深渊,让这一点,就是人的绝境就是神的机会,耶和华以勒,就因此保守我们不至落入绝望的深渊。或者,[2.] 对门徒勇气的试验,他们是否愿意冒险跟祂到那里去,在那里他们在如此最近的时候受到人企图夺去他们主人性命这件事的惊吓,他们把这件事看作也是企图夺走他们的性命。到犹大去,最近这对他们来说变得太过刺激,这样说就是对他们的试验。但基督不是说:“你们往犹大去吧,我要留下在这里躲避;”不,而是“我们往犹大去吧。”请注意,基督从来不把祂的百姓带进任何危险,而是在危险中陪伴他们,即使在他们行过死荫的幽谷时也与他们同在。
(2.) 他们反对这次的行程(约11:8):“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祢,祢还往那里去吗?”在这里,[1.]他们提醒祂不久前祂在那里遭遇的危险。基督的门徒容易过于他们的主所看的,把受苦看得比实际更严重,想起受伤害的事,记得更久。祂忍受了那对祂的得罪,这件事过去了,被忘掉了,但是祂的门徒不能把它忘怀:近来,不是的 —现在,仿佛这件事就发生在今天,他们要拿石头打祢。尽管这是至少两个月之前的事,对这惊吓的回忆在他们脑海里还是像新近的一样。[2.] 他们惊奇祂要还往那里去。“你要与那些已经把祢从他们的疆界驱逐出去的人在一起,以此恩待他们吗?”基督饶恕过犯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祢要把自己暴露在一群如此对祢发狂怒的人当中吗?你还往那里去吗?往祢在那里受到如此恶待的地方去吗?”在此他们表现出对他们的主极大的关心,就像彼得说主阿,万不可如此的时候一样;要是基督打算摆脱受苦,祂并不需要朋友劝祂如此行,但祂已经向主开口,祂不愿、不能回头。然而,虽然门徒显出对祂安全的关注,他们与此同时显出,第一,对祂能力的不信;仿佛祂现在不能像从前一样,保证祂自己和他们的安全。祂的手臂缩短了吗?在我们为基督教会和国度的利益挂心时,我们却是一定要安稳满足于主耶稣的智慧和能力,祂知道如何在一群狼当中保护群羊。第二,对自己受苦的秘密惧怕;因为如果祂受苦,他们就肯定他们也要受苦。当我们个人利益碰巧与公众利益同路而行时,我们很容易以为自己是在为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热心,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为我们的财富、名望、舒适与安全大发热心,是以求基督的事为幌子在求自己的事;所以我们需要分辨我们的动因。
(3.) 基督对这反对的回答(约11:9-10):“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犹太人把每一天分成十二个小时,按照日子延长或缩短他们的小时,所以对他们来说一个小时是日出日落之间时间的十二分之一;一些人如此认为。或者,他们所处的位置比我们要靠南方近得多,他们的白日和我们的不一样,有几乎十二小时长。神的护理赋予了我们白日来做工,分配它的时间足够做工;全年计算,每个国家都有同样多的白日和黑夜,加上微明的时候时间就更多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白日;这白日被分成不同的时期、光景和机遇,按神指定的,就像被分成或短或长的小时;思想到这一点,这应使我们不仅在生命的工作方面非常忙碌(如果白日有十二小时,每一个小时都应该用尽责充满,没有一个小时应该被浪费掉),但也要使我们非常坦然面对生命的危险;我们的日子要长久,一直到我们的工作做完,我们的见证完成为止。基督就是把这一点应用在祂的情形当中,表明祂为什么一定要往犹大去,因为祂得到要去的清楚呼召。为阐述这一点,[1.] 祂让人看到,当一个人按照神的话语普遍命令,神的护理具体决定的那样持守在尽责的道中,他心里得到的安慰与满足:“ 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尽责,思想他的责任,把神的旨意放在他面前,作为他的守则,平等看待神一切的诫命,他自己心中就不会犹豫,而要行正直路,步步安稳,带着一种圣洁的信心。就如在白日走路的人不至跌倒,而是稳固欢喜行在他的路中,“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藉着这光看见他前面的道路;同样一个好人,没有任何出于对枝节安全的考虑或险恶的动机,依靠神的话语作他的原则,看神的荣耀是他的目的,因为他看见那两个大光,定睛在它们上面;就这样,在他的一切疑惑当中,他得着一位忠心的向导,在他一切危险当中,他得着一位大有能力的护卫,,加6:4;诗119:6。基督无论走到何处,都是在白日走路,如果我们要跟随祂的脚踪,我们也当如此。[2.] 祂让人看到,一个不是按照这原则行的人,他所落在当中的痛苦和危险(约11:10):“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行在他心意的道中,按他眼见的行事,按照这世界的道路,— 如果他咨询他自己属血气的想法,超过寻求神的旨意和荣耀, — 他就落入试探与网罗,要大大不安和惊恐忧虑,因着一片树叶摇动而颤抖,无人追赶却逃跑;而一位正直人嗤笑短枪飕的响声,万人入侵也坚立不惧怕。见赛33:14-16,他跌倒,“因为他没有光,”因为我们里面的光对于我们道德行动而言,就如我们身边的光对我们自然的行动而言一样。他里面没有一个正确的原则,他不真诚,他的眼目满是邪恶。就这样基督不仅证明祂往犹大去是有理,还鼓励祂的门徒与祂一道去,不惧邪恶。
2. 在这里基督和门徒之间谈论拉撒路的死,约11:11-16,在当中我们看到,
(1.) 基督告知门徒拉撒路的死,表明祂往犹大去,要做的就是看顾他,约11:11。祂预备了门徒在这一次往敌人领地作危险行军后,接着告诉他们,
[1.] 拉撒路的死讯这明确的情报,尽管祂没有收到关于此事的通知:“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请看在这里基督是怎样称呼一位信徒,怎样说到一位信徒的死的。
首先,祂称一位信徒作祂的朋友:“我们的朋友拉撒路”。请注意,1. 基督和信徒之间存在着一种友情的盟约,以及随着这约的一种友好感情和相交,我们的主耶稣要承认这一点,不以此为耻。正直人为祂所亲密。2. 基督乐意承认是祂朋友的人,祂所有的门徒都应当以他们为他们的朋友。基督说拉撒路是他们共同的朋友:“我们的朋友。”3. 死本身不能破坏基督和一位信徒之间友情的联结。拉撒路死了,然而他还是我们的朋友。
第二,祂称一位信徒的死为一场睡觉:“他睡了。”用这样的名称称呼死,这是好的,因为这要让死对我们来说变得更熟悉,不那么可怕。拉撒路的死在一种独有的意义上是一场睡觉,就像睚鲁的女儿的死一样,因为他要快快复活;因为我们肯定要在末日复活,死难道会带来很大不同吗?复活得永生的信心盼望为什么不应当使我们从容脱下身体去死,好像我们脱下衣服去睡觉一样呢?一位好基督徒,死的时候不过是睡了:他是歇了昨日的工,为着下一个早晨让自己重新得力。不,死在这方面胜过睡觉,即睡觉只不过是我们忧虑劳苦的括号,但死是我们忧虑劳苦的句号。灵魂不死,而是变得更加活跃;但身体睡觉,不再有任何动荡,不再有任何恐惧;不再骚动,不受打扰。对恶人来说坟墓是一座监狱,它的尸衣是羁押留待处决囚徒的桎梏;但对义人来说坟墓是一张床,它一切的束缚是一场安舒平静好觉的柔软束缚。尽管身体朽坏,但它要在早晨起来,仿佛从未见朽坏一般;这只不过是脱下我们的衣服,为着结婚那日、加冕那日将这衣服修补整理,到时我们必然要起来。见赛57:2;帖前4:14。希腊人把他们的坟墓叫作宿舍 — koimeteria。
[2.] 具体表明祂在拉撒路的死这件事上美好的计划:“我去叫醒他。”祂本可以留在原处却做成此事:祂曾从远处使一个快要死的人得到复原(约4:50),祂是能从远处让一个死人活过来;但祂要把这尊荣加在这神迹之上,在坟墓边行出这神迹:“我去叫醒他。”正如睡觉与死相似,一个人被叫,特别是按着自己的名字被叫,从睡觉中醒来,这是复活的象征(伯14:15):祢呼叫。基督一说了“我们的朋友睡了”,就马上加上一句,“我去叫醒他。”基督在什么时候告诉祂的百姓情况如何糟糕,祂也同时让他们知道祂能多轻易、多迅速纠正这情形。基督告诉祂的门徒,祂去犹大是要作成此事,这可以帮助他们除去与祂同去的恐惧;祂不是去圣殿执行一项公开的任务,而是私下到访,这不会如此大大把祂和他们暴露出来,这是向他们都要感谢的一家人行善。
(2.) 他们误解了这告知的意思,对此所说的错话(约11:12-13):他们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这表明,[1.] 他们对他们的朋友拉撒路的某种关心;他们希望他会康复;sothesetai —这一次他要得救免于死。很有可能他们因着信使带来关于他生病的消息,以为他患上的其中一样最威胁生命的症状就是无法休息,不能睡觉;现在他们听说他睡了,他们就得出结论,认为烧退了,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睡眠常常是人自身的药品,使人软弱疲倦的力量得到复原。死的睡觉确实如此;如果一位好基督徒这样睡了,他就必好了,比他在这地上更好。[2.] 更关心他们自己;因为在此他们暗示,现在基督没有必要到他那里去,让自己和他们都暴露在危险之中。“如果他睡了,他很快就会好了,我们就可以留在原地。”就这样我们愿意去盼望,神呼召我们去行的善工,若行的时候会有危险,这工可以自己做成,或者借他人之手做成。
(3.) 他们的这个错误被纠正过来(约11:13):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在此请看,[1.] 基督门徒的认识仍是多么迟钝。所以让我们不要把所有误解了基督一些话含义的人都定罪为异端分子。加重我们弟兄的错误,这是不好的;然而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如果他们记起旧约圣经是多么经常把死称作睡,他们就原本可以轻易防止出这个错。当基督用圣经上的话说话时,他们应该明白祂的意思。另外,他们的主走两三天的路,只是为了把一位朋友从自然的睡觉中叫醒(这是任何别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这听起来是很奇怪。我们可以肯定,基督决定要做的事,是某件重要和不平常的事,是一件值得祂亲自去做的工作。[2.] 福音书作者是多么认真纠正这个错误: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那些用人不明白的语言,或使用比喻说话的人,应该从中学习到要解释自己的意思,祷告求神让他们可以作解释,防止出错。
(4.) 耶稣对他们清楚直接宣告拉撒路的死讯,以及祂决心到伯大尼去,约11:14-15。[1.] 祂告诉他们拉撒路死了;祂之前朦胧说的话,祂现在是清楚地说,不用比喻:“拉撒路死了”,约11:14。基督知道祂圣民的死,因为这在祂眼中是极为宝贵(诗116:15),如果我们不思想这事,不把它放在心上,祂就不喜悦。请看基督是何等怜悯人的夫子,祂是何等屈尊俯就那些出错的人,用祂接下来的言行解释之前难懂的地方。[2.] 祂告诉他们祂推迟如此之久不去看他的原因:“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要是祂及时去到那里,祂是可以医治他的疾病,不让他死去的,这要大大安慰拉撒路的朋友,但这样祂的门徒除了他们已经经常看到的以外,就看不到关于祂大能的进一步证据,这样他们的信心就得不到增长;但现在祂去让他从死里复活,有很多之前不信祂的人就信祂(约11:45),同样祂可以行很多事,让那些信祂的人在信心方面不足的方面可以得完全,这是基督旨在要做的:“好叫你们相信。”[3.]祂决意现在去伯大尼,带祂的门徒与祂一起去:“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不是“让我们去他姊妹那里,去安慰她们”(这是我们最多能做到的),而是让我们往他那里去;因为基督能行奇事给死人看。死把我们和我们所有其他朋友隔绝,切断我们与他们的联系,却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也不能使我们脱离祂呼召的范围之外;正如祂要坚固祂与尘土所立的约,同样祂能到访尘土。“拉撒路死了”,但“ 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虽然那些说如果他睡了,就没有必要去了的人,也许会快快地说,如果他死了,去就没有意义了。
(5.)多马激励与他同作门徒的人欢喜跟随去做他们的主要做的事(约11:16):多马,又称为低士马。多马在希伯来文,低士马在希腊文中意思是一位双生子;圣经讲到利百加(创25:24)说她腹中是双子;所用的词是Thomim。有可能多马是一位双生子,他对那同作门徒的人说(基督如此肯定地说“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时,他们可能带着惧怕和担忧彼此对望),非常勇敢地说,“我们也去和祂同死吧”,和祂(他),就是,
[1.] 和拉撒路,他现在死了;一些人这样理解。拉撒路是基督和祂门徒亲爱的朋友,也许多马与他特别亲密。现在如果他死了,他就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因为第一,如果我们活下来,我们就不知道没有他怎么可以活下去。”很有可能拉撒路为他们做了很好的服事,为他们提供庇护的地方,为他们作供应,是当作他们的眼目;现在他不在了,他们就没有别人与他们同心,他说:“所以我们也和他一起死吧。”就这样我们有时候容易认为,我们的生命是被牵制在某些我们亲爱的人的生命里的:但神教导我们,当那些我们以为没有了他们我们就不能活的人死了,我们要靠祂自己活着,安心活着。但这并不是全部。第二,“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和他幸福地在一起。”他如此坚信死的另一边有一种福乐,因着他们自己所蒙的恩和拉撒路在这福中的份,他有如此的盼望,以致愿意他们去与他同死。死,与我们的基督徒朋友一起去到因他们被迁移到当中而变得丰富的那世界里,这要比留下来,留在一个因着他们离开而变得贫瘠的世界里要好。我们更多的朋友被迁到那里,把我们捆绑在这个世界上的绳索就越少,牵引我们的心到天上的绳索就越多。好人讲到死是多么高兴,仿佛死不过就是脱下衣服睡觉一般!
[2.] “让我们去与我们的主同死,祂现在因为冒险进入犹大,就把自己暴露在死亡之中;”我倒认为这是这里的意思。“如果祂去到危险当中,让我们按照领受的‘来跟从我’的命令,也去与祂共命运。”多马对犹太人反对基督的恶意,神对祂的旨意(他经常把这旨意告诉他们知道)如此了解,以致他现在准备要死,这就绝非是一个奇怪的想法。现在多马显明,第一,满有美德愿意与基督祂自己同死,这是出于对祂强烈的爱,尽管他的信心是软弱的,正如后来显明的那样,约14:5;约20:25。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得1:17。 第二,热心盼望去帮助与他同作门徒的人有同样的心志:“让我们去,全部人一起,与祂同死;如果他们拿石头扔祂,让他们也拿石头扔我们;谁愿意在这样一位主死后还活下来呢?”就这样,在艰难的时候基督徒应当彼此激励。我们可以彼此说, 我们也去和祂同死吧。请注意,想到主耶稣的死,这应当让我们愿意,不管神什么时候要我们死,我们都心甘情愿。
约11:17-32
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六里路。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为她们的兄弟安慰她们。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祂;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马大对耶稣说:“主啊,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祢无论向神求什么, 神也必赐给祢。”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祢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祂的地方。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祂,就俯伏在祂脚前,说:“主啊,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事情已定,基督要往犹大去,祂的门徒与祂一道去,他们专心上路;在路上有一些事情发生,其他福音书作者有记载,如医治耶利哥的那位瞎子,撒该的归正。我们在前往行善的道路中,绝不可认为是偏离了自己的道路;也不可如此专注一件善工,以致忽略了其它善工。
祂终于到了伯大尼附近,圣经说伯大尼离耶稣撒冷大概有六里路,约11:18。指出这一点,是表明这神迹实际是在耶路撒冷行的,所以算在它的份上。基督在加利利所行的神迹更多,但那些在耶路撒冷,或在耶路撒冷附近行的神迹是更夺目;在那里祂医治了一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另外一个生来瞎眼的人,让一个死了四天的人复活。基督来到伯大尼,请留意,
I. 祂发现祂的朋友们是在怎样的情形里。他最后一次与他们在一起时,很有可能祂离开他们,他们都安好,在健康和喜乐方面都好;但当我们离开我们的朋友,我们并不知道在再次相见之前,有何改变会临到我们或他们(尽管基督知道)。
1. 祂发现祂的朋友拉撒路在坟墓里,约11:17。祂来到村子附近时,很有可能路过属于村子的墓地,祂被邻舍,或者某些祂遇见的人告知,拉撒路已经埋葬四天了。一些人认为拉撒路是在信使到耶稣这里来,报告他病了的消息的那一日死的,就这样计算,祂在所居之地住了两天,路上用了两天。我倒是认为拉撒路正是在耶稣说,“我们的朋友睡了,他现在刚刚睡了”的时候死的,他死了和下葬之间的时间(在犹太人中间这段时间是很短的),以及他躺在坟墓里的四天,是这次旅程所用的时间;因为基督是公开行路,这从祂穿过耶利哥可以看得出来,祂住在撒该家,这花了一些时间。所应许的救恩,尽管总是确凿临到,却常常是慢慢临到。
2. 祂发现祂的朋友在悲伤中活着。马大和马利亚几乎完全因着她们兄弟的死被愁苦吞没,这在圣经说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安慰她们的地方可以看出。请注意,(1.) 一般来说,有死的地方就有送丧的人,那些对他们的亲属和睦友善,对他们所处的世代有贡献的人被接走时更是如此。死者的家被称作遭丧的家,传7:2。当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传12:5),或者单独坐下静默。我们在这里看到马大的家,一个有对神的敬畏的家,祂的祝福停留其上,然而却成了遭丧的家。恩典要使忧愁离开人的心(约14:1),而不是离开人的家。(2.) 有哀伤之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安慰的人,我们对哀伤中的人当尽的责任,就是与他们同哭,安慰他们;我们与他们同哭,这对他们来说是某种安慰。我们落在目前哀伤的感觉中,容易忘记那些要向我们施行安慰的事,所以需要人提醒我们。我们愁苦时得到提醒,这是蒙了怜悯;对那些愁苦的人,我们作提醒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犹太人的夫子非常强调这一点,责成他们的门徒留心去在死者下葬之后安慰哀伤的人。他们为她们的兄弟安慰她们,就是说,向她们说关于他的事,不仅讲到他留下的美名,还讲到他进入的那有福光景。当神把敬虔的家人和朋友从我们这里接走时,不管我们有什么理由自己受苦(我们被留下,惦记他们),却有理由因着那些人接受安慰(他们是在我们之前去到一种福中,在那里他们不需要我们)。犹太人探访马大和马利亚,这表明她们是出名的人,人看重她们;这也表明她们行事,是乐于帮助所有的人;所以尽管她们跟从基督,然而那些不尊重基督的人对她们却是有礼。在这当中也有神的一样护理作为,如此多的犹太人,很有可能是犹太人的妇女,要聚在一起来安慰哀伤的人,这使他们完全见证了这神迹,看到和基督相比,他们是何等可怜的安慰者。基督通常并不找人来见证祂的神迹,然而若只有亲属见证,这神迹必将遭人反对;所以神的旨意如此安排此事,让那些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为这神迹作他们的见证,让不信闭口不言。
II. 在这次见面中,祂和祂留下的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基督推迟祂的临到一段时间,这让祂的临到更被人接受,更受人欢迎;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祂的离开让祂的重返更显宝贵,祂的不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祂的同在。我们在这里看到,
1. 基督和马大见面。
(1.) 我们被告知她出去迎接祂,约11:20。[1.] 看来马大迫切盼望基督到来,切切等候。她要不是派送信的人出去,把祂一出现的消息告诉她,就是经常问道,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让第一个发现祂来到的人带着这喜讯跑到她那里去。不管情形如何,她在祂来到之前就听到祂来的消息。她等了很久,经常问道,祂上来了吗?得不到关于祂的消息就无法忍受;但长久盼望的终于来到。默示快要应验,并不虚谎。[2.] 当人把耶稣来了的好消息告诉马大时,她把一切抛开,出去迎接祂,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她抛开对来探访她的犹太人的一切礼节和致意,快快出去迎接耶稣。请留意,当神藉着祂的恩典和护理,在怜悯和安慰的道中临到我们时,我们应当凭着信心、盼望和祷告出去迎接祂。一些人认为马大出到村外迎接耶稣,为的是让祂知道家里有一些犹太人,他们并非祂的朋友,如果祂乐意,就可以离开他们。[3.] 马大出去迎接耶稣时,马利亚仍然坐在家里。一些人认为她没有收到这消息,坐在她的客厅里接待人到访吊唁,而忙于家务的马大早于她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许马大不愿告诉妹妹耶稣来了,渴望得着首先接待祂的尊荣。Sancta est prudentia clam fratribus clam parentibus ad Christum esse conferre — 神圣的精明引导我们到基督那里,父母兄弟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马多纳(Maldonat)论该章节。其他人认为马利亚确实听到耶稣来了,但如此被哀伤压制,以致不愿动身,而是选择沉浸在哀伤中,坐下沉思她受的苦,说道,我哀伤合乎理。把这记叙和路10:38的记叙作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两位姊妹性格的差异,每个人会受到的试探,以及各自的长处。马大天性活跃忙碌;她喜爱这里哪里都去,每件事都做;当她因此不仅为许多事挂虑、心里忙乱,还受阻不能敬拜时,这就成了她的网罗:但现在,在受苦的日子,这种活跃的性情帮助了她,使她心摆脱忧伤,让她快快去迎接基督,这样她就更早从祂那里领受了安慰。另一方面,马利亚的天性是喜爱沉思、内敛。在从前,当这性情把她带到基督的脚前听祂教训,使她脱离让马大心里忙乱的那些干扰来服事祂时,这对她有利;但现在在受苦的日子,这相同的性情成了她的网罗,让她难以控制她的忧伤,使她落入忧郁之中: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在这里请看,谨慎防备我们天性带来的试探,善用其长处,这就是我们何等大的智慧了。
(2.) 这里详细讲述了基督和马大之间的交谈。
[1.] 马大对基督说话,约11:21-22。
首先,她抱怨基督长时间不在和拖延。她说这话,不仅是出于对她兄弟之死的哀伤,还是出于对主看似没有爱心的不满: “主啊,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这里是,1. 信心的一些证据。她相信基督的能力,尽管她的兄弟病情非常严重,然而祂却能医治这病,本能够防止他死亡。她相信祂的同情,只要祂看到拉撒路病得如此厉害,他亲爱的家人都为他流泪,就会生出怜悯,阻止如此令人难过的破口,因为祂的怜悯不致断绝。但是,2. 这里有可悲的小信的例子。她的信心是真实的,但就像压伤的芦苇一样软弱,因为她说,“主啊,祢若早在这里”,这就限制了基督的能力;她本应知道基督能在远处医治,祂满有恩典的动工不受祂身体临在的限制。她也同样责备基督的智慧和爱心,当她们派人去找祂时,没有快快到她们那里去,仿佛祂没有计算好祂工作的时间,来得太迟,现在留在原处,不来更好;至于现在任何的帮助,她几乎连想也没有想。
其次,然而她用基督在天上的关系胜过一切的念头纠正和安慰自己;至少她因着责怪她的主、暗示祂来得太迟而责怪自己:“就是现在,我也知道,”尽管情况绝望,“祢无论向神求什么, 神也必赐给祢。”请留意,1.她的盼望是多么愿意。虽然她没有勇气求耶稣让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没有先例,有哪一个人死了如此久之后复活的,然而她像一位谦虚渴求的人一样,谦卑地把这情况交由主耶稣满有智慧与怜悯地考虑。当我们不知道具体求什么、期望什么时,让我们在广泛方面把自己交给神,让祂行祂看为是好的事。奥古斯丁论这节经文时说,Judicii tui est, non præsumptionis meæ—我把这交由祢决定,而不是交给我的自以为是。我们不晓得祷告求什么时,那位伟大代求的主知道为我们求什么,神总是听祂的代求,这要给我们安慰。2.她的信心是多么软弱。她本应说:“主,祢要行什么,祢就能行什么;”但她只是说,“祢要求什么,祢就能得着什么。”她已经忘记了子在祂自己有生命,祂用自己的能力行神迹。然而要鼓励我们的信心和盼望,我们就一定要想到这两点,哪一点也不能排除在外:就是基督在地上的主权,祂在天上的关系与代求。祂一手拿金权杖,另一手拿金香炉;祂的能力总是占优,祂的代求总是有效。
[2.] 基督回答马大的伤心话,对她说的安慰话(约11:23):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抱怨,回头看,带着遗憾思想基督不在,因为她认为,要是祂在,我的兄弟现在还会活着。我们很容易在这样的情形里因着幻想本来会发生的事,因而加添我们自己的愁苦。“要是用了这种方法,用了这位医生,我的朋友就不会死;”这是超过我们所能知道的:但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神的旨意成就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向祂顺服。基督指示马大,还有在她里面的我们,向前看,思想那必然的事,因为那是肯定的,要带来确实的安慰:“你兄弟必然复活。”第一,具体对拉撒路来说,这是真的:他现在马上就要复活;但基督泛泛讲这件事,作为一件要成的事,而不是祂自己要做的一件事来讲,我们的主耶稣就是如此谦卑地讲祂做的事。祂也是含糊地讲,让她一开始不能确定祂是要马上让他复活,还是要等到末日,就这样试炼她的信心与忍耐。第二,这是适用在所有圣徒身上,适用在他们末日的复活上的。请注意,当我们埋葬了我们敬虔的朋友和亲属,想到他们要复活,这是对我们的安慰。正如灵魂死的时候不是失丧,而是先去了,同样身体不是失丧,而是存起来了。想一想你听到基督说:“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配偶要复活;这些枯干的骸骨就要活了。”
[3.] 马大用来调和这话的信心,以及用来调和这信心的不信,约11:24。
首先,她以他在末日必复活这话为可信的话。虽然复活的教义仍要从基督的复活得到完全证明,然而因它已经被启示出来,她就坚信,徒24:15。 1. 必有一个末日, 时间之内所有的日子要以此来数算和完成。2. 那日必有一普遍的复活,那时地和海要交出它们的死人。3. 必有每一个人具体的复活:“我知道我要复活,我所亲爱的这位和那位亲人要复活。”正如在那日骨与骨要互相联络,同样朋友要与朋友互相联络。
其次,她却看似在说,这话不像它其实那样,是十分可佩服的:“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但现在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仿佛复活进入永生的安慰是不值一提,或者不能给她足够的安慰缓和她的苦楚。请看我们的软弱和愚昧,竟容许当前感官之事在苦与乐方面都比那些是信心对象的事更深深打动我们。“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这岂不足够了吗?她似乎认为这并不足够。就这样,因着在当前十字架下的不满足,我们就大大轻看我们将来的盼望,轻视它们,仿佛它们不值得考虑。
[4.] 耶稣基督对她的进一步教导和鼓励;因为祂不愿吹灭将残的灯火,折断压伤的芦苇。祂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约11:25-26。有两件事,是就目前苦难而言基督要她相信的;它们是我们在类似的情形里,我们的信心应当牢牢抓住的事情。
第一,基督的能力,祂主权的能力:“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是生命的源泉,复活的元首和创始。”马大相信祂求什么,神都赐给祂,但祂要她知道,藉着祂的话语祂能行万事。马大相信人要末日复活;基督告诉她,祂有能力掌握在祂自己手中,死人要听见祂的声音(约5:25),很容易从这推论出来,祂能让死了许多个世代的全世界的人复活,无疑就能让一个只不过是死了四天的人复活。请注意,复活与生命都在于耶稣基督,祂将是他们的复活与生命,这对所有真基督徒来说都是说不出的安慰。复活是回到生命中;基督是作成那返回的那一位,是返回到当中的那生命。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和那将来世界的生命,基督是这两样,是这两样的创始者和动因,是我们对这两样盼望的根据。
第二,新约的应许,这给我们进一步盼望的理由,我们必复活。请观察,
a. 这些应许是向谁发出的 — 是向那些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向那些认同并相信耶稣基督作神人之间和好与相交唯一中保,领受神在祂的话语中为祂儿子所作的见证,真心听从这见证,回应这见证一切伟大目的的人发出的。后面那个应许的条件是这样表明出来的:“凡活着信我的人”,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是,(a.) 肉体生命的活:凡活在这世上的,无论他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无论他在哪里生活,如果他相信基督,就要因祂活着。然而这限制了时间:凡活着的人,只要他在这地上在这考验的状态,信我,就要在我里面得福,但死后就是太迟了。凡活着信的,就是因信而活的(加2:20),是有一种影响他的行事为人的信心。或,(b.) 属灵生命的活:活着信的,就是凭信心重生得到一种属神并属天生命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基督 — 以基督作他灵魂的生命。
b. 应许是什么(约11:25):虽然死了,也必复活。不,是必永远不死,约11:26。人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神为这两样的福祉都作了供应。
(a.) 为身体;这是蒙福复活的应许。尽管身体因着罪而死(没有补救,它必要死),然而它必复活。伴随着死人光景的各样难处在这都被忽略不计,变得根本算不得什么。虽然死刑的判决是公义的,虽然死亡的结果是可怕的,虽然死亡的绳索是牢固的,虽然人死了、埋葬了,死了腐坏了,虽然被分散的尘土和一般的尘土如此混在一起,人的手段无法分辨,更不用说把它们分开,不管你要多么强调这一面情形的困难,然而我们相信人必复活:身体要复活,成为一个荣耀的身体。
(b.) 为灵魂;这里是蒙福不死的应许。凡活着信的,因信与基督联合,因着这联合的功效在灵里活着的人,必永远不死。那灵命也不会被熄灭,却要在永生中得以完全。正如灵魂按本质是属灵的,因此不朽;所以如果凭信心灵魂过一种属灵的生活,与它的本质一致,它的福乐也将是不朽的。它必永远不死,除安稳蒙福之外,必无它样,它的生命不像身体的生命,没有任何中断干扰。身体的必死最终要被生命吞灭 ;但灵魂,相信的灵魂的生命,要在人死的时候马上被不死吞没。他必永远不死,eis ton aiona ,永远 — 正如居普良引述的那样,Non morietur in æternum。 身体必不永远死在坟墓里;它要死(像那两个见证人一样),但只不过是一载,二载,半载;时间不再有的时候,所有时间的计算列数完成时,有生气从神那里进入它里面。但这并不是全部;灵魂不会经历那永远的死,不会永远死。因信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在基督里有分的(复活在于基督),有福了,圣洁了,就是蒙福欢喜的;因为在这样的人身上,第二次死,就是永远的死,将没有权柄;见约6:40。基督问她:“你信这话吗?你能应用出来,对此加以认同吗?你能相信我对此说的话吗?”请注意,我们读到或听到基督关于另外那世界的大事的话时,就应当严肃自问:“我们信这话,这具体的真理,有如此多难明地方的这话,切合我光景的这话吗?我对这话的信使它对我成为实在,以致我不仅能够说我信这话,还能说我是这样信这话吗?”马大过分想着她的兄弟在这个世界复活;基督在给她这件事的盼望之前,引导她去思想另外一种生命,另外一个世界:“不管那如何,但你信我告诉你关于将来光景的这话吗?”如果我们真的按我们理当的那样相信永恒的事情,目前的挫折和安慰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大影响我们了。
[5.] 马大诚实认同基督说的话,约11:27。我们在此看到马大的信条,她所见证的美好认信,是与彼得为此受到表彰所作的认信一样的(太16:16-17),这就是事情的总意。
首先,这里是对她信心的指引,就是基督的话语;她没有任何修改、例外或附带条件,就接受基督对此所说的一切:主啊,是的,这样她就认同照着基督祂自己的意思,祂所应许的全部和每一部分都是真实的:是了。信心是对神启示的回声,返回同样的话语,决意照此遵守:伊丽莎白女王说:“主啊,是的,正如圣道如此说,我如此信并接受。”
其次,她信心的根基,就是基督的权柄;她相信这话,这是因为她相信说这话的那一位是基督。为了支持上层建筑,她求助于基础。我信,pepisteuka, “我已经相信祢是基督,所以我确实相信这话。”在这里请留意,
a. 对于基督,她相信什么、认信什么;三件事,结果都是一样的:— (a.) 祂是基督,或弥赛亚,在这名和观念下所应许和所期望的那位受膏者。(b.) 祂是 神的儿子;圣经就是这样称弥赛亚的(诗2:7),不是仅按职分,而是按本性称。(c.) 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ho erchomenos。教会如此多世代以来作为将来等候的万福之福,她作为现在接受。
b. 她因此推论出来的,她对此的断言。如果她承认这一点,即耶稣是基督,那么相信复活和生命都在于祂就不难了;因为如果祂是基督,那么(a.) 祂就是光和真理的源泉,按照祂自己的话,我们就可以相信祂所说的一切都是信实的、从神而来的。如果祂是基督,祂就是那位先知,凡祂向我们所说的,我们都要听从。(b.) 祂是生命和有福的源泉,所以我们既可以相信祂的真实,也可以相信祂的能力。身体变成了尘土岂能再活呢?像我们这样受到拦阻遮蔽的灵魂怎能长远活着呢?我们不能相信这事,但我们相信作神的儿子的那一位,祂在祂自己有生命,为我们有生命。
2. 基督和另外一位姊妹马利亚见面。在此请留意,
(1.) 马大通知她基督来了(约11:28):她说了这话,就像一个无须多说的人,就回去,思想放下负担,叫她妹子马利亚。 [1.] 马大自己从基督领受了教训与安慰,就叫她妹妹,与她分享。有一段时间,马大要把马利亚从基督那里拉开,要她来帮助自己,因为她侍候的事多(路10:40);但为了弥补她的过失,在这里她努力要吸引马利亚到基督这里来。[2.] 她暗暗的叫她,在她耳边低声说,因为旁边有人,有犹太人,他们不与基督为友。圣徒受到一种秘密和使人分别的邀请,进入与耶稣基督的相交,这邀请是向他们,而不是向别人发出的;他们有食物吃,是世人不知道的;有喜乐,是外人与之无干的。[3.] 她按基督的命令叫她;祂命令她去叫她妹子 。这呼召是有效的,不管是谁带来这呼召,都是受基督差遣的。“夫子来了,叫你。”第一,她称基督是夫子,didaskalos, 一位教导的夫子;他们通常用这衔头称呼祂,祂以此为他们所知。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先生喜欢称基督作我的夫子。第二, 她以祂的到来夸胜:夫子来了。我们长久盼望等候的那一位,祂来了,祂来了;这是当前愁苦中最好的强心药。“拉撒路走了,我们在他身上所得的安慰走了;但夫子来了,祂比最亲爱的朋友更好,祂里面的要充充足足补偿我们失去的一切。教导我们的来了,祂要教导我们如何从我们的愁苦中得益处(诗94:12),祂要教导,也要安慰。”第三,她邀请她的妹子来见他:“祂叫你,问你怎样了,要你去。”请留意,当基督我们的夫子来的时候,祂叫我们。祂在祂的圣道和圣礼中来到,叫我们到这些当中,用这些叫我们,叫我们到祂自己这里来。祂特别叫你,提名叫你(诗27:8);如果祂叫你,祂就要医治你,祂就要安慰你。
(2.) 得到对她的这通知,马利亚急忙到基督那里去(约11:29):马利亚听见这好消息,即夫子来了,就急忙起来,到祂那里去。她没有想到祂与她多么相近,因为祂常常更接近那些在锡安忧伤的人,是他们不知道的;但当她知道祂是多么近在身旁,就起来,喜不自禁跑去见祂。最稍微提到基督施恩临近,对活的信心都足够了,这信心随时预备接受提醒,听到第一声呼召就回应。基督来的时候,[1.] 她没有考虑哀悼的礼节,而是忘记礼仪,在这种情形里通常的做法,跑着穿过村庄,去见基督。什么时候也不要让礼节和面子的精巧细节剥夺了我们与基督相交的机会。[2.] 她没有咨询邻舍,没有咨询同她在一起安慰她的犹太人; 她把他们都撇下,到祂那里去,不仅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甚至没有请他们同意,或为她的粗鲁请求他们原谅。
(3.) 我们被告知(约11:30)她在哪里找到主;祂还没有进入伯大尼,只不过是在村子的尽头,仍在马大迎接祂的地方。在这里请看,[1.]基督对祂工作的爱。祂留在墓地附近,好使祂可以快快到那里去。祂不愿进村,不做完祂来要做的工,就不让自己休息,恢复旅途的疲劳;祂也不愿进村,免得看起来像是摆排场,为要召集群众观看神迹。[2.] 马利亚对基督的爱;她仍爱得多。虽然基督延迟,看似不好,然而她却对祂没有任何责备。让我们这样出到营外到基督那里去,来13:13。
(4.) 与马利亚在一起的犹太人,对她如此匆忙离开的误解(约11:31):他们说,“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 在这次打击中,马大比马利亚承受得更好,马利亚是一个灵里温柔愁苦的女人,这是她天生的性情。这种性情的人需要提防忧郁,应当得到人的同情与帮助。这些来安慰的人发现他们的客套不能帮助她,她自己反而更加忧愁了:所以她出去,变成这个样子时,他们得出结论,她是要往坟墓那里,要在那里哭。请看,[1.] 哀伤之人是多么常常愚昧和犯错;他们想法设法要加剧自己的哀愁,把坏的变成更坏。在这样的情形里,我们容易以自己的痛苦为乐,一种奇怪的以苦为乐,说,我们纵情忧伤,甚至于死,这样行是好的;我们容易紧紧抓住那些加剧痛苦的事情不放,当我们的责任就是在受苦中让自己顺服神的旨意时,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哀伤的人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忧愁,他们为什么要往坟墓那里去哭呢?苦难本身令人伤痛,我们为什么要使它加剧呢?[2.] 安慰的人的智慧和责任是什么;就是尽其所能防止那些过度哀伤的人哀愁再生,让哀愁转到另一个方向。那些跟着马利亚出去的犹太人就是这样被带到基督那里,成为祂其中一个最荣耀神迹的见证。基督的朋友忧愁时紧贴他们是好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来更好认识祂。
(5.) 马利亚对我们主耶稣说的话(约11:32):她来,一队安慰的人跟着她,她伏在祂脚前,就像一个被强烈的愁苦压倒的人,大大流泪(这从约11:33看得出来)说,“主啊,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就像马大之前说的一样,因为她们常常彼此对说这句话。在这里,[1.] 她的姿势非常谦卑顺服:她伏在祂脚前,这超过更能控制感情的马大所做的。她伏下,不是一个消沉哀伤的人,而是伏在祂脚前,谦卑恳求。这位马利亚曾经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路10:39),在此我们看到她在那里做另一件事。请注意,那些在平安的日子让自己坐在基督脚前,从祂领受教训的人,可以在苦难的日子安稳相信地让自己伏在祂脚前,盼望得到祂的眷顾。她伏在祂脚前,是一个在做成的一切事上顺服祂旨意的人,把自己交付给体现在祂现在将要做成事上的美好旨意。我们受苦时一定要要使自己伏在基督脚前,为着罪忧伤懊悔、自我降卑,忍耐着把自己交给神安排。马利亚使自己伏在基督脚前,这象征着她对祂极大的尊敬和尊崇。臣民通常以这样的姿态尊荣他们的君王和王子;但我们的主耶稣不像地上的王子,在世上的荣耀中显现;那些以此敬拜的姿势尊荣祂的人,必然看祂不仅仅是人,而是要借此把祂当作神来尊荣。马利亚借此就像马大一样,是真正承认相信基督教信仰,实际上是说,“我信祢是基督”;圣经把向基督屈膝和口称基督为主看作是等同的,罗14:11;腓2:10-11。这是她当着跟着她的犹太人的面做的,这些人尽管是她和她家人的朋友,却是基督的大敌;然而在他们眼前她伏在基督脚前,就像一个人不耻于承认她对基督的尊崇,也不惧怕因此得罪她的朋友与邻舍的人。他们憎恨这事,这随他们好了,她伏在祂脚前;如果这是恶劣的事,她愿意更加恶劣;见歌8:1。我们是服事一位没有理由为祂感到羞耻的主,祂接纳我们的服事,这足以抵消人的责难和他们一切的咒骂。 [2.] 她的话非常可怜:“主啊,祢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基督延迟,目的是为要达成最好的,事情也证明如此;然而两姊妹都非常不当地这样讥诮他,实际上是把他们弟兄的死责怪于祂。对于这反复的挑战,祂大可公正地恨恶,本可告诉她们,祂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而不是听命于她们、服事她们;当祂做的事许可祂时,祂必然要来:但这样话祂一句也没有说;祂思想她们受苦的境况,想到遭受损失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有权说话,所以对这种迎接的粗鲁之处视而不见,这给了我们一个在这种情形里温柔谦卑的榜样。马利亚不像马大那样,她不再说话;但从接下来的事可以看出,未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她用眼泪补足;她说得比马大少,但哭得比她多;在基督的耳中,敬虔之爱的泪水发出一种声音,一种大而有力的声音;没有雄辩的话像它的。
约11:33-44
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耶稣哭了。犹太人就说:“你看祂爱这人是何等恳切。”其中有人说:“祂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祂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他们就把石头挪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祢,因为祢已经听我。我也知道祢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祢差了我来。”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
我们在此看到,I. 基督对祂受苦朋友温柔的同情,亲自分享他们的痛苦,这表现在三方面:—
1. 通过祂里面的忧愁和心里的悲叹(约11:33):耶稣看见她哭,看见马利亚为失去亲爱的兄弟哭,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为失去一位好邻居和朋友哭;当祂看见这是何等一个哭泣之人的地方,一个波金,祂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在这里请看,
(1.) 表现在马利亚和她朋友眼泪中的人的悲伤。这里是对这个世界,这流泪谷何等的写照!人性本身教导我们,我们所爱的亲人被死取走时为他们哀哭;护理借此要我们哭泣悲哀。有可能拉撒路的产业转给了他的姊妹,对她们的财富来说是相当大的加添;在这样的情形里人会说,现在虽然他们不能希望他们的亲属死(即他们不说他们希望),然而如果他们死了,他们不会希望他们活过来;但这两姊妹,不管因着兄弟的死得着了什么,却是真心希望他可以活过来。信仰教导我们,想到我们自己也在身内,就要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像这些犹太人与马利亚同哭一样。真正爱朋友的人要分享他们的喜乐哀愁;因为友情不就是感情的交流吗?伯16:5。
(2.) 神儿子的恩典和祂对愁苦之人的怜悯。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赛63:9;士10:16。基督看到他们都流泪时,
[1.] 祂心里悲叹。祂容许自己受试探(就像我们被某些极大的苦难打扰时受试探一样),却没有犯罪。这个说法表明,第一,祂对那些为着拉撒路过度哀伤的人不悦,就像在可5:39一样,“为什么乱嚷哭泣呢?这里多么忙乱!这样对相信有一位神,一个天堂,以及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来说是合宜的吗?”或者,第二,祂对人落在其中的灾难光景、堕落之人伏在其下的死的权势有切身体会。现在要对死和坟墓展开猛攻,祂就激发自己与之交手,以报仇为衣服,祂的烈怒将祂扶持;为了更坚决承担化解我们哀伤、医治我们悲痛的工作,祂就乐意让自己感受哀伤悲痛的重压,在这些重担之下,祂现在心里悲哀。或者第三,这表明祂对祂愁苦朋友的亲切同情,这是受苦教会如此恳切寻求的爱慕的心肠和怜悯,赛63:15。基督不仅看似关心,祂还是心里悲哀;祂内在和真切地被这情形打动。大卫冒充的朋友假装同情,掩盖他们的敌意(诗41:6);但我们必须向基督学习,让我们的爱和同情不可虚假。基督的悲叹是深深和出于内心的悲叹。
[2.] 他忧愁。祂自己忧愁;这样,这句话是非常特别。祂有人性一切的哀愁和情感,因为在凡事上祂必须与祂的弟兄相同;但祂完全支配他们,所以只有他们受呼召的时候,按着受呼召的,他们才能脱离忧愁;祂从不忧愁,只有祂看到合理时才自己忧愁。祂常常让自己忧愁,但从不因忧愁失常失衡。祂的忧愁和同情都是自愿的。祂有权柄舍了他的忧愁,也有权柄再取回来。
2. 祂对她们的关心表现在祂亲切询问关于祂去世朋友可怜遗体的事情上(约11:34):“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祂知道他被安放在哪里,然而却问,这是因为,(1.) 祂要以此表明自己是一个人,即使在祂准备行使一位神的能力时也是如此。有了人的样式,祂就让自己迁就人的方式方法:Non nescit, sed quasi nescit — 他并非无知,而是显出仿佛祂是无知,奥古斯丁在此说道。(2.) 祂问坟墓在哪里,免得如果祂凭着自己知道的直接去到坟墓那里,不信的犹太人就因此怀疑祂和拉撒路串通,在这情形里使用诡计。许多解经家根据屈梭多模的观点得到这个看见。(3.) 祂要这样提升祂沮丧朋友的期望,期望会有某件大事发生,以此转移他们的哀伤;仿佛祂说:“我来这里不是说一番哀悼的话,与你们共洒几滴没有结果意义不大的眼泪;不,我有其它的工要做;来,让我们往坟墓那里去,去那里做我们的工。”请注意,严肃去做我们的工作,这是对抗无节制忧伤的最好解决办法。(4.) 祂要以此向我们表明,圣徒躺在坟墓中时,祂是特别看顾他们的尸首;祂留意他们安放在哪里,要找他们。不仅有与尘土所立的约,还有对尘土的保护。
3. 这表现在祂的眼泪上。祂身边的人没有告诉祂尸首安葬在哪里,而是希望祂来看,直接领祂到坟墓那里去,让祂的眼睛可以因着这苦难更感动祂的心。
(1.) 当祂前往坟墓时,仿佛祂是在送尸首到那里去,耶稣哭了,约11:35。这是一节非常简短的经文,但给人许多有用的教训。[1.] 耶稣基督确实真正是人,不仅取了人的血肉,还取了人的灵魂,能受喜乐、哀伤和其它感情的影响。在这个词的两种含义上,基督表明祂人性的这个证据;即作为人,祂能哭;作为一个满有怜悯的人, 祂愿意哭,然后才表明祂神性的这个证据。[2.] 祂是一个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人,正如赛53:3预言的那样。我们从未读到过祂笑,但不止一次我们看到祂流泪。就这样,祂不仅表明哀伤的光景会与神的爱相容,而且顺着圣灵撒种的人必须要流泪撒种。[3.] 怜悯的泪水是与基督徒相宜的,让他们最与基督相似。忧愁中的人有朋友同情他们,特别有如此一位像他们的主耶稣一样的朋友,这对他们就是一种安慰。
(2.) 人对基督的哭有不同解释。[1.] 一些人对此作出一种善意和直接的解释,是非常自然的(约11:36):犹太人就说:“你看祂爱这人是何等恳切。”他们看来惊奇,祂对一个与祂非亲非故的人竟爱得如此强烈,因为基督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加利利,离伯大尼甚远。按基督的这个榜样,我们向无论是生还是将死的朋友显出我们的爱来,这样做是合宜的。我们一定要为我们那在耶稣里睡了的弟兄哀伤,就像充满爱的人一样,虽然这不是没有指望;就像那些埋葬司提反的虔诚的人一样,徒8:2。虽然我们的泪水于死人无益,这泪水却使对他们的怀念不被遗忘。这泪水表明祂对拉撒路特别的爱,但在祂为所有圣徒死这件事上,祂爱他们的证据与之相比是毫不逊色。祂只是为拉撒路滴下一滴眼泪时,他们说,“你看祂爱这人是何等恳切。”对于祂为我们舍命,我们是有何等大得多的理由说,你看祂爱我们是何等恳切,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2.] 其他人对此发出一种动怒、不公的责备,仿佛这泪水表明祂无力帮助祂的朋友(约11:37):“祂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拉撒路不死吗?”这狡猾暗示,第一,从祂的眼泪看出,拉撒路的死让祂极其哀伤,若祂能不让他死,祂是会这样做的,因此既然祂没有这样做,他们就会认为祂不能;就像祂要死的时候,因祂不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就得出结论,说祂不能;没有想到神的能力总是由神的智慧引导动工,不仅仅按祂的旨意,还是按照祂旨意的深思熟虑;对此顺服,这对我们来说是合宜的。如果基督所爱的朋友死了,如果祂所爱的教会受逼迫受苦,我们绝不可把这归咎于祂能力或爱心有任何缺陷,而要得出结论,这是因为祂看这是为了最好。第二,所以这就可以有理由质疑祂是否真的开了瞎子的眼睛,即到底这是不是一个骗局。祂不行这个神迹,他们以为这就足以使前一个神迹失效;至少看来祂能力有限,所以这不是一种神的能力。基督很快就要通过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说服这些毁谤的人;这是更大的作为,祂本可以不让拉撒路死,但祂不这样做,因为祂要更大大荣耀祂自己。
II. 基督来到坟墓这里,以及为行这神迹所作的预备。
1. 基督临近坟墓又再次悲叹(约11:38):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祂悲叹, (1.) 这是因着那些带着怀疑议论祂能力,责怪祂不阻止拉撒路的死的人的不信而不悦;祂忧愁他们的心刚硬。祂从来没有像为人的罪和愚昧,特别像为耶路撒冷的罪与愚昧那样,太23:37,为自己的疼痛和受苦如此大大悲叹过。(2.) 受到新哀痛的感动,哀伤的姊妹临近坟墓时,比从前更热切可怜地生出这新的哀痛;祂温柔的灵体会到她们的哀哭,受到触动。(3.)一些人认为祂是灵里悲叹,因为要满足祂朋友的愿望,祂要把拉撒路再次带进这罪恶愁苦的世界,让他离开他刚刚进入的安息;这是对马大和马利亚行善,但对祂而言,这就像一个人刚刚进入安全宁静的港口,又把这人推进狂风怒浪的大海。如果不去管拉撒路,基督就会快快去到他那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但被挽回得生命,基督就是快快把他留在这世上。(4.) 基督悲叹,就像一个亲身感受人性不幸光景,服在死之下的人,祂现在要救赎拉撒路脱离这死。就这样祂激发自己,在祂要作的祷告中抓住神,好使祂能大声哀哭献上恳求,来5:7。牧师受差遣,通过传福音使死人复活时,应因着他们向其传道、为其祷告之人的可悲光景而大受感动,想到这点他们自己就发出悲叹。
2. 这里描写了拉撒路安葬当中的坟墓: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普通人的坟墓很有可能挖得像我们的一样;但出名的人,就像我们的一样,是安葬在洞穴里,拉撒路就是这样安葬的,基督埋在当中的那坟墓也是如此。很有可能这风俗在犹太人当中被保留下来,为的是效法列祖,他们把他们的死人埋葬在麦比拉的洞里,创23:19。这样处理他们朋友的尸首,表明他们期望他们可以复活;石头滚到坟墓那里,或者像这里一样,挡着坟墓时,像放在但以理被扔到当中的坑(但6:17)的坑口,事情毫无更改时,他们认为肃穆的葬礼就结束了;表明死人与活人分离,走上那往而不返之路。这石头可能是一块墓石,上面刻有文字,希腊人把它称为mnemeion — 一种记录,因为这既是对死人的纪念,也是对活人的提醒,让他们想起我们所有人都当想起的事。拉丁文称之为Monumentum, à monendo,因为它发出警告。
3. 基督颁令把石头搬开(约11:39):把石头挪开。祂要人把这石头挪开,好使所有旁观的人可以看到尸首躺卧在坟墓中,死了,还开一条路,让尸首出来,让它显为是真正的尸首,而不是一个鬼影或幽灵。祂可能要一些仆人来把石头挪来,使他们可以因着尸体腐化的臭味作见证,即这样它是真正死了的。当石头挪开,偏见被除去克服,道路打通,神的话语可以进入心里,在当中做它的工,说它要说的话时,这就是通向让灵魂复活、得属灵生命的美好一步。
4. 马大反对打开坟墓:“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或者,他变得可厌了,tetartaios gar esti quatriduanus est; 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已经四天之久了;作坟墓的公民和居民四天了。很有可能马大知道尸首臭了,他们要挪开石头的时候,就这样大声喊了起来。
(1.) 因此很容易看到人身体的实质:四天只不过是短暂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却给人的身体带来何等大的改变,如果这么久没有食物,身体会发生很大变化,那么这么久没有生命,变化会何等大得多呢!哈蒙德博士说,尸首在体液发生剧变后(这剧变在72小时内完成),自然就变得腐坏;犹太人说到了死后第四天,人的身体发生如此改变,以致人不能肯定它还是不是那人的身体;莱福引用的迈蒙尼德(Maimonides)就是这么说的。基督在第三日复活,因为祂必不见朽坏。
(2.) 很难讲清楚马大说这话的目的。[1.] 一些人认为她是带着恰当的慎重说这话的,正如礼节教导关于尸首的事情一样;现在尸首开始腐坏了,她不想它被这样公开展示,让人观看。[2.] 其他人认为她说这话是出于对基督的关心,免得尸首的臭味令祂不悦。非常讨厌的事情被比作是敞开的坟墓,诗5:9。如果有任何事情是可憎的,她是不愿她的主靠近它;但祂根本不是那种不能忍受异味的柔弱敏感之人;如果是这样,祂就不会到访人的世界,罪已经把这世界变成一个完全的粪堆,全然可憎,诗14:3。[3.] 从基督的回答来看,这应该是她不相信和不信靠的言语:“主啊,现在尝试对他行任何的善都太迟了;他的身体开始腐烂,这腐坏的尸首要活过来是不可能的了。”她对他的情形放弃了,看作是无助无望了,最近和从前都没有任何已经开始见朽坏的人得复活的例子。当我们的骨头枯干,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指望失去了。然而她这不信的话使得这神迹变得更明显和更杰出;借此看出他是真的死了,不是处在昏迷里;因为虽然尸首的姿势可以仿冒,臭味却是不能的。她认为这事是不能做的,这就更尊荣了做了的这一位。
5. 基督对马大信心软弱所作的温柔责备(约11:40):“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祂对她说的这句话之前并无记载;很有可能是她说“主啊,我信”(约11:27)时对她说的;在这里重复时被记录下来,这就足够了。请留意,(1.) 我们的主耶稣已经给了我们能想象得到的一切确据,保证真诚的信心最终要得最大的赏赐,得着那有福的看见:“你若信,就必看见在这世界神为你作的、在另外那世界对你作的那荣耀显现。”如果我们相信基督的话,依靠祂的能力与信实,我们就要看见神的荣耀,因那看见得福。(2.) 我们需要常常得到提醒,记起我们的主耶稣以此鼓励我们的这些可靠的恩典。基督并没有直接回答马大说的话,也没有作任何具体应许,表明祂要做什么,而是命令她抓住祂已赐下的那普遍保证:只要信。我们很容易忘记基督说过的话,需要祂用祂的圣灵提醒我们:“我不是对你说过如此这般的话吗?你认为祂会收回祂的话吗?”
6. 虽然马大反对,但出于对基督的顺服,坟墓被打开了(约11:41):他们就把石头挪开。当马大安心下来,撤消她的反对,他们就动手。如果我们要看见神的荣耀,就必须要让基督随己意行事,不是命令,而是认同祂。他们把石头挪开,这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切;唯独基督能赐生命。人能做的只不过是预备主的道路,填平山谷,推倒山头,像这里一样,把石头挪开。
III. 所行的这神迹本身。因着挪开石头而被吸引过来的旁观者,聚集在坟墓旁,不是要使尘归尘,土归土,而是要从尘再得回尘,从土再得回土;他们的期望被激发起来,我们的主耶稣就让自己开始做工。
1. 祂把自己交给祂在天上永活的父(约6:57),在这里如此仰望祂。
(1.) 祂使用的姿势非常特别:祂举目望天,这是祂提升思想的外在表现,向旁观的人表明祂从哪里得能力;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这外在的标记是向我们举荐,让我们如此行;见约17:1。看那些亵渎地对此不以为然的人,对此是如何回应;但这事特别吩咐我们要向天上的神举起我们的心;祷告难道不就是内心上升到神面前,指引内心的情感和动作朝着天上吗?祂举目,就是朝上看,所看的超越拉撒路安葬其中的坟墓,不看这带来的一切困难,好使祂的眼睛可以专注在神的全能上;这要教导我们像亚伯拉罕那样,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思想从不考虑这些,就这样得到如此大的信心,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心里起疑惑,罗4:20。
(2.) 祂是带着极大的确信对神说这番话,这样的信心是与祂相称的:“父啊,我感谢祢,因为祢已经听我。”
[1.] 祂在此以自己为榜样,教导我们,首先,在祷告时向父神呼求,像小孩子靠近父亲一样亲近祂,带着谦卑的敬畏,却又带着圣洁的勇敢。第二,我们祷告感谢祂时,我们来乞求更多的怜悯时,要带着感恩的心承认从前领受的眷顾。述说神的荣耀的感谢(不是述说我们自己的荣耀,像法利赛人对神说我感谢祢),是我们献上恳求的合宜形式。
[2.] 但我们救主在这里的感谢,为的是表达祂对成就这神迹不可动摇的确信,祂自己有能力,与祂的父同行这神迹:“父,我感谢祢,我的意思和祢的意思在这件事上,和过往一样总是一致的。”以利亚和以利沙作为仆人,藉着恳求使死人复活;但基督作为子,藉着权柄使死人复活,祂在自己有生命,有能力让谁复活就让谁复活;祂讲到这件事,仿佛这是祂自己的作为(约11:11):“我去叫醒他”;然而祂讲这事,仿佛祂是通过祷告,因着祂的父听祂而得着的:很有可能祂一次又一次心里悲叹时(约11:33,38)为此献上祷告,是在思想里祷告,用说不出来的叹息祷告。
第一,基督说这神迹是对祷告的应允,1. 因为祂要这样自己卑微,虽然为儿子,还是学了顺从,祈求和得着的顺从。祂中保的冠冕是因祈求赐给祂的,虽然这是祂理当有的,诗2:8,约17:5。祂祷告求要得着创世以前祂有的荣耀,虽然祂从未丧失这荣耀,本可以要求得着这荣耀。2. 因为祂喜悦如此来尊荣祷告,无论在哪里,每当祂打开神大能和恩典的宝库,都以祷告为打开的钥匙。祂就是这样在祷告中教导我们,藉着活生生地行使信心来进入至圣所。
第二,基督确信祂的祷告蒙应允,承认,
a. 祂感恩领受这应允:“我感谢祢,因为祢已经听我。”虽然这神迹还没有行出来,这祷告却是蒙了应允,祂在胜利之前已经得胜。没有其他人能要求得着基督所有的这一种确信;然而我们却可以凭相信应许,在神实在赐下怜悯之前盼望这怜悯,并以这盼望为喜乐,为此向神献上感谢。在大卫的敬拜中,以祷告求怜悯开始的同一首诗篇,是以为此献上感恩为结束。请注意,(a.) 我们应当用感恩来特别感谢神应允祷告的怜悯。除了赐下这怜悯本身,我们还应把我们糟糕的祷告被神留意看作是极大的眷顾,加以珍惜。 (b.) 我们应当用快快的感恩回应神答应祷告的第一迹象。正如神施怜悯我们,甚至我们尚未求告,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就垂听,同样我们应该甚至在祂应允之前就以赞美回应祂,祂还在说美好和安慰的话时就感谢祂。
b. 祂欢喜确信神随时快快应允(约11:42):“我也知道祢常听我。” 让谁也不要以为这是现在神赐予祂的某种非同寻常的眷顾,是祂从前从未得到过的,也不会再有;不,在全部工作过程中,祂有这同样神的大能伴随着祂,除了祂知道与神旨意所定相符的工之外,祂什么也不做。(祂说)“我感谢祢,因为在这件事上得蒙垂听,因为我肯定在每件事上得蒙垂听。”在此请看, (a.) 我们主耶稣在天上享有的关系;父常听祂,祂可以每次都来到父面前,每件任务都在父面前取得成功。我们可以肯定,祂升天,这关系不会削弱,这可以鼓励我们依靠祂的代求,把我们所有的恳求都交在祂手中,因为我们肯定父常听祂。(b.) 祂对这关系的肯定:“我知道。”关于此事,祂没有丝毫犹豫怀疑,而是在自己心里完全满意父对祂的满足、在每件事上与祂的一致。我们不能有像祂一样如此特别的确信;但这一点我们是知道的,就是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约壹5:14-15。
第三,但基督为什么在众人面前表明祂靠着祷告得到这神迹?祂加上一句,这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祢差了我来”;因为祷告可以讲道。1. 这是为了除去祂仇敌的反对,以及他们的责难。法利赛人,以及他们培养出来的人亵渎地认为,祂是与魔鬼达成协议而行神迹;现在,要证明事情与此相反,祂公开向神说话,用的是祷告,而不是念咒,不是像那些交鬼的人一样,声音绵蛮,言语微细 (赛8:19), 而是用眼望天,用声承认祂与天上的神的交通,对天上的神的依靠。2. 这是为了坚固那些相当倾向祂的人的信心:“叫他们信是祢差了我来,” 不是来灭人的命,而是拯救他们。摩西为了表明神差他来,让地开了,把人吞了下去(民16:31);以利亚为了表明神差他来,让火从天上降下,把人吞灭;因为律法的作为是威慑人和使人死,但基督藉着使一个死了的人复活证明祂的使命。一些人这样解释:基督如果宣告祂是靠自己能力随意行此事,祂一些软弱的、尚未认识祂神性的门徒,就会以为祂把太多归在自己身上,就会因此跌倒。这些婴孩不能吃干粮,所以祂选择说自己的能力是领受、得回来的,祂是舍己地说到祂自己,以便祂能更清楚地对我们说话。Non ita respexit ad swam dignitatem atque ad nostram salutem — 在祂的话里,祂考虑我们的得救,过于祂的尊贵。— 詹森。
2. 祂现在让自己专心帮助祂那葬在地里死去的朋友。祂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
(1.) 他本可以安静行使祂的能力和意志,用人看不见的生命的灵的作为让拉撒路复活;但祂用呼叫,大声的呼叫做成此事。
[1.] 表明发出使拉撒路复活的大能,祂是怎样造了这件新事;祂说有就有。祂大声呼叫,表明这工作的巨大,以及运用在当中的大能,并激发自己,仿佛这是进攻死亡的门,就像士兵呐喊着交战一样。大能呼叫对拉撒路说话,这是应当的;因为首先,要叫回来的拉撒路的灵魂是在远方,不是像犹太人幻想的那样在坟墓周围盘旋,而是离开去了阴间,灵的世界;我们叫那些在远处的人,大声说就是很自然的。其次,要被叫起来的拉撒路的身体是睡了,如果我们要把任何人从睡眠中唤醒,通常我们就会大声说话。祂大声喊叫,好使圣经可以应验(赛45:19),我没有在隐密黑暗之地说话。
[2.] 预表其它神迹的作为,特别是基督的大能将要成就的其他人的复活。这大声呼叫是一种预表,首先是预表了福音呼召,借此呼召死人要被带出罪的坟墓,这是基督之前已经说过的复活(约5:25),祂的话语是成就此事的方法(约6:63),现在祂给了一个关于此事的雏形实例。祂藉着祂的话语对人说,你仍可存活,祂对他们说,你仍可存活,结16:6;从死里复活,弗5:14。当以西结对那些已死并枯干的骨头发预言,从神而来的赐生命的灵就进入了他们里面,结37:10。那些从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这神话语的命令推论出人自己有能力使自己归正和重生的人,也可以从这对拉撒路的呼叫得出推论,就是他有一种能力让自己复活得生命。其次这预表了在末日天使长号筒的声音,借此声音那些在尘土中睡了的人要被唤醒,被召到那极大的审判台前,那时基督要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呼召或命令,像这里一样,出来,诗50:4,祂要招呼上天交出人的灵魂,并招呼下地交出他们的身体,为要审判祂的民。
(2.) 这大声呼叫不过是短短一句话,然而在神面前有能力击破坟墓的营垒。[1.] 祂叫他的名字拉撒路,就像我们要呼叫沉睡的人醒过来时叫他们的名字一样。神对摩西说,“我按你的名字认识你”,表明祂的眷顾。 叫他的名字,这表明死了的这同一个人要在末日复活。一一称众星的名的那一位,能按名字分辨在地上尘土之中属于祂的众星,一个也不失落。[2.] 祂呼召他从坟墓出来,对他说话,仿佛他已经活过来一样,除了从坟墓出来,什么事情也无需做。祂不是对他说,活过来;因为必须由祂自己赐生命;而是对他说,动起来,因为靠着基督的恩典我们在灵里活过来时,我们一定要激发自己动起来;罪的坟墓和这个世界不是那些基督已经使之苏醒的人所处的地方,所以他们一定要出来。[3.] 这件事是按照目的的:那死人就出来了,约11:44。能力伴随着基督的话语,使拉撒路的灵魂和身体复合,然后他就出来了。圣经描写这神迹,不是按它不可见的源头来描述,为要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是按照它可见的果效,为要坚固我们的信心。有人问拉撒路的灵魂与身体分离的那四天里,他的灵魂在哪里?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在乐园里,喜乐蒙福;但你会说:“那么让它回到身体的囚牢中,这对它岂不真的是一种不善吗?”就算是,然而为了基督的荣耀和服事祂国度的利益,这对他的害处并不大于圣保罗知道离世与基督联合是好得无比时,继续留在肉身中对他的害处。如果有人在拉撒路复活后问他,能否讲述描写他灵魂离开身体或重返其中的事,或者他在另外那个世界看到了什么,我想这些变化对他而言都是如此无法解释,以致他必然认同保罗的话,“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 看到和听到的,是不可表达、不可能表达的。在一个感知的世界上,我们自己不能说出对属灵世界任何充分的认识和关于那世界的事,更不用说向别人传递了。让我们不要贪求比圣经所写的更有智慧,而这里是圣经所写关于那位拉撒路复活的一切,就是那死人就出来了。一些人观察说,虽然我们读过圣经关于许多从死里复活之人的记载,他们无疑在这之后与人有亲密交谈,然而圣经从未记载过他们当中任何人所说的一个字,只有我们的主耶稣说的话除外。
(3.) 这神迹成就,是[1.] 快快地。在出来这条命令和他就出来了这结果之间没有任何间隔;dictum factum— 一说即成;要有生命,就有了生命。就这样,复活的改变将会是在一霎时,眨眼之间,林前15:22。能成就此事的大能,能在瞬间成就此事:祢呼叫,我便回答;像拉撒路那样,呼之即来,我在这里。[2.] 完全地。他是如此彻底得复生,以致他起来离开坟墓,就像从床上起来一样有力,不仅重得生命,还重得健康。他不是复活将就着活,而是像别人一样活。[3.] 还带着这另外一个神迹,就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他从坟墓中出来,虽然被裹尸布缠绕,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这是犹太人埋葬的风俗),出来和被埋葬时是同一样装束,好显明这是他本人,而不是另外一位,他不仅活了,还坚强有力,裹着裹尸布,还能够作某种行走。脸上包着手巾,这证明他确实曾死了,因为若非如此,这么多天还不到,这就会令他窒息而死。旁边的人给他松绑,会摸他,看见他,看到就是他本人,就这样见证这神迹。这里请看,第一,我们离开这世界时随身带走的是何等少 — 只有一块包裹的布和一具棺材;坟墓里没有换洗衣服,除了单单一块裹尸布就什么也没有了。第二,在坟墓中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光景中。眼睛被蒙住,还能有什么智慧或计谋可言,手脚被捆绑,还能有什么工作可做?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坟墓里的情况。拉撒路出来,被他的裹尸布阻扰,行动不便,我们大可以想象那些在坟墓周围的人对此极其吃惊和惧怕;我们如果看见一具尸首复活,也会如此反应;但基督为了让事情平缓下来,就吩咐他们做工:“解开,解开他的裹尸布,好让这作睡衣,直到他回到自己家里,然后他要自己走,这样穿着,无需引导或扶持,回到自己家中。”正如在旧约以诺和以利亚被接走,是可见地证明一种眼不能见和将来的光景,一件事大约是发生在列祖时期中段,另外那件发生在摩西之约时期,同样拉撒路的复活,是在新约时期,为要证实复活的教义。
约11:45-57
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作的事,就多有信祂的;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将耶稣所作的事告诉他们。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祂,人人都要信祂;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什么。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所以耶稣不再显然行在犹太人中间,就离开那里往靠近旷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就在那里和门徒同住。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有许多人从乡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节前洁净自己。他们就寻找耶稣,站在殿里彼此说:“你们的意思如何,祂不来过节吗?”那时,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吩咐说,若有人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报明,好去拿祂。
我们在此看到对这满有荣耀神迹的结果的记载,这就像往常一样,对一些人来说,这作了活的香气叫他们活,对其他人,则作了死的香气叫他们死。
I. 一些人受到它的吸引,被带领来相信。犹太人见了耶稣所作的事,就多有信祂的,他们应当信,因为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祂从神而来的使命。他们常常听过祂的神迹,然而却质疑这些是否属实,以此回避这些神迹要他们来确信的事;但现在他们亲自看见这事成就,他们的不信被征服,他们最终投降。但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我们越看见基督,就应看到有更多理由爱祂和信祂。那些来看马利亚,来安慰她的犹太人中有一些人是这样。我们向别人尽行善的本分时,就是把自己放在领受从神而来眷顾的道中,我们行善,就有机会得到善。
II. 其他人因此生气,在他们的不信中变得刚硬。
1. 告密的人就是这样(约11:46):其中也有人,他们是真神迹的目击证人,与被劝服如此相反,以致他们去见法利赛人,他们知道法利赛人与祂有不共戴天之仇,将耶稣所作的事告诉他们;不仅仅把这当作值得他们留意的一件新闻,更不用说把它当作对他们的劝说,让他们更善意地看待基督,而是带着恶毒动机,激发那些无需刺激就反对祂的人来更猛烈逼迫祂。这是一个奇怪的例子,(1.) 是最顽梗不信的例子,拒绝顺从最大有力量的说服方法;很难想象他们怎能逃避这有力的证据,但他们已经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2.) 是最根深蒂固的敌意的例子。如果他们不高兴别人相信祂是基督,然而人会以为他们本应软化下来,被说服不去逼迫祂;但如果水不足以熄灭火,它就要使火烧得更旺。他们说耶稣所作的事,讲的不过是实情;但他们的恶意给他们的报告涂上了一层等同于说谎这魔鬼行径的色彩;曲解真实的,这与捏造虚假同样糟糕。多益被称作是说谎和诡诈的舌头(诗52:2-4;诗120:2-3),虽然他说的事情是真的。
2. 百姓的判官、领袖、那些瞎眼的领袖,因着向他们作的这报告变得更恼怒,在此我们被告知他们做了什么。
(1.) 他们召集举行了一次特别公会(约11:47):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就像预言的那样,诗2:2,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犹太人公会的商议本应是为了公众益处,但在这里,他们以此为幌子,向百姓行最大的伤害和恶事。那属于民的平安之事被遮蔽,不让信任它商议的人的眼看到。这公会召集,不仅为了合议,还是为了互相惹动怒气;正如铁摩铁,正如煤烧煤,木头点火,同样他们是为要用对基督和祂教训的敌意彼此激怒点起火来。
(2.) 提出情况,表明极其重要,后果严重。
[1.] 争论的问题是他们要用什么方法对付这位耶稣,阻止祂影响壮大;他们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关于使拉撒路复活的报告被提出来讨论,诸位父兄被召集来尽力帮助,仿佛一位强敌已经在他们国家的中心与一支军队作战。首先,他们承认基督的神迹是真实的,祂行了许多神迹;所以他们是自己作见证反对自己,因为他们承认祂的国书,却不承认祂的使命。其次,他们考虑要做什么,自责没有更早做一些事,有效把祂压制。他们根本不考虑是否应当接待祂,承认祂是弥赛亚,虽然他们自称等候弥赛亚,耶稣给了极多证据,证明祂就是弥赛亚;但他们理所当然认为祂是一位敌人,作为敌人,当受镇压:“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没有责任去支持我们的教会吗?如此破坏我们利益的教导如此传播,这对我们还算不得什么吗?我们岂应温顺交出我们得着百姓喜爱的阵地呢?我们要看着我们的权威遭人藐视,我们借此谋生的手段被毁,却不激发自己行动起来吗?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做什么?我们现在在想什么?我们总是思考,什么也不做吗?”
[2.] 这问题变得严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教会和百姓要遭遇的来自罗马人的危险(约11:48):“如果我们不让祂闭口不言,把祂除掉,人人都要信祂;这就是立一位新王,罗马人就要对此发怒,也要来,派一支军队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所以现在不是小打小闹的时候。”请看他们达成的意见,
第一, 对他们自己能力的看法。他们说话的语气,仿佛以为基督工作的扩展与成功有赖他们的默许;仿佛除非他们由着祂,祂就不能继续行神迹,使人作祂的门徒;仿佛他们有能力征服胜过死亡的这一位,或者仿佛他们能与神争战,并且得胜。但坐在天上的那一位,对软弱无力的恶毒幻想自欺,自以为无所不能是发出嗤笑。
第二,对他们自己对策的看法。他们幻想自己是极富洞察力和远见的人,在他们对事情预先的道德判断上极其敏锐。
a. 他们自己预言,再过短短一段时间,如果祂仍得自由继续,人人都要信祂,以此为他们自己的目的,承认祂的教训与神迹本身具有极大说服力,是无法抗拒的,人人都要改变成为祂的信徒。就这样,他们现在把祂的影响说得非常厉害,虽然为了另一种目的,这同一批人曾努力让人藐视祂的影响,约7:48,“官长岂有信祂的呢?”人要信祂,这是他们害怕的事,那时他们一切的手段都要失败了。请留意,福音的成功是它的敌人所惧怕的;如果人得救,他们就完了。
b. 他们预言,如果大部分的民被吸引跟从祂,罗马人的怒气就要被吸引过来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来夺我们的地土;整个国家,特别是耶路撒冷,或圣殿,那圣地,以及他们的地土,他们亲爱的,他们的偶像;或者他们在圣殿中的高位,他们权力和人对其信赖的地位。确实罗马人对他们非常猜疑,监视他们,知道他们不要别的,只要挣脱他们轭的能力和机会。同样确实如果罗马人让一支大军蜂拥临到他们,他们就很难对此作出任何抵挡;然而这里是表现出一种懦弱,若非耶和华的祭司因着邪恶失去了在神和一切好人里的影响,否则人是不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这懦弱的。他们若坚持正直,就无需惧怕罗马人;但他们说话,就像一群垂头丧气的人,就像犹大的人卑贱地对参孙说,“非利士人辖制我们,你不知道吗?”士15:11。 人失去了敬虔,就失去了勇气。但是,(a.) 任何因着基督福音的扩展,罗马人被激怒反对他们的民的危险性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福音绝不会与列王和各省有害,反而极其有益。罗马人根本不嫉妒祂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因为祂教导人给该撒纳税,不以恶报恶,而是背起十字架。罗马巡抚审判祂时,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罗马人因祭司被激怒来反对犹太人的危险、大于因基督被激怒的危险。请留意,无中生有的担忧常常掩饰着邪恶动机。(b.) 要是真有危险,因容忍基督的传道令罗马人不悦,这却不能成为他们仇恨逼迫一位好人的理由。请注意,[a.] 基督并祂福音的仇敌常常用看似关心众人益处和共同安全来掩饰他们的敌意,为了这样做,就污蔑祂的先知和牧师是连累以色列的人,是搅乱天下的人。[b.] 属肉体的对策通常以国家利益为理由反对公义的准则。当人关心自己的财富与安全,胜过关心真理与责任,这就是从下而来的智慧,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但请看这是什么问题;他们假装害怕容忍基督的福音会导致罗马人废了他们,所以不管对错,让自己来反对这福音;但事情证明,他们逼迫福音,这把他们惧怕的事带到他们身上,使他们恶贯满盈,罗马人来夺走他们的地土和百姓,他们的土地不再认识他们。请注意,我们企图通过犯罪逃避的那灾难,我们是采取最有效的途径使之落在自己头上;那些以为靠反对基督的国度来获取或推进他们自己世俗利益的人,要发现耶路撒冷是比他们以为更重的石头,亚12:3。恶人所怕的必临到他,箴10:24。
(3.) 该亚法这一次在公会上作了一番恶意但奥秘的发言。
[1.] 一眼就可以明显看出它的恶意,约11:49-50。他是大祭司,所以是公会的主席,在辩论问题之前主动决定此事:“你们不知道什么,你们的犹豫暴露出你们的无知,因为这不是一件容得辩论的事,如果你们思想那句你们认同的谚语,就是一个人替百姓死,就是你们的益处,这件事很快就要定案。”在此,
第一,出谋策划的人是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大祭司的职分由神指派,固定由亚伦家男性后嗣担任,任期是他自然的寿数,然后传给他男性后嗣;但在那些堕落的年间,这职分变得虽不像领事职分、一年一任,却经常改变,好使他们能与罗马当局建立关系。本年正好由该亚法担任此职。
第二,这主张的要点简而言之就是,总要找出这样那样的办法将耶稣处死。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深深感觉到祂就是弥赛亚;但祂的教训与他们珍爱的传统和世俗的利益如此相反,祂的目的如此挫败他们对弥赛亚国度的观念,以致他们决定,不管祂是谁,都一定要被处死。该亚法不是说,堵住祂的口,将祂囚禁、流放,虽然对约束一位他们认为危险的人来说,这些完全足够;而是祂一定要死。请注意,那些挺身而出反对基督教信仰的人,通常是让自己失去了人性,因着残忍臭名昭著。
第三,这暗示看似有理,带着那古蛇一切的狡猾与恶毒。1. 他暗示自己是精明的,作为大祭司,我们必然期望他在这方面是极为优秀,虽然乌陵和土明失去已经很久了。他是多么蔑视地说道:“你们不知道什么,你们不过是一般的祭司;但你们一定要容许我看问题比你们更深入!”就这样,那些掌权者靠此把他们败坏的命令强加于人;因着他们应当是最有智慧、最佳的人,就要求每人相信他们确实如此。2. 他理所当然认为情况明显,不容争辩,看不到这一点的人是非常无知。请留意,人常常强权施行判断与司法。诚实在街上扑倒,它跌倒时,是完全跌倒;真正不得进入,它被排除在外时,是完全被排除,赛59:14。3. 他坚持一句政治格言,即社会福益应当优先于具体个人的福益。一个人替百姓死,就是我们的益处,我们作为祭司所得的益处,我们的一切都落在危险当中。一人为服事国家而不顾生命危险,这是有益,不仅如此,还是真正尊贵(腓2:17;约壹3:16);但以公众安全为借口处死一个无辜之人,这是魔鬼的伎俩。该亚法狡猾地暗示,最伟大最好的人,尽管是major singulis — 比任何个人更伟大,却是minor universi s— 比群众集体要小,应当认为为救他的国家免于毁灭,他的性命就是用得其所,啊,其实是死得其所。但以阻止想象出来的对一国的伤害为借口,谋杀一位显然是对一国极大祝福的人,这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为了保护他们的民事利益免于一种他们没有理由惧怕的危险,就给他们自己和他们一国招来流人的血、流先知的血的罪,这是他们的益处吗?把神和他们的荣耀从他们中间赶走,而不是冒罗马人不悦的风险(如果神与他们同在,罗马人就不能伤害他们),这是他们的益处吗?请留意,只按世俗考虑而见机行事的属肉体政策,虽然自以为靠犯罪可以救所有人,最终却是败坏所有人。
[2.] 该亚法这计谋中的奥秘之处一眼看上去却不显明,而是由福音书作者引导我们认识的(约11:51,52):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这不仅是他自己敌意和计谋的话,而且在这番话中他预言了(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 这是对一句恶毒的话作的宝贵注解;受咒诅的该亚法的计划按如此分析,是落在配得称颂的神的计划之内。爱心教导我们,要按最好的来理解我们所怕之人的言语和举动;但敬虔教导我们善用这些,甚至与这些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如果恶人在他们所做反对我们的事情上,是神的手,为要使我们降卑归正,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在所说反对我们的话上作神的口,为要教训我们、令我们知罪呢?但在该亚法所说的这句话中,有来自天上特别的指引,让他说出能具有非常崇高意义的话来。正如所有人的内心都在神的手中,同样他们的舌头也是如此。说“我们的舌头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想说的话,不向神的审判交账,或者我们能说想说的话,不受祂护理和能力的约束”的人,他们是蒙骗上当。巴兰来咒诅以色列,不能说他想说的话,拉班来追赶雅各时也是如此。
(4.) 福音书作者解释并详述了亚该法的话。
[1.] 他解释了亚该法的话,表明这话不仅是要成就一个极美目的,它还是在神的计划之中。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为挑动公会反对基督的诡计,他说这话是出于自己,其实是出于魔鬼;但这话作为神谕,宣告藉着基督的死,拯救神属灵的以色列脱离罪和忿怒的旨意和目的,他这话就不是出于自己,因为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不是这样的意思,他心也不这样打算,因为除了心里想毁灭,剪除,他就别无其它企图,赛10:7。
第一,他预言,那些预言的人,在他们发预言时,说话不是出于他们自己。但该亚法也身列先知当中吗?是的,pro hac vice — 这一次是,虽然他是一个坏人,是基督并祂的福音的死敌。请注意,1. 神能,并确实经常使用恶人作工具,成就祂自己的目的,完全与他们自己的企图相反;因为祂不仅用锁链拘束他们,不让他们行他们要行的恶,还用笼头牵引他们,行他们不愿作的服事。2. 口中预言的话,不是心中存有恩典原则无缪的证据。“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作先知讲道吗?”主要把这当作无意义的恳求加以拒绝。
第二,他预言,因他本年作大祭司;不是说他作大祭司,这就有什么可以使他、让他有资格作先知;我们不能认为教皇的冠冕首先默示披戴这冠冕的那最卑贱头颅,使其发预言;但,1. 作为大祭司,因此在公会中成为重要显赫,神就乐意将这重要的话放在他,而不是任何别的人的口中,让听从或不听从这话都变得更严重。人认为伟人的格言配受特别重视:王的嘴中有神语;所以这神语被放在大祭司口中,让这话就是出于他的口得建立,即基督为这国的好处死,不是为祂手中任何的不义死。他本年正好作大祭司,这年被安排是在得救之年,这时弥赛亚君王必被剪除,但不是为自己的缘故(但9:26,英文钦定版如此说),他必须承认这一点。2. 本年作大祭司,那是出名的一年,将有圣灵丰富的浇灌,超过过往任何时候,这是按照那预言(珥2:28-29,比较徒2:17), 这有福浇灌的一些水滴轻轻落在该亚法身上,就像桌上儿女的饼的碎渣落在狗当中一样(莱福博士如此说)。 本年是利未祭司职分终止的年份;出于本年作大祭司的他的口,强迫人绝对顺服,不应为那国献上牲畜(就像他们历世历代以来献祭那样),而是献上祂自己,就这样终止了赎罪祭的献上。他是不知不觉作成这顺服,就像以撒祝福雅各一样。
第三,他预言的内容就是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所有先知正是为此事作见证,他们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彼前1:11),基督的死必然成为以色列的生与得救 ;他说的这一国,是指那些在这国中顽固坚持犹太教的人,但神指的是那些在这当中要领受基督教训,成为跟从祂的人,所有相信的人,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该亚法现在谋划的基督之死,成就了对他计划要使之安全和坚固的那一国利害关系的毁坏,因为这件事把神的忿怒降在他们身上,尽到极处;但这成就了对他希望借此毁坏的那利害关系的推进,因为基督从地上被举起来,就吸引万人归向祂。这里预言是是一件大事,就是耶稣将要死,为别人死,不仅仅是为他们的益处,还是代替他们,替这一国死,因为藉着祂的死,救恩首先传给他们。如果犹太人通国一致相信基督,接受祂的福音,他们就不仅得救直到永远,还是作为一国,得救脱离他们的苦难。这泉源是首先为大卫家开的,亚13:1。祂为那一国死了,以致通国不致灭亡,而是所留的余数要得拯救,罗11:5。
[2.] 福音书作者详述该亚法的这番话(约11:52),不但替这一国死(不管这国是多么强烈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宠儿),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在此请观察,
第一,基督为之而死的那些人:不但替这一国(犹太人的国)死,否则神的儿子做这如此大工,只是为了使雅各得保全的,以色列中被赶散的人归回,那相对而言就为小事;不是的,祂一定要施行救恩直到地极,赛49:6。 祂一定要为神四散的子民死。1. 一些人把这理解为是指当时正四散在外邦人世界的神的子民,各国虔诚的人(徒2:5),敬畏神的人(徒10:2),敬拜神的人(徒17:4),一半归信犹太教的人,他们服事亚伯拉罕的神,但不是服在摩西的礼仪律之下,那些尝了自然宗教的滋味,但分散在各国之中,没有他们自己的严肃会、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认信,借此统一自己,使自己与他人分别出来的人。现在基督死了,把这些人收聚在一个大群之中,从祂得名,由祂治理;这就是设立一面旗帜,让所有看重神、关心自己灵魂的人可以归于此,可以让自己投身其下。2. 其他人认为这还包括所有属于恩典拣选之中,蒙召作神儿女的人,虽然尚未出生,但因为他们是被预定得儿子的名分,弗1:5。这些人四散在地上各处,出于各族各民(启7:9),在世上历世历代,直到时间的末了;这些是敬畏他,直到世世代代的人,祂以祂的血为赎罪祭时,就是着眼于这些人;正如祂祈求的,祂是为所有相信祂的人死。
第二,就这些人而言,祂死的目的和意义;他死,是为了收聚那些走迷路的人,把那些分散的人聚集归一;邀请那些远离祂的人到祂这里来,把那些彼此远离的人在祂里面团结起来。基督的死是,1. 大大吸引我们的心;为此目的祂被举起来,吸引人归向祂。人的归正就是把他们聚集归一到基督那里,以祂作他们的王和避难所,就像鸽子被吸引到窗边;祂死,为要成就这点。藉着死,祂买赎他们归祂自己,为他们得到所赐的圣灵;祂为我们死而显明的爱大大吸引着我们的爱。2. 我们合一的伟大中心。祂聚集他们同归于一,弗1:10。他们与祂为一,一体,一灵,在祂里面彼此合一。各处各个世代的圣徒都在基督里相遇,正如所有肢体在元首里,所有枝条在根里相遇一样。基督藉着祂死的功德举荐合为一的所有圣徒得神恩典与眷顾(来2:11-13),藉着祂死的激励,命令他们都各自彼此相爱,约13:34。
(5.) 这场争论的结果,就是公会决定要将耶稣处死(约11:53):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他们现在明白了彼此心里的意思,所以每人都心意已定,就是耶稣一定要死;看来一个委员会成立,de die in diem — 每天开会,考虑此事,商议此事,接受建议如此做成此事。请注意,恶人的恶是渐渐成熟的,雅1:15;结7:10。他们那当受咒诅的针对耶稣的计谋现在有了两个相当大的进展。[1.] 他们之前各自思想的事,现在他们是联合一致,在这件恶事当中如此彼此加力,更自信地继续去行。恶人在恶事上交换意见,给自己和对方肯定和鼓励;心思败坏的人发现其他人与自己同心时,是额手相庆:这时之前看似不可行的恶事,不仅看来是可能,还是可以轻易做成,vis unita fortior — 力量团结,更有效力。[2.] 他们之前希望做成,但没有借口的事,现在有了一个好似有道理、为自己辩护的口实,用来如果不是除去罪疚感(这是他们最不在乎的事),就是除掉恶名,就这样平息若不是个人方面、却是政治方面的良心(一些人狡猾地作这样的分别)。只要有借口可说,许多人就会继续非常安心地行恶。在这里,他们决心无论对错都要将祂处死,这就证明祂后来所受审判的一切形式,只不过是做样子和门面;他们之前决定了要做什么。
(6.)基督于是隐匿起来,非常清楚他们秘密阴谋的决定,约11:54。
[1.] 祂暂停公开露面:耶稣不再显然行在犹太人中间,不行在犹大的居民中间,这些人、特别是耶路撒冷的人,可以完全被称作是犹太人;ou periepatei — 他不走来走去,不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不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按着从前行事自由和公开的样子传道和行神迹,而是虽然留在犹大,却在当中隐藏。大祭司们就这样把以色列的光藏在了斗底下。
[2.] 祂退到乡间偏僻的一角,如此偏僻,以致祂隐退到其中的那城的名字几乎是在别处没有被提及的。祂到靠近旷野的地方去,仿佛祂被从人当中赶了出去,或倒不如是和耶利米一样,希望祂可以在旷野有行路人住宿之处,耶9:2。祂进了一座叫以法莲的城,一些人认为它就是以法他,即祂在当中出生的伯利恒,这座城是在犹大旷野的边上;其他人认为这是在代下13:19提到的以法拉音。祂的门徒与祂同去,他们不愿撇下祂孤单一人,祂也不愿撇下他们在危险之中。祂留在那里,dietribe,在那里与人交往,祂知道该如何在私下与人交往,以此善用没有机会公开传道时这段隐退的时间。祂与门徒交往,他们是祂被暴力赶出圣殿时祂的家人;祂在那里的diatribai,讲论,无疑是极造就人的。我们不能行我们愿行的善时,必须行我们能行的善。但基督为何此时退下?这不是因为祂惧怕仇敌的权势,或不信自己的能力;祂有许多方法能救自己,也不是不愿受苦,或没有为受苦做好准备;但祂退下,第一,表明对耶路撒冷和犹太人的不悦。他们拒绝祂和祂的福音,所以祂让自己和祂的福音离开他们,这是完全有道理的。教师之首现在隐藏(赛30:20);在那里没有关于祂的默示,这是那很快要临到耶稣撒冷的浓浓黑暗的可悲预兆,因为它不知道眷顾它的时候。第二,让祂敌人对祂的残暴更无法辩解。如果那让他们难以忍受,被认为是危害公众的,是祂的公开露面,祂就要试着看一看,他们的怒气是否会因祂隐退而打消;大卫逃到迦特时,扫罗就满意,不再追索他了,撒上27:4。但这些恶人追索的是生命,那宝贵的生命。第三,祂的时候还没有到,所以祂拒绝危险,按人常做的那样行,既是批准、鼓励祂的仆人在逼迫时逃走,也是安慰那些被迫不能为主所用、被淹没在隐秘偏僻中的人;门徒不强于他的主。第四,祂暂时退下,是为了让祂时候到了重返耶路撒冷显得更突出夺目。这加增了祂下一次公开露面,得胜驾骑入城时祂支持者喜乐的欢呼。
(7.) 在祂隐退期间人切切追问祂在哪里,约11:55-57。
[1.] 这缘于逾越节近了,在这节期他们期望祂按习惯在场(约11:55):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这节期在他们的日历上有重要位置,在一定时间之前就盼望它到来。这是基督进入公开事奉以来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过逾越节,确实可以这样说(就像代下35:18那样),在以色列中没有过这样的逾越节,因为在当中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现在逾越节临近,有许多人从乡下各地方上耶路撒冷去,要洁净自己。这是,第一,那些沾染任何礼仪方面不洁的人必须的洁净;他们来,让洁净的水洒在他们身上,按律法行其它洁净的礼,因为他们不洁就不能吃逾越节的晚餐,民9:6。就这样,在我们的福音逾越节之前,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悔改,凭信心在基督的血里洗,才环绕神的祭坛。或者,第二, 通过禁食和祷告,以及其它信仰方面的操练,自愿洁净,或自我隔离;许多比邻舍更敬虔的人在逾越节前花一定时间做这些事,选择在耶稣撒冷进行,因着它有圣殿敬拜的优势。就这样,我们一定要用严肃的预备,在我们准备与神相遇的山的四周划定界限。
[2.] 这询问非常迫切:他们说:“你们的意思如何,祂不来过节吗?”约11:56。
第一,一些人认为这是那些对祂怀有善意,期望祂来的人说的,好使他们可以听到祂的教训,看见祂的神迹。那些一早从乡下出来,好洁净自己的人,非常渴望要见基督,也许带着这期望提早上来,所以当他们站在殿里,他们洁净的地方,就询问基督有什么消息。有任何人能给他们盼望,让他们知道可以预见祂吗?如果有这些人,这些最虔诚的人,最受信仰感动的人,表明这对基督的尊重,这就是对大祭司敌意的对抗,反对大祭司的见证。
第二,似乎看来询问关于祂事情的人是祂的敌人,他们希望有机会可以抓拿祂。他们看到城里满了从乡下出来的敬虔人,对于在他们中间找不到祂感到奇怪。按照他们的职分,他们本应协助那些来洁净自己的人,却在设计对付基督。当耶和华的祭司变得好像牛犊的祭司,在米斯巴如网罗,在他泊山如铺张的网,肆行杀戮(何5:1-2)— 当不是用无酵饼守节,而是自己因着最恶劣的邪恶的酵发酸变质,犹太人的教会是何等可悲堕落了!他们问,“你们的意思如何,祂不来过节吗?”这隐含着,1. 对基督充满猜忌的责难,仿佛祂怕暴露自己而宁愿懈怠不守耶和华的节期。其他人若因轻视信仰不来,他们是不会受到责备;但如果基督为保守自己的缘故不在(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就像大卫的情形,他的座位在节期空设,而扫罗要他来,只是为了有机会用枪把他扎在墙上(撒上20:25-27等),这就被用来向祂发出责难。看到人亵渎出卖圣洁的律例,用在这如此不圣洁的目的上,这真令人难过。2. 他们惧怕担心抓不住他们的猎物:“祂不来过节吗?如果祂不来,我们的手段就被破坏了,我们就都完了;因为不可能差派随员到乡下把祂抓拿上来。”
[3.] 公会发出逮捕祂的命令是非常严厉的,约11:57。 犹太人大公会发出一条公告,严厉责令要求,城里或乡下若有任何人知道祂在哪里(公会谎称祂是一名罪犯,逃跑逃避公义),他们就要报告,好让祂被捉拿,很有可能向任何发现祂的人许诺有奖赏,对那些窝藏祂的人施加惩罚;就这样他们向众人表明,祂是一个可憎的危险之人,一名歹徒,人皆可以击打。扫罗为捉拿大卫,亚哈为捉拿以利亚,都曾发出这样的公告。请看,第一,他们是如此专注这逼迫的事,他们在当中劳苦,是何等孜孜不倦,而在现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任何对信仰和自己职分的认识,他们本来是可以找别的事去做的。第二,他们何等愿意拉扯别人在他们的罪中有份;若有任何人能出卖基督,他们要他们认定自己有责任如此行。他们就是这样滥用对百姓的影响,为要达成最恶劣的目的。请注意,邪恶领袖惯以为常地把他们之下的人变成自己不义的工具,这就使他们罪加一等了。但尽管发出了这公告,虽然毫无疑问许多人知道祂在哪里,然而祂在一些人的感情中有如此的影响力,神在其他人的良心上有如此的约束力,以致祂一直没有被发现,因为主把祂藏了起来。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