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教会史话31
教会史话31 唯独恩典
奥古斯丁自413年至427年,奋力写作《上帝之城》。同时期,他也面对当时教会中的 “伯拉纠派之争”(Pelagian Controversy)。北非主教们在412年的“迦太基会议”,已经定罪伯拉纠(Pelagius)门生柯里提(Celestius)的教训。在巴勒斯坦的耶柔米,也极力抵挡伯拉纠的教训。罗马主教英诺森一世(Innocent I)也裁定∶伯拉纠派若不认错悔改,则被开除教籍。奥古斯丁以为“伯拉纠派之争”终告结束。然而,伯拉纠派死灰复燃,又以新的形式出现。
伯拉纠派的反击
当罗马主教英诺森于417年逝世之后,左西穆(Zosimus)继任。柯里提认为机会来了,就从以弗所赴罗马,亲自面求左西穆平反。伯拉纠身在耶路撒冷,也差人送其新出的著作,为自己的论点辩护。伯拉纠派原先主张∶人犯罪堕落之后,没有罪性;悔改是人自由意志的选择,人有能力行良善,恩典不是绝对必须的。如今,伯拉纠派愿意承认∶恩典是必须的,但是人自己的意志是独立自主的,不被罪捆绑,所以自己要负起责任来悔改行善。伯拉纠派现今否认他们的教导∶说人不需要神的恩典,自己有能力避免犯罪。
奥古斯丁仔细研究伯拉纠派的辩解,发现伯拉纠派并非说话不清楚,以致遭误会定罪;他们乃是不诚实提出狡辩。奥古斯丁指出∶伯拉纠没有表明真相,他所认为的“人需要恩典”,此“恩典”是指外在的教导或榜样鼓励,作为协助提拔;并非指“神主权的爱”藉著圣灵注入我们心中,改造我们,除去我们的悖逆,正如圣经所清楚教导的。
伯拉纠派的失势
左西穆未能明察秋毫,草率结论,告知北非的主教们说∶他们听信偏见,误解了伯拉纠派;伯拉纠派的基本信仰没有问题。北非主教们大吃一惊,激烈反应,以致左西穆安抚他们说∶目前他尚未做出最后裁定。后来,当罗马皇帝在418年4月颁布谕令,将“伯拉纠派人士”从罗马城驱逐出境。左西穆虽然不满北非主教们的抗议,但是一看情势不妙,罗马教会中反对伯拉纠派的势力也不可忽视,只有正式定罪伯拉纠与柯里提。
柯里提及其友伴,失去罗马主教的支持之后,就赴埃及的亚历山大,后来又转到康士坦丁堡寻求庇护与平反。虽然428年“伯拉纠派”在康堡,得到聂斯多留(Nestorius)主教长的收留,然而,当431年“以弗所大公会议”时,聂氏自身难保,“伯拉纠派”被正式定为异端。
伯拉纠派此后直到今日,在正统信仰的教会中无法立足,但是其神学思想却阴魂不散,不断地困扰教会。奥古斯丁在413年时,仍对伯拉纠疑中留情,但是在414年开始明白其论说的危险,他自415年起已经洞察伯拉纠派的真相,就开始一连串的信件著作,来评析其错谬危害,并回复伯拉纠派人士的辩论。其目的在于∶积极正面阐述圣经的“恩典”教义。甚至到了427年出版《论恩典与自由意志》时,仍在驳斥伯拉纠派的异端思想。
卡西安的“半伯拉纠主义”
伯拉纠派的思想,强调人要自己努力追求圣洁,所以吸引了一些修道士的跟随。其中最出名的是卡西安(Cassian),他原在巴勒斯坦与埃及修道,属俄利根派,参与“高大弟兄会”(Tall Brothers)。当400年时“高大弟兄会”被亚历山大主教从埃及驱逐出境后,卡西安与弟兄们到了康堡。当康堡主教屈梭多模被放逐后,卡西安转赴罗马,最后约于415年到了在高卢(今日法国)的马赛。他在那里以东方修道模式,建立修道团体,对于西方修道运动有显著的影响。
卡西安持守伯拉纠的原本思想,将之略微修正。他在著作中表示∶他同意奥古斯丁所说“人在每一方面都需要神的恩典”,但是人自己首先要回应,神看到了人的回应之后,就将恩典赐给人。人的意志所作的抉择,必须靠神的恩典,才有能力回转归向神。所以,人的悔改归正,是人的意志得到神的恩典的帮助,也就是所谓“天助自助”的“神人合作说”。
卡西安虽然不像伯拉纠完全否认“人有罪性”,他承认人的本性受罪恶的影响很大,所以“神的恩典进入人心”是必须的;但是他拒绝奥古斯丁所说的“人性是彻底的被罪败坏污染,以致毫无真实的良善,不能自己回应神的呼召”,他也不承认“救恩是神的大能,永不失落”。
简言之,对照伯拉纠的“人无罪性,本性没有改变,只需外在帮助”,卡西安的说法是“人心受罪影响,本性需要改变,需要内在帮助”。伯拉纠认为人所需要的恩典,是外在的榜样鼓励;卡西安承认人的内在,也需要恩典的能力。卡西安承认“人需要内在恩典,才能得救”,但是却反对奥古斯丁“唯独恩典使人得救”的看法。
“罪”与“恩”
如此的争论,关键核心在于对“罪”与“恩”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1) “罪人的景况”∶罪人到底有没有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伯拉纠认为“罪人的本性没有问题,只是选择错误”。卡西安承认“罪人的本性,只是生病虚弱”。然而奥古斯丁则坚持“罪人的本性,是彻底死在罪中”。
(2) “信心的来源”∶信心是不是人自己的作为。伯拉纠认为“信心是人自己的产品,只需要外在的鼓励支持”。卡西安的看法是∶“信心仍是人自己的抉择,但是需要恩典进入人内心来帮助”——人自己先要有信心来信靠神,神才赐下恩典来帮助。奥古斯丁则表明“信心是神所赐的”∶神先赐下恩典,赐给人真信心来信靠神。
对卡西安而言,罪人仍然有自由意志,但是需要神的恩典来帮助,以实现罪人自己的选择。如此说来,卡西安的立场与“伯拉纠派”大同小异,所以奥古斯丁驳斥卡西安的立场“神的恩典需要配合人的选择”为错谬的,因其否定了圣经真理“神的救恩是无条件的,且必然达到目的”。卡西安与其修道团体的看法,也引起教会中的激烈反对,被称为是妥协路线的“半伯拉纠派”。
奥古斯丁的中心思想
奥古斯丁在其《抗伯拉纠派文集》中,根据圣经,深入浅出探讨“罪”与“恩”等主题。其中所阐述的论点,关键在于∶人必须完全倚靠神的主权,人的被造完全是神的主权创造,人的得救也完全是神的主权救赎。我们得蒙救赎,是“神恩独作”,唯独神的恩典拯救。正如保罗所说∶“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林前》4∶7)
奥古斯丁对“人的意志”的体会,是刻骨铭心的,是根据圣经真理来看自己以往的经历。他深知罪人的意志已经被罪俘虏,是全然的败坏与无能。所以对于“伯拉纠派”认为“罪人的意志是自由的,罪人没有罪性,有能力行神眼中的良善”的看法,奥古斯丁认为是规避事实、虚假的幻象。至于“半伯拉纠派”的“需要恩典,但不是唯独恩典”折衷妥协,在奥古斯丁眼中,仍然是与“伯拉纠派”如出一辙。
奥古斯丁驳斥“自由意志论”
奥古斯丁驳斥伯拉纠派的“自由意志论”,基本上指出三要点∶
(1) 罪人的意志来自罪人的本性。
伯拉纠派认为罪人的“意志”决定行恶时,其“本性”不受罪捆绑。奥古斯丁则坚持∶意志的所有行动都是表达此人的本性,“意志”与“本性”二者无法划分开来;罪行来自罪性。
(2) 罪人的本性不可能选择真实的良善。
伯拉纠派认为罪人因其本性无罪捆绑,可以选择行真实的良善。奥古斯丁则表明∶罪人虽能行世人眼中的外在形式善行,但是无能去行神眼中真实的良善。本性败坏的坏树,只能结坏果子,不能结好果子。
(3)罪人的意志是由其罪性发出,所以没有真正的自由。
伯拉纠派认为“自由意志”是意志作自由选择,不受心态动机的压力影响。奥古斯丁则指明“意志”所作的选择不能超出“人心”的范围。人心被罪败坏受罪管辖,从人心产生的意志,不论所作的选择为何,必然都是受罪恶的污染所辖制。
所以,奥古斯丁结论说∶神的主权恩典是绝对必须的,恩典进入罪人的心,改变其心之后,重生的人才有真正的自由意志。“神恩独作,唯独恩典”才是圣经的救恩福音。奥古斯丁认定∶不论伯拉纠派的“人意独作,外在襄助”或半伯拉纠派的“人意先作,内在恩助”,都是“神人合作说,天助自助”的版本,都是违背圣经的异端邪说。
奥冉吉会议
虽然“伯拉纠派”在431年“以弗所大公会议”被定为异端,但是“半伯拉纠派”在高卢南部的修道团体中,仍然颇具势力。当地一位名叫朴斯伯(Prosper of Aquitaine)曾著书驳斥卡西安与其他“半伯拉纠派”人士的论调。后来他成为罗马主教利欧一世(Leo I)(440至461年在位)的秘书,将奥古斯丁的著作精华选录,编成系列出版《奥古斯丁选集》,带来很大的影响。
高卢南部阿尔斯(Arles)地区主教该撒瑞(Caesarius),大受《奥古斯丁选集》的影响。他于529年在奥冉吉(Orange)召开地区主教会议,决议肯定奥古斯丁“神的恩典改变扭转罪人的意志”的立场,但是对其“预定与恩典”的教义,则大幅度的削减。此“奥冉吉会议”的决议,获得罗马主教邦尼费二世(Boniface II)(530至532年在位)认可,所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奥冉吉会议”的结论,是“罪人的意志,已经不能选择回转归向神”,但是“半伯拉纠派”的争论仍未彻底解决。有关“罪与恩”的教义,仍然是中世纪的主要议题。“半伯拉纠派”的思想继续在中世纪作祟,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之时。改教家路德,慈运理,加尔文,都一致拒绝中世纪“半伯拉纠派”的错谬,恢复了福音真理,即奥古斯丁所阐扬“唯独恩典”的教义。
结论
奥古斯丁长期对抗“伯拉纠派,半伯拉纠派”的“神人合作,天助自助”谬说,他越来越清楚并阐扬圣经“神恩独作,唯独恩典”的教义。此“唯独恩典”的真理,成为他的安慰与力量,来面对北非迫在眉睫的灾难。
蛮族汪达尔人(Vandals)信奉亚流派异端,于407年入侵高卢,409年入侵西班牙,所到之地屠杀掠劫,毫不留情。罗马帝国军队尽力抵抗,也只能拖延时间,到了429年,汪达尔人已经横渡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高卢与西班牙的主教,许多位死守岗位团结民心以抵御外侮,但也有些主教面对这杀人越货的蛮族时,选择与难民一同逃难。
奥古斯丁在其书信中,讨论牧者的良心问题∶北非的牧者可否逃难?他不希望所有优秀的牧者,在即将而来的浩劫中丧生;他认为也必须有牧者留守岗位,以服事那些走不了的百姓。所以,他建议有些牧者应该离开,有些应该留下;如何决定何人去留,他建议抽签以避免不公平。
奥古斯丁虽然年纪老迈,但仍选择留在希坡,与百姓一同面对此浩劫。领受“奇异恩典”与见证“唯独恩典”的奥古斯丁,完全靠主恩典,只为神的荣耀,留守希坡主教之职,与神的百姓同受苦难。然而,就在蛮族军队攻破防线,攻下希坡之前,他蒙主恩召于430年8月28日离开世界,进入天上更美家乡。
教会史话系列,佳美整理自《举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ttp://www.oc.org/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