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世界基督教历史故事1 -2
〖 第二节 信经的形成过程 〗
(引言)
初期教会信经形成过程的最大论争是,围绕着耶稣是谁,圣灵是谁及三位一体的同一性与多样性,即三位一体是什么的问题。这种问题不是单纯的形而上学、哲学式的论争对象,而是在提出人如何得到救恩(救恩论)、教会的本质和机能是什么(教会论)、以及历史的终末和天国是什么(末世论)等问题的时候出现的教会现实中的活神学(Living Theology)课题。
换句话说,初期教会信经的目的不在于把我们束缚于教义的教义化(dogmatize),而在于寻求基督徒生活的灵活化(vivifying)。使徒信经不是将难以理解的文字教义象鹦鹉学舌般说来的,而应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与我们的灵一同来宣告的充满确信的话语。
初期教会的信经形成之多样性、复杂的事件和神学立场,在这儿不能一一举例,而简单地将其中核心部分介绍的话,可分两大阶段。一是至A.D.325年的尼西亚会议为止,二阶段是到A.D.451年的卡尔西顿会议为止。
1. 到尼西亚会议为止(A.D.325年)
以犹太人为中心的伊便尼派(Ebionites)强调作为人的耶稣在受洗时成为神的义子(Adoptionism),主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时义子的因素消失,而只是作为普通人死了,即强调耶稣的人性而非神性。因将耶稣看为义子,所以可能导致耶稣被理解为从属于神的存在。
但是以使徒约翰为代表的初期教会使徒们所攻击的灵知主义,是否认耶稣肉身来到人世的极端论。灵是圣洁的,是善的;肉体是恶的,肮脏的;耶稣怎么能穿戴世俗的身体来到人世间呢,因而主张来到世上的是灵。
灵知主义相信耶稣披戴假的肉体,而被叫做幻影论(Decetism)。此灵知主义(Gnosticism)不相信身体复活,强调灵魂不灭,即无视耶稣人性,只是强调耶稣的神性的异端思想。
神学家奥利金(Origen)虽然是位在神学上留下许多贡献的教父,但是却认为耶稣是第二位神(ζευτηρο? Θεο?),陷入了耶稣是从属于圣父的存在之从属论(Subordinationism)。跟嗣子论一起从属论算是开辟了类似本质论(耶稣与圣父神的本性不同,而是相似的主张)。
阿里乌(Arius)与安提阿学派的犹西比乌(Eusebius)主教(尼科米底亚教区,给君士坦丁大帝施洗的主教)一起主张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上帝的神性不同,而是类似的(homoiousious:ομοιουσιο?),并且认为耶稣基督不是永恒的,即否认其永恒性。并且不是存在于创世以前,即否认了先在性(preexistence),将耶稣理解为是创造物中最优秀的存在。这被称为类似本质论。
对此挑战而登场的同一本质论(homoousios:ομοουσιο?)认为耶稣基督的神性与圣父的神性是同一的,因而强调他是无罪的救赎主(Redeemer)。这是由亚历山大的主教亚历山大(Alexander)的主张,被亚大纳西继承发展,成为尼西亚信经。
所以,为了在政治上达到罗马和平和统一的目的,在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尼西亚会议(A.D.325)上,阿里乌的类似本质论被废止,而亚历山大和亚大纳西的同一本质论获得胜利。从此宣告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vere Deus)、完全的人(vere Homo),承认因他的恩典得以赎罪,他是我们当敬拜和赞美的永远之神。
2. 到卡西顿会议为止(A.D 451)
原是奥利金的门徒的加巴道西学派(Cappadochian school)的三位神学家,即尼斯的格列高利(St. Gregory of Nyssa),该撒利亚的巴西勒(St. Basilot of Cassarea)和纳西昂的格列高利(St. Gregory of Nazanzus)倾向于亚大纳亚的同一本质论。他们作为使用希腊语的教父,是形成东方教会传统的神学家们。他们为基督教的圣灵论和三位一体的决定性确立上作了伟大的贡献。
他们争论的对象是马其顿学派(Macedonian school),即也被称诽谤圣灵党派。他们将圣灵解释为能源、能力、感化道德的能力等物质性的,而不是神的人格。如此,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主张圣灵类似本质论的人。
为对抗这种学说,加巴道西学派不仅强调基督,而且强调圣灵具有与上帝同等的同一本质的一位,主张在位格上圣父、圣子、圣灵都具有同等性(equality)。最终,他们使用三位虽具有一个本质(μια ουσια),但有三种存在形态、三个位格、三种作工(τρει? υποστασει?)的新用语“μια ουσια”和“Τρει? υπστασει?”,即他们用这两个词语确定三位一体,成了大神学家。
所以他们认为圣父是自有永有的,圣子是永远出生的一位,圣灵是永远出来的一位,而且圣灵与其他两位(圣父,圣子)一样接收我们的敬拜,听我们的祷告,是我们信仰的对象。
最终,在第二次普世教会公会义(equmenical),即君士坦丁堡会议中马其顿学派(Macaclonian School)被定为异端,而加巴道西学派的圣灵同一本质论和三位一体论被确立为正统教义。
加巴道西学派虽然强调圣灵由圣父而来,但没解释圣灵也从圣子而来(filioque),因此他们的解释成为东方教会圣灵论的传统。然而圣灵也出于圣子的奥古斯丁的解释成为西方教会圣灵流出说的传统。
而且奥古斯丁和德尔图良一样将用拉丁语“περζονα”来表示希腊语“υποστασι?”,结果并没能完全正确地表达其含义,因persona解释成脸(face)或面罩(mask)。所以拉丁神学家(奥古斯丁和德尔图良)用persona翻译,会引起很多误解。
他们还强调三位一体的关系象一个人的人格分为记忆、理解、意志的三个部分一样。他们主张三位的爱之亲交关系,因而比起三位的三种职能(三个分工),更强调三位的统一性(Untity :Oneness)。
第三次公会议(A.D.431)在以弗所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耶稣基督的人格(persen)里人性和神性是如何结合的问题。这是安提阿学派和亚历山大学派之间的最大争论。
安提阿学派强调神性与人性的分离,比起认为耶稣是救赎主,更认为他是信仰的开拓者(pioneer)、榜样(example),即强调了参与基督人性的救恩论。他们认为耶稣的人性更重要。聂斯脱利(Nestorius)主张耶稣分为灵性和肉体性,神性和人性的解释,即耶稣具有两种本性的两个人格(Two persons in two natures)。挑战聂斯脱利派的是亚历山大学派神学家亚历山大的奚里耳(St. Cyril of Alexandria)。
亚历山大学派大体上强调神性,而树立了这种观点,由亚历山大,亚大纳西等人继承。奚里耳解释两个本性(神性、人性)在耶稣的一个人格中达成统一(One person of two natures),而强调了两性的协调和一致(Communicatio idiomatum)。奚里耳还解释说耶稣的灵体(神性与人性的协调)是无所不在(ubiquity)的,因而他解释说耶稣的诞生是神的诞生(Theotokos:Θεοτοκο?)。他的解释成为以弗所会议的胜利者。对此,聂斯脱利反驳问,怎么能认为是幼小的婴儿上帝,是躺卧在摇篮的上帝呢。结果,聂斯脱利被定为异端。
但是在第四次公会义的卡尔西顿会议(Chalcedon Council: A.D.451)上安提阿学的观点要素和亚历山大学派的观点要素合而为一,即根据罗马主教利奥的提议,亚历山大的两本性的统一(Unity)和安提阿学派的两本性的分离(Unity in two natures)介入在一起。
从此,不是在以弗所会议中胜利的奚里耳的由两性成为一个人格体(of two natures)的主张,而是安提阿学派概念的在两个本性里(in two natures)统一为一个人格的观点(Communicatio idiomatum) 得以被宣扬。
结果,再一次确认同一本质论和三位的同等性,承认是完全的神(vere Deus)、完全的人(vere Homo),而且结合安提阿学派观点的要素和亚历山大学派观点的要素,认定互不混淆(without confusion)、互不变换(winthout change)、互不割裂(without separation)、互不分开(without division)的两性协调统一。
(尾言)
最终,初期教会的信经结论如下
第一,耶稣基督、圣灵、圣父是具有同等地位,同等本性的完全的神。
第二,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赎的主体(救赎主)、神是创造的主体(创造主)、圣灵是在我们里面完成救赎,使我们成圣的主体(救赎的完成者或Sanctifier,或life giver)。
第三,宣告耶稣是与我们完全一样的人(人性),是绝未犯过罪的神(神性),并宣告他是永恒的。
第四,圣灵也是接受我们敬拜、赞美、祷告的对象,是帮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献上敬拜、赞美、祈祷的人格性的存在。
(讨论题目)
正确无误的基督论信经给我们有何益处?三位一体上帝在我们生命和救赎中作了何事?圣灵在我们的里面作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