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玛利亚

来自基督徒百科
(重定向自瑪利亞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Qbook.png 声明:本文主要摘自中文版维基百科圣母玛利亚,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资料查询和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

圣母玛利亚(英文:Blessed Virgin Mary),《圣经》新约和《古兰经》里耶稣(尔萨)的生母,她的名字מרים(Maryām)在亚兰文就是“苦涩”的意思,而汉语的《古兰经》中翻译为“麦尔彦”,景教翻译为末艳。大多数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认为,新约称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玛利亚的丈夫名叫约瑟


神学观点

东正教与天主教观点

东正教天主教认为玛利亚是上帝特别为诞生耶稣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认为她升天后成为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神学家卢德维格·奥脱(Ludwig Ott)认为玛利亚是人类服从的代表,和夏娃是刚好相反的象征,他同时认为加纳婚宴的故事可以支持靠玛利亚代祷的观点。

公元5世纪时,在以弗所公会议上,聂斯脱里派受到批判,其主要学者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脱里主张耶稣的两性区分,而玛利亚只是“基督之母”,认定“天主之母”的称谓等同是付予玛利亚神性。而亚历山大主教区利罗主张耶稣的两性合一,其神性渗透人性,而玛利亚生了整个基督,认定玛利亚被称为“天主之母”是合理而且不能避免。结果,聂斯脱里派被宣判为异端并受到压制。随后在迦克墩公会议上,得出的结论整合了两派神学的观点。1994年11月11日,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东方亚述教会大公牧首玛·丁克哈四世签署了《共同声明》,教廷放弃以弗所公会议的裁决,并且支持两项东方亚述教会惯用的称呼,“基督之母”或是“我们上帝救主基督之母”(the 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


基督新教观点

新教教会基本上只认可玛利亚为耶稣在地上时的生母,这种观点自以弗所公会议时已经遭到亚历山大宗主教区利罗的强烈反对。不过新教的看法比较相近东方亚述教会所支持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的论述。几乎新教教会不接受天主教关于玛利亚无罪之身可以作为中保的说法,并而连带否认她具有无罪之身。然而新教信徒认为她具有虔诚的美德,受到上帝特别的喜爱,称赞她是“蒙大恩的女子”,可以与上帝同在,是“大有福气的”(路加福音 1:28,42; 11:27),也接受其“有福的童贞女马利亚”这一称号。有些教会称她为“圣马利亚”,亦视她是一位圣徒,但不会称她为圣母。


“敬礼”或是“崇拜”?

“敬礼”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约出现于四世纪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异教文化进入教会,对多神的崇拜及超自然能力的追求进入了教会。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一般人认为圣人的遗物可以助人病得痊愈、可以赶鬼驱魔、可以侦察案情、免除灾难等。起初是被教会视为最高尚的童贞女,然而在第四世纪之前,已出现一个信条:即是马利亚生基督后仍终身为童女之说。奥古斯丁并未将她列为罪人。安波罗修则视她为第二夏娃

基督新教信徒和部分非基督徒认为天主教会仪式对玛利亚表达了一种“崇拜”的态度。由于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都认为,“崇拜”这个词只可用于对上帝敬拜,所以也有天主教信徒认为,少数基督新教的信徒认为天主教崇拜圣母是对天主教信仰的攻击。传统上,天主教会反对使用崇拜这个词来描述对圣母的态度,他们使用“恭敬”或“敬礼”这两个词。


历史

按照现今天主教会的说法,1世纪时,玛利亚的地位已受到特别的重视,他们认为的证据是约翰福音19:26-27,耶稣将自己的母亲托付给使徒约翰,天主教会认为他代表了全体信徒。当时并没有文献或证据显示早期基督徒向玛利亚祷告,但玛利亚在教会成立之初已和门徒一起祷告(使徒行传/宗徒大事录1:14)。在431年,以弗所公会议时,会议决定将玛利亚确定为“天主之母”。自此之后,围绕着圣母玛利亚的各种敬礼(天主教反对向任何天主之外的宗教人物使用“崇拜”一词)仪式成为东正教和天主教的重要教条。1495年,以玛利亚作为祈祷对象的玫瑰经(圣母连祷)获得教宗历山六世的承认,对玛利亚的敬礼仪式和活动达到一个高潮。但在宗教改革时,基督新教并不认可此信条为新教教义,大部分新教教会反对“中保圣人”的观念。

圣经中玛利亚的形象

启示录

“身披太阳,脚踏月亮”

路加福音

玛利亚的象征

植物

可以象征玛利亚的植物少说有20种以上,比较常见的有象征了圣母的纯洁的百合,鸢尾,银莲花,雪花莲,象征谦卑的紫罗兰,还有雏菊,扁桃,蝴蝶花,桃金娘,以及“圣母的铃铛”风铃草,“圣母的眼泪”铃兰,“圣母的手套”毛地黄,“圣母的鞋子”缕斗菜,“圣母的金子”金盏草,“圣母的果实”草莓,“圣母的悲伤”蒲公英等等。 与圣母敬礼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玫瑰,玛利亚有时被称为“玫瑰圣母”,也有人说象征圣母的是无刺的玫瑰。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玛利亚

玫瑰经

在天主教传统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祈祷方式,称为玫瑰经祈祷,就是通过默想耶稣和圣母一生的十五件重大事件来达到默想和净化目的。教宗庇护九世曾经说玫瑰经是教会最富有的宝藏。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多次表示他个人的经历中,玫瑰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

玫瑰经于15世纪成形,1495年得到罗马教廷承认。核心的形式部份包括各由一遍天主经、十遍圣母经及一遍圣三光荣经所组成的每端奥迹。传统玫瑰经所纪念的奥迹共有十五项,分为“欢喜五端”(圣母领报、圣母往见圣妇依撒伯尔、吾主耶稣基督诞生、圣母献耶稣于主殿、耶稣十二龄讲道)、“痛苦五端”(耶稣山园祈祷、耶稣系受鞭笞、耶稣受刺冠之苦辱、耶稣负十字架陟山受死、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死)及“荣福五端”(耶稣复活、耶稣升天、圣神降临、圣母蒙召升天、天主光荣圣母)。这种结构是模仿欧洲于中古时期修道人士所采用的日课祈祷而成。一百五十篇圣母经,象征圣经《圣咏集》(又称诗篇)中的一百五十篇圣咏。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02年颁布《童贞玛利亚的玫瑰经》,提议新增“光明五端”,即为:耶稣在约旦河受洗,耶稣参与加纳婚宴、耶稣宣讲天国劝人悔改、耶稣在泰博尔山显圣容、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圣体圣事。 按照天主教罗马礼的年历,每年十月七日为“玫瑰圣母纪念日”。玫瑰经的传统结束祷词,点出了此一祈祷方式的深义:“天主,因你唯一圣子的降生、死亡和复活,为我们获得了永生的赏报。我们恳求你:使我们默想圣母玫瑰经的奥迹,并能效法其中的含义,获得其中的许诺……”。

其他的玛利亚

圣经中共有三位玛利亚,除了圣母玛利亚,还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贝瑟尼的马利亚,也有人认为后两者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