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浅谈爱的杂质
本文摘自: 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trd_id=368882
近来被我们看作金童玉女的朋友突然来哭诉夫妻间的感情冷漠,又有朋友诉苦到同住的父母把他们夫妻关系被搞得支离破碎,突然就有一些言语不吐不快。
09年夏于家后院的自留地
爱与灵
都叹人生苦短,而这苦都是因着爱的缺乏,爱是人的终极追求和和存在的理由,人心若没有安顿在爱的港湾中时就总是惶惶不安。但可惜的是,来自人的爱又是短暂的,因为人在情、欲、感和社会经历的变化前是如此无能为力。像毛主席所说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很多人把人间的爱当成某种程度上的交易;且不说有人把爱干脆当儿戏,对很多人来说,真爱被来自父辈、朋友、当然更多是自己的“私心条件”所五花大绑;这些短暂的“条件” 严重干扰了男女自身对爱这个生命终极意义的判断。
看看关于爱的诗歌,满了"永恒", "无限"等超越生命的元素;即便你再是唯物者,回想当你被爱通电的刹那,那种可以“为爱牺牲“的片刻冲动,也可以让你感受到灵魂永恒的真实。再想想当你刻骨铭心爱一个人时,如果问你到底喜欢他什么?你很难找出明确的答案,往往是“你特有的气质”,“你的眼神”或“缘分”等模糊的东西。这些吸引你的东西总给人一种“天生超然”的感觉,也给人“恒久可靠”的盼望,所以你会动心不已;虽然一些看得见的“条件”,如人成长的经历、学识甚至地位都是催化这些东西的因素,但一旦形成却是超脱于这些“条件”完全独立的;换句话说这些“条件”不是这些吸引你的“天生超然”之处的真正缘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真爱一定是"无缘无故"的,真正的出处你只能从“天生超然”上去找,中国人说的“天”不就是神吗?
由此可见,爱是人在短暂生命中唯一可感受到永恒的体验,是人身上神性的表现。
人间的爱,不论是男女间的,对儿女的,大都有美好的开始,但却是软弱、不持续可靠的,到后来会转化成辖制、恨怨、麻木甚至死。看看这多如牛毛的爱情诗歌,大多是幽怨哭诉;以至于流传百世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有死的代价。而神的爱却是以残酷的死开始的,酿出的倒是大量赞美的诗歌。
关于生命,大家有个基本共识:生命是由灵、魂、体三个层次组成的,其中只有“灵”是具有永恒意义的。这男人在看女人时,看”体“的眼睛特别明亮,太在乎外在感官;而女人的视野要宽一些,也看重男人的内在,但也限于”魂“的层次。真爱却是可以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没有东西能阻隔相爱之人间的牵挂思念,可见它是“灵”的范畴。由于人对世间"私心条件"的在乎,在“灵”上的眼睛就弱视到了瞎的地步,让你只能看到流星般地爱;所以常有人抱怨和不爱的人或不爱他的人结合。
在人生短暂的几十年中,总是苦苦在追寻着稍纵即逝的爱。但是肉体的放纵只带来更大的空虚,对金钱权利的追逐更多带来的是欺骗和躁动,在风雅情歌里的消魂也更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无论从横天下的成吉思汗还是被世人奉若神灵的屋大维,最后的遗训都是“空空来空空去”的叹息,更不要说那自古多薄命的红颜。“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传1:2)。
由此可见,若体贴人的肉体和魂魄,穷其一生追到的只是爱的失落。那么,人这一生有何益处呢?超越在“肉体、魂魄”上的追逐,擦亮我们“灵”的眼睛,让生命的 “灵”与爱的永恒相链接,就是和神的大能合为一体,这就是神为短暂人生设立的根本使命;而肉体和魂魄只是真正生命的一个序幕和功课。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而神启示说"道...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1:14)。永恒大能的爱就是这道,爱就是神本身。中国人又常说“六十知天命 ”,猜想神给我们一生的岁月长短就刚好是可以体验和感知此使命的时间。
人心骄傲比天高,但又如此愚拙和偏执。为了开启我们“灵”的眼睛,神体贴我们,奇妙地安排了男人和女人这骨中骨、肉中肉的关系,这是完全对等、容不得半点勉强的爱情关系:神借着每个人的另一半,与人面对面,亲密对等,同样感知患难,深入体贴内心的软弱;神借着这种关系让人感知天国般爱的永恒,进而可以启示人去完成与神合二为一的使命。换一个说法,当你面对爱人的时候,你其实也是在面对神;当男女深爱时,都会在对方体验到神灵的感觉,感叹道”我的女神“,” 我的天堂“;这个时刻,神在人身上的影子是如此深刻,这大概就是爱情的奥秘吧。
相对爱情和婚姻,人们更倾向与认为母爱或父爱更为伟大。但这种不对等的爱是更多停留在”体和魂“的层次,是居高临下从一个独立个体给另一个独立个体的爱,这种爱的目标是让儿女能最终离开,独立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因此他不能完成”与神合二为一“这一生命的终极任务。"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2:24)。所以说,世间的爱中,唯有爱情担负着生命根本使命的重任,也由于这样的终极使命,注定了世间爱情的艰幸和弥足珍贵。
神也要我们孝敬父母,但爱情和婚姻的神圣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中国的传统理学,从人伦道德,其实就是从“体和魂"的高度推崇”百善孝当先“的说法,无非是为了迎合君王的至高神圣地位;这奴性的道德把人伦凌驾于神之上,千百年来困扰了多少家庭,引出父母儿女不平等的关系,引出隔阂,引出婆媳纷争,破坏夫妻和睦,结果我们看到的孝道不是虚伪的,就是颤惊的。认识儿女婚姻的神圣地位,从”灵“的层次上尊重儿女的独立人格,是我们中国人为人父母当要警醒的。
爱情和婚姻,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神圣功课,每个人都不可逃避。所以不可轻言独生;同样,对待一次不及格的爱情和婚姻,更不可轻率,更要用心灵和诚实去通过这个功课;更不可绝望,无论你经历什么样的挫折,请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哀莫大于心死,若对爱没有信心就是对生命没有信心了。
爱的杂质
常有人抱怨说自己是在正当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又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相知的人;好像他是“世俗婚姻”的“无辜”受害人。在你对这样的怨言不以为然时,不妨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自己爱的历程,会发现人的爱是如此充满了杂质,不得不承认这些愁烦是你自己酿的: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无论男女,最放不下的恐怕还是儿女这一关。但即便这人类最看似无私的爱也无法回避犯各种肤浅的杂念:父母溺爱孩子就不说了,单说父母评判儿女姻缘的心态:首先想到的是“得” - 媳妇要能伺候自己的儿子,女婿要有能力让女儿“享福”。即便你历经世事,明知爱的福气是出于甘愿奉献的心而不是索取,当你身处其中就会不免犯俗。
如果你多留意,会发现这样一个和世俗“条件”很背离的现象:那种看来“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金玉良缘”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冷漠;倒是一方有病痛或是大的困扰的夫妻间,可以看见感人的恩爱。为什么?当真爱被各种让人羡慕的 “条件” 所捆绑时,真爱就被埋葬,因为真爱的神圣是和世间私心“条件”水火不容的;而当这些私心“条件” 被破碎时,人身上才能激发出那无条件的爱。
再说这男人本身,除了太看重外在感官外,即便在欣赏女子的勤俭温柔的美德时,也往往不是出于纯粹的怜爱,而带有“索取占有”的意图;在确信女人对自己倾心的时候,男人多少会得意而不是感恩。总之,是要“得到”女方的这些好处好让自己安逸。而女人本身更看重男人的内在,但不光是男人的闪光气质和爱心,多少也包括对“才能” (包括经济能力)的期盼。这样一来,男女结合在一起时就或多或少埋下了自己的私心和条件,当这种杂质被放到婚姻的各种矛盾中,就开始慢慢发酵,长期发酵的结果就可能是:
让男人认为“占有”妻子的全部精力来洗衣做饭看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而怜爱之心就渐渐淡去;妻子的种种牺牲不再被看做是种恩德,像是连同自己的才情和世界卖给了丈夫一样。由此也引伸出了男人对女人才情的一种悖论:一方面男人喜欢有才情的女子,另一方面又因为要独占妻子而去阻止才情的持续和发展。人的才情是需要独立人格才能生存发展的,如果因为拥抱一颗大树而失去森林世界,再好的才情也会枯萎;而随着才情的凋萎和世界的停滞,女人在男人眼中就不再赏心悦目了。这种情形其实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很多皇帝费劲力气选出佳丽三千却提不起精神,而对布衣简装造访红楼却乐此不彼。
这个悖论的结症说到底是对爱没有信心。当妻子只被看成”属于你的人”时,你很难建立信心,“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耶17: 9)。但婚姻的背后是神的应许,面对自己的配偶其实也是在面对神:相互的选择是彼此的恩典,有神的祝福;彼此提醒 (甚至争吵) 其实是神所给的相互扶持的功课。夫妻结合并不否定各自的独立人格,每个人都有神独立的恩赐和相应的责任。明白这点,靠着对神的信心,你才能不怕妻子去发光,而妻子将回报你更多的爱。当然世事有引诱,人心有不测;但神是慈爱公义的,违背神的必得惩戒,而对在行为意念中显示出信心的人,神必保护和祝福,即便有婚姻不幸,相信神也会赐福更美好的爱。换个更白的说法,如果你非要去占有地抓紧爱,爱就会变成一把沙子,你抓得越紧,就失去的越快。
回头再说这女人,爱的杂质在婚姻中发酵,会让女人变得唠叨挑剔起来,主题大概是对男人”万能“的幻梦有些破灭, 发现很多事情到头来还得靠自己。而圣经其实说“丈夫是妻子的头”(以5:23),其实大多数妻子是做到了大事上听从丈夫的,但同时也没有信心:明明做了,却不甘心。我们听到妻子表扬丈夫的时候也不多,有句话叫”男人的负担中,女人的怨气多“。现代社会,男人好像不比女人能干,反而很多领域需要女人的细心和耐性,所以女人无论里外都更是家中的重要或主要支撑。难怪女人想不通为什么要听丈夫的。
但圣经里说的“头” 是指属灵事务上的头,是说“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弗5:33) 。同时透过“箴言”31,神启示了他喜悦的贤德女子正是在家中勇于承担、智慧才干的女子(这和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女德观念相去甚远)。所以如果你抱怨丈夫不爱你的同时又不认可丈夫做家里的头,就又是自己否定自己了。再探其原因,就又回到爱的信心的问题上来了:如果你面对的仅仅是个“男人”,他的爱一定是不信实的;只有你信靠婚姻背后神那双爱的大手,才可能甘愿顺从。"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弗5:22)。又退一步讲,哪怕你丈夫不担当这“头”的责任,不够爱你,只要你保守对神的信心,尽了顺服敬重丈夫的职责(比如给丈夫回头的机会),神也必保护和祝福你;万一有婚姻不幸,神也更会看顾和疼爱你。
相比男人,女人更相信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而男人更相信感官的第一印象。但由于女人更看重内在,面对婚姻中失望,却也更会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 狗该不了吃屎")这样的观念,在结束婚姻时更毅然决然。其实这“感情是可以培养”和“狗该不了吃屎”是回答同一问题的又一个悖论。但神之所以是神,就是他可以成就人们确定无望的东西。所以做妻子的不可随意失望,不可妄下断言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
回头再说说做父母的,体贴儿女的“肉体”、“理智魂魄”的健康,学琴棋书画外加练武功;但有多少人曾想过儿女人生的最大课题上更需要帮助?儿女的一生的更多时间和精力将会和他的另一半渡过,这是建立在爱这个“灵”上的课题,如何在“灵”上与人沟通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在任何风浪下都能真正幸福。父母对儿女的爱的目标是让他能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要尊重儿女的独立,要视儿女的爱情和婚姻为神圣。
如果只体贴儿女“肉体”、“魂魄”的需要,儿女永远只能是个索取者,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这些属于世间被时间管辖的东西既短暂又弱小;父母更要体贴儿女在“ 灵”上的需要,让他学会做把爱传播出去的人,因为“灵”的得失观念与“肉体和魂魄”恰恰相反:越付出越是得到,灵的恩赐就是在爱中的平安,神总是将这恩典持续地赐在人心中并辐射出去;但如果灵的恩赐被人的私心所遮蔽而不能把爱传播出去,人内心与神的通路就被切断,神的恩就不能再临到人身上了。
拯救爱
既然我们一生都为了爱而活,那我们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拯救这似乎得了绝症的爱呢?让我们看看神是怎么如何计划救我们脱离罪性的捆绑的吧?
“ 他是愛我,爲我舍己” (加2:20)。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过犯,神用自己的死帮我们一笔勾销了;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打开心门信任他 - 就是无保留地把这罪的重担交给他。所以凭着信心"认罪"是我们脱离罪性捆绑的既简便又可靠的方法。“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來,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太11:28)。
而我们罪性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爱心的不持久、不信实。人的罪性在生命中发酵的结果是死,而爱的杂质在生活中发酵的结果是在临死时还不甘愿地叹息道错过了爱。
对于相爱中的人,神不但通过对方的光亮而让你感受天堂般的感动,也直接施恩在你身上,让你也在爱中能闪现出神平安甜美的影子;但当你“骄傲地索取和占有” 了对方的这些光亮后,这些光就会在你眼目中钝化,反过来你膨胀麻木的心也遮住了神放在你身上的光,你就切断两条获取神恩典的通路。所以说灵魂的骄傲是人罪性的根源,也是人的爱不信实可靠的根源;骄傲容不下友谊,更容不下爱情。“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13:8)“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言18:12)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似乎就有了对付爱之困惑的答案:放下骄傲的灵魂,敢于面对自己由来已久且绵延不断的私心,把自己在爱中的杂质向神坦诚,也相互”认错“。若能如此,神必大大地在你们彼此身上做工,开启眼目去重新发现彼此的感动,让彼此宽容,感恩和奉献的感觉回到你们的身边。
但这个直接了当的方法又确实是行之不易,人在指责对方时候可以毫不手软,但对自己总是百般辩护,哪怕明知是谎话,究其原因,人骄傲的灵魂随时都想抬头做自己的主;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彼此的关系后面有神真光的照射时,才可以扫去私心的阴暗,战胜伺机要占满我们灵魂的骄傲。或许有事情让你在爱人面前难于启齿,至少你可以向神坦诚,没有神不可原谅你的事情。
人的爱是短暂不定的,只有把它放到神永恒爱的包围和补充之中,才能不干涸。所以若我们能正视自己爱中的天然缺陷,从神信实的爱中支取对真爱的信心,神就会在我们生活的“磨合” 中,把爱的杂质慢慢的磨去筛掉;即便有时磨得心中流泪,眼中流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的境界其实不只是梦。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哥前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