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从0岁开始4
2. 喂食的理念
因为需要吃东西是所有生物最强的本能,所以人们以为,好的喂食习惯是训练孩子中最容易达成的。但事实上,你在喂宝宝时,意义远超过只是填饱一个小肚子。
你的喂食理念决定宝宝的饥饿时间、睡眠习惯,以及睡醒的形态。在讨论喂食理念的历史演进之前,让我们先想想是什么原因,使父母在喂食这事上走向两极化。
父母的影响
自己童年的生活是影响我们如何带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孩提时你如何被带大,将深深地影响你选择带孩子的方式。如果你曾拥有快乐的童年,你会倾向于用与你父母相似的方法来带孩子 ;如果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是错的、过于严厉或是缺乏爱,你可能试着采用与他们迥异的方法。太多人将自己童年时未解决的恐惧、冲突或失望,反映在养育孩子中,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纠正自己已过的童年,甚于教养自己的孩子。他们将自身的害怕与对生命的幻灭投射到孩子身上。当为人父母者相信他们不快乐的童年来自于太松散的管教方式,他们通常会变得非常严格,特别是如果他们觉得缺乏引导是极大的缺点。
为人父母者如果曾在不公平、处处被限制,甚至误用管教方法的环境下长大,以后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有纵容孩子的倾向。看重孩子的感觉,过于放纵孩子的行为,乃是纵容类型父母的一个明显表征。通常他们把溺爱和纵容与爱画上等号。用这种方式“爱”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会以“爱”来回馈他们。这样的父母试着去得到他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结果,孩子失去了他的自我,就某方面来说,他变成了活在父母阴影下的小孩。
名词定义
初为人母及怀孕的妈妈很容易被今天与喂奶有关越来越多的名词弄得很迷惑。在你怀孕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人鼓励你,你应该用需求式的喂食法喂你的宝宝,在同时可能也有人警告你不要按照时间表喂宝宝,特别是如果你要喂母乳。可能你已听过“需求式的时间表”或“自我需求式的时间表”。或许有人要你考虑以“自然式的喂食”来喂你的宝宝。有人说:避免以“过分强调时间表”的理论喂食,因为那是“呆板的喂食”,而“呆板的喂食”没有“哭即喂”的方式好,“哭即喂”的方式没有宝宝“暗示式的喂食”好,这种宝宝“暗示式的喂食”与“反应式的喂食”很相似。“奶瓶喂食”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是否是20世纪的新概念呢?是否现代妈妈才采用这些概念呢?
这些专业术语从哪里来的呢?是什么意思?透过回顾社会和历史在喂食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和喂宝宝有关的理念、方法甚至神话。
在20世纪以前,带孩子的法则乃根据一般常识,而非理论的观念。以前的妈妈不会整天盯着时钟,事实上她们也没有这个必要。她们的家务为她们订了一个“自然的时间表”。规律的喂奶时间正好配合宝宝及整个家庭的需要。就是这么简单。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新的育儿理论也层出不穷。
20世纪,美国有两种主要的育儿理论,第一种是在早几年由一群行为派的科学家所提出的。他们所作的是根据孩子是环境下的产物的假设。他们侧重于塑造外在的环境而非着重于情感的发展。行为学派认为控制外在环境,情感便可随之而控制,20年代初期,美国的妈妈被介绍使用喂宝宝的模式是“过分强调时间表”或称为“按着时钟喂食”。每4小时喂奶1次,妈妈们甚至严格地遵行到连1分钟都不能误差。如果两小时之后,宝宝看起来似乎饿了,这就太糟糕了!他只能等到进食后4小时才能再吃。无视于宝宝或妈妈的需要,时钟是最终的权威。
4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修正派的育儿理论把严厉的行为学派摒弃出门。20世纪的弗洛伊德跟随者着重于婴儿的本能及一些像动物的本质,育儿便以此为起点。对那些理论学家来说,环境的安排没有孩子情感的发展那么重要。这样的改变,使弗洛伊德的理论把美国的父母亲拉到另一个极端。如今甚至当宝宝哭时,他的父母就必须立即喂他,不管他是否饿了。在理论的假设上,这种喂宝宝的模式可以满足营养的需要,也似乎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这些心理学派所提的到底是哪种心理上的需要呢?心理分析学派尝试着将人原始及天然神经性官能症归因于童年早期被孤立的重大心灵创伤,最早要溯及过去决定性的学前阶段(两三岁时)。但是,当精神分析学派无法在病患中找到心灵创伤的经历时,他们或者需要放弃他们的理论,或者,凭着信心往前推论,他们认为原始心灵创伤起源于出生的过程本身(1929年DttoRonk所提出的)。甚至弗洛伊德在当时还对此概念抱着怀疑的态度。
这些理论学家假设,存在于孩子潜意识的记忆是出生时从安适的母体中被分离所受的创伤。结果,因为出生的惊吓,孩子潜意识渴望回到安全的子宫里。他们假定孩子刚出生的前两三年心理上仍是很脆弱的,所以他们相信母亲需要塑造一个像子宫的环境来保护孩子。
这种理念刺激了新原始理论照顾孩子的学派的兴起,Ribble(1944);Aldrich(1945);Trainham Pila fiam,和Kraft(1945)及Frark(1945)都支持这理论。“新原始学派”(Neopri-mitivistic Frank)这个名字并非只是个名称罢了,而是某个思想的特别学派。他们所持的理论是,在出生的那一刻破坏了胎儿在子宫时母亲与孩子的和谐,早期带孩子的目标应该是重新建立这种和谐。这目标如何达成呢?惟有借着母亲昼夜不断地陪伴孩子来达成。
他们教导初为人母者,当做一切他们所能做的,去平息孩子被生下来时的心理创伤,且尽量减轻这创伤所带来的影响。
这种出生创伤的理论因为缺少客观可信的数据,所以在1949年便销声匿迹了,而25年以后重新再出现(稍作修改、重新包装),用“依附式的带孩子方式”为名称。
因为上述理论的影响,在50年代早期美国的妈妈们,特别喜欢没有特定模式的带孩子方式。首先,史伯克?班杰明博士(Dr.Benjamin.Spock)摒弃行为学派绝对的模式、结构的前提,使他的病人转去接受带着弹性的模式的观念。他们授权给母亲,使她们在其时间表中具有弹性,这在50年代是一个改革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必要的改变。约在1570年时,需求式的喂食摒弃了史伯克的看法,此时,宝宝的哭声不只取代了时钟,也取代了带有弹性的父母引导的规律。
“需求式的喂食”有两种假设。
第一,父母假设“孩子最知道”,所以拒绝任何形态的父母引导的规律作息。
第二,宝宝需要食物的信号便是哭,并且父母假设宝宝每一次哭,都是要吃(或是需要身体上的安慰,此乃根据出生-心理创伤理论)。这不是我们的定义,而是便尼博士(Drs.Penmy)及史坦威.安卓士(Andrer Staneray)的定义,他们是Lalecheleague Intemationac的顾问董事。在《母乳是最好》的(Breastls Best)这本书中,他们写道:“每一次宝宝哭都应该解释成他要求要吃,这是为什么要用需求式的喂食。”我们对这种劝告要小心,有些新生儿可能五六小时之久都不会以哭来发出饥饿的信号,并且哭并不一定是饿的信号。虚弱或生病的宝宝可能没有精力哭,所以需求式的喂食有可能因为没有注意到宝宝饿了,而引起严重医学上的问题。
附注:从这里开始,当我们提到需求式的喂食所指的是:宝宝哭是他要吃的主要信号,不论上一次他是什么时候吃,不论他需要的是食物或是身体上的安慰。
20世纪80年代早期,照顾婴孩的新原始学派夹着它的依附理论在当时很盛行。当代的理论与40年代的理论很相似,理论学家告诉妈妈们,无时无刻地背着宝宝,与宝宝同床睡,无视于规律昼夜喂奶,并且喂母乳喂到两岁,甚至四岁是很好的。断奶应始于宝宝,而非妈妈,意即孩子可能四五岁大了才会放弃吃母乳。大小便的训练很晚才开始,可能要等到孩子决定他自愿被训练。父母高举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且设计带孩子的方式来避免冲突、焦虑和不舒适,借以保护孩子将来不会得到神经官能症。
在实际上,这种理论助长了不正常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孩子变得在情感上依赖母亲的情况立即出现,而母亲把自己定位于她的被需要上。结果,这样的理论被神圣化,而且对那些心理上受创伤的人特别有效,特别是身为母亲的,小时候被父亲虐待而受苦,孩童时期被忽视,或是他曾有孩子过世,这些人最容易接受这样的理论。这理论的设计是没有实质、没有冲突(不幸地,这两种皆非带孩子的方法)。父母及孩子的情绪变成了育儿的方式。如果孩子觉得快乐,父母便觉得满意。
如果孩子觉得悲伤,父母便要创造出一个让孩子减轻悲伤的环境,无论孩子因何而悲伤。
这便可以解释忠于依附理论的母亲们为何会不断地对孩子的哭有响应,即使在20分钟内,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哭了。母亲这样做是在证实她的宝宝在给她信号,告诉她:他情绪不好,需要妈妈来处理,并且也只有她能够处理,且满足她的宝宝。
“依附的带孩子方式”是失败的,并且它所叙述的并没有真正发生。这理论支持对女人狭隘的看法。依附理论的学者说:拒绝这理论的女人乃是在情感上从孩童时期抽离出来。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被冠上此罪名,然而这些理论学家首先让为人母者及准妈妈害怕她们没有正确地爱自己的宝宝,然后很快地把她们导入可以解救她们的理论。
不论这些理论家是否是故意的,他们灌输母亲们一个思想:如果她们没有无时无刻地陪在孩子旁边,或是没有在孩子们哭时随叫(哭)随到,孩子将无法拥有心理健康所需要的信任及依附的需要感。
喂母乳可以使宝宝立即得到满足、快乐,所以它是依附理论主要的一部分。依附理论指出,敏锐的心可以帮助母亲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而这种敏锐的心可以借着喂奶发展得更快并更多。不只是喂奶,而是经常喂奶。这理论指出喂奶越多次越好。这便是为什么按着这理论,你永远不会喂奶喂得太久,或是过于频繁。这理论把孩子所想要的解释成那是他们所需要的——甚至孩子三岁大了仍适用这种解释。当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借着拉母亲的上衣,传递他要吃点心的信号,他的妈妈便要给孩子喝母乳,即使他只喝了一分钟。她这样做表明她相信孩子仍有依附的需要。对孩子说“不”,便是在孩子需要时否定爱与信任,如此便可能使孩子抽离他的情感。这样的思考方式更极端地相信,孩子自己断奶比父母为他们断奶来得好。如果一个三岁、四岁、五岁或六岁的孩子不想断奶,那便是他心理上还没有预备好。
孩子可能有了需要,然而这是来自出生时心理的创伤呢?抑或是父母带孩子的方式所造成的呢?是否有可能因为这样的方法使一个本来有安全感的孩子变得有问题?与依附形态有关的哺育方式及这种极端的与孩子互动方式,妨碍了孩子健康的发展。这些理论学家一点儿都没有想到下列的可能性:他们事实上在训练妈妈们误解、或是重新诠释她们的宝宝给的信号。因此理论学家们制造了他们很想避免的——情绪高涨且有“高度需求”的宝宝。这些症状包括:过度吵闹、喂食及睡眠周期的混乱、半夜不断地醒来、不停地需要安慰式的吃奶、害怕妈妈离开、害怕自己睡、渴望立即得到满足、缺乏自我安慰的技巧、不太能够自己玩、2~4岁时要求特别多, 外加一个疲惫不堪的妈妈。多么悲哀呀!这些妈妈们真诚的牺牲,盼望迎合心理上脆弱的孩子,但结果反而制造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
从出生到断奶,出生-心理创伤理论的缺失乃在于它的前提。生产的过程使孩子变得心理脆弱吗?新生儿因为出生而经历到焦虑,或者他对出生的过程仍有记忆,是令人怀疑的。意识或潜意识都无法在低氧的子宫中运作,记忆力之运作及神经键的发展,皆有赖于大脑中有高度带氧的血液,这样的血液乃是来自于呼吸,而呼吸需要等到肺膨胀才能开始,而肺的膨胀乃发生于出生之后,并且,在生产的时候,宝宝更高层次的脑中心仍在发展。
为了辩证的缘故,让我们假定在出生以前记忆力的运作是可能的。如果我们认为出生以前的胎儿有希望及害怕,我们必须假定在怀孕时期,因为对胎儿来说他所处的环境不再是乐园,所以他想快快出生。在怀孕的最后一个月,胎儿的扭动、转来转去、撞来撞去、踢来踢去,迫使人假设孩子不想留在子宫内,而想要离开他现有的环境得以自由,因为子宫限制了他的自由。
在怀孕的最后一个月,胎儿对于环境的限制之记忆如何呢?他们是否产生被拘禁的焦虑呢?子宫给胎儿的限制是否是孩子心灵创伤的起源呢?上述任何一项是否有可能呢?一旦你打开孩子在出生之前与记忆力有关的思索之门时,所有逻辑(但古怪的)的理论都是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当我们把上帝从我们的思想驱逐出去时,对于生命最不合理的解释也变得可能了。
此理论视母亲-宝宝的关系为所谓的“原始的”。在一些较古老、原始的地方,妈妈把宝宝背在背带里,不让宝宝哭,并且与他们同睡。这些妈妈们哺育的形态正符合现代理论的目标。然而,在较原始的地方,母亲们哺育的方式 ,并非根据西方母亲与宝宝紧密联结的观念。不幸地,一些西方的研究员研究这种哺育方式,经常规避其文化上的原因,取而代之,以抽象的行为及心理模式来解释。
在许多原始的地方,妈妈们经常与宝宝同房睡,乃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房间,在那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或一个床垫。这根本与心理因素无关。
迷信也左右了妈妈们对宝宝的响应。在一些非洲国家,他们相信魔鬼会附身在哭的宝宝身上,而使他们不敢让宝宝哭。哺育是种原则及方法的运用,在西方国家提到哺育方式便是原始的喂食法。这种哺育方式,其名称暗指母亲用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方式哺育。
父母引导式的喂食带来的改变
有些母亲们在情感上强烈地需要依附式的带孩子方法。对这些人来说,女人的角色同等于母亲的角色;然而,并不是每个母亲都是如此,对于后者,可以有一种改变的方式:采用父母引导式的喂食方式(PDF)。我们有个基本的前提:我们相信上帝没有要让一个女人成为母亲之后,便放弃了她当一个妻子、姐姐、妹妹、女儿、朋友及邻居的角色。
考虑到新生儿及其营养之需要,我们认为宝宝喂食的间隔应是有规律的。采用PDF的妈妈将在宝宝饿的时候喂他,但是她必须善用宝宝出生的第一周,借着基本的规律引导宝宝饥饿的模式。这样可以符合宝宝及全家人的需要。在这家庭中每个人都赢了——包括宝宝、妈妈、爸爸及那些常被遗忘的兄弟姊妹们,因为宝宝被视为家庭中受欢迎的一分子,而非家庭的中心,而且因为宝宝不像那些依附理论学家所认为的情感那么脆弱。
次序及规律是使宝宝快乐且满足的两个最有力的因素;而与依附哺育方式的神话有连带关系;缺乏秩序的育儿方式,所带出来的孩子,你永远不会听到:“我的天呀!你有天性这么好的孩子!”
总结
如果你的宝宝在8周大时还未睡过夜,不必为此担心。“第八周”并非一个属灵的记号。虽然这种情况很少,但是有2%~3%用PDF的宝宝在10周和11周时才睡过夜。但当他们一睡过夜,通常可以赶上其他使用PDF的宝宝,一睡睡10个小时。新原始理论及依附哺育理论是没有立足点的,虽有足够的理论,但只有少许客观而可信的事实。在时间上,迄今无人能证明出生的经验 ,与孩子长大后神经性官能症之间的关系(或是出生的经验与任何神经官能症之间的关系)。
虽然行为学派着重外在的模式、环境,而非内在人的情感,但是新原始学派着重内在的人而忽略了外在的环境。身为专业人员,我们相信两种方法都是极端的、错误的,并且对于宝宝及他以后长成2~4岁的孩子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我们提供一个改变的方式给父母亲们。
你可以实行PDF,便能一方面有外在环境的次序,另一方面符合宝宝发展上的需要。
问题复习
1.何谓父母的影响?
2.在本世纪中,有那两个主要的育儿理论,它们的着重点是什么?
3.什么是出生-心灵创伤(Birth-Trauma)理论,它对妈妈的要求是什么?
4.什么是需求式的饮食的两个基本假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解释出生-心灵创伤(Birth-Trauma)理论的缺点。
6.采用PDF的计划,什么时候要喂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