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MHC:約翰福音 7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約7

在本章,我們看到,I. 基督有一段時間不願公開在猶太出現,第1節。II. 祂在住棚節的時候上耶路撒冷的目的,祂與在加利利的家人談論祂上去過這節的問題,2-13節。III. 祂在節期公開在聖殿裡傳道。 1. 到了節期,14-15節。我們看到祂與猶太人的談話,

(1.) 關於祂的教訓,16-18節。 (2.) 關於指責祂不守安息日的罪,19-24節。(3.) 關於祂自己,祂從哪裡來,祂要到哪裡去,25-36節。2. 在節期的末日。(1.) 祂向可憐的人發出,要他們到祂這裡來的滿有恩典的邀請, 37-39節。(2.) 人對這邀請的反應。[1.] 很多人為此爭辯,40-44節。[2.] 祭司長要讓祂為此惹上麻煩,但在一開始他們的差役令他們失望(45-49節),然後他們自己這群人中的一位讓他們沉默下來,50-53節。.

約7:1-13

這事以後,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祂。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耶穌的弟兄就對祂說:「禰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叫禰的門徒也看見禰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禰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因為連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祂。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因為我的時候還沒有滿。」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

但祂弟兄上去以後,他也上去過節,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正在節期,猶太人尋找耶穌,說:「祂在哪裡?」眾人為祂紛紛議論,有的說:「祂是好人。」有的說:「不然,祂是迷惑眾人的。」只是沒有人明明地講論祂,因為怕猶太人。

在此我們看到,I. 基督花更多時間在加利利,而不在猶太的原因(約7:1):因為猶太人,在猶太和耶路撒冷的人要因為祂在安息日治好了那不能動彈的人(約5:16)就要殺祂。他們想通過一場群眾動亂,或者法律起訴至祂於死地,有鑑於此,祂留在國中另外一個地方,離得遠遠的,在耶路撒冷打聽不到祂的地方。聖經不是說祂不敢,而是說祂不願在猶太遊行;祂不這樣行,不是因為懼怕膽怯,而是出于謹慎,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請注意,1. 福音之光從那些努力要將它熄滅的人那裡拿開,這是應當的。基督要離開那些把祂從他們那裡趕走的人,要使祂的面向那些朝祂的面吐唾沫的人隱藏起來,理所當然地向那些蔑視祂憐憫心腸的人不施憐憫。2. 在迫切的危險關頭,為我們自己安全和得保守的緣故退下,迴避,選擇在那些危險最小的地方服事,太10:23,這不僅是正當的,而且還是可取的。當我們不能保守我們的性命卻不犯罪的時候,那時,只有到了那時,神才呼召我們挺身而出捨命。3. 如果神的護理之工把具有長處 的人放在低微,幾乎無人知道的地方,我們決不要以為這是奇怪;這是我們的主祂自己的遭遇。祂配得坐在摩西的最高位上,卻自願在加利利,在普通人當中往來遊行。 請注意,祂不是在加利利坐著不動,也不是把自己活生生埋沒在那裡,而是在遊行 ;祂四處往來行善。當我們不能做我們願意做的事,身處我們願意在的地方,我們就一定要做我們能夠做的事,身處我們能夠在的地方。

II. 住棚節近了(約7:2),這是要求所有男性親自到耶路撒冷參加的三個嚴肅會的其中一個;請看它的設立,利23:34,等等;以及在長時間得不到遵守後的復原,尼8:14。它的目的既是紀念以色列在曠野住帳篷的景象,也是一個象徵,象徵神屬靈的以色列在這個世界上住帳篷的光景。這節期是如此數以百計年前設立,仍被人虔誠遵守。請留意,神所設立的,絕不因年代久遠而變得陳舊過時;人也絕不可忘記曠野中領受的憐憫。但這被稱作猶太人的節期,因為到此時,它即將要被廢除 ,作為僅僅是猶太人的事,留下給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

III. 基督與祂的弟兄,祂的一些親屬交談,他們是出於祂母親一方,還是出於祂名義的父親,這不清楚;但他們如此裝作關心祂,所以插手建議祂該如何行事。請觀察,

1. 他們催促祂比現在更公開露面,這當中的野心和虛榮:他們說:「禰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約7:3),在那裡禰可以比在這成為更大的人物。」

(1.) 他們為這建議提出兩個理由:[1.] 這要鼓勵那些在耶路撒冷城中,在耶路撒冷附近敬重祂的人;因為期望祂今世的國度降臨,他們得出結論王座必然在耶路撒冷;他們希望祂特別看顧在那裡的門徒,認為祂用在祂加利利門徒身上的時間是浪費、廢棄的,祂的神跡,除非那些在耶路撒冷的人看見,否則就要變為沒有價值。或者,「禰的門徒,普遍來說他們所有人,那些要聚集在耶路撒冷守節的門徒,可以看見禰所行的事,不像在這裡,只是一次幾個人,其他時候幾個人看見。」[2.] 這要提升祂的名聲和尊榮:「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他們理所當然認為,基督要顯揚名聲,所以認為祂把祂的神跡隱藏起來,這是荒謬:「禰如果行這些事,如果禰如此有能力,用禰的神跡贏得群眾的掌聲、官長的認可,就要大膽出去,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有這些證據的支持,禰是不可能得不到接納的,所以是迫切的時候為利益打算,思想成為大的事。」

(2.) 人可能以為這建議沒有任何害處,但福音書作者指出,這是他們不信的證據: 因為連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祂(約7:5),如果他們相信,他們就不會說這話了。請留意,[1.]作基督的親屬,這是一種榮耀,但不是使人以致得救的榮耀;那些聽祂的話遵守的人就是祂看重的祂的家人。肯定的是,恩典不是在基督家人的血統中運行,它在世上就更不是憑血統運行了。[2.] 這表明基督不追求任何世上的利益,因為要是如此,祂的親屬就要干涉祂,祂就會首先保證他們得利了。[3.] 有一些人,按著肉體是基督的親屬,卻不相信祂(十二門徒中有三個是祂的弟兄),還有其他人,像他們一樣與祂親近 ,卻不信祂。很多有同樣外在特權和優勢的人,對這些的運用卻不一樣。但是,

(3.) 他們給祂的建議有何錯處?我要回答說,[1.] 他們向基督提出建議,教祂該採取何等方法,這是一件自以為是的事情;他們認為祂不足以引導自己時,這就表明他們不相信祂能夠引導他們。[2.] 他們要祂去猶太,他們知道在那裡猶太人試圖殺害祂,這表現出對祂的安全極其漠不關心。那些信祂的人,愛祂的人,勸祂不要去猶太,約11:8。[3.] 一些人認為,他們希望如果祂的神跡行在耶路撒冷,法利賽人和眾官長就要察驗這些神跡,發現當中一些欺騙的地方,這就要為他們的不信找到根據。惠比博士就是這樣認為的。[4.] 也許他們厭倦了祂在加利利的同伴(因為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這實際上是希望祂離開他們的境界。[5.] 他們毫無根據地暗示,祂是忽略了祂的門徒,使他們不能得到為支持他們的信心所必需的對祂作為的看見。[6.]他們心照不宣地責備祂是卑劣的人,祂不敢與偉大的人同列,沒有自信登上公開行動的舞台,對於這些事,如果祂有任何勇氣和廣闊的胸懷,祂就會如此行,而不是像這樣在一個角落潛伏躲避;就這樣,基督的謙卑和祂的降卑,以及祂的信仰通常在世上採取的低調,常常被人轉過來,用來責備祂和祂的信仰。[7.] 他們似乎質疑祂所行神跡的真實性,他們說:「禰如果行這些事,如果它們可以經受在上面公開地方公眾細察的考驗,就在那裡行這些事吧。」[8.] 他們以為基督完全是一個像他們自己一樣的人,像他們一樣跟從世界的做法,像他們一樣希圖外貌體面;而祂是不受從人來的榮耀。[9.] 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自我;他們盼望,如果祂可以使自己顯為大,他們作為祂的親屬,就要分享祂的榮耀,因祂的緣故領受別人對他們的尊敬。請留意,第一,很多屬肉體的人遵守公眾的典章,在節期敬拜,只是為了表現自己,他們看重的一切,就是作出美好的樣子,把自己漂亮地顯在世人面前。第二,很多人看起來是追求榮耀基督,他們如此行實際上是為了求他們自己的榮耀,以此為自己服務。

2.我們的主耶穌的謹慎與謙卑,這表現在祂對祂的弟兄向祂提出建議的回答上,約7:6-8。儘管這建議當中有如此多卑賤的暗示,祂卻溫溫和和地回答他們。請留意,即使說得沒有理由的話,也要不加忿怒予以回答;我們應該學習我們的主,即使對最無禮和最自大的話,也要帶著柔和予以回答,在容易找到許多錯處的地方,視而不見,仿佛看不到冒犯。他們期望基督陪同他們上去過節,也許希望祂能聽從他們的指示:但在此,

(1.) 祂表明在兩件事上祂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分別:—[1.] 祂的時候是有安排的,他們的時間卻並非如此:「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我們可以把這時候理解為祂上去過節的時候。他們什麼時候去,這對他們來說是無關重要的事,因為他們在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沒有任何重要事情要做,以致要耽擱他們留在本地,在他們要去的地方也沒有要事當行,以致使他們快快前往那裡;但基督的時間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有分配給它的特別任務。祂在加利利還有一些工作要做,然後才離開鄉間:在福音合參中,在他的親屬提出這動議和祂上去過這節之間,是祂差派七十門徒的事(路10:1,等等),這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祂的時候還沒有到,因為首先一定要做成那事。那些虛度人生的人,他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他們能什麼時候喜歡就來去自如。但那些他們的時候充滿責任的人,常常發現自己是時間緊張,他們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人能隨時去做的事。那些神使其作祂僕人的人(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人),那些使自己作所有人的僕人的人(所有有用的人都是這樣的人),決不可指望或貪求作他們自己時間的主人。工作的拘束比閒懶的自由要強千倍。或者,這可能是指祂公開在耶路撒冷出現的時候;基督知道萬人,知道萬事,祂知道最好、最恰當的時候是大概在節期中間的時候。我們這些無知短視的人,很容易向祂發號司令,認為祂要拯救祂的百姓,所以現在就要顯明自己。現在的時候是我們的時候,但祂最有資格作判斷,因此可能是祂的時候還沒有到;祂的百姓還沒有預備好得拯救,祂的仇敵還沒有時機成熟預備毀滅;所以讓我們耐心等候祂的時候,因為祂所做的一切,在它的時候將是最滿有榮耀的。[2.] 人想要奪祂的性命,而不是他們的性命,約7:7。他們向世人顯明自己,不會把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世人不能恨你們,因為你們是屬世界的,是它的眾子,它的僕人,與它利益一致;無疑世界要愛屬自己的;」見約15:19。不聖潔的人,聖潔的神不能愛,躺臥在邪惡當中的世界不能恨;但基督向世界顯明自己,是使自己暴露在最大的危險之中;因為「世人卻是恨我。」基督不僅受輕慢,在世上不被看重(世人不認識祂),還是遭恨,仿佛祂是有害於世界一般;就這樣祂對世人的愛如此遭恨惡報答:罪作王,是根深蒂固地厭惡基督,與基督為敵。但世人為什麼恨基督?祂對他們行了什麼惡事?祂像亞歷山大那樣,以征服世界為藉口,把世界荒廢了嗎?「不是,而是因為(祂說)『我指證他們所作的事是惡的』。」請注意,第一,一個邪惡世界所作的是惡的作為;樹是什麼,結的果就是什麼:這是一個黑暗的世界,一個背道的世界,它的作為是黑暗和悖逆的作為。第二,我們的主耶穌,既是憑著祂自己,也是憑著祂的工人,過去曾,將來還要揭露和見證這邪惡世界的邪惡作為。第三,對世人來說,他們作為的惡被定為有罪,這讓他們極大不安,大大觸怒了他們。那些不信神,邪惡的人不在乎聽到這事,這反襯出美德與敬虔的榮耀,因為他們自己的良心使得他們對罪中的奸惡感到羞恥,對跟在犯罪之後的懲罰感到懼怕。第四,不管有何藉口,世人與福音為敵的真正原因在於福音所作的反對罪和罪人的見證。基督的見證人通過他們的教訓和行事為人,使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所以遭到如此野蠻的對待,啟11:10。但見證世人的邪惡,招惹他們的仇恨,這要強如與他們同流合污,贏得他們的善意。

(2.) 祂打發他們,目的是為了留下在加利利多呆一段時間(約7:8):「你們上去過節吧!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

[1.] 祂允許他們去過節,儘管在此事當中他們是屬肉體,假冒為善。請注意,就算那些不是帶著正確的情感和真誠的目的去領受神聖蒙恩之道的人,我們也絕不可攔阻、勸阻他們不去領受;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當中被改變呢?[2.] 他們去過節的時候,祂拒絕與他們一同前往,因為他們是屬肉體,假冒為善。那些為了炫耀,或者為了滿足屬世的目的去領受蒙恩之道的人,是沒有基督與他們一道前往,其果效也相應如此。那人的光景多麼令人難過,儘管他承認自己與基督同族,基督卻對他說,「 上去領受這麼一個蒙恩之道,去禱告,去聽道,去領受聖餐,但我不與你同去。你去現身在神面前,但我不為你們顯現,」就像出33:1-3一樣。但如果基督的同在不與我們一同前往,我們為什麼要上去呢?「你們上去吧!我不上去。」當我們去參與,或者參與完畢莊嚴的蒙恩之道,我們小心我們有的、選擇的同去之人,迴避那虛妄屬肉體的,這是應當的,免得美好情感的火被濫交澆滅。「我現在不上去過這節;」祂不是說,我根本不上去,而是說暫時不上。我們可能有理由推遲盡一項特別的責任,但卻絕不可完全忽略或放在一旁;見民9:6-11。祂舉的原因是,「我的時候還沒有滿。」請注意,我們的主耶穌非常精確按時知道和遵守祂的時候,因為這是定好的時候,所以是最好的時候。

3. 基督繼續留在加利利,直到祂滿的時候到了,約7:9。祂對他們說了這話,(tauta de eipon),仍舊住在加利利;因著這交談祂留在那裡;因為(1.) 祂不要受那些建議祂求人的榮耀的人的影響,也不與那些敦促祂成名的人同行;祂不願看上去是在縱容試探。(2.) 祂不願偏離自己的目的。祂以清楚的預見和成熟的考慮曾經說過,祂現在不上去過這節,所以祂仍住在加利利。跟從基督的人如此堅定,不輕忽,這是應當的。

4. 祂的時候到了,祂就上去過節。請留意,(1.) 祂上去的時候:祂弟兄上去以後。祂不願與他們一起上去,免得他們以把祂顯明給世人看為幌子,大肆聲張,引起騷動;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 ,這是與預言和祂的靈一致的,賽42:2。但祂在他們之後上去。我們可以合法與那些我們卻不願與之深交和來往的人參加同一個信仰敬拜;因為蒙恩之道的祝福取決於神的恩典,而不是與我們一同敬拜之人的美德。祂屬肉體的弟兄首先上去,然後祂去。留意,在信仰外在的遵守方面,講求形式的假冒為善之人可能先於那些真誠之人。很多人先到聖殿,是被自負帶到那裡,所以離開時不得稱義,就像那人一樣,路18:11。問題不在於,誰先來,而在於,誰來的時候最有準備?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與我們一道帶來,誰在我們之前,這並不重要。(2.) 祂怎樣上去,os en krypto — 似乎是暗去的:不是公開,而是好像秘密地去,不是懼怕受到傷害,而是不願使人跌倒。祂上去過節,因為這是一個榮耀神和行善的機會;但祂似乎是暗中去的,因為祂不願激怒政府。請注意,只要神的工可以有效做成,最好就是做得最不喧譁。神的國度不需要眼所能見地到來,路17:20。我們可以私下做神的工,卻不是狡詐地做。

5. 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對祂極大的期望,約7:11-14。祂之前曾上去過節,以所行的神跡顯明自己,就使得自己成為極大談論和留心觀察的對象。

(1.) 他們不能不想起祂(約7:11):正在節期,猶太人尋找祂,說:「祂在哪裡?」 [1.] 普通人盼望在那裡見到祂,好使他們因看見祂的人和祂的神跡,他們的好奇心就得到滿足。他們認為去加利利,到祂那裡,這並不值得,儘管他們真的去,他們是不枉所付出的努力,他們而是盼望節期要把祂帶到耶路撒冷,那時他們就可以看見祂。如果認識基督的機會送上門,他們還是相當喜歡有這機會的。 正在節期,他們尋找祂。我們在神聖的蒙恩之道中服事祂時,我們應該在這些蒙恩之道中尋找基督,在福音的節期中尋找祂。那些要在一個節期中看見基督的人,一定要在那裡尋找祂。或者,[2.] 也許是祂的敵人在等機會抓住祂,如果可能,就成功制止祂的發展。他們說,「祂在哪裡?pou esin ekeinos—那個傢伙在哪裡? 他們就是這樣嘲笑蔑視地講到祂。他們本應歡喜迎接這節期,把它作為服事神的一個機會,他們卻歡喜它的到來,以此作為逼迫基督的機會。掃羅就是這樣,想要在初一日殺死大衛,撒上20:27。那些在信仰敬拜的嚴肅會中找機會犯罪的人,是徹底褻瀆神的蒙恩之道,在祂自己的地方抗拒祂;這就好像是在殿中鬧事一樣。

(2.) 眾人因著對祂的看法發生極大分歧(約7:12): 眾人為祂紛紛議論,其實是低聲議論。官長對基督的敵意,以及他們對祂的追問,使得祂在眾人當中更備受議論和留意。因著對它的反對,基督的福音獲得了進展,更多人打聽它,因著它到處被毀謗,它就變得到處被議論,藉著這途徑傳得更遠,祂工作的功過就更加被人探究。這紛紛議論不是在反對基督,而是為祂議論;一些人議論官長,因為他們不支持鼓勵祂;其他人議論他們,因為他們不讓祂住口限制祂。一些人議論祂如此關心加利利,其他人議論祂如此輕看耶路撒冷。請注意,基督並祂的信仰曾經是,並且將來還要是極大爭議和辯論的主題,路12:51-52。如果所有的人都按理當的接待基督,那就會有完全的和睦;但是當一些人接受光,其他人定意反對這光時,那就會有議論紛紛。平原上的骸骨還是死和枯乾的時候,是安靜躺臥;但有話對他們說,要他們活過來的時候,那就有響聲和地震,結37:7。但是自由和工作的響聲和衝突,肯定要比一所監獄的寂靜和一致要好。在這裡眾人對祂有什麼看法?[1.] 一些人說,「祂是好人。」這是實情,但遠遠達不到完整的實情。祂不僅是一個好人,還不止是一個人,祂是神的兒子。很多對基督懷有惡意的人,對祂的看法是低下的,簡直不尊榮祂,就算他們說祂好的時候也是如此,因為他們說得不夠;然而就連那些不相信祂是彌賽亞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祂是一個好人,這就確實是對祂的尊榮,對那些逼迫祂的人的責備。[2.]其他人說,「不然,祂是迷惑眾人的;」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祂就是一個極壞的人。祂傳的教義是純正的,不容抗辯;祂的神跡是真實的,不容否認;祂的行事為人是明顯聖潔良善;儘管如此,人還是理所當然認為,在這底下有欺騙人的地方,因為祭司長所要的,就是反對祂,貶低祂。關於基督,猶太人是如此議論紛紛,現在在我們當中仍是如此:索西奴派的人說,祂是一個好人,再往下說,他們就不願意了; 自然神論者不容這話,而是說,祂是迷惑眾人的。就這樣一些人貶低祂,其他人污衊祂,但真理是偉大的。[3.] 他們被他們的官長威脅,不敢多多說祂(約7:13):只是沒有人明明地講論祂,因為怕猶太人。要麼首先,他們不敢明明說祂的好話。任何人都隨意批評祂,責備祂,卻沒有人敢為祂辯護。要麼第二,他們根本不敢公開說到祂。因為不能有道理地說任何反對祂的話,他們就不容許人說任何關於祂的話。提到祂的名字都是罪行一樁。就這樣許多人為要壓制真理,就以平息未真理所作的爭辯為幌子,要壓制所有對信仰的談論,盼望藉此埋沒信仰本身。


約7:14-36

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裡去教訓人。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祂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祂心裡沒有不義。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為什麼想要殺我呢?」眾人回答說:「禰是被鬼附著了!誰想要殺禰?」耶穌說:「我作了一件事,你們都以為希奇。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其實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起的),因此你們也在安息日給人行割禮。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禮,免得違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你們就向我生氣嗎?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

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說:「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嗎?你看祂還明明地講道,他們也不向祂說什麼,難道官長真知道這是基督嗎?然而,我們知道這個人從哪裡來;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祂從哪裡來。」那時,耶穌在殿裡教訓人,大聲說:「你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從哪裡來;我來並不是由於自己,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你們不認識祂。我卻認識祂,因為我是從祂來的,祂也是差了我來。」他們就想要捉拿耶穌;只是沒有人下手,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但眾人中間有好些信祂的,說:「基督來的時候,祂所行的神跡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嗎?」

法利賽人聽見眾人為耶穌這樣紛紛議論,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於是耶穌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猶太人就彼此對問說:「這人要往哪裡去,叫我們找不著呢?難道祂要往散住希利尼中的猶太人那裡,去教訓希利尼人嗎?祂說:『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是,I. 基督在殿裡公開的講道(約7:14):祂按照祂在耶路撒冷時的習慣,上殿裡去教訓人。祂的工作就是傳天國的福音,祂在每一個人群匯集的地方做這工作。祂的講道沒有被記錄下來,因為很有可能這是和祂在加利利所傳的要旨相同,那些講道由其他福音書作者記載下來。因為福音對普通人對斯文人都是一樣的。但這裡值得留意的是,這是到了節期,節期中段的時候,八天的第四或第五天。祂是在節期中段才上耶路撒冷,還是祂在開始的時候上來,但隱藏起來,直到現在,這不能確定。但是,人問,為什麼祂不更早到殿裡傳講?回答,1. 因為眾人就像過住棚節那樣,在他們的帳篷里度過一些日子後,可能有更多空閒時間聽祂講,希望這樣他們就是更好預備來聽祂講。2. 因為祂選擇在祂的朋友和敵人都尋找祂之後出現,就這樣表明祂在顯現這事上採用的方法,就是在半夜的時候來,太25:6。但為什麼祂現在如此公開出現?肯定這是為使逼迫祂的人,祭司長和文士蒙羞。 (1.) 表明儘管他們非常仇恨祂,祂卻不怕他們,不怕他們的權勢。見賽50:7-8。(2.) 把他們的工作從他們手中奪過來。他們的職分是在殿裡教導群眾,特別是在住棚節的時候,尼8:17-18。但他們不是根本不教導他們,就是把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祂上到殿裡教導眾人。當以色列的牧人把羊群當作掠物的時候,正如聖經應許的,牧長顯現的時候就到了,結34:22-23;瑪3:1。

II. 於是祂與猶太人的談話;這談論可以歸納為四點:

1. 關於祂的教訓,這裡請看,

(1.) 猶太人對此是如何驚奇(約7:15):他們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 ?」在此留意,[1.] 我們的主耶穌沒有在先知的學校里,或在拉比的腳前受過教育;不僅不像那些哲學家一樣曾經遊學,還沒有上過祂自己國家之內的任何學校和學院。摩西接受教育學習埃及人的學問,但基督甚至沒有受教於猶太人的學問;祂領受聖靈是無限量的,不需要從人那裡,或靠著人領受任何知識。基督顯現的時候,羅馬帝國和猶太人教會的學問興盛,超過之前任何時代,後來的時代也不能及,基督就選擇在這如此探求的時代建立祂的信仰,而不是在一個文盲的時代,免得看起來是為了欺騙世人;然而祂自己沒有學習當時流行的學問。[2.] 基督有學問,儘管祂從未學習這學問;祂最能講解聖經,儘管祂從未有過任何律法師作祂的師傅。基督的工人應當像祂那樣有學問,這是必需的;因為他們不能期望像祂通過默示得到這學問一樣得到學問,他們就一定要花大力氣用一般的方式得到學問。[3.] 儘管基督沒有受到教育得學問,祂卻有學問,這使得祂真是偉大,令人驚嘆;猶太人在這裡是帶著驚奇說到這事。第一,有可能一些人留意到這一點,以此尊榮祂:祂沒有從人學過,卻如此遠超所有學過的人,祂肯定是被賦予一種從神而來的知識。第二,其他人可能提到這點,是要指責蔑視祂:不管祂看上去有什麼學問,祂是不可能有任何真學問,因為祂從未上過大學,也沒有學位。第三,一些人可能暗示,祂是通過巫術,或者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或其它方法得到祂的學問。因為他們想不出祂怎麼可能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他們就認為祂是一個有邪術的人。

(2.) 祂對此的宣告;有三件事:—

[1.] 祂的教訓是神的](約7:16):「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 因為祂儘管沒有學過,卻從事教導,他們就受到冒犯,作為對此的回應,祂告訴他們,祂的教訓不是學來的因為它不是人的思想和靠閱讀和探討而擴充抬升的自然能力的產物,它而是一種神的啟示。作為與父同等的神,祂本可以實在地說:「 我的教訓是我自己的,是那差我來者的;」但現在祂在降卑的狀態,作為中保,神的僕人,更合適的是說:「 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不只是我自己的,不是源自我自己的,而是那差我來者的;它不是集中在我自己身上,不是最終引向我自己,而是引向那差我來者的。」關於那位大先知,神已經應許祂要將當說的話傳給祂(申18:18),看來基督在這裡是指著這說的。請注意,這是神的教訓,是神的而不是人的,這要安慰那些接受基督教訓的人,定那些拒絕這教訓的人為有罪。

[2.] 最有能力去判斷基督教訓的真實和屬神權柄的人,是那些有真誠正直的內心願望和努力要行神旨意的人(約7:17):「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讓他自己的意志融入神的旨意,「 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 在此留意,第一,關於基督教訓的問題是什麼,這教義或是出於神,還是不是;福音是神的啟示,還是假冒的騙局。基督祂自己願意祂的教訓接受人的查究,看它是出於神抑或不是,祂的工人更應當何等願意他們的教訓接受人的查究;我們關注檢查我們的根據,因為我們若受騙,我們就是可悲地受騙。第二,哪些人有可能在這查究中成功:那些遵著神的旨意行的人,至少是渴慕如此行的人。在這裡看,1. 誰是遵著神的旨意行的人。就是那些在查究神的旨意方面不偏不倚,不因任何私慾或私利心生偏見,在弄清楚什麼是神的旨意時,靠著神的恩典遵行神旨意的人。他們是那些對神有誠實原則,真正渴慕榮耀祂,討祂喜悅的人。2.為什麼這樣的人要知道基督的教訓是否真實。(1.) 基督已經應許把知識賜給這樣的人;祂說了,這樣的人「就必曉得」,祂能使人明白。那些善用他們有的光照,認真按此而活的人,要得到神恩典的保守,脫離毀滅性的錯謬。(2.) 他們有意和預備接受這知識。願意順服神律法管治的人,是有意承認神光照的光線。凡有的還要賜給他;那些遵行祂命令的要大得聰明,詩111:10。那些效法神的人最有可能認識祂。

[3.] 在此看出基督作為教導人的,說話不是憑著自己說,因為祂不求自己的榮耀,約7:18。第一,在這裡看一個騙子的特徵:他求自己的榮耀,這表明他說話是憑著自己說,就像那些假基督和假師傅一樣。這裡是對騙子的描述:他們憑著自己說,沒有奉神的差遣,沒有得到神的教訓;沒有得到授權,不過是他們自己的意思,沒有得到默示,不過是他們自己的想像,他們自己的謀略和詭計。使者不是憑著自己說;那些以憑著自己說為誇口的牧師,是表明他們與牧師的身份沒有關係。但請看騙子是怎樣被揭發出來的,藉此他們的假冒遭到反駁,就是他們完全求他們自己的榮耀;求自己榮耀的人,是憑著自己說話的人。那些說從神那裡來的話的人要為神說話,為祂的榮耀說話;那些追求自己高升和利益的人,因此就顯明他們沒有奉神的差遣。第二,請看基督說到祂自己和祂的教訓的相反特徵:像我這樣求那差祂來者的榮耀的人,就表明祂是真的。1. 祂是神差來的。我們要接受和接待那些,只接受和接待那些神差來的教導人的人。那些帶來神的信息的人,必須證明有神的差遣,不是通過特別啟示,就是通過正規的制度。2. 祂求神的榮耀。祂教訓的目的,祂全人行事為人的目標,就是為了榮耀神。3. 這就證明祂是真的,在祂沒有不義。假師傅是最不義的;他們對他們濫用祂的名的神不義,對把自己強加在他們之上的人不義。沒有不義是比這更大的了。但基督顯明祂是真的,祂真是祂說祂是的那一位,在祂沒有不義,在祂的教訓里沒有虛謊,在祂待我們的事情上沒有謬誤和欺騙。

2. 他們談論因著祂醫治那癱瘓的人,命令他在安息日拿著他的褥子行走而加在祂身上的罪,他們從前曾為此逼迫過祂,這仍是他們敵視祂的藉口。

(1.) 祂反過來責備他們,論證他們的不是,給他們惡劣得多的做法定罪,約7:19。他們自己如此臭名昭著地干犯摩西律法,怎麼可以如此不知羞恥責備祂違法?「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他們有律法,這是他們的特權;但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他們悖逆律法,生活與律法背道而馳,這就是他們的邪惡。很多人有律法賜給他們,他們有律法的時候卻不守律法。他們對律法的忽視是遍及所有人的:「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那些在尊位上,應當最明白的人,以及那些在服從的位置上,應當最順服的,都不守律法。他們以律法誇口,假意為律法大發熱心,因著基督看似干犯律法就對祂大怒,然而他們沒有一個人守律法;就像那些說愛教會,卻從來不上教會的人一樣。他們逼迫基督,指責祂不守律法,他們自己卻不守律法,他們的邪惡就更大了:「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你們為什麼卻要因我不守律法而想要殺我呢?」請留意,通常最責難他人的人,就是自己最有問題的人。就這樣,爭先恐後要把一根刺從他們弟兄眼裡拔出來的假冒為善之人,是不曉得他們自己眼中有一根梁木。「你們為什麼想殺我?」一些人認為這證明他們不守律法:「你們不受律法;如果你們守律法,你們就會更認識自己,而不是因我行了一件善事而想要殺我。」那些用逼迫和暴力支持自己和自己利益的人,不管他們如何辯稱(儘管他們會自稱是custodes utriusque tabulæ—兩塊法板的守護者),卻不守神的律法。開姆尼茨(Chemnitius)認為這是福音取代摩西律法的時候到了的原因,因為律法顯出不足以約束罪:「摩西賜你們律法,但你們不守這律法,也不受它約束遠離最大的惡事;所以需要帶進更清楚的亮光,更美的律法;那麼你們為什麼要因著我引入這而想殺我呢?」

此時眾人粗魯地打斷祂的講論,反駁祂的話(約7:20):「禰是被鬼附著了,誰想要殺禰?」這表明,[1.] 他們對他們的官長評價甚高,他們認為官長絕不會企圖做想要殺祂這樣如此殘暴的事;不,他們如此敬重他們的長老和祭司長,以致他們可以為他們起誓,擔保他們不會傷害一個無辜的人。很有可能官長在眾人當中安插他們小小的間諜,向他們作這番提示;很多人否認行惡,與此同時正在謀劃惡事。[2.]他們對我們的主耶穌所懷的蔑視:「禰是被鬼附著了,禰被說謊的靈附著了,這樣說話,因此是一個壞人;」一些人如此認為;或者,「禰懷疑心太重,是一個軟弱的人;禰用毫無根據的懼怕自己嚇自己,就像患了癔想症的人常做的一樣。」那時的人通常不僅把公開的瘋狂,還把沉靜的抑鬱歸於撒但的權勢。「禰瘋了,大腦不正常。」如果最好的人被說成是最糟的人,我們不要以為奇怪。對於這卑劣的誹謗,我們的救主並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看起來對此不加留意。請注意,那些要效法基督的人,一定要忍受冒犯,不介意人對他們所作的侮辱和傷害;決不可理會,更不可恨惡,最不可報復。但我如聾子不聽。基督被罵不還口。

(2.) 祂用訴諸和辯白的方法論證。

[1.] 祂訴諸於對這個神跡他們自己的看法:「我作了一件事,你們都以為希奇,約7:21。你們別無選擇,只能驚奇,看它是真正偉大,完全是超自然的;你們都承認它是奇妙的。」或者,「儘管我只作了一件事,一件你們有任何藉口找岔子的事,然而你們卻驚奇,你們被得罪不悅,仿佛我犯了某件罪大惡極的罪行。」

[2.] 祂訴諸於在其它情形里他們自己的做法:「我在安息日作了一件事,這件事是輕而易舉作成,只憑說了一句話,你們大家都驚奇,你們以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敢做這樣的事,這真是極其奇怪,而你們自己很多次在安息日做勞力得多的事,就是行割禮;如果正好是第八日,你們要在安息日給一個孩子行割禮,這對你們是合法的,而且是你們的責任,無疑確實如此,那麼我在那一日醫治了一個患病的人,那更是合法和美善的事。」請留意,

第一,割禮的興起和起源:「摩西傳割禮給你們,傳給你們關於它的律法。」在此,1. 基督說割禮是給的,這裡(約7:27)說他們是受割禮;這不是作為軛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而是作為眷顧賦予他們的。留意,神的律例,特別是那些印證聖約的律例,是給人的恩賜,人應當作為恩賜加以領受。2. 基督說摩西把割禮傳給人,因為這是由摩西所傳的那律法的一部分;然而正如基督論及嗎哪那樣(約6:32),給他們的不是摩西,而是神;其實不是從摩西起的,乃是從祖先起的,約7:22。儘管它被匯入摩西律法的制度,然而它是在此很久之前就被命定的,因為它是信心的義的印證,所以是始於四百三十年之前的應許,加3:17。信徒和他們的後裔具有教會成員的身份,這不是從摩西或他的律法先起的,所以並沒有因這而廢去;這而是從祖先起的,屬於先祖教會,是那將要臨到外邦人的對亞伯拉罕祝福的一部分,加3:14。

第二,猶太人教會中一致的作法,是更看重割禮的律法,超過安息日的律法。猶太人的辯論家經常注意到這一點,Circumcisio et ejus sanatio pellit sabbbatum — 割禮並它的癒合趕走安息日;所以一個孩子在安息日出生,那麼毫無例外就在下一個安息日接受割禮。那麼,當更嚴格堅持安息日的安息時,那些屬於in ordine ad spiritualia — 維持信仰的工卻是是可行的,在福音之下,這更強調安息日的工的時候,這些工現在就是更可行了。

第三,基督從中推論為自己,為祂所做的辯護(約7:23):「 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禮,免得違背割禮的律法;」 或正如欄外註解所示,卻不違背律法,即安息日的律法。人解釋神的命令,一定要使之彼此相合。「如果你們自己容許此事,我在安息日叫一個人全然好了,你們就向我生氣,你們是多麼不講道理!」 emoi cholate,這個詞只在這裡出現,出自choge-fel,苦膽的意思。他們對祂生氣,帶著最大的憤怒;這是一種特別的怒氣,當中帶著苦膽的怒氣。請留意,為著證明自己有理的事譴責別人,這是非常荒謬和不講道理的。留意基督在此對他們在安息日給小孩行割禮和祂醫治一個人所作的對比。1. 割禮只不過是一種禮儀方面的制度;它確實是從祖先起的,但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但基督所做的,按自然律是一件善工,這自然律比那使割禮成為善工的律更卓越。2. 割禮是流血的律例,使人疼痛,但基督所做的是醫治,使人痊癒。律法生出痛苦,如果在安息日可以做那工,那生出平安的福音之工就更加可以行了。3. 特別思想,當他們給一個小孩行割禮時,他們關心的只是包紮受割禮的那部分,這是可以做的,然而那孩子可能還其它病症,而基督使這個人全然好了,holon anthropon hygie — 我使全人健康和好了。全身得到醫治,因為那病影響全身;這是完全的醫治,沒有留下這病任何的後遺症;是的,基督不僅醫治他的身體,還通過告誡,「走吧,不要再犯罪」醫治他的靈魂,就這樣確實使全人好了,因為靈魂就是人。割禮確實是為了靈魂的益處,使全人成為當成為的人;但他們扭曲了割禮,把它變成一種僅僅是肉體的律例;但基督用內在的恩典伴隨他外在的醫治,就這樣使這些醫治成為神聖的,醫治了全人。

祂用那原則結束這論證(約7:24):「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 這可以應用在,第一,具體方面他們抱怨是違反律法的這工上。你們的判斷不可偏袒;判斷不可kat' opsin—偏待人;正如那希伯來短語所言,看人面孔,申1:17。譴責那些與我們意見不合的人,說他們犯罪,放肆行事,然而在我們自己的一黨人中,按我們的做法和意見,這事卻是允許的;以及表揚一些人的做法是必要的嚴格和嚴厲,而在其他人身上我們卻譴責這些是強迫和逼迫;這樣行既是與公義的律法,也是與愛相違背。或者,第二,在普遍方面基督的為人和傳道,他們因這些跌倒,帶著偏見加以反對。那些虛假的,為的是轄制人的事,當它們按外貌受判斷時,通常都是顯得至好,prima facie—第一眼看上去,這些事顯得至有道理。法利賽人外面顯出公義來(太23:27-28),他們就得到如此的關注和聲望,人是憑那外貌斷定他們,就如此可悲地看錯了他們。基督說:「但是不要太自信,以為所有看似聖徒的都是真聖徒。」至於祂自己,祂的外貌遠不及祂真正的尊貴和卓越,因為祂取了奴僕的形像(腓2:7),成了罪身的形狀(羅8:3),無佳形美容,賽53:2。就這樣那些憑祂的外貌斷定祂是不是神兒子的人,是不大可能按公平斷定是非。猶太人期待彌賽亞的外貌是威嚴壯麗,帶著一切世俗宏偉的禮儀;按此原則判斷基督,他們的判斷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一個持續的錯誤,因為基督的國不屬這個世界,這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如果神的能力伴隨著祂,神為祂作見證,聖經在祂身上得到應驗,儘管祂的外貌是如此卑微,他們都應當接受祂,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作判斷。見賽11:3和撒上16:7。基督並祂的教訓和作為不求什麼,只要求按公平斷定是非;如果只要真理和公義作判斷,基督和祂的工作就要全然得勝。我們絕不可憑任何事情的外貌作判斷,不是憑它們的銜頭,它們在世上的形象,以及它們躁動的炫耀,而是憑它們內在的價值,在它們當中神的靈的恩賜和美德。

3. 基督在此與他們講論關於祂自己的事,祂從哪裡來,祂要往哪裡去,約7:25-36。

(1.) 祂從哪裡來,約7:25-31。在這敘述中請留意,

[1.] 一些耶路撒冷居民所說反對這一切的話,他們看來比其他人對祂偏見更大,約7:25。人會以為那些居住在知識和信仰源頭之地的人會更容易接受彌賽亞,但情況證明相當相反。那些有很多得到知識和恩惠的方法的人,如果不因著這些成為更好之人,通常就是變得更糟;我們的主耶穌常常從那些人對祂抱有最大期望的人那裡得到最少的歡迎。但這不是無緣無故的,以致有了一句成語,靠教堂越近,離上帝越遠。這些耶路撒冷的人顯明他們對基督的惡意,

首先,這惡意表現在他們對官長的責備上,因為官長仍讓祂自由自在:「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嗎?」從鄉下上來過節的極多的人沒有料到有任何敵對祂的企圖在進行中,所以他們說:「誰想要殺你?」約 7:20。但那些耶路撒冷人知道這個陰謀,激動他們的官長將這計劃付諸實施:「這不是他們想要殺的人嗎?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動手呢?誰在攔阻他們?他們說他們打算把祂除掉,但是,你看祂還明明地講道,他們也不向祂說什麼。難道官長真知道這是基督嗎?」約7:26。在這裡他們狡猾惡毒地暗示兩件事,為要在官長確實需要刺激的時候激怒他們來反對基督。1. 他們默許祂講道,就讓他們的權柄遭蔑視。「一個公會定為有罪,說祂是一個騙子的人,可以被容許明明地講道,不受任何阻止反對嗎?這就讓他們的判決成為不過是brutem fulmen — 空洞的恐嚇而已;如果我們的官長容許自己如此遭踐踏,那麼如果沒有人敬畏他們和他們的法令,他們就只能咎由自取了。」請注意,人常常是以有必要支持當局和政府為幌子進行最惡劣的逼迫。2. 這樣他們就讓他們的判斷遭人懷疑了。「難道他們真知道這是基督嗎?」這是諷刺的說法,「他們怎麼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他們得到什麼光照有了新的發現?他們讓群眾以為他們相信祂是基督,他們行事嚴厲反對祂,使自己擺脫這懷疑,這對他們來說是應當的。」這些讓民眾與基督為敵的官長,就這樣使民眾作地獄之子,比他們還加七倍,太23:15。當信仰和承認基督的名變得不合潮流,結果變得名聲掃地時,許多人就受到強烈試探,要逼迫和反對這些事情,只是為了不要讓人以為自己是支持和同情這些事。由於這個原因,背道之人和敬虔父母的墮落子女有時就是比別人更糟,好像要抹去他們認信的痕跡。很奇怪,官長受到如此刺激,卻沒有抓住基督;但祂的時候還沒有到;神能夠束縛人的手,令人驚嘆,儘管祂不願使他們的心迴轉。

其次,這惡意表現在他們不服祂是基督,在這當中惡意是多於真憑實據,約7:27。「如果官長以為祂是基督,我們不能,也不願相信祂是,因為我們有這反對的理據,就是我們知道這個人從哪裡來,只是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祂是從哪裡來的。」這是一個謬誤的論證,因為這些命題不是與主題一致來看待主體。1. 如果他們說的是祂的神性,那麼確實基督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祂是從哪裡來,因為祂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司,而麥基洗德是無家譜,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禰5:2。但是至於這人,他們說他們知道祂從哪裡來,這是不真,因為他們不認識祂的神性,也不知道道如何成了肉身。2. 如果他們說的是祂的人性,確實他們知道祂從哪裡來,祂的母親是誰,祂在哪裡長大;但說沒有人知道彌賽亞要從哪裡來,這是不真,因為人之前就知道祂當生在何處,太2:4-5。請留意,(1.)他們是何等藐視祂,因為他們知道祂從哪裡來。親不敬,熟生蔑。我們很容易不屑求助於那些我們知道出處的人。基督自己的人不接待祂,因為祂是他們自己的人,正因如此,他們本應愛祂,感恩,因為他們的國家和他們所處的世代因著祂的顯現得了恩待。(2.) 他們是何等不正當地以聖經為根據建立他們的偏見,仿佛他們認同聖經,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人在關於基督的問題上錯了,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聖經。

[2.] 基督對此反對的回答,約7:28-29。

第一,祂自由大膽地說話,祂在殿裡教訓人,大聲說,祂說這話,比祂講論其餘部分更大聲,這是要,1. 表明祂的熱切,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強烈捍衛真理,仍有可能不放縱發怒或激憤。我們可能帶著熱心指教反對的人,卻仍帶著溫柔 。2. 祭司和那些對祂懷有偏見的人,沒有到祂這裡來,近得足以聽到祂的講道,所以祂必須說得比平常要讓他們聽到的更大聲。凡有耳的,都當聽這話。

第二,祂對他們無端指摘的回答是,1. 遷就,姑且算他們真的,或可能知道祂肉身的出處:「你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我從哪裡來。你們知道我是你們自己一族的,是你們自己當中的一員。」在基督的教訓中,有等同最初步、淺顯真理的程度,甚至按著本性之光也能發現的,對此我們可以說,我們知道這些教訓是從哪裡來的,這並不因此貶損祂的教訓。「你們知道我,你們以為你們知道我;但你們錯了;你們以為我是那木匠的兒子,生在拿撒勒,但情況並不是這樣。」2. 否認,否認他們確實在祂身上看見的,知道的關於祂的事,是要知道的事的全部;所以如果他們不看得更遠,他們就是只憑外貌判斷。他們也許知道祂從哪裡來,祂生於何處,但祂要告訴他們不知道的事,告訴他們祂從哪裡來。(1.) 祂來並不是由於自己,祂奔跑,不是沒有奉差遣,不是作為個人而來,而是帶著公開的性質。(2.) 祂是由祂的父差來的,這被兩次提到:「那差我來的。」再一次,「祂差了我來,說我要說的話,做我要做的事。」對此祂自己很肯定,所以知道祂的父要為祂作見證;我們對此也很肯定,使我們可以帶著聖潔的信心,藉著祂到神那裡去,我們這樣就好了。(3.) 祂是從祂的父那裡來,par' autou eimi —我從祂那裡來;不僅像僕人出於主人那樣奉差遣,還是像子出於父那樣,藉著永恆的受生,藉著本質的發光,像陽光出於日頭一樣從祂那裡來。(4.) 那差祂來的父是真的;祂曾應許要賜下彌賽亞,儘管猶太人已經放棄了這應許,然而應許的那一位是真的,已經實現了這應許。祂曾應許彌賽亞必看見後裔,祂的使命取得成功;儘管猶太人普遍上拒絕祂和祂的福音,然而祂是真的,要在呼召外邦人這件事上成就這應許。(5.) 這些不信的猶太人不認識父:「那差我來的,你們不認識祂。」就連很多有一種知識的模範的人,對神也是大大無知;人拒絕基督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神;因為在救贖之工中有如此神屬性的和諧,在自然宗教和啟示宗教之間有如此令人驚嘆的一致,以致對前者正確的認識不僅要承認,還要引入後者。(6.) 我們的主耶穌親密熟悉差祂來的父:「我卻認識祂。」祂如此深入認識祂,以致祂根本不懷疑祂從祂領受的使命,而是對此完全確定;對於祂當做的工根本不是落在黑暗當中毫不知曉,而是完全得到告知,太11:27。

[3.] 這觸怒了祂的敵人,他們恨祂,因為祂告訴他們真相,約7:30。他們就想要捉拿祂,行暴力抓住祂,不僅要傷害祂,還要用這種或那種的方法置祂於死地;但因著一種看不見的力量的約束,這受到攔阻;沒有人能碰祂,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這不是因為他們的原因他們不這樣做,而是因為神的原因,祂攔阻他們這樣做。請注意,第一 忠心傳講神真理的傳道人,儘管他們如此謹慎溫和行事,卻一定要料到會被那些認為自己受到他們見證折磨的人恨惡和逼迫,啟11:10。第二,神將惡人鎖起來,不管他們要行什麼傷害,他們能做的不過是神容許他們做的。逼迫者的傷害即使是在最猛烈的時候也是無能為力,當撒但充滿他們的心時,神卻捆綁他們的手。第三,神的僕人有時候奇妙得到覺察不出、說不出的手段的保護。他們的敵人不行他們要行的傷害,然而連他們自己,或者任何人也不知道他們為何不這樣行。第四,基督定了祂的時候,為祂在地上的日子和工作定下一段時間;祂所有的百姓和祂所有的工人也是如此,直到那時候臨到,他們的仇敵反對他們的企圖都要無效,只要他們的主有任何工作要他們去做,他們的日子就得以延長;陰間和地上所有的權勢都不能勝過他們,直到他們完成他們的見證。

[4.] 儘管如此,基督的講論對祂的一些聽眾產生的好果效(約7:31):眾人中間有些信祂的。正如祂是要使一些人跌倒,同樣祂是要使一些人再起來。就算在福音遇見攔阻的地方,也可能成就極大的善,帖前2:2。在此留意,第一,信祂的人是誰;不是幾個人,而是很多,超過在逆流如此強力涌動的地方人預料會有的人數。但這有些人是眾人中間的人,ek tou ochlou — 在眾人中,一些人會稱他們是一群人,低下的那種,烏合之眾,暴民。我們絕不可以福音在大人物中間取得的成功為標準。以此來衡量它的興旺;牧師也不可因為只是那些窮人,沒有名望的人接受福音,就說什麼他們是徒然作工,林前1:26。第二,是什麼使得他們信:祂所行的神跡,這些不僅是舊約預言的應驗(賽35:5-6),還是對一種神的大能的證明。祂有能力行那除了神以外無人能行的事,控制和推翻大自然的力量,無疑有權柄制定除神以外無人能制定的,那約束良心的律法,以及賜生命的約。第三,他們的信心多麼軟弱:他們不是好像那些撒瑪利亞人一樣,正面宣告這真是那基督,他們只是辯論說:「基督來的時候,祂所行的神跡,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嗎?」他們理所當然認為基督要來,當祂來的時候,祂要行許多神跡。「那麼這豈不就是祂嗎?在祂裡面我們看到,儘管沒有我們想像的一切世界的排場,卻有我們相信彌賽亞顯現時要具有的所有神的大能;所以為什麼這不可能就是祂呢?」 他們相信這一點,但沒有勇氣承認。請注意,即使軟弱的信心也可能是真信心,得到主耶穌如此看作,如此接受,主耶穌不藐視這日的事為小。

(2.) 祂要往哪裡去,約7:32-36。在此留意,

[1.] 法利賽人和祭司長反對祂的企圖,約7:32。首先,激怒他們的是,他們的探子帶給他們的信息,這些人潛入傾聽眾人的談話,收集故事帶給他們嫉妒的主人,說眾人為祂這樣紛紛議論,有很多人敬重、看重祂,儘管他們行了一切的事,要使人討厭祂。儘管眾人只不過是低聲議論這些事情,沒有勇氣說出來,然而法利賽人因此被激怒。那如此懷疑自己,以致要記錄普通人秘密、各有不同、不確定的紛紛議論,或者受這些事影響的治理,其公正性受到別人質疑,這是完全有道理的。法利賽人非常看重人的尊重,很敏感如果基督這樣興旺,他們就必然衰微。第二,他們因此立下的計劃就是捉拿耶穌,將祂囚禁起來:他們就打發差役去捉拿祂,不是要捉拿那些紛紛議論祂的人,威嚇他們;不,分散羊群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擊打牧人。法利賽人似乎是這次逼迫的主謀,但是他們按自己是沒有權力,所以他們拉上祭司長,宗教法庭的審判官加入他們,他們是太樂意不過了。法利賽人是大大冒充有學問的人,祭司長則冒充是使人、物聖潔。正如世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神,反而最偉大的哲學家在自然宗教方面犯下最大錯誤,同樣猶太教會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基督,在關於祂的事情上,他們最偉大的拉比是最大的愚昧人,不,他們是祂最頑梗的仇敵。這些邪惡的官長有他們的差役,他們法庭的差役,在教會裡的差役,官長們使用他們捉拿基督,他們準備好執行他們的任務,儘管這是一項很糟糕的任務。如果掃羅的侍衛不願去殺耶和華的祭司,他卻有一位牧人願意這麼做,撒上22:17-18。

[2.] 我們的主耶穌就此作的講論(約7:33-34):「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些話就像雲柱火柱,有明亮和黑暗的一面。

第一,對於我們的主耶穌祂自己,它們有明亮的一面,向祂和為祂的緣故落在困難和危險當中,忠心跟從祂的人講大大安慰的話。基督在這裡用三件事安慰自己: — 1. 祂繼續留在這艱難的世界上,只不過是還有不多的時候。祂明白在他們中間祂絕不可能有一天安靜的時間;但最好的是祂的爭戰很快就要完成,然後祂就不在世上,約17:11。不管我們與誰在這個世界上,是朋友或是仇敵,我們和他們在一起只不過是還有不多的時候;對於那些在這個世界卻不屬這個世界,因此遭世界恨惡,對世界生厭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安慰的事,就是他們 不常在這世上,他們不會長久在其中。我們一定要和那些是刺人的蒺藜,使人痛苦的荊棘的人同處片刻;但是感謝神,這只不過是不多的時候,我們就要脫離他們的觸手。我們的這個世代邪惡,幸好這日子短少。2. 當祂離開這艱難的世界時,祂要到差祂來的那裡去 ;「我去。」不是「我被暴力趕走,」而是「我自願去;完成了我的使命,我回到那差我來的那裡去。當我做完我對你們當做的工,到那時,只有到那時,我要到那差我來的那裡去,祂要接待我,要提升我,就像使節歸回時得到提升一樣。」他們針對祂的怒氣不僅不能攔阻祂去,還要使祂更快去到那擺在祂面前的榮耀和喜樂中去。讓那些為了基督受苦的人以此安慰自己,就是他們有一位神,他們可以到祂那裡去,快快地去,永遠與祂同在。3. 儘管無論祂到哪裡,他們在這地上都逼迫祂,然而他們的逼迫沒有一樣能跟著祂到天上:「 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從祂離去之後他們對跟從祂的人所發的敵意來看,如果他們能到祂那裡去,他們是會去逼迫祂的:「但是你們不能像進入這殿一樣進入那殿。」 「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那時將要在的地方;」但祂這樣說,是因為即使祂在地上的時候,藉著祂的神性和神的性情,祂是在天上,約3:13。或這表明祂如此之快就要到那裡,祂仿佛已經到了那裡。請注意,得榮耀的眾聖徒要脫離魔鬼和牠一切邪惡工具的觸手,這就使他們的快樂加增。

第二,對於那些恨惡和逼迫基督的邪惡猶太人來說,這些話有黑暗隱晦的一面。他們現在盼望要除掉祂,從地上除掉祂;但讓他們知道,1. 他們的滅亡要如他們所願。他們努力要趕祂離開他們,他們的罪要成為對他們的懲罰;祂不會令他們煩惱太久,還有不多的時候祂就要離開他們。神棄絕那些認為祂的同在是一種重擔的人,祂這樣做是公義的。厭倦基督的人,不需要除他們如願以償以外的更多事情來使他們自己受苦。2. 他們必然要為他們的選擇後悔,那時就太晚了。(1.) 他們要徒勞尋求彌賽亞的面:「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你們要盼望基督來,但你們的眼睛不能尋見祂,你們永遠找不著祂。」 那些在真正的彌賽亞真的降臨時拒絕祂的人,要罪有應得地被拋棄,落入對一位永遠也不會來的彌賽亞的悲慘和無休止的等待中。或者這是指著在最後那大日,罪人被棄絕離開基督的眷顧和施恩說的:那些現在尋找基督的人要找到祂,但日子將到,那時那些現在拒絕祂的人要找祂,卻找不著。見箴1:28。他們要徒勞呼喊,「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或者也許這句話要在一些猶太人的絕望中應驗,他們可能明白了卻沒有歸正,他們徒然希望要見基督,再聽祂講道;但眷顧的日子已過(路 17:22);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2.) 他們期望在天上有一席之地,卻是徒然:「我所在的地方,所有相信的人要與我同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不僅是因為他們被審判的主公義和不可逆轉的判決排除在外,在新耶路撒冷各個城門口,天使的劍要守護通向生命樹的路,不讓那些無權進入的人接近,還是因為他們被他們自己的罪孽和不信弄成殘廢:「你們不能來,因為你們不肯來。」 那些恨惡到耶穌所在地方,恨惡到祂在這地上的話語和典章中來的人,是非常不適合到祂在天上、祂在榮耀中所在的地方;因為對他們來說,天堂確實不是天堂,那些不得成聖之人對那光景的福分是如此厭惡。

[3.] 他們對這講論的議論(約7:35-36):他們就彼此對問說,這人要往哪裡去?」在此請看,第一,他們故意的無知和瞎眼。祂已經明明白白講了祂要到哪裡去 — 就是到差祂來的那裡去,到祂在天上的父那裡去,然而他們卻問,這人要往哪裡去?還有,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再也沒有誰比那些不願意看,不願意留意的人更瞎眼的了。基督的話,有聰明的以為明顯,只對那些喜歡責難的人顯得難明。第二,他們膽敢蔑視基督的警告。他們不是對那表明最大程度悲慘的「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這句話感到戰兢,反而取笑這話,以此作樂,就像那些嗤笑可怕的事並不驚惶的罪人一樣,賽5:19;摩5:18。任祂急速行。但你們不可褻慢,恐怕捆你們的綁索更結實了。第三,他們對基督頑梗的惡意和狂怒。對於祂的離開,他們所害怕的只是祂要脫離他們權勢所觸及的範圍:「這人要往哪裡去,叫我們找不著呢?如果祂在地上,我們要抓住祂;我們不會不搜查任何一處地方。」就像亞哈尋找以利亞那樣,王上18:10。第四,他們傲慢蔑視外邦人,在此他們稱之為散住的外邦人;是指分散在外,在希臘人當中的猶太人(雅1:1;彼前1:1);祂要去那些愚蠢的人當中吸引他們嗎?或指分散在全世界的外邦人,有別於組成一個教會和民族的猶太人;祂要去討好他們嗎?第五,他們對向外邦人顯出的最小一點點眷顧感到嫉妒:「祂要去教訓外邦人嗎?祂要把祂的教訓帶給他們嗎?」也許他們曾經聽過祂對外邦人顯出的一些尊重,如祂在拿撒勒的講道,以及那百夫長和迦南婦人的情形,他們最害怕的莫過於對外邦人的包容了。那些喪失了信仰大能的人非常嫉妒要獨占信仰之名,這是如此常見的事。他們現在取笑祂去教訓外邦人;但不久之後祂確實藉著祂的使徒和工人真誠熱心如此行,收聚那些散住的人,令猶太人極其惱怒,羅10:19。所羅門所說的那句話何等真切,惡人所怕的必臨到他。

約7:37-44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其中有人要捉拿祂,只是無人下手。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看到,

I. 基督的講論,以及對此的說明,約7:37-39。很有可能這些只是祂詳細闡述的簡短線索,但它們本身含有整個福音的實在內容;這裡是邀請人到基督這裡來的福音邀請,以及在祂裡面得安慰和幸福的福音應許。現在請留意,

1. 祂在什麼時候發出這邀請:住棚節的末日,那大日。第八日,以嚴肅會作為結束,這嚴肅會是聖會,利23:36。在這一日基督宣告了這福音呼召,因為 (1.) 大部分的人聚集在一處,如果是向許多人發出邀請,則希望一些人可以接受,箴1:20。人數極多的聚集帶來行更大善事的機會。(2.) 這些人現在要回家,祂要對他們說這話,讓他們帶回家去,作為祂的臨別贈言。一個大聚會要結束,準備分散時,就像這裡的情形,想到很有可能他們不會在這世上再聚首,這就讓人心生感慨,如果我們能說任何話,做任何事,幫助他們走通往天堂的路,這就一定是時候這樣做了。在一次蒙恩之道結束時行動起來,這是好的。基督在節期的末日發出這邀約。[1.] 是向那些在這神聖一周之前的日子對祂的講道充耳不聞的人發出的;祂要再次試驗他們,如果他們要聽祂的聲音,他們就要活了。[2.] 是向那些可能不會再有另外一個邀約向他們發出,所以基督關心他們,要他們接受這邀約的人發出的;要過一年半才會有另外一個節期,到了那時候,他們當中很多人可能會在墳墓里了。現在這是悅納的時候。

2. 祂怎樣發出這邀請:耶穌站著高聲說,這表明,(1.) 祂極誠摯和堅持不懈。祂的心在這件事情上,要把可憐的人帶到祂自己這裡來。祂身體站起來,聲音抬高,表明祂思想活動的強烈。對人靈魂的愛要使傳道人行動起來。(2.) 祂願所有的人都會留意,抓住這個邀請。祂站著高聲說,使祂可以更好被人聽見;因為凡有耳的,都要留心去聽。福音真理不會找角落半遮半掩,因為它無懼試驗。異教徒傳他們的神諭時,是私下小聲嘀咕傳;但福音的聖言是由站著高聲說的一位宣告的。人的光景何等可悲,一定要基督向其強烈懇求接受祝福;基督的恩典何等奇妙,祂竟然願意向人發出強烈懇求!嗬!每一個人都要來,賽55:1。

3. 這邀請本身是非常普遍的:人若渴了,不管他是誰,地位是高是低,年長還是年幼,奴隸還是自由人,猶太人或外邦人,都得到邀請到基督這裡來。這邀請也是非常充滿恩典:「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如果有任何人是希望得著真正和直到永遠的祝福,讓他把自己交給我,接受我的治理,我就要承擔使他得福。」

(1.) 得到邀請的人是渴的人,這可以理解為,[1.] 他們窮困的光景,指他們外在的光景(人若得不到今生的安慰,因著今生的挫折疲憊,讓他的貧窮和苦難牽引他到基督這裡來,以得到世界不能賜下,也不能奪去的那平安),或者是指他們內在的境況:「人若缺乏屬靈的祝福,他就可以得到我的供應。」或者,[2.]他們靈魂的傾向,他們對屬靈福氣的盼望。人若為義饑渴,就是說,真正渴望神對他的善意,渴望神在他身上動善工。

(2.) 這邀請本身:可以到我這裡來。他不要到禮儀律那裡,禮儀律既不能撫慰,也不能潔淨良心,所以不能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來10:1。他也不要到異教的哲學那裡去,異教的哲學只能欺騙人,使人如墜霧中,把人留在那裡;但讓他到基督這裡來,承認祂的教義,順服祂的管教,相信祂;到祂這裡來,以祂作活水的源泉,賜一切安慰的那一位。

(3.) 應許的滿足:「讓他來喝,他要得到他來要得到的,豐豐富富得著更多,要得著那不僅使渴望幸福的心振作,還使之充滿的。」

4. 與這恩召並在一起的一個滿有恩惠的應許(約7:38):「信我的人,要流出」 — (1.) 在這裡看什麼是到基督這裡來:就是信祂,就如經上所說;就是按照福音把祂傳給我們的那樣,接受和接待祂。我們絕不可按照我們的想像編造出一位基督,而是要按照聖經相信一位基督。(2.) 請看到基督這裡來喝的人,基督要怎樣讓他們喝。相信摩西的以色列人,所喝的是那隨著他們的磐石,那隨著他們的流水;但相信的人所喝的是在他們當中的一塊磐石,基督在他們當中;祂在他們當中是活水的泉源,約4:14。基督不僅為他們供應,使他們現在得滿足,還使他們的安慰持續不斷。在此,[1.] 活水,流動的水,希伯來文稱之為活,因為它仍在作動。聖靈的恩賜和安慰被比作活水(意思就是流動的水),因為它們是活躍的,使人甦醒的屬靈生命的動因,是永生的質和開始。見耶2:13。[2.]活水的江河,表明浩大和恆久。安慰如一條江河,浩大和恆久地流動;如江河有力,衝垮懷疑和懼怕的攔阻。在基督里有一種恩上加恩的豐富。[3.] 這些是從他腹中流出,就是出於他的心,或他的靈魂,這是聖靈動工的對象,祂治理所坐的座位;在那裡恩惠的動因被種下,從聖靈居住其中的心流出一生的果效,箴4:23。從神而來的安慰存在當中,有外人與之無干的喜樂。信的人有見證在他心裡,約壹5:10。Sat lucis intus—光大大存在裡面。另外還請留意,在哪裡有靈魂當中恩典和安慰的泉源,是使江河流出的:從他腹中要流出江河。第一,恩典與安慰要生出善行,聖潔的心要顯明在聖潔的生活中;從果子可以認識樹,從流水可以認識泉源。第二,他們要為著別人的益處把自己供給給人;一個好人是使眾人得益處。他的口是生命的泉源,箴10:11。我們喝自己井裡的水,就是我們自己得賜給我們恩典的安慰,這還不夠,我們還一定要讓我們的泉源漲溢在外,箴5:15-16(該處英文欽定版按字面可譯為「讓你的泉源漲溢在外,你的河水流在街上」,譯者注。)

這些話,就如經上所說,看來是指舊約聖經中對此要旨的應許,這樣的經文有很多;神要把祂的靈澆灌下來,這是從水借用來的隱喻(箴1:23;珥2:28;賽44:3;亞12:10);干地要成為湧泉(賽41:18);沙漠要有江河(賽43:19);蒙恩的人要像泉源(賽58:11);教會要成為活水的井,歌4:15。這裡可能是暗指以西結書中的殿流出的水,結47:1。比較啟22:1,見亞14:8。萊福博士和其他人告訴我們,猶太人有一個風俗,是他們從傳統領受的,住棚節節期的末日要有嚴肅會,他們稱之為Libatio aquæ—倒水。他們從西羅亞的池子裡用一個金制的器皿取水,把它帶到聖殿,伴隨有吹號的聲音和其它禮儀,在登上祭壇時,面對耶和華將這水傾倒出來,很有可能是表明喜樂。他們的一些作者使這水代表律法,並指向賽12:3;賽55:1。其他人則認為這指聖靈。人認為我們的救主可能在此是指這個風俗。相信的人要得安慰,不是從一個池子裡打來的一個器皿的水,而是從他們自己流出的江河。律法的喜樂,以及代表這事的倒水,不足以與在救恩的泉源中的福音喜樂相比。

5. 在此是福音書作者對這個應許的解釋(約7:39):耶穌這話是指著聖靈說的:不是任何加給相信之人外在的好處(一些人也許這樣誤解他的意思),而是聖靈的恩賜、恩典和安慰。看聖經如何是對聖經最好的解釋。請留意,

(1.) 這是向一切信基督的人所作的應許,就是他們要受聖靈。一些人領受祂神跡的恩賜(可16:17-18);所有人都領受了祂使人成聖的恩典。聖靈的恩賜是在新約中應許的極大祝福的其中一樣(徒2:39),如果是應許了,無疑就要向所有在這約中有份的人成就。

(2.) 住在信徒當中,在信徒當中作工的聖靈就像活水,流動的水的泉源,從中浩大的江河流出,如水冰涼潔淨,如水軟化滋潤,使他們多結果子,使其他人歡喜;見約3:5。當聖靈賜眾使徒出口的話,他們如此流利講到神的事情時(徒2:4),以及後來用如此如洪流一般來自神的口才傳講和寫下基督的福音時, 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話就應驗了。

(3.) 這聖靈豐富的溢流還是一件應許之事,因為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在這裡請看,[1.] 耶穌尚未得著榮耀。肯定祂將要得著榮耀,祂配得一切的榮耀;但祂還是身處一種降卑和受人藐視的光景。祂從未失去祂在創世之前的榮耀,而且祂因功德得到了一種進一步的榮耀,除了祂遺傳的榮耀之外,還可以宣告得著一項中保的冠冕;然而這一切都是在後來要復歸給祂的。耶穌現在得扶持(賽42:1),現在心滿意足(賽53:11),現在得稱義(提前3:16),但他現在尚未得著榮耀。如果基督一定要等候祂的榮耀,讓我們不要以為等候我們的榮耀對我們是一件過分的事。[2.] 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oupo gar hen pneuma — 因為聖靈還不在。神的靈出自亙古,因為起初祂運行在水面上。祂在舊約先知和聖徒身上 ,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都被聖靈充滿。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理解為是聖靈顯著、豐富和普遍的溢流,這是所應許,珥2:28,並得成就的,徒2:1,等。還沒有賜下聖靈來,還沒有按計劃以可見的方式賜下。如果我們把在五旬節之後基督的門徒他們自己清楚的認識和堅固的美德與他們之前的糊塗和軟弱作比較,我們就可以明白還沒有賜下聖靈來是什麼意思。當時聖靈的憑據和初熟的果子已經賜下,但完全的收成還沒有到,那可以至為正確稱之為聖靈時代的時候還沒有開始。還沒有賜下聖靈,像如此活水的江河,流出澆灌全地,就是外邦人的世界,還沒有顯明在方言的恩賜中,這應許可能主要是指這樣。[3.] 還沒有賜下聖靈的原因是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第一,基督的死有時被稱為祂得榮耀(約13:31);因為祂以祂的十字架征服得勝。聖靈的賜下是由基督的血置買的:這是重價的報酬,所應許的是根據於此,因此在付出這代價之前(儘管因著這代價已經確保要付出,許多別的恩賜已經被賜下),聖靈還沒有賜下。第二,基督祂自己在這地上的時候,與祂離開後,需要聖靈因祂不在而作供應相比,此時還不是如此需要聖靈。第三,賜下聖靈,這是對基督代求的應允(約14:16),也是祂掌權的一個作為;所以直到祂得榮耀,進入這兩樣之中以前,聖靈還沒有賜下。第四,外邦人的歸正是耶穌的得榮耀。當一些希臘人要求見基督時,祂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約12:23。此時福音在萬民中廣傳的時候還沒有到,所以需要方言恩賜,那活水的江河的時機還沒有到。但請留意,儘管聖靈還沒有賜下,然而應許了祂要賜下,這是那極大的父所應許的,徒1:4。儘管基督恩典的恩賜長時間拖延,然而它們卻是大得保障的:在等候那極美的應許時,我們有依靠著活下去的應許,那應許快要應驗,並不虛謊。

II. 這講論的後果,它所得到的待遇;普遍來講,它引發分歧: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約7:43。有了分裂,原文如此;有不同的意見,人以憤怒和爭執表達出來;有不同的看法,使他們發生衝突。我們以為基督來是賜下太平,所有人都一致接受祂的福音嗎?不是的,傳講祂的福音的效果就是分裂,因為儘管有一些人要被收聚歸向這福音,其他人卻要被收聚反對這福音;這要使事情騷動起來,就像這裡一樣;但這不是福音的過錯,正如有益的藥物激發起體內有毒的體液,為要把它們排出,這並非藥物的過錯一樣 。請留意這爭論是什麼: —

1. 一些人認同祂,被祂大大吸引:眾人聽見這話,聽見祂以如此的憐憫和慈愛邀請可憐的罪人到祂這裡來,帶著如此的權柄承諾要使他們得福,以致不能不尊重祂。(1.)他們一些人說,「這真是那先知,」 摩西對列祖所說,要像他的那位先知;或者,這是那先知,按照猶太教會領受的觀念,是彌賽亞的先行官和先鋒;或者,這真是一位先知,一位受神的默示,奉神差遣的先知。(2.) 其他人更進一步,說道,「這是基督」(約7:41),不是彌賽亞的那先知,而是彌賽亞祂自己。猶太人此時對彌賽亞的盼望非比尋常,這使得他們在每一種情形都很容易說:「看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看來這些是如此混亂不定的觀念一開始產生的結果,因為我們沒有看到這些人成為祂的門徒,跟從祂;對基督良好的看法,是算不上是對基督活的信心;很多人對基督說一句好話,僅此而已。這些人在這裡說,「這真是那先知,這是基督,」但不能說服自己撇下一切來跟從祂;就這樣,他們對基督的這見證不過是控告他們自己的見證。

2. 其他人對祂懷有偏見。這偉大的真理已經說出,即耶穌是基督,它就立刻招致抗辯反對;這一件事,即祂的興起和原本是出於加利利(他們理所當然認為是這樣),被認為足以回應認為祂是基督的論證。因為「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嗎?」 在這裡請看,(1.) 值得誇獎的對聖經的認識。到目前為止他們是對的,即彌賽亞是從耶西的本發出的一枝(賽11:1),從伯利恆要興起那掌權的,彌5:2。連普通人因著他們的文士給他們作的傳統注釋也是知道這一點。也許用這些經文如此快快反對基督的這些人,對聖經的其它部分不是同樣了解,這些經文只是由他們的領袖放在他們口中,用來堅固他們對基督的偏見。很多懷有某種敗壞的念頭,把他們的熱心用在捍衛這些觀念之上的人,看起來非常熟悉聖經,而實際上除了他們被人教導來加以曲解的經文外,他們知道的是甚少。(2.) 當被定罪的對我們主耶穌的無知。他們講耶穌是從加利利出來的,仿佛這是確定、無可辯駁,其實通過問祂本人,或祂的母親,或者參考大衛家的家譜,或伯利恆的註冊簿,他們就會知道祂是大衛的子孫,是伯利恆本地的人;但是他們故意對此無知。就這樣,在關乎人和事的事實方面極大的謊言,偏見偏袒的人常常加以採納,以此為根據作重大決定,就算在可以輕易發現真相的那些人生活、那些事成就的同一個地方,同一個世代,他們也是如此行。

3. 其他人對祂雷霆大怒,他們要捉拿祂,約7:44。儘管祂所說的是至為甘甜和充滿恩惠,然而他們卻因此對祂生發怒氣。就這樣我們的主因著說得好、行得好而受苦待。他們要捉拿祂,他們希望有這人或那人出來捉拿祂,如果他們想沒有其他人會這樣做,他們就會自己動手。他們要捉拿祂,但是無人下手,人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正如基督仇敵的惡意總是無緣無故,同樣有時候對這惡意的攔阻也是無法解釋。

約7:45-54

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祂來呢?」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象祂這樣說話的!」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嗎? 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祂的呢?但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他們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中文和合本歸於第八章第1節,亨利先生使用的英文欽定版歸於第七章54節,譯者注)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在此結黨,密謀怎樣壓制基督;儘管這一日是節期最大之日,他們卻不參與當日的宗教活動,而是交給俗人,這些高位的教會人士經常把敬拜的事委託交給那些人,而他們認為自己最好是花心思在教會治理的事上。他們坐在議事廳里,期望基督被當作一名囚犯帶到他們這裡,因為他們已經頒令要逮捕祂,約7:32。在此我們被告知,

I. 在他們和他們自己的差役之間發生的事,這些差役回來,卻沒有帶上祂,re infecta— 一事無成。請留意,

1. 他們對差役沒有執行交給他們的命令而作的責備:「 你們為什麼沒有帶祂來呢?」祂公開出現,眾人當中許多人感到厭惡,會幫助他們把祂拿下;這是節期的末日,他們不會有另外一個機會了;「你們為什麼疏忽了你們的責任呢?」那些是他們自己人,那些人依賴他們,他們依賴那些人,他們在其思想中灌輸了對基督的偏見的人,竟如此令他們失望,這讓他們懊惱不已。請注意,惡人因著不能行出他們要行的惡而懊惱,詩112:10;尼6:16。

2. 差役為沒有執行他們的命令交待的原因:「從來沒有象祂這樣說話的,」約7:46。在此,(1.)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實,就是從來沒有人像基督說話那樣,是帶著智慧、權柄和恩典,那說服人的清晰,那迷人的甘甜說話;眾先知沒有一個人,不,連摩西他自己也沒有像祂那樣說話的。(2.) 被派去捉祂的這些差役,他們自己被祂抓住了,並承認這點。儘管他們可能不是思維敏捷或能言善辯的人,肯定沒有看耶穌為好人的傾向,然而在基督所說的話當中有如此多不言而喻的證據,以致他們不得不看祂是超越所有那些坐在摩西座位上的人。就這樣基督被神加在甚至那些惡人良心之上的能力保守。(3.) 他們對他們的主和主人說這番話,這些人不能忍受聽到任何要榮耀基督的話,然而卻避免不了要聽這話。神的護理命定了這話要對他們說,好使這話使他們的罪生出懊惱,令他們罪上加罪。他們自己的差役,是不能受懷疑有支持基督的偏見的,是控告他們的見證。他們的這見證本應使他們作自我反省,這樣想,「我們仇恨逼迫一位說話如此之好,令人稱奇的人,我們知道我們是在做什麼嗎?」

3. 法利賽人努力讓他們的差役留在他們的勢力之下,在他們裡面製造反對基督的偏見,他們看到這些差役開始對祂有所好感。他們提示兩件事:—

(1.) 如果他們接受基督的福音,他們就要自己欺騙自己(約7:47):「你們也受了迷惑嗎?」基督教信仰從出現一開始,就被某些人當作對世人的大迷惑,向世人宣揚這一點,接受它的人是受迷惑的人,這樣他們就開始擺脫迷惑。那些尋找一位有外在榮華的彌賽亞的人,認為那些相信一位在貧窮和蒙羞中顯現的彌賽亞的人是受了迷惑;但是發生的事宣告,再也沒有誰是比那些向自己應許,隨著彌賽亞的臨到要得到世界的財富和世俗權力的人,是更蒙羞地受迷惑,是更大地自欺的了。請注意法利賽人是何等恭維這些差役:「你們也受了迷惑嗎?什麼!你們這些有聰明,有思想,有地位的人;你們知道得更清楚,是不會被每一個騙子和突然冒出來的教師欺騙的。」 他們努力勸服他們要自我感覺良好,以此使他們對基督生出偏見。

(2.) 他們會自己作賤自己。大多數人,即使是有信仰的人,是願意受那作領導的人的榜樣規管;所以,這些差役有他們現有的高位,讓他們有一種榮譽感,是應該思想,

[1.] 如果他們成了基督的門徒,他們就是與那些有素質有名望的人相違背:「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祂的呢?你們知道他們不信祂,你們應當服從他們的判斷,按照你們上級的意思,信仰方面相信和行事;你們比他們還聰明嗎?」 一些官長確實接受了基督(太9:18;約4:53),更多的人相信了祂,但缺乏承認祂的勇氣(約12:42);但是當基督的影響在世上很低的時候,通常其對頭是把它說成是比實際更低。但官長中很少人,非常少人相信,這是再真實不過了。請留意,第一,很少有官長和法利賽人是站在基督的工作這一邊的。基督的工作不需要世俗的支持者,也不向人許諾世俗的好處,所以是既不拉攏這世界上的偉人,也不受他們拉攏。舍己和背十字架對於官長和法利賽人來說是困難的功課。第二,官長和法利賽人不是基督和祂的福音的朋友,這由他們對基督和祂的福音的偏見得到證實。世俗的人應該妄稱比屬靈人他們自己更關心屬靈的事,或者比那些以研究信仰為他們工作的人看信仰看得更透徹嗎?如果官長和法利賽人不信基督,那些確實相信祂的人就是世上最奇怪、不符合潮流、沒有教養的人,是在高升的門路之外了;就這樣人愚昧地在永恆重要的事情上被外在的動機擺布,願意為了潮流的緣故被定罪,為了迎合官長和法利賽人而下地獄。

[2.] 他們就會把自己和那種可鄙庸俗的人聯繫在一起(約7:43)):「 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 」,這是特別指著那些對基督的教訓有好感的人說的。請留意,第一,他們是多麼嘲笑藐視地說到這些人:這些百姓。不是kaos,這些平信徒,這些與他們這些神職人員分別開來的人,而是ochlos outos,這些烏合之眾,這些可憐、丟臉、無聊的百姓,他們藐視他們,把他們安在守羊群的狗中,儘管神把他們安在屬祂的羔羊之中。如果他們指的是猶太國的老百姓,這些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與神立約的,不可帶著如此的藐視議論他們。當教會任何一部分人刻意令其他人變得卑劣可鄙,教會共同的利益就被出賣了。如果他們指的是那些跟從基督的人,儘管普遍來說他們是地位和財富都卑微的人,然而因著承認基督,他們就表明,在來自天上的眷顧中他們有如此的明智、正直和利害關係,這使他們成為真正偉大和重要的人。請留意,正如神的智慧經常揀選了卑賤的事,被藐視的事,同樣人的愚昧通常貶損和藐視神揀選的那些人。第二,他們責備這些人是不明白神話語的人,這是何等沒有道理:他們不明白律法;仿佛除了從他們這裡明白的人以外,就沒有人明白律法,除了出自他們的造幣廠以外,就沒有一樣聖經知識是算得上流通的貨幣;仿佛除了遵守他們的典章和傳統的人以外,就沒有人明白律法。也許他們如此藐視的人當中,很多人是明白律法,也是先知,比他們更明白。很多普通、誠實、沒有學問的基督的門徒,通過默想、經歷、禱告、特別是通過順服,得到的對神話語的認識,要比一些擁有智慧和學問的偉大學者得到的更清楚、純正和有用。就這樣,大衛變得比年老的和他所有的師傅更通達,詩119:99-100。如果普通人不明白律法,然而在所有人當中,最不應當如此責備他們的,就是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因為這是誰的錯,難道不就是他們的錯嗎?他們本應更好教導他們,但不是這樣,反而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路11:52。第三,他們是如何傲慢地向他們發出判決:這些人是被咒詛的,為神和所有有智慧的人所恨惡的;epikatartoi—受咒詛的人。還好他們說他們是受咒詛的,這並不就使他們變成是受咒詛的,因為無故的咒詛必不臨到。說任何具體的人,更何況說任何一群人,說他們是被遺棄的,這是篡奪神的特權,也是大大沒有愛心。我們不能 審判,因此沒有資格定罪,我們的法則就是,只要祝福,不可詛咒。一些人認為它是不過是指這些百姓容易受騙,被人愚弄,但他們使用這個討厭的詞,「他們是被咒詛的」,以此表達他們自己的憤怒,威脅他們的差役不要和他們有任何干係;就這樣,地獄的言語,在我們這些褻瀆的世代,把任何不討人歡喜的事情都說成是被咒詛的,下地獄的,以及討厭的。在這裡看得出來,這些差役認定的想法,被這些提示的話弄得糊塗,被壓制下去,他們不再進一步尋求基督;從官長或法利賽人口出的一句話,要比事情的真實緣由更影響許多人,以及這許多人靈魂的重大利益。

II. 他們和尼哥底母之間的對話,他是他們自己這群人中的一分子,約7:50,等。請留意,

1. 尼哥底母對他們的做法提出的公正合理的反對。即使在他們敗壞邪惡的公會裡,神也沒有不給祂自己留下見證人,反對他們的敵意;對基督的投票反對也不是nemine contradicente —一致同意的。留意,

(1.) 出來反對他們的是誰:是尼哥底母,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約7:50。注意,關於他,[1.] 儘管他曾與耶穌在一起,以祂作為他的夫子,然而他卻保留了在公會中的位置,他在他們當中的投票權。一些人把這歸於他的軟弱和膽怯,認為他不離開他的位置,這是他的錯,但基督從未對他說,來跟從我,否則他就會和其他人一樣撇下一切跟從祂了;因此他沒有離開扔掉他的位置,這反而看起來是他的智慧,因為在這位置上他可以有機會服事基督和祂的利益,制止猶太人的怒潮,對於這方面,他所做的事可能多於我們所知道的。他在當中可能就像戶篩在押沙龍的謀士當中一樣,在把他們的計謀變成愚拙方面起了作用。儘管我們絕不可不認我們的主,然而我們可以等待一個能達到最大好處的承認祂的機會。神在各樣人中都有祂的余民,很多時候在最惡劣的地方和人群中找到、放入或作成一些好人。在尼布甲尼撒的宮中有但以理,在亞達薛西的宮中有尼希米。[2.] 儘管在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在夜裡到耶穌這裡來,害怕被人知道,仍然留在他的職位上;然而當有機會的時候,他大膽出來為基督辯護,反對那一起反對祂的整個公會。就這樣,很多信徒一開始是膽怯的,連聽到樹葉搖動的響聲都要逃跑的,但最終靠著神的恩典,卻變得充滿勇氣,能夠嗤笑短槍颼的響聲。人除非能像尼哥底母一樣,機會第一次來的時候就能公開出來為基督的工作辯護,儘管這樣做他們是孤立無援,否則讓人不要以尼哥底母的例子為藉口,掩蓋他們的認信;因為尼哥底母在這裡,還有在約19:39就是這樣做的。

(2.) 他在什麼事上斷言反對他們的舉措(約7:51):「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作的事(akouse par' autou— 聽他本人的話),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絕不能,任何文明社會的法律也不允許這樣的事。留意,[1.] 他根據他們自己律法的原則,一條公義、無法辯駁的法則作穩重的論證,就是沒有人可以得不到聽訴而被定罪。要是他論證基督教義的卓越,或者祂神跡的證據,或者向他們複述祂那從神來的與他的談話(約3),這就只不過是把珍珠丟在豬前,他們要踐踏珍珠,並轉過來咬他;所以他保留珍珠。[2.] 因為他們責怪百姓,特別是那些跟從基督的人,是不明白律法,他在這裡默默地把這指控加在他們自己身上,表明他們對律法的一些首要原則是何等無知,所以他們是如此不配向其他人頒布法令。[3.]在這裡律法被說成是定,聽和知道,長官應當根據律法定,聽和知道,以此執法,以及受律法規管;因為他們是為律法作出口的,按照律法不管誰被捆綁或被釋放,都可以公正地說是被律法捆綁或釋放。[4.] 在人受律法察驗之前,無人應當落在律法的判決之下,這是極其恰當的。當法官接受原告的控訴時,一定要在他們思想里餘留捍衛被告的餘地,因為法官有兩個耳朵,這提醒他們要雙方都聽;據說這是羅馬人的做法,徒25:18。我們法律的方法是聽訴並裁判,首先聽,然後決定。[5.] 人應當按他們所行的,而不是別人怎麼說他們的受審判。我們的律法不問人對他們的意見,或反對他們的怒號,而是問,他們做了什麼?有什麼明顯的作為,是可以定他們為有罪的?判決時一定要secundum allegata et probata—按照所控告並證實的。在判決時看的必須是事實,而不是情面;使用公義的劍之前,必須使用公義的天平。

在此我們可以認為,尼哥底母在公會裡為此事提出的動議就是,他們應該要耶穌來,向他們陳述關於祂自己和祂的教訓的事,他們應該給祂一個不偏袒無偏見的聽訴;但儘管他們沒有一人能駁斥他的說法,但他們沒有一人願意支持他的動議。

2. 人對此的反對是什麼。這裡沒有對它直接的回答,而是當他們不能抵擋他有力的論證時,他們粗魯地責難他,當按理尋求的,他們以咒罵和責備取代。留意,人不能聽道理,因著被提醒講理的準則而認為是受到冒犯,這就是他們所做之事為壞事的標記。無論是誰,反對講理,就讓人有理由懷疑理是在反對他們。請看他們是如何奚落他:「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約7:52。一些人認為,他這樣是自作自受,因為他繼續與那些他知道是與基督為敵的人在一起,因為他為基督說的話,不過就是他為最大的罪犯也當說的話 — 就是祂不應當不聽口供就被定罪。要是他按本來應該的那樣說:「至於這位耶穌,我自己聽過祂說,知道祂是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你們反對祂,就是與神相爭了,」他所受的謾罵也不會過於因著這齣於對基督的愛而作的無力嘗試所受的謾罵。至於他們對尼哥底母說的話,我們可以留意,

(1.) 他們在此論證的根據是何等不正確,因為,[1.] 他們認為基督是出於加利利,而這是錯的,如果他們下功夫作公平的探究,他們就會發現這是錯的。[2.] 他們認為因為祂大多數的門徒是加利利人,所以他們全部都是加利利人,而祂在猶大卻有很多門徒。[3.] 他們認為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以此要尼哥底母去考證;然而這也是錯的:約拿是迦特希弗人,那鴻是伊勒歌斯人,兩位都是出於加利利。就這樣他們是以謊言作他們的避難所。

(2.) 他們以這些根據所作的論證是何等荒謬,這些論據是官長和法利賽人的羞辱。[1.]任何有價值有美德的人,因著他家鄉的貧窮和不為人知就變得糟糕了嗎?加利利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化外人和西古提人是亞當的後裔;我們豈不都是一位父嗎?[2.] 假設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然而在那裡要出先知,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以利亞是基列的第一位先知(他有可能是),如果基列人被稱作是逃亡的人,那麼就應當質疑他是否是一位先知嗎?

3. 在此會議匆忙休會。他們在混亂中終止大會,突然各人都回家去了。他們聚集,是為了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但他們是謀算虛妄的事;祂不僅坐在天上對他們發笑,我們也可以坐在地上對他們發笑,看到這一切密謀的詭計被一句淺白真實的話打得粉碎。他們不願聽尼哥底母,因為他們無法回答他的問題。他們一察覺在他們當中有這樣一個人,就知道繼續謀劃是無用的,所以推遲辯論,等到一個更方便的時候,他缺席的時候。就這樣,儘管人心裡多有計謀,但耶和華的籌算卻是立定。



http://www.old-gospel.net/viewthread.php?tid=412&extra=&pag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