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美門前的瘸子—-教會社會關懷的理解和再思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美門前的瘸子—-教會社會關懷的理解和再思,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
使徒行傳3:1-10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神,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暫時撇開神學和信仰的觀點來說,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立場來看,教會的存在是宗教存在的必然結果。從文化和文化發展的觀點來看,教會存在的意義也誠然會帶著文化和社會的正面或負面的含意和價值,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衡運作因素。簡單的說,任何一個文化都會借著宗教和宗教行為來表現人類對人性和社會的關懷。人也借著這些人性關懷來尋覓和期望得著心靈或靈性情緒的慰藉和升華,教會當然亦不例外。
本段經文所述的聖殿,到殿裡去禱告和聖殿美門外討錢的瘸子,正是這些景象的寫真。當時的猶太人曾驚嘆的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約2:18),其宏偉華麗和美觀當然是不可一世的,但就在這華麗的殿前,我們卻看到了一位坐在地上討錢的瘸子,相對之下也正是人類社會景象和宗教現況的對照。
一、 自然和自然現象的再思:
自然和自然的景象永遠是美的,但也是美中不足的,既有新生的嬰孩,何會是生來就是瘸腿的;既是聖殿,又是美門,何故會有坐在門前討錢的人;既生瑜,何生亮。玫瑰雖美,何故有刺。自然的事物真美但畢竟卻有美中之不足。真令人費解。這正是傳道者所說的:「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傳8:17),我們所看到的何不是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食,明智的未必得財,靈巧的未必得寵(傳9:11),這些都是美中不足,叫人不平,也叫人無奈,這乃是世態的必然。
然而,從宗教和信仰的立場來看,對一個相信神的人來說:「一切的一切都是神所創造。」既然出於神,那麼就不是無意識的自然而來。神說祂看祂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那麼怎能美中不足。神的作為都有定向,定時,有目的的,何能有美中不足、不全的評論?耶穌在世時對濟貧和社會的關切,豈不是曾斬釘截鐵地說:「常有窮人與你們同在」(太26:11),神的作為真是令人費解,亦常常令人無奈。
二、 人的不幸、無能和無奈:
人的無奈常在於他的無能。本段經文先說到一群敬虔去禱告的人,再說到聖殿和聖殿的美門,最後竟是說到美門前這位坐在地上討錢的瘸子。在人類不幸的生命中,人可以克服一切的艱難,可以在最艱難的環境中求生求存,可以在羅馬的強權下爭取到宗教的自由和敬拜神的權柄,甚至可以以四十六年的時間完成華麗的聖殿,更可在聖殿諸門中,挑選一處,竭盡心力、財力雕出感人的美門,但竟然不能解決瘸子乞討的命運,無能也無奈的讓他天天坐在那裡,期待人的體恤和施惠。
其實聖殿和美門正是人對神的敬畏,和人內在心靈頓促和推動的最高表現。從考古學家挖掘出來的文化古蹟來看,任何文化中,敬拜的殿宇都是極其宏偉,都有百年千古大業的計劃。這是人性宗教情操的最高表現。人除了想藉此取悅於神外,還是因為人性在真理和永恆的催促、感召和決意下的功夫和成果。這些情操有如不能攔阻的洪流,將人沖走,使人投身其中又從無反悔。
然而弔詭的是,人可極端的付出代價追求真理和永恆,但對於眼前的社會慘痛竟可視若無睹,順其自然,任其猖獗。對那位瘸子來說,你們可以建殿,可以上殿禱告,但何以不能為我解決生計的問題,讓我與你們一同進殿?這些問題難以解答,誰肯花精神去處理?於是乎宗教在人的理性申義訴求下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答案。
三、 宗教和宗教性的申義訴求
宗教和信仰的正面作用除了提升人性及人性的能力外,它也含隱著對事物和事理的正義批註和解讀。這正是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分析學中的所謂理性化作用或理知制衡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 and cognitive consonant process)。正為這個緣故,凡有宗教信仰的人大致都會在任何環境下,面對現實和現實挑戰時心安理得,處之泰然,也可以因此而無動於衷。
對猶太人來說,生來殘缺,不論是瞎子、瘸子,若不是他父母犯了罪,就是他犯了罪。反正都是神的刑罰,這是猶太教和當時一般人的見解,反正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是神的諭旨、神的作為,神永遠是正義的。這正是一般神義論(theodixy)的基本命題。為這緣故,猶太人的規矩,殘缺的不能獻給神,亦不宜入殿,這些人配在殿外、門下給那些進殿的人一個表現敬虔的機會,做些賙濟救貧的作為也作為得神憐憫的先決條件,因為憐憫人的必蒙憐憫,全是功利性,宗教交易的信仰心態。猶太人是如此,回教尤是如此,基督教也難以例外。
神義論在基督教的圈子裡還有另一種的解釋:認定神的作為,我們現在不知,亦不可知,但基於「凡事互相效力」的信念,當前的艱苦慘痛在神的恩眷下,終會成為永恆的祝福。我們應當將視線從眼前的焦注轉移到定睛永恆,看將來,視全面,就必會有美的解釋,這種見解對當事者的建議是應堅持到底,任勞、任怨、任命,終有一日必會明白也必有獎賞。對旁觀的人來說,只要稍微盡些本分義舉,施捨賙濟,在所應該;雖無金子、銀子,丟下幾許銅板就算了數。進殿禱告比起這些事重要的多了,於是乎瘸子天天來,我們天天給點散錢,各走己路,各求所善。說這種神義申訴論是宗教信仰的負面質素,未必竟然;最多只可說是宗教和信仰處理雖解難明事物問題的消極方法。
四、 真理的訴求—教會的本分:
當然神義論的推理仍有許多方向和路線,在神義論思考的哲理中首推萊比尼茲的典範前提:他認為當前的世界乃為最美的可能(this is the best possible world),任何改變只能帶來更多的悲慘和敗壞(詳見拙著:信仰的再思和重整,台北:天恩)。其實對當事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事實和現狀的處理,對教會來說,信仰的價值不但在於解讀事件,更是在於看清現實的挑戰,面對現實,省思心靈,重整信念,挑起擔子,投入神的作為中。這正是本文的核心目的。
若是我們能將徒3:1-10和約9:1-12平排來思考,我們必然可以就社會關懷問題作些較為全面性的反省。
1. 神的原意:源由和緣由的分辨
從神學的觀點來看,任何殘缺不全都源由於罪和罪的行為。罪帶來了人的咒詛,也帶來了地的咒詛(創3:14-19)。使受造物都服在虛空之下….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嘆息勞苦直到如今。(羅8:20-22)當然祝福出於神,但當人在咒詛下時,咒詛並不是源由於神。在此我們應分辨源由和緣由的不同含意。神是一切的創作者,一切的一切都源由神,他是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賞賜的源頭(雅1:16-17);然而從本體論的立場來看,正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也不試探人(雅1:13),祂絕不是罪和惡的創造者。罪惡、災禍、咒詛雖因祂的存在和祂的公義判決而有,但都決不是從他而來。為此我們可以坦然地這樣說:「恩福、正義源由於神,罪惡不義只是緣由於神,是神對罪公義判決的後果。」誠如保羅所說:「罪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而來,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5:12,6:23)
看看約瑟的一生經歷,神的原意乃是以他為首,但竟因他兄長們的嫉妒和無理的惡行,波提乏妻的陷害下監,但終在神的恩眷中,在被人遺忘,人生最低潮的經歷中成全了神的旨意,坐上了宰相的高位,拯救一家的人。他的信仰讓他坦然的說:「我豈能代替神呢?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原意本是好的。」(創50:19)
這麼說來,人世間的災禍只源由於罪,不論是原罪、本罪,反正都是罪和罪行的後果。正為這個緣故,神學的方法目的和宗教哲學不同。宗教和哲學可用感性、理性推理,目的也無非藉此帶給人慰藉,自義和歸咎,不論消極與否,反正是人無能、無奈中的解讀和出路。相反地一個從事神學思考的人,本乎信仰的敦促,他可以不理解災禍的緣由,亦不在乎緣由思考的定案,但他會本乎他的信仰來思考信仰所面對的現實和現實的挑戰。
2. 信仰所面對的現實和現實的挑戰:
針對生來瞎眼不幸的人,耶穌的門徒本著宗教的意識尋覓宗教和哲理性的答案,但耶穌竟然權威性的否定了宗教的基本觀點和注釋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的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9:3)這正是信仰與宗教的不同,是生命的內涵和宗教形式的分別。
哲理和宗教解決人類難題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從其出發點來看,竟是一致;都是以人為出發點,繞著人和人的理性來分析和處理,最後亦為滿足人的好奇或立念意識為目的。耶穌在此竟是堅絕的,現存的針對現實來處理天災人禍的難題。我們當注意的是,耶穌並不是說這人或這人的父母無罪,祂只是很明顯的避遠就近的對症下藥,將神的恩慈和大能闡解出來。這應就是教會和信徒思考社關問題的導向。
在面對人的慘境和需要時,教會不論是採取避重就輕或避輕就重,都得在各種現實中看到神的作為和神的運作時機。在這生來瞎眼的身上,神有祂的作為要顯出來,有祂的工要我們做,亦有祂的時候和他所給的機會。為此我們應思考察驗的不是眼前事實的因由,而是神將我們放在這處境的目的和目前處境的意義。
彼得在面對生來瘸腿的人何不也是這樣,那人看看彼得、約翰,盼望他們的賙濟。筆者相信從彼得、約翰的衣著來看,那瘸子大致不會期望彼得、約翰有金子、銀子,只要給些銅板已是心滿意足,不會奢求。在這種情況下彼得肯定了那人的觀點,但亦否定了那人的期望。這也正是教會和信徒在面對社關需要和難題當有的態度。
我們並不否定自然要素的殘缺和人類困苦的悲劇,也不否定教會的無能和無奈;但無可推諉的,我們都當否定人和人性的短見和期望。因為人所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這些。但一個有信仰的人卻可在困境,無能、無奈中看到神的恩手和神所要彰顯的榮耀和神所陳列事奉的機會。「因為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誰能知道主的心呢?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了。」(林前2:15-16)
基督徒不是唯物主義者,亦不是唯心主義者,而是唯實主義者。當神讓我們活在現實中時,我們應有超越現實的視野,不被圍困在現實中,但都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接受現實的挑戰,做當作神所託付分內的事。這正是彼得和約翰的示範和榜樣。
3. 信仰的反省和發現:
在人類文明發展先進的今日,人們再也不相信「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的那套膚淺謬論。除了別有存心和幼稚的主義思維外,今日宗教和信仰的研究清楚的分辨了宗教信仰和迷信的不同。其實就是迷信一項,它也不是那麼簡單可以三言兩語就將它撇開,迷信的存在正證明了人對宇宙和生命的無能和無奈,人到底還是與動物不同,人只要有生命的一日,都得思考和尋求意義和價值,誠如鮭魚一樣,時候一到,都會在無明的生命內在的催促下,奔向本源,追求真理,回歸真神。
從神學的觀點來說,信仰的出發點不在於人,亦不在於對事件的觸動,乃在於神和真理的呼召。為此在人類坎坷不幸的日子中,人可以響應神和真理的呼召,踏上回歸的道路。此後又可在神的恩眷下,靈性意識會慢慢地朝向神的旨意調整。這正是信仰的運作和作用,在對事物的思考中,也在對信仰本身的反省里發現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更看到了神創造者的美意,讓生命可以得著安慰、導向、力量和充實。
在本文主題論述的範疇里信仰的反省和發現大致可以從下列數點看出來一二:
a. 人的孤苦和神的眷顧:
人的生命和生活雖多有不幸、無能和無奈,但在這些境況中,人的存在絕對不是孤獨。我們雖學會感到孤單,但我們不是孤獨,更不是孤兒。人的社會群居性肯定了這不變的事實,人人由人而生,活在人中,人生結束的時候,還會有人送終。其實人的一生冥冥之中都會遇到一些恩人、貴人。從信仰的立場來說,人既是神所創造,祂絕不讓人做孤兒,就是真被父母離棄了,祂的應許仍是不變,祂必收留(詩27:10)。因為就是最困苦的人還都有一片遮頭的青天,還都有腳下的寸土。對基督徒來說,那是神的恩眷看顧。
b. 情境的感召和人的回應:
情境對不幸的當事人和旁觀者未必都是無情、冷漠的。生命的求生意志讓這位生來瘸腿人,設法來到殿門前。他雖因生命的不幸得以討乞求憐維生,但竟然還會在適當的地點求乞,過路和旁觀的人也得都在這種情境的現實中,憐憫慈悲的心得著觸動。說這種景象與情況是偶然,不如說是創造者的設計,讓人性得感召,被喚醒。難怪作家老舍曾為著在北京嚴冬寒冷的一日,在吃烤薯時,看到一個衣著襤褸,孤苦小女孩的凝視,徹夜難眠。隔日跑回原地竟再沒見到她,為著不能及時分送一點食物而悔恨終身。在他的文筆下那種景象心境,怎不能挑動人的憐憫,與他共灑同情悔恨的眼淚,讀者們又會在心中的悔恨、傷痛和感動中立志採取當有的行動,以後做些善良的事。
誰說生命是無情的?在物是人非,對景難排的苦情中,無論當事者或旁觀者都會在冥冥之中得到人性、真理的熱情感召,有所響應。對那些有信仰的人,一般都會進一步的在感召中領悟到自己的天職使命,領受了神的託付。
c. 自我的肯定和生命的委身:
當那生來瘸腿的人看著彼得、約翰時,彼得說:「你看著我們」,接著說:「金子、銀子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那人竟然跳了起來。可以說,這是耶穌復活後,彼得所行的第一個神跡,此後他又行了好多神跡。想想當時的情境,彼得上殿去禱告,雖然我們不知他是為什麼要上殿禱告和禱告什麼,但當瘸腿的看著他,希望從他得著賙濟的時候,他不能不對自我和自我的存在和意義做當有的辨識。
在彼得的自我辨識中,他發現了他是一位金子、銀子都沒有的人,但這並不等於他是一無所有。在這人的期望凝視中,他發現了解決生命不幸,人生坎坷的權柄—他有:他有耶穌的託付和權柄,他可奉耶穌的名行作萬事。在這種肯定下,他定睛看這瘸子也讓瘸子定睛看他,接著就將他所有的給這位瘸腿的人。奉耶穌的名,叫他起來行走。此後彼得就意無反顧,義不容辭的投入了福音的事工,委身於神的國度和國度的擴張。
深信在整個過程中,約翰九章的經歷讓彼得無可推諉的參與神的事工,為要彰顯神的榮耀。在此讓我們回到耶穌在醫治生來瞎眼的人時所說的話:「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趁著白日,我們當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又說:「我在世上的時候就是世界的光」(約9:3-5)。
耶穌的這些話真有意思。祂說:「要在祂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但並沒有說明神的 榮耀是什麼,祂又說:「當作那差我來者的工」,但也沒說明那工是什麼,最後祂說:「我 是世界的光。」又不說明光到底何義,有了這光當作什麼?細想之下,總之只有指示、導向、方針,但沒有具體的方法和內容。這正是教會對社關事工應有的心態和參與的認識。
很明顯的,有信仰的人絕對不能逃避社會責任。在面對不公不義,生命殘酷和人性冷漠和敗壞的情境中,我們都會得著感動,有了神呼召的自覺,生命的委身和投入;但具體上我們當做什麼,人人不同,人人的感動和託付亦不同,只要持定信仰的真誠和熾熱,教會和信徒終會發現神對自己的意旨和天職,去做神的工,建造神的國。
五、 結束的話:
當耶穌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接著馬上說:「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界的光。」這是對教會的提醒。在面對人生苦境,社會難題上,我們很容易發現難題太多,困難太大,資源太少而力不從心。反正我是孤掌難鳴,杯水車薪。這樣無能成了無奈,進而在無奈中成了冷漠。再不然就會將具體實際的難處理論化和論題化。最後我們也在談論中走入了宗教的幻想和宗教家的自義里。放棄了當有的行動而焦注於教義正統的虛謊中,二十世紀末,拉丁美洲,亞非國家解放神學的反彈正是針對這種冷漠所不滿而興起的。他們的口號是放棄正統教義(ORTHODOXY)朝向正確行動(ORTHOPRAXY)。很可惜的,正因為他們對主流族群社會不義狀態的評擊和對受壓窮苦族群過份認同,加上有意無意與反宗教的社會主義政體的攜手,投入社會解放和改革的劇烈行動。造成了一般主流教派和主流神學的疏離,解放神學雖風行一時,但終已默默的成了歷史的腳註,未能改造和改變教會和信徒的思維,真是可惜至極。
其實追根究底,還不都是因為看到了社會的病態,但忽略了耶穌所說的,我是世界的光。離開了耶穌,我們不單是什麼都不能做,就是做了的話也只是一些以人為本的作為。迦瑪列的話千真萬確,出於人的自要敗壞,只有那出於神的,沒有人能敗壞,也無人能攔阻。(徒5:38)
我們的主是在世上的主。當祂在世的時候,才是白日的時候,是當作父工作的時候。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可以不接受光(約1:4),但對祂的兒女來說,這正是接受權柄趁時做工的時候,只要黑暗未到,神憐憫寬容的日子尚未結束,每日都是主在世上的日子,是神顯榮耀的時刻,是作主工的機會,是建造神國度的良機。彼得看到了,歷代的聖徒亦參與了,我們呢?
福音末次傳華至今就要兩百年了。華人教會向來得天獨厚,信仰正統,以福音派自居。但在面對關切社會的不義,民生的不平,貧苦無依的人,除了我們所唾棄的新派社會福音主義所做的參與外,我們所做的真的少而又少。近幾年來華人神學思考在社關方面當真是大有改進,但要喚醒信徒乃是曲高和寡。一般有感召有委身的人也都因為後援無著,孤軍奮戰,結果不是全軍覆沒,就是孤軍潰散,難有恆久建樹。
筆者常聽人說,教會的首要任務是傳福音,社關工作只是福音預工,最多只能看為次要,舍本以逐末,得不償失。反正慈善事工,經費頗大,教會資金不足,差傳福音事工尚未能逞,哪能顧及慈惠社關。世上瘸子多著呢,醫了一個還有一個,沒完沒了,讓別人去做吧!這種言論態度,真是叫人悲痛。
耶穌曾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彼得也說:「金子、銀子我都沒有。」其實作主工的不應在乎具體現實的所有,而是在乎能從具體現實的所無中,看到實質的所有。彼得就是在這種的辨識中肯定了他雖沒有金子、銀子,但確有金銀買不到也不能買的東西—耶穌的名。在一切事工和事務上這已是綽綽有餘。神的國也正是因此建造完成。
在面對人世間的不幸悲劇上,宗教可以冷漠,可以找盡藉口,信仰不能。當信徒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在他眼前站著的不是一個生來瞎眼的人,也不是一位坐在地上討錢的瘸子,而是那位他所敬愛,所效忠的恩主。這時他所聽到的無他,只是主的恩言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做客旅,你們留我住….,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35,36,40)
這時當他伸手入口袋,他發現竟然不是空無一物,就是真有金銀滿貫的話,也不過是有價之寶;相反的,他會發現,他所有的原來是無價之寶的耶穌和耶穌的名。他可以奉這個名移山倒海,創造神跡,叫神大得榮耀,因為在這名下就是將一杯涼水給小子喝說不能不得賞賜。(太20:42)
教會當如何做神的工,條項很多方法無窮,原則只有一個,就是發現和肯定你是屬主的人,你有主的名,更能奉祂的名尋求祂的國和他的義,本乎主的愛和愛主的心,學主而做,也是做在主身上,所需要的一切神必供應。這樣「徒3:1-10」的歡樂景象就近在眼前,那美門前天天坐在地上求乞的瘸子終必成了歡樂舞蹈,讚美上帝群眾的一份子。這樣的社關模式,真值得我們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