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人啊,你往何處去? 14
十一、論 信 心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以弗所書二章八至九節
與神恢復和好是悔改的第一步,現在要向前跨進一步。你已經 準備脫離舊日罪中的生活,決心迴轉,讓生命有徹底的改變,不再遠離上主,願意回過頭來走向他,進入他的慈愛、憐憫和保障中。你已作出決定,痛悔前非,選擇 了正道。你明知走正路不易,但仍決心踏上。你所走的是摩西大約三千五百年前選定並且行走的道路;他決定放棄繼承埃及王位的權利,看侍奉上主高於一切。
摩西因為害怕埃及法老追索性命,四十歲那一年 逃離埃及。在沙漠裡住了四十年,然後才重返埃及領導以色列人脫離奴役。他和以前有什麼不同?他不同,因為現在已經立定心志。他已經知道,擁有財富、名望和 地位卻沒有上主的愛,怎麼也比不上雖受困苦折磨,卻有信心和真理,可以沐在上主無限的大愛中。歷代偉人極少須作如此艱難的決定。
信心偉人
摩西有學問又有教養,有錢財又有地位。身為法老女兒的義子,一直生活在錦繡榮華中;何況埃及是當時近東最富、最強、國威最盛的國家,王位看來乃他囊中物。
可是據聖經記載:「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 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他因著信,就離開埃 及,不怕王怒;因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十一24-27)。這一段聖經是摩西一生中第三個四十年的評價。他在曠野,有上主同在,生活了 四十年。他不再是舊日那位憤怒青年,為幫助同胞打死了埃及人,被迫逃亡沙漠。
請留意這段記載中的兩個詞,一是「不肯」;一 是「離開」。他不肯作法老女兒的義子,接著便離開埃及,這才是真正的悔改。聖經說,他是「因著信」而這樣做。這是繼悔改而有的第二步,也就是信心。摩西不 是由於心理學家所說的宗教經驗的外觀感情因素而作決定——這種因素只是一時衝動,極之短暫。他沒有感情上的困擾,沒有灰心失望,更無壯志未酬的落寞。一句 話,摩西選擇走上主的道路,不是因為不滿物質生活,或者精神苦悶,厭倦人生;他有的是享受,是消遣,生活中並不缺乏新鮮刺激。
主因是選擇
這些還有許多其他理由,都不足解釋何以摩西寧願度 有上主同在的生活。他沒有受到什麼壓力,必須逃避肉慾或魔鬼。他這樣做完全是基於自己的選擇。他不是小孩子,要在既存的體制中找倚靠;也不是沒沒無名的 人,需要社會的承認;一切嘲笑宗教信仰的人認為人所以會尋求拯救的原因,全不存在。摩西所擁有的比大多數人的渴求、所夢想的還要多;可是在他成熟之年,他 經過深思熟慮所作的決定。是信靠上主,放棄一切財富、地位和人世間的尊敬。
每逢聽到有人說,只有無望、無助、心理無法適應的人,才需要「宗教」來安慰,我總是想到摩西。
我很榮幸,有機會和許許多多男女探討他們靈性上的 問題。我從這些討論中,發現一個頭腦健全的人所以不接受基督做他的主,不是因為理智上不能接受基督信仰的教義,而是不願意接受做基督徒以後在生活上須負的 責任與義務。阻礙他接受基督的,不是他聰明的頭腦,而是他脆弱的心靈,不肯撇下一切,將自己交託給基督。
聖經記載有兩位為上主重用的人,一在舊約,一在新約,但他們都是受過最好的教育、大有學問的人。他們是摩西和保羅。這真是極耐人尋味的事。
摩西很仔細衡量過上主對他會有的要求,以及一旦接 受了會有的義務和責任。四十歲那年,他殺了人,他逃走;八十歲時他回來,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他明白,既已選擇了上主,獻上了自己事奉他,一定得放下世人 至愛的事事物物。他衡量得失時決非輕率,更不是憑一時感情衝動,作出有欠周全的決定。他知道作此決定關乎一生。他用盡智慧與學養,思前想後,才得出這個決 定。他在信仰上作的選擇不是看風駛舵,也不是應急之策;他作的是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絕不改變,不會因命運的逆轉或生活的困頓等等不幸而動搖。他不給自己 留半點餘地,有退縮的機會。摩西在八十歲那年,面對一生重大危機時刻,把自己完完全全、毫無保留地獻給上主,無論處何景況,一生一世都交託,由他來掌握。
摩西所作決定,其卓越超絕決非著名傳記作家G•布萊福特可望其項背。布氏暮年快離世前說:「我不敢讀新約,恐怕讀時激起心頭的焦急和疑懼,擔心自己走上的是一條歧徑,背逆了平實純樸的上主。」
摩西沒有這種恐懼。你要是真心真意迴轉,從今以後 憑信倚靠他,你也毋需有此恐懼。千萬別一方面轉向基督,一方面卻說:「權且試一試,看看基督信仰是否真的行得通。要是真的行得通,我就信下去;否則,仍有 時間選擇其他人生的道路。」你來到基督那裡,必須破釜沉舟,永不反顧。
決不反顧
記得古羅馬帝國時代,凱撒大帝東征西討,戰爭的陰 影籠罩當時世界。他曾率領一批勇悍的戰士前往征服英國。英人看見敵船逼近,結成一體,退守高地,奮勇保衛國土。教他們驚奇的,是羅馬的戰船大半為洶湧海浪 所摧毀;羅馬戰士後退已無路,只有拚死奮戰向前。憑著這樣的鬥志,何堅不摧?難怪義大利半島狄伯河畔的一座小村落羅馬,後來成了世界霸王。
基督也是一樣,他要我們完全獻上,絕對盡忠。「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
摩西站在人生大道的岔路口,作出震動心靈的決定。他的絲毫不苟的頭腦,把與此決定有關的事—一權衡,把擺在眼前的兩條路從頭到尾小心翼翼作了衡量;正反的理由都思量過,然後決定交託上主,信靠他。
摩西破釜沉舟
兩條路擺在前面。摩西看見那條寬闊的大路,有權力又有享受,萬般快活,醇酒美人,有的是世人渴求的歡樂。他在這條路上盤桓過四十年,了如指掌。他知道等在路的盡頭的是毀滅,是地獄。
摩西於是看另一條路,又窄又崎嶇,是一條受苦、受難。受凌辱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有萬種艱苦,千種試煉,滿了憂患。可是他信心的眼睛能見到等在前面的是勝利,是永生——上主給人的獎賞。
一個眼光和經驗都不及摩西的人,很可能揀第一條路。埃及為當日近東強國,財雄勢大,尼羅河在國境內,兩岸沃野千里,糧產之豐甲全球;且擁有無敵雄師,其高等學府的規模足資後代欽式。
摩西為了上主須作犧牲之大無人能比;他須抗拒的世間名利引誘之大也無人能及。展現在摩西眼前的地上享受與歡樂之多也少人見過。這種短暫的罪中之樂,連聖經都不否認。但這些歡娛轉眼成空,享受的人得不到滿足。
摩西選擇了上主的道路,犧牲大但所獲也大。在他那個時代巨富殊少,幾乎無人能有機會象摩西那樣可以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世上的財富
今天,已有許多人能積累財富。一九二二年,也是美 國人競以賺錢為目的的時代,有一群當時最成功的金融巨子在芝加哥邊灣海灘酒店聚首。二十世紀雖然有的是富豪巨賈,但這一群人的財勢卻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 圍住一張大餐桌坐有全球最大鋼鐵公司的總裁、最大公用事業的董事會主席、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主席、美國總統的一位閣員、國際開拓銀行總裁、華爾街最大貿易 商、還有某項世界最大獨占事業的主持人。這些人所擁有的財富加起來,比美國財政部的還多。他們的發跡史無人不知,是許多人競相仿效的對象。他們是美國財經 與工商的巨擘,
一九二三年,他們廣為人知的言行事跡既輝煌又動人心弦,成為多少人的美夢,引起多少人的妒羨,激起多少人立志步其後塵!但他們的生平寫到一九二三年並未完結,尚未蓋棺論定。
其實,這圍繞餐桌而坐的七個人,在他們個人生命中 的處境也象摩西一樣,正立在十字路口上,面前擺著兩條路。不過他們此刻還未見到;或者雖然見到,躊躇滿志之際,沒有放在心上。很明顯,他們沒有選擇應走之 路,他們的一生今天已告終結。那最後的一部份現在已為人知,可以供我們復按,看看他們作的選擇是不是最好、最有智慧。
鋼鐵公司總裁C•席瓦勃最後幾年借債維生,死 時一文不名;小麥市場最大投機商A•加頓破產死於異邦;紐約交易所主席R•費狄尼服刑辛辛那狄監獄;總統閣員A•富爾系獄多年後獲保釋,好在家中死去。有 「華爾街之熊」之稱的J•李文摩爾,國際開拓銀行總裁L•佛蘭茲、世界最大獨占事業主持人I•克魯格都自殺身亡!
這七個人有的是錢,有權有勢又有聲望,還有頭 腦和教育,但都缺少一樣,沒有了這一樣,人生不會有真意義。他們缺少基督信仰的信條中最核心的那一項,缺少一個人轉變和新生必須的那個「信」字。他們就是 不肯相信!試將他們的一生和拋下一切踉從基督的傳教士的生活比較;傳教士可能死時身無長物,死於苦痛中,但他們死得有價值。
這群曾經富甲天下的人物沒有信心,也可能曾經有過,但都不肯憑信心行動。要是他們當日信靠基督,視之為至寶,他們一生最後的幾年會有何等大的不同。
摩西輕看世間富貴
摩西輕看埃及的富貴,憑信心而拋棄。他知道作此決定後,一生極可能生活於貧窮與羞辱中;但他憑信心知道,在他生命的終點等著的是一切獎賞中最大的——永遠的生命。
在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鋼鐵大王、小麥大王眼中,摩西 可能是個傻瓜。他們也許會說:「一鳥在手好道二島在林。」他們會說:「摩西!你在埃及有的是錢,以你的頭腦,你的財勢,可以大大發揮;只要善為籌謀,埃及 不難左右天下,雄霸諸王;無人敢與你抗爭,無事不得心應手。」他們會這樣想,會這樣說,因為這正是他們積材處事之道。一個人若說信上主,相信耶穌,他們聽 了會哈哈大笑,說:「信心能值幾個錢?簡直是白痴!」
可是聖經教導我們,要到上主那裡必須憑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十一6)。聖經也說,在上主眼中,信心高於一切,「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來十一6)。
世界上有不少人希望藉刻苦己身、穿怪異服裝、殘害自己的身體、禁制飲食度苦行生活、終日祈禱、犧牲享受等等,得到上主的喜悅。這些舉止也許都有幾許價值,但能教上主喜悅的是相信他。信高於一切。
你去見朋友,說了許多逗他歡喜的話,可是你心裡並不相信他,這些話全成為花言巧語,阿諛之祠,一點作用也沒有。稱讚的話反變成詆毀。
相信才是核心
最能取悅上主的事,是相信他說的活。主耶穌說:「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約十四11)。耶穌何等看重這個「信」字,他要求聽他說話的人必須相信他。
聖經明說,人到上主面前絕對需要信心。你去問:「信心既然如此重要,那麼,信心究竟是什麼?可否給我一個界說,一個定義?要怎祥才能知道我有沒有相信?要信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叫做真正相信?」
讓我逐個來解答。
聖經一再昭告,人必須平信心才能得救: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徒十三39)。
「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稱為義」 (羅四5)。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羅五1)。
「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十39)。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二8)。
信心的本質
我們難道是憑信心得救的麼?不是,我們是藉著信心 靠恩典得救;信心只是一根管子,上主的恩典通過這根管子臨到到我們。信心象伸出去的手,從上主那裡領受患典。《希伯來書》第十一章一節說:「信就是所望之 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就是對所盼望但尚未得到的事的一種堅定信念;因這信念,所盼望的事可以實現。信心是未見之事可以成為事實的證明。人的 肉眼讓我們相信所見到的事物,信心的眼睛讓我們相信所見不到的事實。
我從未去過北極,但我相信有北極。我怎麼知道?因為有人告訴過我。我在地理書上,在地圖上見到過。我相信寫這書的人,我憑信心接受了他所說的。
聖經說:「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我們相信上主的話;他把救恩告訴我們,我們接受,毫不懷疑。
《希伯來書》告訴我們:「因為他(摩西)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十一27),馬丁路德把這節聖經譯為:「他緊緊倚靠神,他雖看不見卻如同親眼見到一樣。」
信心既不神秘,也非獨特。耶穌說,我們應該象小孩子,小孩子都能信靠父母,我們也一樣可以相信上主。
試想一想:假如你以一小時七十公里的高速在公路上 開車,來到山頂上。你會不會把車煞住,停了下來,走出車子,站在山頂上,看看這條路是不是一直通到山那邊?你不會,因為你相信公路管理局。你會繼續開車, 雖然看不見前路,但你相信公路當局已把這條公路築好,不會半途而廢——這就是信心的作用。相信基督能拯救你和我的也就是這種信心。
信心的三方面
信心也象悔改,包含三方面。第一,必須知道上主說 過些什麼話,這是「知」的階段,所以你必須讀聖經,必須明白聖經裡頭有些什麼關乎救恩的教訓。只要明白自己是罪人,基督曾為你這罪人死,也就足夠了。能了 解《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所說的話,也就足夠了。許多人還不用知道這麼多就得到改變,歸信基督。不過既是關乎一個人一生的信仰,應該儘量把這件事弄清楚, 越明白越好,而聖經是唯一可以得到救恩知識的地方。
許多人說:「可是聖經很難懂,所以我很少讀。」這當然不是睿智之舉。聖經裡面有許多事我也不明白,因為人的頭腦太有限,不容易明白那無限的。連電視機的構造與原理我都不明白,但沒有因此便不扭開電視機來收看節目,我是憑信心使用它。
不過上主不要求我們做我們辦不到的事,他沒有要求 你盲目歸信,好象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要你跳下去。相信基督是有根有據的。你有世上最可靠的證據,那就是聖經。你雖不能全都懂得,你可以照你讀到的接受 它,因為裡頭是上主說的話。魔鬼敗壞人的方法,最早使出來的就是要人不相信上主的話: 「神豈是真說」(創三 1)?你若對上主的話語開始懷疑,開始打問號,你的麻煩可就多了。你必須先知道自己是罪人;你必須知道基督為你的罪替死,也為了你得稱為義而從死里復活。 基督的被釘、被埋與復活是福音的中心。你起碼須相信並接受這中心的福音,才能得到改變。
其次,信心涉及情感。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 知識的開端」(箴一7)。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五14)。渴求、愛、恐懼都屬情感,人生不能無情。有理性的人不會說「丟掉一切感情」。 人不能不要感情而活。人生沒有了溫情那裡象人生。要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只講冷冰冰的義務,大家行動象木頭人;要是我對一個女郎說,我對她一點感情也沒 有,但我要她嫁給我。你說這行得通嗎?
把這同一道理用在信仰上。要求上主的使者向世人宣布:他把和平的君賜給人,人人罪得赦免,福氣豐盈,而且白白得著,但不許誰聽了這消息有絲毫歡樂的表情,接受時也不許帶一點快樂;這那裡辦得到。
人的心會有感應;因信仰而發生的感情,體會不同,情感各異。有的深藏不露,有的喜形於外,但感情總在那兒。
二次大戰時,邱吉爾屢屢向英國民眾發表演說,精彩絕倫。他的演說訴諸理智,但也觸動他們的心弦。我記得他在蘇格蘭葛拉斯哥的一次演說,講詞激發我的思考,也讓我覺得好象手搖著旗在那裡叫、在那裡呼喊。一個人若愛上了耶穌基督,他的情感不能不起激盪。
第三,是「意志」,也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項。它們 好象三個小人物,一個叫「理智」,一個叫「情感」,第三個叫「意志」。理智告訴我們,福音很合邏輯,講的有道理。情感驅動意志。一壁說:「我心裡愛基督 」,或者說:「我害怕將來的審判」。夾在中間的是叫做意志的裁判;他坐在那裡,手托著腮,陷入沉思中,希望作出決定。一個人可以在理智上相信,在情感上有 了感動,但仍未能十足歸信基督。信心有腳,必須用行動來表現;「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雅二20)。 信心一例
我聽說有一位滑輪板好手,在一條橫跨尼加拉河的走索上,滑去又滑回;數萬人為他歡呼喝采。他在滑輪板上放了一袋重達二百磅的沙袋,攜著沙袋滑過去又滑過來;然後他轉向觀眾,問道:「我可以攜一個人過去,信不信?」
又是一陣歡呼。站在群眾前排的一個男子說他相信表演者辦得到。表演者指住他說:「好,你來!」
可是這個觀眾沒有上去。他其實並非真相信;他口裡說相信,他以為自己相信,但卻不願意踏上滑輪板。
我們對基督的態度也是如此。許多人說他們相信基督,表示願意跟隨地,但從沒有上到滑輪板上;他們其實從沒有完全交託,沒有把自己百分之百交託給基督。
許多人問:「你說信心重要,到底要多少信心才夠?」耶穌說,只要信心象一粒能生長的小芥菜種便夠了。
也有人問:「要什麼樣的信心?」接受基督要的不是什麼非常特別的信心;事實上,這信心跟一般的沒有分別,重要的是信心所寄託的那個對象。你的信心的對象是什麼呢?這對象必須是基督;相信儀式、獻祭、道德和自己都沒有用,必須相信基督。
聖經教導我們,信心表現在三方面:第一,信心表現在教義上,也就是你信的是什麼;其次,信心表現在敬拜上,你與上主的交通,你在教會中的團契;第三,信心表現在德行上,表現在生活和行為上。下幾章要討論到這一點。
聖經又說,信心不會停留在相信基督的拯救上;信心 得繼續下去,會生長。起初也許很弱,很幼嫩,但你開始讀聖經、祈禱、赴禮拜,體驗到上主在你的基督徒生活中的信實之後,你的信心會越來越強壯。你認罪悔改 憑信心接受基督之後,必須相信他會保守你,給你力量,賜你能力,不斷支持你。你在信心的成長過程中,會懂得怎樣倚靠上主供應你每一需要,無論在任何環境 下,在任何試煉中,都能仰望上主的幫助。你將能與使徒保羅一樣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 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舍己」(加二20)。
你一旦對耶穌基督的救恩有了信心,你與上主的和好關係又跨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