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世界基督教歷史故事1 -1
第一節 基督教的形成過程
〖 1. 在逼迫中成長的初期教會 〗
(引言)
初期教會形成與成長的強有力的原動力是,即使面臨有生命危險的逼迫與苦難也無畏地克服並使之變為榮耀的聖靈的工作。即在苦難的深淵中,也能體現出活潑的生命力和榮耀來,這在於初期教會形成了以耶穌為中心的一體。這是成為震撼世界的原動力。
正如使徒行傳所記載的,苦難的經歷與聖靈的經歷是不可分離的、是有必然相關的聯繫性的。據使徒行傳記載,在二章五旬節聖靈充滿降臨馬可樓,在三章受官府的逼迫,而在四章又重新得到聖靈充滿。
在五章因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欺哄聖靈一事而受試煉,在六章選出七位被聖靈充滿的執事,而後發展成為堅強的教會組織,又在七章出現了司提反執事殉道事件。初期教會從一世紀開始到四世紀 ——再具體說就是到A.D.313年的米蘭赦令(教會解放宣言),聖靈的能力在迫害、試煉和痛苦中強有力地表現出來了。
通過親自經歷耶穌的十字架,親自體驗充滿活力的信仰,教會得以活潑地成長發展起來。因此,初期教會的神學家德爾圖良(Tertullian)教父說:"殉道者的鮮血是教會的種子"。在教會成長中發揮種子作用的正是殉道式的信仰。
(迫害的原因)
羅馬帝國的皇帝迫害基督教和基督徒的直接動機是政治上的原因。羅馬皇帝標榜羅馬的和平(Pax Romana),強迫人們稱羅馬皇帝為主(Κυριο?)。這是因為需要為支配世界、統一世界的政治上的凝聚力,所以初期教會的聖徒們遇到了最大的挑戰,即生死攸關的患難。
他們相信並告白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是復活後赦免他們的罪、拯救他們的基督,是他們的生命(徒2:36,太16:16),即為耶穌而活、為耶穌而工作、為耶穌而事奉、為耶穌而死,換句話說耶穌就是他們生命的主宰和主。(羅14:7-8)
他們認為除耶穌以外,不能稱任何人為主,惟有耶穌基督是他們的主(Κυριο?),他們無法稱羅馬皇帝為主,無法尊敬和敬拜他。
這裡顯露出了教會與國家間微妙的關係、政治與宗教間深刻的矛盾。 初期教會的聖徒們忠實的信仰告白被羅馬帝國解釋為他們是政治上的反動分子、革命勢力,甚至被誤認為是食人種--吃耶穌的肉和血,因他們舉行愛餐會(αγαπη),又被認為是淫亂的集團。
最終,他們被押上刑場,為保持信仰他們進入法律治理以外地帶的地下墓穴(Catacomb)。他們還將把"主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Ιησου? Χριστυ? Θεου Υιο? Σωτηρια)的希臘語第一個字母拼為「魚」(Ιχθυ?)的單詞作為暗號。
(皇帝的各種迫害方法)
尼祿皇帝在羅馬城縱火(A.D.64),卻向基督徒追究責任,並污陷說是相信世界將受到火的審判的基督徒縱火焚燒了羅馬。所以在梵蒂岡公園,基督徒被處死於眾多觀眾面前,甚至尼祿在園子裡釘上柱子,把他們掛在柱子上澆上油後點燃,並且在火光中開晚會,因此基督徒稱尼祿為敵基督。
多米提安皇帝(Domitian: A.D.81-96)要求他人稱自己為"主和神"(Κυριο? και Δευ?),他把拒絕如此稱呼他的基督徒當做國家的判逆者或無神論者。
當時的基督徒大半是下層人群,後漸漸廣泛擴散到上層人群,甚至多米提安的表兄執政官弗萊維烏斯·克雷芒(Flavius Clemens)和他夫人弗萊維亞·多米蒂娜(Flavia Domitilla)也成為基督徒。後來弗萊維烏斯·克雷芒被處死,其夫人多米蒂娜被驅逐出羅馬。
圖拉真皇帝(Trajan: A.D.98-117)是最優秀、最受稱讚的皇帝之一。雖有"國父"之名譽,但對基督教的本質默不關心。因為當時存在以政治革命為目的的秘密政治集團和組織,他制訂並重申嚴格對待一切秘密團體和組織的法律,地方官員將此法律應用到基督徒身上。
庇推尼(Bithynia)總督普林尼(Pliny)上諭皇帝說:"這偶像宗教(基督教)在迅速發展,不僅充斥城市,甚至發展到小亞西亞村落各個階層的男女老少,導致聖殿(向羅馬神敬拜的地方)衰敗,犧牲的祭物滯銷"。
為了阻止這種情況,普林尼向皇帝呼籲處死基督徒。皇帝下令處死基督徒,但若有人否認自己是基督徒並向羅馬神獻祭則被釋放。
如此,基督教被認為是秘密聯合組織(革命式)或偶像宗教(因不敬拜羅馬神)而遭到嚴重的迫害,特別是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一百二十歲高齡的耶路撒冷主教西門(Symeon)被釘十字架(A.D.107)。同年,著名的安提阿主教依納爵(Ignatius)被押送到羅馬,在圓形大劇場(競技場)的眾觀眾面前死於獅子之口。瞬時間獅子將他血肉吞噬,只剩幾塊殘骨。
依納爵平時是位忠於主的主教,認為只有流血殉道才心滿意足。他在圖拉真皇帝面前說:「我侍奉基督於心中,我是神的使役(Theophorus)"。他拒絕向羅馬諸神獻祭。
據說,與他一同前往羅馬的同工們當晚在夢中看到他仿佛是辛勤勞動的人大汗淋漓地站立於基督的旁邊。
哈德良皇帝(Hadrian: A.D.117-138)作為獻身於羅馬國家宗教的皇帝,對基督教和猶太教同時進行逼迫。他在猶太教聖殿遺址建希臘之神丘比特神廟,在十字架受苦之地高高樹立希臘神比諾斯之像來侮辱猶太教徒和基督徒。
安托奈納斯·派厄斯(Antonius Pius: A.D.137-161)皇帝從殘酷的暴力中保護了基督徒。他下令讓亞西亞地方總督事先要考驗一下基督徒是否無罪,但是對有的小亞西亞的地方總督的行為,他也無能為力。
當時小亞西亞的總督卡德拉特斯(Statius Quadratus)對士每拿著名的主教波利卡普(Polycarp)的信仰進行考驗。裁判官說若他指著皇帝的名起誓咒詛基督就釋放他,但波利卡普告白說:"八十年來,我侍奉我的王、我的救世主耶穌基督,他從來沒有丟棄過我,我又豈能否認拯救我、愛我、滿有慈悲憐憫的我的主呢?"。
波利卡普以喜樂的心登上了火刑場,在烈火中他高聲讚美主說:「讚美主,感謝主,因您使我被納入殉道者的行列,使我嘗耶穌苦難的杯,使我借聖靈得永不朽壞的靈魂與身體而享永生」。
據後代士每拿教會的書信傳說得知,火苗避開了他的身體,沒傷害他。他的身體就象黃金般閃亮,人們聞到了馨香的氣息。 執行官向他的身體擲刀,頓時血柱涌流,噴滅了火焰。按羅馬的習慣,波利卡普的屍體火刑後遺骨由教會保管。這遺骨比黃金寶石更被看為貴重。
馬爾克斯·奧里利厄斯皇帝(Marcus Aurelius: A.D.161-180)是位文化水平較高,而且是一位正義、親切、充滿慈愛的皇帝。但他本人是相信自我的斯多葛派哲學家,因這種哲學信仰,他認為基督徒是非合理的、幻想式的偶像崇拜,所以殘酷對待地基督徒。
戴修斯·圖拉真皇帝(Decius Trajan: A.D.249-251)是最熱忠於恢復古羅馬精神的王。主後250年,他向全國所有地區的總督下令殘酷逼迫基督徒。這是一次席捲全羅馬、殉道人數最多的迫害。
特別是主教和教會的領導者遭到了嚴重的迫害。羅馬主教法比亞諾斯(Fabianus)、安提阿主教巴比拉斯(Babylas)和耶路撒冷主教亞歷山大(Alexander)等在此期間殉道。
瓦勒里安皇帝(Valerian: A.D.253-260)起初對基督教採取懷柔政策,但A.D.257年以後他的心靈變得剛硬起來,將把有能力的平信徒和聖職人員驅逐出境,不僅沒收他們的財產,還下令禁止宗教聚會。當時,最廣為人知的迫害是迦太基(Carthage)主教奚普里安(Cyprian)的殉道。
奚普里安以主張「教會以外沒有救恩」,強調教會的有形的統一,並以羅馬主教並不比其他地區主教優越的主張而出名。奚普里安被認為是羅馬諸神和羅馬法律的仇敵。他在眾多的觀眾面前,自己脫下衣服,遮住雙眼,讓一位平信徒長老把雙手捆綁,付給執行官黃金二十五兩作為讓他得到永不朽壞的黃金冠冕的酬金,而後慷慨就義。
奚普里安高喊「慈愛的神」,直到斷氣前也不忘禱告。歷史學家吉本(Gibbon)評價說:"他的殉道是最有禮節,最鄭重的一次"。
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 A.D.284-305)身為奴隸的兒子,靠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王位。他夫人普里斯卡(Prisca),女兒瓦勒里亞(Valeria)和大部分的太監、宮女是基督徒或是對基督教有好感的人,但皇帝本人卻是偶像的崇拜者。
他象瓦勒里安或者多米提安一樣,要求他人稱他為神,即是丘比特(Jupiter Capitolinus)的代理者。他還自稱為世界的主人(Master and Lord),無論何人都必須在他面前下跪,還要磕頭觸地。
他迫害妨礙崇拜自己的基督徒和教會。除了尼克摩底亞(Nicomedia)的雄偉的教堂、高盧(Gaul)、英國(Britain)和西班牙(Spain)以外,所有的羅馬教堂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並且在市場的地上大量聖經被焚毀。聖職者被逮捕,被嚴刑拷打,在原形劇場被投入獅子之口。面臨死亡,殉道者們將榮耀歸給神,並向神獻上感恩。
所有的基督徒被罷免公職,也得不到市民權。基督徒們在三個世紀期間,沒有採取任何暴動和革命活動,始終保持著政治上的被動,單單以殉道來廝守真理、保持信仰。然而殉道是比暴動、比革命更有價值的,是更大的挑戰。
(平信徒殉道者的故事)
波朗迪娜(Blandina)是位奴隸出身的少女,在最殘酷的拷打中顯現出超人的毅力和非人的堅強。最終,她被擲入網,成為獅子的食物(A.D.177)。
普塔米愛娜(Potamiaena)是位純潔的絕妙美女,她受到的比死更殘忍的、更可怕的猛獸的威脅,又在嚴刑拷打後,與她母親一同被煮死於沸滾的鐵鍋里(A.D.202)。
給這母女執刑的軍人叫波希利德斯(Basilides),他被這一美麗的殉道場面所深深地感動,憐憫之極最終成為一名基督徒,後來他也被斬首,成了馨香的祭物。據說他臨死之前普塔米愛娜(Potamiaena)在夜晚與基督一起顯現,給他戴上殉道者的冠冕。
一般平信徒殉道故事中,女信徒比男信徒留下了更多的記錄。大部分的女殉道者是下層民女,只有殉道者貝坡圖(Perpetua)是位貴族出身的年輕女人。
她沒有將剛剛出生的嬰兒交給同歲的異教徒丈夫,而是緊緊抱在懷中,與自己一起作了犧牲的祭物。
奴隸腓利西塔斯(Felicitas)和她的孩子一同被下在監里,但她懷著在天國見面的盼望,與孩子熱吻而別,最終被猛獸撕碎吞噬。
(最後的勝利)
基督徒在歷史當中不僅獲得了超越歷史的勝利,而且也經歷了最後勝利。他們在苦難之中創造了榮耀,因著與基督同行堅險苦難的路,也與基督一同在歷史中享受榮耀。
大概在二百五十多年之久的漫長的逼迫當中,初期教會的聖徒們將信仰的氣節堅持到底,保持了教會的生命力,並且在苦難中宣揚福音。終於在A.D.313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us)頒布的米蘭赦令,使基督徒從地下走出了地面。
君士坦丁為了支配羅馬帝國,與馬克森提(Maxentius)在羅馬郊外的莫爾維安(Mulvian)橋展開血戰。他在夢中被指示以(χρ)為記號征戰就必勝。因不解其意而冥思苦想時,其部下的一位基督徒士兵解釋說這記號是基督的希臘語頭兩個字母的組合,所以當以基督的名征戰。君士坦丁非常贊同此解,並在士兵的頭盔和盾牌上都飾以(χρ)的記號。如此,君士坦丁以基督的名征戰,獲得了巨大的勝利,戰勝了馬克森提。
藉此事件,君士坦丁發表了米蘭赦令,基督教不但獲得解放,而且成為了羅馬的國教,對基督教的迫害從此結束了。
然而,這一勝利卻導致了基督教走向世俗化,失去了生命力,邁向黑暗,不僅被政治所利用,而且深化了教會(教皇)權利與國家(王,地方行政官)權利之間的衝突,即迎來了眾所周知的中世黑暗時期(Dark Age)。
(總結之言)
我們當學習這漫長的逼迫歷史所給予的訓誡。
第一,他們是用身體證明十字架福音的真正的見證人。「見證人」一詞,希臘語為(μαρτυ?),與殉道者為同一詞。宣揚耶穌十字架及復活信息(κερυγμα)的人是走死亡之路、殉道之路的人。被耶穌的十字架大愛和恩典所征服的人們成為見證人。他們不惜生命,為基督而活,為基督而辛勞,為基督而宣教,直至為基督而死,他們不管或生或死都是基督的人(羅14:6-8)。
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他們與基督炙熱的愛分隔。不管是患難、逼迫、飢餓、赤身露體,而且不管是威脅、嚴刑拷打、刀槍,還是猛獸,都不能將他們從基督的大愛中隔離出來(羅 8:35)。
第二,他們不僅忠於基督,而且還是以基督十字架大愛為中心而成為一體的愛的共同體。單單為基督之名的緣故,他們奉獻自己的生與死。享用主的血與主的身體的聖餐,作為愛的紐帶是成為使他們成為一體的原動力。
雖然,為耶穌之名的緣故,胳膊被砍掉,腿被折斷,經歷無數的拷打與鎮壓,並為耶穌的緣故成為殘廢,變得貧窮,遍體鱗傷,被離棄。在墓穴中分享耶穌的身體和血的聖餐,使他們體驗到超乎骨肉之親的愛。他們不將財產看為自己的,而是按各自所需彼此分享,過有無相通的一個充滿愛的共同體生活。
第三,在兩千年教會歷史中,再也找不到象這一時期教會如此有生命力又充滿活力的教會形象。寬路、寬門、平安的生活、富足的環境、安定的社會使教會陷入平安無事、世俗主義或物質主義的境地。但這一時期的教會所經歷的窄路、窄門、荊棘路、險路、將身體獻為活祭的路程,反而化為他們的生命,成為他們豐盛的生命力源泉。
(討論題目)
從初期教會遭到逼迫的歷史當中,我們教會應當警醒的是什麼?
〖 2. 借宣教熱忱成長的初期教會 〗
(引言)
聖靈在嚴峻可怕的逼迫與試煉的現實中,更強有力地將宣教的熱忱澆灌給初期教會的聖徒們。對他們來說,宣教不是業餘工作,而是一生的使命;不僅僅是聖職人員的工作,而是全體信徒的共同事工。
他們行耶穌所行,信耶穌所信,盼耶穌所盼,即成為耶穌基督福音的證人。「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 1:7)之耶穌的地上命令,就是他們的人生目標,也是教會的最大課題。
(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
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宣教中心地,而宣教的領導者是使徒彼得。但異邦人的宣教中心則是安提阿,起領導作用的就是曾經走過四次宣教行程的主人公保羅。事實上,以保羅為中心的異邦人基督徒和以彼得為中心的猶太人基督徒之間曾經發生過爭執,問題逐漸深化,因而召開了由雅各主持的耶路撒冷會議。
十九世紀的黑格爾派歷史學家包爾(Ferdinand Christian Baur)解釋說,在以彼得為主的猶太人基督徒(These)和以保羅為主的異邦人基督徒(Antithese)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中,初期天主教會(共教會:Synthese)在辨證的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第三個宣教中心是羅馬。福音傳到羅馬時,初期教會的宣教領域已經廣泛深入到世界性帝國羅馬的各個角落。羅馬在所謂羅馬和平(Pax Romanna)的口號下完成的世界性統治的統一性(Unity)成為宣教的基石。"條條大路通羅馬"的Via Romanna為開拓宣教領域提供了交通條件。基督的福音借著這便利的世界性通路,在短時間內,傳遍了世界各地。
當時羅馬人口雖無確數,但據哈爾納克(Adorf von Harnack)所說,基督徒人數達到三萬名左右,這已經形成了在羅馬有影響力的一群。
第四個宣教中心是北非的亞歷山大(現為埃及的一個城市)。特別是在這城市形成了以菲洛(Philo)、克雷芒(Clement)、奧利金(Origen)、德爾圖良(Tertulllian)為續的亞歷山大學派,並成了培育出在基督論的爭論中奪冠的亞大納西(Athanasius)、奚里耳(Cyril:以弗所會議A.D.431)等著名人物的神學城市。
這北非教會還出現了希坡(Hippo)的主教奧古斯丁,迦太基(Carthage)的主教奚普里安(Cyprian)等拉丁神學家,即形成西方教會神學的黑人神學家。亞歷山大是東西貿易的中心地,當地人民勤勞又有智慧,又熱衷於接納新知識和新信息。
第五個宣教中心是君士坦丁堡(現為伊斯坦堡)。此城市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後來成為東方教會的宣教中心,起了發展成希臘正教會(Greek Orthodox Church),俄羅斯正教會(Russian Orthodox Church)的中心地的作用。
耶路撒冷、安提阿、亞歷山大、羅馬、君士坦丁堡形成了五大教區,其中羅馬主教企圖成為眾主教之首的運動深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與對立。從羅馬主教格列高利(Gregory the Great )開始形成了教皇(Pope)體制,掀開了中世教會的序幕(A.D.590)。
福音於二世紀後半期傳入法蘭西的南部、高盧地方和西班牙。里昂的(Lyons)主教伊里奈烏(Irenaeus)不是用拉丁語,而是用凱爾特語(Celtic)傳道,獲得了巨大的成果,這意味著福音傳播的對象由羅馬化的都市人擴展到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村人民。
福音何時傳入英國無從得知,但德爾圖良(Tertullian)在A.D.208年左右所寫的文章中提到基督徒已廣泛存在於羅馬帝國以外的地區。
愛爾蘭(Ireland)的宣教由英國本地出生的派屈克(Patuick: A.D.389年出生)起發的。他十六歲時,被愛爾蘭的土匪抓去,被扣押在愛爾蘭六年,在此期間,他在山區野蠻人中當了牧人,後逃往法蘭西,在列寧斯(Lenins)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後來他毅然決定返回愛爾蘭,但卻遭到了許多的阻礙和攻擊。他經歷了來自原有宗教侍奉者、愛爾蘭國王、殺害他的改宗教徒的土匪們的折磨,但他去世後,愛爾蘭成為一個龐大的基督教國家。
這種凱爾特(Celtic: Irish的另一種叫法)的基督教作為不屬於主教的教區,而是以修道院長為中心的獨立教會,是修道院為中心的教會。它是比中世黑暗時期席捲大西洋的巴矣坑(Viking)海盜隊更有機動性。他們將操縱船運行方向的舵棄掉,向各個島傳道的宣教團體。
敘利亞的宣教是由被定為異端而被逐出到以得撒(Edessa: 美索不達米)的聶斯脫利派(Nestorius: A.D.431年的以弗所會議被定為異端)所完成,埃提阿伯(Ethiopoa, Africa)的宣教是由干大基女王的總管銀庫的太監受腓利執事的施洗後開始,而普魯盟提烏斯(Frumentius)成為主教後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這種宣教的熱忱被稱為科普特(Coptic)教會,一直保存至今。
亞美尼亞(Armenia)由格列高利(Gregory the Enlightener)宣教並建立了教會,米索(Mesorb)為了亞美尼亞的人民創造了亞美尼亞字母,翻譯製作了亞美尼亞聖經(A.D.410)。
小亞西亞中北部該撒利亞(Gaesarea)的宣教是由格列高利·道馬特爾古斯(Gregory Thoumaturgus)主教完成,除十七名以外全民福音化,後來成為加巴道西學派(Cappadochian School:確立三位一體和聖靈論的神學家)的中心地。這一學派的三位神學家運用希臘語建立了東方教會的聖靈論和成聖論。他們是尼斯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issa),巴西勒(Basil of Caesarea)和納西盎的格列高利(Gothic)等。
宣教士烏斐拉(Ulfilas)在四十年期間用哥特語(Gothic)宣教,並翻譯了聖經,獲得了很大的宣教成果。
印度的宣教是由耶穌的門徒,疑心重重但具有哲學家性情的多馬(St. Thomas)完成的。《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的著述中相傳著美麗的故事。主差遣多馬去印度,但多馬不願去說:"我是希伯來人,怎麼能去印度傳講真理",但最終主將他成為印度商人阿伯尼斯(Abbanes)的奴隸。阿伯尼斯在耶路撒冷尋找有手藝的木匠,恰好多馬被選上了。
多馬被指令為印度國王君達普羅斯(Gundaphorus)修建宮殿,但多馬決心建立屬天的靈殿,而不是眼能所見的宮殿。於是,他用建設經費來救濟貧窮的人。當時,國家因國王而造成經濟上的貧苦。
後來不久,國王想看一下宮殿,多馬回答說:"您現在不能看宮殿,只有您去世時,才能見到那宮殿"。據傳說國王惱羞成怒把他監禁起來,但發生了神跡,宮殿得以被建造,國王從多馬那兒受洗禮。
根據考古學證明君多巴爾(Gundobar)王是確實存在的人物。他於一世紀統治西北印度。《多馬行傳》(Acts of Thomas )的內容超出單純傳說的可能性比較大,現在在印度西南地方還有多馬基督教會。
法國的宣教是由聖馬丁(St. Martin of Tours),即圖爾的主教來完成的(A.D.316-397年左右)。他原本是軍人,後來成為修道士。他滿有慈愛憐憫,每當有赤身露體的人經過時,他就將自己所穿的外套分給他一半。據說深夜的夢中,他看到耶穌穿著他的另一半外套。他還多方旅行,特別向農村人民盡心盡意地傳福音。
終於因著他獻身式的宣教,五世紀法蘭克國王克洛維(Clovis)受洗,當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同時(A.D.476完全滅亡),曾被認為是野蠻的法蘭克王國漸漸地興旺起來。
法蘭克民族原是德國系統的人民,從中歐平地和德國的森林裡走出來的民族。A.D.493年,皇帝克洛維與波爾甘地的基督徒公主克羅蒂爾達(Clotilda of Burgundy)結婚,她曾努力使他悔改信主,但未成功。而在與德國人的(the Alemanni)的戰爭中,他曾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他祈求說如果他勝利的話,就作上帝的僕人,結果他獲得了勝利。後來他依照諾言,於A.D.496年與三千名手持兵器的士兵一同受洗,這也成為軍人集體受洗的先例。
並且,他們將槍高舉於頭所接受的洗禮,也開始孕育了教會與國家的矛盾,即宗教(基督教信仰)被軍事力量利用的可能性和基督教利用政治軍事力量的可能性,其最悲慘的例子便是十字軍戰爭。以宗教的名義殺害無數生命的悲劇給教會史留下了巨大的傷痕。
(尾言)
如此擴展到世界的宣教秘決是什麼呢?
第一, 在於相互信任的聯合團結。團結使他們不僅自己生存,也是使其他人存活的宣教原動力。
第二, 在於愛的實踐。基督徒所走之處、所工作之處,都留下無比美麗的愛的故事。
第三, 女性宣教,增添了宣教的活力。女人們實現了子女福音化,她們的忠心維持著教會的生命。她們在教會中得到了正當的待遇,她們開始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因這些原因宣教取得了巨大發展。
第四, 基督教是解放以奴隸為代表的下層民眾共同體。他選擇那些下層人、愚昧的人、受到藐視的人、貧困的人,使那些有權勢的人、富有的人羞愧,這歷史是基督教的宣教運動歷史。例如,卡里斯托斯(Callistus),奧尼希摩斯(Onesimus)等是奴隸出身的主教。
從奴隸和民眾發起的基督教,最終上升到王室和貴族階層,顯示出了宣教的威力。
(討論題目)
結合初期宣教的歷史,思考以下今天基督教不宣教的原因是什麼?今天的教會為什麼失去了宣教的力量?為什麼產生了不正常的宣教方法?
〖 3. 初期教會的靈性(Spirituality)運動 〗
(引言)
初期教會從五旬節聖靈降臨馬可樓開始,借著聖靈充滿,在無數的逼害中保持信仰的忠貞;在聖靈的幫助下,借著宣教的熱情,日益成長。這種基於聖靈經驗的靈性運動,在教會共同體當中,通過每周以神的話語為中心的第一部禮拜和聖餐為主的第二部禮拜展開的。
他們不僅舉行聖餐式(eucharist),而且還舉行了愛餐會(αγαπη)。 愛餐會是共同會餐,那時他們通過聚交(κοινωνια: 交通)來分享愛,培養他們的靈性。
但是逼迫結束後,初期教會信徒們開始對個人隱修的靈性運動更感興趣,而不是共同體生活的靈性運動。換句話說,禁欲主義似的修道院運動成為聖徒們所嚮往的最理想的靈性生活對象。如此的修道院靈性運動分四個階段發展的。
(四個階段的修道院靈性運動)
第一時期:教會內部的禁欲主義運動
這一時期,大體上都是教會生活中追求禁欲主義的靈性運動,但是因組織性的禁慾生活還沒具體化,可以稱其為教會內部的隱修生活。這種運動大體出現在尼西亞會議之前,特別是在聖職人員中掀起來的,也稱為半修道士。這時期的代表人物為奧利金,他為追求禁慾生活自己閹割取締性功能。
第二時期:個人禁欲主義隱修運動(Anchoretism)
這種運動是四世紀初掀起,而且可以說這時期禁欲主義成為固定的,永久的形態。這種運動追求在外形上與世界分離,以以利亞,施洗約翰為榜樣努力效法施洗約翰穿駱駝衣服,吃蝗蟲,野蜜,在曠野上生活。他們的衣服是小襯衫和野生動物的皮,他們的食物是麵包和鹽,他們的家是地洞,並且他們下功夫在祈禱,默想和讚美,與撒但的勢力爭戰上。
這種生活方式是由帝伯的保羅(Paul of Thebes)和聖安東尼(St. Anthony)發動的。在東方教會中得到廣泛發展,而西方教會方面否認其現實性,沒多少人參加,尤其對女性根本不適應。埃及的隱修者中有薩勒百特斯(the Sarabaites),敘利亞有雷摩波斯(the Rhemoboths)等,他們至少有兩三名一起生活。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聖安東尼(A.D.250-356)。他在泉水旁或在樹下過隱修生活長達九十年之久。他天性安靜,喜愛默想,好深思,藐視高等學問,對希臘文化和世俗科學莫不關心,只是熱衷於學習聖經、記聖經,而記憶就是他的圖書館。
他自從聽了上帝的聲音後,將三百畝的土地賣掉,除了只給妹妹留下的一部分以外,其餘的都用於貧困人的福祉上了。他遠離教會的中心和周邊地區,每周禁食兩天到五天,如果吃飯也是每天一頓,而且只是麵包,鹽和水而已,決不沾葡萄酒和肉食。
他作為亞大納西的朋友,認為阿里烏(Arius)否認基督教神性的行為比撒但更惡。他於一百零五歲時,微笑著離開人世。至去世之前,他的視力仍很好,牙也整齊健康。他那孩童般的謙遜,令人尊敬的單純,雖沒有高深的學問,但在那時期教會中他是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人。
西門(Simeon Stylites),每周一天僅僅是周日進餐一次,四旬節期間連續禁食四十天。他曾隱瞞著苦修於深山,但並不滿足於此,後來在安提阿東部,立了一個柱子,在那兒度過了三十六個春秋(A.D.423-450)。
開始,他自己立了六肘高的柱子。第二次是十二肘,第三次是二十二肘。最後一次竟達四十肘,是人們為他建立的。柱頂面積僅三英尺,食物是門徒們從梯子送上的。他既不能躺臥,也不能坐,只能站立或驅身向神虔誠敬拜。
因為為了禁食敬拜,他的頭觸到腳面。旁觀者數過他以這樣的姿勢敬拜神的次數,達2044次。他衣著野獸皮,頸帶鐵鏈,聖餐也是在柱子上接受。他經歷過太陽光的酷暑,受過漂泊大雨的洗禮,常常被深夜的露雨打濕過,經受過狂風暴雨的怒吼。
西門為了單單期待永遠的上天的賞賜,甘願每天都過死與殉道的禁慾生活。他每天向旁觀者講兩次悔改之道,使上千名的外邦人悔改,甚至向王也傳講神的訓誡。
他去世前,不單單基督徒就連異教徒也來瞻仰他。波斯國王、皇帝德奧多西烏斯二世(TheodosiusII)、利奧(Leo)、馬西昂(Marcian)等都聆聽過他的教導與祝福。並且,也使病人得醫治,行了許多神跡。
在東方教會裡,如此在柱子上潛修的修士有但以理(Daniel:A.D.490年死亡),西門(Symeon The Younger:A.D.592年死亡)等人。這修行方法延續到十二世紀, 但西方教會只有一人效法此修行方式,後來被主教禁止而進入了修道院。
第三時期:集體隱修運動(Ceonobitism,Clister)
一般來說,這也被看作是修道院運動的開端,起源於埃及,學於艾賽尼派共同體。東方教會由聖帕科米烏(St. Pachomius),聖巴西勒(St. Basil)等人開創,而西方教會由聖亞大納西(St. Athanasius)和聖本尼狄克(St. Benedict)開創。
聖帕科米烏(A.D.292-379)從同齡隱修人巴勒盟(Palemon)那裡學習了達到完全的生活。巴勒盟只吃麵包和鹽,不沾葡萄酒和油,幾乎半個夜晚歌唱詩篇,默想聖經話語。帕科米烏作為巴勒盟的門徒,有時跟著巴勒盟熬夜,一同生活了幾年。
A.D.325年帕科米烏組織了修道士的集會,受天使的指導制定了嚴格的規則。結合農務,織布,編筐等勞動進行靈性訓練,不單為自己活著,還注重濟貧救傷。
他去世前建立了八個或九個修道院,有修士近三千名,一個世紀後增長至五萬名。他還為妹妹建立了女修道院。
但是東方教會偉大的神學家,三位一體論和聖靈論的大師該撒利亞的巴西勒反對過分的禁欲主義,而系統地制定了愛和侍奉、勞動、祈禱和讀經等修道院規則。
另一方面,北方教會修道院運動也開始漸漸興起。通過七次漂流生活目睹東方教會修道院返回故里的聖亞大納修斯將此運動介紹給西方教會,使聖哲羅姆(St. Jerome)、聖安布羅斯(St. Ambrose)、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等都受其影響。
第四時期:修道院組織運動
開創西方教會正規修道院運動的是聖本尼狄克。他在蒙特卡西諾( Monte Cassino)建立了修道院(A.D.529),協調了教會與修道院之間的隔距,制定了合理的禁慾生活規則。
從此正規的修道院得以組織起來。聖本尼狄克創建的本尼狄尼修會(Benedictine),聖多米尼克創立的多明我修會(Domincan),由聖法蘭西斯(St. France)創建的法蘭西修會(Franciscan)等陸續出現了。
(尾言)
讓我們思考一下這種修道院方式的靈性運動給我們的鑒借是什麼呢?有以下四點。
第一,是渴慕純正的使徒生活。他們丟棄世上所有的欲望與珍愛,單單努力效法跟隨耶穌的使徒們。所以修道院的三個誓約是甘於貧困、甘於獨身(不結婚)、甘於服從,即熱切追求以貧困、純潔、單純的心與基督聯合,成為遵從基督命令的使徒。
第二,是追求完全的成聖。這種修道院方式的靈性運動的意義,在於他不是從西方教會開始,而是從東方教會的傳統開始。西方教會以邏輯和理性為基礎,而東方教會則以感性和靈性為基礎,西方教會強調神與人的本質區別和神的超越性,而東方教會則重視人與神之聯合,即人的神性化(Divinization)。換句話說熱衷於效法基督,參與神的品格,而且追求通過循序漸進的成聖過程最終達到完全。並且東方教會通過強調人的自由意志,把焦點放在完全成聖過程中人的參與(impartation)。人作為參與者與神共同完成救恩,而現代教會卻需要這種靈性。
第三,是強調持續的靈性訓練。通過祈禱、默想、讀經、禁食追求靈裡面的喜樂,自由的樂園和與神美好的交通。缺乏靈性訓練的實踐(praxis)的現代基督徒應當跟他們效法學習的。我們應當為省察自己的靈性狀態而祈禱,默想和讀經,並持之以恆地堅持自己單獨的靈修時間,而且在社會裡的實踐當中,通過訓練和愛的行動來發揮出自己的靈性。應當不懈地堅持省察和行動的實踐(praxis)。
第四,還要指出極端的禁欲主義的問題。成聖指的是與世俗生活的分離,即追求敬虔與聖潔,因人的罪行需要這種成聖。但是不可過分追求禁欲主義、厭世主義、逃避現實主義。成聖從消極的意義上說是聖別(守獨身)(holistic),但從更積極的意義上說是通過參與社會,參與歷史來體現愛(incarnational)。所以,耶穌也說過真正的敬虔是不僅守住自己不被世俗所侵蝕,而且更需要看顧孤兒寡母的現實的愛。
(討論題目)
現代中國的基督徒應當追求怎樣有意義的聖靈運動?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信仰狀態在靈里冷漠無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