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返樸歸真4-0
1.「造"的和「生"的
朋友都勸我不要發表我在這本小書的第四部份里告訴你的事。他們認為:「一般讀者對神學沒有興趣,只可以給他們講講普通的實際信仰問題。"我沒有聽他們的勸告,因為一般的讀者決不會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無知。神學只是「關於上帝的學問",凡是願意思考上帝是誰的人無不希望能得到一點關於他的知識;只要有的話,越清楚越好,越正確越好。你不是小孩子,為什麽把你當作小孩子看待。
我十分明白,為什麽有些人討厭神學。記得有一次我向英國皇家空軍演講,一位身經百戰的老空軍站起來,說,「神學對我一點用處也沒有。不過,這可不等於說我不虔誠。我知道冥冥中有位上帝,我可以感覺到他,夜間單獨一人在沙漠中的時候,那種體驗極之神秘。這是為什麽我不相信你那一套關於上帝的文縐縐講法。"對凡是有真實經驗的人,神學理論毋乃太小器,太迂腐,一點也不着邊際!
好,從他的角度來看,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我相信他在沙漠中一定有過真正接觸上帝的經驗。從那種經驗來看基督教的信條,無異於從真實的事物轉到欠真實的事物。要是你有過站在海灘上眺望大西洋的經驗,然後來看一幅大西洋的地圖,這也是從真實的事物轉到欠真實的事物,從真正的海水與波浪轉到印了顏色地圖的紙。現在,問題來了,大家都承認地圖只是一張印了顏色的紙,但有兩件事我們得記住。地圖是根據許許多多人在大西洋上航行的經驗繪成的,所以地圖繪成所依據的大量經驗和你站在海灘上眺望大西洋的經驗一樣真實。不同的是,你的經驗只是個人的一瞥,而地圖則是將許多不同的經驗拼合在一道。其次,你若旅行,一定得帶張地圖。你若以立在海灘遠眺為足,你個人欣賞海的興趣當然大過看地圖;但是你若要遠行,地圖便比站在海灘遠眺有用得多。
神學因此有點像地圖。一個人只學學、想想基督教的教義,便停在那裏不動,當然不及我前面講到的那位朋友在沙漠裏的經驗,沒有他那麽真實,那麽興奮。教義不是上帝,只是地圖之類的工具。如果這張地圖是根據千百人與上帝真實接觸的經驗,這種經驗若和你我可能得到的那份興奮、那份敬虔感比較,你我的體驗便不免很粗糙,很無條理。其次,你若想進一步了解教義,必須有張地圖。那位朋友在沙漠中的感受可能很真切,而且一定十分興奮,但除此之外,他還得到什麽呢?什麽都沒有,也派不上用途。事實上,一種單憑對上帝的自然感覺而產生的 糊信仰,雖然非常吸引,但除了興奮之外還有什麽呢?就好像從海灘看海浪一樣。站在英倫海邊看浪,研究浪花,怎麽也去不了紐芬蘭島。同樣,只從花朵或者音樂中去感覺上帝的同在,也得不到永遠的生命。反過來說,只讀地圖不到海上航行,也去不到你要去的地方。你作海上航行假若沒有地圖,也不會很安全。換言之,神學是很實際的,尤其是對當前的實際問題。從前,人們受教育不多,意見交流也少,也許有幾許對上帝的簡單認識便可以應付過去。現在情形已經不同,差不多人人都能閱讀,會找書來看,會聽各種各樣的意見與討論,這樣一來,你若不聽聽神學方面的聲音,雖不等於你對上帝一點認識也沒有,但一定會有許多錯誤的觀念。有的不正確,有的混雜不清,有的已過時。原來今天有許多以新奇來炫耀的所謂上帝觀,其實幾百年前早已由真才實料的神學家討論過,並且給否定了。
今天若有人相信現代英國那些時新信仰,是在開倒車,就像相信地球是平的一樣落伍。
把這種所謂的基督信仰的時新外衣揭去,骨子裏講的豈不外乎是說:耶穌基督是一位偉大的道德教師。我們只要接受他的勸告,就很可能建立起比現在更好的社會秩序,避免另一次世界大戰?真的,的確是這樣,但基督信仰的全部真理已經大打折扣,而且毫不切實際。
不錯,我們若接受基督的教訓,很快就可以生活在一個更幸福的世界中。其實你毋須走到基督那裏去達到此目的。我們要是能接受柏拉圖或者亞里斯多德或者孔子告訴我們的話,照着去做,我們的社會也會比現在不知好幾多。可是,我們做了沒有?我們從沒有真正聽從這些偉大的教師的話。我們有什麽理由說現在會開始聽呢?為什麽在許多偉大的教師中,我們現在更有跟隨基督的可能呢?是不是因為基督是所有道德教師中最出色的一位呢?如果是,我們跟隨他的可能性只有更少,因為我們連基礎課程都跟不上,怎能修最高級的課程呢?假若基督信仰只是好的道德教訓總體中額外的一小點兒,那麽基督教便可有可無,並不重要了。過去四千年中,有的是智言慧話,汗牛充棟,增加一小點兒起不了什麽作用。
可是,你若肯在切實探討真理的基督教的著作中鑽研,便不難發現,這些作者所講的和今天時新的信仰非常之不同。他們告訴你,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他們說,凡是相信,也就是信靠基督的,都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子。他們說,基督的死將我們從罪中挽救出來。
抱怨這些話難明白是沒有用的。基督信仰所告訴我們的是另一個世界,所介紹的是一個我們能接觸、能聽見和看見的世界後面的那個力量。你可以不相信,說講的是假話;但假若基督教說的是真話,那就得是難懂的,至少像現代物理學一樣難懂,理由也是一樣。
基督信仰的教訓中,最教我們吃驚的,是說只要我們歸屬基督,我們就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子"。有人問「我們不是已經做了上帝的兒子了嗎?"對,因為基督徒把上帝當作他們的天父。而這是基督信仰中的一個重要的教訓。從某種意義說,我們都已經是上帝的兒子。我是說,上帝給了我們生命,他愛我們,看顧我們,因此他像我們的父親一樣。但是聖經說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子,,顯然一定另有所指。這就把我們帶到了神學的核心。
基督教的某一個信經中說,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在萬古之前為父所生"。請注意,這和基督降世為人,為童女所生一事,其間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現在不是講童女懷孕生子,而是討論在宇宙創造以前,時間沒有開始以前所發生的一件事。
「在萬古之前"基督已生,他不是造物。這是什麽意思呢?在現代英文中已少用begetting或begotten這個表示「生"的字,但我們一見到都會知道其意思。生誰(Tobeget )就做誰的父親,但造(to create)則指創製。二者間的差別是:你生一人,此人與你同屬一類:人生出人的嬰兒,魚生小魚,鳥兒生蛋,孵出小鳥。可是,你若製造什麽,製造出來的是與你自己不屬一類的東西。鳥兒造巢,海造堤,人造出收音機,也可以造出比收音機更像他自己的東西,例如一座雕像。他若技術高超,可以造出一座十分像人的雕像;但卻不同於真人,不能呼吸,不會思想,沒有生命。
這是應弄清楚的第一點。上帝所生的是上帝,就像人所生的是人。上帝造的便不會是上帝,就像人所造的不會是人一樣。這正是人類為什麽不像基督、不是上帝的兒子的道理。他們可以在某些方面像上帝,但不是上帝,只可以算是像上帝的雕像或者圖畫。一座雕像有人的形狀,但沒有生命;同樣,人也有(在某種意義上,我就要解釋)上帝的形像,但沒有上帝有的那種生命。
讓我們先談第一點,也就是人有上帝的形像。上帝所造的每一物都多少帶有一點他的形像。比方說,太空帶有他的宏偉,但太空的宏偉並不就是上帝才具有的那種宏偉,而只是一種表徵,或者將無上崇高的靈性上的偉大表現在不屬靈性領域的事物上。又比方說物質,物質像上帝,帶有他的能,但是物質之能與上帝的全能當然不同,也不屬同一類。植物世界像上帝,因為植物帶有生命,而上帝乃「永活的神"。可是生理層次上的生命和上帝所具有的生命也不相同,只是一種表徵或者一個影兒。若談到動物,可以在生理的生命之外,找到其他的與上帝的相似處。例如昆 的勤勞和繁殖,可以隱約見到上帝無休無止的活動與創造。在高級的哺乳動物中,我們依稀可以找到那種發乎本能的愛,這當然和存乎上帝裏面的大愛不同;但像他,就像繪在紙上的風景畫。這風景畫可以「像"實地的風景。
談到人類這萬物之靈,我們具有上帝最完全的形像,比我們已經知道的任何動物更像他。(在其他世界裏也許有比人類更像上帝的造物存在,但我們到現在仍未發現。)人類不但有生命,且能愛,能推理。生理的生命在人身上達到了最高的完美境界。
但是人類的自然的身體所沒有得到的,是靈性的生命,一種只存在上帝裏頭的更高等的不同生命。我們用生命一詞稱呼二者,但若以為這兩種生命是一樣的,就好像將太空的宏偉等同於上帝的「宏偉"一樣。在現實里,生理的生命與靈性的生命間的差異實在太重要,所以我得給他們不同的名字。生理的生命循自然的途徑來到我們裏頭,因此像大自然中其他事物一樣,總會衰殘、枯竭,要靠大自然中的空氣、水和食物等等來不斷補充。我把這生命叫做Bios(塵生),靈性的生命乃從永遠而來,存在上帝裏頭,這生命創造了整個自然宇宙,我把這生命稱之為Zoe(永生)。塵生多少帶有一點永生的樣子,像影子,不過,充其量也只是照片之於風景,或者雕像之於人。一個人要從「塵生"進到「永生"須經歷一個轉變,就像要將石像轉變成為真人般的大改變。
這才是基督信仰所教導的內容。這個世界只是一座雕刻匠的大工場,我們是裏頭的雕像。現在有消息出來,說工場裏的雕像(我們),有一些在某一天會變成活人。
本書為未授權圖書,源自網絡,在此刊登只為交流學習之用,請勿用於其它目的,謝謝。若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函告知刪除。 電郵 ccwiki@cc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