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詩篇注釋 36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mplate:詩篇注釋

義人必承受地土(卅七1-15)

詩 36:1〔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惡人的罪過在他心裏說:我眼中不怕 神!
詩 36:2他自誇自媚,以為他的罪孽終不顯露,不被恨惡
詩 36:3他口中的言語儘是罪孽詭詐;他與智能善行已經斷絕
詩 36:4他在上圖謀罪孽,定意行不善的道,不憎惡惡事
詩 36:5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詩 36:6你的公義好象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你都救護
詩 36:7 神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
詩 36:8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
詩 36:9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詩 36:10願你常施慈愛給認識你的人,常以公義待心裏正直的人
詩 36:11不容驕傲人的腳踐踏我;不容兇惡人的手趕逐我
詩 36:12在那裏,作孽的人已經仆倒;他們被推倒,不能再起來

主的僕人(卅六1-4)

詩篇卅五篇的結束,受苦者稱呼自己是上帝的僕人。我們更指出,不知不覺地,受苦者事實上分享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所描述主受苦僕人的痛苦、卑微和孤單。現在,在這篇詩的標題,大衛被稱為主的僕人。因此,假若他,公開的罪人,也能如此被稱呼,因為他也同時是一個「聖徒」,即是說,上帝立約子民的一個成員,那麼我們讀這篇詩的人,也有同樣的意識視自己為上帝的僕人。


反叛人的圖畫。這圖畫在第一至四節向我們展示。本篇以ne-um希伯來字作為開始,它是一個很奇怪的字,我們甚至不知道究竟是名詞或是動詞。它在先知著作中常常出現。我們今日將它譯成「……的宣示」,或者,沒有那麼強烈,譯作「主如此說」,例如阿摩司書二章十一和十六節。假若主不是說話的人(但差不多常常是說話的人),那麼,這個字很明顯地必定要求我們去認識,所說的話是一個可畏懼的宣告,當然始終是從上帝自己出來的話,例如民數記廿四章三節和撒母耳記下廿三章一節。因此在這裏我們要去明白那些背叛上帝愛的人,上帝對他們的話語和行動的可怕怒氣。


這引起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須問,在地上所有的人中,誰會接受上帝的最大審判呢?當然,所有的人都會,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罪人。今日一般人所接受的觀念,就是「地上可憐的異教徒」群眾將會到地獄去,只有那些有意識地將他們的信心放在上帝裏面的人,或是那些已「重生」的人,會「到天堂」去,但是我們在新舊約中找不到這觀念。大概是這篇詩第一次被使用時,先知阿摩司激烈地表達上帝的心思(用ne-um這個字)。在第一和第二章,阿摩司指出了環繞着他諸國的罪行,並且宣告上帝的忿怒臨到他們(並不是他的刑罰,那個字,在標準修訂本找到的,並不見於希伯來文中,原文只有一個「它」字,欽定譯本在這點是正確的)。但是在三章一至二節。阿摩司有其它的話要說,這一次,是對立約的子民說的,而在這一次刑罰的觀念出現了。換句話說,就是那些在未曉得愛上帝,或是拒絕祂之前,上帝首先主動去愛他們的人,他們背叛了上帝,他們接受了最大的審判,而不是「可憐的異教徒」,這異教徒是上帝永不會呼召或揀選成為祂的子民。因此我們在這裏正在了解主的僕人有關的觀念。


我們看到過犯並不是一個適合的字來翻譯希伯來字pesha。這個字是指那個人,他破壞了上帝曾與以色列所立的約,這約包括他在內,視他為一個個體。請參看以賽亞書一章二至三節這個字的使用。在他心裏叛逆向惡人耳語(新英文聖經如此解釋),因為他再不被立約的上帝所約束。事實上,背叛者現在像古希臘哲學家的話,他說:「人是萬物的準繩,」或者將同樣的觀念用英國公立學校的言語表達出來:「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船長。」因為他已與這約中斷了關係,背叛者再沒有一顆明星在自己的靈魂以外來引導他,就是這緣故,他不久便開始服從那從心裏聽到的細語。換句話說,他已轉變了他的陣營,因此他自己創造的觀念從心裏向他細語,好象一種先知的曉諭一樣(ne-um這個字)。另一方面,背叛者不十分注意到,人類有一種極大的自我欺騙能力。事實上,假若一個以色列人將自己放在約之外,他再沒有能力認識到他是一個罪人,他也沒有能力恨惡他邪惡的行徑。沒有上帝,他沒有可能看見這真理,沒有上帝,他不能看見真理。因此他被困於一個邪惡的圈中,他已停止了去默想生命的奧秘,因此沒有嘗試去為上帝的計畫作美好的事。背叛者本來沾沾自喜,確信他擁有一切答案,現在他變得如何令人討厭呢!


在約中一個成員的畫像(卅六5-12)

詩人擁有一個與背叛者完全不同生命的看法,背叛者拒絕所立的約,而詩人在隨着的第五和六節卻呼喊出上帝奇異的作為。請注意,與背叛者不同的,聖徒並沒有說任何有關自己的事。事實上,雅巍,主,是這新的一段的第一個字。使用詩篇第廿三篇差不多相同的言語,詩人宣告上帝給予世人在祂翅膀的蔭下(肯定地,是指出埃及記十九4,當上帝恩賜祂的約時,那鷹的翅膀),上帝在祂兒女面前擺設筵席,並且使他們的心充滿狂喜和歡樂。希伯來文字面的意思是:「他們因祂殿裏的肥甘而飽足」,即是說,上帝將獻祭品中最好的部分給予祂所愛的人,雖然這最好的部分是應該獻予上帝的(利三11)。這種觀念與詩篇第廿三篇的福杯是相似的,但是在這裏的圖畫有些少不同,隨着來的一行可以如此翻譯:「讓我們得喝你伊甸的河水。」


這一段經文是偉大的詩體,當以熱誠和歡樂頌唱時,它的聲音非常美妙,因它講及上帝的慈愛(hesed),祂忠誠的愛,並祂的emunah,上帝絕對的可靠。上帝拯救的愛(標準修訂本譯作公義)達至高山,祂的審判到達地下的諸水,這是第二誡命中所提及的地和地底下的。


但是hesed是兩方面的名詞。最佳表達這個字意思的,是當我們聽到一個男子在婚禮時對他的妻子應允永遠忠實,即是:「至死才將我們分開」;另一方面,一個女子用同樣的字向他作出承諾。上帝在我們的心中創造對祂忠誠的愛,然後這愛幫助我們忠於所有其它立約子民的成員。這就是我們曾看過,而且明白,公義的陰性格式,它在第六節中出現。


上帝是一切恩惠的來源,只有在你的光中,我們才得見光。只有我們在上帝的公義和忠誠的愛(標準修訂本譯作不移的愛)那一邊,我們才能愛他人。再者,只有上帝才是完全可靠的,祂不會改變。因此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此時此地與上帝相交,在我們死亡的時候,上帝不能對自己不忠實和簡單地「容讓我們而去」。我們可以表明此點,當我們向他人提出這問題是不合理的:「你是否相信死後的生命?」我們應該問:「你是否相信一位信實的上帝?」寇克博士(Dr. Harris E. Kirk)曾如此描述:「整本聖經是有關光的故事。」但是光也是生命,永生的上帝,當然是一切生命和光的泉源。


副歌。第十至十二節告訴我們群眾對這一切的反應。對於誰去接受這愛這問題,他們用兩句話來回答,並且高聲頌唱。(甲)那些認識上帝的人。這名詞是另一個「立約」的名詞,像在阿摩司書三章二節中一樣。一位丈夫「認識」他的妻子,包括肉體和思想,事實上是整個人。這是一個信徒思想的描述!(乙)那些心裏正直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能向他人顯示上帝的救恩!(再次它是陰性名詞。)因此,讓一個人跌倒,和再次變成自我為中心,會是任何一個上帝立約的子民的最大悲劇,因為正如我們在第一節所看見的,假若一個人背叛所立的約和離棄它,他便無能力拯救自己,因此我們用第十節的禱告作為結束:「主,願你常施慈愛(hesed)給我們,因為沒有它,我們便沒有盼望了。」只有當上帝繼續向我們施恩,我們才能盼望成為主的僕人。 本書為未授權圖書,源自網絡,在此刊登只為交流學習之用,請勿用於其它目的,謝謝。若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函告知刪除。 電郵 ccwiki@cc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