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一部分 什麼是界線 04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mplate:過猶不及

第四章 界線是如何發展的

吉姆從來不能拒絕別人,尤其是他的頂頭上司。吉姆已晉升為一家大公司的經理,因為他很可靠,還贏得一個「萬能先生」的聲譽。 可是,吉姆的小孩也送給他一個外號:「鬼魂」。吉姆很少在家。「萬能先生」代表他必須在公司加班到很晚;代表他一個禮拜有好幾次工作上的應酬;代表他周末必須常常出差,即使他已經答應小孩要帶他出去釣魚或逛動物園。


吉姆並不喜歡如此「惡意」缺席,但他為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孩子們,不都是為了要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享受。他的妻子愛麗也把「爸爸不回來吃晚餐」合理化,對孩子(也是對她自己)說:這就是爸爸愛我們的方式,而且幾乎深信不疑。 但是,愛麗終於受不了了。有一天晚上,她與吉姆坐在客廳沙發上,說:「吉姆,我覺得自己真像個單親媽媽,有一陣子我實在很想你,現在,我一點感覺也沒了。」


吉姆迴避她的眼神,「甜心,我知道,我知道。」他回答說:「我是真的很想跟別人說不,偏偏很難——」

「我發現你倒是很容易跟某些人說不!」愛麗插嘴進來「就是我,還有我們的小孩。」

吉姆再也承受不住了,只覺得一顆心碎成片片,痛楚、愧疚、羞慚、無助、憤怒排山倒海似的襲來。


話脫口而出:「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你以為我喜歡屈服在別人的要求之下?你以為我喜歡這樣讓我的家人失望?」吉姆停頓一下,掙扎着想要恢復正常。「我一直就是這樣,愛麗,我總是害怕讓人家失望,我厭惡自己,我痛恨自己的生活。我怎麼會到這種地步呢?」


吉姆「怎麼會走到這種地步」呢?他深愛家人,也很珍惜與妻小的關係,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忽略自己的家庭。事實上,吉姆的問題並不是婚後才開始的,乃在早年的人際關係里就已形成,早已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

設立界線的能力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呢?這就是本章的宗旨。希望藉此你可以了解你的界線是從哪裏開始設立起來或倒塌的,以及應該如何修補。


讀這一章的時候,請記得大衛如何為他的生活與未來向神禱告的:「神啊!求你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一三九章法23-24節)

神渴望你知道你的傷口在哪裏,有哪些不足之處,哪些是你自找的,哪些是別人引起的。求神讓你看出哪些重要的關係和力量已造成你在界線上的困擾。過去,就現在的借鑑,可以用來修補現在,幫助你建造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界線發展


記得這句老諺語嗎?「瘋狂是會遺傳的——從你的孩子傳給你。」界線並不是遺傳來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建造出來的。想要成為神 所希望我們成就的人——說實話、負責任、身心自由、愛人,我們從小就必須開始學習什麼是界線。界線的發展是一種不斷進行的過程,可是,關鍵時期卻是在孩提時期,即我們個性發展成型的那個階段。


《聖經》勸導父母要「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二十二章6節)可是,很多父母老誤解這段信息,認為「他當行的道」就是我們(父母)所認為他(或她)當行的道」。你可以從這裏看出界線的衝突已經開始了嗎?


事實上,《箴言》裏那句話真正的含義是「神為他(或她)所計劃的當行的道。」換句話說,好的父母不會情緒化地強迫兒女成為與自己完全相同,或完美無缺的孩子。父母應該只是在旁邊協助的夥伴,幫忙兒女尋求神在他們身上的旨意,並幫助他們達到那個目標。


《聖經》教導我們每個人都要經過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約翰就曾寫信給「小子們」、「少年人」、「父老」。「小子們那,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借着主名得了赦免。父老啊,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勝了那惡者。」(《約翰一書》二章12-13節)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有不同的工作必須完成。界線也在你可以想像得出來的每個特定、明顯的階段發展出來。事實上,孩童發展專家們在觀察嬰兒、幼兒與他們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後,對每個特定階段所發展出來的界線已經有了詳細記錄。(注一)


親密關係:建立界線的基礎


溫蒂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總是不能學以致用。那些教人要彼此平等對待的書籍,那些鼓勵人要對自己有信心的錄音帶,以及要勇敢正視問題的自我訓練,都在她和母親講電話時,全消失不見了,溶為模糊昏暗的記憶。

每次談到溫蒂的小孩,最典型的結果就是,她母親會解析溫蒂那不完美的教養方式。「我比你當母親當得久」,她的母親總是這樣說:「所以,你只要照着我的話去做就沒錯。」


溫蒂對母親的勸告很不滿。並非她不願意敞開心胸接受母親的忠告——天曉得她真可以採用那些處方的,但母親老把她的方式視為惟一行得通的方式。溫蒂很想和母親能有新的關係,把母親對她的控制、禮貌性的貶謫、沒有彈性,都坦誠地說來。溫蒂希望自己與母親是種「大人與大人」的朋友關係。


可是,她就是無法向母親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有時,她很想寫信解釋自己的感覺,或在打電話之前自己先演練一遍。但每次時間一到,她就心慌失措,保持沉默。她太懂得怎樣對母親順從、感恩、像個小孩子了,要到事後她生氣時,才知道自己再次屈服在母親影響力下。她放棄了,不再期待事情會有轉變。


溫蒂的掙扎指出我們在建造界線時,都會有一種基本的需要,就是不管我們如何與自己對話、閱讀、研究、練習,如果沒有神或別人在一旁協助支持,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發展或設定出界線。除非你和那些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都會愛你的人有着深刻親密的人際關係,不要奢想能夠建立界線。


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歸屬感,在某種關係中,有個屬靈上與情感上的「家」。神的特性就是想要與人建立關係。《約翰壹書》四章16節說:「神是愛」,愛的意思就是「關係」————與別人建立一種彼此委身與關懷的關係。


和神一樣,我們最需要的就是與別人建立關係。在神所創造的完美世界裏,他不也說過:「那人獨居不好」(《創世紀》二章18節)這裏,神所說的並不是婚姻,而是人際關係——我們除了自己以外,應該還有別人與我們有感情的聯繫,能夠彼此信任,互相扶持。


我們是為了人與人之關係而被建造的。人與人的親密關係,是我們靈魂存在的基石。當這個基石產生了裂紋或斷層,就不可能發展出界線來。為什麼呢?如果我們缺少與人的關係,當我們遇到衝突的時候,我們將無人可訴,無處可棲。如果我們不覺得自己被愛,就被迫面對兩種壞的選擇:


1. 我們設立界線,但很可能會失去與某人的關係。這就是溫蒂內心的恐懼,害怕母親會因此排斥她,她就是被隔絕或孤立了。她需要與母親的關係來讓自己有安全感。

2. 我們不去設定界線,繼續成為別人願望的俘虜。因為溫蒂不能跟她的母親設立界線,她變成滿足母親願望的囚犯。


所以,嬰兒第一個發展的就是與父母產生感情的聯繫。他們必須知道自己出生在世界上是受歡迎與安全的。如果父母親想要跟嬰兒有親密的關係,他們必須提供一個持續、溫馨、充滿愛心,又可預知的情感環境。在這個階段,母親的職責是借着她與嬰兒的情感,來誘導嬰兒與這個世界發展出一種關係來(雖然這大都是母親的工作,父親或保姆依然足以勝任。)


當母親對孩子的需要——與人親近,被人家抱,被餵食,換尿布——都能有下面的反應時,關係便逐漸形成。嬰兒絕對會有需要的,而做母親的如果都能滿足那些需要,嬰兒就會把母親恆久慈愛的形象內化或吸收,成為他(她)個性的一部分。


在這個階段,嬰兒和母親緊緊相連,他們感覺不到自己。他們認為「媽咪和我是一體的。」有時,這就叫做共生,有點像是與母親「在親密的關係中同泳」。這種共生性的結合就是為什麼母親不在嬰兒身邊時,嬰兒會感到恐慌;除了母親,沒有人可以使他們覺得安適。


在出生後那幾個月里,嬰兒和母親許許多多的接觸,可以在嬰兒心中形成母愛的畫面。那種母親「就在身邊」的終極目標是使嬰兒相信;與他們有感情的那物體會恆久不變,也就是說:即使母親不在小孩身邊,他們依舊會有歸屬感謝與安全感。母親先前無時無刻澆灌在他們身上的愛,終於在他們心中開花結果,使他們有確實的安全感。


「物體的恆久不變」就是《聖經》所指的「教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以弗所書》三章17節)與「在他(基督)裏面生根建造」(《歌羅西書》二章7節)。它所彰顯出來的原則是:神對我們的計劃就是要我們能夠被他、被別人所愛,讓我們永遠都不會感到孤立——即使是自己一個人獨處時。(注二)


與人有感情的聯繫只是個前奏曲。當兒女從那些主要的人際關係中能夠漸獲舒適與安全感,而建立起他們內心堅固的基石,在未來發展界線的過程中,他們就可以承受所面對的分離與衝突了。


分離與個體

一個靈魂的形成


米莉教會裏的媽媽團契常常舉辦活動與提供場地,讓一些家有嬰兒或幼兒的媽媽們有機會聚集在一起,交換彼此養兒育女的心得。有一次聚會「好像開關一開一關一樣,」米莉跟她那群朋友說:「在她一歲生日的時候——就從那一天開始——我的希蕊突然變成我所見過的最難相處的小孩。我幾乎不敢相信,她真會是同一個小女孩。前一天,她吃菠菜吃得好像那是她這輩子最後一餐了,隔天,同樣的菠菜,她卻全推到地上去了。」


對米莉的激動,其他的媽媽都贊同地點頭、微笑。這些媽媽都非常同意——因為她們的小孩似乎也是在這個時期個性開始360度的大轉變。以前那個聽話、可愛的小寶貝突然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愛鬧彆扭、要求很多的幼兒。


這是怎麼回事呢?任何一個稱職的小兒科醫生或孩童心理治療專家都會同意:小孩子從一歲到三歲都會有很多改變。這種改變,有時雖然會製造一些突發或混亂事件,卻都是正常的。這是神對小孩計劃中的一部分。


在嬰兒得到安全感並跟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以後,第二種需要就出現了。他們需要自主權或獨立的感覺,孩童專家稱這個為分離與個體。「分離」是小孩需要把他(她)與母親——從那個「不是我」的體驗中——分離出來。「個體」指的是小孩與母親分離後所發展出來的身分,一種「我」的體驗。


你必須先有「不是我」,才能擁有「我」。就像要在一場樹叢密佈的地上蓋房子,你必須把一些空間先清理出來,才有地方建蓋自己的家。在你發掘什麼是神賜給你的真實、獨一無二的身份之前,你必須先決定什麼不是你。


《聖經》有關耶穌幼年的惟一記載便描述了這個原則。記不記得耶穌的父母親回家而不知道耶穌仍然留在耶路撒冷的事情?當他們回頭找耶穌,發現他還在殿裏。耶穌的母親訓誡他,耶穌卻對她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父的事為念嗎?」(《路加福音》二章49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媽媽,我與你有不相同的價值觀、思想、意見。」耶穌非常清楚他自己是誰,又不是誰。

這種「分離與個體」的轉換過程並不是很平順。小孩要發展健全的界線需要經過三個很重要的階段:孵化、練習、重歸舊好。


孵化:「媽咪和我並不是同一個人」


「很不公平!」一個家中有五個月大嬰兒的母親跟我說:「我們有四個月的時間都非常親近,也非常幸福。我喜歡艾略的無助、依賴。他需要我,我是他的一切與世界。」

「可是,突然間,什麼都變了,他變得——我應該怎麼說呢?他變得騷動不安,很容易生氣,不大要我抱他,對別人的興趣比對我的興趣還要高,連一些顏色鮮艷的玩具都比我還有吸引力!」


「我開始懂了,」她做個結論:「她只需要我四個月,現在我那『母親的角色』就是花十七年半的時間來讓他離開我。」

就很多方面來說,這個母親說的一點也沒錯。嬰兒在最開始五個月到十個月的生命有個主要的改變:從「媽媽和我是相同的」,變成「媽媽和我是不同的」。這個時期,嬰兒從母親被動的結合,變成了對外面世界主動地感到興趣。他們發現外面竟然還有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他們想要涉足,想要分杯羹!


專家稱這個時期為「孵化期」或「區分期」,是小孩想要探險、觸摸、品嘗、感覺新的東西的時期。雖然小孩在這個階段仍需要仰賴母親,但他們不像以前那樣只繞着母親轉;母親先前滋潤與餵養他們的苦心終於開花結果——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安全得可以開始出去冒險了。看看那些到處爬行的幼兒,他們正在全速全力前進,不想要錯失什麼;他們正在將自己地理上的界線付諸行動——離開母親。


如果你能用嬰兒孵化的眼睛來看東西,你將看到一雙如亞當的眼睛正張得大大地在觀賞植物、動物與神為他創造的神奇世界。你將看到那雙眼睛充滿着想要認識探掘世界的欲望與動力,就像(《約伯記》十一章7節暗示我們的:「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不,我們當然不能,可是,神創造我們就是要我們去認識那全能的創造者,以及發現、體驗他為我們創造的世界。


「新媽媽們」在這個階段自然很難受。就像這一章剛開始時所提到的那些媽媽,她們很可能感到失望,尤其那些自己以前沒有真正經歷過「孵化期」的母親,她們最渴望的就是來自嬰兒的親密、需求、依賴。這類的婦女往往會生下許多子女,或想盡辦法要跟年幼的嬰兒黏在一起,她們不喜歡「分離」,不喜歡與嬰兒有任何距離。對母親來說,這是一條痛苦的界線,而對小孩子來說,卻是必須的。


練習:「我什麼都能做!」


「我想要活得快樂或有樂趣一點,有什麼不對?人生不應該是枯燥無味的!」德瑞抗議。德瑞快五十歲了,卻穿得像個大學生,整張臉曬成古銅色,而且一點皺紋都沒有;對一個中年人來說,這實在是很不自然。


德瑞告訴他的牧師:他想從現在參加的三十五歲以上的人所組成的團契,轉到二十多歲至三十多歲人的團契。「我們那個團契的步調實在太慢了。我喜歡坐雲霄飛車,到外面過夜生活,換工作,一些可以讓我保持年輕有活力的事情。」


德瑞這種生活形態表示出他仍然停留在「分離與個體」的第二個階段:練習。這個階段一般大概是小孩十個月到十八個月大(以後的成長過程,這現象仍會再發生。)嬰兒開始學走路、學說話。


孵化期與練習期之間的轉變很大。孵化期的嬰兒雖然會為外面新奇世界大大的吸引,他們至少還很依賴母親。而練習期的小孩卻要把母親丟在後頭!新近發現的走路能力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全能的。那些現在會爬又會走的幼兒真是感到興奮無比,他們全身充滿活力,想要嘗試一切,包括走下高陡的樓梯,拿叉子塞進插座,追小貓咪的尾巴。


像德瑞這樣仍停滯在練習階段的人可能會有很多的樂趣,但是當你把他們那些不實際、浮誇、不負責的彩虹泡泡戳破,你就變成一個「很掃興」的人了。如果你和那些仍在練習期的「大小孩」的配偶(也是「掃人興」的)談過話,你就會知道:實在沒有比當這種人的配偶更為累人的了。


《箴言》七章7節形容尚停留在練習階段的年輕人:「見愚蒙人內,少年人中,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

這個少年人充滿精力,卻沒有辦法控制他的衝動,在熱情上沒有界線或限制。依舊停留在這個階段的成年人,他們的性生活往往亂七八糟,結果當然只有死路一條:「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已命。」(《箴言》七章23節)


停滯在練習期的人以為自己不會出事,可是,這種人遲早會自食惡果的。


正值練習期的嬰兒(那些認為自己確是全能的人)從父母最需要得到的就是:當他們歡樂的時候,父母能與他們同歡樂;當他們興奮的時候,父母能與他們同興奮;但必須給予他們一些安全的限制,讓他們可以好好的練習。好的父母可以與在床上跳上跳下的幼兒一起同樂,壞的父母不是壓抑小孩的欲望而不准他們如此行,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限制,即使小孩跳到父母手上的咖啡或果汁濺得到處都是,也沒有關係。(德瑞的父母就是第二種。)


在這個練習期,讓小孩子學習積極進取或正面主動乃是好的。父母在這個階段必須明確地跟小孩設下前後一致與符合實際的界線,而不要破壞小孩的興致,以協助他們度過這個轉接時期。

你看過有關「嬰兒第一步」的海報嗎?有些海報上的圖面根本就不正確:嬰兒正步伐不穩地走向一個敞開手臂等待着他的母親。事實往往不是如此。大部分的母親都說:「我是站在小孩的背後看見他走第一步的!」練習期的幼兒開始從安全溫暖走向刺激探險的階段,而肉體上與地理上的界線可以幫助他們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學習行動。


練習期提供小孩精力與動力,來進入他成人「個人」的最後階段,只是精力旺盛並無法永遠持續。車子不可能都在全速前進,短跑選手也沒辦法一路衝刺到底。練習期的小孩必須進入下一個階段:重歸舊好。


重歸舊好:「我並不是什麼都能做的。」


重歸舊好(rapprochement)大約發生在小孩十八個月到三歲的時期。此字源於法文,意思是「恢復原先和諧的關係。」換句話說,小孩子終於回到現實,過去幾個月來他們那些超人的感覺慢慢變成「我並不是什麼都能做的。」他們開始焦慮並察覺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發現他們仍然需要媽媽。


重歸舊好是小孩重回與母親的親密關係,只是,這一次的關係和以前不一樣了,小孩將帶進「自我」。現在的關係是分開的兩個人,彼此有不同的想法與感情。這個小孩子也已經可以和外面的世界產生一種互動的關係,卻不會失去自我感了。


這個階段對父母與兒女來說,通常都是一段很艱難的時期。重歸舊好的幼兒常常很惹人討厭、愛唱反調、愛抬槓、性情不定、容易生氣。他們會讓你想起那些患有慢性牙痛的人。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時期的幼兒會用哪些工具來設立他們的界線。


生氣。生氣,是一個朋友。神讓人會生氣是有原因的:告訴我們有問題發生了,要我們去面對那個問題。生氣,是小孩知道他們的體驗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能用生氣區分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能力就是一種界線。能夠適度表現自己怒氣的小孩,在他們以後的生活里,將可以了解別人是否想控制或傷害他們。


主權(ownership)。重歸舊好時期有時會被誤以為只是一個「自私」時期,這個階段的小孩開始使用一些新的詞彙,例如:屬於我的(mine),我的(my),我(me)。蘇西不喜歡人家摸她的洋娃娃;比爾不要和來玩的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卡車。這種成為自我很重要的部分往往讓很多基督徒父母很難理解。「唉,人原罪的本性開始在我小女兒身上萌芽探頭了。」父母會這樣說。他們的朋友則在一旁很有智能地點點頭。「我們試着教她跟人家分享東西,她就是和我們一樣,也會為私心所困。」


這不是正確的觀念,《聖經》也不是如此教導我們的。小孩子新找到的字眼:「屬於我的」,確實是根源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罪或敗壞,正如撒但一樣,想「我要與至上者同等」(《以賽亞書》十四章14節。)但這只是很粗淺地了解我們的性格,並沒有把我們具有神的形象所代表的真義好好考慮在內。


我們既然被神所造,有神的形象,就代表我們也有主權,是管家。就像當初亞當夏娃被神授予征服與治理這個世界的主權一樣,我們也擁有管理自己的時間、精力、天分、價值、感情、行為、金錢的權力,以及第二章所提到的其他種種的權利或責任。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屬於我的」觀念,我們就沒責任感要去發展、滋養、保護這些寶貴的資源。沒有「屬於我的」觀念,我們就不能向神與他的國度獻上自己。


小孩絕對需要明白「屬於我的」、「我的」、「我」,並不是什麼壞字眼。「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章19節)如果小孩擁有足夠的愛,他們就會有愛人的性格。假如父母能夠以合乎《聖經》的方法,正確地教養自己的小孩,小孩就會學習什麼叫做犧牲,而且發展出一顆懂得給予與愛人的赤子之心。


不!:一字界線。幼兒在經歷重歸舊好的階段,往往會使用這個人類評議中最重要的一個字:不。這個不字雖然也會在孵化期出現,卻在重歸舊好時期臻於完美,也最恰當不過了。這是小孩子所學習的第一個語言上的界線。


不這個字,幫小孩和他們不喜歡的事物分開,給予他們選擇的力量,保護他們。學習去處理小孩說的不,對小孩身心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有一對夫婦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小孩一直拒絕吃某些食物,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的小孩對其中的一種食物過敏。

小孩在這種年歲常常會說不說上癮。他們不只拒絕吃蔬菜、睡午覺,還不要吃棒冰、不要他們最喜歡的玩具。可是,絕對值得讓他們說不,這樣他們才不會產生完全無助或無力的感覺。


在這個不字上,父母有兩個任務。第一,需要讓小孩有說不的安全感,鼓勵他們建立起自己的界線。即使小孩不可能如願地做所有的選擇,大人仍需要傾聽小孩的不。有智能的父母不會被小孩子的抗拒所侮辱或因此感到憤怒。他們會讓小孩覺得不管他的「不」或他們的「好」,都是一樣的重要。他們不會因為小孩子一對他們說不,就很情緒化地讓自己的感情內縮,他們依舊會與小孩有密切的親子關係。如果父母中的一方被小孩說的不搞得精疲力竭了,另一方必須出手援助。整個過程必須付出很多的心血。


有一對夫婦便是因為每當他們的姨媽來拜訪時,小女兒都拒絕親吻她或抱她,而必須面對姨媽感情受傷的問題。小孩有時會想和人家親近,有時卻保持距離,想站在父母背後看看就好。在姨媽抱怨時,這對夫婦說:「我們不要凱西覺得她感情的流露是她欠人家的。我們要她可以控制她自己的生活。」這對父母希望他們小女兒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路加福音》五章37節)。他們希望她現在可以自由自在地對人家說不,將來才有能力向邪惡的壞事說不。


重歸舊好時期,父母的第二項任務就是幫助小孩尊重別人的界線。小孩除了要能對人說不以外,也要能夠接受別人向他們說不!


父母必須為小孩設立適合小孩年齡層的界線,換句話說,不可以在玩具店裏,因為小孩耍脾氣了,讓自己出糗了,就乾脆放棄作父母的原則,而放任小孩為所欲為。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必須暫停正在做的事,適當地和小孩當面好好處理這個問題,必要時,甚至體罰一下都沒有關係,「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十九章18節),也就是說,要在一切都太遲以前,幫助小孩接受一些限制。界線建立在三歲小孩的身上最為明顯。這個年紀,他們應該可以很熟練地做好下列幾件事:


1. 可以和人家感情很親密,卻仍擁有自我感與跟人分開的自由。

2. 可以適當地對人家說不,卻不怕因此失去對方的愛。

3. 可以接受別人適度的拒絕,卻不會因此在感情上內遁或畏縮起來。


看到這些,有一位朋友半開玩笑地說:「三歲的小孩就必須學到這些?那四十三歲的人呢?」沒錯,這是頗為過份的要求,也不容易做到,可是在幼兒時期就發展出界線確實是很需要的。

人生一還有兩個時期也需要注重界線的發展,第一個是青春期或少年期。青少年期是人生最初那幾年的重演,只是,此時所接觸的是一些更成熟的問題,比如性、性別的認同、競爭、成年人認同的問題。在這一段困惑時期,知道什麼時候向人說好、說不,以及可以對誰說,更是學習的重心。


第二個是青春期,就是孩子離開家或大學,開始工作或結婚之時。在這階段的青年人會有失去秩序或規範的感覺。沒有上課鐘了,沒有別人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時間表,手頭上突然有許多嚇人的自由與責任,加上男女親密關係與委身的要求。這時期常常更需要學習設立好界線。


孩子愈早學習一些好的界線,以後他(她)在人際關係上經歷的混亂就愈少。三歲以前若能先打好根基,青春期就會過得「比較」順利(注意!不是「很」順利),而且也「比較」容易轉換到成年期。如果幼兒期未能紮好基礎,青春期好好在家多下點功夫,依然會助益良多。如果兩個時期都有嚴重的界線問題,成年以後的歲月就會很難過了。


「明白我以前應該如何受到父母的栽培和訓練當然很有幫助」,有一次,一個來參加兒童心理發展輔導的婦女如此說:「可是,真的可以幫助我的是,我到底在哪裏出了差錯呢?」讓我們來看看在界線發展過程中,我們到底在哪裏出了差錯。

界線傷害:哪裏出了問題 界線的問題來自我們和別人那些難以數計的接觸,以及我們自己的本質和性格。但最重要的界線衝突發生在我們的幼兒時期,在「分離與個體」三個階段:孵化、練習、重歸舊好其中之一,或三個階段都有。一般來說,發生得越早,創傷越深,界線問題也就會越嚴重。


因界線而感情退縮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可是,它就是發生了,」格莉百思不解,一邊喝咖啡,一邊跟她的朋友愛麗說:「每次我不同意我媽,即使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覺得我媽媽立刻在我面前消失了,好像她受傷了,整個人退縮到內心深處,任我怎麼拉也拉她不出來。那種以為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感覺真的很恐怖。」


說實在的,我們誰也不喜歡被人說不。當別人拒絕支持我們,拒絕和我們有親密關係,或拒絕原諒我們,要接受這些都是困難的。然而,好的關係就必須建立在彼此可以自由拒絕對方,或可以與對方坦然正視衝突之上。「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處,也是如此。」(《箴言》二十七章17節)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成熟的性格都必須建立在適度的「不」上面。正在發展中的孩子必須知道他們的界線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必須知道:他們的反對、他們的練習、他們的試驗,都不會使對方撤銷他(她)的愛。這對孩子是很重要的。


請不要誤解,父母的限制當然也很重要。孩子需要知道哪些行為界線不可以超越。而如果他們犯錯了,就必須接受符合《聖經》教訓與適合他們年齡層的後果。(事實上,如果父母不向孩子設立並堅持好的界線,孩子將會遭受另一種界線傷害,這我們不久就會論及。)我們這裏所討論的,不是要讓孩子為所欲為,而是即使父母與子女的意見不合,作父母的仍然必須與子女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這不是說父母不可以生氣,而是說父母不可以因此把感情撤退內縮起來。


有多少次我們聽到人家說:「神愛罪人,神恨的是罪。」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神的愛永遠都與我們同在,而且「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十三章8節)。如果父母在稚齡的兒女做錯事後,不懂得留在孩子的旁邊,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一起來正視與設法解決問題,反而只是逃避、遠離孩子,那麼神那「永不止息的愛」就沒有被人彰顯出來了。父母因為受傷、失望而感情退縮,或是消極地一旁生氣,他們對子女表示:如果你好好聽話,你就「可」愛;如果你不好好聽話,你就「不可」愛了。


孩子會把那個意思解釋為:如果我是好孩子,你們就愛我;如果我是壞孩子,你們的愛就和我斷絕。


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你會怎麼做呢?做這個決定是不難的。神創造的我們本來就會有感情和人際關係的需要。那些疏離孩子的父母,其實是在靈性上、情感上恐嚇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如果不是假裝和父母意見一致,來保持雙方的關係,就是繼續分離而失去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際關係。而他最可能選擇保持緘默。


當孩子開始設定界線父母就退縮,孩子只好學會強調與發展他們服從、關愛,敏感的部分,但了學會恐懼、懷疑,以及怨恨自己積極、實話實說、與人分離獨立的部分。當他們發現他們一生氣、爭吵,或只是試驗某些反應,他們所愛的人就會因此感情退縮,孩子就會把自己的這些方面隱藏起來。


當父母對兒女說:「你生氣的時候,真是傷透我的心了。」這是要孩子為父母的情感健康負責。事實上,孩子反而變成他們父母的父母了——即使他們不過是兩三歲的小孩而已。最好的說法是:「我知道你生氣了,可是,你還是不能擁有那個玩具。」然後,把你自己受傷的感覺去向你的配偶、朋友,或神申訴。


小孩天生就無所不能。在他們的世界裏,陽光普照是因他們很乖,天下雨是因為他們調皮。隨着年歲的增長,當他們學會除了自己以外,別人的需要與其他的事件也是很重要的時候,他們就會慢慢不再自認為無所不能了。但是,在幼兒時期,他們這種全能的感覺很容易使他們受到界線的傷害。當小孩感覺到父母在感情上退縮了,他們很容易就會相信自己必須為媽媽與爸爸的感情負責,這就是他們全能的意見:「我的能力大到足以讓媽媽與爸爸要和我隔離,所以,我最好小心一點。」


父母在情感上的退縮可以是很詭秘的:受創傷的音調、無故的長時沉默、或一些完全相反的反應:時常哭泣、生病、大吼大叫。有這種父母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很怕設立界線會造成嚴重的孤立與遺棄。


仇視界線


「你知道我為什麼不能說不嗎?」賴利輕笑自嘲:「你怎麼不問我困難一點的問題呢?我是在軍中長大的,我父親的話就是法律,反對他就是造反。記得我九歲時,有一次,我竟然膽敢反駁他,結果至今我惟一記得的是,當我醒來以後,我人已經躺在房間的另外一邊了,除了頭痛欲裂,感情也受創極深。」


第二種界線上的傷害比第一種的要容易辯認,即:父母親對界線的仇視與敵意。當孩子嘗試着要和父母分開,父母就開始生氣,把他們仇視的心理以怒言怒語、體罰,或不適當的懲罰方式表現出來。


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你必須照我的意思去做。」這或許沒有什麼錯,神本來就希望父母管理自己的孩子,但是,當他們接着說:「你一定會喜歡那樣做的。」這將搞得孩子發瘋,因為這否認孩子有不同個體的靈魂。「迫使孩子喜歡那樣做」是在向孩子施壓,要他們「討人喜歡」,而不是「討神的喜歡」(《加拉太書》一章10節)


有些父母會這樣批評他們兒女的界線:

「假如你不同意的話,我就...」

「你照我所說的去做,否則....」

「不要懷疑你老媽的話.」

「你的態度有待糾正」

「你沒有理由難過」


兒女需要在父母的權威與掌握之下,可是,如果兒女因為成長而想要獨立自主,父母卻處罰孩子,孩子常常退縮而感到傷害與不滿.

父母的仇視心理扭曲了神設立管教的原意.管教是以因果關係來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藝術。當不負責的行動造成令人不安的後果,我們就會學習要更負責一點。


「照我的話去做,否則...」的方式只會教導孩子假意的服從,只會在父母親的面前聽話。而「你有自己的選擇」的方式則可以教導孩子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與其說:「你最好整理一下床鋪,否則你一個月內不准出門」父母可以說:「你有下面的選擇:整理你的床鋪,我讓你打一下『任天堂』電動玩具;或者不鋪床,你一整天都失去電動的特權。」讓孩子決定他們願意承受多少不服從的後果。 神的管教是教導,並不是處罰:


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希伯來書》十二章10-11節)


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反對、不服、練習,父母若單單以敵意對待,孩子就失去操練的好處了。他們學不到:延遲對需求的滿足以及負責任對他們是有益的,只學到要如何避免使某人生氣。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基督徒讀到多少有關神的慈愛,仍然害怕神的忿怒?


仇視的結果平常很難看得出來,因為孩子很快就學會把內心的感覺隱藏在服從的假意笑容下。這種小孩長大以後,往往會有憂鬱、焦慮、人際關係上的衝突,或酗酒、嗑藥的問題。許多界線受到傷害的人到那時候才第一次發現自己有問題。


仇視會引起「對人說不」以及「聽人說不」的問題。有些小孩變得很容易就受到別人影響,有些則往外發展,變得很喜歡控制別人——就像他們仇視界線的父母親一樣。


對父母的仇視行為,孩子可能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歌羅西書》三章21節)有些子女對父母的嚴厲,會有屈服與沮喪的反應。同時,神也要求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以弗所書》六章4節)有的孩子則以忿怒來對抗父母的仇視,長大後,就像傷害過他們的父母一樣,也成為仇視界線的父母。


過度控制


當有愛心的父母過度保護小孩,害怕他們犯錯而設立太嚴格的規矩或限制,就形成過度控制。比如,他們可能怕小孩受到別人的傷害,或是從別的小孩學到一些壞習慣,而不准自己的小孩和別的小孩玩。他們擔心孩子會感冒,在陰天就要孩子穿雨靴。


過度控制的父母不了解:好父母的主要責任是控制和保護,但也要給孩子有犯錯的空間。記住,我們都必須從「不斷的練習中」(《希伯來書》五章14節)變得成熟。被父母過度控制的小孩很容易產生依賴的心理,陷入與別人衝突的網羅,難以設立與堅持自己的界線。他們對冒險與創造也往往有問題。


缺少界線


依蓮長長嘆一口氣。每次她一有什麼差錯,她的丈夫魯斯那一個禮拜發作兩次的怒氣就上來了。魯斯這次生氣是因他們原本與寧斯夫婦約好晚上一起出去,但她忘記先找保姆——直到下午4點她才想起來——於是,必須和寧斯另約時間。

她想不通魯斯幹嘛為這麼小的事情大發雷霆!或許,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沒錯,就是這樣。依蓮想通了,或許我們只需要出去度假一下,她忘了其實他們一個月前才剛剛度假回來。


依蓮的父母非常有愛心,卻也非常寵溺小孩。他們捨不得要求依蓮做什麼,也不曾好好管教她,例如面對牆罰站、要她承擔後果,或體罰。依蓮的家人認為只要給她很多的慈愛與寬恕,就可以幫她長大成人,足以應付周遭的世界。


所以,當依蓮亂丟東西,或不懂得歸位,她的母親只會跟在後面幫她收拾。當她把他們有的轎車撞毀3次,她的父親乾脆另外買一部車子給她自己開。當她銀行存款透支了,她的父母默默地把更多的錢匯進她的賬戶內。愛,不是要有耐心嗎?他們說。


依蓮的父母對她沒有限制、反而妨礙了她個性的發展。雖然依蓮是個有愛心的妻子、母親、同事,她身邊的人卻因為她生活的缺乏 訓練和不小心,常常深感覺挫折。每個人都必須花很多的精力來和她保持關係,偏偏依蓮又很「可」愛,大多數的朋友不想拆台明說,以免傷她的感情。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事情永遠沒有辦法解決。


這種缺乏來自父母的界線問題,與父母仇視界線的問題,正好相反。合乎《聖經》的管教方式早就提供足夠的架構,可能幫助依蓮來發展她的性格。


因為缺少父母的設限,加上缺乏與人有溝通和來往,有時,會造成侵犯性控制者。我們都有一種經驗:走進超級市場,看見一個四歲小孩完全掌握他母親的情形。只見那個做母親的懇請、乞求、威脅兒子停止發飆,結果,她終於受不了了,只好投降,把他一直哭着要的糖果給了他,「這是最後一顆了。」她說,還想爭回一點控制權,其實,到那時候,根本就是痴人說夢話了。


現在,假想那個四歲的男孩如今成一個四十歲的成年人了,景況雖然不同,內容還是一樣,只是換湯不換藥。當他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或人家對他設下界線後,他的壞脾氣就爆發。只是,這時他已經多出三十六年整個世界都迎合他一人的經歷,要讓他復原的方式必須非常強而有力,並且前後一致。要復原,有時必須住院;有時經由離婚、入獄、疾病等等。沒有人真正可以逃避生活的管教,人種什麼,就收什麼。越晚得到管教,情況會越糟糕,因為那時候所付的代價會更高。


很明顯地,我們所描述的是有困難聽取別人界線與(或)需要的人。這些人被缺少界線傷害,正如有些人被太嚴苛的界線傷害。


不一致的界線


有時,因為父母對如何扶養小孩子感到困惑,或他們本身所受過的傷害,使他們將嚴格與鬆弛兩種方式合併使用,給予孩子一些衝突性的信息。結果,孩子搞不懂家規到底為啥,以及人生有什麼規則。

有酗酒問題的家庭常常會有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界線問題。他們的父母可能今天很有愛心、很溫和,明天卻變得不可理喻地嚴厲。因為酒精對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這類情形更是特別的真實。


酗酒問題會讓孩子對界線極其疑惑不解。來自酗酒家庭的成年的孩子往往在人際關係中沒有安全感,總是等着人家來欺騙他們或出其不意攻擊他們。他們常常心存戒心。

出自酗酒家庭的成年孩子很難去設立界線。因為說不,可能帶來尊敬,也可能帶來憤怒。他們覺得自己就像《雅各書》一章1節所形容的那個心懷二意的人:「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他們不能確定自己需要及不需要負責的事。


創傷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談論的都是與家人相關聯的一些問題。感情的內縮、仇視、設立不適當的界線,都是父母對子女的行為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影響都將在兒女的靈魂深處留下深深烙印。

特殊的創傷也會損害界線的發展。所謂創傷,指的不是一種個性形態,而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情感經歷。情感上、肉體上、性上的虐待是創傷。意外、使人體虛瘦弱的疾病是創傷。嚴重的損失,比如:父母死亡、離婚、陷入極端的經濟危機也是創傷。


要分辨個性形態(比如感情內縮、仇視)與創傷之間的不同,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看看樹林中的樹是怎麼受到損傷的。施肥不正確,土質萬分不良,太多或太少的陽光與水分,這些都是個性形態的問題。創傷指有卻是大樹突然被閃電打到了。

創傷影響界線發展,因為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兩種必備的基礎動搖了:


1. 這世界大致上是安全的。

2. 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經歷創傷的孩子覺得他們這些基礎受到動搖了。他們變得不能確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否安全,是否受到保護。面臨危險而且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使他們感到恐懼。


傑瑞許多年來一直受到他父母親對他肉體上的虐待。傑瑞很早到就離開家,加入陸戰隊,有過幾次失敗的婚姻。現在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借着心理諮詢治療,他終於慢慢了解為什麼他外表看起來很強壯,卻總是想找有控制欲的女人。他為她們能夠「駕馭」他着迷瘋狂,然後,他那服從女人的模式又出現了,而傑瑞總是那個輸方。


有一天,傑瑞來做心理治療,想起他曾經因犯了些很小的過錯,他母親就大巴掌打他的臉。他很清楚地記得他多次試圖保護自己,卻徒勞無效,他哀求母親:「求求你,媽媽——我很抱歉!我什麼都聽你的,求求你,媽媽。」直到他答應母親他將絕對服從她,母親的痛打才停止。這種記憶和他以後在妻子或女朋友們面前的軟弱無力與缺乏自控大有關連。她們的怒氣讓他恐懼,馬上什麼都願意順從對方。傑瑞母親的虐待嚴重妨礙了他界線上的發展。


神對受創傷的受害者總是特別關照:「他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節)神渴望那些受創傷者的傷口能被有愛心的人包紮照料。

在家庭中受過創傷挫害的人,大都是家人拙劣或邪惡個性形態的受害者。他們從我們的界線感情退縮,並仇視我們的界線,造成更多的創傷。


我們自己的個性


你是否聽人說過:他「打從出母胎」就是這個樣子,或許,你一向就很活潑,直來直往,喜歡探險,喜愛發現新大陸。或許,你覺得你自己「從有記憶以來」就是安安靜靜,喜愛深思。

我們的個性與我們如何處理界線問題,很有關連,比如:個性比較積極的人在面對界線問題時,往往比較直接、勇往直前;不積極的人則容易閃躲、退避。


我們自己的罪性或敗壞

我們自己的罪性或敗壞也會影響我們在界線上的發展。所謂的敗壞就是我們從亞當夏娃繼承來的原罪——我們反對人是神主權下的被造者,我們拒絕謙卑。我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地位,卻渴望全能與掌權,希望自己不需要任何人,也不必去為任何人負責。我們的敗壞使我們被罪與死亡的律法奴役着,而只有經由耶穌基督,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羅馬書》八章2節)。


現在,你對界線問題與界線發展應該有比較清晰明確的概念了。讓我們再來看看《聖經》所教導我們的界線,應該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及如何能夠在我們整個生命過程中被發展。


本書為未授權圖書,源自網絡,在此刊登只為交流學習之用,請勿用於其它目的,謝謝。若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函告知刪除。 電郵 ccwiki@cc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