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為何基督徒需要信條
作者/卡爾楚曼 Carl R. Trueman 譯/王一 Yi Wang 校/
基督徒並非分為有信條(confession)的基督徒和只信聖經的基督徒。實際上應該劃分為,有一部分基督徒是有信條的,並且以公開的形式記下來,公開讓眾人察驗或糾正;而另一部分基督徒也有信條,但他們並不把這些內容記下來。這樣劃分的原因很簡單:每一間地方教會(更準確的說,每一名基督徒)都相信聖經是有意義的,教會相信聖經所表達的意義,也就是教會所信仰的內容,不管教會是否選擇把這些內容記下來,就是信條。
當然,有些人會辯護只要基督不要信條,唯獨聖經不看其他。他們在努力保護一個十分重要也是合乎聖經的概念:就是在一切關乎基督徒信仰與實踐中,唯獨聖經才具有至高的權威。他們擔心不合聖經的傳統或觀念影響教會持守的信仰核心,這種擔心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然而,他們目的是好,但他們保護的——聖經獨特的地位——在我看來,必須藉着清晰明確的信條,與慎思明辨的教會治理,才能得到最佳保護。
事實上,多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些不把自己的信仰內容書寫下來的人,正落將其傳統高舉過聖經,不受聖經監督的危險之中。假如一間教會有一份文本,表明教會對末世論是時代論的觀點,那我們便都很容易知道這間教會末世論的觀點,我們就可以像庇哩亞人一樣查考聖經,用聖經檢驗他們的觀點,看是否符合聖經。一間教會只說自己在末世論上的觀點與聖經教導的一樣,等於什麼也沒說。
簡而言之,信條與符合聖經的教會治理相結合,在維持健康而合乎新約聖經的教會生活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以下是基督徒和教會需要信條的七大理由。
1. 信條劃定教會權柄界限
在今天,特別是宣告真理的話語總是遭人懷疑,被認為是某種操控人的權力遊戲,所以認為信條能劃定教會權柄界限,似乎違背人的直覺。但假如稍花時間認真思考,我們就會清楚看到,信條的作用正是如此。教會長老,只有在處理教會的信條中所界定的問題時才擁有權柄。這樣,假如教會裏有人宣稱三位一體是胡說,或者有人犯了姦淫,長老就有權柄和義務進行干預。威敏斯特準則(Westminster Standards)都涵蓋了這兩種問題。但假如有人想穿黃色西裝來教會,或想吃素,教會長老則無權干預。他們可以對別人着裝品味保留個人意見,或認為不吃肉活不下去,但這兩件事都不屬於教會事宜。信條清楚並公開地表明教會的權柄始於何處,止於何處,加上行使權柄的透明過程,可以有效提防地方教會濫用權柄轄制人。
2. 信條對信仰作出簡明概括
如果你的書架上,或者你的口袋裏有一本威敏斯特準則(Westminster Standards),這份文件每一頁的神學分量,都要超過除聖經以外的任何一本書。大部分神學著作看起來厚重嚇人,很少有人真的有時間閱讀。但小要理問答可以放在口袋裏隨身攜帶,幾分鐘就能通讀一遍,背誦起來也很容易,用淺顯易懂的規模寫成一整套神學教材。其他一些書籍當然也有類似功能,但有哪本能如此高效又如此淺顯易懂呢?當教會擁有一份優秀的信條和一份優秀的要理問答時,就有了一套把真理輸送給會眾的教導工具。
歷史證明了這一點。舉一個例子,以下是華腓德(B. B. Warfield)在1909年寫的一段話:
什麼是「小要理問答不可磨滅的印記」?這是一位美軍軍官的個人經歷。在動盪年代,西部的一座大城市每天街上都被暴亂人群控制。一天,他在街上看到迎面而來一個人,帶着一種鎮靜而堅定的神情,一舉一動都鼓舞人心。在紛亂的環境下如此的舉止打動了這位軍官,當與他擦肩而過時,軍官轉頭去看,發現這個人也在轉頭看自己。這人見軍官轉過頭來,就立刻轉身,用大拇指頂着他的胸膛,開門見山地問道:「人的首要目的是什麼?」軍官同樣用大拇指頂着他,「人的首要目的就是榮耀神,並以祂為樂,直到永遠。」 ——「啊!」這人說道,「看你一眼就知道你從小是學小要理的!」軍官回答道,「嗨,我看到你也是如此想的。」(《短篇文選》,卷一,383–84頁)
華腓德對這故事補充道,「孩子們從小學習小要理是很值得的。他們會長大成為男子漢。更美妙的是,他們極有可能會長大成為上帝所使用的男子漢。」因為有人雖不認同,但小要理問答是對上帝全備的旨意優秀而簡明的陳述。
3. 信條區分教會職份和成員
改革宗圈內對個人到底要有多少教義知識才可以成為教會成員的問題一直有爭議。在我看來,羅馬書第10章表明了標杆應該放在低處,而不是高處。有基本的認信和一顆謙卑受教的心足矣。 即便有人不同意,但所有人都應該認同,對擔任職分的人和對新成員要求的知識程度應該有所不同。一個基督徒人生的起點不是他的終點。人需要成長變得成熟,其中一方面,就是在教義知識方面的成長。教會的認信文件提供了一張路線圖,或者說框架,為基督徒在教義成長中提供具體內容和架構。沒有信條或者只有簡單教義聲明的教會,劣勢在於無法在會眾面前設立合乎聖經的追求目標,以至於無法讓信徒了解成熟的基督徒應該擁有的神學知識的規模。
4. 信條指明何為要點
我們可以從反面表達這一點,一個問題不寫在信條里就很難論證這問題到底是否具有任何重要意義。這也是信條應當相對詳細的一個理由。例如一間教會有一個十點教義基礎的文件,教會長老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會眾第十一點教義問題也很重要。假如這第十一點不是在教會公認的信條里,教會在此問題上就應該容許良心自由。例如,假如教義聲明中沒有提到洗禮,並因此允許支持嬰孩洗禮者(paedobaptist)和支持信徒洗禮者(credobaptist)都可以擔任教會職分,實際上洗禮就成了無所謂的一個問題。這一點同樣適用在其他任何教義上—— 聖徒堅忍(perseverance),成聖(sanctification)或末世論(eschatology):如果信條中沒提及某個具體教義,那教會對此就沒有正式公認的立場,這個教義就自然降到次要位置上。 再回到前一點:新信主的人或新的教會成員不一定會在加入教會之初就知道什麼重要,什麼次要。 一份細緻的信條,不僅為教會提供了一份很好的教導路線圖,也提供了很好的資料來教導會眾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並且為什麼重要。
5. 信條相對化現在,將我們連於歷史
我們都知道,基督教信仰不是在每個禮拜天被重新發明出來的。在我們之前許許多多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已經為我們打下了根基,我們也都是建立在這根基之上。然而,常常會受到的試探就是在實際生活中否認這一點。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反歷史的(anti-historical)文化潮流強大到滲透到各個領域。廣告說服我們下一件商品就會帶來幸福,科學許諾某個重大突破就可以使生活更輕鬆。我們身邊的事都指向將來,暗示我們將來才是最重要的,將來必定超越過去。
與之相反,基督教信仰是紮根歷史的信仰,建立在上帝在歷史中作為上,並且在基督身上達到高峰。歷世歷代屬上帝的教會忠心闡述這個信仰,並保存下來傳遞給我們。這樣的信仰是與當下的文化潮流相悖的,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這個事實。諷刺的是,那些宣稱不要信條只要聖經的人,沉浸在反歷史的唯我獨尊之中,很可能只不過在反映當下的時代精神罷了。
使用信條的目的就在於將我們和過去連接起來,使我們與之前各個世代的教會建立認同,藉此將我們委身於上帝偉大的救贖計劃之中而不妄自尊大。在敬拜中誦讀古代信條,或是重申歷史信條,都是很好的例子用來表達教會在教義方面的立場和為成員所設立的教導內容。
6. 信條反映敬拜實質
我在教古代教會史的課程時,總會強調一點,就是初期教會在三位一體論(Trinity)和基督論(Christology)的辯論,本質乃是關乎對上帝的頌讚(doxology),與敬拜密不可分地連接在一起。簡單的說,初期教會敬拜時宣告 「耶穌是主」,在洗禮上把父、子、聖靈連在一起,都指向深奧的神學根基。這提供了討論語境,並最終在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和迦克墩信經(Chalcedonian Creed)中,對基督神人二性的定義結出了美好的果子。教會信條的傳統,始於對敬拜意義的思索。
兩千年來,基本上教會的敬拜並沒有發生改變——敬拜就是宣告耶穌是主,救恩是三位一體的上帝父、子、聖靈的作為——而我們的信條是對這些信仰要點的闡述。
因此,我們不應當認為信條和其中包含的教義是反對有活力的敬拜。當然,有信條並不等於敬拜就有活力,也不保證敬拜一定會有活力,正如有法律條文不能保證社會一定文明。然而要想有活力的敬拜,信條是必要的,因為它讓我們知道,作為基督徒,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意義何在。
在以後的日子,信條的這種功能會顯得越來越重要。隨着其它宗教與基督教信仰發生衝撞,特別是這些宗教有一些是使用和我們一樣的聖經詞彙時,更重要的不僅是知道用什麼詞,而是知道這些詞實際的含義是什麼。那態度友善的摩門教(Mormon)鄰居,很有可能認同你說 「耶穌是主」,他敬拜的時候甚至唱的一些讚美詩和你唱的一樣。所以你就需要知道你的教會說「耶穌是主」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你必須知道教會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時有什麼意義。好的信條,比其他任何事情更幫助讓你明白這些。
7. 信條實現了保羅為後使徒教會所定的計劃
保羅在監獄寫給提摩太的信中,聚焦的問題是當他和其他使徒退出歷史舞台之後,教會應當如何管理。保羅的答案分兩部分:第一,教會治理框架,在框架之中,教會治理的工作交付給平常但忠心之人手中;第二,一套純正話語的規模(a form of sound words)。兩樣都必不可少。沒有框架,教會就沒有帶領者;沒有純正話語的規模,教會就會偏離她的神學系泊,失去與過去和同期教會的關聯。一套具有純正話語的規模,也就是一份信條,對於持守與使徒教導的連續性,維護與同時代基督徒的合一來說,至關重要。今天我們認信的信條要做的工作:把我們與過去和同期向神忠心的弟兄姐妹都接連在一起。
「只要基督不要信條,唯獨聖經不要其他」的呼聲,聽起來貌似虔誠,尊崇聖經,但我們不應以認信信條為恥,因為信條幫助我們抓住聖經的重點。當我們試着將這個持守珍貴信仰的好方法介紹給那些非認信的弟兄姊妹時,我們同時也應當為着信條向上帝感恩。
作者Carl R. Trueman牧師,費城威敏斯特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著《The Creedal Imperative》。
英文原文地址: http://www.opc.org/nh.html?article_id=771 中文譯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6f76480101mw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