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13 基督個人的書信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Qbook.png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13 基督個人的書信,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靈命的成熟》
1 神超越的計劃
2 神奇妙的異象
3 神堅毅的恩惠
4 神憐憫的管教
5 神完全的能力
6 神恨惡的大罪
7 神充分的獎賞
8 基督崇高的異象
9 基督超越的價值
10 基督未完的事工
11 基督徒理想的品格
12 基督門徒的條件
13 基督個人的書信
14 藉基督掌權作王
15 聖靈 ── 神的吹氣
16 聖靈轉變的能力
17 聖靈潔淨的火焰
18 聖靈強大的動力
19 聖靈的宣教熱忱
20 聖靈與說方言之一
21 聖靈與說方言之二


「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啟二1)

讀經:啟二1-7


這是一封由被高升的基督寫給當時一個教會的私人信函。它確是有記念價值的文件,我們能分享它裏面的信息,也是一種特權。雖然主要是寫給以弗所教會,但最後它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對象又包含了個人及當代的人。在這封信里,有染着哀愁的感謝,也有稱讚及譴責揉和在其中。基督表明他自己就是那位在七個金燈台中間行走的人,第一章第二十節指出七燈台象徵七個教會。他監督細察那代表見證的燈是否明亮燦然?他在信中對這個教會提出道德上的審判,此乃基於他完全而準確的認識,因他說:「我知道你的行為。」

以弗所是古代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它的居民稱它為亞西亞的都會。它繁華富足、文明昌盛,卻也腐敗到極點。除了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樞紐,它也集各種敗壞的異端邪教之大成。它擁有華麗的戴安娜神(Diana)廟宇,乃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這所廟為它帶來了財富和聲名。以弗所教會可謂得天獨厚,享有它的創辦者及後繼的牧者們所擁有的一連串屬靈恩賜。保羅、亞波羅、亞基拉、亞居拉、提摩太和約翰都曾對它的靈命有所貢獻。從保羅給他們的信件中論到的屬靈真理,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抓住,並且履行了所領受的屬靈教導。這一類的信徒組成了教會的核心,他們能融會貫通屬靈的教訓。由這一點可看出他們的大概情形。

寫這封信的時候,以弗所教會已成立了四十年,它的會眾大多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基督徒。當初令他們的祖先感動的那些新鮮、崇高的真理,現在已變得稀鬆平常。但早代的恆心、力量仍然歷歷在目,因此基督在這兒表達他熱誠的讚賞。


讚美

從他信件的開頭方式,明顯地看出主的機智和體貼。值得一提的是,每當主要稱讚一件事時,他總是一開始就提出來,這也是人際關係中該有的步驟。他毫無保留地稱讚表明在他們中間的四樣美德。

他們忠於工作。「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2節)。這教會的整個工作、行為由此可窺其大貌──在疲乏中仍犧牲苦幹、不屈不撓、忍耐到底。這教會好象一個殷勤工作的蜂巢,充滿各樣的善工。他們的忍耐毫無被動之處,是一種埋頭苦幹直到精疲力竭的耐力,因此基督稱讚他們。有一點值得注意,這裏用的三個名詞同樣也出現在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信中,他稱讚他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

然後,他們也不容忍不義。「你不能容忍惡人」(2節)。這個教會絕不寬恕他們中間任何不潔淨的事,它有充分的屬靈幹勁,去操練健全的管教。為此他們受到神的誇獎。以弗所教會可以容忍任何事,除了在它中間的不義。

他們對教義能分辨清楚。「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2節)。這裏所用動詞的時態,顯示出我們的主指明最近他們中間有一個危機,他們不得不試驗尼哥拉黨人的教義(6節)。耶穌譴責尼哥拉黨的人,他們自認和原先的使徒同等,甚至高過他們。保羅早在他告別的談話里警告過他們(徒二十29),他們也一直謹防着他暗示的那些「凶暴的豺狼」。這些信徒們小心謹慎所聽到的,所以沒有受矇騙。他們不只是考驗這些人的話語,也考驗他們的行為,並且拒絕他們。為了這緣故,那位代表真理的基督稱讚他們。「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6節)。伊格那丟(Ignatius)為以弗所教會的人作見證:「你若只聽從真理,異端就無法在你們中間生根,如有一個人不傳與基督耶穌有關的事,就不要聽從他。」

最後一點,他們在患難中忍耐。「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3節)。在猛烈的患難火焰中,他們展示了出眾的持久力。

擁有那位「眼目如同火焰」的基督所給予的這許多稱讚,以弗所教會真有十足的理由沾沾自喜。我們還能對它有何要求呢?如果我們自己的教會配得這些讚美,我們會多麼心滿意足啊!但是基督銳利的眼睛,看到了隱藏在美麗外表下面的一個致命缺點。他靈敏的耳朵,發覺到這教會缺少了一個音符。


譴責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你失去了最早的愛心。耶穌以前的預言實現了(太二四12)。乍看之下,這一點並不太重要,尤其是他們有了那麼多可欽佩的美德。這種看法其實非常膚淺。對一個妻子來說,她的丈夫遺棄了最初對她的愛,難道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他撒回了他的愛,那麼再華麗的房子、豐厚的銀行存款、崇高的社會地位對她來說都形同灰燼。沒有一種痛苦,比付出愛而無人回報更悲哀、沈痛了。

顯然在這個忠心、忙碌、正統的教會歷史上,曾發生一些危機,使得他們減退了對基督的愛。是不是他們太熱心從事於善工以致冷淡了對主的愛?是否他們太忙於譴責尼哥拉黨的行為,而停止了去愛基督?喪失愛主的心可非尋常小事。新近悔改的帖撒羅尼迦信徒,他們辛苦工作、忍耐,並且都有一個激發他們的動機──信、望、愛。但是第二代的以弗所信徒們,已逐漸丟棄了信、望、愛,剩下的只是工作、勞碌、忍耐。失去了那些鼓舞人的動機,他們的工作變成一種負擔,他們的正統信仰也變得死板。只有對基督的熱愛,才能使得這些工作具有恆久的屬靈價值。苦幹、奮發甚至自我犧牲,都無法代替愛心。

人不把失去對主的愛,看做嚴重的事。但是他卻視之為一項重大的罪,除非人悔改,否則就會導致教會的見證化為烏有。教會失去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忠告

首先這位至高的基督要求教會回想:「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5節)。此時需要回顧前塵,並且瞻望未來。回想有時能帶來有益的效果。我們很容易忘記那些不愉快或不受歡迎的事或真理。如果我們現今對基督的愛,比以前剛開始新生活時對主的愛減少,他說我們已經墜落了。不是跌進一個顯著的罪里,而是從對基督的愛里掉出來。讓我們回憶一下,是否以前我們對主的愛,比現在火熱、肯犧牲?「回想」是一種強制的語氣,我們的主是在命令我們好好用我們的記憶。確實早階段的愛心常比後期的愛心豐富,但是愛心逐漸成熟後,應該變得越有深度,越強烈,這不也是我們的經驗嗎?

耶利米的預言,有一段非常沈痛。「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你去向耶路撒冷人的耳中喊叫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耶二1-2)。耶和華帶着憂傷和甜蜜的心情,回憶他的子民早期對他的愛是多麼鮮明、溫暖。那是一種無私、舍己的愛。但是如今,愛的光彩已經黯淡。他悲哀地憶起以前的愛所具有的四個美麗特質。

他記得他們的愛是體貼的。「我記得你幼年的恩愛」。當他們年幼時,他們愛他甚於任何人、任何事物。他們對他的感覺表現了敏銳、熱忱的關切,事無鉅細他們都考慮到他,並徵詢他的意見。一切行為的準繩是:「這樣作討他喜悅嗎?」我們的生活中心是否已轉移到以這個問題為標準:「這樣作是否使我高興?」關係的修正無法代替這種體貼的愛。

他清晰憶起早期的交往,他們的愛多麼忠誠。「我記得你婚姻的愛情。」新喚起的愛情是美妙的。戴德生(Hudson Taylor)在法國乘火車旅行時,一對年輕而且顯然是新婚的夫婦進入他的那節車廂。他們對同車廂乘客的存在渾然不覺,那位新娘幾乎片刻也不能將她的目光從愛人的臉上移開。她期待着他的每一個愛的表示,他們全然溶化在對方裏面。戴德生說:「我的心不禁喊道,;啊!但願我對我的主也有這樣的愛情!」

神帶着感激,記起他們的愛是專注的。「你……跟隨我。」他是他們世界的中心,一切事都環繞着他進行,他們的整個生命都是由個人對他的忠誠來推動。然而現在「我」變質為「它」。效忠的心,很容易由對主這個人,轉移到主的工作上。

盧勒是十三世紀西班牙的一個貴族,也是傑出的大學教授。他放下輝煌的前途去向回教徒傳福音。他曾兩度被驅逐出境,並被禁閉在一地牢中達一年半之久。他老年時被帶到一圍牆邊,被人用石頭打死。他的最後一句話是:「只有耶穌!」在他死前不久曾說過:「沒有愛的人,不能真正活着。靠着基督活的人,卻永遠不死。」他接受聖職時的誓言是:「我的主我的神,我將我自己,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和我一切所有的都獻給你。」一直到他死,他從未撤回對基督那種專注、獨一的愛。

當荷蘭的迫害熾烈時,木勒格林(Geleyn de Muler)被告知,他必須放棄信仰並且停止讀聖經,否則就得受火刑。他有一個妻子和四個孩子。「你愛你的太太和孩子們嗎?」提特門(Titelman)問道。「神知道,如果天堂是一果珍珠,地球是一塊金子,即使我擁有這一切,若為了我的家人,我也樂意放棄所有,縱使我最後只剩下麵包和水。但是為了基督,我絕不讓步。」他被絞死,並被火焚燒了。

神也沒有忘記他們肯犧牲的愛。「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那是一種不計代價、不怕冒險的愛。在他們初獻身給他的燦爛時光,只要能與他在一起,他們願意犧牲一切,因為愛是不能忍受分離的。寂寞、缺乏、飢餓、貧窮都一無所懼,因為他們有他的同在做補償。曠野毫無迷人之處,乃是充滿引誘和試煉的地方。那是一塊「未曾耕種之地」,沒有保障,沒有前途,但這些並不能減低他們愛的熱誠。雖然毫無收穫的可能,也沒有未來的確據,但他們不顧一切跟從他。他滿懷喜悅地回想起這愛,乃是一種棄絕其它所有的愛和希望,單單為了要與他在一起的深情。

其次,基督要求以弗所教會悔改(5節)。他提出一個強制性的命令,要他們在為時未晚之前,立即改變他們的心意、態度和行為。「悔改」這兩字包含了理智性的和意志性的意義。以弗所人僅僅為失去對主的愛感到歉意是不夠的,他們必須重新建立對主的愛,這是他們能力所及的。「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表達的,似乎在暗示着一個危機,在某個時刻,冷風已經開始吹襲了。旅客必須在他遺留手杖的地方,才能找回他的手杖。當我們喪失了起初的愛時,也需要作一次心靈的旅行去找回它。

最後,他要求他們更新。「行起初所行的事。」又一次強制的語氣。他們要恢復以前所作的工作,特別指改變對主的心意,伴隨着恢復當日曾使他們熱心愛基督的活動,再一次燃起心中愛的火苗。愛不只是感情的,也涉及理智。經過矯正和調整,愛是可以重拾的。

基督以一個嚴重的警告,來加強他的命令。「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5節)。顯然這個要求生效了一陣子,對基督的愛重現在以弗所教會中,但卻維持不久。見證的燈化成臘灰,歷史說明了它的下場。今日以弗所只是一個骯髒的小村落,昔日風光不復可見。再也沒有任何基督徒的見證存在了。特仁赤(Trench)報告說,一個前往該村的訪客發現,那裏只剩三個基督徒了,他們知識淺薄,甚至連保羅或約翰的名字都沒聽過。

這封信對我們現今的教會,具有時代性的信息和警告。教會生活中,若為了推崇、獎勵其它的事物,而犧牲了對基督的熱愛,也許會眾仍保持原狀,但實際上燈台已經被挪開了──等於名存而實亡。


報償

這封信並沒有以消極的語氣作結束,它是以稱讚開頭,以報償結尾。「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7節)。這裏有一個榮耀的應許,給那些聽從主的勉勵和告誡的人。凡得勝的,可以領受比祭偶像的食物更美好的東西,這原是以弗所信徒夢寐以求的,他可以自由接近伊甸園中那棵亞當被禁止觸摸的生命樹。他有權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即食於基督自己。人類因伊甸園中原始之罪所失喪的權利,又在以後任何時代的得勝者身上,光榮地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