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重審耶穌2-5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重審耶穌
前言
第一部 審查記錄
第二部 分析耶穌
7 身份證據
——訪問六
8 心理學上的證據
——訪問七
9 形像證據
——訪問八
10 指紋證據
——訪問九
第三部 研究復活
結論 歷史的裁決

訪問八:唐納德.A.卡遜博士

File:唐納德A卡遜博士.jpg
唐納德.A.卡遜博士

  卡遜博士是三一福音神學院的新約研究教授,寫或編過四十多部書,包括《登山寶訓》、《釋經的謬誤》、《約翰福音書》和他得獎的著作《上帝的禁制》。他能閱讀多種文字(他幼年在魁北克度過,熟悉法文),是丁道爾聖經研究學社、聖經文獻研究社和聖經研究所的會員。他的專門知識範疇包括歷史上的耶穌、後現代主義、希臘文法以及使徒保羅與約翰的神學。

  他最初學的是化學(在麥克基爾大學取得化學學士學位),改攻神學,於獲得神學碩士學位後去英國,在聲名卓著的劍橋大學取得新約博士學位。於1978年參加三一神學院工作前,教過三個別的神學院。

  在我開車前往伊利諾州三一神學院的鹿場校園訪問卡遜前,我從來沒有見過他。老實說,我預期看到的是個硬繃繃的學究。結果發現他除了是個徹頭徹尾的學者以外,還是非常熱心、誠懇的人,他在回答我某些有點刻薄的問題時,所帶有的牧者口吻,不禁令我感到驚訝。

  我們的談話是在聖誕假期期間空曠的教職員休息室內進行的。他穿着一件領尖有鈕扣的襯衣,外罩白色防風衣,藍工裝褲,運動鞋。開始時,我們就全都喜愛的英國(卡遜多少年來時常進出英國,他的夫人卓伊是英國人)說了幾句笑話。然後我拿出筆記簿,打開錄音機,先提出一個背景問題,幫助決定耶穌是否有做上帝的「真材實料」。


  像神那樣生活和寬恕

  我的第一個問題集中於卡遜為什麼認為耶穌是神。「他說了些什麼,或是做了些什麼,使你相信他有神性?」我不知道他會怎樣回答,但我想他會大講耶穌的神跡,但我錯了。

  「有的人會提出他施行神跡之類的事來證明,」卡遜坐在舒適的軟椅上,向後靠着說,「但是別的人也行過神跡,所以行神跡雖然可以顯示他是神,但不是決定性的。當然,死後復活是他的身份最高的證明,但在他所做的事裏面,我看最顯著的莫如他對罪的寬恕。」

  「真的?」我邊說邊在椅子上轉身。兩張椅子原先是垂直相對的,現在我們是面對面坐着。「這是怎麼一回事?」

  「要點是,假如你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我有權饒恕你。可是如果你做了對不起我的事,另外有一個人走進來說『我饒恕你』,這算是哪門子禮貌?世上只有一個人有道理說這句話,他就是上帝。因為罪這東西,不但使你得罪了人,基本上也是使你違抗了上帝和祂的律例。

  「大衛王犯了姦淫,還安排了那個婦人的丈夫死在前線,他終於在《詩篇》第51篇對神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他認識到雖然他冒犯的是人,最後他還是冒犯了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他的上帝,需要上帝饒恕他。

  「於是來了耶穌,他對罪人說『你的罪赦了』,猶太人立即發現這句話是對神的褻瀆。他們作出反應,『除了上帝以外,誰能赦罪呢?』——照我看,這是耶穌所做的最驚人的一件事。」

  「耶穌不僅赦罪,」我說,「他還聲言自己無罪。清白無罪是神的屬性。」

  「是的,」他回答。「在西方的歷史上,大家認為最聖潔的也是那些深知自己缺點和罪過的人。他們承認自己有短處,有欲望和憎恨,誠懇地靠着上帝的恩典來克服這些缺點。事實上,他們攻克己身的成績十分卓著,其他人見到他們後就指着說,『這是個聖人或聖女。』

  「但是耶穌走來,能堂堂正正地說,『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約 8:46) 如果我說這話,我的妻子、兒女和所有認識我的人,恐怕都會樂於站起來指證我。至於基督,就沒有人能那樣做。」

  雖然道德上白璧無瑕和饒恕罪惡是神的權柄,毫無疑問是神的特點,還有另外幾個屬性,耶穌必須符合,才能配合神的圖像。是討論這幾個屬性的時候了。以前給卡遜投的是容易接的高球,現在要給他拋幾個弧線球了。


  道成肉身的奧秘

  我把筆記本上寫下的問題,連珠炮地向卡遜提出,這些都是說耶穌為神的重大阻礙。

  「卡遜博士,如果耶穌不能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你怎麼能說他無所不在呢?」我問。「他說,『但那日子…子也不知道』(太 24:36)的時候,怎能說他無所不知呢?福音書明明告訴我們,他在故鄉有許多神跡不能施行,你怎麼能說他無所不能呢?」

  為了加強語氣,我用筆指着他作結論道:「我們得承認,連聖經本身都似乎在說他不是神。」

  卡遜雖然沒有退縮,卻承認了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答案,它們畢竟擊中了「道成肉身」的要害。「神成了人,靈有了肉,無限成為有限,永恆受到時間的束縛。」這道理已經使神學家忙了幾個世紀。卡遜於是開始回答問題。

  「從歷史上講,這個問題有兩三個解答的方法,」他說這話令我感覺像在教室里聽講課。

  「例如上世紀末,偉大神學家本傑明.華斐爾德(Benjamin warfield)精研福音書,把不同的段落不是歸入基督的人性,就是歸入他的神性。當耶穌做的事情反映他是神時,那就歸給基督的神性;當事情反映他的有限或是他的人性時(舉例來說,他流淚,上帝會哭泣嗎?),那就歸於他的人性。」

  在我看來,這種解釋問題重重。「假如你這樣做,結果不是得到了一個精神分裂的耶穌了嗎?」我問。

  「很容易不知不覺地陷入這種窘境,」他回答。「所有教會的信條和信仰告白堅持耶穌的人性和神性是清楚分開的,但合在一體內。所以你要避免一個基本上有兩個性的解決辦法——一個是耶穌的人性,另一個是基督屬天的天性。可是,這只是一種解決辦法,也許有點道理。

  「另一種解決辦法,采放棄神性說(kenosis),也就是『虛己』。基督道成人身時,捨棄屬神的榮耀。這齣於《腓立比書》第2章,在那裏保羅告訴我們說,耶穌『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耶穌有神的形象和本質,具備神所以為神的全部條件;因此,也有與神同等的地位和權能。但他並不以此為不能捨去的,反倒自甘卑微而成為人。」

  聽起來不很清楚。「你能說得明確些嗎?」我問。「他虛己,到底虛了什麼?」

  顯然我說的正中要害。「啊,問題就在這裏,」卡遜點頭回答。「多少世紀以來,人們提出了不同的答案。譬如說,是他放棄了他的神性嗎?那麼一來,他就不再是神了。

  「是他放棄了他神的屬性嗎?對這個我也有疑問,因為屬性和實體是難以分開的。如果你有一頭動物長得像馬,氣味也像馬,走路像馬,具有馬的所有屬性,那就是一匹馬。所以我不知道要上帝虛已是什麼意思,放棄了神的屬性還能是神。

  「有些人說,『他沒有放棄他的屬性,只是放棄了他屬性的使用』——是一種自我限制。這有點接近中心了。雖然有些時候,他做的並不是那樣——他能赦罪,那是只有神才能做的事,那是神的屬性。

  「另外有人進一步說,『他放棄的是他屬性的獨立使用。』就是說,天父明確讓他發揮神性的時候,他才施展神的功能。現在更加接近了。」

  我覺得我們已經離靶心不遠了,但是無法肯定是不是還可以再接近些。那好像也是卡遜的感覺。

  「嚴格地講,」他說,「《腓立比書》2章並未告訴我們永恆之子拋棄了什麼。他虛己,自甘卑微成為人,問題是哪一方面的虛己。坦白說,你說的是道成肉身,基督教信仰的一種核心奧秘。

  「你處理的是無形、無體、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靈,和有限、可觸、有形、受時間束縛的被造物。從一個變為另一個,無可避免要把你束縛在奧秘以內。

  「因此,部分基督教神學關心的不是『用解釋來消除所有疑慮』,而是要拿到聖經的證據,好好地把它保存,找到合理連貫的綜合說明,雖然不能解釋一切。」

  這是個微妙的說法,說神學家能提出似乎有意義的解釋,雖然他們不能解釋道成肉身的每一個細微的地方。在某種意義上,這似乎很合邏輯。如果道成肉身是真的,而有限的頭腦不能完全了解它,那就沒有什麼可以驚訝的了。

  從我看來,耶穌自動放棄他屬性的獨立使用,就可以合理解釋他在地上,何以不能展示他的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儘管福音書清清楚楚載明,他確實有這些本質。

  然而,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我翻到我的筆記簿的另一頁,開始就聖經上的某些段落提出另一條線的詢問。這些經文都好像直接反對耶穌為神。


  創造者與被造者

  耶穌必須符合的部分圖像,是上帝不是被造的,祂從永恆的過去即已存在。《以賽亞書》57章15節說他『永遠長存』;但是,我對卡遜說,聖經中有些經文好像強烈主張耶穌是被造的。

  「例如,」我說,「《約翰福音》3章l6節說,耶穌是神的獨主子,《歌羅西書》l章15節說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豈不是清楚地暗示耶穌是被造的,而不是創造者嗎?」

  卡遜精通希臘文法,他用這方面的知識來回應這兩節經文。

  「讓我們先來解決《約翰福音》3章16節,」他說,「《英王欽定本》聖經把希臘文譯成『他的獨生子』,認為譯文譯得對的人,通常把這和道成肉身連在一起看,那就是說,他為童貞女馬利亞所生。但事實上,這不是原來那個希臘字的意思。

  「它原來的意思是『獨有的一個』。在一世紀常用的說法是『獨有和所愛的』。所以《約翰福音》3章16節只是在說,耶穌是獨有和神所親愛的兒子,並不是說他在本體上是被生的。」

  「這隻解釋了那段經文,」我指出。

  「好吧,讓我們來讀《歌羅西書》那段文字。它使用了『首生』這個詞。絕大多數解經家,不管是保守主義者還是自由主義者,都知道在舊約里,首生的兒子,照繼承法規定,通常接受遺產中最大的一份;要是以皇族而論,首生的有國王的繼位權。所以,首生子終究要繼承父親的所有權利。

  「到了主前二世紀,有些地方『首生』這個詞不再含有任何實際出生或首先被生下來的意思,而是帶有與合法嗣子地位俱來的權威。幾乎所有學者都承認這是適用於耶穌的解釋。鑑於這點,『首生』這個字便有點引入誤解。」

  「貼切一點的翻譯應該是什麼?」我問。

  「我認為『最高嗣子』更合適些。」他回答。

  這解釋了《歌羅西書》那段經文,卡遜又進一步講了最後一點。

  「假如你要引證《歌羅西書》l章15節,你得顧及它的上下文,引證2章9節。同一個作者加重語氣說,『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耶穌裏面』。作者不會自我矛盾,所以『首生』這個詞不能排斥耶穌的永恆,因為那是神本性一切豐盛的一部分。」

  對我而言,這就把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其他令人困擾的經文。例如在《馬可福音》10章里,有人稱耶穌為『良善的夫子』,促使他回答『你為什麼稱我為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他這樣說,是不是否定了他的神性?」我問。

  「不是,我想他是要那個傢伙停下來,想想他在說什麼,」卡遜解釋。「《馬太福音》有一個類似的段落,寫得比較詳盡,在那裏沒有發現耶穌絲毫減低他的神性。

  「我認為他說的全部意思是,『且慢,你為什麼說我良善呢?是不是為要客氣地向我問好?你說的良善用意何在?你叫我良善的夫子,是不是因為要奉承我?』

  「在一個基本意義上,只有一位是良善的,那就是上帝。但耶穌並非含蓄地說,『所以你不要這樣叫我。』他在說,『你是否真正了解這話的意思?你真的要把只應歸給上帝的東西歸給我?』

  「這也可以梳理出這樣的意思,『我確如你說的那樣,你說出了你所不知道的事』,或者說『你不要再這樣叫我,下次可以像別人那樣叫我罪人耶穌。』按照耶穌在別的地方的言行,你覺得採取哪一種說法比較合理呢?」

  多處章節都稱耶穌為『無罪的』、『聖潔的』、『正直的』、『無玷污的』、『純全的』、『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來 7:26),答案是非常明顯的。


  耶穌是次等的上帝?

  如果耶穌是神,他是什麼樣的神?他和天父相等,還是一種較低的上帝,具有神的屬性,但不知怎的無法符合舊約所說神的全部屬性?

  這個問題是基於某一經節而起的,我向卡遜指出這段經文。「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28節說『父是比我大的』。有些人看到這句話,便說耶穌必然是一個較低的上帝,他們對嗎?」我問。

  卡遜嘆了一口氣。「我父親是個牧師,」他回答,「記得小時候家裏有一句格言,說『一段經文要是沒有了上下文,就成為錯解經文的好藉口。』看一句話的上下文是非常重要的。

  「門徒感到憂愁,因為耶穌說他要走了。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裏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那就是說,耶穌要回到原本是他的榮耀里,所以如果他們真知道他是誰,而且真的愛他,他們就會喜樂,因他要回到真正比現在要大的地位。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5節里說,『現在求你使我同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和你所有的榮耀』——那就是說,『父是比我大的』。

  「當你使用『大些』這個類比的時候,不一定意味着本體上大些。例如我說美國總統比我大,不是說他在本體上是個超人。他的軍事能力,政治威力和公眾聲望比我大;但就人而論,他和我一樣,他是人,我也是人。

  「因此耶穌說『父是比我大的』,我們必須看上下文,還要問耶穌是否在說,『父是比我大,因為他是神而我不是,』老實說,這樣解釋是很可笑的。假設我走上某個講台講道,『我莊嚴地向你們宣佈,上帝比我大』,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要在同一層面做出一種定界時,比較才有意義。耶穌是在道成肉身的限度以內,他要去到十字架那裏,要死去,但是他將回到天父那裏,回到未有世界以先他和天父共有的榮耀里。

  「他在說『你們這些人為我憂愁,其實你們應該喜樂,因為我要回家了』,是在這個意義上,他說『父比我大』的。」

  「所以,」我說,「這並不意味他否定他的神性」。

  「沒有否定,」他終結說,「那的確不是否定。上下文說得很清楚。」

  我準備接受耶穌不是較小的神的事實,還要提出一個不同但比較敏感的問題:耶穌同意凡拒絕他的人都要受永苦,那他怎能算是一個慈愛的神呢?


  令人不安的地獄問題

  聖經說天父愛人,新約對耶穌也有同樣的肯定。但是神把人送往地獄,真的愛人嗎?在整部聖經里,耶穌關於地獄的教導畢竟比任何人都多。難道這不是和他的溫柔、慈愛的性格背道而馳嗎?

  我向卡遜提出這個問題時,引用的是不可知論者查爾斯。坦布爾頓(Charles Templeton)的鋒刃畢露的字句:「一個慈愛的天父,怎麼能創造一個無邊無際的地獄,而且多少世紀以來,打發數以百萬計的人到那裏去,就只因為他們不要、不能、不願接受某些宗教信念?」

  這個問題儘管話中有刺,但沒有激起卡遜的憤怒。他一開始就聲明,「首先,我不能肯定上帝只因為現代人不接受某些信仰,就把他們打入地獄,」

  他思索片刻,然後作了一個比較詳盡的回答,討論許多現代人認為是一個古怪時代的錯誤題目——原罪。

  「上帝在創造天地之始,曾按照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卡遜說,「他們早晨醒來想起上帝,真的愛祂,樂於做祂要他們做的事情,那是他們的全部快樂。他們和祂的關係、彼此間的關聯都十分正常。

  「隨後,罪惡和背逆進入了世界,這些帶有上帝形像的人開始認為他們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但那是他們的想法,那也是我們今天的想法。所有我們叫做『社會病象』的東西——戰爭、劫掠、痛苦、內心的嫉妒、個人的猜忌、驕傲、自卑情結——都跟我們和上帝的關係不正當結在一起的。結果是人受到傷害。

  「從上帝的觀點來看,這是祂十分憎惡的。所以上帝應該怎樣辦呢?如果祂說,啊,我一點也不在乎,祂是在說祂不介意邪惡,那就有一點像說,『哎呀,全球毀滅我都不在乎。』假如我們認為上帝在這樣的大事上不作道德審判,我們難道不感到驚愕嗎?

  「但在原則上,如果祂是一種對這樣的問題具有道德判斷的上帝,祂一定得就這個巨大的問題作出道德審判,這些帶有上帝形像的人肆無忌憚,竟敢握着他們的小拳頭在祂面前跟着歌星法蘭克.仙納特拉唱『我要我行我素』。這是真正的原罪所在。

  「雖然這樣說了,地獄可不是一個送人進去的地方,因為人本來還不錯,就是不走正路。他們被打下地獄,首先是因為他們藐視神,想成為宇宙的中心。關在地獄裏的人仍未悔改,並非因上帝不夠溫和善良,不肯放他們出來。關在那裏的人,仍然想永遠佔據宇宙中心,仍然要反抗上帝。

  「上帝應該怎樣辦呢?如果祂說這和祂沒有關係,那麼上帝就不再是為人敬重的上帝,祂不是是非不分,就是縱容坐觀。面臨這樣膽大妄為的背逆,要祂採取任何別的辦法,都不成其為上帝了。」

  我突然插入,「是的,可是最使人感到不安的,是上帝要永久苦待人的觀念。這好像不大妥當,是不是?

  卡遜回答,「首先,聖經中提到各種不同程度的刑罰,所以我不能肯定對所有的人是不是一樣嚴厲,其次,如果上帝不干涉這個墮落了的世界,對人類的邪惡沒有遏制,那就是在製造地獄了。如果你讓許許多多這樣的罪人關在一起,這不是地獄是什麼?這是自作自受,那正是他們所要的,因為他們仍不悔改。」

  我以為卡遜的回答已經完結了,因為他躊躇了一會。可是他還有一個重要之點。「聖經極力持守的一件事是,到了最後不僅正義得到伸張,而且要保證正義得到伸張,所以大家都無話可說。」

  我緊緊抓住他說的最後一點。「換句話說,」我說,「到了審判的時刻,世界上不會有一個人離開時會說上帝處理得不公平。人人會認識到,上帝在審判他們和世界時是公正的。」

  「你說得對,」卡遜堅定地說,「在這個世界裏,並不是人人可以受到公平對待,這是我們每天可以看到的。但到了最後的大審判,人人看到公義得伸張。那時,沒有一個人會抱怨說『不公道』。」


  耶穌與奴隸制度

  還有一個問題我要向卡遜請教。我看了看表。「你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嗎?」我問。他表示有的時候,我開始提到另外一個爭論不決的問題。

  要成為神,耶穌必須在倫理上白璧無瑕。可是,有些批評基督教的人指責他有欠缺,因為他們說他默許可惡的奴隸制度存在。正如摩頓.史密司(Marton Smith)所寫:   羅馬皇帝和帝國都有無數奴隸,耶路撒冷寺院擁有奴隸,大祭司擁有奴隸(其中一個拘捕耶穌時被砍掉一隻耳朵)。所有富人,幾乎所有中產階級都擁有奴隸。就我們所知者言,耶穌從未攻擊這種制度… 耶穌少年時期,巴勒斯坦和約但似乎都有過奴隸叛變。由行奇蹟的人來領導這種叛變,一定可以吸引大批群眾。如果耶穌曾抨擊奴隸制度或應許解放,應該會聽到過這些話,但我們沒有聽到,所以最可能的假設是他什麼都沒有說過。   耶穌不去推動廢奴,怎能和神愛所有的人相符呢?「為什麼耶穌不站起來大喊『奴隸制度不對』呢?」我問。「難道他道德勇氣不足,無力拆毀這種有辱人格的制度,而人可是按照神的形像造成的呀!」

  卡遜在椅子上直起腰來。「我認為提出這種反對的人沒有看到要點,」他說。「請容我詳細討論一下古時和現代的奴隸制度。因為在我們的文化里,這個問題還夾雜着一些古代沒有的東西。」

  我打手勢希望他繼續說下去。「請繼續,」我說。


  推翻壓迫

  「美國黑人學者托馬斯.索厄爾(Thomas Sowell)在他所著《種族與文化》中指出,每個世界主流文化在現代以前都毫無例外存有奴隸制度,」卡遜解釋。「奴隸制大多源於軍事征服,往往為某種經濟功能服務。那時沒有破產法,如果你不幸債台高築,你便把自己或家人出賣為奴。一方面還了債,一方面也能提供勞動力。奴隸制度並不是全然不可取的,至少它是一種生存的選擇。

  「希望你能明白,我並非在粉飾奴隸制度。可是在古羅馬時代,有卑微的勞工,他們是奴隸,也有一些相等於顯赫的哲學博士的人,作家庭教師。沒有一個種族都是奴隸的群體。

  「可是在美國的奴隸制度中,所有的黑人,也只有黑人才是奴隸。這是奴隸制度中最可怕的事。從中滋生了一種黑人自卑的不公平感,我們有許多人直到今天還在奮鬥。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聖經。在猶太人的社會裏,按照法律,每逢禧年(經七個安息年之後的第五十年)都要釋奴。換句話說,每隔五十年就有一次釋奴。是不是真那樣做了我們不知道,無論如何上帝是那樣說的,那是耶穌成長時期的社會架構。

  「但是你得留意耶穌的使命。基本上,他不是來推翻羅馬帝國的經濟體系(其中包括奴隸制度),他是來拯救眾人脫離罪惡的。這是我的論點:他的信息目的在於改變人,使他們全心全意用他們的靈魂和力量愛上帝,愛他們的鄰人如同自己。當然,這對奴隸制度也有一定的衝擊。

  「看看使徒保羅在他給腓利門的信里,提及一個名叫阿尼西母的逃奴,保羅沒有說他要推翻奴隸制度,因為那樣做,充其量也是把他處死。他反而告訴腓利門,勸他對待阿尼西母如主內兄弟,就像對待保羅本人那樣。隨後,為了使事情更加清楚明白,保羅強調說,他因福音的緣故,愛阿尼西母勝過骨肉。他要腓利門也看他如同弟兄;同時腓利門也是保羅帶領歸主的,所以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

  「這樣說來,推翻奴隸制度,是通過福音改變男女,而不是靠僅僅改變經濟體系來完成的。我們都看見過只推翻一種經濟體系和強加一種新秩序所產生的結果。歸根結底,如果你要永久的改變,你總得先改變人心——而這正是耶穌的使命。

  「索厄爾提出的問題,還是值得討論的:奴隸制度是怎樣結束的?他指出廢除奴隸制的原動力是英國福音大覺醒運動。基督徒在十九世紀初強迫國會通過廢奴法案,隨後終於使用英國炮艦中止了大西洋上的奴隸貿易。

  「雖然大約有一千一百萬非洲人被運往美洲,許多並未完成旅程——約有一千三百萬非洲人被運往阿拉伯世界充當奴隸。這次又是英國一群心靈為基督所改變了的人,派遣炮艦到波斯灣阻止這種貿易。」

  卡遜的回應很有道理。不僅在歷史上,就是在我個人的經驗上都是這樣。例如若干年前,我認識一個生意人,他是個偏激的種族主義者,他在別的人種面前都有很強的優越感,幾乎從未掩蓋對美國黑人的輕蔑。他那狂妄自大的心理,常常藉着粗魯的笑話和苛刻的言論表現出來。不管你怎樣勸他,都無法阻止他不發表令人作嘔的意見。

  但後來他成為基督徒。我驚愕地觀察他,他的態度、觀點和價值觀在歸主後全都改變了。他逐漸認識到,他不能對任何人懷有惡意,因為聖經教導所有的人都是照神的形像造的。今天我能夠老老實實地承認,他已經能夠誠心誠意地關心人、接受人,包括那些和他不同的人。

  立法不能改變他,推理不能改變他,感情上的勸解不能改變他。他會告訴你,是神改變了他,從裏到外,斷然、徹底、永久地改變了他。卡遜所說的福音的威力——把存心報復、恨人的人變成人道主義者;把硬心腸的囤積者變成同情人的慈善家;把權力販子變成無私的僕人;把藉奴隸制度或其他壓迫形式剝削人的人變成熱愛人的人。以上這個例子是我看見過的許多例子中一個。

  這和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3章28節里所說的『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里都成為一了』,是一致的。


  配合神的形像

  卡遜和我已經談了兩個小時,有時談得十分熱烈,錄音帶多過這章書所能容納的。我發現他的回答非常合理,在神學上無懈可擊。可是到了最後,道成肉身怎樣運作——神怎樣成為肉身——仍然是個令人難以想像的觀念,縱然如此,根據聖經,道成肉身確曾發生過,無庸置疑。新約說,上帝的每個屬性都可以在耶穌基督身上找到:   * 無所不知?在《約翰福音》16章30節里,使徒約翰說到耶穌:『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

  * 無所不在?耶穌在《馬太福音》28章20節中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未了」和在《馬太福音》18章20節申說,「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 無所不能?耶穌在《馬太福音》28章18節中說,「天土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 永恆?《約翰福音》l章1節關於耶穌的宣告是:「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 永恆不變:《希伯來書》13章8節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還有舊約使用如下的尊稱和形容詞描繪出一幅上帝的形像:創始成終、主、救世主、君王、審判者、光、盤石、救贖者、牧人、創造者、生命給予者、罪惡赦免者。有趣的是,新約中這裏的每一個尊稱和形容詞對耶穌都適用。

  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7節中所說的話概括了一切:「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若翻譯得自由些,可以說:「你從舊約里看到的神的形像,看到的也就是我的相貌。」


  ————————*————————*————————*————————

  討論事項   可供思索與團體討論的問題

  1.讀《腓立比書》2章5-8節,它談的是耶穌虛己,出生於卑微的環境裏,以十字架為他的目的地。耶穌這樣做,有什麼可能的動機?然後讀9-11節,耶穌履行使命,最終帶來了什麼結果?能夠激發每個人承認耶穌是主的力量是什麼?

  2.地獄的觀念有沒有妨礙你的靈修旅程?你怎樣回應卡遜在這個問題上的解釋?

  3.卡遜討論了幾節經文,表面上似乎在暗示耶穌是被造的,或是一個次等的神,你覺得他的推理有說服力嗎?為什麼有,為什麼沒有?他對這些問題的分析,關於解釋經文需要對背景有認識的問題,教了你一些什麼?


本書為未授權圖書,源自網絡,在此刊登只為交流學習之用,請勿用於其它目的,謝謝。若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函告知刪除。 電郵 ccwiki@cc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