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傾倒至死》——祈禱使徒海德傳10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mplate:傾倒至死——祈禱使徒海德傳


9、臨 近 天 家

  海德現在已漸漸臨近天堂樂土,快要結束二十八年前踏上的印度之旅。一九一○年西亞寇特大會閉幕後,他應邀前往加爾各答參加復興運動。聚會期間和他同住的朋友注意到他每天會發一陣燒。

  可是身體雖然虛弱,海德還是不認為有理由於禱告、傳道的事工上較以往稍怠。他和朋友各睡在大廳的一邊,每天晚上十二點、二點、四點,然後是五點,海德會亮起自己的燈起來禱告,這位朋友都注意到了。


  聚會期間,這種情形持續了兩星期,可是白天裏,他燒得愈來愈厲害,最後別人才終於說服他去看醫生。

  醫生檢查後說:「你的心臟病得很嚴重,這是我碰過最嚴重的病例。你的心臟已經從左邊正常的位置移到偏右的地方。因為太過操勞緊張,加上壓力,它已經病到需要絕對平靜的休養好幾個月才能稍微恢復正常的情況。」


  這對海德無異是惱人的打擊,因為他的時間表已經排滿了事工,要積極的傳福音。他又聽醫生繼續說:「你是怎麼對待自己身體的?除非你徹底改變整個生活習慣,不再緊張操勞,否則六個月以內,你就得付上最嚴重的代價!」

  終於來了——死亡的鐘聲在他耳中響起,再也無法挽回;隆隆聲中,永恆的結局已經迫在眉睫。


  只能作一件事:放棄迫切代禱的事工而存活,或是繼續代禱而死。聖經的話悄悄爬上心頭,撫平了他內心的淒涼:「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他願意付上那樣的代價嗎?過去他一直甘心如此,到了最後關頭也不願意退縮。他一向祈求:「將印度賜給我,不然就讓我死!」如今死亡雖好整以暇地靠在門外,海德仍舊要堅持到底。

  由於參加加爾各答的復興運動及接受醫師檢查,海德沒能趕回參加年度宣教大會作事工報告,於是他寫了一分六頁長的書面報告,想及時寄往大會供他們過目。可是每晚的高燒給他帶來劇烈的頭痛,結果那份年度報告一直沒寄出去。


  祈禱的海德知道,自己的缺席一定又會遭人誤會,可是現在面對天堂即將開啟的大門,就把這事視為不過是自己十字架上的另一份擔子,甘心為代死的主遭人誤解毀謗。

  當時海德在加爾各答的一位朋友說:「我們聽過那位殉道者是因為致力祈禱的事工,天天背負重擔,以致積勞成疾,提早夭折的嗎?」


  另一位印度領袖回答:「不是夭折;是象耶穌基督一樣為眾人死。海德是為了上帝在印度的教會而平靜、從容地擺上自己的性命。」

  但海德雖然到了燈火將殘的地步,還是在尋找待救的靈魂,他的影響力仍然在印度茫茫人海中引起洶湧的波浪。有一位女宣教士從閱讀中獲悉海德信靠、祈禱的生活,大受激勵;她深感自己過去太缺乏禱告的負擔,於是開始夜以繼日的代禱。


  她的服事原來是貧乏乾涸,死氣沉沉,現在卻大受上帝恩膏。她說:「我感覺到,無論付上多少代價,我一定要認識祂,並體會海德這種禱告的生活;結果我內心的爭戰終於結束,我得勝了。」這位女宣教士告訴朋友,不到一年,她的生命便從一個貧瘠的沙漠變成屬靈的花園,那年之中帶了超過一百人信主。

  這位女宣教士兩年後說道:「各村中熱心尋求的精神越來越旺盛,各種跡象都顯示出將來可望興起前所未有的大風潮。我們現在的信徒人數達到六百人,而二年前只有六分之—……。」


  海瑞克·強生,一位海德在神學院的同學,他受了海德的影響而潛心追求得勝的靈命。他說:「海德好象一位父親。職責所在,義不容辭。海德堅定不移地回應這呼召……而那意味着不成功便成仁。看來上帝似乎要他既成功又成仁……。」

  儘管如此,海德仍然繼續過着得勝的生活,用他一聲聲禱告的轟擊,粉碎了印度一片死海的宗教生活,直到激起滾滾浪濤,在永恆的海岸迴蕩不已。  


  光榮返鄉途中

  一九—一年三月十一日,命在旦夕的海德結束他在印度的工作,借道英國返回家鄉。他在印度待了大約十九年——真是滿載勝利戰果,得人如魚的歲月——如今他服事的杯已滿溢,終於起航返鄉去落葉歸根。

  海德摯愛的朋友兼傳道同工彭恩·鍾斯於前一年十月間返鄉休假,臨行前請祈禱的海德翌年第二次回鄉休假時順道到威爾斯來拜訪他。

  可是海德在汽船上不慎把彭恩·鍾斯威爾斯家鄉的地址遺失,因此心裏以為不能踐約了。幸好船上還有另一位英國宣教士,使他終能獲悉鍾斯的地址。船一抵達英國,海德立刻前往蘭格倫 (Llangollen),他的宣教同道所住之處。當時鐘斯正巧外出訪友, 回家時太太問他:「猜猜誰來了?你所有的朋友裏面,今年受難節你最想見到誰,和誰在一起?」

  鍾斯憶道:「然後她說:『去臥房看看誰在裏面盥洗』我衝上樓去,然後便開始一、兩個月在地如天的生活……能夠和一位活在上帝面前的主的兒女同桌吃飯是多麼大的一項特權。我們進了主的宴席所,盡情酣飲於祂的聖靈。」

  海德表示希望在那兒待到開西聚會(Keswick Week),以便能和兩位在印度的老友鍾斯和派特森一同參加這著名的聚會。委員會獲悉海德將赴會,便按照西亞寇特大會的慣例安排了一間禱告室。可是海德和派特森後來都恰巧生病,以致計劃無法實現。海德心裏一直感覺很想在開西設立一間類似在西亞寇特的禱告間。  


  扭轉頹勢的代禱事工

  在威爾斯期間,海德有機會拜訪了韋伯·查普曼(J. Wilbur Chapman),那時查普曼正在舒斯伯利(Shrewsburg)主持一項佈道事工。海德聽說過這位傳道人的事工,所以和鍾斯兩人決定去參加。到了佈道會所在地,他們發現民眾似乎興致索然。主人立刻提議幾位同工和鍾斯、海德一起用禱告推動這項事工,完成任務。

  一位當時在場的人寫道:「在場的同工人數不少,可是大家似乎都把這事看作一場附帶的好戲。」海德發現查普曼的信息很有能力,可是成果卻不彰。


  海德說道:「我不能讓傳道弟兄獨自背負這樣的重擔。」於是邀請好友鍾斯與他一起合力禱告,猛烈圍攻。那個星期天海德自己本來應邀講道卻沒去赴約,星期一回到奮興大會會場時,發現一位佩帶聖經聯盟的戴維斯先生願意協助代禱。海德他們開始迫切代禱之後,聖靈改變了查普曼佈道會的氣氛。後來這位傳道人在一封信中作了這番描述:


  「我們在英國的佈道會,其中一次聽眾非常少,似乎不可能有什麼果效。可是我接到一封信,說有一位宣教士,大家叫他『祈禱的海德』,會前來為我們禱告,使上帝的祝福沛降在我們的事工上。整個情勢幾乎瞬間改觀。會場擠滿了人,我第一次邀請人決志,就有五十人歸主。走之前,我說:『海德先生,我想請你為我禱告』。他進到我房間,把門鎖上,跪下來,第候了五分鐘之久,一個字也沒說。我可以聽見自己和他的心在跳動的聲音。熱淚從我臉頰滑下。我知道自己是與上帝同在。然後海德仰起臉,淚流滿面,說:『噢,上帝啊!』之後他又靜默了至少五分鐘,等他確實知道,自己在與上帝交談了,便伸出手臂攬住我肩膀,從內心深處發出如此懇切的各樣代求,那是我前所未聞的。我從地上站起來時,終於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禱告。抱着禱告大有能力的信念,我們已經週遊世界一圈又回來了,如今這信念比以往更加的堅定。」


  海德在那個城市待了一個星期,為查普曼的事工背負代禱的重擔,而且他禱告所產生的影響力,也繼續隨着這位傳道人到達世界各地。海德回到威爾斯朋友家時,滿臉痛苦,身體虛弱到幾乎無法言語。

  他開口對老友說:「這個擔子的確很重,可是親愛的救主為我背負的重擔使它甚至進了墳墓。」(參附錄一軼事九)  


  為主受苦的甘甜

  這趟造訪英國期間,有兩次當他想帶別人深入禱告,在場的一些人出面阻止了他。我們不禁要想,如果給海德權利,讓他在英國設立象在印度那樣的禱告室,結果不知會如何。

  在北威爾斯時,長老會邀請他在多處教會講道,雖然海德是忍着極大的痛苦來講道,可是他的信息仍然產生很明顯的果效。因着眾人的要求,他又受邀在長老會總會的會中講道。海德咬緊牙關前往,發現一大群聽眾在等候他。


  可是會中突然橫生枝節,雖然好多人傳紙條給秘書長,他還是不讓祈禱的海德站講壇。海德當時正受着後來終於奪去他生命的劇烈頭痛之苦,但對這顯而易見的侮慢,他仍是勇敢地承當下來,把它當作為主受苦。

  海德只說:「他們不了解,我知道他們並沒有惡意。這是主要我挑起為祂背負的十字架。」

  就是因着這份愛,因着他能夠忘記、寬恕那些傷害他的人,使得海德能夠如此完全地與主相交。  


  愛是事奉的原動力

  不論海德在何處作工,他的事工有三項特徵:第一,他對基督的愛熾熱而深切。有一次他說:「幾年前,我覺得自己很想付出一些東西給如此愛我的耶穌基督;於是我將自己完全交給祂,許下諾言,我生命里不會讓任何人進來,分散了我對祂的愛。我告訴主我不結婚,我要完全屬於祂。」就是這份對主熱切的愛,使他能進入代禱的生活中。


  第二,他也熱愛他所服事的人。只要能把福音傳給印度的百姓,再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一晚又一晚的通宵禱告,一周又一周烈日下勞碌奔波,應該上山休養的時候卻仍殷勤地在各村落傳福音,這些都是發自他對印度人深切的愛,甚至到最後把整個生命獻給印度。

  第三,對他的宣教同工,海德的關懷也毫不稍遜。他總是細心地了解他們的生活,分擔他們的重擔,更有許多夜晚殷勤的為他們禱告。他時常看出他們的難處,便會輕輕拍他們的肩膀,把他們喚到一旁,一起在主腳前卸下一切重擔,得着靈里的安息。


  海德的信仰毫無虛矯炫夸,他只是單純地、莊嚴地,照着他從新約聖經中看見基督的樣式去活,他雖然離開了印度,他的影響力卻未遠離,因為他禱告所激發的屬靈生命仍然在他身後涓涓地涌流不息。終點近了,他勇敢地迎上前去,腦中最終所惦念的,是那些將來要循着他的足跡奔這條印度之路的人。     

Template:基督徒百科未授權書籍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