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14 藉基督掌權作王
聲明:本文主要摘自網頁14 藉基督掌權作王, 以便基督徒朋友作資料查詢和學習之用。無任何商業目的! |
「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羅五17)
讀經:羅五12-21
「在生命中作王。」簡短幾個字,保羅就為基督徒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動人的圖畫。他寫到君王時,可不是指現今我們所有的少數君主立憲政體。現在的國王或女皇,大多數只是象徵性的,實際大權操在議會和總理手中。在保羅的時代,國王具有絕對、專制的權柄。他如果仁慈,政治就清明;他若昏庸,就形成暴政。心裡對當時的王權存着這種觀念,就可以完全明白保羅話語裡的含義。但是這種對基督徒生活的想法,常常和大多數基督徒所過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
相競爭的權威
羅馬書第五章里提到四個範圍
「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14節)
「罪作王叫人死」(21節)
「恩典也藉着義作王」(21節)
「他們……在生命中作王」(17節)
根據保羅的比喻,有兩個永遠敵對的王朝,竭力想要掠取並統治人類心靈的城堡──罪與死的王朝,和恩典與公義的王朝。在兩者之中,站着基督徒,他所做的決定可以決定由哪一個王朝占上風。襖教(Zoroastrianism)認為整個宇宙就是這兩個王朝的戰場,一邊站着奧穆德(Ormuzd),一邊是阿利曼神(Ahriman)。在這場宇宙的衝突中,一個人是屬於哪一王朝,完全出於他自己的選擇。
我們毋須懷疑神的計劃和預備。「在生命中作王。」「照樣恩典也藉着義作王。」神要他的兒女過着得勝,而不是失敗的生活。保羅自己作見證:「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里夸勝」(林後二14)。這張圖畫描繪着一個國君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受到他的王族和全國的尊崇。
經文中描述的理想生活,和大部份基督徒實際活出的生活,有很大的出入。有些人靈命豐富;有些人卻靈命貧乏,總是排在等待救濟的行列中。有些信徒只是存在而已,有些活着,只有少數的作王。是我們自己決定要活在那一個層面上,是要作罪的奴僕,或藉着義作王。
皇族的特權
作王的觀念通常含有某些眾所喜愛的特性,基督徒的生活也應該表現出這些特性。女皇統治英國期間,雖然她不象保羅那個時代的王,擁有絕對的權柄,但我們期待她,並且也在她身上發現高貴的特質。她認識自己繼承的王位,並且嚴格地自我訓練,使她產生一種尊嚴,這也是她崇高地位的一部分。我們也在她身上,找到迷人的個性,否則我們會大失所望。她對待貧、富,都表現一樣和藹的興趣和關懷。在她的旅行中,不管要求多嚴格,或多麼疲倦,她從不稍減她可愛、迷人的風采。其次是認識自己的權威,這必須由她不斷地運用她的王位所賦予的權柄所獲致。凡和她接觸的人,都感覺得到她的權威,而不敢態度隨便。她承受着無窮的財富,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管她的衣着和珠飾展現了多大的資富,總給人一個印象──她那隱而未露的產業才是無涯無邊的呢。理論上來說,她享有着無拘無束的自由,整個國家在她掌握中,其它人必須得到她的許可才能使用土地。她在自己的領土內可以任意而往,隨己意行。
這些生動的描述,使基督徒的生活呈現出一幅多動人的畫面啊──高貴、可人、權威、財富、自由。我們的神要我們相信,他既是萬王之王,他的每一個兒女都可以,也應該享受這些屬靈的特質和王權。如果我們沒有表現出或是享有它們,並非因它們高不可攀,而是我們活在我們的特權的標準之下。神毫不吝惜他的恩典。他若賜下愛,「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若賜喜樂,那是「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若賜平安,乃是「出人意外的平安。」我們的神是那位超越一切的神。
葛林海地夫人(Mrs. Hetty Green)是一個隱居者,住在美國一幢與外界隔絕的公寓中。她腰纏萬貫,因為她繼承了價值二千萬元的鐵路股票。她死的時候,人們發現她穿的內衣竟是用舊報紙拼湊縫起來的!也許這樣她可以省些錢,但是卻不能說她過的生活,符合她的權益和財富。
我們是否也得承認,我們生活的層次遠不及我們的屬靈資源?我們不能夠常常「得勝有餘」。我們不但未作自己、環境、罪的王,反而常受它們的轄制。我們滿懷希望地讀到那個確切的保證:「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但又不得不承認:「耶和華我們的神啊,在你以外曾有別的主管轄我們」(賽二十六13)。羅馬書第五章第十七節提到的誘人應許,簡直是吊人胃口,遙不可及。我們不但沒有身穿王服,反而仍披着舊報紙。「我充分了解到,這是一種大家都體會不到的經驗,」克勞博士(Dr. W. M. Clow)寫道,「那是一個充滿福祉和幸福的領域。有些人根本不敢奢想,其它人則不熱切去追求。我們都活在一個不必要的低層次生活中。」
統轄的臣民
作王就表示他有統轄的臣民。受統治的臣民是些什麼呢?罪和死作王,就是權勢統治人性。恩典和公義作王,就是人性統治權勢。「他們要作王。」神已賜給我們王權,去統轄那些暴虐的、使人滅亡的權勢。
罪
「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如果我們仍活在罪的統轄下,是因為我們對脫離罪的法子不加注意,或是因為我們已沈溺罪中太深,不想被拯救出來。並不是因為基督的死和復活沒有帶來充分的救法,或聖靈尚未賜下。因為保羅說:「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羅六9、14)。圍繞在四周的罪,好象老虎鉗一樣緊緊壓住我們,並且勒死了我們的屬靈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勝過每一形式的罪。別再讓我們被罪包圍、讓它摧毀了我們的屬靈經驗。
環境
我們如果不能統轄住我們的環境,就會被它轄制,沒有中間的路可走。我們不是被它玩弄於掌中,就是它成為我們的獵物。在羅馬書第八章的最後幾節里,保羅列出了一連串信徒可能遇到的最壞景況──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露體、危險、刀劍──最後加上「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5、37)。當主的得勝成為我們的勝利時,就沒有必要對肉體的軟弱作絲毫的讓步。
挫折
這個名詞在現代的心理學術語中已被運用得相當普遍,因為它指出了許多未降服於基督主權的人的特點──發現生命毫無目標、挫折連連。但對那些讓神的旨意管理他生命的人來說,實在沒有必要感到挫折。早在耶穌降生以前,就有這樣的預言:「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詩四十8)。以後他的生活也處處證明這事實。這聽起來就不象挫折,生命中以遵行神旨意為高尚目標後,就有無窮盡的喜悅和快樂泉湧出來。
缺乏
在我們過低層次的生活、缺乏屬靈的服事時,那些被我們用來作藉口的原因,也可能在實際上帶來無窮祝福。「虛心的人有福了」,主如此說,就是指靈里貧乏的人。但只有我們依靠基督這永不枯竭的源頭時,缺乏才能帶來祝福。只是辯稱自己一無所有,並不能討神的喜悅。摩西就學到了這個教訓。神託付下一個工作時,他連帶的也供應一切所需要的裝備。保羅的見證是:「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情緒狀況
沒有任何暴君能比我們的情緒更專橫,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比我們的感覺、情緒,更能使與我們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飽受折磨。許多家庭常存在着一種持續的緊張狀況,若非他們中間有激烈的衝突,就是因為家庭的成員中有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走到那裡,就散發出一種「氣氛」。早晨當他們下樓時,家裡其它的人都得暗暗地察顏觀色,看看今天吹的是什麼方向的風,今天他們的情緒如何?我們應該牢記於心一件事:「感覺」不能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它們乃是我們內心情況的反映。如果我們不夠成熟,我們的感覺也是不成熟的。如果我們在心靈深處和主的關係恰當,我們也能恰當地處於各樣環境中。我們應該活在意志的領域裡,而不是活在情緒里。我們選擇做怎樣的人,就會成為那樣的人。作王不是一種情緒性的事,乃是有目標地去運用所認識的王權。神的意思是要我們登上寶座,並且支配我們的各樣感覺。
恐懼
希伯來書的作者談到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
被縛的,將要得釋放;
為奴的,將要得自由。
懼怕固然常是有根據的,但很多時候懼怕只是一種捉摸不定、難以名狀的恐懼,能抓住我們的靈魂,使它變得麻痹。有些人什麼都怕,怕人、怕過去、怕未來;他們也必未知之事、怕負責任、怕作決定,而「懼怕里含着刑罰」(約壹四18)。但是我們何等光榮,能夠作王統治我們一切的恐懼,因為「他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請注意克服懼怕包括兩件事──確信神的同在,以及意志所產生的不變的決定,因為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就毫無所懼。那常在的神,可以堅固人類薄弱的意志力。
作王的資源
如果我們研究的這節聖經有何意義的話,它的意義在指出:沒有任何我們所需要或渴想的屬靈福份,神未曾預備。注意一下我們可以支配的資源有些什麼:「洪恩」、「所賜之義」。我們也許能在知識上同意,神的恩典遠比我們所需要的更豐富。但是一旦用在實際生活上,又完全不是那回事。資源是存在那兒,但並不實用。
值得注意一點,我們「在生命中作王」,是不能與基督脫節的。保羅說得很清楚:「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我們在生命中作王,乃是他在我們裡面作王的結果。如果他在我們裡面作王,我們就在生命中作王。他已經將自己得勝擄來的戰利品預備妥當,只等待我們去享用。
「他在基督里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
「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
「萬有全是你們的……並且你們是屬基督的,基督又是屬神的。」(林前三21、23)
這幾節經文清楚道出,神是不偏心的,兩個基督徒之間所領受的福氣沒有任何差異。這些作王的資源不會對某些信徒就顯得殘缺不全。他對全體一視同仁,惟一的差異在你是否接受。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這些資源是給所有在基督里的人,為什麼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卻鮮見它們的存在?難道頭部富有,身體貧乏?是的,當血液循環不通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信心是屬靈生命的血液,信心失去功用時,難免導致靈命的貧乏。
作王的秘訣
「那些受……將要……作王,」保羅如此聲明。接受和作王是連體嬰,二者分開就不能單獨存在。神所連結的,人不能分開。如果有些人長成屬靈的巨人,另外的人仍然在靈性上做小矮子,那是因為有些人拼命接受,其它人卻將神的洪恩閒置不用。
取得並運用神的恩典,就是抓住神,將他的恩典轉換成基督徒經驗的因素。要求神兌現他的允許,「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他的應許不會「因不信」而動搖。我們每個人都和最偉大的聖徒一樣,擁有相同的屬靈資源。我們「在生命中作王」的程度,是依我們取得的資源和將它們變成實際經驗的程度來決定。在浪子的比喻中,我們的主清楚說到那位好父親「把產業分給他們」──兩兄弟所得均等。然而他的大兒子還抱怨:「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差別不在分配的產業,而在使用與否。那個浪子至少接受了父親所分給的產業,給了他父親面子。
我們是否享受到屬靈的福份,完全看我們是否使用它。當我們渴望、希冀,甚至祈求一些東西時,我們並不能享受它,只有當我們接受以後,才能享受。我們可能一輩子都在羨慕着作王的經驗,但是只有我們真正去採用神的應許「那些受……將要……作王」,才可能使夢想成真。神早就把迦南地應許給以色列人,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並沒有享受這個福份──一直到他們走進那塊土地,親自接受了它。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接受,並且將神賜下的土地當作自己的,他們就可以提早四十年進入迦南地。
假設我們在銀行里有一個帳戶,我們沒有必要向櫃檯央求提款,只要藉着一張支票,就可以提出我們自己的錢。據說聖經里有三萬個神對他兒女的應許,但如果我們不親自去接受,這些應許就和報紙上的聲明一樣,對我們毫無價值。
費城的市政廳前,高聳着彭威廉(William Penn)的雕像,他是賓夕維尼亞州貴格會的創始人,一向善於和印第安人打交道。印第安人發現他仁慈可親,有一次告訴他,他們打算送給他一塊土地,範圍是他一日之內步行所能及的地方。他相信他們的話,第二天起個大早,開始一整天的步行。到深夜的時候他才返回,遇見一群臉上掛着奇怪笑容的印第安人,他們說:「這個白人佬今天可走了不少路啊!」但他們仍實現了先前的諾言。彭威廉接受了整塊土地,也就是今日的費城。難道神對他的諾言的信實,還會遜於那些印第安人嗎?
也許有人會抗議,認為這些例子都只適用在實際的事上,而屬靈的福氣卻捉摸不定,運用起來困難重重。可是我們不也總是在運用一些無形的東西嗎?愛情也許可以任意施捨、漫無限制,但只有它被信任、被接受以後,人才能真正享受它。饒恕可以白白得來,但只有在被相信、被接受的情形下,才能帶來安慰。當主說「你的信救了你」時,他說明了屬靈生活的一個永恆法則。只有你去取,你才能得着。
已故的邁爾博士曾敘述他怎樣學會使用王權的秘訣。他當時正在向一大群孩子發表演說,孩子們越來越吵,簡直無法無天。他發現自己的耐性迅速地消退,知道他一向駕馭不住的脾氣又快爆發了。他為自己的失敗感到羞恥,卻無能為力。就在瀕臨爆炸的邊緣,他在心中喊道:「主啊!你的耐性!」霎時基督的忍耐好象一股清流,注入他的心裡。所有的憤怒、煩惱都一掃而光,他終於把那次的聚會做了圓滿的結束。
這次的經驗如此奇妙,具有決定性,把他完全救拔出來。他由此知道,自己發現了一個珍貴的秘訣。他作見證說,從此以後,就一直使用同樣的秘訣。他保留這句話:「主啊!你的……」然後將他當時的需要放進去。他覺得孤獨嗎?「主啊!你的同在!」他害怕嗎?「主啊!你的鎮靜!」受污穢的事引誘嗎?「主啊!你的聖潔!」感到別人的批評嗎?「主啊!你的愛心!」神賜給他「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他每遇需要就拿出來用。他發現基督補足了他一切的需要。我們也會和他一樣,證明用口去求的信心和實際使用的信心,兩者之間是迥然不同的世界。只有接受的人,才能在生命中作王。